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商业银行风险及防范措施Word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092957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有商业银行风险及防范措施Word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国有商业银行风险及防范措施Word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国有商业银行风险及防范措施Word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国有商业银行风险及防范措施Word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国有商业银行风险及防范措施Word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国有商业银行风险及防范措施Word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有商业银行风险及防范措施Word格式.doc

《国有商业银行风险及防范措施Word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有商业银行风险及防范措施Word格式.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国有商业银行风险及防范措施Word格式.doc

而非系统性银行风险则是指由单个银行所承担的风险,它并不会给整个间接融资市场带来风险。

而现阶段,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风险既有因全社会信用环境不佳、体制不健全等原因,造成整个国有商业银行普遍面临的系统风险成分;

也有因管理、操作不健全等原因形成的个别国有商业银行面临的非系统风险成分,主要有:

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内控机制风险、法律风险。

而信用风险是当前国有商业银行全系统普遍面临的最主要风险。

众所周知,国有商业银行的风险形成除经济运行本身产生的风险外,还跟我们的政治体制、银行的产权制度、国有企业制度等有很大关系。

二、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风险形成原因

1、政府干预。

政府对于国有商业银行的干预及由此形成不良贷款是一个公认的事实,国有商业银行是国家拥有百分之百产权的独资企业,政府是国有资本的人格化代表。

由于政府既是国有商业银行的所有者,又是国有企业的所有者,同时还是社会经济的管理者,这三重身份成为政府干预国有商业银行的制度基础。

另一方面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组织体系是按照行政区划原则设置的,这为政府干预提供了现实的便利条件。

2.国有商业银行的社会责任。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对国有企业实行信贷资金供给制,使国有商业银行与国有企业之间形成了超信用的经济关系,同时也使国有商业银行成为国有企业的最大债权人,国有商业银行事实信贷风险是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经营中的面临的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也是制约国有商业银行建立现代金融制度的主要障碍。

国家也采取了施工办法来化解信贷风险,但本人认为国有商业银行实行经营转制后应以防范信贷风险为主,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信贷风险防范对策。

经济转轨时期,国有商业银行还承担以下社会责任:

(1)由于银行与财政关系未理顺、企业资本积累机制不健全,受旧观念和体制的影响,造成大量银行信贷资金财政化,必然造成银行大量短期信贷资金被长期占用,贷款不能按期收回,流动性差;

(2)转轨时期,由于中央银行问接调控机制尚未有效建立,使得国有商业银行成为调控国民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国有商业银行必须担负“宏观调控任务”,不可能以“利润”为唯一经营目标,违背银行的商业性原则;

(3)国有商业银行承担大量的政策性任务,伴随着国家政策性银行的设立,尽管国有商业银行的政策性任务有所减轻,但国有商业银行承担的政策性任务仍很重。

3.国有企业的改革。

我国国有企业由于产权不明晰,在传统体制惯性的影响下,改革进展缓慢,绝大多数企业经营机制尚未发生根本转变没有形成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经营机制。

加之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权力和责任处于极不对称状态,导致其对企业经营漠不关心,更有甚者,以权谋私,大量侵吞国有资产。

同时,国家对国有企业的经营缺乏有效的控制手段,企业经营缺乏内在动力和压力,导致国有企业预算约束软化,形成大面积亏损的局面。

而国有商业银行又是国有企业的最大债权人,国有企业与国有商业银行之间的借贷关系,使得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与国有企业的改革紧紧地绑在一起。

因此,国有企业改革不能推进,国有企业不能走向市场,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也难以推进,国有商业银行也难以走向市场。

4.银行缺乏内控机制,使不良贷款逐年积累。

国有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是社会和经济发展过程中诸多矛盾的综合反映,但银行自身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如果有健全的商业银行管理制度,实行严格的内控机制,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解和阻止银行不良贷款的增加。

同国有企业一样,国有商业银行内部未能建立有效的风险约束与激励机制。

加之,银行经营者的利益与银行经营状况没多大关联,经营好,不良资产少,并不体现为个人收益状况的改善;

经营差,资产流失,风险加大,损失由国家负担,惩罚措施落实不到个人头上,经营者对于逆经济原则的行为并没有强烈的规避意识。

另一方面,政府与国有商业银行之间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委托代理的链条很长,在所有者缺位的背景下,委托代理成本费用很高,道德风险无处不在,违规经营、绕规模放款现象普遍。

三、建立科学的考评机制

商业银行要统一制订信贷风险的衡量标准,使风险管理逐步实现科学化、规范化。

1、统一企业信用等级评定标准。

一般说来,银行必须每一年或半年对现有信贷客户进行一次信用等级评审,并对照原有评级进行调整。

2、统一信贷资产分类方法。

为了实现我国金融业与国际惯例接轨,新的贷款分类方法应尽早制定细则予以实施,使我国的信贷资金分类真实反映其质量状况。

3、统一银行贷款方式的选择。

人行应结合不同时期的国家宏观经济资料,定期发布行业经营信息,明确哪些产业已经出现风险,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对统一的贷款方式建议,以供商业银行选择。

此外,根据国家宏观要求,以一些产业的贷款方式可以作硬性规定,以期通过银行信贷结构的调整,实现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

商业银行统一制订信贷风险的衡量标准后,商业银行能更好地进行信贷工作,知道能不能贷,如何,贷给谁。

商业银行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正确选择贷款方式,调整自身信贷结构,消化不良资产,优化资产质量,提高经营层次,切实做到防范信贷风险。

