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语文导学单一单元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098154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40.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语文导学单一单元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八年语文导学单一单元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八年语文导学单一单元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八年语文导学单一单元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八年语文导学单一单元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八年语文导学单一单元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八年语文导学单一单元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八年语文导学单一单元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八年语文导学单一单元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八年语文导学单一单元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八年语文导学单一单元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八年语文导学单一单元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八年语文导学单一单元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八年语文导学单一单元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八年语文导学单一单元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八年语文导学单一单元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八年语文导学单一单元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八年语文导学单一单元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八年语文导学单一单元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八年语文导学单一单元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语文导学单一单元文档格式.docx

《八年语文导学单一单元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语文导学单一单元文档格式.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八年语文导学单一单元文档格式.docx

4.列夫·

托尔斯泰》

传记

作者用他力透纸背而又妙趣横生的文笔为我们描绘出一幅世界级大文豪托尔斯泰的“肖像画”,揭示出托尔斯泰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

学习这篇课文,我们犹如与两位大师对话交谈,悉心品味,自然能体会到文中丰富而深厚的人文内涵。

还能学习借鉴用夸张和比喻描写人物肖像的方法。

5.再塑生命

既表现了一位富有爱心的老师莎莉文高超的教育艺术,同时也展示了一个盲聋哑女孩的精神追求。

在向莎莉文老师投去敬佩目光的同时,也为这位盲聋哑女孩好学敏思、坚韧不拔、热爱生活的精神品格所感动。

这篇文章文笔优美,充满诗情画意。

书读百遍,其意自现,这个单元尤其适合朗读。

4.阅读思考四大问题:

●本文写了什么?

(了解内容;

确定主要人和事,概括地说)

●为什么写?

(理解主题;

无外乎言情道理)

●怎样写的?

(赏析写作手法;

多角度赏析,有条理的表述)

●写得怎么样?

(反思收获;

自己获得的体验、感受、启示)

 

1《藤野先生》导学单

学习目标:

1.识记、积累文中的生字、生词。

2.研读典型事例,理解人物形象(重点)

3.学习运用本文选取典型事例和抓住主要特征刻画人物形象、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难点)

[资料链接]这篇散文记叙了作者1902年夏末至1906年初春在日本留学的生活片断。

写作年代则是在鲁迅离别了藤野先生二十余年后的1926年10月12日。

鲁迅到日本学,本想以学医来救国救民,可在仙台医学专科学校学习时,有一次观看反映日俄战争的影片,片中中国人看日本枪毙给俄国人做侦探的中国人的麻木神情给鲁迅以很大的刺激。

从此,他弃医学文,决心用文艺作为武器进行战斗,从而唤起国民的觉醒。

鲁迅写此文时,正当“三•一八”惨案发生之后,鲁迅积极支持爱国学生的正义行动,与反动军阀以及反动文人进行英勇斗争,用战斗的文章来抨击“正人君子”的迫害,抒发自己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歌颂没有民族偏见、正直、热情的藤野先生所代表的日本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预习评价部分](做好一件事并不难,难的是养成做一件事的好习惯)

预习指导:

给课文标段号;

朗读课文;

标记不认识的字,借助工具书自己识字。

再反复读课文,了解内容,独立思考并解决给出的问题;

标出不懂的地方。

1.注音:

驿()站教诲()系()住芦荟()瞥()见

畸()形匿()名诘()责绯()红不逊()

诘()责深恶()痛疾杳()无消息

2.用课后词语填充:

一晃已经几年,赵姑娘出落得愈发(标致),今日她见着了自小有婚约,然家道中落的张公子,初见时,他刚(落第),然风度丝毫(不逊)于任何意气风发的少年才子,她双颊立时一片(绯红),倾心于他。

然她那满身肥肉,(油光可鉴)的爹却嫌其贫贱,执意悔婚,并因她的反抗而(诘责)她,声称是为了她的幸福着想,她明白这不过是(托词)罢了,对爹爹这种嫌贫爱富的行为,她(深恶痛绝),她毅然道:

“今生非他不嫁。

”声音(抑扬顿挫),便是她爹也被震慑了。

3.细读注释了解下列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油光可鉴标致精通时事客死掌故落第日俄战争

不逊爱国青年匿名诘责托辞正人君子

4.展示分享我自己发现并解决的问题:

作者为什么要写藤野先生?

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

哪些事能突出藤野性格品质?

与藤野无关的事起到什么作用?

本文的主题是什么?

