江西省宜春市上高二中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语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065409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7.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宜春市上高二中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语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江西省宜春市上高二中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语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江西省宜春市上高二中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语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江西省宜春市上高二中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语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江西省宜春市上高二中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语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江西省宜春市上高二中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语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江西省宜春市上高二中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语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江西省宜春市上高二中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语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江西省宜春市上高二中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语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江西省宜春市上高二中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语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江西省宜春市上高二中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语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江西省宜春市上高二中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语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江西省宜春市上高二中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语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江西省宜春市上高二中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语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江西省宜春市上高二中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语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江西省宜春市上高二中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语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江西省宜春市上高二中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语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江西省宜春市上高二中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语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江西省宜春市上高二中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语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江西省宜春市上高二中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语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西省宜春市上高二中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语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江西省宜春市上高二中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语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宜春市上高二中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语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江西省宜春市上高二中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语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有时候,手会无意识地去寻找手机,去摸索手机,去把玩手机。

人们偶然丢失了手机,他就会变得烦躁不安。

正是因为人们如此地依赖于手机,反过来,人们又被它所折磨和打扰。

手机成为每天要面对的问题。

如何处理手机?

这是每个人的日常性的自我技术――开机还是关机?

静音还是震动?

短信还是会话?

是将这个器官暂行性地关闭,还是让它随时随地警觉地待命?

总是要反复地抉择――手机变成了日常生活的难题。

焦急地等待某个特定的手机铃声,或者惧怕某个特定的手机铃声,常常会令人不安。

  

  手机融合了文字和声音的双重交流功能,它将书信和电话融为一体,而且更为便捷。

不过,同书信姗姗来迟相比,手机将等待的美好期望一扫而空。

等待和期盼趋于消失。

手机在扫荡了书信的同时,也扫荡了书信的特有抒情,扫荡了埋伏在书信中的品味和生活风格。

手机让人通向一个公共空间,它是打开公共空间的钥匙。

因为手机上储存着如此之多的名字和号码,你能够随时迅速地跟他讲话,但是,夜深人静之际,你想要跟一个人说说话,将手机上的号码逐个地翻阅一遍,你真正想拨打的号码一个都不存在。

(摘编自汪民安《论家用电器》)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手机不仅仅是人的一个单纯用具,事实上,手机已经变成了人的一个器官,好

像长在人们的身体上面。

 B.手机已经成为说话器官,是针对着远距离的人而说话的器官,借助这一器官人们

可以将语言传送到距离非常远的地方。

 C.手机的运用,不但人们的说话能力增强了,而且我们的听觉能力也增强了,千里

之外的声音居然能够听到。

 D.手,嘴巴,耳朵和手机构成了人们身体上的新的四位一体,它们共同组成了身体

上的一个新的说话机器。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手机已经并成为人体的一个重要部分。

如果离开了手,手机也就不具备了存在的

的意义。

 B.手机能够在任何时间和任何空间同另一个人进行无限延展的交流能力,能使人轻

而易举地克服时空距离超越孤立的状态。

 C.如果某个手机人处于一种特殊的状态,那么保持手机的沉默是一种必然,此时手

机的意义和功能也没有体现出来。

 D.社会越是被手机所充斥,手机越是能够发挥自己的潜能,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推

动了手机的普及化。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手机的确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是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人们的行动能力、书

写能力、记忆能力,人们有时甚至失去了自我。

B.过分依赖手机的人们也备受手机的折磨和打扰,如何处理手机?

每天面对的两难选

择问题经常令人们心绪难宁。

C.“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人们

这样对书信特有的情怀在手机充斥的社会中已经荡然无存了。

 D.古人“乘兴而行,兴尽而返。

”的生活情形与文中夜深人静之际想给别人打电话

而最终没有拨出的情形是一致的。

二、古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赵概,字叔平,南京虞城人。

少笃学自力,器识宏远。

中进士第,为集贤校理、开封府推官。

奏事殿中,仁宗面赐银绯。

出知洪州,州城西南薄章江,有泛溢之虞,概作石堤二百丈,高五丈,以障其冲,水不为患。

僚吏郑陶、饶奭挟持郡事,为不法,前守莫能制。

州之归化卒,皆故时群盗。

奭造飞语曰:

“卒得廪米陈恶,有怨言,不更给善米,且生变。

”概不答。

卒有自容州戍逃归而犯夜者,斩之以徇,因收陶、奭抵罪,阖府股栗。

加直集贤院。

坐失举渑池令张诰免,久乃起。

召修起居注。

欧阳修后至,朝廷欲骤用之,难于越次。

概闻,请郡,除天章阁待制,修遂知制诰。

逾岁,概始代之。

苏舜钦等以群饮逐,概言:

“预会者皆馆阁名士,举而弃之,觖①士大夫望,非国之福也。

”不报。

谏官郭申锡论事忤旨,帝欲加罪,概曰:

“陛下始面谕申锡毋面从,今黜之,何以示天下?

