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农村贫困农户扶贫的新思.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098882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7.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部农村贫困农户扶贫的新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西部农村贫困农户扶贫的新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西部农村贫困农户扶贫的新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西部农村贫困农户扶贫的新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西部农村贫困农户扶贫的新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西部农村贫困农户扶贫的新思.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西部农村贫困农户扶贫的新思.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西部农村贫困农户扶贫的新思.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西部农村贫困农户扶贫的新思.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西部农村贫困农户扶贫的新思.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西部农村贫困农户扶贫的新思.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部农村贫困农户扶贫的新思.docx

《西部农村贫困农户扶贫的新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部农村贫困农户扶贫的新思.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西部农村贫困农户扶贫的新思.docx

西部农村贫困农户扶贫的新思

西部农村贫困农户扶贫的新思路

我国西部,是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中一块具有战略意义的区域,相对于东南沿海,西部土地广阔,资源丰富,人口较少,但经济发展滞后,基础条件薄弱、贫困人口比例较大。

如何有效增加西部农村贫困农户的收入,以及做好对他们的扶贫开发,实现大范围的脱贫致富,对提升我国综合经济实力、建设和谐社会、推动城乡统筹发展都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给予了政策支持、项目倾斜、教育优先、人才重视,使西部的经济社会发生了大变化,尤其是广大农村在新农村建设的持续推进中,各类农村产业得到发展,人口素质不断提高,脱贫的步伐较快,人均收入逐年上升,呈现了可喜的新景象。

但是,目前的西部贫困农户依然占有不少比例,对他们的扶贫显得尤为重要。

只有农村的贫困户得到了脱贫致富,才能保证西部的整体发展和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

一、西部开发与农村贫困状况

A、1979年起,国家实施了扶贫开发战略,中央对贫困中的陕甘宁老区给予了充分重视,设立了发展基金,每年支持延安2000万元。

在初期的7年间,共安排发展基金1.84亿元,用于兴修农田、农业科技推广、通路、通电、农业机械购置等,加之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农村改革,农业亩产量由75公斤提高到125公斤,人均生产粮增加到400公斤,初步坚决了48万人的温饱问题,到1986年,延安贫困发生率由90%降到49.8%。

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下,从1986年开始又进入了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的开展开发式扶贫阶段。

而且,国务院在1984年发出了《关于尽快改变贫困地区面貌的通知》的红头文件,将扶贫开发作为一项政治任务,落实到各级政府的议事日程,而且国家拿出粮、棉搞以工代赈扶贫,把救灾物资作为劳动报酬,帮助贫困地区解决水、电、路的困难。

据资料显示,1985年—1993年,延安提出了一个基础(粮食)、四个支柱(烟、果、羊、薯)农村经济发展格局,全市共享受发展资金1.78亿元,扶贫贴息贷款1.01亿元,以工代赈资金1.1亿元,农村的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到1993年底,农民人均生产粮达到458公斤,人均纯收入511.5元,生活温饱,生活质量稳步提高。

随着农村区域经济开发,整块区域贫困现象逐步改变,但是仍然有部分群众的温饱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而且解决温饱的难度越来越大。

贫困工作转入了扶贫攻坚的第三个阶段,1994年到2000年间,重点解决绝对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目标集中到条件恶劣的偏远山区。

而且,中央在1994年提出了新的扶贫标准,核定全国592个贫困县和8000万贫困人口,制定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并向国际社会做出了庄严承诺:

到2000年底,用七年时间,基本解决全国农村800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于是,全国各地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扶贫攻坚浪潮。

延安市对8个县,1479个村,46.17万人制定了扶贫开发措施和目标。

大幅度的山、水、田、林、路建设和农业科技应用、主导产业开发全面铺开。

全市紧扣农村扶贫开发大局,不遗余力地进行建设,使人均农田达到2.42亩,农业增产的基础得到夯实,特别是通路、通电、通讯为主要内容的建设,使乡乡通了程控电话,行政村通路率达到了99.6%,90%的村通了电,96.7%的贫困人口实现了脱贫,主导产业发展成为农民致富的主要方向,尤其是大力度的基础设施建设,让贫困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条件明显改善,成为划时代的伟大壮举。

