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历史中考二轮复习专题卷三大改造.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102521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78.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历史中考二轮复习专题卷三大改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最新历史中考二轮复习专题卷三大改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最新历史中考二轮复习专题卷三大改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最新历史中考二轮复习专题卷三大改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最新历史中考二轮复习专题卷三大改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最新历史中考二轮复习专题卷三大改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最新历史中考二轮复习专题卷三大改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最新历史中考二轮复习专题卷三大改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最新历史中考二轮复习专题卷三大改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最新历史中考二轮复习专题卷三大改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最新历史中考二轮复习专题卷三大改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最新历史中考二轮复习专题卷三大改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最新历史中考二轮复习专题卷三大改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最新历史中考二轮复习专题卷三大改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最新历史中考二轮复习专题卷三大改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最新历史中考二轮复习专题卷三大改造.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最新历史中考二轮复习专题卷三大改造.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最新历史中考二轮复习专题卷三大改造.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最新历史中考二轮复习专题卷三大改造.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最新历史中考二轮复习专题卷三大改造.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历史中考二轮复习专题卷三大改造.docx

《最新历史中考二轮复习专题卷三大改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历史中考二轮复习专题卷三大改造.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历史中考二轮复习专题卷三大改造.docx

最新历史中考二轮复习专题卷三大改造

2014届历史中考二轮复习专题卷--三大改造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某电视剧中有这样一个情景,上海市东亚面粉厂的孙老板亲率员工敲锣打鼓地向上海市领导报喜:

东亚面粉厂接受公私合营。

据此推测当时我国正在进行(    )

A.农业合作化运动    

B.对资本主义的工商业改造

C.“大跃进”运动 

D.人民公社化运动

2、下图是1954年河北唐山启新水泥厂工人庆祝公私合营的照片。

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

B.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

C.国家对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D.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3、1953年4月3日,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召开第一次全国农村工作会议,部长邓子恢在会上

A.号召在全国农村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B.批评了当时互助合作运动中发生的急躁冒进的偏向

C.嘉奖了成功培育“籼型杂交水稻”的袁隆平教授

D.肯定了广东在经济特区建设中取得的巨大成就

4、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共同纲领》的制定

B.新中国的成立

C.“一五”计划的完成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5、下图反映了某时期我国公私经济成分的比例情况,这种情况最早应出现

A.新中国成立后

B.三大改造完成后

C.大跃进运动时期

D.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

6、某同学利用下面三幅历史图片进行研究性学习。

他研究的主题应该是

农民申请加农业生产合作社  手工业者庆祝合作化  上海信大祥公私合营挂牌

A.抗美援朝

B.社会主义改造

C.“大跃进”运动

D.人民公社化运动

7、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曾抽样调查了农民家庭平均占有(含所有权和使用权)生产资料情况。

据右表判断,此项调查的时间大致在

A.土地改革开始前

B.农业合作化运动完成前

C.人民公社化运动普遍展开后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广后

8、有一首歌唱道:

“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地位高……”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的标志是

A.新中国的成立

B.西藏和平解放

C.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9、__________政策是三大改造中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A.拍卖

B.兼并

C.赎买

D.没收

10、三大改造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形式是

A.互助组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人民公社

D.农业生产合作社

11、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新中国成立 

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颁布

D.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

12、三大改造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采取的政策是

A.没收

B.赎买

C.摧毁

D.租赁

13、“文章合为时而著”,高考作文题也能彰显时代精神。

1956年全国高考作文题是《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

这里“幸福的年代”的含义是

A.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使人民过上好日子

B.大跃进运动使人民丰衣足食

C.人民公社化运动改善了人民生活

D.改革开放使人民走上致富之路

14、“企业的私有制相社会主义所有制转变,这在世界上早就出现过,但采用这样一种和平过渡的方法,使全国工商界都兴高采烈来接受这种改变,则是史无前例的。

”实现了“和平过渡”,被称为“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的是

A.实行股份制

B.廉价收购

C.赎买政策

D.无偿没收

15、“安庆胡玉美酱园厂”是我省著名的名牌老店,在社会主义改造中它走的道路应是(   )

A.股份制

B.公私合营

C.独立经营

D.参加手工业合作社

16、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                            (  )

①基本上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 ②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

③已经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④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7、1954年北京著名的中药老店同仁堂的经理乐坛生带头响应政府号召,主动接受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政府对同仁堂的改造方式是

A.建立生产合作社

B.建立股份有限公司

C.转变为公私合营企业

D.转变为国营企业

18、在我国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中,最主要的创举是:

A.进行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实行农业合作化

C.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实现和平过渡

D.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9、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新中国成立 B.三大改造完成C.土地改革完成 D.人民公社成立

