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基层干部摘自新华网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103553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41.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美基层干部摘自新华网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最美基层干部摘自新华网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最美基层干部摘自新华网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最美基层干部摘自新华网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最美基层干部摘自新华网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最美基层干部摘自新华网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最美基层干部摘自新华网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最美基层干部摘自新华网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最美基层干部摘自新华网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最美基层干部摘自新华网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最美基层干部摘自新华网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最美基层干部摘自新华网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最美基层干部摘自新华网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最美基层干部摘自新华网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最美基层干部摘自新华网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最美基层干部摘自新华网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最美基层干部摘自新华网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最美基层干部摘自新华网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最美基层干部摘自新华网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最美基层干部摘自新华网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美基层干部摘自新华网Word文档格式.docx

《最美基层干部摘自新华网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美基层干部摘自新华网Word文档格式.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美基层干部摘自新华网Word文档格式.docx

之后,梅园雪又陆续推广了玉米吨粮田高产栽培等一系列技术,使产量进一步提高。

“我这个老庄稼把式去年可是让小虫子难住了,要不是梅主任及时送药杀虫,我家一点收成也没有了!

”巨宝山村农民王守山说。

2012年8月,科左中旗400万亩玉米暴发玉米三代粘虫虫灾。

起初,王守山和部分村民不以为然,导致部分地块虫害泛滥成灾。

得知情况的梅园雪心急如焚,连夜联系厂家买虫药,凌晨4点出发去田间指导打药,忙到天黑才回家,第二天又是如此。

“我一定得赶在农民打药前赶到地里,农民看见我,心里踏实。

”20多天奔波,梅园雪嗓子说哑了,身子累瘦了,但全旗打赢了“虫口保粮”的攻坚战,虫灾之年全旗粮食总产量达25亿多公斤,再次被农业部授予“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

“她是我们的‘女财神’,只要梅主任推广的种植方法,我们心里就有底,都跟着干,都能受益。

”从花吐古拉镇福兴村农民韩占荣朴实的话语中不难看出,20多年来,梅园雪已融入“寻常百姓家”。

梅园雪发动福兴村施行秸秆还田时,韩占荣带头实施。

他说,这项技术使来年耕种节了水肥、省了劳力,每户人家直接和间接增收千元以上。

“这就是‘梅财神’的‘法力’!

“她经常是黑夜在路上,白天在地里,我和儿子已经习惯了与她聚少离多。

”梅园雪的丈夫冯文升说,有一天半夜,他被哭声惊醒,开灯起床一看,原来是梅园雪半夜从乡下回家摸黑进屋撞到了墙上。

再加上白天工作上的艰辛,一贯坚强的她终于忍不住哭了起来,说:

“我这样干图啥?

”但是第二天一早,她又早早上班去了。

说起儿子,梅园雪的脸上顿时洋溢起幸福:

“他现在是中国农业大学的硕士研究生,我希望他不要因为看到妈妈的辛苦而放弃到基层为国家作贡献的想法。

为使农业科技惠及更多农民群众,梅园雪走遍全旗516个嘎查村,培训科技示范户3000多户、农民技术员2500人,举办各类科技讲座500多场次。

她主持实施的“农业增效工程”为农民人均增收2870元,科技贡献率达96.4%。

这些年,她主持参与的农业实用技术有30余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0项。

面对获得的自治区“三八”红旗手、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梅园雪平静地说:

“农技推广是我的事业,更是我的第二生命。

农牧民的期待就是我最大的动力,也是我作为一个基层党员干部永远的使命。

最美基层干部:

“外来媳妇”谱写女村官传奇

  “作为一名村支书,论官职没有品级,论俸禄难以富贵。

但你一旦选择了,就要有干出个样来的坚强决心!

”韩丽这句话,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今年49岁的韩丽,17岁到吉林省东辽县安石镇麻纺厂当工人,21岁嫁入朝阳村。

2000年麻纺厂倒闭,时任厂长的她,一夜间变回普通农村妇女。

  “赋闲在家半年后,我搞起了乌鸡养殖,年收入超过10万元。

没想到,2004年,镇党委的一个电话,再次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

”韩丽回忆说,“电话里说,朝阳村干了30年的老支书要退休,让我作为候选人之一参加换届选举,竞选演讲就在一个小时后开始。

  20多天竞选下来,这个“外来媳妇”却在5名候选人中胜出。

  总结原因,韩丽说得坦诚:

“因为我承诺要带着村民致富,想办法筹钱,给村里修桥、修路。

  摘掉“特困”帽子

  2004年3月,韩丽走马上任。

当时,朝阳村欠外债130多万元,人均收入不足3500元,是远近闻名的特困村。

  如何带领村民致富?