贫困地区摆脱千百年来的封闭和阻隔,文明新风使广大偏僻的乡村迅速迈开了发展的步伐,无疑这是一种暂新的跨越。

B、西部地区有丘陵、有戈壁、有荒漠、有林莽,也有沃野。

但是,由于地区之间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不均匀,很多偏远山区地理地质复杂,依然受困于自然条件,生活艰苦,生产难以发展。

延安市最为贫困的区域是处在白于山区的4县22乡和黄河沿岸的4县14乡,这两个区域由于偏远、自然环境差、生产条件恶劣,导致农业增产增收难,农民脱贫步子异常缓慢。

白于山里很多偏僻的村庄的农民居住土窑洞,而且处在滑塌区,阴雨天的事故发生率比较多,道路通达率很低,通电和通讯设施建设难以进行,和川道村比较反差很大。

加之吃水难、科技水平低,农民长期在温饱线上徘徊。

位于白于山区腹地的志丹县,有相当一部分群众居住在水路电不通,滑坡及地方病等自然灾害频发区,不仅无法摆脱贫困,

甚至连生命财产安全都受到威胁。

要使这部分人彻底走出困境,实施异地搬迁是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

1998年,志丹县抓住省上实施移民搬迁机遇,积极动员和组织贫困群众走异地开发的路子。

坚持“以田为本,人随地走,就近安置”和“自筹为主,扶持为辅”的原则,按照搬迁后家家有地种、有水吃、有电用、有产业、子女上学有保障的“五有”标准,详细制定了移民搬迁实施规划,并向农、林、水、牧、电力、交通、教育等相关部门逐一落实了任务,夯实了责任,形成了合力。

此外,还结合实际,

出台了“一保留”、“两减免”、“三优先”、“四倾斜”的优惠政策,即凡搬迁户均保留原有土地和房产;减免土地占用费和水利建设基金,免征各种统筹和提留;优先安排资金和机械修田推路、兴水架电,优先调整土地,优先安排主导产业开发项目,在农业科技培训、减轻义务建勤工、农业基本建设重点和扶贫项目立项等方面向搬迁户倾斜。

这些措施的落实和优惠政策的出台,有力推进了移民搬迁工作。

使954户5054人喜迁新居,占搬迁任务的126%,建移民新村(组)41个,新修住房3589间(孔),一举奠定了这些群众的脱贫基础。

而处于黄河沿岸贫困带的宜川县,紧扣烟草开发、果枣开发、花椒开发、羊子开发,使壶口、交里乡、集义、寿峰等地的经济发展充满了活力。

C、在资源开采的引领下,某些地区经济活跃,服务业让大批贫困户走向了富裕。

而没有资源可开采的地区,依然从事农耕或牧业。

比如,陕北区域,处在煤炭和石油开发区的农村人口,有很多机遇而且也必然的为各类企业打零工,提供劳动力或者进行饮食和后勤生活服务。

而且,企业的进入带动了当地的棚栽业、劳务业、服务业的繁荣,农民的收入显著增涨,贫困人口得到了迅速脱贫。

神木、府谷一带的煤炭开发,让这里很早就成为了经济强县,逐步走向了富裕。

延安市的吴起、志丹、安塞等地,因为石油开发,大多数农民实现了富裕,通过给石油企业的各类服务,收入连年稳步增长。

但是,扶贫政策不均等。

陕西和甘肃两地,石油开发政策不一,石油企业给地方上交的利润差距很大,导致地方公共财政收入相比甚远,也就使两地投入农村扶贫的资金数量有了很大的不同。

国家讲要把陕甘宁作为一个资源开发的经济区,那么在政策上一定要统一,让开发区的公共财政享受到政策的公平待遇,让老百姓受益,加快当地的发展。

没有资源开发的地方,农民依靠农业艰难发展,而农产品价格在大市场的上涨中,农民受益很少,大多数的利润落进了市场销售者的腰包。

由于退耕还林政策,对林区和草地的严格保护,禁止放牧,虽然农民享受了国家补贴,但是让畜牧业受制于舍饲的窘境,发展的步子艰难而缓慢。

新世纪以来,延安市的扶贫发挥了重要作用,先后所有的贫困县乡越线,并且奔向小康。

但是小部分贫困人口依然存在,他们收入水平和发达地区比,差距越来越大,由于自然灾害、科技运用水平参差不齐等原因,吃水困难再次发生、家庭支出增加等又不断出现返贫现象,引起了各级政府的充分重视和关注。

