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定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10894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9.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定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定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定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定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定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定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定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定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定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定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定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定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定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定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定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定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定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定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最后,文章结尾对《所以》这部作品所体现的婚恋观以及现代社会中所固有的婚恋观模式进行了探讨和总结。

5提交设计(论文)形式(设计说明与图纸或论文等)及要求:

(1)论文不少于8000字。

(2)论文要做到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有逻辑性。

 

摘要

《所以》作为池莉长篇小说的代表作,以伤感的笔调记录了主人公叶紫的三段婚姻悲剧,描绘了社会变革时期中国家庭的危机,婚姻的缺憾以及爱情的无奈。

《所以》一书把叶紫的婚恋历程与社会变革的现实相结合,向我们展示了改革开放二十多年里当代中国女性的婚恋观,并对当代女性婚恋观的成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关键词:

池莉;

婚姻悲剧;

社会变革;

婚恋观

ABSTRACT

AstherepresentativemasterpieceofChiLi’s,ThereforerecordedthreemarriagetragediesoftheheroineYeZiwithasentimentaltone,describedthefamilycrisis,marrigedefectsandlovehelplessnessinChinaduringtheperiodofsocialchanges.YeZi'

smarrigecoursesandtherealityofsocialchangewerecombinedinTherefore.Thereforeshoweduswomen'

smarriagevalueinChinaduringthetwodecadesofreformandopenandanalysedthecausesofcontemporarywomen’smarrigevaluedeeply。

KeyWords:

Chili;

Themarriagetragedy;

SocialTransformation;

ViewofMarriage

第一章前言

爱情,作为我国文学创作中的一个经久不衰的主题,一直被人们奉为神话,被视为一种无私的、崇高的、忘我的精神体验.古今中外的很多作家都习惯于在他们的作品中歌颂爱情,赞美婚姻,赋予它们种种美丽神圣的光环.

然而作为当代文坛中备受关注的女作家之一,被喻为“镜子作家"

的池莉始终遵循“忠实于生活本真,贴近平民生活"

的创作原则,习惯着眼于表现凡俗人生,在她二十几年的创作历程中真实地反映了中国经济转型以来中国平民百姓的生活图景及婚恋观念的变迁。

时代在发展,池莉小说所表现的婚恋观也在与时代交织中发展、碰撞,呈现出理想化、世俗化、自主化等不同的时代风貌。

2007年,池莉又一长篇力作——《所以》腾空出世.在这部小说中,池莉大胆采用了第一人称的主观叙述模式,使用大量的内心独白表达了当代女性在婚姻生活中遭遇的困惑与痛苦,并以暗含的时间线为线索讨论了中国社会思想变革对中国式家庭婚姻观念的冲击。

小说主人公叶紫的婚姻生活背景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80年代初至80年代中期,文革后的中国社会改革时期;

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初,中国社会的经济体制改革时期;

90年代中后期至新世纪之初,中国进入经济全球化时期。

通过对小说《所以》的阅读,我们不难发现主人公叶紫所经历的三次婚姻悲剧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转型对于当代女性婚恋观的冲击。

本篇论文结合《所以》主人公叶紫的成长环境,以及叶紫所经历的社会变革,对叶紫的婚恋观的成因进行了分析。

第二章《所以》中叶紫的婚姻经历

总体来说,《所以》是一部女性的成长史,是一部揭示女性内心世界的秘史,也是一部展现当代女性勇敢追求浪漫爱情,追求幸福婚姻的奋斗史。

小说的缘起是由于池莉发现了生活深处的种种“因为”,“所以”去自觉的探求一种答案.值得重视的是,这部小说不仅仅是简单的描写主人公叶紫坎坷的婚姻经历,更是按照社会变革的时间线索层次分明的展现了当代社会思想变革对女性家庭婚姻观念的影响.

《所以》中的主人公叶紫是一位富有浪漫气质的知识女性,她经历的三次婚姻中,有两次是为了追求爱情,但都以失败告终。

池莉通过对叶紫的婚姻经历的描写,进一步撕开了爱情的温情面纱.

