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问题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066694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3.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问题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基于问题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基于问题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基于问题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基于问题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基于问题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基于问题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基于问题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基于问题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基于问题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基于问题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基于问题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基于问题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基于问题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基于问题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基于问题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基于问题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基于问题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基于问题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基于问题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于问题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

《《基于问题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问题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基于问题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

研究者们已从知识获得、问题解决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等侧面对其效果做了广泛研究。

三、研究原则: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1.重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2.重视对学校教育实践经验的总结

3.重视学校的各类教育实验。

(二)客观性与全面性相结合原则

1.全面地搜集材料,充分掌握研究问题的足够的事实

2.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客观求实态度

3.保证科研过程及成果有最大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三)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原则

1.深入实际,细致观察,掌握事实的真象

2.在了解事物的质量时,注意事物的数量

3.要正确运用统计和测量手段

(四)主体性原则

1.充分发挥教师的科研主体作用

2.充分发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作用

四、实验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

(二)调查法

(三)实验研究法

(四)数理统计分析法

五、课题基本概念界定及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基于问题的课堂教学模式”是指在课堂上通过对典型的、能给人以启迪的问题(或案例)的分析与探讨,寻求问题解决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

研究性学习在某种程度上说是解决问题的学习。

呈现给学生面前的不是一片让学生理解、记忆的教材,而是一个个需要学习、探讨、解决的问题。

问题(或案例)可以由教师选择也可以由

学生提出。

(二)研究内容。

本课题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构建高中思想政治课“基于问题的课堂教学模式”的价值

2、高中思想政治课“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建模程序

3、高中思想政治课“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的表述

4、高中思想政治课“基于问题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发展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的自身素质、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教师的教学方式的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的关系

六、研究工作的开展情况

(一)实验研究的设计与程序

1、被试

每位实验教师在自己所教班级选择一个班级作为实验班,同时在所教班级选择一个对比班,要求实验班和对比班的学生情况基本相似。

2、测试手段:

(1)阶段性政治考试试卷

(2)自制量表

《学生问题意识和创造性思维调查问卷》见附表1

《学生问题意识培养调查问卷》见附表2

3、设计方法

以阶段性考试政治成绩和调查问卷统计为基准,对经过一年实验变量为依据进行对比分析。

首先在实验前对实验班和对比班进行成绩测试、对实验班和对比班学生第一次《学生问题意识和创造性思维调查问卷》、对实验教师进行第一次《学生问题意识培养调查问卷》作为基础。

一年以后,对实验班和对比班进行成绩测试、对实验班和对比班学生第一次《学生问题意识和创造性思维调查问卷》、对实验教师进行第一次《学生问题意识培养调查问卷》。

(1) 

分析实验班学生成绩与一年前的变化。

(2)分析实验班学生成绩与对比班学生成绩的情况。

(3)分析两次对实验班学生进行的《学生问题意识和创造性思维调查问卷》数据分析。

(4)分析两次对对比班学生进行的《学生问题意识和创造性思维调查问卷》数据分析。

(5)分析对第二次实验班学生和对比班学生进行的《学生问题意识和创造性思维调查问卷》数据。

(6)分析两次对教师进行的《学生问题意识培养调查问卷》数据。

4、实验变量的操作与控制

自变量的操作与控制

自变量(又称实验变量、实验因子或因素)。

自变量是实验者操纵的假定的原因变量,是由实验者安排的、人为控制的,有计划有目的的使其变化的刺激因素。

本实验的自变量是指实验教师运用“基于问题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操作:

教师在实验班要严格按照“基于问题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实验,通过教学活动作用于教学对象,刺激教学对象做出反应。

而在对比班不采用“基于问题的课堂教学模式”实施教学。

控制:

第一:

处理自变量的控制。

由于实验教师本身对“基于问题的课堂教学模式”理论和操作序列情况不一致,在实验前必须进行统一的理论学习培训,掌握“基于问题的课堂教学模式”理论和操作序列,能够灵活运用基于问题的课堂教学模式实施教学。

当在实验中发现实验教师未能严格按照“基于问题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实验,通过教学作用于教学对象,刺激教学对象做出反应,要进行及时提醒与指导。

第二:

测量自变量的控制。

要对分阶段进行的《学生问题意识培养调查问卷》统计进行分析、记录。

为将来分析实验结果留下可靠数据,同时对能力水平低一些的实验教师进行及时指导。

(2)因变量的操作与控制

因变量又叫反应变量,是一种假定的结果变量。

它是实验变量作用于实验对象之后所出现的效果变量。

是随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实验者打算观察和测量的变化因素。

实验因变量必须具有一定的可测性。

  本实验的因变量是学生的学习成绩、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水平。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有意识地严格按照“基于问题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学习,通过学习使自己在学习成绩、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水平发生变化。