韩丽决定先从自己熟悉的乌鸡入手。

  她挨家挨户动员,借钱给村民买鸡雏,传授养殖经验,短短一年,就有26名党员被韩丽“发展”为首批乌鸡养殖专业户。

  2010年,朝阳村生产的乌鸡蛋,正式被注册为绿色农副产品,远销周边地市。

不久,全村乌鸡养殖户达到100余户,年可实现销售收入218万元。

  2006年,经过考察,韩丽决定实施稻田养蟹项目,但却遭到村民反对:

“稻田里养螃蟹,不能打农药,大米肯定会减产!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

”韩丽就先在自家试验。

一年后,村民们惊讶地看到,试验田里产出的无公害大米卖到了24元/公斤仍供不应求,螃蟹也被抢购一空。

  8年苦心经营,韩丽创造了村民眼中的奇迹:

全村年生产总值增加到8300多万元,人均收入提高到9870元,成为县级首富村、市级明星村。

  真情化解阻力

  朝阳村是2003年由一个朝鲜族村和一个汉族村合并而成的。

韩丽上任伊始,面对的另一难题就是:

村民因文化不同,存在一定隔阂。

  “要想赢得少数民族村民的尊重、理解和支持,必须用真情关爱村民、服务村民。

”韩丽开始补习朝鲜族民俗知识,朝鲜族村民家中每有婚丧嫁娶,她都第一时间按照朝族风俗参加;

朝鲜族村民遇到困难,她也能够给予恰当的帮助。

  2003年夏,一场大雨将朝鲜族村民李永浩家的土坯房冲塌。

雨停后,韩丽把自家价值5000多元的红砖、石头、木材拉到李永浩家,并协调民政、残联等部门争取到3000元扶贫款,她带领村民上山伐木,组织村民出义务工,在短短两周时间里就为李家新建了一座砖瓦房。

  如今的朝阳村,已成为“吉林省民族团结进步村”、“全国精神文明村”。

  倾情关注民生

  “泥泞路、土井水、旧草房,村容不整,道路难行。

”这是9年前朝阳村的写照。

  当选村官后,韩丽首先瞅准“村村通”政策,积极争取资金。

不到一年时间,6条高标准水泥路贯通全村,并完成了自来水入户工程。

  韩丽主政之初,村委会是借用的两间小平房,家当仅有一张磕掉漆的办公桌。

村上渐渐富裕后,很多人以为韩丽会先修村委会,没想到,她把钱先用到了村小学的修缮上。

  9年来,韩丽累计筹集资金1500多万元,新修桥涵5座,修建标准公厕350个,安装路灯110盏,设置垃圾箱200多个,植树2万余棵,并建起了污水处理站、大型沼气池、图书阅览室……

“一离开群众,内心就感到孤独”——记“乡村判官”杨斌圣

新华网南昌5月20日电(记者胡锦武)30年来,调解各类矛盾纠纷3700余件,为外出农民工挽回经济损失3600余万元。

由于处事公道、调解成功率高,江西省芦溪县宣风镇人民政府副镇长、法律服务所所长、首席人民调解员杨斌圣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乡村判官”。

宣风镇是一个有着百年历史的商贸古镇,流动人口多、外出务工人口也多,由于地处边界地区,矛盾纠纷时有发生。

1983年,杨斌圣担任宣风镇司法员后,终日奔波调处各类纷繁复杂的纠纷矛盾,骑烂了5辆自行车、5辆摩托车,他也从一个26岁的“愣头青”变成了一个“婆婆妈妈”的“老头子”。

“要带着感情去做事,你才不会烦。

从事人民调解工作,最需要耐得住寂寞,而不要去想升官发财。

”杨斌圣说。

正是因为对群众有着深厚的感情,朴实憨厚的杨斌圣把所有的精力和心血都投入到别人“避之唯恐不及”的调解工作中去,哪怕“病魔”的来临。

2011年3月,断断续续咳嗽了大半年的杨斌圣,在女儿的再三“逼迫”下,才去医院做了一次检查。

不料,竟被医生诊断为“右肺癌”。

得知诊断结果,难过了一阵的杨斌圣,很快就恢复了淡定。

在广州做了两次化疗后,他拒绝了医院要求他住院治疗的建议,坚持回到了宣风镇。

“现在身体还扛得住,还是群众的事重要。

”杨斌圣说,医生曾经很不解地问他:

“身体都这样了,为什么还要管那么多事?

