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测地层剖面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067035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16.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测地层剖面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实测地层剖面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实测地层剖面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实测地层剖面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实测地层剖面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实测地层剖面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实测地层剖面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实测地层剖面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实测地层剖面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实测地层剖面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实测地层剖面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实测地层剖面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实测地层剖面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实测地层剖面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实测地层剖面Word下载.docx

《实测地层剖面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测地层剖面Word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实测地层剖面Word下载.docx

实测剖面分层精度与比例尺的关系

注:

最小分层厚度等于实测地层剖面图或柱状图上1mm所代表的地层厚度,最大分层厚度等于实测地层剖面图或柱状图上1cm所代表的地层厚度。

分层厚度的下限通常为自然岩层厚度。

地层划分时应重视的问题

地层划分时应重视有意义的特殊岩层,例如底砾岩层、古土壤层、含矿层、化石富集层、岩性独特的标志层等等,对于这些岩层,即使厚度不大也应单独分层,在剖面图和柱状图上予以夸大表示(可夸大到1mm)。

3.寻找化石

应逐层依次寻找化石,将找到的化石顺序编号,并在化石发现地点用油漆做上标记。

·

根据小组成员的多少可作如下分工(见下表):

实测地层剖面人员分工

1. 

前、后测手的任务

①在已经确定的剖面线上,选择导线点,并做上标记(标注导线点号)。

导线点的选择原则是:

导线点应选择在地形明显起伏或剖面方向转折处以及剖面的起点和终点。

导线点号的编码,由剖面起点至终点依次为0、1、2、3、……。

②丈量导线距(斜坡距)

③测量导线方向:

导线方向指的是导线起点至导线终点的方向。

前、后测手共同测量,两者测量结果若相差太大,应重测;

若相差不大,则取两者的平均值。

④测量坡角:

沿导线方向上坡记为正角,下坡记为负角。

⑤后测手负责将导线号、导线距、导线方向和坡角等测量结果及时报给表格记录员。

导线号用0-1、1—2、……表示。

导线1—2指的是导线点1和2之间的导线,其中1指的是该导线的起点,2指的是该导线的终点。

2.表格记录员的主要任务

详细填写实测剖面记录表(实测剖面记录表格式见下一张幻灯)。

实测剖面记录表是最重要的原始资料,记录一定要准确、齐全。

每一导线测量完毕后,表格记录员要全面检查该导线中的实测地层内容是否全部完成,若有缺项,应及时补测。

只有当表格记录员经过检查,确认该导线中的实测地层内容已经全部完成,才能撤掉该导线进入下一导线的测量。

3.记录本记录员的任务

①详细描述每一分层的岩性、所含化石、地层产状及其接触关系,对标本进行登记。

岩性描述主要内容包括:

岩石名称、颜色、结构、构造、成分(矿物成分及结构组分)、岩石的组合规律(可分为:

夹层型、互层型或韵律型)。

化石记录内容主要包括:

化石种类(野外定名)、保存程度、富集程度、围岩种类及特征。

标本登记:

标本号、标本名称及其标本采集点位置(用标本采集点的皮尺读数来表示)。

不同类型的标本用不同符号进行编号,B代表岩性标本,b代表标本,H代表化石标本(详见《夹沟、桃山集幅1:

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细则》P.41)。

同类标本按采集顺序依次编码,如:

B001、B002、……。

②绘制地质素描图或拍摄地质照片:

对于重要的地质现象(如:

地层接触关系、重要的沉积构造、断层证据、……等等)应绘制地质素描图或拍摄地质照片。

地质素描图上要标明地点、产出层位、产状、比例尺、方向、图名、图例等。

4.绘图员的主要任务

①在地形图上标绘剖面内容:

包括剖面起止点及剖面线位置、实测剖面编号、剖面上的地质点位及其点号、地层分层界线及地层代号、代表性的地层产状。

在地形图上标绘剖面内容应该在野外完成。

②读皮尺:

主要包括读取地层分层点、地质现象素描或照相点等地点的皮尺读数,并及时把读数报给表格记录员。

该项工作应与表格记录员密切合作共同完成。

③绘制剖面草图:

草图上要标明剖面方向、地形、分层界线、分层号、地层代号、产状、接触关系、标本采集位置、剖面线上的主要山头或村庄的位置与名称、导线号、图名、图例、比例尺。

作图方法与路线地质剖面图基本相同。

5.标本采集员的任务

①采集各类标本:

岩性、化石标本一般应逐层系统采集,岩性标本规格多采用3×

9㎝,或2×

6㎝。

化石标本没有一定的规格,一般视化石的大小而定。

②标本编号与包装。

③把标本编号、标本名称、标本采集点的皮尺读数报给表格记录员。

④测量地层产状,将测量结果和产状测量点的皮尺读数报给表格记录员。

每一分层都应该测量一个有代表性的地层产状。

五:

实测地层剖面资料的室内整理

实测地层剖面资料的室内整理主要包括四方面的内容:

数据计算、绘制实测地层剖面图、绘制实测地层剖面柱状图、编写实测地层剖面报告。

数据计算

将野外实测获得的—斜距(L)、地层倾角()、坡角()、导线方向、地层走向与导线的夹角()等原始数据加以计算,求出导线与各分层的水平距(W)、地形高差(H)、地层厚度(d)、剖面线(总)方向、地层在剖面线方向上的视倾角(’)等。

计算结果必须填写在实测地层剖面计算表中。

下面对计算公式作简要介绍。

⑴计算导线与各分层的水平距(W)和地形高差(H)

水平距:

W=L·

COS

地形高差:

H=L·

SIN

⑵计算地层厚度(d)

地层厚度:

d=L·

(sin·

cos·

sincos·

sin)

注:

当山坡坡向与地层倾向相反时用“+”号,

当山坡坡向与地层倾向相同时用“-”号

角在丈量表中有“+”、“—”之分,但计

算地层厚度时角均取正值

⑶求剖面线(总)方向:

剖面线(总)方向一般指剖面起点至终点的方向。

该方向通常利用导线方向和导线水平距作图求得

求剖面线(总)方向举例

某地层剖面实测结果如下

先确定出剖面起点的位置和正北的方向,然后按导线方向、导线平距,从起点开始,顺次画出每一导线(如右图),最终导出剖面终点。

将剖面起点和终点连接起来(如右图中的红线)。

起点和终点的连线与正北方向的夹角便是剖面线(总)方向,如右图所示,该角度为22.6°

用CorelDRAW绘图软件作图可以较方便、很精确的求出剖面线方向。

⑷求地层视倾角

地层视倾角()的大小与地层真倾角()、地层走向和剖面线的夹角()有关。

三者之间的关系式为:

tg=tg·

sin。

因此,视倾角()可以根据地层真倾角()、地层走向和剖面线的夹角(),利用它们之间的关系式计算求出。

此外,还可用图解法求得。

2.绘制实测地层剖面图

绘制实测地层剖面图常用的有两种方法—直线法和导线法。

⑴.直线法

如果实测剖面的导线方向全部垂直(或近于垂直)地层走向,就可以使用直线法作图。

直线法绘制实测地层剖面图的优点是利用野外实测数据、不需要计算直接作图,作图步骤如下:

①根据各导线的斜坡距和坡度角用直尺和量角器作辅助线,画出各导线点的位置。

②把各导线点用圆滑的曲线连接起来,画出地形轮廓线。

③根据各分层的斜坡距(即各分层的皮尺读数),在地形线上得出各分层以及各组段界线点,过分层及分组界线点按照地层产状(真倾角)画出各分层、分组的界线。

分层界线一般长2.5cm,分组界线一般长3.5cm。

④按照地层产状(真倾角)给每一分层画上岩性花纹,标上产状。

岩性花纹线的长度一般为2cm。

岩性花纹的样式和规格在国家技术监督局1989年颁布的《1:

50000万区域地质图图例》一书中有具体规定。

⑤给实测地层剖面图加上图名、图例、比例尺、剖面方向、责任表等等

⑵导线法

如果实测剖面受到岩层出露和通行条件的限制,使导线方向不能始终保持与地层走向垂直(或近于垂直),这种情况下就应该采用导线法绘制剖面图。

作图步骤如下:

①画导线平面图:

a. 

在图纸上确定剖面线方向:

通常规定剖面线方向平行与图纸的横向(水平方向),剖面的W、NW、SW或N(0°

)端放在图的左侧,剖面的E、NE、SE或S(180°

)放在图的右侧。

b. 

求出剖面线按照作图比例尺在图面上的长度。

根据剖面线的图面长度和图纸的宽度确定剖面起点在图纸上的位置。

c. 

按导线方向、导线平距,从起点开始,顺次画出每一导线。

并在导线点上画上实心小圆圈,在实心小圆圈的正上方标上导线号。

d. 

根据各分层的水平距,在导线上依次标出各地层分层点。

在导线的下部标上分层号。

在导线的上部标上各分层的地层产状,表示方法如右图,该产状符号的走向线长度为5mm,倾向线长度为2mm。

e. 

