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的毁灭公开课优质教案及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105383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5.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圆明园的毁灭公开课优质教案及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圆明园的毁灭公开课优质教案及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圆明园的毁灭公开课优质教案及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圆明园的毁灭公开课优质教案及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圆明园的毁灭公开课优质教案及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圆明园的毁灭公开课优质教案及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圆明园的毁灭公开课优质教案及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圆明园的毁灭公开课优质教案及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圆明园的毁灭公开课优质教案及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圆明园的毁灭公开课优质教案及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圆明园的毁灭公开课优质教案及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圆明园的毁灭公开课优质教案及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圆明园的毁灭公开课优质教案及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圆明园的毁灭公开课优质教案及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圆明园的毁灭公开课优质教案及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圆明园的毁灭公开课优质教案及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圆明园的毁灭公开课优质教案及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特别珍贵的东西。

  估量:

读“liang”,推算、计算的意思。

  众心拱月:

拱,环绕。

无数星星环绕着月亮,比喻许多东西围绕着一个中心。

  金碧辉煌:

形容建筑物异常华丽,光彩夺目。

不要把“碧”误写成“壁”。

  玲珑剔透:

玲珑,精致灵巧;

剔透,剔除多余的部分,使透空明晰。

形容器物小巧玲珑,精致奇妙。

  三、简单介绍圆明园

  四、巩固练习。

  练习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层次。

  1、自己读课文,想想课文每个自然段的意思,练习分段。

  2、全班讨论课文的分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讲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和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第二段(第2至4自然段)具体介绍当年圆明园的辉煌景观。

  第三段(第5自然段)讲英法侵略者毁灭圆明园的强盗行径。

  五:

作业布置:

  1.拓展延伸昔日的圆明园与今日的圆明园的有关资料。

  2.有感情读课文,习字。

  第二课时

  一、学习第一、二段

  朗读第二大段,了解圆明园的过去。

这部分主要介绍了圆明园辉煌的景观。

是从三方面具体介绍的:

先介绍了圆明园的位置与总体布局;

再介绍园中的各种景点;

然后介绍了园内收藏的历史文物和奇珍异宝。

  

(1)先读第2自然段。

标出共有几句话,每句话向我们介绍了什么?

(3句话)

  

(2)读读第3自然段。

画画图内有哪些美不胜收的景观,从中你能想像出什么?

  第一句中有个分号,包括两个分句,从第一个分句“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可以想像出园内不计其数的宫廷建筑各具风格,千姿百态。

第二个分句“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这句中的“象征”是用具体东西表现事物的某种意义。

封建帝王为了变变花样,换换口味偶尔也想上街逛逛,到农村看看,就在园特造了一座“舍卫城”(即买卖街)和“北村山村”。

一旦皇帝兴致来了,要逛街,就得马上把买卖街布置起来:

宫监人等立即扮成商人、手工艺人、游人,各处响起叫卖声,做各种交易,很像个热闹的街市。

  第二句到第五句介绍了圆明园在园林建筑上的几个主要特点。

请同学一一说出来。

想想自己说明了什么?

  一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

帝王们为了享乐,不惜代价把全国名胜移置园中。

  二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

  三是吸取了西洋建筑的风格。

  第六句对全段进行了概括总结。

写出了在园内游览的感受,通过这些感受来赞叹圆明园汇聚天下风光的迷人景色,融合中外风格的建筑艺术,赞叹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所创造的这一世界园林奇迹。

  (3)读第4自然段。

想想为什么说圆明园“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有最珍贵的历史文物、历代名人书画、各种奇珍异宝。

  老师适当补充一些具体内容,让学生易于体会圆明园的文物价值。

  从收藏时间看:

先秦——清有20XX多年.

有20XX多年祭奠用的青铜礼器;

有历代名人书画,而这些绝大部分是真迹,许多是孤本;

还有很多珍宝及外国进贡的珍稀礼品。

所有这些文物,对于研究中国社会的发展和中国古代的文明都有极其重要的价值,不少都是无价之宝,所以用“最珍贵”来形容。

  二、熟读前两部分课文,请同学交流读后的体会、心情。

  三、学习第三段。

  1.读读课文。

想想圆明园是怎样被毁灭的?

