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栾川老君山生态旅游区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069089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2.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洛阳栾川老君山生态旅游区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洛阳栾川老君山生态旅游区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洛阳栾川老君山生态旅游区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洛阳栾川老君山生态旅游区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洛阳栾川老君山生态旅游区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洛阳栾川老君山生态旅游区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洛阳栾川老君山生态旅游区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洛阳栾川老君山生态旅游区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洛阳栾川老君山生态旅游区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洛阳栾川老君山生态旅游区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洛阳栾川老君山生态旅游区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洛阳栾川老君山生态旅游区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洛阳栾川老君山生态旅游区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洛阳栾川老君山生态旅游区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洛阳栾川老君山生态旅游区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洛阳栾川老君山生态旅游区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洛阳栾川老君山生态旅游区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洛阳栾川老君山生态旅游区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洛阳栾川老君山生态旅游区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洛阳栾川老君山生态旅游区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洛阳栾川老君山生态旅游区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洛阳栾川老君山生态旅游区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洛阳栾川老君山生态旅游区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2.1项目影响区概况

①洛阳市

洛阳市位于河南省本部,东临嵩岳,西依秦岭,南望伏牛,北靠太行,面积1.52万平方公里。

全市共辖1市8县6区。

1999年末,全市总人口614.5万人,人口密度404人/平方公里。

洛阳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年光照充裕,无霜期长,为农作物和花木生长提供了良好条件,特别是有利于牡丹的生长,因此,洛阳成为驰名中外的“牡丹城”。

洛阳是一座驰名中外的历史文化名城,我国七大古都之一。

素有“九朝古都”之称的洛阳,有誉满世界的石刻艺术宝库“龙门石窟”,有驰名中外的佛都“祖庭”白马寺,有重要考石价值的夏都斟鄩、商都西毫、周都洛邑、汉魏洛阳故城、隋唐东都城五大古城遗址和被誉为“无卧牛之地”的邙山古墓群。

北部有我国的母新河——黄河和享誉世界的小良底水利枢纽。

洛阳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灿烂的河洛文化,成为海外游子寻根问祖的热点。

此外,还有嵩县白云山、宜阳花果山、栾川龙峪湾等国家森林公园和老君山生态旅游区、北国“第一洞”鸡冠洞、青要山、重渡沟等风景区,与登封少林寺、石人山风景名胜区等构成了河南省最重要的西部风景名胜旅游景区(点)群。

旅游业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豫西贫困山区的经济发展。

据洛阳市旅游局调查统计,2000年来洛旅游人数1029.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0.1%,旅游总收入50.8亿元,增长11.2%。

在来洛旅游者中,海外宾客8.5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1.5%;

国内游客1020.5万人次,增长10.1%。

在旅游总收入中,接待海外游客总收入3261万美元,增长12.3%,其中商品创汇所占比重为36%,比上年上升9个百分点。

接待国内游客收入48.1亿元,增长11.1%。

②栾川县社会经济概况

栾川县地处豫西山区,洛阳市西南部,县城距省会郑州320公里,距洛阳市区148公里。

栾川为典型的内陆深山县,北盘熊耳山,南踞伏牛山,中部有熊耳山分支遏遇岭,三条山脉纵贯全境,将全县分割为南北两大沟川。

栾川境内峰峦迭嶂,沟壑纵横,山峰林立,地貌起伏跌宕,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

特殊的地理环境构成了栾川矿产、旅游、林业、食用菌、中药材等五大资源优势。

其中,已探明钼金属储量206万吨,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三。

同时,栾川的森林覆盖率达83.4%,居河南省第一位,栾川还是“全国卫生县城”、“造林绿化百佳县”、“全国飞播造林先进县”、“全国生态示范区”。

栾川县有15个乡(镇),209个行政村,土地面积247736公顷,农业用地面11601公顷,林业用地162667公顷。

栾川县工业门类众多,有矿产、冶金、化工、机构、食品、纺织、服装等数十个行业,拥有一批竞争力强的骨干企业和拳头锌、金、银、铜、铁,萤石、石墨、硅、灰石、白云岩、水晶石、滑石、大理石等。

