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美版四年级上册美术3.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094085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4.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美版四年级上册美术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广美版四年级上册美术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广美版四年级上册美术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广美版四年级上册美术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广美版四年级上册美术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广美版四年级上册美术3.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广美版四年级上册美术3.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广美版四年级上册美术3.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广美版四年级上册美术3.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广美版四年级上册美术3.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广美版四年级上册美术3.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广美版四年级上册美术3.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广美版四年级上册美术3.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广美版四年级上册美术3.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广美版四年级上册美术3.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广美版四年级上册美术3.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美版四年级上册美术3.docx

《广美版四年级上册美术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美版四年级上册美术3.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广美版四年级上册美术3.docx

广美版四年级上册美术3

广美版四年级上册美术3.用彩墨画鱼教案

课题

3.用彩墨画鱼

学情

分析

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关注大自然,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引导学生在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创作时又不受表现方法、技法的限制,大胆地将自己对鱼的认识和感受表现出来,提高学生中国画的表现能力。

教材

分析

本课是造型表现领域的内容。

通过欣赏和学习中国画,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它的主要特点,感爱体验中国画用笔、用墨和用色的基本方法和艺术特色,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表现方法,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简单了解彩墨画的绘画形式,初步了解认识中国画。

用装饰、变形手法画鱼,并添加简单的环境。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对绘画用具的使用方法及用色。

情感目标:

喜爱中国绘画。

课时

安排

课题

3.用彩墨画鱼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简单了解彩墨画的绘画形式,初步了解认识中国画。

用装饰、变形手法画鱼,并添加简单的环境。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对绘画用具的使用方法及用色。

情感目标:

喜爱中国绘画。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让学生发现彩墨与宣纸产生一种特殊变化,鱼的变形手法和鱼鳞的排列。

特殊技法的运用。

教学准备

笔墨纸砚,鱼的图片等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一、组织教学:

提示学生集中注意力。

二、导入新课展示一幅中国画彩墨作品让学生欣赏,三、讲授新课:

1.练习用笔、用墨。

请你用毛笔蘸上墨,中锋用笔、侧锋用笔试试,看有什么变化?

2.教师演示浓淡、干湿、点染、勾勒、没骨等技法。

3.鱼鳞部分的图案,要求学生认真分析用不同的处理方法。

4.想一想,艺术家是这样画的。

运用了哪些技巧。

5.教师及时发现、表扬有创意的作品。

6.作业要求:

一彩墨的形式,运用多种技法,大胆用笔用墨,合作画一幅中国画----鱼。

7.教师辅导:

技法的体验与运用。

四、组织展示,讲评作业。

五、小结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入课题。

感受写意画的形式美感欣赏艺术家的名作尝试创作彩墨画鱼的作品

激发学生学习用国画的方法表现鱼的积极性。

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板书

课题

整理课

(1)3.31四(4)4.1

教学目标

完成前两幅作品,注意创意和构图。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根据现有的基础,完成作品,并加以适当的加工,色彩和画面完整,构图统一。

教学准备

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组织教学

二、完成作业

教师个别辅导

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

三、完成整理作品

完成作业。

美术《家乡的桥》教学设计

一、学习领域:

造型·表现

二、课时安排:

一课时

三、教材分析:

《家乡的桥》是在《家乡的桥和塔》的内容上分出的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放在认识桥的艺术特点并用绘画的形式创作家乡的桥。

改动的理由是:

在一课时中有桥又的塔的教学内容太多,不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因此把教材内容分为桥和塔各1课时,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做到一课一得。

本课在此基础上首先以桥的知识的抢答游戏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确认学生课前预习的实效性。

通过观察、分析家乡的桥,了解桥的艺术特点,从而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强烈的创作欲,并用绘画的形式创作家乡的桥,培养学生的美术实践能力。

课后的拓展,通过欣赏让学生认识美术表现的多样性。

四、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

通过查找资料,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欣赏有关桥的美术作品,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认知目标:

引导学生了解桥的结构和造型特点,了解、欣赏桥的造型美。

技能目标:

启发学生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家乡的桥,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

五、教学重点:

用自己喜欢的绘画形式创作家乡的桥。

六、教学难点:

了解桥的结构、用途,感受桥的造型美。

七、学具准备

教师:

有关桥的课件、纸、勾线笔。

学生:

收集有关桥的图片和资料、纸、喜欢的画材。

八、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课前教师布置了用各种形式查找有关桥的资料,了解了有知桥的知识,这节课我们一起玩有关桥的知识的抢答游戏,看哪位同学课前预习最好,最快并正确的同学有奖励。

2.出示抢答问题

(1)中国最古老的桥建于?

