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城市商业银行竞争力研究以XX银行为例的开题报告Word格式.doc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城市商业银行竞争力研究以XX银行为例的开题报告Word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城市商业银行竞争力研究以XX银行为例的开题报告Word格式.doc(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得益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优势,互联网金融最早出现在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因而国外学者对于互联网金融的研究要早于国内,早在1997年RichardWerthamerandSusanRaymond就从交易成本和操作便利性的角度对互联网在金融业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但是文章的核心观点却是批评互联网应用带来了诸多问题。
Fight(2002)对互联网金融进行了系统性的阐述,并着重研究了电子商务与互联网金融之间的关系。
ManuchehrShahrokhi(2008)将互联网金融成为第三种金融模式,描述了互联网金融在交易成本、财务信息透明度、业务效率等方面的优势,但同时也表明对信息技术的安全性担忧。
ThomasSchoberth(2006)和XinDing(2007)等从互联网金融对于金融结构的借鉴启示方面进行了研究,提出社交网络和金融产品体验的重要性。
RuiZhu(2012)和GujunYan(2013)则对互联网金融存在的风险进行了分析研究,并针对互联网金融融资提出了一些监管建议。
KuoLaneChen(2012)从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的视角进行了研究,指出了银行规模大小与网上银行竞争策略的相互关系;
Jyh-ShenChiou(2012)则是辩证分析研究了网上银行与实体网点之间的关系。
二、国内研究现状
随着国内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电子商务的兴起,国内互联网金融得到了长足发展,大量企业和资金进入互联网金融行业,解决现实问题的需要促使国内学者展开对互联网金融的深入研究。
在国内互联网金融繁荣发展之前,谢平、尹龙(2001)从宏观的货币视角对互联网在金融中的应用进行了理论研究,指出互联网金融带来的风险和监督等问题。
之后谢平于2012年最先提出了互联网金融的概念,并在《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的文章中将其定义为第三种金融融资模式,着重分析了互联网金融所具备的支付、信息处理、资源配置三大功能。
曾刚(2012)对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在功能与机构之间的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
刘澜飚、沈赛、郭步超(2013)通过对大量文献的研究与分析,指出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之间除了竞争关系之外,还有融合的空间,并着重分析了互联网金融的监管问题,及其对于金融系统的影响。
此外学者对于互联网金融的研究还包括以下几方面:
第一,以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模式为研究对象,如于小洋、高雪林、潘静(2013)对第三方支付模式的研究,乔婧祎(2013)和余枚(2013)分别对小微金融模式和众筹模式的研究;
第二,对互联网金融所引发的风险的研究,如张芬和吴江(2013)以美欧在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风险为经验,研究了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并提出了意见与建议;
第三,对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机构带来冲击的研究。
下面将重点阐述有关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的文献研究。
曾刚(2014)对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银行业进行了比较分析,其所参考的指标主要为客户对象、监管环境和业务性质三个。
有关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具体业务的影响,王赟祥(2014)、刘俊峰(2014)分别从个人金融和营业网点两个细小的视角进行了研究,而章连标和杨小渊(2013)则分别从支付、小微贷和中间业务三个方面对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施丹(2014)以互联网金融产品余额宝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互联网金融对于利率市场化的影响。
此外还有学者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套利进行研究(车德宇,2014)。
三、研究评价
因为互联网金融最早在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获得发展,因而有关互联网金融的研究国外学者要早于国内,虽然国外有关互联网金融的研究非常丰富,但是因为我国国情不同,尤其是金融系统的开放性问题,导致国外的许多研究并不适用于国内。
国内学者对于互联网金融的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是由于互联网金融在我国实践中的广泛应用与发展,促使国内学者不断对互联网金融在现实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符合我国国情的互联网金融发展路径,预防互联网金融可能产生的风险。
因而本文将着重就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城市商业银行的竞争力进行研究,并以XX银行为研究样本。
研究内容(包括基本思路、框架、主要研究方式、方法等)
(一)基本思路
本文主要就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竞争力展开研究,首先就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带来的影响进行说明;
其次从宏观视角就商业银行自身所具有的核心竞争力及其强弱进行分析;
再次以XX银行为例就具体的强弱指标或方面进行说明,并与互联网金融的特点进行对比分析,发现问题产生差异的原因;
最后为商业银行提升自身竞争力提出意见与建议。
(二)框架
1.互联网金融及其影响的概述
2.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分析
3.互联网金融与XX银行对比分析
4.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竞争力差异产生的原因
5.商业银行保持自身竞争力与竞争优势的建议
(三)主要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通过阅读大量相关文献,总计并分析前人的研究成果。
2.对比研究法。
通过将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两者的竞争力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发现问题产生差异的原因。
3.案例分析法。
本文引用上市银行XX银行作为案例进行典型性分析说明。
论文提纲(含论文选题、论文主体框架)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文献综述
1.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2.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1.研究思路
2.创新点
二、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带来的影响
(一)互联网金融的相关概念
(二)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三、商业银行的竞争力指标与核心竞争力
(一)商业银行的竞争力指标设计
(二)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分析
四、互联网金融下XX银行竞争力分析
(一)XX银行简介
(二)XX银行竞争力分析
(二)互联网金融与XX银行竞争力对比分析
(三)互联网金融与XX银行竞争力差异原因分析
五、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保持自身竞争优势的建议
(一)强化自身核心竞争力
(二)积极拥抱互联网
(三)加强与互联网金融公司合作
六、总结
七、参考文献
主要参阅文献
[1]RichardWerthamerandSusanRaymond.TechnologyandFinance-TheElectronicMarkets[J],TechnologicalForecastingandSocialChange,1997(55):
39-53.
