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科技教育活动方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097668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9.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科技教育活动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幼儿科技教育活动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幼儿科技教育活动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幼儿科技教育活动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幼儿科技教育活动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幼儿科技教育活动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幼儿科技教育活动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幼儿科技教育活动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幼儿科技教育活动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幼儿科技教育活动方案.docx

《幼儿科技教育活动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科技教育活动方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幼儿科技教育活动方案.docx

幼儿科技教育活动方案

幼儿科技教育活动方案 

一、活动名称:

主题探究活动——《和时间游戏》

二、活动目标

(一)科学态度:

1、通过观察、操作等实践活动,使幼儿感知身边科学技术的存在,体会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幸福。

2、通过对多种计时工具的观察和操作活动,培养幼儿关注生活中科学现象的意识。

3、通过对多种计时工具的摆弄,萌发幼儿关心科学、好奇、好问、乐于尝试等积极情感。

(二)科学知识、技能:

1、通过对多种计时工具的观察、摆弄和分类,让幼儿感知它们的特征、区分、性质。

2、通过信息收集、交流、演示等活动,使幼儿感知现代计时手段中的高新技术。

3、通过故事、录像等形式,使幼儿了解计时工具的发展过程和发明家。

(三)科学方法、能力

1、通过观察、集体讨论等科技普及活动,培养幼儿观察、比较的能力。

2、通过触摸、摆弄等方式,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和做实验能力。

3、引导幼儿收集信息,培养收集、保存、展示信息的能力。

(四)科学行为、习惯

1、通过学习和训练,使幼儿养成科学的生活、学习习惯,为进入小学打好基础。

2、通过观察、实验、操作活动,使幼儿养成科学行为习惯。

三、活动涵盖对象

本年大班级全体幼儿共186名幼儿

四、具体内容

1、各班开展主题教育活动,让幼儿全面认识时钟。

2、组织幼儿及其家长收集时钟、布置成时钟展览会、让其参观展览、交流讨论、想象设计。

3、组织幼儿和家人利用废旧材料制作时钟。

4、探究了解除了时钟以外认识时间的方法。

五、实施步骤

活动一:

按时来园 

探究的问题:

怎样才能看懂钟上的时间?

我到幼儿园时,钟上是什么时间?

怎样才能保证不迟到?

探究活动:

幼儿观察并记录、交流讨论

幼儿讨论:

发现钟面上的秘密

A:

钟上有数字。

B:

有12个数字,是1、2、3、4……

C:

这些数字在钟的旁边。

D:

最上面是12,然后1、2、3……排一圈。

E:

钟上还有长针和短针。

F:

妈妈告诉我钟上有时针、分针、秒针。

G:

分针长,时针短。

分针是哥哥,时针是弟弟。

H:

分针哥哥跑得快,时针弟弟跑得慢。

分针哥哥跑一圈,时针弟弟跑一格。

怎样不迟到

A:

看钟上的时间,如果8点到幼儿园,6点就赶紧起床。

B:

在床边放一个闹钟,如果起不来就让闹钟叫你。

C:

晚上早点睡觉。

D:

起床后马上刷牙洗脸,不要磨磨蹭蹭。

E:

吃好早饭不要玩了。

活动二:

整点探密

探究的问题:

整点时,时针分针分别指在哪儿?

探究活动:

观察比较、课件小结、师生操作游戏、延伸巩固

幼儿讨论:

A:

分针哥哥都指在12。

B:

时针弟弟指的数字不一样。

C:

7点钟的时候,分针哥哥指在数字12,时针弟弟指在7。

D:

12点钟分针哥哥和时针弟弟都指在12。

试一试:

家园配合——《我的整点活动记录》

活动三:

认识半点

探究的问题:

半点到了,时针、分针的位置和整点时一样吗?

怎么认识半点?

探究活动:

操作游戏复习整点、观察比较、认识半点、师生操作游戏、延伸巩固

幼儿讨论:

A:

1点钟分针哥哥在12,1点半分针哥哥在6。

B:

1点钟时针弟弟在1,1点半时针弟弟不是正好在1这里。

A:

2点半、5点半、9点半分针哥哥都在6。

B:

2点半的时候时针弟弟在2和3的中间。

C:

5点半时针弟弟在5和6中间。

D:

9点半时针弟弟在9和10中间。

探究结果:

分针哥哥指在6,时针弟弟超过几,就是几点半。

家园配合——《我的半点活动记录》

活动四:

会看时间本领大

探究的问题:

分针哥哥在其他数字上是什么时间呀?