二、当前农户返贫的几个要点

A、新世纪以来,在中央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激励下,西部广大地区围绕二十字方针,积极开始了新农村建设,大多数地方能把生产发展放在首位,因地制宜,科学开发,加大对农村的建设力度。

但是,有些条件不成熟的地方,只是注重修新居,忽视了发展生产,农民生活无法宽裕。

在加入新农村建设或移民搬迁时,除过政府给予的不少补贴外,许多农民依靠贷款和借款超前享受生活,修起了新居,使本来温饱的生活因此又返贫。

B、劳动技能缺少,盲目发展新产业,导致流产并且返贫。

近年来各级政府大力支持农民发展产业,制定了优厚的奖励扶持政策,群众热烈响应。

但是,在高效农业上农民尚有多年来积累的经验,但在大棚菜,养殖业方面技能短缺,力不从心,尤其是高科技的产业发展,由于盲目上项目,缺少技术,往往导致半途流产,欠下了债务。

C、大疾病和意外灾害,让脱贫的农户继而陷入困境。

现代生活有太多的意外,那些自然灾害、交通事故以及不可意料的安全事故,重则伤亡,轻则致残,让家庭背负上了沉重的负担,给社会添加了一份责任。

虽然,各地落实了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但是医药费的明减暗涨,让群众的开支不断加大,尤其是大病,往往导致一个家庭再次贫困。

D、对残疾人的扶贫是一项长期的社会工程。

残疾人中大多数是绝对贫困人口,少数通过输血后实现了自我造血,发展了产业,实现了富裕。

但是,生活在农村的重度残疾人,他们必须依靠社会的关爱和完善的社会保障,否则生活难以为继。

而且,不断新产生的残疾人,使贫困群体无法明显减少。

三、对农村贫困户扶贫的探索和思考

我在陕北等地走访调研,充分认识到国家的新农村建设提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发展方针,的确是破解农民发展、解决扶贫难题的有效方略。

它是综合的,也是可操作的,更是看得见摸的着的措施。

尽管各地存在差异,方法不同,探索和实践却是一致的。

围绕扶贫大主题,我提出以下五点思路。

就是,培育新农民、发展新产业、完善新保障、树立新风尚、建设新农村。

一是,技能培训、科技扶贫,培育新农民。

近年来国家实施了一系列惠农政策,促进农民增收,但受多种因素制约,农民增收依然十分困难,增收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焦点。

首先是种养业增收难,除了农业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灾害的能力弱,生产环节的成本因物价上涨持续增加,更主要的原因是,产业技术落后,技术跟进缓慢,导致竞争力总体不强。

所以,只有科技扶贫才能够有效地促进全面脱贫。

而技术培训最为关键,按照实际、实用、高效的原则,大力推进农科教结合,积极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开展多种形式的实用技术培训活动。

各级政府都在乡、村确立了农民技术学校,还有技术培训基地等等,事实上许多地方没有将技术培训和传播落到实处,做表面文章,流于形式,挂个牌匾徒有虚名,各类培训基地成为了摆设。

只有实实在在把先进的技术通过基地或课堂,传授给广大农民,造就懂科技、懂技术、懂操作的农村新人,将新技术能运用于实际,即就是进城务工也是技术工,到企业发展也是懂科技的工人,种植杂粮也是有技术的农民,发展产业也是懂技术的能手。

目前的问题是,科技推广和技术进步在广大西部农村层面仍然没有得到真正重视和普遍推广,无论是在教育培训的制度上,还是在从业技术、技能、能力培训提高的环节上,都显的比较苍白,农民从业、择业的盲从性很大,就是从事传统的产业,由于条件、信息、技术的制约,其劳作的效率也是很低的。

拿种植业来说,在一个区域内,今年政府重视了,大规模组织农民教育培训,大批量进行物资和资金投入,不间断地进行技术指导,当年和次年的增收情况就会好一些,稍有松懈,情况就会反弹,增收依旧,面貌未改。

向城市转移的农民工也是具有很大的盲然性和盲从性,手中基本上不掌握从业的技术和可以供市场选择的技能,因此,这些农民工的择业随意性很大,多数农民工从事的职业普遍凸显两个特点:

