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练习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089430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4.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学理论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文学理论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文学理论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文学理论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文学理论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文学理论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文学理论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文学理论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文学理论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文学理论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文学理论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文学理论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文学理论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文学理论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文学理论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文学理论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文学理论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文学理论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文学理论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文学理论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文学理论练习题及答案.docx

《文学理论练习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学理论练习题及答案.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文学理论练习题及答案.docx

文学理论练习题及答案

文学理论练习题1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古罗马时期的贺拉斯在《诗艺》中提出了后来影响久远的“____________”说。

2、____________是象征型文本的核心特征。

3、文学形象主要有文学意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形态。

4、文学阅读效果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____________、社会效果和____________效果。

5、“文学”一词最早出现在孔子《____________》中,指文章和博学,被列为孔门四科之一。

6、文学文本的呈现类型,主要有再现型文本、____________、象征型文本及其多元呈现形态。

7、运用口语媒介的口语文学,往往有如下两种形态:

一是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

二、名词解释题(每题5分,共20分)

1、文学典型

2、文学史眼光

3、文学情境

4、审美感受力

 

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请将判断结果填在题干的括号中,正确的填“√”,错误的填“×”)

1.从当代中国文学批评和文学阅读的实际状况看,文学批评者的角色可以大致分为三种类型,即学院型、媒体型、读者型。

()

2.叙事性散文强调作者主观思想情感的抒发,在表现手法上以抒情为主,并辅以记叙、描写和议论。

()

3.发生构成作家写作的核心环节。

()

4.一种意象往往是为了表达特定条件下生成的一种观念或者认识,是受写作者个人意图支配的形象,而且一定要符合现实生活的形象特征。

()

5.随笔以随想随议的方式发表作者在所见所闻中获得的生活感悟。

()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为什么说文学创造中作为主体的作家始终处于主导性地位?

2、为什么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

五、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结合实例谈谈你对文学媒介的特点中任意一个特点的认识。

2、你怎么样理解“媒介优先”理论,谈两种以上观点,并做简要论证。

 

文学概论练习题2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____________是文本的基本层面。

2、____________是最早的一种文学媒介。

3、塞万提斯的《____________》奠定了欧洲近代小说的基本样式。

4、叙事性散文包括____________、传记文学、游记等。

5、学习文学理论的具体途径主要包括:

一,____________;二,阅读理论;三,____________;四,思考问题。

6、高雅文化文本具有三种特征:

语言形式创新、____________、个性化趣味。

6、诗按其中抒情和叙事元素比重的不同,可以分为____________和叙事诗;按其是否遵守格律规范,可以分为格律诗和____________。

7、文学写作过程大致划分为____________、发生、____________、成文四个阶段。

二、名词解释题(每题5分,共20分)

1、剧本

2、原理批评

3、叙事诗

4、作品批评

 

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请将判断结果填在题干的括号中,正确的填“√”,错误的填“×”)

1.是否运用语言来写作并最终形成语言作品,这是文学区别于其他艺术的最基本特征。

()

2.文学用语言塑造的艺术形象具有间接性,而影视由声音和画面构成的艺术形象具有直观性;文学是以时间艺术为基础的线型叙述艺术,而影视艺术是以空间造型为主导的时空综合艺术。

()

3.再现型文本是文学文本的呈现类型之一,是注重呈现作者的主观情感、富于想象性的文本,它的特征有主观性、情感性和想象性。

()

4.文学典型形象分析的关键,在于通过具体生动的个性特征去把握隐含在一个形象内部的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

5.抒情诗有较为完整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通过人物的刻画和清洁的叙述来抒发诗人的情感,是叙事和抒情的结合。

()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简述文学写作的过程。

2、怎样理解文学阅读中的共鸣?