探究活动:

观察发现、交流讨论、教师小结、操作游戏

幼儿讨论:

A:

12点钟分针哥哥和时针弟弟都在12。

分针哥哥走到1就是12点零5分。

B:

12点10分分针哥哥在2,时针弟弟在12。

C:

分针哥哥走一格就是5分钟,分针哥哥在3,它走了3格,5加5加5就是15分钟。

D:

分针哥哥在4就是20分,因为从12到4有4格,5加5……4个5加起来就是20。

E:

时针弟弟也在走,慢慢超过12。

F:

12点半就是12点30分。

探究结果:

每一格是5分钟,分针哥哥从12开始走,走一格就加上5分钟。

 活动五:

小学和幼儿园不一样

探究的问题:

小学的时间安排和幼儿园有什么不一样?

探究活动:

观察比较、交流讨论

幼儿讨论:

A:

早上7点30分我们在做游戏,小学生在做早操。

B:

我们9点做早操。

C:

小学生的早操时间比我们早。

D:

10点半我们正在上课,小学生已经上第3节课了。

E:

下午2点我们还在睡觉,小学生在上第6节课。

F:

小学生不睡觉,我们要睡觉。

G:

小学生好多时间都在上课,我们幼儿园还要做游戏、睡觉。

H:

他们上课要上40分钟,比我们时间长。

I:

我们做游戏的时间很长,他们每节课后只能玩10分钟。

J:

哥哥姐姐要学写字、学很难的题目,学好多本领。

K:

我们读了小学,本领也会越来越大。

L:

小学生每天要上8节课很辛苦的,所以晚上一定要早点睡觉。

探究结果:

小学里的时间安排和我们幼儿园完全不一样。

 活动六:

按时睡觉

探究的问题:

小朋友几点睡觉比较好?

为什么要按时睡觉?

探究活动:

故事导入、集体讨论、亲子协商、习惯养成

幼儿讨论:

A:

我每天7:

30到8:

30要去游泳,我和爸爸妈妈商量后觉得9点肯定来不及,所以我9点半睡觉。

B:

我先和妈妈一起看会电视,然后8点半睡觉。

C:

我家洗澡的水龙头不太好,我自己调不来,要等妈妈回来。

妈妈下班比较晚,所以我每天9点一刻睡觉。

D:

我要先练琴,然后休息一会,所以8点半睡觉差不多。

A:

如果不按时睡觉,第二天上学会迟到的。

B:

如果睡觉睡得少会比别人长得矮的。

C:

睡觉睡得晚没什么好处。

活动七:

钟的展览会

探究的问题:

你喜欢哪个钟?

为什么?

钟有哪些一样的地方?

哪些地方不一样?

探究活动:

收集展品、布置展会、参观展览、交流讨论、想象设计

幼儿讨论:

我喜欢的钟

A:

我喜欢多来A梦钟,因为它最喜欢帮助可怜的孩子。

B:

我喜欢奥特曼钟,因为我想当奥特曼。

C:

我喜欢粉红色的米老鼠钟,因为它很漂亮,而且它是卡通明星。

D:

我喜欢小黄狗钟,因为它能帮人看家门。

E:

我也喜欢小黄狗钟,因为狗能帮警察抓小偷。

F:

我喜欢熊猫钟,因为真的熊猫毛茸茸,摸上去很舒服。

G:

我喜欢皮卡丘钟,因为它里面数字的颜色跟其他钟不一样,是彩色的。

H:

我喜欢柠檬钟,因为它和真的柠檬很象,我们都吃过的,不过太酸了。

I:

我喜欢小房子钟,时间到了它会响的。

钟的不同

A:

有的钟是小动物,有的钟不是的。

    教师小结:

钟的外形不同

B:

有的钟可以当台灯。

C:

有的钟可以放照片。

  (有的钟除了看时间,还有其他作用)

D:

有的钟能听音乐。

E:

有一个钟能当钥匙圈。

F:

有的钟是挂在墙壁上的。

G:

有的钟放在桌子上。

 (钟的摆放方式不同)

H:

我的钟有一个夹子,可以夹在床旁边。

G:

有的钟上有3根针,有的钟上有4根针。

钟的相同点

A:

钟上都有数字。

B:

有的钟上的数字是用点代替的。

C:

钟上都有时针、分针、秒针。

探究结果:

有各种各样的钟。

试一试:

布置展会

活动八:

给钟找朋友

探究的问题:

你认为哪些钟是好朋友应该放在一起,为什么?