  2.展开讨论:

把最让你气愤的地方读一读、说说你为什么气愤?

  重点理解“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

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闯进”说明他们简直是强盗,接着一层深一层地揭露侵略者的强盗行径:

只要能拿的,一点儿不留;

拿不动的,用大车、牲口搬运,也不落一点儿;

拿不动、运不走的,没有办法了,也不放过,想办法也要破坏掉,毁掉。

多么令人气愤!

有资料记载,讲强盗们“遇珍贵不可携的如铜器、瓷器、楠木陈设等,则以棒击毁,必至粉碎而后快”。

  侵略者们抢掠、毁坏还不成,进而放火焚烧,“大火连烧三天”,不仅使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名园化为一片灰烬,而且国内的珍贵的历史文物也被大火烧掉了。

我们应该牢记这一耻辱的历史:

有把火曾把耻辱写在每一个中国人的脸上,同时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烙上了深深的仇恨,这把火腾空燃烧的时候,一个拥有黄河和长江滚滚波涛的民族,一个拥有亿万双有力的手和亿万双泪汪汪眼睛的民族,却只能握着空拳,眼睁睁的看着这座万园之园化为一片灰烬。

  说说此刻心中的感想。

  3.大家为什么会有这么强烈的感受?

  4.带着这种情感,自由读或同桌之间读或和你的好朋友读

  5.我们带着这种感情站起来读

  四、学习第一段

  读第一段,体会“不可估量的损失”的意思。

(说明损失巨大)

  五、讨论问题。

  课文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可为什么用较大篇幅写了它辉煌的过去?

  课文用较大篇幅写了圆明园的辉煌的过去,突出了他的雄伟壮观和收藏的大量无价之宝,而正是这样一座世界闻名的园林,这样一座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竟然在几天之内化为一片灰烬。

这两部分内容紧密联系,更能激起人们对侵略者无比憎恨的感情。

  六、假如此时你正在圆明园的废墟旁,你最想说些什么?

(自由发言,畅所欲言)

  围绕两方面内容:

对优美园林和劳动人民的赞叹,对侵略者的憎恨。

不忘国耻,激发振兴中华的责任感、使命感。

让我们再次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七、巩固练习。

  八、作业

  读了这篇课文,你想到了什么,想说些什么,把他们写下来吧!

  教学反思:

  《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但圆明园的辉煌已成为历史的记载,课文所介绍的内容都已消失,无法再现,文章的内容相对单薄,缺少生动感性的描述,更缺乏对民族苦难的深层思考。

  为了达到本课的情感目标,突破重难点,于是,我适时地给学生补充材料,如写有关圆明园的资料、图片,向学生展示了当年圆明园的辉煌之处:

它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它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教学中还注重以读为本,读中感悟。

突出语文课“以读为本,以读代讲,熟读成诵,在读中感悟”的特点,课堂上留给学生充足的读书时间,采用自由读、指名读、默等多种形式的朗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的气氛,使学生在读中思、读中悟。

让学生充分感知课文语言,品味语言去感受昔日圆明园的精美、壮观。

使学生深切感受圆明园它作为万园之园的独特魅力,激起学生对昔日圆明园的无比热爱,无限向往,从而萌生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由衷地发出“圆明园真的太美了”这样的感叹。

  当学生沉浸在圆明园的辉煌中时话锋及转:

“这样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却被毁灭了,是谁毁灭了它?

为什么会被毁灭?

”引导孩子感受圆明园的毁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

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

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等,这时组织学生说话练习:

“假如此时你正在圆明园的废墟旁,你最想说些什么?