五、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试结合具体的文学作品说明文学的特征。

2、试以一首你喜爱的诗歌为例,解释诗的特征。

 

文学概论练习题3

一、单选题(每个小题的备选答案中有1个选项是正确的。

请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入题干中的括号内。

每小题2分,共20分)

1.古罗马时期的()在《诗艺》中提出了后来影响久远的“寓教于乐”说。

A.贺拉斯B.亚里士多德C.苏格拉底D.艾布拉姆斯

2.()是最早的一种文学媒介。

A.文字媒介B.口语媒介C.大众媒介D.网络媒介

3.()本来是一种古代的哲学概念,最早应出自于《周易·系辞》。

A.小说B.意境C.典型D.意象

4.()是电影中数量最大、社会影响最广泛的核心片种,也称艺术影片。

A.美术片B.科教片C.故事片D.纪录片

5.()构成作家写作的核心环节。

A.储备B.发生C.构思D.成文

6.()文本是文学文本的呈现类型之一,是注重呈现作者的主观情感、富于想象性的文本,它的特征有主观性、情感性和想象性。

A.象征型文本B.蕴藉型文本C.再现型文本D.表现型文本

.7.美国传播学者()提出了“媒介即情境”理论。

A.麦克卢汉B.伊尼斯C.麦罗维茨D.海伦

A.美国B.德国C.法国D.俄国

8.()的《堂吉诃德》奠定了欧洲近代小说的基本样式。

A.苏格拉底B.塞万提斯C.柏拉图D.雨果

9.()是文学写作过程的起点,指作家亲历的、观察的生活体验以及更广泛文化修养的累积。

A.储备B.发生C.构思D.成文

10.读者接触文学,往往首先接触具体的文学文本,文学文本的主要特征一般包括语言系统、表意、()、阅读期待、开放。

A.象征B.蕴藉C.假设D.模仿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18分。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每题有两个以上正确答案,单选、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1.美国学者艾布拉姆斯曾提出了哪几种历史上思考文学属性的批评理论倾向?

()

A.摹仿论B.实用论C.表现论D.客观论E.语言论

2.中国古代散文,最初分为记言和记事两种,分别以()为代表。

A.《尚书》B.《左传》C.《春秋》D.《论语》E.《史记》

3.我们教材中介绍的主要文学观念除了体验论、文化论以外还有()。

A.摹仿论B.实用论C.意志论D.表现论E.语言论

4.文学典型的特征包括()。

A.语言性B.独创性C.历史性D.多义性E.感染性

5.学习文学理论的具体途径主要包括:

()。

A.审美感受B.体验作品C.阅读理论D.读解文化E.思考问题

6.小说的基本特征有()。

A.叙述故事情节B.塑造人物性格C.建构时空情境

D.矛盾冲突尖锐E.语言包容舒展

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请将判断结果填在题干的括号中,正确的填“√”,错误的填“×”)

1.文学来源于生活,文学语言和普通语言无太大差别。

()

2.诗只能单独创造一个形象。

()

3.在文学阅读中,读者处于客体地位。

()

4.文学语言可以通过表层意义而呈现深层意义。

()

5.诗歌、散文属于表现型文本。

()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怎样理解文学表现个体生存体验?

2、诗歌基本特征是什么?

五、论述题(每题16分,共32分)

1、试以一首你喜爱的诗歌为例,解释诗的特征。

2、文学有哪两种含义?

现在通行的文学含义是什么?

 

文学概论练习题4

一、单选题(每个小题的备选答案中有1个选项是正确的。

请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入题干中的括号内。

每小题2分,共20分)

1.()是注重客观地和理智地呈现社会事物并讲究细节逼真的文本,它的特征有客观性、理智性、细节逼真性。

A.象征型文本B.蕴藉型文本C.再现型文本D.模仿型文本

2.加拿大学者()提出“传播的偏斜”理论。

A.麦克卢汉B.伊尼斯C.麦罗维茨D.海伦

3.中国古典文学中的词、曲形制,最早都是由()发展而来的。

A.民歌B.流言C.小说D.散文

4.()是在一定的时空情境中,以包容舒展的语言叙述故事情节、刻画人物性格的虚构性文学体裁。

A.诗歌B.小说C.散文D.杂文

5.()是最常见最重要的文学批评文体,也是应用最广泛的批评文体,因而被称为文学批评的“正体”。

A.学院式B.论文式C.媒体式D.读者式

6.()被视为继报纸、广播和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介”。

A.文字媒介B.口语媒介C.大众媒介D.网络媒介

7.鲜明生动的()是诗中最活跃的因素。

A.形象B.画面C.语言D.节奏

8()一般篇有定句,句有定字,在声调、平仄、词语、对仗、句式、韵脚等方面都有严格.规定。

A.格律诗B.自由诗C.抒情诗D.叙事诗

9.()被公认是社会历史批评的重要代表,他运用实证的社会历史方法展开文学批评。

A.保罗B.圣·佩韦C.泰纳D.黑格尔

10.在中国,()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外物》。

A.小说B.散文C.诗歌D.戏曲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18分。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每题有两个以上正确答案,单选、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1.叙述视角的特征通常是由叙述人称决定的,一般来说有以下情形:

()。

A.第三人称叙述B.第一人称叙述C.第二人称叙述D.人称转换叙述E.视角转换叙述

2.中国文学意境的理论早在()中已初见端倪。

A.刘勰《文心雕龙》B.钟嵘《诗品》C.王昌龄《诗格》

D.曹丕《典论》E.王国维《人间词话》

3.作者的语境条件包括()等几个重要方面。

A.个体体验B.历史情境C.拟想读者D.文学资源场E.文学创新需要

4.文学批评文体类型主要有()。

A.以诗论诗式B.评点式C.评传式D.观随笔式E.论文式

5.文学写作过程大致包括哪些阶段?

()

A.储备B.发生C.构思D.成文E.印刷出版

6.文学阅读是读者在特定语境中对文学文本的读解过程。

包括以下哪些要素?

()

A.读者B.语境C.文学文本D.读解E.共鸣

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请将判断结果填在题干的括号中,正确的填“√”,错误的填“×”)

1.语言形象不同于一般的文学形象,但它与文学形象有密切的关系。

()

2.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其形象间接地诉诸读者的想象;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其形象直接诉诸欣赏着的听觉感官,二者有着根本差别,是不相通的。

()

3.文学是人们出于本能对自然的摹仿。

()

4.文言文和白话文具有相同的文化修辞形象。

()

5.文学阅读的意义主要是社会意义,个体意义可以忽略。

()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如何理解散文的“形散神聚”?

2、如何理解文学文本?

五、论述题(每题16分,共32分)

1、试述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

2、怎样理解平淡风格?

试举例说明。

文学概论练习1

一、单选题(每个小题的备选答案中有1个选项是正确的。

请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入题干中的括号内。

每小题2分,共20分)

1、“掌握”这个词汇在黑格尔那里解释为()。

A.把握客观世界B.洞察人类心灵C.绝对理念变成现实D.掌握创作规律

2、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最高层次的需求是()。

A.尊重B.自我实现C.安全D.社交

3、其创作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的俄罗斯作家是()。

A.果戈里B.托尔斯泰C.屠格涅夫D.高尔基

4、《没有地址的信》是下面哪位作家的文学理论专著()。

A.车尔尼雪夫斯基B.别林斯基C.契可夫D.普列汉诺夫

5、司汤达的《红与黑》问世后,很长时间无人问津,这说明了()。

A.文学作用的精神性B.文学作用的整体性

C.文学作用的社会性D.文学作用的有限性

6、“寓教于乐”的说法,最早是由谁提出的()

A.贺拉斯B.普列汉诺夫C.鲁迅D.柏拉图

7、“风格”一词始见于()。

A.葛洪《抱朴子·行品篇》B.曹丕《典论·论文》

C.刘勰《文心雕龙·体性》D.陆机《诗品》

8、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文学理论专著是()。

 

A.曹丕的《典论·论文》B.陆机的《文赋》C.严羽的《沧浪诗话》D.刘勰的《文心雕龙》

9、西方文学理论研究开先河之代表作品是()。

 

A.柏拉图的《文艺对话录》B.贺拉斯的《诗艺》

C.狄德罗:

《论戏剧艺术》D.康德《判断力批判》

10、西方文学理论思想的集大成者是()。

 

A.亚里士多德B.贺拉斯C.黑格尔D.别林斯基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18分。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每题有两个以上正确答案,单选、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1.西方小说更直接的来源是中世纪的()。

A.英雄史诗B.骑士传奇C.神话D.寓言E.民间故事

2.以匀速叙述为标准,如果要在较短的叙述沿言中讲述较长时间小发生的事.小说家就要采用加速叙述的语言策略:

()。

A.省略B.减缓C.概略D.停顿

3.运用语言批评模式的著名理论家有()。

A.雅各布森B.什克洛夫斯基C.弗洛伊德D.艾略特E.理查兹

4.大众文化读物为出版商和公众所热衷,依靠文化市场与制作的优势成批生产,主要包括()。

A.学术论文B.奇闻逸事C.畅销书刊D.明星掌故

5.诗歌按其内容性质来分有两类,即()。

  A.叙事诗  B.散文诗  C.戏剧诗  D.抒情诗

6.作者的语境条件包括()等几个重要方面。

A.个体体验B.历史情境C.拟想读者D.文学资源场E.文学创新需要

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请将判断结果填在题干的括号中,正确的填“√”,错误的填“×”)

