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部编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导学案第十课第2节 我们与法律同行共3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102016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65.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部编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导学案第十课第2节 我们与法律同行共3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精品部编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导学案第十课第2节 我们与法律同行共3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精品部编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导学案第十课第2节 我们与法律同行共3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精品部编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导学案第十课第2节 我们与法律同行共3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精品部编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导学案第十课第2节 我们与法律同行共3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精品部编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导学案第十课第2节 我们与法律同行共3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精品部编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导学案第十课第2节 我们与法律同行共3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精品部编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导学案第十课第2节 我们与法律同行共3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精品部编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导学案第十课第2节 我们与法律同行共3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精品部编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导学案第十课第2节 我们与法律同行共3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精品部编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导学案第十课第2节 我们与法律同行共3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精品部编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导学案第十课第2节 我们与法律同行共3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精品部编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导学案第十课第2节 我们与法律同行共3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精品部编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导学案第十课第2节 我们与法律同行共3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品部编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导学案第十课第2节 我们与法律同行共3份.docx

《精品部编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导学案第十课第2节 我们与法律同行共3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部编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导学案第十课第2节 我们与法律同行共3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精品部编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导学案第十课第2节 我们与法律同行共3份.docx

精品部编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导学案第十课第2节我们与法律同行共3份

第2节 我们与法律同行

1.生活在法治国家,我们要学会依法办事,具体该怎么做?

 

2.法治时代,道德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哪里?

 

3.青少年应该怎么为推动法治中国作出自己的贡献?

 

1.原因

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法律保障人们的幸福生活。

法律保障功能的实现靠我们每个人对法律的尊崇和遵守。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经常想一想,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如果违背了法律,会有什么后果。

2.要求

(1)依法办事,就要遵守各种法律法规。

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

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还要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

举例:

中学生晓程在放学路上,被两名男生堵截。

这两名男生恶狠狠地向晓程要钱,晓程说没钱。

一名男生对另一名男生说:

“给我找块砖,看他说不说实话。

”接着,两名男生又威胁晓程:

“到底有没有钱?

快掏出来!

”随后便开始搜晓程的口袋,掏出所有的钱,往晓程头上拍了一巴掌说:

“你要是告诉别人,小心点儿!

(2)依法办事,就要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1.原因

建设法治中国是中国人民的共同事业,人民既是法治的践行者,又是法治的受益者。

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

当法律真正成为我们的信仰时,才会充分体现自身的价值,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2.要求

卢梭说过,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铭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们的内心里。

树立法律信仰,就是发自内心地尊崇法律、信赖法律、遵守法律和捍卫法律。

当法律至上成为我们的真诚信仰时,法治精神就会铭刻在我们心中。

3.法治与道德水平的关系

法治时代,并不否认道德的重要性。

人们道德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增强尊法守法的意识和自觉性,有利于促进法治生活方式的形成。

4.法治建设对青少年的要求

(1)增强法治意识,依法办事,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

(2)青少年不仅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受益者,更应该成为参与者和推动者。

(3)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我们要努力为法治中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辨析题

1.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是学校对学生的纪律要求,与法律无关。

 

2.法治时代,道德就没有存在的必要。

 

二、选择题

3.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

我们要学会依法办事,就要(  )

①自觉遵守各种法律法规

②依法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

③学会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的合法诉求和愿望

④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4.公民受到非法侵害时,应采取的正确态度是(  )

A.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B.寻找机会用更严厉的手段报复对方

C.采取忍让退避的方式D.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5.面对校外不良分子的勒索,学生小周和小李选择了不同的做法。

小周为了避免挨打,主动把身上的钱掏出交给勒索的不良分子;而小李则迅速跑到学校报告老师,再报警,最后抓获了勒索者。

对于两位同学的不同做法,正确的认识是(  )

A.小周、小李都正确,小周不吃眼前亏,小李敢于用法律武器维护合法权益

B.小周正确,钱是小事,被打伤身体可是大事;小李冒险,犯不着

C.小周正确,因为给了勒索者钱,以后就太平了,而小李以后的麻烦就多了

D.小李正确,运用法律武器进行自我保护,维护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小周的做法只会使勒索者更加嚣张

