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单元测试题基础卷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104899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1.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单元测试题基础卷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单元测试题基础卷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单元测试题基础卷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单元测试题基础卷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单元测试题基础卷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单元测试题基础卷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单元测试题基础卷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单元测试题基础卷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单元测试题基础卷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单元测试题基础卷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单元测试题基础卷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单元测试题基础卷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单元测试题基础卷Word文件下载.docx

《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单元测试题基础卷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单元测试题基础卷Word文件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单元测试题基础卷Word文件下载.docx

2SO3(g)ΔH=-196.6kJ·

mol-1,平衡时容器内气体压强为起始时的90%。

保持同一反应温度,在相同容器中,将起始物质的量改为4molSO2、3molO2、2molSO3(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一次平衡时反应放出的热量为294.9kJ

B.两次平衡SO2的转化率相等

C.第二次达平衡时SO3的体积分数大于

D.达平衡时用O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25mol·

(L·

min)-1

5.一定条件下,通过下列反应可实现燃煤烟气中硫的回收:

SO2(g)+2CO(g)

2CO2(g)+S(l)ΔH<

若反应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平衡前,随着反应的进行,容器内压强始终不变

B.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分离出硫,正反应速率加快

C.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可提高SO2的转化率

D.其他条件不变,使用不同催化剂,该反应的平衡

常数不变

6.合成

氨所需的氢气可用煤和水作原料经多步反应制得,其中的一步反应为:

CO(g)+H2O(g)

CO2(g)+H2(g)ΔH<

反应达到平衡后,为提高CO的转化率,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

A.增加压强B.降低温度

C.增大CO的浓度D.更换催化剂

7.在一定温度下,向容积固定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amolNO2,发生如下反应:

2NO2(g)

N2O4(g)

ΔH<

达平衡后再向容器中充入amolNO2,再次达到平衡后,与原平衡比较,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相对平均分子质量增大

B.NO2的转化率提高

C.NO2的质量分数增大

D.反应放出的总热量大于原来的2倍

8.温度为T时,向2.0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0molPCl5,反应PCl5(g)

PC

l3(g)+Cl2(g)经过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

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

t/s

50

150

25

350

n(PCl3)/mol

0.16

0.19

0.2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在前50s的平均速率v(PCl3)=0.0032mol·

s)-1

B.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平衡时c(PCl3)=0.11mol·

L-1,则反应的ΔH<

C.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1.0molPCl5、0.20molPCl3和0.20molCl2,反应达到平衡前v(正)>

v(逆)

D.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2.0molPCl3和2.0molCl2,达到平衡时,PCl3的转化率小于80%

9.(双选)为探究锌与稀硫酸的反应速率[以v(H2)表示],向反应混合液中加入某些物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加入NH4HSO4固体,v(H2)不变

B.加入少量水,v(H2)减小

C.加入CH3COONa固体,v(H2)减小

D.滴加少量CuSO4溶液,v(H2)减小

10.在体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一定量的SO2与1.100molO2在催化剂作用下加热到600℃发生反应:

2SO2+O2

2SO3ΔH<

当气体的物质的

量减少0.315mol时反应达到平衡,在相同温度下测得气体压强为反应前的82.5%。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当SO3的生成速率与SO2的消耗速率相等时反应达到平衡

B.降低温度,正反应速率减小程度比逆反应速率减小程度大

C.将平衡混合气体通入过量BaCl2溶液中,得到沉淀的质量为161.980g

D.达到平衡时,SO2的转化率为90%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50分)

11.(16分)汽车尾气里含有NO气体是由于内燃机燃烧的高温引起氮气和氧气反应所致:

N2(g)+O2(g)

2NO(g)ΔH>

0已知该反应在2404℃时,平衡常数K=64×

10-4。

请回答:

(1)某温度下,向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N2和O2各1mol,5分钟后O2的物质的量为0.5mol,则N2的反应速率为。

 

(2)假定该反应是在恒容条件下进行,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填字母序号)。

A.消耗1molN2同时生成1molO2

B.混合气体密度不变

C.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D.2v正(N2)=v逆(NO)

(3)将N2、O2的混合气体充入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下列变化趋势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

(4)向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充入等物质的量的N2和O2,达到平衡状态后再向其中充入一定量NO,重新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与原平衡状态相比,此时平衡混合气体中NO的体积分数(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该温度下,某时刻测得容器内N2、O2、NO的浓度分别为2.5×

10-1mol·

L-1、4.0×

10-2mol·

L-1和3.0×

10-3mol·

L-1,此时反应(填“处于化学平衡状态”“向正反应方向进行”或“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理由是。

12.(18分)工业上制备H2的一种重要方法是:

CO2(g)+H2(g)ΔH=QkJ·

mol―1。

已知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若在一固定的密闭容器中,850℃时发生上述反应,并测得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mol·

L―1)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下表:

时间/min

CO(g)