一是临时性、季节性;二是简单型、苦力型,这一点在西部地区表现尤为突出,由此看来,他们收入的稳定性和增收渠道是非常有限的,也是很单薄的。

我认为,贫困地区经济振兴,产业增收,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是人的因素,人才培养,人才教育,人力资源素质的提升各级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和长期坚持的一项战略目标,也是西部贫困地区人口脱贫致富的必须前提,这就把政府加大投入,加强对农工和农民工教育培训的责任推到风尖浪口,在这一层面上,我的思考有五点:

一是贫困地区的党委政府要把人才振兴计划放在经济振兴大子中非常重要的位置去谋划,去落实、去跟踪;二是在教育培训中凸显灵活性,短、中、长结合,技术推广和技能掌握有机结合,学用结合,普及推广是熟练从业的基础和前提;三是要设立一定规模的教育培训基地,农民教育量大面广,情况不一,周期性长,反弹率高,一促而就,一年两年或短时间内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因此,计划性、规模型、稳定型、实用型、连续型、考核认证型人力资源培训是促进农民素质提升和农民工就业最有效最直接的途径;四是为产业农民和转移农民工提供准确顺畅的就业渠道,通过大规模教育培训,在技能资格认证的基础上,通过劳动中介组织合理的、有序的组织农民生产经营,创业谋生;五是注重跟踪农民创业增收的技术推广和普及应用,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用身边的科技成果和实用技术带动身边的人,用身边或延伸的人力资源潜力振兴当地的共同富裕和经济社会发展。

如此,致富的步伐就会更快更好。

二是,包户扶贫,提供服务,发展新产业。

在扶贫工作上,各地经验不同,方式不一,以取得实效为目标。

总的来讲,西部扶贫帮困、扶贫攻坚工作持续几十年,历经发展,成效是非常明显的,回顾总结,国家和西部地区的各级党委政府非常重视,投入很大,各级干部的付出也很多,但中国这么大,人口又很多,各地的情况不尽相同,资源拥有和资源带动的结果也有很大的反差,就陕西而言,南部地区商贸活跃,农民自主创业精神强,市场占有和市场竞争日新月异,而政府的财政收入却不高,GDP增长缓慢,进而形成的经济看点是“民富县穷”。

而在北部地区的表现正好相反,陕西北部资源拥有和资源开发给当地政府带来了丰厚的财政回报,资源开发和资源利用同时拉动了当地城乡消费,GDP逐年增长,地方财政收入增幅较大,而农村和农民的情况就不一样了,除了观念的问题外,制约农村和农民增收的瓶颈一直是各级政府破而难解的课题,“县富民也富”的路子任重道远。

我所在的陕北地区,从考察资料的情况来看,扶贫帮困,脱贫致富的路子也历经沧桑,从上世纪80年代前救济扶贫保温饱的输血式扶贫到2000年前产业启动扶贫促发展的造血式扶贫,到前10年的攻坚式扶贫仍至现在实施西部大开发,几十年的历程,无不显现和政府对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关心和关怀,那么,扶贫帮困几十年,西部开发十几年,为什么还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呢,我认为这是一个历史的、受自然条件制约的,资源回报不对称等综合因素,现实版的,短时期内的区域性贫困和欠发达,是我们各级政府必须坚持和不能放松的研究课题。

延安曾实施了机关干部进农村,落实六抓促增收,大大加强了扶贫工作的力度,保证了一大批贫困村实现了富裕。

志丹县以发展产业为扶贫重点,开展了“千人包千户”活动,直接对贫困户进行产业帮扶。

志丹县杏河镇结合实际开展了长期的“百人百户结对子”活动,使棚栽业、养殖业、林果业得到快速发展。

黄河沿岸的县份,将红枣、酥梨、花椒通过人工嫁接技术,逐步形成了庞大的产业群。

渭北旱原的苹果、板栗、核桃都已成为当地的优势产业。

陕西的农村产业产值已占到了当地农业总产值的80%以上。

事实证明,发展产业是增加贫困户收入的主要渠道。

应该围绕贫困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一手把握市场脉搏,一手把握群众需要,以增加贫困户收入作为科技扶贫开发的最终目标,大力发展符合当地特点的优势产业,积极组织实施农民增收工程。

坚持面向市场,长短结合,重点扶持既能使贫困户当年增收,又能实施一批长远致富的种养加项目。

抓好一个项目,带动一个产

业。

抓好一个点,带动一大片。

通过抓典型、树样板,极大地调动了贫困户学科技、用科技的早日致富积极性。

我在调研中走访了志丹县杏河镇庙崾先村马圪劳村民小组的几户人家,这是一个纯山岭村,自然条件不算好,但基础建设非常好,人均3亩梯田,柏油路通到家门口,自来水通到家里,农民用电很稳定,家家户户有电视,但困惑农民最大的问题仍然是增收难。