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5.提出我的问题:

6.我的收获:

写作方面:

突出人物性格品质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做人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贵得师,亦贵得友。

——唐甄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

7.小结行文思路(材料安排的顺序、详略)

本文以_____________________为线索,先写了“我”在_______所见所闻,再写“我”在_______受到的优待,重点写了“我”和________的交往,最后写了_____________以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

8.拓展延伸:

通过研读典型事例,理解分析人物形象

父亲的茶

父亲的故事是讲不完的。

每当我想叙说的时候,总是泪眼婆娑,脆弱的心似乎经受不住感情潮水的激荡。

父亲一生坎坷,经历过许多伤心的事情。

不幸养成了他豁达的性格。

当爹当娘的体会,又使他遇事常为别人着想。

邻居待客借碗他连锅都给,对儿孙们的体恤,更是无微不至,倾其所有。

而他自己却极其节俭,舍不得吃穿,更不动烟酒,惟一爱好就是喝几口茶水。

我们小的时候,家境不好,父亲买不起好的茶叶,喝的是一些茶叶末儿,每斤一块钱左右。

而一斤茶叶,父亲最少要喝半年,每次喝茶,总是先泡后熬,能把茶叶煮熟,茶虽淡而无味,父亲喝起来却很香甜。

我想,这哪叫品茶,这叫给水染色。

大学毕业后,我分配到陕南安康,而陕青的产地就在紫阳。

每年新茶下来,我都要买些分送外地的朋友。

当然,首先想到的是父亲。

可每次送茶回家,看的却是父亲的脸色。

他讲:

“毛尖茶味淡没劲,我不爱喝。

”挺生气的样子。

他只要喝三五元钱买的大叶茶。

后来,我才明白,父亲是怕我花钱,因为每次留下的茶叶,父亲自己舍不得喝,只有家里来了尊贵的客人,或者他的老朋友来了,他才泡上一杯,请人家品尝。

结果新茶变成了陈茶。

有的甚至发了霉,他自己还是舍不得喝。

多少年过去了,家境好转,父亲有了许多茶叶:

有江苏的碧螺春、湖南的湘尖、云南的沱茶和银川的三泡台,甚至还有孙子出国给爷爷带回的日本茶叶,这些却都成了他的展品,用来在邻里面前炫耀儿孙们的孝敬。

我想,许多茶他一生恐怕都不知味道,他只喝他的大叶茶。

父亲活了85岁。

到了晚年,他患上了老年病症,眼前的事情转眼就忘,过去的事情却记得清清楚楚。

神志不清的时候,总是用包背起儿孙们孝敬的茶叶说是要给别人开茶话会,谁也拦不住的。

一段时间竟成了笑话,让乡邻们传说。

春节前夕,父亲讲县上要开茶话会,请他参加。

其实根本没有的事情。

家里人稍不留神,父亲就走失了。

一家人急得都要疯了。

兄嫂和叔伯邻里找遍了县城周围的村村镇镇、沟沟坎坎,我和妻子走遍了大街小巷,总算找到他了。

见到父亲,我非常心酸,老人一脸灰土,满身泥泞,不知受了多大的罪,嘴唇都干得发裂。

也许是见到了我们,父亲非常高兴。

吃过饭休息了一阵,他就要领孙女上街。

走了一段路,女儿见父亲的嘴在不停的嚅动,就好奇地问:

“爷爷你在吃什么?

”父亲没有回答,只是轻轻地笑了笑。

又走了一阵,父亲毕竟年迈体弱,体力不支,说他要休息。

在路旁刚一坐下,父亲又从口袋里掏出什么喂进了嘴里。

这时,女儿一直盯着爷爷,等他再要掏的时候,女儿抓住父亲的胳膊,掰开父亲的手掌一看,吃惊地喊道:

“爷爷你怎么在吃茶叶?

刚才妈妈倒的茶水你都不喝,为啥你要干吃茶叶?

”父亲摸着孙女的头深情地说:

“爷爷老了,水喝多了,要上厕所,省城太大,又不好找,耽误时间怕你玩不开心,我嚼点茶叶也能提精神。

”听着父亲的话,妻子的眼圈红了,女儿哭了,我的泪水也夺眶而出。

我在心里呼喊:

“父亲,我们情愿受你的拖累……”

清明节前,新茶快要下来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

安葬老人的时候,女儿一定要给爷爷带去许多的茶叶,侄女也给爷爷带去了上好的茶具。

父亲入葬的时候,天下起了小雨,遍地的油菜花开得正黄。

2.“父亲的故事是讲不完的”,本文主要写了有关父亲的哪几件事?