处理因变量的控制。

实验前对实验班学生进行总动员,讲明实验的目的、意义,统一认识,实验教师在实验中要进行及时观察分析,是否有学生不按照实验教师的指导进行学习,并及时提醒、纠正。

测量因变量的控制。

要对分阶段进行的《学生创造性思维意识与能力调查问卷》统计进行分析、记录。

为将来分析实验结果留下可靠数据,同时对不按照实验教师的指导进行学习进行及时矫正。

(3)无关变量的排除。

无关变量是指那些不是某实验所需要研究的、自变量与因变量之外的一切变量,也称非实验因子或无关因子。

本实验的无关变量主要有:

教师水平、学生基础、教材、学习时间、家教等。

排除:

同一实验班与对比班安排的是同一教师,保证了教师在年龄、学历、水平上相同,实验班与对比班的学生的学习基础基本相当。

用同样的教材,学习时间基本保持一致,家教情况平均起来一致,影响不大。

同时加大实验的宣传,向教师、学生、家长、社会宣传“基于问题的课堂教学模式”实验的目的和意义,得到教师、学生、家长、社会的理解与支持从而排除干扰。

5、研究程序

第一阶段(2004年9月—11月)学习创新教育理论和学习基于问题的课堂教学模式并把握其精神实质,对现有教学模式进行调查、分析,有阶段性成果。

第二阶段(2004年12月——2006年3月)在政治课课堂实验“基于问题的课堂教学模式”,并做好调查、对比、分析,及时总结调整模式,有阶段性报告、总结。

2004年12月在实验前对实验班和对比班进行成绩测试、对实验班和对比班学生第一次《学生问题意识和创造性思维调查问卷》、对实验教师进行第一次《学生问题意识培养调查问卷》作为基础。

2004年12月──2006年3月进行实验。

2005年12月进行对实验班和对比班进行成绩测试、对实验班和对比班学生第一次《学生问题意识和创造性思维调查问卷》、对实验教师进行第一次《学生问题意识培养调查问卷》。

(1)分析实验班学生成绩与一年前的变化。

(5)分析对第二次实验班学生和对比班学生进行的《学生问题意识和创造性思维调查问卷》数据。

第三阶段(2006年3月——2006年12月)结合相关理论对研究进行经验总结,形成研究报告、论文。

(二)成果与分析

经过两年的对“基于问题的课堂教学模式”课题的研究已获得了较显著的成果。

成果一:

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模式调研报告

调 

研 

报 

一、主题:

对目前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模式调查

二、调研主题的提出

教学模式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或理论指导下,为组织教学活动而设计的各种类型教学活动的基本结构。

我国教学法实践中较有代表性的教学模式有:

传递——接受式、自学——辅导式、引导——发现式、情境——陶冶式、示范——模仿式等。

教学模式的功能最主要的是起着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之间的中介作用。

教学模式一旦形成,就能在更大范围内起着指导实践的作用。

教学模式作为教学理论具体化和教学经验概括化的中介,提供一种相对稳定的和具有范式意义的教学结构,有利于人们去把握和运用,并帮助我们从整体上去综合地探讨教学过程中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多样化的表现,有利于我们从动态上去把握教学过程的本质和规律。

教学模式也随着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修正和完善,在课堂上实现突破,构建出具有操作性的课堂教学模式。

一方面实现教学模式随着时代、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为教学理论提供较为完善的可操作性的实施程序,反过来指导教学实践;

另一方面也能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如发现问题、获取信息、提取信息、加工信息、提出假设、推理验证能力。

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在具体分析学科知识结构及学生认识特点基础上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模式,研究教学模式的最终目的是使教学达到艺术水平。

结合教学实践,勇于开拓创新,形成个人的教学风格,使科学性与艺术性结合。

因此,研究教学模式,探索教学模式改革是当前一项紧迫的任务。

为弄清楚我们现有的教学模式情况,掌握第一手实际材料是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据此,我们确定此主题。

三、酝酿和实施进程

1、2004年11月形成调研实施方案:

确立了主题、建立组织机构、确定了调研班级、拟定了实施步骤。

2、2004年12月酝酿访谈具体内容、设计调查问卷(具体内容详见调查问卷)。

3、具体实施调研进程:

我们于2004年12月12日政治教研组全体成员进行座谈,并在高一

(1)

(2)(3)和高二

(1)

(2)(3)班进行调查问卷,共收回有效问卷243份。

四、调研结论:

经过3天时间,我们在6个班级进行了问卷调查,得出的结论是我们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模式随着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发展,正在不断修正和完善,在课堂教学上也有实现突破,构建出具有操作性的课堂教学模式。