第一座浮桥建在什么地方?

生:

公元35年,建在长江。

(2)我国古代石拱桥的杰出代表是举世闻名的河北省赵县的什么桥?

生:

赵州桥。

(3)中国人自行设计、制造、施工的第一座公路桥?

生:

南京长江大桥。

(4)中国最长的桥?

生:

江阴长江公路桥。

(5)世界上最长的桥?

生:

日本明古海峡桥。

(6)我们的家乡厦门也有很多各式各样的桥,请说说?

生:

跨海大桥、公园里的桥、各式各样的天桥等。

(评析:

课前引导学生自主查找资料,了解桥的有关知识。

以抢答游戏的形式,确认学生课前自主预习的实效性,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二)发展阶段

1.家乡的桥很多,建在不同的位置,请小组讨论以下两个问题:

(1)它们的用途是什么?

生:

美观、实用的桥给我们居住的城市带来了美。

(2)桥的形式多样,请同学们注意观察它们的共同之处?

也就是说它们有什么相同点?

不同之处?

(师生讨论,师出示课件)

相同点:

生:

桥梁由桥梁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以及桥梁防护建筑物组成。

不同点:

生:

桥梁的桥墩粗细的变化、护栏的变化、桥灯的变化、桥的装饰的变化。

(评析:

通过观察、分析桥的图片,让学生自主探究,从中发现桥的用途和结构,强化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和掌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2.家乡的桥真是太美了,想不想动手画一画?

怎么画?

老师根据学生说,用线描的形式示范作画过程。

(评析:

示范起到提高学生学习注意力的作用。

学生在在教师直观的示范过程中明白将要采用的作画步骤。

3.欣赏学生创作的家乡的桥的美术作品。

(出示课件)

(评析:

通过欣赏学生作品,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感受丰富多彩的学生作品,体验美术作品的美。

4.作业要求:

用绘画的形式创作家乡的桥,桥画好后可以根据画面需要添画背景。

(评析:

通过创作,提高学生的美术实践能力。

5.学生练习、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三)评价阶段

1.学生画好的作品贴在黑板上相互欣赏。

2.师生评价作品时围绕三点;(出示要求)

(1)是否表现家乡的桥。

(2)桥的造型美吗?

添画背景是否适合?

(3)构图合理吗?

(评析:

通过作业展评的方式,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养成学习──评价──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通过评价,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师生、生生间的共同评价,发现作品的优秀之处和存在问题,有利于形成正确的认知能力。

(四)拓展阶级(出示课件)

1.一起来欣赏画家用各种表现形式创作的桥。

2.除了画桥,还可以用各种材料进行制作,欣赏书中用其它材料制作的桥。

(评析:

通过欣赏各种表现桥的美术作品,拓展学生的眼界,认识美术表现的多样性。

3.随着科学和时代的发展,桥的造型、用途也在不断变化,你们想不想欣赏小朋友大胆想象创作出的非常有特色的未来

(评析:

欣赏未来的桥的学生作品,促使学生新知识的生成,从而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通过欣赏各种有特色的贺卡,工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审美意识。

操作目标:

学生能够选择身边的各种材料,大胆地设计贺卡,体验绘制的乐趣。

情感目标:

在贺卡作品中表达自己美好的祝愿,增进情感的交流,传播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友谊。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贺卡的结构形式。

学生认识、了解各种个性贺卡,并能动手绘制一张。

教学难点:

贺卡的设计构思,材料运用的巧妙,作品有创意。

课时:

2课时

课前准备:

师生共同收集各种有个性的贺卡,准备制作贺卡的纸张、废旧材料及剪刀、双面胶等工具。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