6.就法治而言,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是(  )

A.增强法治意识,依法办事B.自觉维护集体荣誉

C.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D.认真学好科学文化知识

7.(2017·绍兴)漫画《不归路》给我们的警示有(  )

①人一旦违法,必将受刑罚处罚 ②防微杜渐,避免沾染不良习气 

③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维护身体健康 ④一般违法与犯罪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8.(2017·嘉兴)据报道,浙江省未成年人犯罪人数从2014年的10142人下降到2016年的6849人,降幅达32.4%。

这表明未成年人(  )

①法律意识得到增强,学会了依法自律②知识学习受到重视,提高了考试成绩

③道德修养获得提升,抵制了不良行为④义务意识得以提高,遵守了劳动纪律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9.某电大女生遭多名女生扒光衣服殴打并拍照上传网络,四名施暴女生以故意侮辱妇女罪分别领刑2年半至6年半不等,其中3名被告案发时还未成年,这一案例警示我们(  )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要自觉养成尊法守法习惯

B.遏制校园暴力我们无能为力,只能依靠法律

C.避免与他人争吵,学会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D.面对校园暴力,要学会规避,善于巧妙化解

三、简答题

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法律保障人们的幸福生活。

法律的保障功能的实现,靠我们每个人对法律的尊崇和遵守。

(1)图1和图4分别体现了未成年人得到了哪两个方面的良好保护?

请你从图2、图3中,概括出不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三个原因。

 

(2)法律与道德、纪律相比较,具有什么特征?

 

(3)青少年怎样做到尊崇和遵守法律?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15年公布“校园霸凌”后处理方式的调查报告,以下是调查报告结果。

内容

求助老师家长

默默忍受

以暴制暴

寻求其他校园势力保护

其他

结果

11.5%

52.5%

25.5%

6.9%

3.6%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

 

(2)请结合材料一,从不同角度就遏制校园欺凌事件提几条合理化建议。

 

材料二:

近日,公安部公布《治安管理处罚法(修订公开征求意见稿)》。

有人提议将行政拘留执行年龄从16周岁降低至14周岁。

此建议遭到了法律人士的反对,认为降低未成年人行政拘留执行年龄应当慎重。

(3)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反对的理由。

 

参考答案

第2节 我们与法律同行

【自主学案】

1.①依法办事,就要遵守各种法律法规。

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

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还要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

②依法办事,就要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2.法治时代,并不否认道德的重要性。

人们道德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增强尊法守法的意识和自觉性,有利于促进法治生活方式的形成。

3.增强法治意识,依法办事,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

青少年不仅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受益者,更应该成为参与者和推动者。

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我们要努力为法治中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当堂巩固】

一、1.错误。

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是义务教育法规定的受教育者应该履行的义务。

2.错误。

法治时代,并不否认道德的重要性。

人们道德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增强尊法守法的意识和自觉性,有利于促进法治生活方式的形成。

二、3.D 4.D 5.D 6.A 7.D 8.B 9.A

三、10.

(1)图1和图4分别体现了良好的家庭保护、司法保护。

学校对未成年人的教育保护还存在诸多不足;存在不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或:

社会保护方面明显不够);有的未成年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弱等。

 

(2)①国家制定或认可;②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③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3)①青少年尊崇和遵守法律,需遵守各种法律法规。

②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

③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

11.