1、在文学文本语言中,如果出现一种语言内部蕴含其他语言的现象,就有了双声语或者互文性现象。

()

2.文学的原初含义不仅指今天意义的诗歌、抒情散文等,今天一般不被看作文学的但有文采的一些语言作品,也可以称之为文学。

()

3.文学意境是“这一个”,具有独创性。

()

4.同样是注重作者情感的表现,但西方的“表现论”与中国的“诗言志”论是有所不同。

()

5.文学的原初含义就是指今天意义的诗歌、抒情散文等。

()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简述文学理论在文学研究系统中的地位。

2、简述创作个性与艺术风格的关系。

五、论述题(每题16分,共32分)

1、分析王国维“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含义。

2、举例说明什么是文学形象及其三种类型的特征。

文学概论练习题1答案

一、单选题(每个小题的备选答案中有1个选项是正确的。

请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入题干中的括号内。

每小题2分,共20分)

1.D2.B3.B4.D5.D

6.A7.C8.D9.A10.C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18分。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每题有两个以上正确答案,单选、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1.ABDE2.AC3.ABDE4.BCD5.AD6.BCDE

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请将判断结果填在题干的括号中,正确的填“√”,错误的填“×”)

1.√2.√3.×4.√5.×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简述文学理论在文学研究系统中的地位。

  答:

文学理论是指研究有关文学的本质、特征、发展规律和社会作用的原理、原则的一门学科。

是文艺学的一个门类。

文学理论重在对文学作逻辑的研究。

文学理论的发展历程表明,基础理论研究是推进其科学发展的基石,是当前文学理论热点焦点现象的根源,影响着我国文艺学建构和文学理论发展的格局和样貌。

因此,文学理论基本问题的探讨和研究,对于其科学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和作用。

文学理论曾仿佛像一个母学科一样,与其他学科有生成作用。

文学理论不是关于文学的固定不变的法则,而是文学实践经验的概括。

它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等实践基础上产生和发展,反过来,又推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的前进。

文学理论也吸取文学史的研究成果,从而又对文学史研究发生影响。

文学理论本身,有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

关于中国文学理论的发展(见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关于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发展(见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也均如此。

2、简述创作个性与艺术风格的关系。

答:

首先,应该把创作个性与文学风格区别开来。

创作个性是小于风格的概念,它属于文学风格的主观方面,表现为独特的个性气质、人格精神、艺术情趣、审美追求和文学才能。

当它一旦施诸实践并与客观方面相结合,便成为风格的有机组成部分。

其次,应该把创作个性与日常个性区分开来。

日常个性是人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人格结构方面的独特性,创作个性是在其基础上经过审美创造的升华形成的独特的艺术品格,两者不能混为一谈。

五、论述题(每题16分,共32分)

1、分析王国维“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含义。

答: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一种分类方法。

他说:

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

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所谓“有我之境”,是指那种感情比较直露、倾向比较鲜明的意境。

如杜甫的《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此诗道出作者历经战乱,目睹安史之乱后京城怕破败景象的痛苦心情。

花草本不含泪,鸟儿也不会因人的别离而惊心,只因诗人痛苦不堪,所描写的景物都带上了人的情感色彩,这就是“有我之境”。

所谓“无我之境”,并不是指作者不在意境画面中出现,而是指那种情感比较含蓄的,不动声色的意境画面。

王国维认为,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就是“无我之境”,作者自己虽出现在画面中,但他的情感却深藏不露,一切让读者自己从画面中去体会。

2、举例说明什么是文学形象及其三种类型的特征。

答:

它的基本特征是:

1.及时性2.纪实性3.文学性

1.及时性.报告文学往往像新闻通讯一样,善于以最快的速度,把生活中刚发生的激动人心的事件及时地传达给读者。

报告文学之所以受读者欢迎,就在于它能把握时代的脉搏,把群众关心的现实情况迅速地反映出来,发挥“文学轻骑兵”的作用。

2.纪实性.报告文学不能像小说那样虚构人物、情节,它必须以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为描写对象,写真纪实是它的重要特征。