栾川交通四通八达。

公路总里程1352公里,其中干线136公里,二级249公里。

通往郑州、洛阳、三门峡、南阳、西安等地都有直达客车。

境内有206个行政村通车。

栾川山青水秀,气候宜人,自然、人文景观丰富集中,是避暑、疗养、游览胜地和洛阳旅游热线。

自1992年以来,栾川县委、县政府强力实施旅游带动战略,不断加大投资力度,相继开发了鸡冠洞、老君山、龙峪湾、九龙山温泉、重渡沟等旅游景区,先后建成了君山饭店(四星级)、弘电宾馆、栾川宾馆等旅游宾馆,旅游专线公路60公里,旅游出租车300余台,开通了景区光缆通讯线路,国内国际通讯方便快捷。

初步形成了以“国家卫生县城”、旅游景区为龙头,以交通、商贸、宾馆服务为纽带的大旅游框架。

目前,栾川已成为豫西的一条“黄金旅游热线”,出现了节假日游人如织、车流如潮的喜人景象,推动了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旅游带动战略焕发勃勃生机。

1992~2000年旅游接待人次及收入一览表

年份

接待人次(万人)

门票收入(万元)

综合收入(万元)

1992

5.2

 

13.0

52.0

1993

7.9

31.5

126.0

1994

10.2

52.7

210.8

1995

12.1

115.4

580.0

1996

15.3

162.3

1136.0

1997

18.0

210.3

1470.0

1998

22.3

290.7

2030.0

1999

25.9

325.8

2280.0

2000

25.1

476.0

3330.0

2001

61.3

882.12

7251.0

2002

82

1180.0

9700.0

合计

285.3

3739.82

28165.8

③地理位置

洛阳老君山生态旅游区位于河南省西部的栾川县城东南部,距县城3公里。

地处秦岭东段,伏牛山北坡。

地理坐标介于北纬33°

42′40″--33°

44′25″,东径113°

37′40″之间,是一个东西长、南北窄的狭长地带,东与嵩县接壤,西与三川镇为邻,北依城关镇,南毗西峡县,总面积10000公顷。

老君山,古称景室山,是八百里伏牛山主峰,海拔2200米。

因道教始祖老子李耳归隐修炼于此而得名,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省级风景名胜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老君山气势浑厚,雄奇峻拔,有“北国张家界”之称,景区内峰、崖、石、谷星罗棋布,涧、瀑、潭、洞步换景移。

潭秀瀑美,峰险峡幽。

正所谓“壁立千仞景室奇,峡跌万丈君山幽”。

明代诗人谢榛称赞老君山“兼泰山之雄伟,华山之险峻,庐山之朦胧,黄山之多姿”。

当代作家李准游后惊叹“秀压五岳,奇冠三山”。

栾川曾被人们誉为“中原的北戴河”、“洛阳的避暑山庄”,而老君山则是栾川八大景之首。

老君山生态旅游区有着瑰丽的自然景观。

老君山地处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带,加之复杂的地形,特殊的高山气候,独特的岩石结构,形成了这里动植物品种的丰富多样性,其森林覆盖率达97%,有1661种植物资源,1200余种动物资源。

在这些动植物资源中,属各级保护的物种就高达87种之多,被专家称为“中州地区天然生物种质资源基因库”。

景区内保存着近5000亩原始森林和多种生物群落,既有三五人合抱的千年大树,也有攀缘数十米的林间古藤;

既有数松踵顶相接的“松上松”,也有古松穴内抽出青枝绿叶的“松内松”;

既有枫树、漆树、黄栌等观叶树种。

春季,可踏芳草、赏百花,杜鹃、海棠、连翘、玉兰等百花争艳,俏满山间,从初春到初夏,从山脚到山顶,渐次开放,嫩香四溢。

夏季,可栖绿荫听蝉鸣,炎阳酷暑时节,茂密幽静的森林里,到处是高旷的蝉声,动听的鸟鸣。

秋季,可观红叶尝山果,满山红遍的板栗、核桃、柿子、猕猴桃等各种山果既让人赏心悦目,又可大饱口福。

冬季,可赏白雪动诗情,白雪皑皑,银装素裹,冰凌垂挂,玉树琼枝。

山下已是冰雪消融的初春,山头依然是冰清玉洁的严冬;