(一)向学生介绍为朋友、老师、长辈祝贺生日、新年等应该怎样做,送贺卡是一种最常用的方法,如果能自己设计制作一张贺卡则更有意义。

(二)展示课题:

做贺卡

说明:

结合实际生活来引出课题,可使学生更有学习的兴趣,从而产生学以致用的愿望。

(三)出示一些贺卡的实物供学生观赏。

通过分析让学生掌握贺卡的形式可分为:

贺卡的结构:

单页式折叠式开门式立体式抽动式异型式等,贺卡的内容可分为:

贺卡的种类:

生日贺卡新年贺卡尊师卡圣诞卡祝贺卡友谊卡电子贺卡邀请卡等

说明:

以实物展示,边欣赏边讲解,让学生有一个深刻的印象,同时也为以下的课堂作业做好准备,增加学生的创作灵感。

师生共同交流收集的各种贺卡,分析作品的材料运用及表现方法,激起创作的热情。

(四)贺卡的设计方法及制作过程。

1、根据赠卡的目的的选定贺卡的类型。

2、根据内容构思适合的图案内容。

3、裁取纸张,折叠成贺卡形状。

4、用铅笔描绘构思好的图案及文字等。

5、上色,应根据图案内容确定色调。

6、修剪外形或开挖窗口等。

7、填写贺词、赠言。

说明:

这些步骤是设计一张贺卡的一般方法,教师在讲授时一定要边示范边讲解,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贺卡的制作过程。

(五)学生作业,巡视指导。

1、学生可自行选定贺卡的类型及形式。

2、根据所定贺卡,设计图案色彩及外形。

3、每个学生应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才能,独立完成贺卡的设计与制作。

4、在巡视过程中要重点帮助设计有困难的学生,启发他们的创造思维,从而顺利完成作业。

说明:

由于是要求学生独立设计完成作业,所以教师应该着眼于辅导学生根据方法步骤,设计并制作完成作业。

(六)完成作业,分析讲评,总结本课教学情况。

1、选取3-4张好的作品,请作者从构图、色彩、表现手法、表现心情等方面讲解。

学生评价,部分有代表性的作业展示评比。

2、分小组欣赏,每组选1-3张作业展示在黑板上,介绍挑选原因。

(要多分析每张贺卡的优点,加以表扬。

还可请小作者讲述一下设计思想。

3、表扬学生的创造性劳动及成果,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第二课时:

一、课题回顾

教师提问:

“同学们,你们平时主要用哪些美好的方式进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呢?

学生:

“当朋友过生日时,我会买一个精美的礼物送给他!

学生:

“我除了买一份礼物外,还会送给他一张贺卡!

教师:

“刚才这几位同学都说出了自己真实的想法。

新的学期开始了,同学们都有哪些美好的祝愿送给老师或朋友呢?

学生:

“马上到教师节了,我自己制作贺卡送给老师。

教师板书课题:

传情达意的节日贺卡

二、讲授新课

*贺卡的内涵与制作意义。

贺卡是架起友谊的桥梁,贺卡是联系亲情的纽带。

今天,我要送给全班同学一份珍贵的礼物。

”(教师用三分钟的时间把课前准备好的材料,制作成一张特大的贺卡,然后展示在黑板上。

教师:

“祝全班同学:

学习进步,天天快乐!

聆听大家的发言,感受情感的互动。

三、探索活动

1、启迪学生发现美。

教师:

同学们,生活中那些废弃的材料可以用来制作贺卡?

请各小组先讨论,然后每组推选一名同学发言。

第一组:

“我们组的同学认为那些纸做的手袋,还有漂亮的包装纸、包装盒都能用来制作贺卡。

第二组:

“我们组认为那些吸管、毛线、干花都可以用力来制作贺卡的图案和文字。

第三组:

“我们组认为布条、树皮、绳子也可以用来装饰贺卡。

第四组:

“我们组认为塑料材料、过期的[内容来于斐-斐_课-件_园FFKJ.Net]日历、画报、挂历、吹塑纸、牙签都可以用来做贺卡。

教师:

“各组的意见都很好!