”这样同学们都感慨万千。

最后我再次组织学生通读课文,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阅读感受和体会,有的为圆明园的毁灭而感到惋惜,有的是对侵略者的行径仇恨……让他们认识到了他们这一代肩挑重担,必须发奋学习,保卫祖国,决不让列强再踏进国土一步,要让庄严的五星红旗永远高高地飘扬。

  在教学时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学生的思维发展、情感体验没有充分拓展开。

在课上如果安排学生动笔下下自己的感受就更好了。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估量、损失、殿堂、销毁、瑰宝、灰烬、举世闻名、众星拱月、玲珑剔透、亭台楼阁、诗情画意、天南海北、奇珍异宝”等词语。

背诵第三、四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学习与运用搜索、整理资料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了解圆明园毁灭这一屈辱的历史,激发爱国之情。

引导学生读文、感悟、想像,在脑海中再现它昔日的辉煌景观,体会作者安排材料的独特之处。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略)

  一、谈话导入揭题

  1、谈话:

北京的风景名胜有哪些?

  2、导入课题

  同学们,北京还有一个著名的园林,就是圆明园。

(板书:

圆明园)

  圆明园上一座著名的皇家园林,它是十几代劳动人民,历史150多年,耗资5亿3千万两白银修建而成的。

但是今天,我们来到北京却只能看见几根柱子,因为----(板书完整课题)齐读

  二、初步感悟损失“不可估量”

  课文第一自然段这么说——引读(课件出示:

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1、读了这一句话,你知道了什么?

  2、理解“不可估量”并板书

  3、连续出现两次不可估量说明什么?

  是啊,圆明园毁灭了,这个损失是无法估量的。

那么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昔日的圆明园看看。

  三、走进圆明园,感受价值的“不可估量”

  1、默读课文第2—4自然段,我们一起来看看,圆明园是一座怎样的园林?

把你知道的记下来。

  2、交流:

抓住“举世闻名、博物馆、艺术馆、宏伟建筑、珍贵文物”

  课件出示这三句话。

  ①理解“举世闻名”。

那个字表示“全”?

  教师引导:

  全世界都知道谁?

  全世界都知道它的名字?

  不仅中国人知道,就连外国人也知道,它就是------圆明园!

  ②圆明园为什么举世闻名?

练习说话:

  因为,所以圆明园举世闻名。

  3、了解独特布局

  圆明园有多大?

课件出示圆明园平面图

  理解“众星拱月”

  这奇特的布局,是多么壮丽的景观呀!

  4、再现宏伟建筑

  ①、园内有什么样的景观呢?

谁给大家介绍一下?

个别读第三自然段。

  ②、这么多的景点,文中是用那个词将它们连起来的?

教师引读。

  ③、孩子们,不用走遍天下就能饱览天下美景。

让我们一起走到圆明园去漫步吧!

(课件欣赏圆明园宏伟建筑的图片并配上音乐)

  ④、创设情境想像说话:

孩子们,此时此刻,你最想在哪儿漫步?

  ⑤、拓展:

圆明园中四十景名称

  雨果说:

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某种恍若月宫的建筑,这就是圆明园。

  ⑥引读:

  所以,我们在这宏伟建筑的圆明园、奇珍异宝的圆明园、繁花似锦的圆明园中漫步-----(课件出示:

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

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圆明园美吗?

走进园中,你还想出来吗?

让我们一起陶醉一起忘返吧!

读---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

  5、再现珍贵文物

  ①、园中还有什么?

个别回答

  ②、从先秦到清代,历经多少年?

  ③、如果一年只出一件文物,园内所拥有的可以怎么形容?

  ④、欣赏课件(课件欣赏圆明园珍贵文物的图片,)

  ⑤、所以,我们不难相信——引读(课件出示:

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作为一个中国孩子,你感到怎样?

个别读、齐读

  6、深入理解“不可估量”

虽然是皇家园,可是岁月创造的一切最终都属于人类的。

  然而,这一切的一切,在1860年10月6日后被毁灭了。

齐读(课件出示:

  孩子们,你们现在读这句话什么滋味?

愤怒、惋惜、痛心(带着感受读)

  四、目睹毁灭过程,深刻体会损失“不可估量”

  1、这群强盗是怎样横行霸道的,让我们亲眼目睹一下当年的情景。

(视频)

  2、读最后一自然段,哪句你感触最深?

  预设一:

  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

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

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那是怎样的掠呀?

  那是怎样的毁呀?

  预设二:

  大火燃烧三天的结果是什么?