山下已春绿遍地,山上仍白雪未融。

正是一日游四季,十里不同天。

老君山又是中原闻名遐迩的道教圣地,有丰富的人文资源。

景区内历史古迹老君庙、道德府、菩萨殿、十方院等都有着渊源的文化蕴涵和神奇的传说。

山顶老君庙始建于北魏,唐太宗时,由大臣尉迟敬德监修。

铸于明万历19年的大铁钟,上有“皇帝万岁,太子千秋,风调雨顺,国泰民安”16个大字,是保存完好的珍贵文物。

明万历皇帝,于万历三十一年四月初八颁赐老君道德经诏谕。

由此开始,历代各地香客结队朝山进香,文人游客搭伴登山揽胜。

港台同胞、各地商贾千里迢迢连年朝圣,著名作家贾平凹赞誉道“老君山成千年香火,道德经为万世咏诵”。

老君山景有八奇,“淋醋店”,峭壁甘泉、垂流而下,淅淅有声,像仙女在淋醋;

“蛇神洞”,曲径通幽,一洞五天,洞内有洞,洞外通天;

“南天门”,自然造化,斧劈刀削,极目千里,了望天际;

“仙人桥”,飞来之石,凌空飞架;

“朝阳洞”,半壁悬崖,浑然天成;

“煮仁锅”,潭水如血,冬夏不竭,夜宿山顶亮宝台上,漫天星斗,星光逼人;

“君山日出”,壮丽无比,金碧辉煌。

老君庙周围,更是群景荟萃。

东有绝壁朝阳洞,北有群鱼跃龙门,南有南阕通天门,西有天马朝圣马鬃岭。

小景更是不计其数,仙人观云海、佛道坐论经、苍鹰单展翅、静僧听禅场·

·

新开发的景区更加迷人。

马鬃岭酷似马脊,并有君山箭竹和太白杜鹃生长其上,远远看去,与马鬃无二;

马头前低正对老君庙,酷似俊马和首拜老君。

马后有潭、击潭生雨,神奇无比。

石林叠翠乃老君山一大奇观。

石林中石柱遍地,群峰竞秀。

这里石柱兀立如擎天大柱;

那里翠峦静卧,若睡狮初醒;

巍然端坐者佛祖讲经,争先恐后,众仙赶路。

石林幽静,竞藏有西游人物,峡峰生啸,若闻听虎吼狮鸣。

老君河飞瀑流湍,峡幽潭绿。

置身景区,宛若画中,西望中鼎,万峰竞奇,“黄山奇峰七十二,君山奇峰知多少?

”,君山开发,蕴藏着无量前景。

近年来,在栾川县委、县政府实施的大旅游战略中,提出要把老君山作为王牌旅游景区在全国叫响的建设目标。

根据《河南省旅游产业“十五”发展计划和2015年远景目标纲要》,老君山被列为伏牛山生态旅游区建设的重点景区之一,是河南着力打造的豫西南旅游黄金区。

围绕生态旅游区建设这一目标而完成的《老君山生态旅游区总体规划》,将景区划分为道教文化、生态观光、森林游览、野营探险、休闲度假和生活管理6大功能区,总面积10万亩。

在已经实施的一期开发工程中,已先后投资近3000万元,实施了景区的基础设施和部分景点工程建设。

新开发了舍身崖、石林、马鬃岭等60多个景点,修通了14公里景区公路和11.5公里景区步道,增设观景台13处,建成生态停车场3处,设置各种警示牌、科普宣传牌、导游指示牌、登山激励牌300余块,在景区内增设完善了厕所、垃圾箱等环保设施;

架通了高压线路和自来水管道,建起了无线电发射塔,对老君山宾馆进行重新整修,并购回旅游专用中巴车10台,组建了专供游客登山之用的旅游服务车队。

景区接待能力大幅度提高,已形成吃住游购娱一条龙服务线,2002年接待游客4.5万人,直接经济收入120万元,带动社会效益1000万元以上。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旅游业作为新兴朝阳产业,正在全国迅速发展,我国已经加入WTO,旅游业发展充满了机遇和挑战,面对世界性的旅游浪潮,建设与旅游相配套的服务设施有利于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非常必要。