说明同学们发现了我们生活中的这些材料都是可以利用的。

2、引导学生欣赏美。

教师:

请大家翻开课本第1-2页,我们一起来欣赏各种各样的贺卡。

教师:

“大家看了这些不同的贺卡,一定会有许多想法。

再过几天就是教师节了,按照习惯大家要赠送贺卡,我相信你们一定能制作出各种各样的贺卡。

展示课前准备的各种废旧材料及纸张,探讨如何运用到作品中。

鼓励学生自由、3、体验材料:

大胆地想像设计,体验创作的乐趣。

四、课堂作业:

指导学生创造美

教师布置作业:

现在大家根据自己带来的材料,运用简单的剪、贴、揉、卷、折、撕等各种方法绘制一张教师节贺卡。

教师巡回指导,参与学生的设计与制作。

五、展示学生课堂作业,讨论。

在贺卡空白处写上祝福的话语,欣赏评析不同风格的贺卡。

教师:

“好!

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已经制作好的贺卡。

”教师把学生已经完成的贺卡展示在黑板上。

教学后记:

教学目标:

技能领域:

利用彩笔或线性工具,表现自己窗口。

认识领域:

懂得用基本的画法,通过窗口景物表现美的窗口。

创造领域:

多方位、多角度的表现窗口,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FFKJ.Net]发散思维及创作能力。

情感领域:

善于从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与生活情趣。

教学重点:

启发学生运用发散思维,多角度去认识与表现窗口

教学难点:

发现窗口的美,从申提炼组织画面,使画面层次清楚

教学准备:

多媒体电脑,自制cAI教学软件,范画用纸

学具准备:

线性表现工具、水彩笔

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设计:

一,导入新课:

今天教师带学生游览我市美丽的风光。

(播放课件)我们就来学习《窗口》这一课。

1.看窗

老师:

通过窗口可以看到景色,给人们美的享受,那么生活申窗户a.有哪些形状?

b.有哪些部分组成?

(投影展示2至3幅图片)。

学生:

讨论回答。

a.方形、方圆结合等。

b.窗框、窗页、窗帘等。

(教师同时板书)。

2·忆窗

老师:

请同学想想,刚才通过窗口a.看到了什么季节、时间的景物?

b.还有描述哪些季节、时间的窗口?

c.哪些物体上还有窗口?

学生:

讨论回答:

a.白天、春天。

b.夏、秋、冬、夜晚、雨雪c.汽车、飞机、轮船等。

老师:

a.展示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中的各种造型窗口图片。

b.展示欧式建筑申窗户图片二、三幅。

c.展示我国雅罗申标《到处是生活》、美国罗志威尔《出游》的美术作品。

学生讨论回答:

a.这几幅画表现什么内容,有什么特点?

b.您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4·画窗

老师:

通过欣赏,我们可以发现a.有直接表现以窗户造型为主的。

b.有表现有人物、[内容来于斐-斐_课-件_园FFKJ.Net]景物的窗口。

(插播两类较为典型的作品各一幅,并同时板书)

学生讨论回答:

a.自己想表现的窗口。

b.如有近、申、远景应怎样表现?

(学生回答时,教师示范)

三、作业要求

1·以线为主,创作一幅构思,构图妙巧且有新意的《窗口》作品。

2·画面饱满,注意近、申、远景的表现。

3·教师巡回辅导时,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要耐心帮助,特别是在近、中、远景有层次画面的处理上。

4·鼓励学生依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和间接体验,有目的,创造的想象。

五、欣赏讲评作业

请学生自己选择本组二、三幅作业展示,共同赏评。

a.先请作者说说自己的想法。

b.再请学生评优劣或提修改建议(一句话)。

六、观察与思考

a.窗口有什么功能?

b.选择一幅打开窗户是一完整景物,关上窗户,窗档又把景物变成独立几幅小景的作品一幅。

这幅作品有什么特点(课件展示)你看后有什么的感受。

七、整理文具,下课。

板书设计:

教学内容:

陶罐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中国工艺美术重视实用和审美统一的设计意念。

教学难点:

学生会动手独立完成制作一个纸陶罐。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陶罐的历史悠久,我们的祖先早在一万年前就开始制造使用陶罐。

从历代留传的陶罐来看,陶罐的造型和彩绘装饰艺术上都显示了中国工艺美术重视实用和审美统一的设计意念。

纹样简洁粗犷,色彩单纯古朴,凝聚了历史陶工的智慧和心血,再现了中华文化艺术的演变,进步与发展。

1,了解陶罐结构:

罐口:

大、小

罐身:

圆、扁

罐底:

有座和无座.