但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1、教学模式仍以传递—接受式为主。

目前,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模式多姿多彩,既指导了教学实践,又培养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根据243份问卷调查,我们思想政治课课堂上教师传授知识的时间在30——40分钟占61.6%。

在40分钟以上占23.9%,只有1.4%在20分钟以下。

学生的发言时间49.6%是10分钟左右,33.6%是在5分钟左右,14.1%的问卷是在15分钟以上。

从调查数据不难看出,我们目前教学模式仍以传递——接受式为主。

教学以传授知识为主,由教师一人唱独角戏——一讲到底。

学生多为被动接受知识,教学多为知识单项传递活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的接受能力等不被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无法体现。

为改变这种状况,今后的教学必须由单向知识传授变革为知识多元交流,真正在教学中做到以学生为中心,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2、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

根据243份问卷调查,课前预习新课的占52.5%,不预习新课的占47.5%。

思想政治课课堂上学生自主阅读分析思考时间47.7%是在5分钟,38.2%是在10分钟,并且是在教师指导下。

这说明仍有半数以上学生习惯于填鸭式教学,缺乏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传统课程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

应使师生互动、共同探究、多元体验,彻底改变传统的教学过程,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规划人生。

3、学生知识面过于狭窄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学科教育专业化的产物。

在教学中强调以纲为纲,以本为本。

为此,教师很少关注教学大纲和教材之外的教学内容,由此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面狭窄,甚至不会利用课外读物,知识的拓展能力,综合能力较差。

据统计,在243份问卷中教师和学生所用的材料有68.4%有少量书外的。

这说明教师和学生所用资料大部分是教材上的,很少涉猎课外知识。

4、学生归纳总结能力差

在传统的教学中,问题由教师给出,在讲解下得出结论。

目前,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但仍存在着问题。

在243份问卷中,思想政治课课堂上问题结论的得出,经过学生思考,由学生自主概括只有12.2%。

经过学生思考,由教师总结出来占73.7%。

这说明学生的高度概括能力仍有待加强。

5、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较差。

据调查统计,在243份问卷中有41.1%学生基本掌握所学理论,有36.5%的学生能够联系实际解决问题,有21%的学生只掌握部分理论。

由此看出,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

这就要求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缺乏课外社会实践活动。

从调查中得出,没有社会实践活动占68.7%,一年一次占8.5%,一学期一次占19.7%。

这说明面对学生的开放性,要求教师必须从实际出发,主动走出课堂,面向社会,了解社会实践,密切联系学校周围的公共文化教育机构、文化遗址、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及社区、街道、企业团体等单位,积极寻找和发现社会上可供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资源。

成果二:

构建高中思想政治课基于问题的课堂教学模式的价值

教学模式起着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之间的中介作用,为建立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之间的联系架起了桥梁。

构建出高中思想政治课基于问题的课堂教学模式,将为创新学习理论、创造思维理论、学生主体说、尝试成功说等教学理论和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实践架起桥梁。

根据美国社会学家多伊奇研究的一般模式的功能:

构造功能、解释功能、启发功能、推断功能。

我们从构造价值、解释价值、启发价值、推断价值四个方面来概括构建高中思想政治基于问题的课堂教学模式的价值。

1.构造价值

基于问题的课堂教学模式作为一种设计和组织教学的理论,它将教学目标、操作序列、教与学的策略等组合在一起,具有高度的概括性,从时间和空间上阐明了它们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从而使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在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之间找到了中介环节。

促使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对教学过程的诸要素、诸环节进行重新审视,研究和思考原有的教学理论,并能应用中发展教学理论。

2.解释价值

尽管一些教师也在按照类似的模式进行教学,但由于未进行理论研究和抽象概括,不便于掌握和运用。

而基于问题的课堂教学模式,用“基于问题”一个词进行了概括,简洁明了地表达了教学模式,便于人们从总体上了解这一教学模式,便于人们理解这一模式的理论基础、操作序列等,便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掌握和运用。

3.启发价值

基于问题的课堂教学模式由理论基础、教学目标、操作序列、评价等要素组成,它能启发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根据这些线索探索新问题,如创新学习理论、创造思维理论、学生主体说、尝试成功说等理论的渊源与发展线索;

教学目标的确立与分类;

操作序列的研究、时间如何分布;

如何评价教学模式等。

进而激发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研究教学的热情和提高教育科研的水平。

4.推断价值

由于基于问题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从众多的教学活动或教学改革实验中提炼出来的,经过优选后不断修正、补充、完善而成的,能将比较抽象的理论化为具体的策略,能对教学实践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