(2)栾川县地处豫西山区,属国家级贫困县。

建设旅游区服务配套设施,有利促进景区服务能力的提高,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增加就业岗位,对景区发展是非常必要的。

(3)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工业污染严重,土地荒漠化,人口膨胀,绿地日益减少,环境急剧恶化,人们迫切需要走进大森林,拥抱大自然,呼吸新鲜空气,返朴归真,建设生态旅游区服务配套设施迎合了人们的心态,非常必要。

2.3有利条件

(1)国家政策机遇

栾川地处河南省西部山区,处在西部大开发的前沿,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现已建成龙峪湾、鸡冠洞两个“AAAA”景区和富有南国水乡风情的重渡沟等景区,发展旅游业有一定的基础,旅游业也是国家今后重点发展的产业。

老君山生态旅游区是洛阳市确定的南线旅游重要开发区,已被纳入河南省旅游“十五”规划,本建设项目符合国家加快西部大开发的战略。

(2)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该旅游区位于县城南部3公里处,距繁华的古都洛阳148公里,北有北国水乡重渡沟,东接白云山国家森林公园和石人山等著名风景区,西临北国第一洞—鸡冠洞AAAA风景区,各景区各具特色,互为补充,构成了一个较大范围的旅游网络,省内、外游客均能很方便地到达此地进行游览、观光。

(3)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丰富,品位高

这里群山连绵,峡谷幽深,溪流潺潺,叮咚作响,潭水幽静,清澈见底,野花烂漫,野菜遍山,风光优美,是闻名遐迩的道教圣地,它山巍、水澈、峰奇、石怪、谷狭、洞幽、瀑壮、泉清,99座山峰森列竞秀。

全旅游区属国家保护的珍稀植物达数十种,各类名贵中药材不计其数,属国家一、二类保护的动物达十几种之多,区内旅游资源丰富,流传有许多优美动人的典故传说。

(4)具有一定的基础条件和知名度,客源丰富,开发潜力大

多年来,项目建设区的珍稀野生植物资源和自然风光吸引着众多的游客到此观光、旅游、修身养性。

道教圣地老君山老君庙香火不断,大批香客到此烧香、朝拜,客源相当丰富,具有一定的开发潜力。

综上所述,建设老君山生态旅游区服务配套设施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切实可行的。

3项目建设方案

3.1建设指导思想

老君山服务区服务配套设施建设物在建筑风格上要与道教圣地的景致要求一致,与景区大环境相协调,以方便游客,服务游客为原则,以提高景区整体服务水平为目标,因地制宜,合理规划,使建成后的项目工程成为集住宿、餐饮、娱乐、休闲为一体的游客之家。

3.2建设条件

3.2.1老君山生态旅游区自然条件

(1)地形地貌

旅游区地处伏牛山北坡,主体山脉呈东西走向,西高东低,属侵蚀石质山地、中山类型。

坡度一般在40°

—70°

之间,海拔在800—2192米之间,相对高差400—700米。

主要山峰老君山(海拔2192米)、中鼎山(海拔2052米)、华室山(海拔2072米)、马鬃岭(海拔2200米)、帽盔山(海拔1929米)。

谷峰相间多为U形,坡形为直坡形,由于受长期风化侵蚀及地壳的不断运动,形成了山高谷深、犬牙交错、悬崖峭壁、飞瀑流云的自然景象。

(2)气候、气象

1气候

旅游区地处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带,季风环流明显,四季温度和风向变化较显著。

概括起来旅游区的气候特征是:

冬季时间较长且寒冷,雨雪较少;

春季时间短且干旱,大风较多;

夏季炎热,雨水较多且集中;

秋季晴朗,日照时间长。

2气温

旅游区年平均气温9.7℃;