”他当时的回答是:

“需要我的群众很多,我实在放心不下。

回到宣风镇后,杨斌圣一边服药,一边像过去一样满负荷工作。

让家里人把汤药送到办公室或带着药罐外出调解,甚至远赴外省协调外出农民工纠纷事件。

面对倔强的杨斌圣,上级领导不得不下“死命令”,要求他“强制脱岗休息”,并把他送到外地一家疗养院静养。

不料,仅仅住了一个晚上,杨斌圣就偷偷地跑了回来。

“我一离开群众,内心就感到孤独。

”杨斌圣悄声告诉记者,疗养院的住宿太贵,一宿就要好几百元,这也让他心疼。

只有心里装着群众,处处替群众考虑,在公正处事中才能获得群众信任。

熟悉杨斌圣的人都了解他的“七不原则”和“八字格言”:

“七不原则”是指“不坐卧铺、不住宾馆、不下馆子、不收报酬、不打的、不抽烟、不喝酒”;

“八字格言”是指“严、慎、勤、德、公、廉、实、诚”。

这是杨斌圣在从事调解当中树立的一道“行规”,绝不能打破。

杨斌圣曾经是一杆“老烟枪”,一天要抽两三包烟,但他硬是戒了;

年轻时他在酒桌上有个外号叫“不倒翁”,他同样把酒也戒了。

杨斌圣说:

“只有自己站正了、站直了、站平了,调解起来才能正、才能直、才能平。

为了老百姓,其他的一切享受都可以舍掉!

2008年3月6日,京口村农民李志勇的妻子在广东惠州打工期间,被摩托车撞死。

由于害怕承担责任,肇事者始终避而不见,交警部门也束手无策。

杨斌圣得知消息后立即赶到惠州,一待就是10多天,直到彻底感化肇事者家属,答应全额支付赔偿款。

李志勇回忆说,在广东协商赔偿期间,杨斌圣每天跟他一起住工棚,吃盒饭,为了省下交通费,还经常步行十多公里路在肇事者和有关部门之间奔波。

长期的调解工作,为杨斌圣赢得了群众的赞誉,他也先后被授予“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和“全国模范司法所长”等称号。

芦溪县委书记欧阳清新说,杨斌圣用真诚对待事业、用真情关爱群众、用真心化解难题,他身上充分体现了一位共产党员执政为民的良心、诚心、真心、热心。

为了更好地学习推广杨斌圣的典型经验,宣风镇2009年创立江西首个以个人名字命名的“杨斌圣群众工作室”,2011年7月,芦溪县在县、乡(镇)、村(社区)三级同步建立160个“杨斌圣群众工作室”。

2012年,全县各级“杨斌圣群众工作室”调处化解矛盾纠纷2680起,化解率达到98.7%。

记福建省清流县鲜水村党支部原第一书记李彬

那片热土 这份情长

——记福建省检察院下派干部、清流县鲜水村党支部原第一书记李彬

新华网福州6月3日电(记者董建国)他,让1500多名村民铭记一辈子,感念一辈子,“最有困难的时候,第一个想到了他”;

他病重时,70多岁的老奶奶要为他捐肾,一辈子未出远门的山民们走出大山,远赴省城探望他。

李彬,福建省人民检察院反贪局检察官,作为福建省第二批省派干部,6年前到福建省三明市清流县李家乡鲜水村担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

驻村3年间,他把全副身心交给了乡亲,将一个省级重点扶贫村发展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而他自己却累垮了,在驻村工作即将结束时,被确诊患慢性肾衰竭。

如今,离开鲜水村的李彬还忍受着病痛的折磨,那个相距500多公里的小村庄依然让他挂怀。

“人生没有如果,没有后悔”

每天从早上6点到晚上7点30分,要吃八种药共60粒,分五次吃;

因为怕错过吃药时间,闹钟要设置五次,药罐子当然得随身带着……

李彬如今又回到福建省检察院反贪局的岗位上。

经历过换肾手术的他,如今正投入新工作。

“如果可以重新选择,你还会选择驻村生活吗?