[2]Fight.E-Finance[M].American:
CapstonePublishing.2002:
34-41
[3]ManuchehrShahrokhi.JournalofBanking&
Finance[M].AmericMi:
Wiley,2008:
365-398
[4]ThomasSchoberth;
ArminHeinzl;
JennyPreece.“Whendoonlineshoppersappreciatesecurityenhancementefforts?
Effectsoffinancialriskandsecuritylevelonevaluationsofcustomerauthentication”,JournalofOrganizationalComputingandElectronicCommerce,vol.16,2012.
[5]XinDing;
RohitVerma;
ZafarIqbal.“Self-servicetechnologyandonlinefinancialservicechoice”,InternationalJournalofServiceIndustryManagement,vol.18,2007.
[6]Rui(JULIET)Zhu;
UtpalM.Dholakia;
Xinlei(JACK)Chen;
RengAlgesheimer.“DoesOnlineCommunityParticipationFosterRiskyFinancialBehavior”,Journalofmarketingresearch,vol.49,2012.
[7]GujunYan.“ContentsandMeasuresforSupervisiononInternetFinance”,AdvancedScienceLetters,vol.19,2013.
[8]YuZhang;
KuoLaneChen;
HueiLee;
JiaqinYang.“Adoptionofonlinebankingfeaturesbyfinancialintermediaries”,Internationaljournalofelectronicfinance,vol.6,2012.
[9]Jyh-ShenChiou;
Chung-ChiShen.“Theantecedentsofonlinefinancialserviceadoption:
theimpactofphysicalbankingservicesonInternetbankingacceptance”,Behaviour&
informationtechnology,vol.31,2012.
[10]谢平,尹龙.网络经济下的金融理论与金融治理[J].经济研究,2001(4)
[11]谢平,邹传伟.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J].金融研究,2012(12):
11-22.
[12]曾刚.积极关注互联网金融的特点及发展——基于货币金融理论视角[J],银行家,2012(11)
[13]刘澜飚,沈鑫,郭步超.互联网金融发展及其对传统金融模式的影响探讨[J].经济学动态,2013(8):
73-83.
[14]曾刚.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银行业的比较[J],互联网天地,2014
(1)
[15]刘俊峰.互联网金融时代商业银行营业网点应对建议[J],中国金融电脑,2014
(1)
[16]王赟祥,樊晓华,李玮.商业银行与互联网金融个人金融业务竞争实力比较[J],统计与管理,2014
(1)
[17]章连标.互联网金融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J],浙江金融,2013(10)
[18]施丹.互联网金融和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J],特区经济,2014(3)
[19]苏亥尔.21世纪金融中介[M],北京:
中国商务出版,2004
[20]降磊.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商业银行发展模式研究[D].重庆:
西南交通大学,2013.
[21]王聪,中国商业银行的效率与竞争力[M],北京:
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
研究进程安排(包括提纲、一稿、二稿、定稿起讫时间)
(一)选题阶段(2014年6月30日——2014年10月15日)
1.教师、学生初定课题;
2.财务管理系对课题进行审核,确定课题。
(二)开题阶段(2014年10月16日——2014年12月5日)
1.在教师指导下完成《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竞争力研究——以XX银行为例》的文献综述和外文文献译文;
2.接受指导教师下达的任务书;
3.撰写开题报告并进行开题答辩。
(三)写作阶段(2014年12月6日——2015年4月5日)
1.按照写作规范和指导教师的要求,收集资料,开展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竞争力研究的调查研究,进行论文写作;
结合指导老师的修改意见,对毕业论文进行修改、完善,至少修改上传四稿。
2.在规定日期前完成毕业论文定稿,准备答辩。
(四)论文提交阶段(2015年4月6日——2015年4月10日)
根据论文要求按时将论文相关材料电子稿、纸稿提交指导教师。
(五)论文评阅阶段(2015年4月11日——2015年4月15日)
指导教师将论文及相关材料提交评阅教师评阅。
(六)答辩阶段(2015年4月16日——2015年5月15日)
毕业论文答辩,根据答辩组意见修改论文并提交最终的纸质稿和电子稿。
其它说明
指导教师是否同意开题
该开题报告对研究的背景和意义有一定的把握,研读了一定量的国内外相关文献,论文的框架比较清晰,实施方案和进度安排也较合理,基本达到了本科毕业论文开题的要求。
建议进一步深入把握服务外包的相关基础理论,进一步调研相关企业,尽可能多的搜集相关方面的数据资料和具体事例。
同意开题并进入论文正文的写作阶段。
签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