极端最低气温为零下17℃,极端最高气温为26℃。

3降雨量

旅游区多年平均降雨量1100毫米。

降雨多集中在7—9月份,占年降雨量的51%。

4蒸发

旅游区平均年蒸发量为907.8毫米,六月份蒸发量最大,平均为160.5毫米,十二月份最小,平均为42.1毫米。

5霜冻

旅游区无霜期150天左右,年平均日照时数1600小时。

海拔1500米以下,最大冻深20—30厘米,海拔1500米以上最大冻深30—40厘米。

(3)地质与土壤

1地质

旅游区位于伏牛山北坡,伏牛山是秦岭东延最长的一支山脉,山体是由太古界与远古界变质岩、震旦纪硅石灰岩和燕山期花岗岩等构成,但山脊部主要是燕山期的粗粒云母花岗岩,成土母质主要是上述风化的残积和坡积物,首先形成母质,伴之以枯枝落叶,在一定条件下,经细菌分解活动和雨淋过程发育而成。

2土壤

土壤为棕壤和褐土类,唯有抱犊寨林区为山地黄粘土,一般在海拔1300—1500m以上,为山地棕壤,1300—1500m以下为褐土类中的砂石土、石渣土和红粘土等。

质地多砂壤和轻壤,呈微酸性反映,PH值5.6—6.5之间,土层厚度多在15—50厘米之间,土壤肥沃,有较厚的枯枝落叶和腐殖质层。

(4)水文

十方院沟河主河全长20公里,支流约10公里,河道最宽处8米,最窄处2米,由林区山坡小溪汇合进入主河床。

从七里坪村东头沟口,顺河而上,经十方院村,到蛮子营至林场管护站一分为二。

主河道经蛮子营、村办林场、上窜坡进入国营林区,经西石窑、大东沟、小东沟、冰冻沟直到南界岭。

另一条支流从森林管护点向东、向南至三道尖山坡地带。

河水的来源,一是靠雨雪水,二是靠地下水,其中森林起着重要的调节气候、增加降雨量、保水蓄水、减少洪灾的作用。

根据目前河流蓄水情况,能够保障项目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和今后生产生活用水的需要。

3.2.2建设材料及运输条件

(1)建设材料

1砂、石料、机砖

罗庄机砖石和附近其它砖厂能满足项目工程建设需要,平均运距30公里。

石料主要有当地提供,栾川县多为山地,石料藏量丰富,平均运距15公里。

2工程用水、用电

旅游区水资源丰富,水质良好。

工程用水和生活用水可就近从十方院河中取用。

旅游区用电网能够满足工程建设及今后生产、生活需要,电力供应已与电力部门达成协议。

3四大材料来源及供应

木材:

老君山林场供应充足,能满足工程需求。

水泥:

栾川县赤土店水泥厂,可提供部分水泥,其它城从洛阳市直接采购,运距约160公里。

钢材:

均需从洛阳市购买,运距约160公里。

其它材料从本县市场及洛阳市购进。

(2)运输条件

旅游区附近有省道豫19号公路,距311国道20公里,公路交通比较便利。

陇海铁路距旅游区约200公里,外运材料需公路转运,通往旅游区山顶的公路已经修成通车,各类材料均可用汽车直接运抵。

3.3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1)老君山生态旅游区山顶宾馆,拟建于老君山顶南天门附近,砖混结构三层,建筑面积为1343m2,拥有床位40张。

(2)救苦殿凹宾馆,拟建于老君山生态旅游区救苦殿凹服务区,砖混结构,局部框架三屋,建筑面积2010.18m2,拥有床位60张。

(3)龙君河休闲度假村,拟建1~2屋的独立小别墅24栋,以及与其配套的餐饮娱乐城,总建筑面积为6500m2,拥有床位120张。

项目工程完工并投入使用后,共拥有床位220张,餐位200席和相当数量的商业用房。

3.4结构选型及地震设防

3.4.1结构选型

根据项目工程的使用要求和建设施工条件等因素,客房部分均采用砖泥结构,餐厅及娱乐厅均为全框架钢筋混凝土结构,考虑到山顶景区的气温、气候条件及与周边环境相协调,所有建筑物均采用坡屋顶,瓦屋面。