20、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的标志是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C.三大改造的完成

D.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二、填空题()

21、请填写正确答案。

(6分)

(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是(   )。

(2)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的标志是(    )。

(3)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是(   )。

(4)标志欧洲殖民体系最终在非洲崩溃的事件是(   )。

(5)第一部较为完整而系统的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伟大著作(    )。

(6)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是(     )。

22、五四运动以后中国革命进入______________时期,______________完成以后中国正式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23、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解决“三农”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巨大成就。

请根据下列揭示写出相关内容。

(1)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封建土地制度的历史事件是(______________)。

(2)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形式是引导农民参加(______________)。

(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农村实行的政策是(______________)。

24、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     ;中共“八大”明确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     。

25、我国的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是指对的社会主义改造是指对       的社会主义改造。

26、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的事件是             

27、三大改造指的是          、          和             的改造。

28、三大改造指的是对农业、        和        的社会主义改造。

五、问答题()

29、辛亥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以及改革开放,是20世纪中国人民经历的三次巨变。

                    ————摘自中共十五大报告

请回答:

(10分)

(1)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历史的第一次巨变。

这次巨变的具体表现是?

(2分)

(2)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的标志是什么?

(2分)

(3)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在农村进行改革的主要措施是什么?

(2分)城市改革的重点又是什么?

(2分)

(4)从三次历史巨变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2分)

30、从1953年开始,国家对农业(包括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是什么性质?

(2分)分别采取了什么形式?

(2分)简要回答这次改造的结果和重大影响。

(4分)

七、综合题()

31、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和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中学生历史报》准备出一期纪念专刊,请你一起参与探究,加入他们的学习活动并积极发表意见:

(7分)

(1)孙中山在辛亥革命后当选为       临时大总统。

请你简要说说辛亥革命的最大功绩。

(2分)

(2)陈独秀在        (会议)上当选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局书记。

(1分)

(3)探究中决定搞一期“新民主主义革命图片展”,一位同学将《武昌首义》图片列入其中。

你认为适合吗?

说明理由。

(1分)

(4)在梳理重大事件后,认为在1956年、1978年有两件大事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历史性转折。

你认为是哪两件大事?

(2分)

(5)目前,全国政协已成立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活动筹备办公室,国务院台办则表示,支持海峡两岸各界共同举办纪念辛亥革命的活动。

请你谈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海峡两岸纪念辛亥革命有什么重要意义?

(1分)

32、有学者认为,中国历史发展经历了四次巨大的社会转型,第一次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是通过长时间的变法运动实现的,第二次发生在晚清民国时期,先进的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机,向西方学习,探索资本主义道路。

第三次发生在新中国初期,主要是通过政治建设和社会改造实现的。

第四次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人通过改革开放,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第一次社会转型时期,秦国实行的商鞅变法对当时社会制度产生了什么深远影响?

         (1分)

(2)第二次社会转型时期,中国发生的辛亥革命对人们的思想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

           (2分)

(3)第三次社会转型时期,中国进行的三大社会改造对中国社会进程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2分)

(4)第四次社会转型时期,适逢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你认为我国政府应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浪潮?

(1分)

33、(三)新中国成立后

(8)新中国成立后为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采取了哪些措施?

(3分)

(9)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是什么?

其中实现了和平过渡,被称为是中国共产党创举的是对哪一行业改造当中的哪一政策?

(3分)

34、如图,阅读材料并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

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三农”问题。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解决“三农”问题,采取一系列措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不乏沉痛的教训。

目前,党和政府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以促进农村的和谐发展。

从下列图片中提取历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①农民拥护《土地改革法》

②合作社的农民在分粮

③“卫星田”的稻穗能托往一女孩

④全国第一份包干合同书

(1)以上四幅图分别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

(2)通过以上历史事件学习,你认为现在我国在制定、调整农村经济政策时应吸取那些经验教训,遵循那些原则?

35、“民以食为天;农业稳,天下稳;农民安.天下安”。

自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党和政府时时刻刻关心着农民,关注着农业,在时代的不断发展变化中,党和政府与时俱进,不断调整农业政策,有错必纠。

这样,才使得我国农业在希望的田野上茁壮成长。

请回答以下问题:

(1)20世纪50年代初,我党在农业上执行的政策是什么?

有何历史意义?

(4分)

(2)20世纪50年代中期,我党在农业上又有着怎样的举措?

解决了什么实质问题?

(2分)

(3)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阶段中,我党又在农业政策上犯了怎样的错误?

有何消极的影响?

(2分)

(4)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党又在农村实行了什么政策?

此政策的出台,是源于什么地方的做法得到了党中央的肯定?

