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利用第三方信息加强税收征管的几点建议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092992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利用第三方信息加强税收征管的几点建议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关于利用第三方信息加强税收征管的几点建议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关于利用第三方信息加强税收征管的几点建议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关于利用第三方信息加强税收征管的几点建议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利用第三方信息加强税收征管的几点建议文档格式.doc

《关于利用第三方信息加强税收征管的几点建议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利用第三方信息加强税收征管的几点建议文档格式.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关于利用第三方信息加强税收征管的几点建议文档格式.doc

税务机关虽然掌握着海量征管数据,但这些申报数据、财务数据基本上是纳税人自己报送的,假如其中有些信息数据失真,税务人员就这些数据自身进行比对,很难发现实际问题。

具体工作中,有时侯必须加入其他经济管理部门、举报人或者相关单位和个人掌握的第三方信息进行比对,才有可能找准问题要害。

因此,税务部门加强税收征管,要充分提高挖掘第三方信息资源的能力,最大限度地改善信息不对称局面。

一、强化立法,完善税务机关获取第三方信息的法律依据。

实践证明,第三方信息对税收征管的作用越来越大。

我国税收征管法规定,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如实向税务机关提供有关涉税信息,要求建立健全税务机关与政府其他管理机关的信息共享制度。

这些规定有利于我们建立科学的税收分析观,有利于我们构建第三方信息资源报告制度,为税源管理和分析提供切实可行的数据源。

可是,在法律条文规定中有关单位的责任明确的不够具体,特别是如果涉及到人员问题、经费问题等部门利益时,地方政府、有关单位在税务机关获取信息需要援助表现不积极、被动应付时,有谁去追究责任、追究什么的责任,表述的不明确,因而如何从财政、海关、工商、质检、公安、金融、保险等第三方获涉税信息,应尽快将有关内容写进《税收征管法》,为税务机关获取第三方涉税信息提供可靠的法律支撑。

二、加强协作,搭建政府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换共享平台。

第一,国税机关加大向政府部门的沟通和协调力度,及时将有关税收文件精神宣传到党政机关,将利用第三方涉税信息查补税款的案例及时向政府领导汇报,争取他们对搭建政府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换共享平台的理解和支持。

第二,由当地政府牵头,在当地财政部门的某个科室设立财源信息管理办公室,开发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的第三方税收监管信息反馈系统。

第三,在政府主导下召开部门联席会议,签订部门相互协作框架协议,建立和完善相关部门间的信息传递机制。

第四,国税机关将第三方信息需求直接向财源信息管理办公室提出,财源信息管理办公室汇总后下达给当地相关部门,对信息数据提报的时限、口径做出统一要求,并纳入对各部门的工作考核。

国税机关在利用第三方信息的时候,就可以直接到第三方税收监管信息反馈系统提取,把‘一对一’的信息交换拓展为‘一对多’的信息数据共享。

三、深挖细觅,拓展第三方涉税信息采集途径。

当前,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许多企业,特别是规模大的、已经上市的企业,它们的许多资料都可以在网上查到。

在采集第三方涉税信息时,从互联网上也往往能获得非常有价值的纳税人第三方涉税信息。

这些信息主要来源于证券分析资料、政府管理部门文件或者行业分析资料等,这些信息的获得无疑会对税务管理起到有效的作用。

例如,一家医药上市公司,母公司的产品大部分都通过电子商务公司对外销售,可是在互联网上却查不到它的交易平台,而在公司的网站上却可以发现该电子商务公司因为是高新技术企业而享受所得税优惠政策,作为税务人员就不得不在这里打上一个问号,该公司是否通过价格转移在避税呢?

并且据此确定纳税评估的重点,就可能查到该公司逃避缴纳的问题。

如果评估人员直接从纳税人申报的信息入手,费时费力不说,还不一定能及时发现这个问题。

此外,也可以借鉴国外做法,购买部分社会咨询公司的涉税信息和分析研究成果,全面提高信息质量。

四、整合协调,增大现代化信息化技术支撑力度。

随着社会经济与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税源管理的工作量不断增多,税源管理的难度也在不断加大。

在这种情况下,充分运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广泛实行计算机联网与信息共享,健全严密的涉税信息共享系统,全面提高税收信息的应用水平,对于提高税源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显得越发重要。

由于受社会条件制约,国税、地税、公检法、审计、财政等部门间信息化建设程度各不相同,税务机关不能够实现与社会网络的广泛链接,对各方面的信息难以有效利用,也不能对纳税人的信息进行全面掌握,数据信息共享度差。

不过,当前我国各个公共管理部门都建立了自己相对独立、比较完善和准确的信息系统,如工商、公安、供电、银行、海关、质检、车辆、房管、国地税等。

全社会信息化的普及为税务部门提供了大量可供利用的第三方信息资源。

因此,要进一步加快推行金税工程建设,要积极推动政府系统信息化建设,实现税务系统、财政系统、海关、经济统计部门等涉税信息的畅通,实现涉税信息资源共享。

五、深挖细掘,提高第三方信息增值利用价值。

第三方信息只是为增加税源提供了一种可能,如何让这种信息资源,变成实实在在的税收收入,这就要通过分析发挥增值作用。

信息质量反映信息价值,没有质量的信息也就没有价值,错误或垃圾信息会使分析人员的投入的精力失去作用,甚至造成负面影响。

因此,我们必须对第三方信息进行加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税源数据加工分析是税源管理信息系统的中心环节,其作用是将收集到的原始数据经过组织、整理、加工、分析转化为有价值的税源信息,加工应用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一)直接比对分析,实现当期堵漏增收。

如户籍信息,可与工商、质监等部门的登记类信息进行直接比对,以便发现新开业纳税人和漏征漏管户;

发票信息,通过发票系统和税控装置,直接比对发现发票使用情况与申报情况之间的差异。

这一层次的加工应用主要面向税源管理的操作层。

(二)综合逻辑分析,实现事后深层全面监督。

从各税种计税原理出发,依据审计学、财务分析、统计学等原理,设计和筛选涉税指标,运用财务分析、数理分析等方法,综合加工处理税源信息,对某一行业、规模、经济性质、区域、时间段、税种、具体纳税人的纳税情况进行分析判断,发现税收疑点,由纳税评估部门进行约谈或实地核查,并将核实后的信息进行反馈,总结制定具有针对性、规律性的税源管理措施。

(三)深度挖掘利用,建立行业数据模型。

在积累大量底层数据的基础上,面向各行业,汇集所有税源信息和外部经济信息等各类数据,应用数据挖掘等技术加以深度加工和增值利用,建立行业纳税评估数据模型,为下一步税收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同时开展税收风险、纳税遵从、征管质效分析,提供宏观税收分析、税收预测、税收政策评价,增强对税源管理状态、规律的信息化解读和挖掘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