”乃止。

知郓州应天府代韩绛为御史中丞绛以论张茂实不宜典宿卫罢概至首言之茂实竟去。

擢枢密使、参知政事。

数以老求去。

熙宁初,拜观文殿学士、知徐州。

自左丞转吏部尚书,前此,执政迁官,未有也。

以太子少题致仕,退居十五年,尝集古今谏争事,为《谏林》百二十卷上之。

神宗赐诏曰:

“请老而去者,类以声问不至朝廷为高。

唯卿有志爱君,虽退处山林,未尝一日忘也。

当置于坐右,时用省阅。

”元丰六年薨,年八十八。

赠太子太师,谥曰康靖。

概秉心各平,与人无怨怒。

虽在事如不言,然阴以利物者为不少,议者以此刘宽、娄师德。

坐张诰贬六年,念之终不衰,诰死,恤其家备至。

欧阳修遇概素薄,及修有狱,概独抗章明其罪,言为仇者所中伤,不可以天下法为人报怨。

修得解,始服其长者。

 

(《宋史·

赵概传》,有删节)

注:

①觖:

因不满意而怨恨。

②抗章:

向皇上上奏章。

4.文中划波浪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知郓州/应天府/代韩绛为御史中丞/绛以论张茂实不宜典宿/卫罢概至/首言之/茂实竟去

B.知郓州/应天府/代韩绛为御史中丞/绛以论张茂实/不宜典宿卫罢/概至首/言之/茂实竟去

C.知郓州/应天府/代韩绛为御史中丞/绛以论张茂/实不宜典宿卫罢/概至首言之/茂实竟去

D.知郓州/应天府/代韩绛为御史中丞/绛以论张茂实不宜典宿卫罢/概至/首言之/茂实竟去

5.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起居注是我国古代记录帝王的言行录,包括除了皇帝宫中私生活外的种种言行,一般不外传,仅作为撰修国史的基本材料之一。

B.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表彰其功绩,称为谥或谥号。

C.制诰,皇帝的诏令。

知制诰,官名,指承命草拟诏令。

南北朝时已有知诏诰、掌诏诰、典诏诰等名称出现,到唐代发展成为知制诰这一专门的职称。

D.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

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作“致仕”,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休致等名称,皆指官员辞职归家。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概,年少时勤奋学习能自力,器量见识宏远。

秉性和平,与人没有怨仇。

考中进士后,因才干突出,得到皇帝的赏赐。

B.赵概在洪州任上,解除了章江的水患,果断地处理了把持郡里事务,行不法之事的属官郑陶、饶奭,终因渑池县令张诰的过失受牵连而被免职。

C.赵概对朝廷忠耿尽职,即使退居在家,一改一些官员因年老辞官回家后,唯恐自己的一些说辞、议论等传到朝廷的做法,用编书的方式提醒皇上注意纳谏。

D.赵概因张诰被贬职六年,但他对张诰念念不忘,张诰死后,赵概对他的家人照顾非常周到。

连一向对他冷淡的欧阳修最终也为之折服。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⑴卒有自容州戍逃归而犯夜者,斩之以徇,因收陶、奭抵罪,阖府股栗。

(5分)

⑵虽在事如不言,然阴以利物者为不少,议者以此刘宽、娄师德。

 

(二)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8~9题。

下方山【注】

【梁】何逊

寒鸟树间响,落星川际浮。

繁霜白晓岸,苦雾黑晨流。

鳞鳞逆去水,弥弥急还舟。

望乡行复立,瞻途近更修。

谁能百里地,萦绕千端愁?

【注】方山:

六朝时渡口。

8.诗歌三、四句中“白”“黑”两字的使用有何妙处?

