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国标本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107552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2.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国标本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1,要持之以恒。

  2,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都可以成为日记的内容。

3,用自己的语言写想说的话。

日记的书写及格式讨论交流。

  第2页共175页    四、总结  这堂课我们学习了写日记的意义、要求和方法,在今后学习的过程中,同学们要坚持写日记,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

五、作业:

  按照写日记的要求、格式练习开始坚持写日记。

  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讲明爱护图书的意义二、指导看图。

  书架上的图书保管得怎样?

指名说。

  从图中可以看出两位同学是什么样的学生?

为什么要爱护图书呢?

怎样爱护图书  说说该怎么翻看图书、怎样摆放、怎样整理图书?

三、说说自己今后打算怎么做。

  同学们,听了这些破书的哭诉,我们该怎样帮助他们呢?

如何修补图书呢?

四、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使我们懂得了爱护图书的意义,该怎样保护图  第3页共175页    书,希望在你们今后的日常生活中,从爱护课本做起,爱护书、读好书。

  给新课本包上封皮。

做书签。

  把办公室图书分类整理好。

  ★六、板书设计: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分类整理    保持整洁    爱护图书        使用书签      及时修补  1走,我们去植树    ★一、教材分析:

  在万物萌发的春天,一切生机勃勃。

身处于美好的春光里,我们应该做些什么,才不负于这大好的春色?

诗歌《走,我们去植树》以明快清新的节奏、具有行动号召力的语言向少先队员发  第4页共175页    出倡议:

“迎着和煦的春风,迈开轻快的脚步,亲爱的少先队员们,走,我们一起去植树!

”  ★二、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新词。

  3、理解诗歌内容,了解植树的重要,体会少先队员们要用实际行动绿化祖国的决心,教育学生从小要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歌内容,了解植树的重要,体会少先队员们要用实际行动绿化祖国的决心,教育学生从小要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四、教学时间:

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  1、放录音《走,我们大家植树去》  第5页共175页  

  

      在音乐声中,老师谈话引入:

同学们,春天已经来临了,在这和煦的春光中,你们想去植树吗?

  那我们就一起行动吧!

  二、初读课文,理解课文思路。

  1、放课文录音,学生听课文录音。

  2、学生自朗读课文,找出文中不理解的地方和印象深刻的地方,作上记号。

  3、交流、讨论。

学生质疑并解决,重点问题可以存疑。

  A、和煦是什么意思?

  B、音符:

表示音调高低的符号。

  C、版图:

户籍和地图,引申为国家的疆域。

  D、植树有什么好处?

  E、为什么说一棵树就是一座绿色工厂,片片树叶都是快乐的音符?

  4、再读课文,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A、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B、纠正学生的读音。

  C、自练读课文。

  三、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一、讲少先队员积极参加植树的活动。

  二、讲植树的重要。

  第6页共175页    三、表明少先队员植树的决心。

  四、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

  2、这一小节你读懂了什么?

  3、理解“和煦”  4、“迈开轻快的脚步”说明了什么?

  5、指导朗读,要读出轻快、有力的语气,读出少先队员的蓬勃朝气。

  五、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生字词。

  2、预习下一段。

  第二课时一、复习旧课  1、回忆第一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2、指名朗读第一段。

  二、学习第二段  1、自朗读第二段  2、说说第二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3、少先队员到什么地方去植树?

引导学生想象省略号后所省略的内容。

  第7页共175页    用一个词语概括这些地方——“到处”  4、感情地朗读第二小节。

  5、细读3-6小节,思考:

植树有什么好处?

  6、讨论、交流并板书:

  绿色工厂  绿色宝库  增添新绿  绿色希望  7、进一步理解词句,并指导朗读。

  A、结合光和作用让学生理解“绿色工厂”,指导读好“给我们送来清新的空气,让每个人都幸福健康。

”  B、“绿色宝库”指的是什么?

为什么说森林是“绿色宝库”?

除了“盖房、架桥、造船、铺路”外树木还有哪些好处?

  指导读好第四小节。

  C、联系上下文,理解“亿万棵树连起来,就染绿了祖国的版图”一句,说说什么是“绿色的希望”  想象祖国处处是“参天的大树”的景象,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5、6节。

  D、练习背诵。

  三、学习第三段  同学们,植树的好处多不多?

植树的意义如此重大,让我们动员所有的朋友一起去植树吧!

  第8页共175页    请同学们有感情的朗读最后一节。

  齐读第7段。

  四、背诵指导  1.放课文录音三遍,学生边听边小声跟读。

  2.指导朗读技巧。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五、总结课文  1、齐读课文  2、分组背诵课文  3、学生联系实际,说说植树还有哪些好处?