(1)学生法律意识淡薄,以法护权的能力较弱,不能以正确的方式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2)给予未成年人特殊的关爱和保护,尤其是加强学校保护和家庭保护;受害者要寻找正确的方式解决问题。

(或:

找老师或校方领导进行沟通解决,对严重侵犯者,拿起法律武器,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祈求和愿望) (3)因为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需要给予特殊的保护。

国家对未成年有司法保护的义务。

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第十课

第2课时我们与法律同行

一、学习目标

1.了解依法办事的原因,知道什么是依法办事。

2.知道树立法律信仰的原因,知道作为青少年也是法治中国的推动者。

3.知道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二、自主预习

1.法律的实现靠我们每个人对法律的尊崇和遵守。

2.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

3.法律的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

4.青少年不仅是法治中国建设的,更应该成为参与者和。

三、合作探究

洋洋利用课余时间认真学习《时事》,收获很大。

在学习过程中,他把重大时事要闻、学习的困惑和体会记录在自己的学习笔记里。

现摘录洋洋的部分学习笔记,请你帮他答疑解惑。

(1)【时事要闻】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这次会议的主题是什么?

说一说全面推进这一主题的总目标。

 

(2)【释疑解惑】①一次,我的邻居小华喝了在网吧认识的朋友给他的一瓶“神仙水”,之后不能自拔,原来水里掺了毒品。

后来,小华被强制戒毒。

这则案例对我们青少年学生有什么启示?

 

②今天中午我睡过头了,酒后的爸爸执意要开车送我上学。

途中,爸爸因酒驾被交警拘留。

爸爸酒驾被捕,这件事说明了什么?

 

(3)【学习体会】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建设法治中国,人人有责。

对此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做?

 

四、随堂演练

1.法律秩序是我们健康成长所需要的,而良好法律秩序的形成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

因此,我们应该(  )

A.认真学习法律知识,熟练地掌握相关的法律条文就行了

B.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努力攀登科学高峰

C.依法办事,善于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受侵犯,成为法律的

坚定捍卫者

D.积极锻炼身体,与违法犯罪分子斗争到底

2.依法办事,遵循法律而生活,就要做到(  )

①遵守各种法律法规,法律禁止的坚决不做 ②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 ③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 ④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

A.①②③④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3.对于未成年人来说,由于生活阅历和经验很少,很容易受到社会不良行为的侵害,如被人勒索、敲诈、殴打、拐骗等。

如果自己遇到类似的情况,应该(  )

①自认倒霉,忍声吞气,以免坏人报复 ②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③在保护好自己的前提下,勇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④不惜一切代价与坏人搏斗

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②④

4.下列行为中,体现出公民法治精神和法律至上信仰的是(  )

①吴利打电话向有关部门举报学校附近有一个黑网吧 ②“又该缴税了。

”“嗯,我想想怎样少缴点税。

”③八年级女生宁宁坚决制止父亲在工地建设上以次充好、违规操作的行为 ④“爸,给钱我上学。

”“去,去,我和你妈离婚了,问她要去。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③  

5.14岁的小科为了弄钱去上网,和网友小刚商量出了合伙偷走堂哥的出租车,以此向堂哥要钱的鬼点子。

一天晚上,小科等3人在偷车时被堂哥发现,民警和30名的哥合力追击,将被盗车截住。

目前,小科和网友小刚因涉嫌盗窃被刑拘。

这告诉我们(  )

①在我们身边,有一些同龄人,因缺乏法律知识而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②网吧是这些同龄人走上违法犯罪的主要原因 

③我们要认真学习法律知识,严格遵守法律的规定 

④要做到知法懂法,努力提高自己的守法自觉性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③④  

6.“38元大虾”让“好客山东”变成“宰客山东”。

面对宰客现象,仅靠法律的强制性是不够的,还必须将道德建设作为一项紧迫工程来抓。

这是因为(  )

A.道德比法律更有约束力

B.道德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增强尊法守法的意识和自觉性

C.法律是道德建设的保障

D.道德更适用于小事情

五、课后反思

 

【答案】

合作探究

(1)依法治国。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①吸毒违法,要学会依法办事,遵守各种法律法规,远离毒品。

②法律具有规范作用,如果人们违反法律,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或处罚;酒驾是违法行为,要受到法律的追究,承担法律责任;实施法律所禁止的行为,就是触犯法律,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回答其中一点即可) 

(3)增强法治意识,依法办事,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

青少年应该:

①依法办事,遵守各种法律法规。

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还要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