请简要赏析。

(5分)

9.在归乡途中诗人的心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请结合全诗进行分析。

(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表现自己同情百姓的苦难生活,并因此流泪叹息的名句是:

,。

(2)《诗经·

氓》中表明女主公热情、温柔的句子是:

(3)诸葛亮《出师表》谈到刘备三顾茅庐之前自己的处世思想是:

乙选考题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25分)

屠呦呦:

用一株小草改变世界

1930年12月30日,屠呦呦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

开堂坐诊的父亲摘引《诗经》中的一句话“呦呦鹿鸣,食野之苹”为她取名。

“苹”指的是蒿类植物,人们惊叹于从取名开始,屠呦呦的命运注定要与这棵神奇的小草连在一起。

受父亲影响,屠呦呦从小就喜欢翻看医书,对中草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树立了治病救人的理想。

带着这个理想,1951年,屠呦呦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医学院药学系。

大学四年,屠呦呦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被分配到中医研究院工作。

1967年5月23日,我国紧急启动“疟疾防治药物研究工作协作”项目,代号为“523”,屠呦呦被任命为“523”项目中医研究院科研组长。

项目背后是残酷的现实:

由于恶性疟原虫对以氯喹为代表的老一代抗疟药产生抗药性,如何发明新药成为世界性的棘手问题。

要在设施简陋和信息渠道不畅通的条件下,短时间内对几千种中草药进行筛选,其难度无异于大海捞针。

由于实验室没有配套的通风设备,加上经常和各种化学溶剂打交道,屠呦呦很快就患上了结核、肝病等多种慢性疾病。

但这些看似难以逾越的阻碍反而激发了她的斗志,通过翻阅历代本草医籍,四处走访老中医,甚至连群众来信都不放过,屠呦呦终于在2000多种中草药中整理出一张含有640多种草药、包括青蒿在内的《抗疟单验访集》。

可在最初的动物实验中,青蒿的效果并不出彩,屠呦呦的寻找也一度陷入僵局。

在查阅了大量文献后,屠呦呦在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发现了对青蒿治疗方法的描述:

“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屠呦呦意识到可能是煮沸和高温提取破坏了青蒿中的活性成分,她改用沸点较低的乙醚进行实验,尝试在不同摄氏度的条件下制取青蒿提取物。

在失败了一百九十次之后,1971年10月4日,屠呦呦终于如愿以偿地从第一百九十一号样品中获得了抗疟效果达到百分之百的提取物。

1972年,屠呦呦和她的同事们在青蒿中提取到了一种分子式为C15H22O5的无色结晶体,他们将这种无色的结晶体物质命名为青蒿素。

为进一步完善这种新型特效药物,屠呦呦还率队历时六年,排除干扰,克服困难,成功开发出了一种抗疟疗效比青蒿素高十倍,但复发率却极低、用药剂量更小、使用起来更方便的抗疟新药物,即双氢青蒿素。

1990年3月,双氢青蒿素一举通过了技术鉴定,成为人类抗击疟疾的“有效武器”。

当年大协作的“523”项目以“胜利完成”而告终,“523”项目的科研成果鉴定会最终认定青蒿素的研制成功“是我国科技工作者集体的荣誉,6家发明单位各有各的发明创造”,在这个长达数页的结论中,只字未提发现者的名字。

然而贡献的归属却在后来的几十年中争议不断,屠呦呦则被很多人认为“不够淡泊名利”“个性执拗”。

2004年,泰国玛希敦奖将5万美元和一枚奖章颁发给了青蒿素研发团体,大多数青蒿素研究参与者赞成将这笔奖金捐给盛产青蒿的四川酉阳地区的中学。

这时,屠呦呦提出,必须先明确她个人应该享有50%以上奖金的份额,然后,由她以个人名义捐给酉阳。

2009年,屠呦呦编写的《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一出版,就因为引文署名的细节而招致批评:

未能充分肯定其他研究小组和研究成员的作用。

反对者认为,屠呦呦夸大了自己在“523”项目中的作用。

2011年9月,81岁的屠呦呦登上了拉斯克医学奖的领奖台,斩获临床医学研究奖,那是彼时中国生物医学界获得的世界级最高奖项。

在拉斯克奖评审委员会的描述里,屠呦呦是一个靠“洞察力、视野和顽强的信念”发现了青蒿素的中国女人。

拉斯克医学奖认为,屠呦呦是第一个把青蒿素引入523项目组,第一个提到100%活性,第一个做临床实验,这三点中的任何一点都足够支撑她得这个奖。

可见这个奖项注重科学发现的思维,而不在乎是谁做的。

四年后,2015年诺贝尔奖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这位中国女科学家,以表彰她发现青蒿素,显著降低了疟疾患者的死亡率。

并不认可集体成就的诺贝尔奖,把奖项颁给了在青蒿素研究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的个人。

青蒿,南北方都很常见的一种植物,郁郁葱葱地长在山野,外表朴实无华,却内蕴无穷的魔力。

屠呦呦说,她只是一个普通的植物化学研究人员,但作为一个在中国医药学宝库中有所发现,并为国际科学界所认可的中国科学家,她感到自豪。

(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文章按照时间顺序,叙述了屠呦呦从小树立治病救人理想到最终获得“诺贝尔奖”的经历,成功塑造了一个勤奋钻研,不懈追求的科研工作者形象。