四、建立贷款风险预警机制

1、要拓宽信息来源的渠道,改变单一依靠贷款企业报送报表获取信息的做法,广泛收集相关企业的企业法人代表个人资料,企业的信用状况及有无违约记录,企业的偿债能力、成长能力、盈利能力,生产经营状况、资金营运状况、企业财务管理状况及有无违纪记录,企业经营水平及市场发展前景等资料,并及时进行分析和评价,从而获取足够的信息,才能对企业实行有效监测,防范信贷风险。

2、发挥银行同业工会的作用,及时互通信息,共同防范企业利用银行之间的竞争,采取欺骗的行为。

3、加强与财政、审计、税务等政府职能部门的联系,及时了解和掌握政府职能部门对企业(或企业法人代表)监督检查中的信息和资料,再将资料进行分析和判断,及时发现有可能要出现的风险,并提出防范措施,做好防范工作。

五、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风险防范机制的完善和改革

1.进行股份制改造,实现股权结构多元化,建立明晰的产权管理关系。

股份制是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必然产物,是现代最具有代表性的产权体制和企业组织形式。

股份制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下银行产权模式的最佳选择,也应成为国有商业银行产权转换的主要方向。

选择有条件的国有商业银行实行股份制改造,加快处置不良资产,充实资本金,创造条件上市。

走股份制改造之路,是当前国有商业银行走出所面临困境的战略选择。

同时,股份制改革也是解决所有者缺位问题的客观要求。

2.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健全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框架。

国有商业银行通过股份化,实现银行产权主体多元化,为银行的所有权、法人财产控制权及监督权的人格化奠定制度基础,这是银行实现有效公司治理不可或缺的前提。

首先,国有商业银行应按照股份制要求建立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即体现资本所有权的股东大会、体现公司法人财产控制权的董事会和体现经营管理权的高级管理层。

六、健全和完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机制,做好内部防范工作。

完善国有商业银行的内控管理要从培育内控制度入手,建立事前内控机制,强化过程监控,突出内控重点,逐步实现补救性控制向预防性控制的转变,切实防范风险,稳健经营。

1、立足于防,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内控机制内部控制要由事后补救向事前防范转变,必须建立健全一套科学的内控机制。

要以加入世贸组织为契机,对现有内控制度进行认真清理,由法规部门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进行充分研究,待讨论通过后,统一在全行发布,使预防性控制落实在各业务制度之中。

同时,要规范“立法程序”,明确“立法”权限,对内控制度的评价、修改和制定都要在程序上予以明确,以增强“立法”的严肃性与统一性。

在建立内控机制上,要坚持三项原则:

一是体制牵制原则。

体制控制是内部控制的基础,当前,要从体制上着手,重新设计信贷经营与审批、监管三分离的运行机制,业务经营与前台服务、后台支撑的协作机制等,以避免各职能部门之间出现不必要的磨擦和控制环节中的漏洞。

二是程序牵制的原则。

对业务流程的不同环节,应由不同的人员完成,通过业务流程设计使不相容的职务相分离,达到岗位牵制的目的。

要坚决杜绝任何个人独揽业务的全过程,否则必然导致管理失控。

三是责任牵制原则。

内部控制不仅要规定职能部门和个人处理业务的权限,还要明确规定其承担的相应责任。

2、强化过程监控,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体系。

一是加强中央银行对国有商业银行内控管理指导监督力度。

加强金融机构内部控制并制定内控建设时间表,促使国有商业银行加快内控步伐。

把内部控制状况作为央行监管的重点,加大对内控问题较多的分支机构现场检查频率,增加现场检查的深度和力度。

二是完善国有商业银行法人治理结构。

尽快把国有商业银行改造成股份制商业银行,并加快上市步伐,构建以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之间的权力划分和权力制衡的有效结构,抑制“内部人控制”、“道德风险”的发生。

3、国有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涉及方方面面,当前应突出重点,集中抓好两个方面的控制

其一、内部组织结构的控制。

按照业务流程、内控制度的要求,设计商业银行组织体系,建立决策层、管理层、经营层、监督层、保障层的组织结构。

制定明确、成文的决策程序;

各级经营管理机构应在各自职责和权限范围内办理业务、行使职权;

建立内部控制的检查评价机制和处罚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堵塞漏洞。

强化稽核部门在组织体系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其工作直接对总行长负责,促进内部稽核从合规性稽核向风险性稽核转变,从单一的事后稽核向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稽核转变。

其二、会计系统控制。

总之,信贷风险是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经营中面临的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也是制约国有商业银行建立现代金融制度的主要障碍。

参考文献:

【1】黄晓龙.全球失衡。

流动性过剩与货币危机——基于非均衡国际货币体系的分析视角【J】金融研究.2007

【2】徐明棋.国际货币体系缺陷与国际金融危机【J】.国际金融研究.1999

【3】夏斌,陈道富。

国际货币体系失衡下的中国汇率政策【J】.经济研究2006

【4】宗良。

对国际游资冲击金融市场的若干思考【J】金融研究.1997

【5】陈炳才。

对国际经济失衡和国内经济失衡的重新认识【J】金融研究.1997

【6】郭清马.开放条件下投机攻击的策略分析【J】广东金融学院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