探究活动:

分组讨论操作、个别记录、集体交流、

1、有盖子的钟放在一起,没有盖子的钟放在一起。

2、有带子的钟在一起它们是好朋友,没带子的钟在一起。

3、动物钟是好朋友,其他钟是好朋友。

4、大钟和大钟是朋友,小钟和小钟是朋友。

5、圆形钟是朋友,有的不是圆形钟它们也是朋友。

活动九:

时间的故事

探究的问题:

除了钟,还有哪些东西也能帮助我们知道时间?

探究活动:

收集资料、分享信息、课件小结

幼儿讨论:

A:

手机上有时间。

B:

电视机的角上有时间,可以告诉我们整点和半点。

C:

影子可以告诉我们时间。

D:

可以用水计算时间。

E:

沙漏可以计算时间。

F:

电话机上有时间。

G:

电脑上有时间。

H:

可以用香计算时间。

I:

可以用蜡烛计算时间。

J:

以前的人敲钟告诉大家时间。

K:

手表可以看时间。

L:

照相机上也有时间。

M:

公共汽车上也有时间。

A:

日晷象陀螺。

B:

象一把伞。

C:

日晷要在太阳底下用,晚上没有太阳不能用,所以日晷算时间不好。

D:

用蜡烛计算时间,虽然晚上也能用,可是蜡烛上的火会被风吹灭。

E:

而且蜡烛有长短。

F:

水钟象楼梯。

G:

还象一个个杯子。

H:

水钟里的水漏完了,还要倒进去,不方便。

I:

还是现在的钟、表方便。

探究结果:

除了钟还有很多办法度量时间,以前的办法不好,现在的办法又多又好。

关注点:

怎么用日晷怎么计算时间?

活动十:

日晷计时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初步了解日晷这种古老的计时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2、通过用日晷观察记录时间,使幼儿体验到现代计时工具的便利,感受科技的发展。

3、提高小组合作、协商的能力,体验交流分享的乐趣。

活动所需资源:

1、制作工具(各种废旧纸盒纸箱、吸管、筷子、木棍、剪刀、透明胶、双面胶、包装带等)

2、测量工具(尺、绳子、筷子、积木等幼儿自己选择的材料)

3、记录工具(记录表、记录纸、笔)

活动内容及过程:

一、制作日晷

1、协商分组

2、选择所需材料,合作制作

3、分享交流制作的过程

4、展示作品

六、预期结果及其教育作用

1、本主题活动的内容来源于孩子们的生活经验,产生于他们对时间和时钟的关注,并展开于他们的兴趣点,回归于他们的日常生活实际。

因此活动中孩子们应该非常地投入,参与的兴趣该很大,积极性很高。

比如每天到园,让孩子们先跑到时钟前看看自己是几点到的,并记录下来。

可以让他们和好朋友比赛“今天我比你早。

”“今天你迟到了。

”……晚上让他们看好钟上的时间按时睡觉,不再需要爸爸妈妈的三催四请。

当听到老师提醒游戏还有10分钟结束时,让他们合理地安排好这段时间的活动并自觉地上厕所。

2、在对时钟的认识基础上,我们更注重增强幼儿的时间观念,引导他们学会守时,学会积极地学习和休息,使幼儿养成科学的生活、学习习惯。

3、活动中我们还要深入挖掘了其他方面的教育价值。

比如来园记录、按时睡觉的记录能培养孩子的坚持性。

在《钟的展览会》、《其他计时工具》里,孩子们收集了好多实物、文字、图片资料,提高了收集信息、交流信息的能力,体验了分享的快乐。

在《整点探秘》、《小学和幼儿园不一样》、《给钟找朋友》等活动中注重培养幼儿观察比较的能力。

在活动《钟的展览会》、《日晷计时》中孩子们动手操作的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我们更是设计了很多记录表引导幼儿进行记录,培养幼儿一种科学的精神和态度,提高记录的能力。

通过个别、小组、集体等多种活动形式,提高幼儿合作、协商、倾听、交流等能力。

本主题的活动的开展,能整合幼儿园、家庭双方的资源、整合幼儿园一日生活各环节、整合各个学科领域的内容,将教师预设与幼儿生成活动相结合,非正式与正式活动有机组合,对幼儿各方面的发展起到较大的推动作用。

七、支持方案可利用资源

1、参考资料: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四川省幼儿园实验教材》,《2001——2005中国青少年科学技术普及活动指导纲要》

2、积极争取全园幼儿家长及解放路社区对此活动的支持。

3、多方筹措资金,争取活动顺利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