同时基于问题的课堂教学模式具有可操作性,可为教师做出指示,提供策略,使教师能够预见教学结果。

成果三:

高中思想政治课“基于问题的课堂教学模式”建模程序

建模的基本程序:

(1)建模目的。

明确建立教育模式所达到的目的。

(2)典型实例。

通过调查研究,找出一个较好的、较典型的案例。

(3)抓住特征。

从理论上分析案例,概括出基本特征和基本过程。

(4)确定关键词。

进行语义比较,确定表述这一模式的关键词。

(5)简要表述。

通过讨论,征求意见,对这一教学模式给出简要的定性表述。

(6)具体实施。

在教学中具体实施这一模式,要充分体现模式的特征和过程。

(7)形成子模式群。

通过教学实践的检验,针对不同情况有所“变换”从而形成更为具体的子模式群。

(8)建模评价。

将设计与实践进行归纳总结,从而获得建模成功与否的结论,以便改进。

根据建模的基本程序我们对“基于问题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进行了构建探索。

根据素质教育要求和新课程的需要,必须建立和完善学科教学模式,充分发挥教学模式的中介作用,推动教学实践在新的课程理念下的进一步发展(建模目的)。

我对自己多年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实践和同事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与研究,挖掘教学中典型案例,特别是在时事热点课上的实践。

并从理论上分析,概括出基本特征和基本过程,并对一些教学模式进行研究(典型实例、抓住特征)。

经过语义比较、分析、反复讨论、征求意见,对教学模式进行了简要的定性表述,即“基于问题的课堂教学模式”。

并对理论基础、教学目标、操作序列、策略(确定关键词、简要表述)。

教学模式确立后在教学中按照操作序列进行了具体实验,取得了一些成效(具体实施)。

通过教学实践的检验,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了多种探索,形成了有特色的“基于问题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如在时事热点课、研究性学习、复习课、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课的事例整合(形成子模式群)。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需要进一步完善了“基于问题的课堂教学模式”,更加强调教学的交往、互动、合作,教学相长(建模评价)。

成果四:

高中思想政治课“基于问题的课堂教学模式”的表述

高中思想政治课“基于问题的课堂教学模式”

1.由来

在教学中教师能给学生的只是一些概念、原理方面的知识,并不能代替学生的思考。

因此,掌握知识必须经过学生的积极思考,教学应把传授知识的过程为在教师引导下学生探究问题发现知识的过程,使学习具有探索发现的性质,在探索发现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造精神。

2.理论基础(略)

3.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与热爱,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求知欲,学生通过独立解决问题,能从解决问题本身体会到学习与创造的乐趣,促使外部动机向内部转化(“要我学”到“我要学”),内部动机成为进一步探索发现问题与知识的动力;

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的探索发现,就能把学习归纳为一种问题探究发现的方式,形成积极的探索态度。

(2)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基于问题的课堂教学,以过程为定向,充分显示学生的思维过程,注重思维的过程甚于思维的结果,调节教学关系和相互作用,促进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4.操作序列

(1)提出问题

在传统教学中,学生往往提不出问题(如果有也只是一些模仿性的问题)。

爱因斯坦说: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看旧的问题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

”⑤人们对创造力的研究业已证明,能否提出问题是创造力高低的表现。

提出有意义的、比较深的问题就等于解决了问题的一半。

作为教师提供资料素材、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在认识上创造认识的困难情境。

(2)提出假设和收集资料

教师应尽量在诱发性问题情境中引导学生通过分析、综合、比较、推理等活动,产生假设,并围绕假设进行推理。

提出假设和收集资料常常是结合在一起的。

根据一般的探索程序,提出假设先于收集资料,因为假设决定收集资料的方向,可以有重点地为收集资料提供指南,如果所收集到的资料不支持假设,那么就必须形成新的假设。

(3)验证

在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做的假设并不都是合理的、科学的。

通过比较、分析,从资料中发现的本质与必然联系只是一种假设,它并未经过验证。

验证可以排除一些不被资料认可的假设,而重点考虑得到资料认可的假设。

(4)总结提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用新的方式、方法去解决问题称之为创造性解决问题,反之则为常规性解决问题。

经过验证,引导学生自己分析思维的过程和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创造性解决问题不依据现存的描述而独立地创造出新的形象,它通过对已有表象进行选择、加工、改组,没有一个确定了的结论,可以在广阔的思维空间内,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以充分的发挥。

5.教与学的策略

(1)教学策略

①多给予学生进行创造性思考的机会

②为学生的探索发现提供线索

③指导学生探索发现的类型

(2)学习策略

①具备强烈的问题意识

②具备积极的个性心理特征

③超前学习

6.教学实例:

“基于问题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时事热点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