  什么化为灰烬?

  3、什么都没有了,圆明园就这样被毁灭了!

  (教师随机在板书中擦去举世闻名宏伟建筑珍贵文物)

  它的毁灭,是——引读:

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语气沉重)

  五、练笔,抒发情感

  1、站在这残垣断壁前,相信每个人心中都有话要说,就让我们把心中的感受写下来。

(音乐二胡独奏《江河水》渲染)

  2、交流

  3、总结升华:

孩子们,让我们——不忘国耻,振兴中华

  六、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搜集文字或图片资料,了解旧中国曾经蒙受的耻辱和今日祖国的强大。

  板书设计:

  圆明园的毁灭

  不可估量不可估量!

  举世闻名宏伟建筑珍贵文物

  不可估量不可估量!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学习课文,感受圆明园当年的辉煌,了解圆明园毁灭的历史,使学生记住这一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理解、体会。

  2、过程与方法

  

(1)搜集相关文字或图片资料,了解屈辱的过去与今天的强大。

  

(2)以读激情,以悟促读,提高朗读能力;

以悟促诵,背诵重点段落,积累语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品读有关语句,领会句子含义;

  

(2)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想象圆明园当年的样子,了解它毁灭的过程,使学生记住这一国耻,培养学生爱国情操。

  2、理解课文中重点词语和句子的深刻含义,体会圆明园的建造和毁灭反映着祖国的强盛与衰败,进一步激发学生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奠定基调。

  (课件出示插图)谁能告诉大家这是什么地方?

  是的,这就是曾被誉为“万圆之园”的圆明园。

  (板书: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圆明园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生根据个人感受答:

美丽、举世闻名等)

  可以说:

(指名说,并出示:

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它既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也是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听到这么高的评价,作为中国人的我们是多么地自豪啊!

让我们带着这种自豪之情再来读读这句话。

  (齐读)

  

(二)朗读感受,体味辉煌。

  那么,圆明园里究竟有些什么,能让人们如此地赞美它呢?

  这节课,让我们再一次一起走进昔日辉煌的圆明园,感受那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吧!

  1、谁愿意给大家介绍一下圆明园的园林和建筑呢?

  (指名分段朗读。

  (根据朗读板书:

有-----也有-----)

  所以作者由衷地发出感慨“漫步园内------”

  多美呀!

想看看吗?

就让我们来欣赏一下吧!

  (出示图片)

  看了这些,我们可以理直气壮地说——(齐读)

  (出示:

圆明园是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2、除了这些精美而宏伟的建筑,圆明园里还有什么?

  (指名读第四段)

  

(1)最珍贵的历史文物指那些文物?

  

(2)理解“上自——下至”

  从先秦到清代,你知道有多少年吗?

(2500)

  (3)这2500多年中,这圆明园内所拥有的文物能有多少?

  (生猜测)

  (出示资料:

舍卫城,自康熙以来,每当皇帝、皇太后寿诞,王公大臣进奉的佛像都存放在这里。

其中有纯金的、镀银的、玉雕的、铜塑的,年复一年,竟高达数十万尊。

  而这只是圆明园中的一座小城,而这只是一些佛像。

想想圆明园中那么多的珍宝啊,可以用什么词来形容?

  (根据回答板书)

  (4)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就让你们开开眼界吧!

  (出示图片,最后定格在铜首上)

  这是圆明园那140多个景点内的一个小小的十二生肖喷水池上的3个铜首,20XX年的国际市场拍卖价就高达9000多万人民币啊!

而这只是圆明园众多宝物中的一点点啊!

你觉得这些宝物除了数量众多,还可以怎样形容?

  (5)谁能用关联词说一说?

  (6)所以,我们完全可以当之无愧地说——(齐读)

  (指导读好这一段)

  (三)研读“毁灭”,激荡情感。

  可如今,我们却再也看不到这博物馆、这艺术馆、这瑰宝、这精华了。

我们看到的只是一片废墟。

  那是因为——(齐读最后一段)

  圆明园被彻底地毁灭了。

  (补充课题)

  1、谁能告诉大家英法联军当年是怎样毁灭圆明园的?