  六、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选择学校的一种树木,查阅资料,按名称、外形特征和作用三个方面向同学们作介绍。

        1走,我们去植树    绿色工厂——健康、幸福  增添新绿——染绿版图  第9页共175页    绿色希望——沙退鸟舞  绿色宝库——建设“四化”  ★七、教学反思:

  《走,我们去植树》这不是一篇假诗,不是一首想像诗,而是一首实践加思考的诗,是一首通过实践来说理的一首诗。

植树是为自己、为他人、为人类、为社会、为今天、为未来创造,我们应该让学生拥有这种创造。

作者用自己的智慧头脑展示了孩子们的希望,展示了人类需要的环境。

这一句句创造之语,很容易感动四年级的学生,但感动归感动,让他们真的行动起来,那是难的,特别现在城市的小孩真的很难有这种体验,城市的植树往往是专门的劳动者来做,而农村的孩子这种体验还是有的,因为大多数的农村每一年都有着植树的活动,他们摸一摸,看一看,也会有着灵动。

但不管是有,还是没有,但能以诗的方式主动表白自己的感动的学生却是很少的,所以在一课上,特别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也应该引导他们学着用诗的方式记下自己的感动。

课后有第五题是:

选择学校的一种树木,查阅资料、按名称、外形特征和作用三个方面向同学们作介绍,其实也可以模仿着课文的形式,让学生以诗的方式介绍,也许更能够激起学生的创造欲望。

  既然诗是一种创造,我们应该引导学生拥有这种创造。

这也是母语教育要思考的,要做的。

  第10页共175页  

        2.第一朵杏花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学习竺可桢在科学研究中一丝不苟的态度,懂得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

  4、给课文分段,并说说段落大意。

能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二、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句子,抓住学习中疑点,边读边想,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难点  学习竺可桢在科学研究中一丝不苟的态度,懂得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

    第一课时  一、出示挂图,揭示课题  1、出示教学挂图  图上画的是什么花?

谁能看图说说杏花的样子?

  画上的三个人分别是谁?

他们在讨论什么问题?

  2、读“竺、桢”2个字,能读准字音即可。

  第11页共175页    3、讨论第二题,相机板书课题:

第一朵杏花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  出示投影片上自读要求:

  轻声自读课文两遍  画出生字词,结合生字表读准字音  标出自然段序号,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检查自学情况  出示生字卡片,抽读字音。

指导读长句子。

  指名读句子,相机指导停顿断句。

  指名朗读课文  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

三、范读课文  1、范读课文  出示分段提示:

  按时间先后顺序,应该如何分成两段?

  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能不能独立成一段?

  2、范读后根据提示讨论分段。

说说段意。

  第一段:

竺可桢要知道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孩子不明白什么原因。

  第12页共175页    第二段:

第二年在孩子的帮助下,竺可桢爷爷准确地记下了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

  第三段:

竺可桢爷爷通过长年精确观察,掌握了气候变化规律。

四、指导书写生字五、布置作业  搜集有关竺可桢爷爷的故事,下一堂课交流。

第二课时导入  1.说说这篇课文写了哪位科学家的故事?

[板书:

竺可桢]  2.课文写了竺可桢几次看杏花的情景?

分别是什么时间?

  第一次  1.自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还有哪些地方不明白?

  2.讨论。

  3.指导朗读。

  4.重点指导第3自然段,体会带点词的作用。

出示投影片:

“是啊,杏花开了。

”说着,竺爷爷弯下腰来,习惯地问:

“你知道杏花是哪天开放的吗?

”  第13页共175页    5.四人小组练读。

一个读竺爷爷的话,一个读小孩的话,一个读旁白,一个做评委。

  6.指名练读。

  第二次  1.师述:

一年前,孩子对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答不上来,带着竺爷爷的嘱托,一年后,孩子有答案了。

文章第6自然段,作者用简洁优美的文笔,描绘了一幅春景图,谁来读读看。

  2.指名读,突出“绿、皱、鼓”等关键词。

  3.齐读  4.重点放在对话朗读上  读第一遍:

自轻声读,想想这是谁说的?

帮它加个提示语。

讨论之后,出示投影片。

窗外一个小孩急切地叫道:

“竺爷爷!

竺爷爷!

”竺爷爷地问:

“什么事情呀?

”小孩子地说:

“竺爷爷,杏花开啦!

“什么时候?

“刚才。

“是第一朵吗?

“是。

”  读第二遍:

同桌讨论,每一句该用怎样的语气读?