H2O(g)

CO2(g)

H2(g)

0.200

0.300

2

0.138

0.238

0.062

3

c1

c2

c3

c4

4

已知:

850℃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1.0,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可以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A.单位时间内减少CO(g)的浓度等于生成CO2(g)的浓度

B.反应容器内的压强不发生变化

C.混合气体中H2(g)的浓度不再发生改变

D.氢气的生成速率等于水的消耗速率

(2)Q0(填“>

”“=”或“<

”)。

(3)若在850℃时向反应容器中充入H2O(g),K值(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工业上在反应容器中通入过量H2O(g)的作用是。

(4)上表中c2为,CO(g)的转化率为。

13.(16分)在1.0L密闭容器中放入0.10molA(g),在一定温度进行如下反应:

A(g)

B(g)+C(g)ΔH=+85.1kJ·

mol-1

反应时间(t)与容器内气体总压强(p)的数据见下表:

时间t/h

1

8

16

20

30

总压强

p/100kPa

4.91

5.58

6.32

7.31

8.54

9.50

9.52

9.53

回答下列问题:

(1)欲提高A的平衡转化率,应采取的措施为。

(2)由总压强p和起始压强p0计算反应物A的转化率α(A)的表达式为,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列式并计算反应的平衡常数K。

(3)①由总压强p和起始压强p0表示反应体系的总物质的量n总和反应物A的物质的量n(A),n总=mol,n(A)=mol。

②下表为反应物A浓度与反应时间的数据,计算:

a=。

反应时间t/h

c(A)/(mol·

L-1)

0.1

a

0.026

0.0065

分析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浓度c(A)变化与时间间隔(Δt)的规律,得出的结论是,由此规律推出反应在12h时反应物的浓度c(A)为mol·

L-1。

1.解析:

可逆反应经一段时间后达到化学平衡状态,但是4molNH3不能完全反应掉,则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小于905.9kJ,A错误;

平衡建立的实质为v(正)=v(逆),即v正(NO)=v逆(NO),又v正(NO)=v正(O2),所以v正(O2)=v逆(NO),B错误;

平衡后减小压强,平衡正向移动,由M=,反应正向移动后,m不变,n变大,则M变小,C错误;

平衡后升温,平衡逆向(吸热方向)移动,NO的含量减小,D正确。

答案:

D

2.解析:

增大压强,正、逆反应速率都加大,但正反应速率增大得更多,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即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

C

3.解析:

A项条件改变,增大压强,若平衡不移动,A的浓度变为原来的2倍,实际变为原来的2.1倍,说明平衡逆向移动,故m+n<

p+q;

因反应是按反应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消耗的,所以只有起始加入量也符合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比例时,A、B的转化率才能相等,B正确;

若m+n=p+q,则反应过程中反应的总物质的量不变,所以C说法正确;

温度不变、压强增大到原来的2倍,根据反应的体积变化,容器的体积可能等于原来的,D不正确。

4.解析:

设达平衡时生成SO3(g)物质的量为2x,则剩余SO2(g)的物质的量为(3mol-2x)、O2(g)为(2mol-x),混合气体总的物质的量为(5mol-x)。

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有,解得x=0.5mol,再结合热化学方程式可知,放出的热量为=98.3kJ。

选项B,起始物质的量改为4molSO2、3molO2、2molSO3(g),相当于加入6molSO2、4molO2,,故与第一次平衡是等效平衡,两次平衡中SO2的转化率、SO3的体积分数相等,故选项B正确,C错误。

选项D,题目没有告诉达平衡时的时间,无法计算反应速率。

B

5.解析:

该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平衡前,随着反应的进行,容器内压强逐渐变小,A项错误;

因硫单质为液体,分离出硫对正反应速率没有影响,B项错误;

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平衡向左移动,SO2的转化率降低,C项错误;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使用催化剂对平衡常数没有影响,D项正确。

6.解析:

该反应为气体物质的量不变的反应,压强改变对平衡无影响,A错误;

反应ΔH<

0,降低温度,平衡正向移动,CO转化率增大,B正确;

增大CO浓度,CO转化率减小,C错误;

催化剂的使用对平衡无影响,D错误。

7.解析:

温度一定,向容积固定的容器中再加入amol的NO2相当于对原平衡加压体积减小为原来的一半,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NO2的质量分数会减少,NO2的转化率会提高,混合物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会增大。

8.