长期以来一直沿用传统的种植业,收入低而不稳。

然而,2010年秋天的苹果销价和市场走势给这个村的农民带来惊喜,也带来希望,盘谈中,得知这个村在十几年前就栽了近千亩的苹果树,当初农民也是舍地舍力舍投入,果树长势不错,到了挂果和盛果期,当初的热情和投入就大打折扣,许多人家甚至都不去管理,任其自由生成,花开花落顺期自然,农民每年收获的只是些不成型的果品或干脆都按落地果卖掉,这片果树的致富潜能和经济效益没有得到彻底释放,有些农户果树的病害、虫害非常严重。

2007年起,当地政府开始引导全镇农户大面积栽植苹果树,力求利用充分的立地条件和资源优势发展苹果产业,该镇政府首先从庙崾先村的苹果老园改造抓起,通过技术改造,科技投入,力求使这个千亩老果园换发青春,达到现成果园先增收的目的,几年过去了,他们的努力没有白费,物资投入没有白花,换来的是客商上门订货的市场前景。

果农马生昌说:

,他的果园管理把他们累扎了,把政府干部和技术员累扎了,从挖盘、松土、去杂草、修剪、拉枝、疏花、疏果、套袋到上诱虫灯、诱虫板、反光膜、喷洒药物,安装防曝网,没有耐心和技术是不行的,这几年他的果园收入逐年提高,由于管护到户,果品质量上乘,加上市场看好,2010年,老马家仅苹果一项收入就达5万多元。

我的这个事例要说明的是:

农村致富选中项目很重要,政府政策倾斜要到位,技术服务和现场指导要具体,包户扶贫要实在,市场预测要前瞻,产业形成有规模,农民致富有希望。

三是,完善新保障,建设新民居,实现新生活。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地区对农村山、水、田、林、路、讯、电、学的综合治理,特别是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推进,使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局面。

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偏远村镇依然存在太多返贫的隐患,农村人口的基本生活成本随着市场物价的上涨而增加;没有实行九义务教育的地方,供养学生的开支很大,或者教育质量不高的地方,家庭花去较多费用将孩子送到好学校就读;还有,陕西普遍存在学前教育薄弱的问题。

甚至,有些地方的农民还住在土窑洞,备受滑塌的煎熬。

志丹县的经验值得推广,“十二五”期间,他们以加快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住有所居”为目标,采取有力措施调整不同利益格局,解决了一大批群众生存、生产、生活方面的突出问题。

最大限度的实施了普遍关注的手富惠民工程,有力的加快了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在延安市率先推行12年免费教育、农村养老保险和城乡合作医疗制度,中小学蛋奶工程扩面实施,“五大保险”全面覆盖,“两个低保”应保尽保,计生优惠政策更加优惠,贫困学生和弱势群体得到及时救助,残疾人工作普及全县,惠及到人,群众住房状况有了较大改善,城镇登记失业率也在预期目标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大幅提升。

这里,我要说明的是这样惠民措施和社会保障的实施,在各级政府的规划和安排中都能看到,但真正实施的过程中是要拿真金白银说话,但志丹在陕西仍至全国率先实现了民生计划和共享承诺,同时也体现了“西部百强”、“陕西十强”县的惠民方略,西部脱贫,区域性农户脱贫,陕北志丹县的方略和措施无一例外的都是对症下药的良法。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西部农村的新民居建设对农村全面发展进步的聚集效应和引带作用及统筹城乡发展的时代前景值得推广。

我要阐述的是改变山河、兴业富民、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是全党、全社会研究的课题和难题,我们当代大学生未处矛庐,涉足甚浅,理想和现实存在很大差异,理论和实路的结合也需一定时间的检验,从这个意义上讲,思维不一定全面正确,思路也不见得都符合客观实际,我们研究的贫困和富裕是两个实实在在,摸的着,看得见的现象,脱贫和致富的路径是研究的过程,我们虽然观察不全面,探讨不深入,研究不彻底,对策不具体,但看得见摸得着,有影响有活力的成功范例对西部贫困人口整体脱贫走向富裕有着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陕北志丹县杏河镇中山村自然条件很差,广大农民过去的生活倍受煎熬,苦不勘言,2005年以来,当地政府按照“统筹规划、综合开发、资金捆绑、基础先创的扶贫开发思路,两年间该村三个村小组的村民进行了整体搬迁,田、水、林、路、电、讯、沼气、产业、村民活动阵地齐配套,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相结合,群众的生存、生产生活条件发生了根本性改变。