“人生没有如果,没有后悔。

离开鲜水村3年了,李彬一直关注着村子里的变化。

他的手机至今还开通绑定三明和福州的“两城一家”功能。

“前几天,村民邹立文打电话告诉我,他侄子找到了称心的工作,还说罗大娘的身体还很硬朗,听了心里很高兴。

“去年底,村里那座旧桥终于改建成结实的新桥,不用担心孩子们上学时不安全了;

村里的烟田道路硬化工作也完工了,现在车子可以直接开到烟田里,‘肩挑手提运烟叶’成了历史;

今年,冷泉住宅小区建设也完工了……”

他把农民当亲人

李彬至今还清晰记得第一次来到鲜水村的情景:

想不到村部这么破旧,想不到村貌这么脏乱,想不到冷泉这么好的资源一直浪费着。

这三个想不到,是鲜水村留给他的第一印象。

“河流无阻碍时就没有浪花”、“为民谋利要真心、真情、真抓实干”。

第一周的驻村日记,李彬记下这样的字句。

李彬开始“摸家底”,挨家挨户走访,全村410多户,户户到过;

全村86户困难户情况,一一掌握,一一帮扶。

就在面临新角色的巨大压力时,他接到母亲生病住院的消息。

“妈妈,等把情况摸熟了,就回来。

”“妈妈,等工作上轨道了,就回来。

”……他一拖再拖,直到第二年春节。

家事顾不上,村里的事将他的心填得满满的。

“我一直在想,做什么,怎么做,做成什么样。

”他说。

修复村部、修筑村道、开发冷泉等,一共15件事,列入他为鲜水村制订的3年发展规划。

“村里有了自来水,大家再也不用走十几分钟的路去挑水了。

”“两公里长的环村水泥路修好后,村里的盲人黄炳通下雨天也敢拄杖自己走到小卖部了。

3年里,李彬把鲜水村当成自己的第二故乡。

与村民交朋友,唠家常、下地与村民一起扛锄头、种烟、种菜。

逢年过节,村民们总会邀请李彬到家里喝两盅,一起过节,把李彬当成自家人。

3年来,李彬能用地道的方言与村民进行沟通交流。

说起李彬的好,村民们如数家珍。

他见义勇为,救人垫钱送医后悄然离去;

他冲进火场,救出几十头耕牛,自己被火烧伤;

他跳进深水中拉住渔网,防止鱼苗被洪水冲走。

村民邹立和经济困难,在李彬的帮扶下,一年靠种果树和养牛有6万多元的收入。

村民黄仁林患白内障多年,家里穷一直无法做手术,李彬得知后,二话不说资助他600元,硬催着黄仁林把手术做了。

在李彬的带领下,鲜水村这个公共基础设施几乎为零的省级扶贫重点村,一跃成为清流县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并成为“海西最具潜力十大乡村游”的乡村。

2007年至2010年的3年间,鲜水村民年人均收入由2850元猛增到6100元,去年又突破8000元。

他与村民心连心

2010年春节后,村里人发现李彬明显消瘦,劝他回家检查身体。

李彬因村里的事,都错过了。

6月,李彬被同事强行带回福州,检查结果是“慢性肾衰竭、双肾严重萎缩,必须血透、换肾”。

李彬病重的消息在鲜水村传开了。

村民们从四面八方赶到村部要为李彬捐款:

93岁的王春凤老人颤巍巍地来了,盲人黄炳通摸索着来了;

有的提着一只鸡,有的捧来一篮子鸡蛋……70多岁的罗清妹老人一次又一次来到乡政府,要求把自己的肾捐给李彬。

李彬说,你为老百姓想,他们就把你当亲人。

我在鲜水村做的,是职责所在,可村民却把我的点滴工作记在心里。

2010年来,李彬先后被授予“全国模范检察官”“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李彬把鲜水村装在心里,鲜水村民也把他放在心坎。

如今,在鲜水村村头竖着一块由村民们自发立的石碑,碑文上写着:

“李彬在任三年间,建设新农村,硬化环村路,安装自来水……饮水思源,特立此记。

这里的改革最接地气——社区书记崔章程的“改革设想”和基层实践

新华网北京6月17日电(记者杨毅沉)北京市石景山区委鲁谷社区工作委员会书记崔章程,整整花了10年时间,让人们透过基层社区干部的工作实践,看到了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设想”。

鲁谷社区,是北京市唯一被称为“社区”的街道。

不同于城市内传统的街道办事处,鲁谷社区的改革思路,是让精简机构、转变职能、提高效率、基层民主以及加强党的领导这些政策方向落到实处:

公务员精简50%、17个科室简编为“三部一室”、成立社区大党委、建立社区“小人大”,无不让人感受到新风扑面而来。

“我主动提出到社区工作,就是觉得这里最接地气。

”58岁的崔章程说,“感觉到了基层才能真正把自己所思所想实践出来。

”新世纪初,崔章程主动要求走出机关大院,告别了区委组织部副部长的岗位。

2003年,鲁谷社区正式从八宝山街道办事处脱胎而出,是克隆一个一模一样的办事处,还是建立一个具有全新管理模式和体制的新型现代化社区?

作为鲁谷社区首任工委书记,崔章程带着对“改革设想”的探索和对实践的一腔热情投入到改革试点中。

“有人说我瞎折腾,也有人觉得这个位子‘有利可图’,实际上我们是小政府、大社区。

”崔章程没有对记者多说什么,但在实践当中,鲁谷社区积极主动调整,勇于自我改革,将派出所、统计所、司法所及城管、交通安全、消防部门全部拿出社区,实行区里职能部门垂直管理,同时社区还剥离、转出、整合了28项政府职能。

崔章程认为,这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将街道从越权、越位的掣肘和无限、全能的负担中解脱出来。

崔章程不大的权力,还要受到社区“小人大”的制衡。

崔章程除了服务社区,很多事情自己拍不了板。

记者在参加鲁谷社区代表会议时发现,不仅居民代表和崔章程平等交流,遇到一些涉及民生的便民工程,必须让代表达成一致才能实施。

这个被崔章程称为“社区小人大”的新体系,是2003年10月建立的鲁谷社区代表会议,它是北京市首个街道层面的自治组织。

作为社区代表会议的议事、协调组织,社区委员会与社区党工委、社区行政事务管理中心相配套,共同管理社区。

2008年,鲁谷社区代表会议举行换届,选举产生代表135名。

就在6月中旬一次集中反映问题的社区代表会议上,10多位来自社区下辖居委会的代表,对便民健身工程进行了监督评议。

社区代表与崔章程坐在一张桌子周围,有问题说问题,有建议提建议,基层民主清风扑面。

10年来,鲁谷社区在200多项便民工程上投资达5000万元左右,这些工程全部由居民代表会议决定。

“也有承包商找到我想接工程,但一是我不干,二是工程置于区里统一招标和党员群众监督之下,会确保这是‘阳光工程’。

在力求将权力置于阳光下运行的同时,崔章程首先把手机号“置于阳光下”——向社区居民公布手机号并全天开机。

记者注意到,为了保证24小时随时畅通,崔章程到现在还拿着一部简易省电的非智能手机。

鲁谷社区的工作人员说,崔书记每逢过节、汛期、恶劣天气时,都要亲自到住着1万多人的平房区检查安全状况,有一次一辆大卡车半夜卡在桥下,崔书记接到电话马上赶到现场查看指挥。

10年间,崔章程有机会到区里机关岗位任职,但是他说,自己在边疆当兵十几年,还是在基层“接地气”,能让自己思考和实践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经过多年实践与总结,崔章程将政府体制改革的“改革设想”概括为“一、二、三、四”:

理顺一个关系,是理顺政府、社会和市场的关系;

实现两个归位,是实现政府行政管理职能与社会管理职能的重新归位;

构建三个体系,是构建党的领导、社区行政管理与社区自治三套工作体系;

实现四个转变,是实现由管理型社会向服务型社会转变,由无限责任政府向有限责任政府转变,由政府包办社会向社会建社区转变,由以往政府管理成本过高向降低管理成本、提高工作效率转变。

还有两年崔章程就该退休了,“退休之后,我会像社区里的230多名社工一样,换个方式为大家伙服务。

村官魏华伟:

清华硕士变成“农民贴心人”

新华网郑州7月15日电(记者双瑞)清华大学硕士生魏华伟当年刚一到河南省上蔡县文楼村,就被村民们来了个下马威。

“高材生当村官,是来镀金的吧?