B.“氯喹”是青蒿素药物出现之前的老一代抗疟药的代表,它的“抗疟”效果远不如青蒿素药物显著。

C.由于条件艰苦,屠呦呦在试验中患上了多种慢性疾病,但她没有退缩,坚持工作,先后完成了抽取青蒿提取物、青蒿素的研制、开发双氢青蒿素等工作。

D.屠呦呦因《肘后备急方》中对青蒿治疗方法的描述受到启发,开始进行低沸点提取实验,很快便成功发现青蒿素。

E.本文在平实的叙述中穿插一些富有文学色彩的描写,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作者重点记叙屠呦呦研发青蒿素的艰难历程,描写细腻,有很强的说服力。

(2)屠呦呦身上具有哪些可贵的精神品质?

请简要概括和分析。

(3)屠呦呦及其团队能在上世纪70年代艰苦的条件下发现青蒿素及其抗疟功效,原因有哪些?

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4)屠呦呦因维护个人权益的行为被很多人认为“不够淡泊名利”“个性执拗”,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

请结合文本并联系实际谈一谈。

(8分)

第Ⅱ卷 表达题

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杨某投毒案亏得法官__________,终于真相大白,被告的冤情才得以昭雪。

②每个学生的性格、兴趣、特长及家庭情况等,作为班主任,他都__________。

③材料费、人工费、税费等,账簿上__________,对方核查人员也无话可说了。

A.了如指掌明察秋毫一目了然B.一目了然了如指掌明察秋毫

C.明察秋毫一目了然了如指掌D.明察秋毫了如指掌一目了然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一个热爱读书的人,既然不能拥有舒适的房屋、宁静的夜晚,也会始终保持着一份纯洁的读书感情。

B.康达社区服务中心为孩子们准备了跳绳、羽毛球、拼图、棋类、卡拉OK等19项体育活动,并将20万元活动经费发放到各社区。

C.为加强国际交流,提高山东环保产业水平,省政府拟举办“生态山东建设高层论坛”暨第五届环保产业博览会。

D.高速公路上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司机违反交通规则或操作不当造成的,交通部门要加强安全宣传,提高司机的安全意识。

1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唐代狂草是中国书法艺术发展的一个颠峰,。

,,。

唐朝狂草书风的出现,其原因是多元的。

随着狂草书势的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不断被发掘,狂草书势的内涵将更为丰富迷人。

①如果说书法是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

②最具抒情性最能体现中国艺术精神的艺术样式

③也是中国写意艺术发展的一个颠峰

④是世界造型艺术史上的一个奇迹

⑤张旭、怀素的狂草可说是书法向自由表现方向发展的一个极致

⑥那么狂草就是这个核心的金字塔尖,是“王冠上的明珠”

A.③⑤④①⑥②B.④③⑤②①⑥C.③④①⑥⑤②D.②④⑤③①⑥

15.在下列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6分)

中国传统社会的内地城市,基本上是出于两种目的而建立的,①

主要出于政治目的而建立的叫“城”,主要出于军事目的而建立的则叫“镇”。

镇,有重压、安定、抑制、镇服和武力据守等意;

所以,险要的地方叫镇。

就两者对政治军事的不同的重视程度来看,“城”以政治而兼军事,②,故北京市“城”,武汉市“镇”。

“城”讲“文治”,而③,它们都不会把商业和商品生产放在首位。

16.下面是中国传统节日春节的图标,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

(注:

图标除文字之外,整体为红色。

五、写作(60分)

1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花鸟山灯塔是一座位于中国长江口至太平洋航线上的特大型灯塔。

因其地理位置重要、历史悠久且具有国际影响而被称为“远东第一灯塔”。

这座灯塔之所以有名还因为守塔人已经是五代相传。

从清朝光绪年间,叶家第一代就上岛守灯塔,直到今天,横跨一个多世纪,叶家祖孙五代人,一直坚持在灯塔工这个枯燥寂寞的行业中,视岛为家,视灯塔如生命,成就了一段佳话。

要求:

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8届高一年级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答题卡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7分)

题号

1

2

3

4

5

6

12

13

14

答案

7.(10分)

(1)(5分)

(2)(5分)

8.(5分)

9.(6分)

10.(6分)

(1),。

(2),。

(3),。

11.

(1)(5分)()()

(2)(6分)

(3)(6分)

(4)(8分)

15.(6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16.(5分)(不超过75个字)

17.作文(60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