3.画线句作者对父亲的神态和语言描写其作用是什么?

5.概括文中父亲的形象。

素材:

老师,是辛勤的园丁,浇灌着祖国的花朵;

老师,是舍己为人的红烛,燃烧自己,照亮他人;

老师,是灵魂的工程师,为打造出祖国的栋梁,奉献出自己宝贵的青春.

播雨耕云,催就蕙兰铺锦绣呕心沥血,润得桃李吐芳菲

师爱似甘泉,无声馨沃野

似慈母爱深似海培桃育李如严父恩重如山燃烛吐

黑板当田,粉笔作锄,栽桃种李红烛吐焰,春蚕结茧,洒泪献身

遍地蕙兰思化雨满园桃李谢春风

道无形,却经风雨传千载,积如山重师淡泊,皆是尘灰披两肩,备受人尊

2《我的母亲》导学单

1.识记、积累文中的生字、生词。

2.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能说出文章写了几件事来刻画母亲,归纳出母亲的性格特点。

(重点)

3.品味具体语句中所包含的感情,揣摩具体词语在文中的作用。

4.理解母亲对我做人的训练,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感受母爱。

[预习评价部分](做好一件事并不难,难的是养成做一件事的好习惯)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绰号()眼翳()舔去()侮辱()吹笙()

摹画()庶祖母()文绉绉()

看这男孩文绉绉的样子,不会做这种事。

那我的责罚,我的质问和管束会不会出错呢?

在事情没调查清楚之前,我的气量明显是太小了,我更应该宽恕和包容他。

1、这是一位什么样的母亲?

(概括)

2、作者选取了哪些生活片段来突出母亲性格品质的?

3、作者是怀着怎样的感情写自己的母亲?

(结合具体内容谈)

其他方面:

作者()选取了生活中的几个片段,用朴实的语言展现出了母亲对我的()和对他人的(),突出了(),表达了对母亲()之情。

我的母亲

(作者老舍有删改)

母亲生在农家,勤俭诚实。

为我们的衣食,母亲要给大家洗衣服,缝补衣裳。

在我的记忆中,她的手终年是鲜红微肿的。

白天,她洗衣服,洗一两大盆。

她料理家务永远丝毫也不敷衍,就是屠户们送来的黑如铁的布袜,她也给洗得雪白。

晚间,她抱着一盏油灯,还要缝补衣服,一直到半夜。

她终年没有休息,可是在忙碌中她还把院子屋中收拾得清清爽爽。

桌椅都是旧的,柜门的铜活久已残缺不全,可是她的手老使破桌面上没有尘土,残破的铜活发着光。

院中,父亲遗留下的几盆石榴,永远会得到应有的浇灌与爱护,年年夏天开许多花。

从这里,我学到了爱花,爱清洁,守秩序。

这些习惯至今我还保存着。

有客人来,无论手中怎么窘,母亲也要设法弄一点东西去款待。

舅父与表哥们往往是自己掏钱买酒肉食,这使她脸上羞得飞红,可是殷勤地给他们温酒作面,又给她一些喜悦。

到如今我的好客的习性,还未全改,因为自幼看惯了的事情是不易改掉的。

母亲活到老,穷到老,辛苦到老。

可是,母亲并不软弱。

那时有多少变乱啊!

有时候兵变了,有时候内战了,城门紧闭,铺店关门,昼夜响着枪炮。

这惊恐,这紧张,再加上一家饮食的筹划,儿女安全的顾虑,岂是一个软弱的老寡妇所能受得起的?

可是,在这种时候,母亲的心横起来,她不慌不哭,要从无办法中想出办法来。

她的泪会往心中落!

这点软而硬的性格,也传给了我。

在做人上,我有一定的宗旨与基本的法则,什么事都可将就,而不能超过自己画好的界限。

我怕见生人,怕办杂事,怕出头露面;

但是到了我非去不可的时候,我便不敢不去,正像我的母亲。

从私塾到小学,到中学,我经历过起码有二十位教师吧,但是我的真正的教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

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当我小学毕业的时候,亲友一致地愿意我去学手艺,好帮助母亲。

我晓得我应当去找饭吃,以减轻母亲的困苦。

可是,我也愿意升学。

我偷偷地考入了师范学校——制服、饭食、书籍、住处,都由学校供给。

只有这样,我才敢对母亲说升学的话。

入学,要交十元的保证金。

这是一笔巨款!

母亲作了半个月的难,把这巨款筹到,而后含泪把我送出门去。

当我由师范毕业,被派为小学校的校长,母亲与我都一夜不曾合眼。

我只说了句:

“以后,您可以歇一歇了!