文学的特点之一是它的直观性、形象性。

但是文学在形象性上,是其他艺术载体当中最弱的。

一幅画,在视觉上是真正直观的,画一棵杨树就是杨树、一个美女就是美女、一个风景就是风景,画耶稣就是耶稣,画圣母就是圣母,是非常直观的,甚至光线、色彩、轮廓、情调,哪怕是比较抽象的,所表达的那种对比、衬托都是直观的。

戏剧在舞台演出的时候也给你极真切的感觉,音乐虽然没有可视的形象,但你在听觉上可以感受到,对你的听觉器官发生作用,也是最直接的。

 

文学概论练习2

一、单选题(每个小题的备选答案中有1个选项是正确的。

请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入题干中的括号内。

每小题2分,共20分)

1.在魏晋时期,南朝宋文帝建立“四学”即“儒学”、“玄学”、“史学”和“()”。

这是一个重要的标志性事件.

A.佛学B.诗学C.文学D.神学

2.文学观念是关于文学的普遍属性的理性认识。

在中外文论史上,文学观念形形色色、种类繁多,我们教材中介绍的主要文学观念除了摹仿论、实用论、表现论、体验论、语言论以外还有()。

A.反映论B.文化论C.意志论D.信息论

3.文学文本是有待于阅读的具有蕴藉性与开放性的,其特征主要包括语言系统、蕴藉、开放性、阅读期待和()。

A.表志B.表象C.表情D.表意

4.注重呈现作者的主观情感、富于想象性的文本是()文本。

A.表现型B.再现型C.象征型D.创意型

5.文学意象是文学作品中具有表意性功能的文学形象,其特征主要有指意性、暗示性、()。

A.历史性B.独创性C.感染性D.朦胧性

6.文学典型是一种以独特的个别去显现普遍性的人物或事物的形象.其特征主要表现为历史性。

感染性,多义性()。

A.指意性B.独创性C.随意性D.特殊性

7.随笔这个名称和形式都是法国作家()创造的,随后不久这种文体被引进了英语。

A.席勒B.培根C.歌德D.蒙田

8.唐代出现了(),有人物、情节,已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基本具备了小说的形态,对后代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A.传奇B.话本C.志人志怪小说D.章回体小说

9.作者的语境条件包括历史情境、()、文学资源场及文学创新需要等几个重要方面。

A.拟想读者B.意识形态氛围C.个体体验D.创作过程

10.当代西方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属于()模式。

A.心理分析批评B.语言批评C.社会历史批评D.文化批评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18分。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每题有两个以上正确答案,单选、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1.文学一词在中国历史上曾经体现出的含义主要有()。

A.文学即文章B.文学即有文采的缘情性作品

C.文学即一切语言性符号D.文学即博学

2.文学文本通常包含这样一些层面()。

A.语言层B.形象层C.意蕴层D.余意层E.衍意层

3.大众文化文本与高雅文化文本不同,它的主要特征有()。

A.信息和受众的大量性B.故事的类型化

C.文体的流行性D.观赏的日常性E.文体的模式化

4.再现型文本是文学文本的呈现类型之一,其特征表现为()。

A.客观性B.理智性

C.细节逼真性D.象征性E.寓意性

5.口语媒介是最早的一种媒介形式,是语言的一种最初形态,与文字媒介不同的是:

它()

A.简便快捷B.真切生动

C.易于保存D.与身体语言相伴随E.与原始礼仪相伴随

6.文学意境与文学意象、文学典型都属于文学形象范畴,文学意境的特点是感会于心、韵味无穷和()。

A.情景交融B.真实写照C.虚实相生D.感同身受

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请将判断结果填在题干的括号中,正确的填“√”,错误的填“×”)

1.典型化的任务是,通过研究日常生活,概括出社会现象的本质。

()

2.电影文学属于语言艺术范畴。

()

3.从塑造形象看,描写比叙述重要。

()

4.文学欣赏中读者的再创造有时还会转化为艺术形象自身的内容。

()

5.文学欣赏的社会差异性表现为时代的差异性、民族的差异性和阶级的差异性。

()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简述文学活动四要素的关系。

2、简述文学的社会功能。

五、论述题(每题16分,共32分)

1、结合自身文学阅读感受说明什么是文学阅读的后效?

2、试论文学风格的特征。

文学概论练习题2答案

一、单选题(每个小题的备选答案中有1个选项是正确的。

请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入题干中的括号内。

每小题2分,共20分)

1.C2.B3.D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