”村民说话直截了当,“干好了我们敲锣打鼓送,干不好就用砖头砸你走!

”5年过去了,村民挂在口头的是“吃水不忘打井人,致富不忘魏书记”,不被看好的清华高材生成了“农民贴心人”。

记者见到魏华伟的时候,他正跟文楼村一个种了30亩西瓜和10亩草莓的农户老骆蹲在地头聊天。

几年村官当下来,魏华伟的肤色变得黝黑,只是鼻梁上一副眼镜和干净的衬衫流露出些许“知识青年”的痕迹。

老骆热情招呼客人吃刚摘下的西瓜。

原来他在县城路边卖鞋,日子过得很清苦,听了魏华伟的建议才专心种地。

对于大家七嘴八舌的提问,他自信又骄傲地说:

“种了几年我都成专家了,今年挣10万没问题。

”魏华伟插了一句:

“不能翘尾巴啊。

”老骆不好意思地点点头。

“郁闷了鼓鼓劲,飘了我压一压”,这是魏华伟带领村民创业总结出的经验,5年下来他做群众工作已经游刃有余。

老骆说:

“他不是我的领导,是哥们儿,是精神标杆。

”在不少村民看来,魏华伟的功劳不仅是谋发展,更重要的是改变了大家的精气神儿。

文楼村是河南省38个艾滋病防治帮扶重点村之一,多年来村民生活水平不高,精神风貌也是悲观失望居多。

2008年,清华大学毕业的法学硕士魏华伟放弃城市就业机会,自愿报名到文楼村当村官。

这一举动让许多人不解,名校高材生何必到农村去吃苦受累?

文楼村村民们也惊疑不定,村民周玉顺回忆说:

“一听是北京来的大学生,大家都很惊讶,说肯定待不长,三天两晌就走了,指望不上。

对魏华伟而言,这并不是心血来潮,而是基于个人理想做出的慎重选择。

“农村人才匮乏,这也是我愿意做的事。

”魏华伟曾说,知识分子不应该只关注一体之屈伸,一家之饥饱,真正需要关注的是作为个体对于群众和社会的责任义务。

到了文楼村,面对一片质疑声,魏华伟没有辩解,立志用行动证明自己扎根文楼的决心。

无论田间地头还是街头巷尾,他见人就凑上去攀谈,谁家干活他去帮一把,有人头疼脑热他主动慰问,入村2个月就把700多个农户一家不落地走访了一遍,基本摸清了底细,村民对他的态度也明显缓和。

由于来自艾滋病村,村民出去打工经常受挫,全靠几亩地维持生计,几个村民试着找魏华伟想办法。

农民渴望过上好日子的心思一目了然,魏华伟也觉得是时候发挥所长带领群众致富了。

文楼村靠近县城,有多年的蔬菜种植传统,魏华伟分析后认为发展蔬菜大棚有出路,但村民有顾虑,人人不愿当“出头鸟”。

他先是带着5名态度较积极的村民去上海学习,又组织有经验的种植户到附近蔬菜强县考察,还请农业大学的专家来村里答疑解惑。

前前后后召开29次村委会,村民才肯相信他,由此18户村民组成的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诞生了。

蔬菜大棚种植户雷铁山说:

“魏书记当初让建棚,我怕赔本不敢干,他往家里跑了七八趟,现在挣钱了,真不知怎么感谢他。

”雷铁山建了900平方米的温棚种蔬菜,头一年挣了3万元,第二年就翻番了。

从2008年毕业当大学生村官,到2009年8月当选文楼村村委会主任,再到2011年任党支部书记,魏华伟在文楼村几年,年年都上新的致富项目。

他引入绿色菌和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搞活村里的国家扶贫项目菌种厂,不仅产值年年攀升,还解决了50余名妇女和大龄村民的农闲打工问题。

此外,他还引进饲料厂,建立高科技农业示范园,生产莲藕、蓝莓和台湾西瓜,从前见都没见过的东西成了村民的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司法考试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