”她的回答只有一串串的眼泪。

新年到了,正赶上倡用阳历,不许过旧年。

除夕,我请了两小时的假,由拥挤不堪的街市回到清炉冷灶的家中。

母亲笑了。

及至听说我还须回校,她愣住了。

半天,她才叹出一口气来。

到我该走的时候,地递给我一些花生说:

“去吧,小子!

”街上是那么热闹,我却什么也没看见,泪遮迷了我的眼。

生命是母亲给我的。

我之能长大成人,是母亲的血汗灌养的;

我之能成为一个不十分坏的人,是母亲感化的。

她一世未曾享过一天福,临死还吃的是粗粮。

唉!

还说什么呢?

心痛!

1.阅读全文,简要概括文章写了母亲哪些事。

(4分)

3.文中画线句富有表现力,请作简要赏析。

(人物描写方法及效果或修修辞)(4分)

(1)母亲笑了。

(2)唉!

4.结合丈章内容,写出你对“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这句话的理解。

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对此的感悟。

(不超过60字)(5分)

在悲伤时您是慰藉在沮丧时您是希望在软弱时您是力量在您小小海湾中躲避风雨您为我开阔了视野您是我永远的挚友生命的动力。

您的伟大凝结了我的血肉您的伟大塑造了我的灵魂您的一生是一次爱的航行。

您是一棵大树春天倚着您幻想夏天倚着您繁荣秋天倚着您成熟冬天倚着您沉思您那高大宽广的树冠~使四野永不荒野

歌曲:

乡下住着咱爹妈,

面朝黄土把汗水洒。

一年一年,青丝变白发,日日夜夜还把我牵挂。

乡下住着咱爹妈,再远的路程也要回家,春夏秋冬把我好年华,回家孝敬咱爹妈,咱爹妈。

不知不觉春暖开了花,我打起背包走天涯,再苦再累不低头啊,咬紧了牙关不说话。

夜深人静让我想起了家,你们在家乡还好吗?

男儿有泪不轻弹阿,自个我却把泪水流下。

乡下住着咱爹妈,面朝黄土把汗水洒。

秋去冬来飞雪花,闯荡的人呀想回家,养育之情心添静,回家孝敬咱爹妈。

一人在外经受风吹雨打,很乱的世界苦苦和挣扎,纵然飘泊在天涯,有家什么都不怕。

作业:

写作《我的母亲》。

要求:

选取典型事例体现母亲的性格品质,写出母亲对我的影响,表达对母亲的情感。

3《我的第一本书》导学单

1.识记字词,整体感知课文

2.抓住重点语句把握人物心情。

3.了解第一本书的深刻含义,感悟作者的内心情感。

4.能从人物思想中谈自己的体验或启示。

1.我认为有这些字的读音很重要。

2.用课后词语写一段话:

3.展示分享我自己发现并解决的问题:

“我的第一本书”是本什么样的书?

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本书?

(这本书对作者有什么特殊意义?

作者是怀着什么样的感情追忆“我的第一本书”的?

人生启迪:

作者回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本书,回忆那个()的年代里的()情()情和童年乐趣,通过三个小伙伴的不同命运,阐述了()的道理,与他们的生活环境对比,也让我们更加珍惜(),这是他人生的第一本书,也是他()。

我的第一本书

张洁

我本以为,这一辈子再无出路了。

永远生活在社会的底层,被世人歧视,遭受不公正的待遇,为贫困所苦,到死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少聪明才智,因为连发现它、测试它、实现它的机会都没有。

……

那时我已年近四十,心力、体力都不允许我再做片刻的迟疑,但是除了痛苦的人生经验,我几乎是赤手空拳。

大学毕业后二十几年单调的、不让人有独立思考的、等因奉此的小公务员生活,可以把任何人的想象力磨得溜光。

唯有那怎样也不肯死去的对文学的爱好,给我一线希望。

但是爱好并不等于“能够”。

“文革”中成长的一代人,以为他们是最不幸的,白白耽误了十年青春。

然而我们这一代人,被耽误的,何止是十年?