解析:

反应前50s的平均反应速率v(PCl3)==0.0016mol·

s)-1,A错误;

温度为T时,平衡时c(PCl3)==0.10mol·

L-1,升高温度,再达平衡时c(PCl3)=0.11mol·

L-1,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右移,ΔH>

0,B错误;

在该温度下,达平衡时,各组分物质的量分别为:

n(PCl

3)=n(Cl2)=0.20mol,n(PCl5)=1mol-0.20mol=0.80mol,在相同温度下投入1.0molPCl5、0.20molPCl3、0.20molCl2,相当于在原题平衡基础上加入0.20molPCl5,平衡正向移动,v(正)>

v(逆),C正确;

充入1.0molPCl5建立的平衡与充入1.0molPCl3和1.0molCl2建立的平衡为相同平衡,充入1.0molPCl5建立的平衡PCl5的转化率为×

100%=20%,则充入1.0molPCl3和1.0molCl2建立的平衡PCl3转化率为80%。

当向容器中充入2.0molPCl3和2.0molCl2时,相当于将两个上述平衡(充入1.0molPCl3和1.0molCl2建立的平衡)合并压缩到2.0L,平衡左移,PCl3转化率大于80%。

9.

A项会使c(H+)增大,v(H2)增大,B项加水稀释,c(H+)减小,v(H2)减小,C项生成CH3COOH是弱电解质,c(H+)减小,v(H2)减小,D项会形成铜锌原电池,v(H2)增大。

BC

10.

结合化学反应可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O2的物质的量即是气体减少的物质的量,由于气体体积一定,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假设n(SO2)=x,则有=82.5%,解得:

x=0.7mol。

SO3的生成速率与SO2的消耗速率随时都相等,不能作为建立平衡的标志,A项错误;

降低温度,放热反应中,平衡正向移动,v(正)>

v(逆),逆反应方向化学反应速率下降的程度更大,B项错误;

混合气体中,只有SO3能与BaCl2反应,即生成n(BaSO4)=n(SO3)=2n(O2)反应=2×

0.315mol=0.63mol,质量为0.63mol×

233g·

mol-1=146.79g,C项错误;

达平衡时,SO2的转化率为×

100%=90%,D项正确。

11.(16分)

(1)v(N2)=v(O2)==0.05mol·

min)-1。

(2)该反应是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C项错误。

A项N2的消耗和O2的生成分别表示正反应和逆反应,比例符合方程式化学计量数之比,正确;

容器体积不变,反应前后气体的密度始终不变,B项错误;

D项分别表示向正、逆反应方向进行,比例关系符合方程式化学计量数比例,正确。

(3)该反应为吸热反应,随着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反应物转化率增大,平衡常数增大,A、C项正确;

催化剂不能影响化学平衡,B项错误。

(4)由于该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故不受压强影响,反应达到平衡后再充入NO,重新达到平衡后相当于对原平衡的加压过程,故NO的体积分数不变。

(5)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将所给物质浓度代入表达式求浓度商:

=9×

10-4<

64×

10-4,故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1)0.05mol·

(2)A、D(3)A、C(4)不变

(5)向正反应方向进行根据计算得浓度商Qc<

K

12.(18分)

(1)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主要从成分的浓度保持不变,正逆反应速率相同来分析,正确选项是C。

(2)由图可知,升高温度,K的值减小,平衡向着吸热反应方向移动,所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3)K的值只与温度有关,与成分的浓度无关。

通入过量H2O(g)的目的是提高反应物CO的转化率。

(4)三段式计算的应用:

CO(g)+H2O(g)

CO2(g)+H2(g)

c始/(mol·

L-1):

0.20.300

c化/(mol·

0.3-c20.3-c20.3-c20.3-c2

c平/(mol·

c2-0.1c20.3-c20.3-c2

=K,c2=0.18。

CO(g)的转化率为×

100%=60%。

(1)C

(2)<

(3)不变提高CO的转化率或利用率

(4)0.1860%

13.(16分)

(2)压强之比等于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依据三部曲进行求解:

A(g)

B(g)+C(g)

始态:

p000

反应:

p0·

α(A)p0·

α(A)

终态:

p0-p0·

p=[p0-p0·

α(A)+p0·

α(A)]=p0+p0·

α(A)求得α(A)=(-1)×

100%;

25h时反应已平衡,α(A)=(-1)×

100%=94.1%;

依据三部曲进行求解:

A(g)

始态/(mol·

0.1000

反应/(mol·

0.09410.09410.0941

平衡态/(mol·

0.10-0.09410.09410.0941

K==1.5mol·

L-1

;

(3)①依据可得n总=×

0.1mol;

n(A)=0.1mol×

[1-α(A)]=0.1mol×

[1-(-1)]=0.1mol×

(2-);

②n(A)=0.1mol×

(2-)=0.1mol×

(2-)=0.051mol,体积为1L,a=0.051mol·

L-1;

0~4h浓度大约变为0h时的,4~8h浓度又变为4h的,从8~16h经过8个小时浓度变为8h的,所以每经过4个小时浓度均降低为原来的。

(1)升高温度、降低压强

(2)(-1)×

100%94.1%

A(g)

0.1000

0.10×

(1-94.1%)0.10×

94.1%0.10×

94.1%

(3)①0.10×

0.10×

(2-)

②0.051

达到平衡前每间隔4h,c(A)减少约一半

0.0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