指名说说,归纳答案:

奇怪、高兴、激动、自豪、半信半疑、肯定。

  读第三遍:

根据提示与读出语气,指导朗读。

  读第四遍:

指名生一个读竺爷爷的话,一个读小孩子的话,其余读旁白。

  第14页共175页    5.师述:

从同学们的朗读中,不难听出竺爷爷和小孩子都非常激动、非常兴奋。

那王老师不禁要问小孩子为什么高兴?

竺爷爷为什么高兴?

  6.除了对话部分,你还可以从哪里看出?

出示投影片,朗读体会带点词语的作用“竺爷爷顷刻间象年轻了几十岁,立即兴冲冲地快步走到前院。

”  7.“郑重”什么意思?

你从“郑重地计下”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日子又体会到什么?

  1.出示投影片:

“我需要的是精确的时间。

搞科学研究,不能使用‘大概’、‘也许’这些字眼,也不能用估计和推断来代替观察。

”  2.自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3.你怎样理解“精确”一词?

能不能结合前文来说说。

  4.指导朗读  第15页共175页  

      5.竺爷爷作为一名物侯学家,他的成就是怎么得来的,你找到原因了没有?

  6.小结:

正如竺爷爷所说的,他正是通过长年的精确观察,才掌握了气候变花的规律。

精确观察]师补充《竺可桢和自然日记》:

竺可桢精确观察大自然:

什么时候第一朵花开,第一声蛙鸣,第一次雷声,第一次落叶,第一次降霜,第一次下雨------他的笔记本是大自然的缩影。

  7.再读读竺爷爷的话,加深体会五.总结迁移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总结:

课文讲述了我国著名科学家竺可桢研究物候学的一个小故事,赞扬了竺可桢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说明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

  3.学了,你觉得应向竺爷爷学些什么?

六.作业搜集有关竺可桢爷爷的故事,下一堂课交流。

  [板书]  第一朵杏花  竺精确观察  可  桢一丝不苟    第16页共175页    3、燕子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课文中的生字,并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并能通过朗读、观察和想象,感受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的美丽,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课时:

两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1、导入: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各种各样的动物,空中的飞鸟地上的走兽,水里的游鱼。

但是稍不留心,它们就会从我们的眼前溜走等到要写时不知从哪儿写起。

就说我们春天里常见的燕子,我们会怎样描绘它呢?

  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作家郑振铎是怎样描述燕子的。

2、读题:

    、指导“燕”的结构:

象形字,各部分要写得紧凑、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第17页共175页    1、自渎课文  、自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词,划出不理解的词、句。

、检查:

  A、小黑板出示字词:

自读——指名纠正读——齐读  B、读课文:

看谁读得又准确又流利。

  2、理清课文层次  、自读课文,思考主要写了那些内容?

、指名回答。

三、细读第一自然段1、理解内容  默读课文:

第一段写了什么?

    作者是抓住它的什么特点来写的?

2、指导朗读  、情感准备:

既然燕子是这样的漂亮、机灵,大家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

、练读:

  、指名读——男生女生比赛读——齐读3、指导背诵  、思路:

课文是怎样写燕子的外形的?

  第18页共175页    、请学生自己试着把这一段背给同桌听。

  、看板书,分一二排、三四排背。

、齐背。

四、布置作业1、习字册2、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一、复习前课  1、请学生说说回忆第一段写了什么?

2、作者是怎么写的呢?

二、细读课文1、学习第二自然段  、通过昨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燕子的模样,那么着可爱的精灵是什么时候来到我们身边的呢?

  、自读这一段,想想它描绘了春天里的哪些事物?

用横线划出来。

它们是什么样的?

圈出描写的词语。

、重点品味描绘春天的句子  A、出示小黑板。

  第19页共175页    指名口头填空第一句。

你有什么样的感觉?

你怎么读出这个感觉?

指名口头填空第二句。

你怎么读出柳叶的嫩呢?

  指名口头填空第三句。

你怎么理解“赶集似的”?

说明花草很多,很热闹……)你准备怎么读?

  B、在这样美的春天里,还有燕子从南方——赶来了,为春天增添了许多——生趣。

生趣是什么意思?

大家想象一下这样的场面,有什么感觉?

  C、完整地练读——分小组比赛读——齐读、指导背诵  A、理思路:

春天到了,微风和细雨怎样?

柔柳怎样?

青草怎样、绿芽、鲜花怎样?

小燕子又怎样?

  B、同桌互背。

2、学习第三自然段、理解内容:

  A、自渎:

思考这一段写了燕子的哪个方面?

找出描绘的词语。

  B、掠过写出了什么?

横掠写出了什么?

、指导朗读  第20页共175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