站在这里,除山恋叠障之外,我怎么也把艰难和贫困联系不起来,农民的住行和城里人没有什么区别,群众生活的很幸福。

村支书苗奋勇告诉我,如果没有好政策,不搞移民搬迁和新农村建设,现在的日子不知道要怎过,大龄青年取媳妇都是问题。

我反复思索,贫困是一种现象,脱贫需要一个过程,而历经这一过程的中山村群众都不愿回味那苦涩过去。

志丹县在移民搬迁、新农村建设上给农户大幅度的补贴,大大减轻了农民的生活之忧。

所以,完善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让扶贫措施得到落实,是增强农民创造美好新生活的有力保障。

四是,关注弱势,开展帮扶,树立新风尚。

目前延安市还有1万绝对贫困人口,绝大多数居住在黄河沿岸和白于山区腹地,自然环境和生活条件极其艰苦,其中还包括相当一部分痴、呆、傻、残人口,比一般贫困人口更难扶持。

这是需要各级党委和政府以及全社会特别关注、重点扶持的弱势群体,也是扶贫工作中最难啃的“硬骨头”。

帮助弱势人群,体现的是善良与人道,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一环。

帮助弱势群体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是各级干部的重要职责和使命。

残疾人是弱势群体的重点,志丹县根据实际,广泛开展了对残疾人“有助、有听、有闻、有行”行动,完善了县乡村残疾人组织机构,组建了志愿者联络站18个,助残志愿者344人,帮扶残疾人贫困户566户。

而且县残联每年为残疾人承诺办十件好事;各部门、各乡镇为残疾人承诺至少办3至7件实事。

承诺制推行4年多来,共为残疾人办实事办好事800多件,投入资金1000多万元。

同时,志丹县坚持做到了“五个纳入”和“五个优先”,即:

把残疾人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把残疾人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把残疾人事业经费纳入县级财政预算;把残疾人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范围;把残疾人工作纳入领导班子政绩考核范围。

优先保障残疾人基本生活,优先保障残疾人医疗康复,优先保障残疾人生产就业,优先保障残疾人教育培训,优先保障残疾人权益的维护。

县委、县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从生产、生活等诸多方面向残疾人倾斜。

采取“基地+残疾户”的形式开展帮扶工作,先后扶持2600多户残疾人发展产业,使2000多名残疾人通过各种扶持走上了致富之路。

几年来,有60多位企业人士、50多个部门捐款达200多万元;有几千名干部职工踊跃捐款捐物,让残疾人感受到了全社会的关怀和温暖。

使扶贫工作由输血,变为弱势群体自己造血。

五是,综合治理,联村为乡,建设新农村。

延安北部,梁峁起伏,沟壑纵横,所谓的行政村和南方的村庄比较人口少,不足十分之一;但地域面积大,大于五到十倍。

尤其是居住分散,生产条件不便利。

在扶贫开发过程中,采取了移民搬迁等等优惠政策,通过整村建设,集中了资源,解决了不少问题,让山岭村摆脱了封闭和落后。

但是,由于分散和偏远,教育以及社会公共资源还是无法得以良好利用。

我在志丹县杏河镇调研期间,发现这里的所有村庄都通过新农村建设或移民搬迁获得了新气象,尤其是集中搬迁的中山、米老庄、枣湾、寺洼、牛寨等村在村卫生室、学校、供水、道路、电力、技术服务、文化活动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好的配置和开展,相比较志丹南部山大沟深的自然环境,往往这些公益事业无法完整落实。

因此,我认为,对山区行政村,在今后的新农村建设中对分散的村庄进行集中建设,或者将几个附近的自然村设为一个社区,也就是联村为社,便于整合医疗卫生和教育事业的资源配置,让农民享受更多的公共服务,享受新生活的照耀。

在当前政府鼓励农民进入城镇居住,减少农业人口,降低贫困的发生,联村为社又可以消除大量农业人口进入城镇所带来的服务功能不完善的压力。

而且,农村是广阔的天地,能够大有作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