3.4.2地震设防

根据洛阳市抗震设防区划公文说明,设防烈度为6度(地震基本烈度6度)建筑物安全等级为二级。

4给排水工程

4.1给水设计

区内给水采用集取天然地表水和地下泉水相结合的方式,经处理符合饮用水标准后用自动供水设备分送到各用水点。

休闲度假区生活饮用水每人每天150~200升。

在山顶、救苦殿凹及平坊分别建500立方米蓄水池三个,埋设地下供水管道,经过过滤、净化、消毒处理后通往各用水点。

4.2用水量

根据下列指标计算:

不留宿游客:

20升/人.日

留宿游客:

200升/人.日

常住人员(旅游区管理人员及家属,按每户3人计):

100升/人.日

消防用水:

10升/秒,灭火60分钟

不可预见用水:

占用水量的205升

计算见表4-1

各年度日用水量

表4-1

年度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用水量(T)

80

100

127

169

232

280

338

412

505

619

4.3排水设计

老君山生态旅游区服务配套设施的排水主要是天然降水、生活生产污水排放,室外天然降水主要借地势自然排放,生活污水处理后经导流引入山沟或排污设施内进行排放。

(1)天然降水的处理

天然降水大部分自然排放,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将天然降水部分拦蓄起来,供日后浇灌或生活需要。

(2)污水处理与利用

景区服务区内污水,其排放量相当于给水规模的90%,各年排放量见表4-2。

污水的处理按以下流程来进行:

污水——化粪池或沉淀池——格栅——导流——自净——排放

经处理后的污水在不影响环境卫生的条件下可以作绿化、美化用水和肥料。

各年度排放量

排放量(T)

72

90

114

152

209

252

304

371

455

557

4.4供电及通讯设计

供电设计根据电源条件、用电负荷和供电方式,本着节约能源,经济合理,技术先进的原则进行设计,做到安全实用,维护管理方便。

根据旅游服务设施的布置及变电站供电范围等情况,经现场查勘,定量分析供电容量,按照“就近接线,节约投资”的原则,确定接线位置。

该项目工程共需建变电站2个。

为防止停电等意外情况,三处服务点需配备3台柴油发电机作后备电源,所有设备均考虑采用节能型。

4.5通讯

服务区的通讯设施可与本县电信部门协调解决。

4.6防雷接地

本建筑物属于一类防雷设施,在屋面、墙处设防直击雷避雷带,并在屋面做不大于10m×

10m的避雷金属网络,利用柱子内钢筋作防雷接地引下线,利用基础及圈梁内钢筋作为接地极。

高、低压电气设备在正常条件下与带电部分绝缘金属外壳均进行接地,接地系统采用TS—S制,设接地干线、动力配电箱、照明箱保护接地线由此引出。

防雷接地、保护接地、工作接地共用接地装置,接地电阻≤1¤

总平面布置方案:

按照国家现行的相关技术规范要求,并结合旅游区总体规划进行总平面方案布置(详见总平面布置方案图)。

5环境保护

本项目无特殊有害废水、废汽、废物排放,不需要特殊处理,但考虑到项目工程在景区内实施,建筑垃圾应集中处运处理,施工时应注意防尘处理。

项目工程完工后,应在建筑物周围进行绿化、美化,除对停车场、道路等进行硬化外,对其它空地均应全部植树或植草,不允许有土层裸露,以确保与周边大环境协调一致。

6消防

6.1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进行设计。

6.2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

6.3设室外消火栓系统和室内消火栓系统,并配置相应数量的灭火器材。

7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7.1建设投资估算

本项目估算建设项目总投资1519万元。

(1)老君山顶宾馆242万元。

(2)救苦殿凹宾馆302万元。

(3)龙君河度假村975万元。

7.1.1编制方法及依据

新建建筑物根据同类工程造价指标估算。

公用工程根据设备清单和现行市场价格计算,其安装费按同类工程造价指标计算。

其他费用

根据当时当地有关部门规定计算。

勘察设计费:

按有关设计收费标准收取,具体以合同为准;

工程监理费:

按工程费用的1.5%计算;

工程保险费:

按建筑工程费用的0.3%计取;

供电贴费:

按15元/KVA计算;

不可预见费:

按建安工程费用的6%计算。

7.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