  (指名读,出示句子:

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

  

(1)“统统掠走”是怎么掠走?

你能举个例子或打个比方吗?

  

(2)“任意破坏、毁掉”是怎么破坏、毁掉?

  仅仅是这些吗?

老师这里有两段资料,是一位当年参加掠夺的士兵写下的。

为了夺取财宝,英法联军从四面八方冲进圆明园,有的搬走景泰蓝瓷瓶,有的抢走绣花长袍,有的挑选高级皮大衣,有的去拿镶嵌珠宝的挂钟,有的背负大口袋,装满了各种各样的珠宝,有的在宽大的口袋里装满了金条和金叶,有的身缠着织锦绸缎,有的帽子里放满了红蓝宝石,珍珠和水晶石,有的脖子上挂着翡翠项链。

  侵略者除了大肆抢掠外,被他们糟蹋的东西更是不计其数,房子里的绸缎、衣服扔了一地,人走进屋里,可超过膝盖,工兵们带着大斧,把家具统统砸碎,取下上边的宝石,一些人砸碎镜子,另一些人凶狠的向大烛台开枪射击,以此取乐。

大部分法国士兵手抡木棍,将不能带走的东西全部捣碎。

当10月9日,法国军队暂时撤离圆明园时,这处秀丽园林已被毁坏的惨不忍睹。

  2、看了这些,你有什么感受?

那就带着你的感受读读这段话吧!

  (指导朗读)

  3、同学们,不仅如此,为了销毁罪证,他们还用火烧。

大火——(齐读)

  4、就让我们一起看看当年英法联军的暴行吧!

  (播放《火烧圆明园》片段)

  此时此刻,我们还能称他们为军人吗?

他们简直就是一群(强盗),一群无耻的(强盗)!

面对着这群强盗,面对着这熊熊大火,你的心情怎样?

那就读出来吧!

  (指导朗读最后一段)

  5、大火连烧了三天,整整4320分钟啊!

烧掉一幅历史名画只用几秒钟,烧掉一个建筑,只需几分钟。

想想看,这4320分钟会烧掉什么?

  是啊,烈火中,没有了金碧辉煌的殿堂(齐读),也没有了----(齐读);

没有了-----(齐读),也没有了-----(齐读);

不仅没有了-----(齐读),还没有了------(齐读);

那些仿造各地名胜建造的(齐读)没有了,还有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景物都没有了,那些上自(齐读)没有了,下至(齐读)也没有了。

  (逐条擦掉刚才的板书并叙述)

  圆明园什么都没有了。

(激动人心的)圆明园彻底地毁灭了。

(指题目)

  那么,作者为什么不按着题目直接写毁灭,而要写它曾经的辉煌呢?

  (这样的写更让读者感到惋惜和愤怒,起到反衬的作用。

  总之一句话:

只有曾经拥有过,才能体会失去的痛苦!

也正因为它那么的美好,我们才说——

圆明园的毁灭是----,齐读)

  这圆明园可是古代皇帝的家啊,英法联军就这么轻易地闯了进去,这座世界上最没的园林,竟然在大火中化成了灰烬。

难道这样的损失也是可以估量的吗?

(齐读)

  这把火,烧毁了园林艺术的瑰宝;

这把火,烧毁了建筑艺术的精华:

这把火,烧毁了耗资5亿3千万两白银、历时151年才建成的万园之园。

这样的损失是可以估量的吗?

  (生再次读)

  亲爱的同学们,面对这断壁残垣,你又想说些什么呢?

请你拿起手中的笔,写出自己的感受吧!

  (出示图片,并配乐《二泉映月》,学生写话)

  (交流)

  (四)总结升华

  在我们祖国逐渐强大的今天,我们不能忘记过去屈辱的历史。

  让我们永远记住一百四十多年前的噩梦,记住写在圆明园残柱上的耻辱,让我们永远记住历史告诉我们的教训“落后就要挨打”。

因此,我们要努力用自己的双手建设强大、繁荣的祖国,使火烧圆明园的历史悲剧永远不再重演。

让我们“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