(2分)

36、小小春联成为中国农村生活的“晴雨表”,体现了不同时期党和政府采取的农业政策对农民生活的影响,请你完成下列问题:

(1)请将下列表格内容填充完整。

(4分)

农村对联

农业政策

翻身休忘本,饮水务思源(注:

写于20世纪五十年代初期)

 

一声爆竹全国庆贺入合作社;万户农民齐步走上社会主义。

 

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包产到户,迎来春花万朵;政策放宽,呈现瑞气千祥

 

问历代哪个皇上不纳粮,看今朝谁个农夫不领钱

新农村建设的惠农政策(如免农业税)

(2)上面材料都是中国农村的改革,那么中国城市改革何时开始?

重点又是什么呢?

(2分)

37、观察下列图片,分析有关问题:

(13分)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农民在拔除地主的地界碑 农民申请加入农业合作社   安徽凤阳粮食产量

相关链接:

农业、农民、农村问题简称“三农问题”,它关系到中国的发展和安定。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反映了建国初期党和国家在我国掀起了什么运动?

(6分)

(2)粮食生产是“三农”问题的重中之重,什么原因使材料三安徽凤阳县农业三年三大步?

(3分)

(3)试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三的农村改革中土地制度最大区别是什么?

(4分)

38、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图1 农民在拔除地主立的界碑   图2 农民报名入社  图3 凤阳县农民喜庆丰收

请回答:

(1)图1情景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

(2分)该事件彻底废除了在中国存在了2000多年的什么制度?

(2分)

(2)观察图2情景,“入社”的“社”指什么?

(2分)“入社”就是要引导农民走什么道路?

(2分)

(3)分析图3情景,凤阳县农民载歌载舞说明了什么?

(2分)

39、请阅读材料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2分)

建国以来我们党在解决“三农”问题上,对农村生产关系进行过几次重大调整或变革。

材料一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材料二 社长对大家说:

“我是共产党员,社里再有困难,也要领导大家把社办下去,绝不向困难低头!

”社员齐心协力,若干两年,生产发展了,产量一年比一年提高…“穷大社变了样,鸡毛也能绕天飞。

材料三 公社建立的目的是企图更快地向全民所有制、向共产主义过渡。

公社的一切财产统一核算,统一分配;许多地方的社员在公共食堂吃饭,不要钱;社员的自留地、家畜、树木等,都为公社所有。

材料四 这种制度采取了统一经营与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原则,使集体优越性和个人积极性同时得到发展。

农民高兴地说:

“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

(1)根据材料一,建国初期,我国农村地区发生了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2分)简要说明这一事件对农村的影响。

(3分)

(2)材料二和材料三中提到的“社”分别指的是什么组织?

(2分)它们分别对农村造成了什么影响?

(2分)

(3)根据材料四,改革开放后,我国对农村实行了什么制度?

(2分)

(4)从这几次对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或变革中,你得到什么样的启示(1分)?

4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近年来,中央连续出台了指导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

回眸历史,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农村的政策先后作出过重大调整,在历史上产生了很大影响。

材料二 (建国初期)毛泽东感慨地说:

“现在我们能造什么?

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请回答:

(1)建国初期,我国在农村开展了一项什么样的运动?

该运动主要在什么地区进行?

(2分)

(2)20世纪50年代中期,我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

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什么?

(3分)

(3)1978年,在我国什么地方率先出现搞“包产到户”的典型?

随后在全国农村逐步实行了什么制度?

(2分)   

(4)为改变材料二中的状况,我国政府编制了什么经济发展计划?

请举出在这一计划实施过程中所取得的建设成就(至少2项)。

(3分)

41、探究题(10分)

下面一组图片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对农村关系的调整。

(1)图1情景所反映的重大事件是什么?

依据的法律性文件是什么?

(4分)

(2)观察图2情景“入社”的“社”指什么?

“入社”就是要引导农民走什么道路(4分)

(3)对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目的都是为了                               (2分)

42、(12分)中央电视台政论片《复兴之路》,为我们展现了建国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艰苦的探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阅读下列解说词,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生的共和国仅用了半年时间就使全国物价基本稳定,……农村则继续实行土地制度的改革,先后共使3亿多农民无偿获得了约7亿亩土地。

材料二:

社会主义改造是在生产关系方面由私有制到公有制的一场伟大变革,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一场社会变革……由此开始中华民族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了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

材料三:

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1979年,中国农民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

(1)材料一中“土地制度的改革”是依据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哪一文件进行的?

(1分)此次改革的历史意义?

(2分)

(2)材料二中“社会主义改造”包括哪三个方面?

(1分)为什么说“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一场社会变革”?

(2分)

(3)“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中共中央做出的伟大决策是什么?