在文学这一块前有古人,后有来者的土地上,我开始了为时过晚的耕耘。

第一篇小说《从森林里来的孩子》,我写得很苦,前前后后修改了五遍。

投稿《人民文学》杂志,又被退了稿。

我又将退稿投向《北京文学》。

也是一位女编辑,诗人张志民的妻子付雅雯。

却得到意外的关注,一字未动的发了头条。

引起了社会的注意,并且在1978年获得了第一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在成为职业作家之前,我只能利用业余时间写作。

我只有一间房子,晚上为了不影响母亲、女儿的休息,我在厨房的切菜板上写。

在洗衣服时,或是上班的路上进行构思,就这样慢慢地集成了我的第一本书。

当我第一次把稿费交给母亲的时候,我对他说:

“妈,我们终于有钱了,您可以不必再去卖冰棍、卖牛奶了。

”母亲哭了。

我要说明的是,我从不歧视卖冰棍、卖牛奶的工作。

相反,我认为凭自己的劳动挣饭吃,比不劳而获的寄生生活或剥削生活光彩得多。

我自己因为入不敷出,白天忙完办公室里的工作,晚上还要给工厂缝手套,给工程师抄讲义,以补偿工资收入之不足,母亲正是因为年迈,才从小学教师的位子上退休下来,但是为了帮我支撑这个家,不得不替奶厂卖牛奶,替冷饮厂卖冰棍。

她一生坎坷,自幼丧母,倍受后母的虐待。

结婚不久,又被我父亲遗弃,一个人拉扯着我,吃糠咽菜,千辛万苦才把我抚养大,又供我读了大学。

我本应侍奉母亲安度晚年,且不说享什么清福。

但是我却没有这个能力,使她在将近七十岁的高龄,还要在风吹、日晒、雨打之下辛苦地劳作。

当我摩挲着我第一本装帧粗糙、纸张低劣的书的时候,我又悟到,我的痛苦,其实就是我的财富。

我永远不会忘记生活在我周围的普通人。

当我写作的时候,我心里想着的不仅仅是中国的老百姓,也想着整个人类,我爱人类,关心着他们的命运和前途,我将尽终生的力量为人类而写作,因为我是从普通人当中走出来的。

1.“我本以为,这一辈子再无出路了”,想想作者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

2.当“当我第一次把稿费交给母亲”时,母亲为什么哭了?

3.“我永远不会忘记生活在我周围的普通人”“因为我是从普通人当中走出来的”和牛汉的《我的第一本书》中的哪一句话的意思相同?

4.作者第一本书的成书经历给了你哪些启示?

9素材: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笛卡尔

每一本书都是一个用黑字印在白纸上的灵魂,只要我的眼睛、我的理智接触了它,它就活起来了

——高尔基

阅读使人充实;

会谈使人敏捷;

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

史鉴使人明智;

诗歌使人巧慧;

数学使人精细;

博物使人深沉;

伦理使人庄重;

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

——培根

书读的越多而不假思索,你就会觉得你知道得很多;

但当你读书而思考越多的时候,你就会清楚地看到你知道得很少

——伏尔泰

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面。

——歌德

我觉得,当书本给我讲到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人物、感情、思想和态度时,似乎是每一本书都在我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让我看到一个不可思议的新世界。

书是钥匙,能开启智慧之门。

书是阶梯,帮助人们登上理想的高峰。

书是良药,能医治愚昧之症。

书是乳汁,哺育人们成长。

书是你的最好伴侣,与你共度美好时光。

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书中自有苦辣酸甜,书中自有悲欢离合,书中自有喜怒快乐。

书中自少年五彩的梦;

书中自有中年朴质的影;

书中自有老年夕阳的红。

书中自有感人的亲情,书中自有纯洁的友情,书中自有诚挚的感情。

4《列夫。

托尔斯泰》导学单

1.积累词语,并能够在语境中正确使用。

2.学习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进行肖像描写,并体味其作用。

3.学习欲扬先抑的写法。

4.感悟托尔斯泰深邃而丰富的精神世界。

3.展示分享我自己发现并解决的问题:

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刻画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的?

(可用原句,也可自己概括,)

重点描写了什么?

为什么?

抓住了什么特点写的?

(写作意图)

作者运用什么方法描写的?

(修辞)

7.拓展延伸:

描写本我们班的一位同学或老师,抓住特点,可运用成语、夸张、比喻,要体现出人物的内心世界或是性格特点。

8.小结行文思路(材料安排的顺序、详略)

托尔斯泰是一位文学巨匠,创造了很多世界第一流的作品。

作者运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和夸张、比喻的修辞,重点描绘了他的眼睛。

不仅为我们展现了托尔斯泰独特的外貌特征,更为我们揭示了托尔斯泰深邃而丰富的精神世界。

文章的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托尔斯泰的崇敬赞美之情。

9.素材——描写人物外貌的成语:

〔头发〕白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