过各分层点平行于地层走向画出各分层界线和组与组之间的地层界线,分层界线长度为2cm,组与组之间的地层界线长度为4cm。

整合地层界线用实线,假整合地层界线用虚线。

在导线的下部标上各组地层的代号。

⑦.在剖面图的右下方画上责任表。

责任表格式如下:

班级

小组

组长

制图人

成员

教师

日期

②.画地形轮廓线a.求出剖面图按照作图比例尺在图面上的高差(在所有导线点中,最大累积高差减去最小累积高差)。

根据剖面图的图面高差和图纸的高度,在导线平面图的下方适当的位置画一条横线,作为剖面基准线,其标高设为0m,这是一条作图辅助线,应尽量画得轻些,剖面图做完后还要擦掉。

b.将各导线点分别向下垂直投影到剖面基准线上。

c.根据各导线点的累积高差(相当于各导线点相对于起点的高程),按照垂直比例尺在图上确定各导线点的相对于剖面基准线的高程点。

d.用圆滑的曲线将各高程点连接起来,即形成地形轮廓线。

e.在剖面终点、地形线上方标上剖面线方向(起点指向终点的方向。

f.在剖面线上方标上剖面线所经过的主要山峰、村庄等地物的名称。

③.画地层界线

把导线平面图上的各分层点、组与组之间的地层界线点向下垂直投影到地形线上,过投影点,按照地层倾向和视倾角,画出各分层界线和组与组之间的地层界线,分层界线长度为2.5cm,组与组之间的地层界线长度为3.5cm。

④.填岩性花纹、标上产状、分层号和地层代号

按照地层视倾角给每一分层画上岩性花纹,岩性花纹线的长度一般为2cm。

岩性花纹的样式和规格一般采用《1:

50000万区域地质图图例》。

在岩性花纹的下部,标上地层产状(用真倾向和真倾角表示)、分层号和地层代号。

⑤.确定标本采集点在剖面图上的位置并写上标本编号

先按照标本采集点的水平距,定出采集点在导线平面图上的位置。

然后将采集点在导线平面图上的位置向下垂直投影到地形线上,该投影点就是标本采集点在剖面图上的位置,在其上方距地形线约1.5cm的高度上写上标本编号,并用垂直虚线将标本编号和地形线连接起来。

⑥.标注图名、图例、比例尺。

3.绘制实测地层剖面柱状图

实测地层剖面柱状图主要反映实测地层的岩性、化石、厚度、接触关系等等。

有些实测地层剖面为了解决沉积环境、沉积相、层序地层等方面的问题,在柱状图中还要列出沉积环境、沉积相标志、沉积相类型、层序界面、最大海泛面、沉积体系域、海进海退旋回等方面的内容。

实测地层剖面柱状图主要依据地层厚度,按照一定的比例尺和规定的岩性花纹绘制而成。

此外,还要对岩性作简明扼要的描述并详细列出化石名单。

实测地层剖面柱状图参考格式

绘制岩性及结构柱状图注意事项

在岩性及结构柱状图上,岩性花纹的样式和规格采用《1:

岩性花纹除了要反映岩石类型之外,还要反映岩石的颗粒粒度和岩层的厚度。

岩石的颗粒粒度越粗,在岩性及结构柱状图上岩性花纹画得越宽,反之画得越窄。

砾岩的岩性花纹宽度一般为3cm,砂岩为2.5cm,粉砂岩为2cm。

岩层的厚度越大,则岩性花纹画得越厚,反之画得越薄,按照《1:

50000万区域地质图图例》(第13页)中的规定,厚层岩性花纹的厚度一般为4mm,中层为3mm,薄层为2mm,而页片状层理为1mm。

4.编写实测地层剖面说明书(报告)

名称:

×

省×

县×

乡镇×

地名(山)×

地层实测剖面说明书

一.概述

剖面编号:

2. 

剖面名称:

3. 

剖面位置:

地名(具体部位,如×

山的南侧),附剖面位置平面图

4. 

剖面方向及长度:

5. 

剖面比例尺:

6. 

测制日期:

7. 

测制人员与分工:

8. 

完成工作量:

主要写采集的实物标本数量等。

9. 

地质概况及露头情况:

10. 

报告编写人:

二.剖面描述

1.由新至老依次叙述各个分层(包括上覆地层和下伏地层)的岩性、化石、接触关系、厚度等等。

2.小结:

a.地层小结,将地层组合成几个部分或几个段,每个部分或每个段有那些特征,地层在剖面上有什么变化规律。

b.主要成果:

新发现、新认识。

c.存在问题:

实测剖面过程中发现、还没有解决的有意义的地质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