(2分)中国农民是怎样“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

(1分)

43、土地改革的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错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2分)

材料一:

规定不经议会的批准,国王不能征税,也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同时,还规定国王既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

材料二:

这部1804年正式实施的《民法典》,明确规定成年法国人都平等地享有民事权利,体现了在法律上公民平等的原则。

法典严格规定了私有财产的合法性。

在19世纪前期,法典起到了打击欧洲封建势力,推动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的作用。

    

——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三:

1933年6月16日美国颁布了一部法律,内容包括三方面:

一是由国家调节各企业主之间的关系。

二是由国家出面调整劳资关系。

三是由国家举办公共工程以增加就业机会,提高社会购买力。

材料四:

第四部宪法继承和发展了1954年宪法的基本原则,总结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经验,并吸收了国际经验,……。

它规定,全国各族人民和一切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任何组织或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请回答:

⑴材料一中的文件是由哪一机构颁布?

其目的是什么?

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

(3分)

⑵材料二中的这部法典是由谁主持制订的?

材料中认为这部法典颁布后起到了什么作用?

材料中提到的“严格规定了私有财产的合法性”是延续了法国历史上哪一部文献的精神?

(3分)

⑶材料三中“一部法律”是指哪一法律文件?

从材料中能看出这部法律有何特点?

(2分)

⑷材料四提到的“第四部宪法”是哪一年颁布的?

分析材料,说一说它具有什么样的地位?

请你写出一部直接维护初中生利益的法律。

(3分)

⑸综合上述材料,你能从中得出什么启示?

(1分)

45、分析说明题(10分)

中国现代史上社会性质发展了两次变化,请回答:

(1)1949年社会性质的变化指什么事件?

(2分)

(2)1956年社会性质的变化指什么事件?

(2分)

(3)说一说它给中国带来的影响分别是什么?

(6分)

46、读“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变化图”,回答:

(1)说一说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到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GDP增长率升幅最大的是哪两个时间段?

(2分)

(2)请分别概括出现上述两个GDP增长率升幅最大的时间段的关键因素。

(2分)

(3)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探究,请你说说我们该如何保持GDP的平稳增长?

(4分)

47、简答题(18分)

⑴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可以概括为什么?

⑵三大改造指国家对哪三个部门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

⑶三大改造什么时间完成的?

⑷有哪些重大意义?

48、我国自古以农立国,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实现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对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发展之路进行了复杂而坚信的探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请回答:

(13分)

(1)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开展土地改革,颁布了什么法令?

(1分)土地改革的意义是什么?

(3分)

(2)在三大改造中,对农业的改造方式是什么?

(1分)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主义进入了什么发展阶段?

(2分)

(3)中共八大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分)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是1958年掀起的“大跃进”和什么运动?

(1分)

(4)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逐步在农村实行了以包产到户为主要形式的什么制度?

(1分)这一制度的实行有什么意义?

(2分)

49、材料:

我国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解决,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社会的安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三农”问题,在不同时期制定不同的土地政策,对生产关系进行调整。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请观察小华设计的“建国以来土地政策和生产关系变化”示意图,分别写出图中A、D两个阶段党和国家所采取的政策措施。

(2分)

(2)在党和国家土地政策的法规指导下,B阶段生产资料的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分)

(3)出现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原因有哪些?

(2分)

(4)结合本地情况,对如何解决“三农”问题提一条合理化建议(2分)

50、根据提示信息,写出相应内容

(1)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                                。

(2)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                                                 。

(3)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方式                                               。

 

试卷答案

1.【解析】

试题分析:

“公私合营”是1953——1956年三大改造期间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时实行的措施。

考点:

人教版新课标历史与社会九年级全一册·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共和国的风雨历程。

2.【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三大改造,根据题目中的时间可以看出是在三大改造时期,关键词语是公私合营,只有在资本主义工商业中采用了这阵形式,所以选择D项,B是在1956年C不是手工业A是1957年。

3.【解析】本题考查的建国后的农业建设,选择B项,C是在70年代D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A是1958年。

4.【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根据所学在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步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选择D项,A是1954年B是1949年C是1957年。

5.【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三大改造,在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生产资料由私有转变为公有制,通过图中的公有制经济的比重可以做出判断,所以符合题意的是B项,CDA项不能表现所有制的转变。

6.【解析】本题考查的是1953年至1956年的社会主义改造,图片中涉及的是农业、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所以正确的是B项,CDA不是图片内容的反应。

7.【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农村的政策的调整,通过图表可以看出其耕地占有量很大,但是工具等占有量很少,这表明生产工具被集体化,所以正确的是B项,CDA不是图表意思。

8.【解析】

试题分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