2,了解古代陶罐纹样:

连续、连续加独立

陶罐色彩:

单纯古朴;蓝+白、黑+黄等.

色彩复杂华丽。

主色调+鲜艳色、用白或黑色勾边

3,作业要求:

按折、画外型、剪、画纹样、上色自己设计一个陶罐。

4,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陶罐的知识,懂得了陶罐的历史悠久。

同学们是否也为我们国家有这样一种工艺而感到自豪呢?

小学美术:

《家乡的塔》教案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为自己家乡设计一座既漂亮又有新意的塔。

难点:

根据塔的特点,进行表现或设计。

教学准备用具:

教师用具:

塔的挂图、课件

学生用具:

大小不等的纸盒、多个纸杯、形状怪异的瓶子、卡纸、蜡光纸、双面胶、剪刀、橡皮泥、其它装饰物品。

教学内容:

一、导入新课

师:

今天老师给同学带来了几张照片,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课件)

(埃及的胡夫金字塔、云南大理三塔、济宁铁塔、意大利比萨斜塔、法国巴黎铁塔、山东济南九顶塔)

生:

(学生看到图片非常得惊讶,听到老师的介绍觉得更加有点不可思议)

师:

这些塔它们不仅历史悠久,造型特点突出,更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世界上有各式各样的塔,我们家乡有层层叠叠、高耸入云的塔吗?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寻找一下我们家乡的塔。

板书课题:

家乡的塔(课件)

二、讲授新课

师:

请同学们再来欣赏两张照片,你们认识他们吗?

你知道它们的名字吗?

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

这是东宝山上的塔。

师:

你能说说它们和刚才你看到的塔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吗?

(课件)

(相同点:

都是塔,都分层。

不同点:

造型不同,建筑材料不同)

师:

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些古塔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黑板挂图)如果学生知道的话可以先点学生回答。

塔的最顶端叫塔刹,中间一部分是塔身,下面叫塔基。

师:

知道了古塔的结构,我们再来了解一下东山宝塔和文峰塔的历史及建筑特点。

(课件)东山宝塔它耸立在荆门城区中部的东宝山主峰太平顶上。

隋开皇十三年(公元593年),天台山国清寺高僧智者禅师主持构筑。

宝塔建成后,使当时名为长林县的荆门古城显得神采奕奕,所以民间流传有“立了东山塔,长林生头角”的谚语。

东山宝塔通高33.3米,底部周长30.6米,七层飞檐,八棱翘角,隔面设窗,攒尖式塔顶。

自底层有螺旋状青石阶梯上塔顶。

古塔形态稳健,气势轩昂,七八十里外可遥望,领略它的壮丽、巍峨。

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文峰塔它位于龙泉公园内,建于清代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塔身用青条石实心构筑,通高20米,底部周长18米,五层八面,层层出檐,隔面设窗。

塔底有8尊托塔金刚,其造型英武威严。

横额刻有“文笔鸣凤”四字,意在希望荆门因之而文运亨通。

(课件)这是文峰塔的局部观察,塔顶飞檐、窗、塔底8尊托塔金刚。

东山宝塔和文峰塔的造型特点基本相似,而区别就是东山宝塔是空心的,可以从里登上塔顶,文峰塔是实心的,不能进入塔内。

三、学生制作(课件)

欣赏了家乡的古塔,你现在有何感想?

如果你是设计师你会为自己家乡再设计一座什么样的塔呢?

下面请同学们小组讨论后,动起手来设计吧!

(音乐响起)

四、小结(课件)

希望课后同学门多留意观察身边美好事物,爱家乡,保护古迹,珍惜人类历史文化遗产。

五、板书设计

家乡的塔

塔的结构挂图:

塔刹、塔身、塔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