②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③树立法律信仰,发自内心地尊崇法律、信赖法律、遵守法律和捍卫法律。

随堂演练

1.C2.A3.B4.D5.B6.B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科导学案

课型:

新授

设计:

向娟

审核:

班级:

小组:

姓名:

使用时间:

月日星期

课题:

第十课第二节我们与法律同行

第20课时

累计20课时

学习过程(定向导学:

教材P100页至P103页)

流程及学习内容

学习要求和方法

一、解读目标。

(2分钟)

1.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法律保障功能的实现靠我们每个人对法律的尊崇和遵守。

2.引导学生遵守各种法律法规,学会用合法方式表达自己的诉求和愿望。

3.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树立法律信仰,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守捍卫者。

二、自主学习和展示(阅读教材,自主完成轻松练习知识梳理内容17分钟)

一、学会依法办事

1.为什么要学会依法办事?

法律保障人们的幸福生活,法律保障功能的实现靠我们每个人对法律的_______和________。

2.怎样做到依法办事?

(1)依法办事,就要遵守各种_______。

①通过_______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

②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还要自觉维护______和______的合法权益。

(2)依法办事,就要养成________________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________、自觉________、坚定________。

二、树立法律信仰

1.为什么要树立法律信仰?

(1)建设法治中国是中国人民的共同事业,人民既是法治的________,又是法治的受益者。

(2)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

(3)当法律真正成为我们的________时,才会充分体现自身的价值,发挥其应有的________。

2.我们应该怎样树立法律信仰?

树立法律信仰,就是发自内心地________法律、________法律、________法律和_______法律。

当法律至上成为我们的真诚信仰时,_______就会铭刻在我们心中。

3.道德对法律的作用

法治时代,并不否认________的重要性。

人们道德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增强________的意识和自觉性,有利于促进法治生活方式的形成。

4.法治中国建设对青少年的要求

(1)增强法治意识,________,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________。

(2)青少年不仅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受益者,更应该成为________和推动者。

3、交流反馈和提升(18分钟)---------完成在书本上

完成教材探究与分享,做在书本上。

四、检测达标--单项选择题(5分钟)

1.依法办事,遵循法律而生活,就要做到(  )

①遵守各种法律法规,法律禁止的坚决不做 ②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 ③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 ④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对于未成年人来说,由于生活阅历和经验很少,很容易受到社会不良行为的侵害,如被人勒索、敲诈、殴打、拐骗等。

如果自己遇到类似的情况,应该(  )

①自认倒霉,忍声吞气,以免坏人报复 ②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③在保护好自己的前提下,勇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④不惜一切代价与坏人搏斗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3.下列行为中,体现出公民法治精神和法律至上信仰的是(  )

①吴利打电话向有关部门举报学校附近有一个黑网吧 ②“又该缴税了。

”“嗯,我想想怎样少缴点税。

”③八年级女生宁宁坚决制止父亲在工地建设上以次充好、违规操作的行为 ④“爸,给钱我上学。

”“去,去,我和你妈离婚了,问她要去。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4.小李喜欢钻研电脑,听说制造病毒的黑客都很聪明,他想验证一下自己的技术实力。

于是,他也学着利用病毒来攻击别人的邮箱和一些公司的网站,最后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这说明(  )

A.他是一位电脑高手,大有前途B.他的行为是违法行为,我们要依法办事

C.邮箱或网站的安全性太差D.小李的水平太差,还要加强

5.“CCTV2015年度法治人物”李竹奎,积极参与法制宣传教育,广泛宣传法律法规,把干部政策法律理论学习和开展干部思想作风建设相结合,提高了干部的法制观念。

李竹奎的事迹启示我们青少年应该(  )

①树立法律信仰,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 ②尊崇法律,维护法律尊严 ③依法办事,成为法律的坚定捍卫者 ④宣传法律知识,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五、总结和反思

学习重点:

学会依法办事。

 

学习难点:

以实际行动尊崇法律、信赖法律、遵守法律和捍卫法律

 

学法指导:

独立完成教材上的探究与分享,对学过程中交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