2。

1被人利用的初婚

长期生活在十分压抑的家庭环境中的叶紫,于家庭得不到应有的温暖,进而一旦面临婚姻没有基本的辨别能力。

在初恋中,叶紫怀着对浪漫爱情的向往,理想化的幻想以及强烈的逃离家庭的渴望开始了这一段恋情。

出生在小知识分子家庭中的叶紫因为年龄与阅历的关系对爱情还存在过多理想化的幻想,加之她迫切的希望尽早地摆脱家庭,因此被关淳一家温柔的谎言蒙蔽了双眼,草率的决定了人生中的第一次婚姻,导致最后上当受骗、被人利用,婚姻关系破裂。

2不谈爱情的军婚

被下派到孝感的叶紫,在艰苦的工作环境下,深深的体味到理想的失落和人生的苍凉.面对着现实生活的困顿,极具文学创作才华的叶紫也不得不放下清高的身段,向现实妥协。

为了顺利办成回汉口的户口,改变人生的命运轨迹,叶紫结束了与关淳的短暂婚姻,假意嫁给了毫无感情基础的军官禹宏宽。

虽然爱情的缺席一直让叶紫感到深深的遗憾,但是这场军婚所带来的现实效益给受伤的叶紫带来了最大的慰藉。

两个毫无感情的人为了各自的目的进行着灵与肉的交换,于是这段没有感情基础的婚姻变得十分脆弱,不堪一击。

以至于在浪漫的告白面前,叶紫义无返顾的选择了华林,这场以物质交换为基础的婚姻最后再次走向破裂。

2.3盲目的自主婚姻

一直渴望浪漫爱情而不得的叶紫在经济生活逐渐趋于稳定后,开始了对爱情的自由追逐。

她痴迷于爱情,为了与华林结婚,她不惜与家里决裂,不惜身败名裂,不惜面对一穷二白的生活。

她不满足于生活的现状,开始对自己的人生进行重新的审视,因此她毅然决然的拒绝了毫无爱情可言的禹宏宽,想要对自己的人生进行自主安排。

她义无反顾的奔向了华林,把自己对于浪漫爱情和自由的信仰全部交给了这个带给她浪漫的男人,然而十几年的婚姻生活后,当青春不在,华林这个情场老手却以一副无赖的嘴脸,打着追求自由与爱情的旗号,自编自导了一场闹剧,骗走了叶紫所有的积蓄,也攻破了叶紫最大的忍耐限度。

叶紫实在忍无可忍,于是结束了这段长达十三年的婚姻.

纵观主人公叶紫的三次婚姻都带有明显的盲目性和强烈的目的性。

这三次婚姻不仅没有给叶紫带来幸福,还给叶紫的心理上和身体上都带来了巨大的伤害。

在追求幸福婚姻的道路上中挣扎了那么多年,叶紫的婚姻生活不仅承受了时间的重量,更掺杂了很多现实的、世俗的东西,比如地位、金钱甚至阴谋等,一如叶紫和关淳;

要么就是除了现实什么都没有,却还要谈婚论嫁,一如叶紫和禹宏宽;

要么就是完全踏空的、幻想的婚姻,只要回归到现实生活中就会变得支离破碎,一如叶紫和华林。

第三章《所以》中叶紫的婚恋观

通过对《所以》的阅读,我们了解到叶紫十九年间三次婚姻,每次都失败而告终。

原因是什么呢?

从她个人的角度来说,主要是由于她的婚恋观决定的,而叶紫的婚恋观同时也受到了社会变革的影响。

下面我们可以具体分析一下叶紫的婚恋观。

3。

1初恋只是逃脱家庭的工具

纯洁而神秘的初恋总是能给人温馨的回忆,而叶紫的初恋却被自己虚荣的内心所蒙蔽,她与关淳的相遇相恋早已注定了叶紫的初婚是场悲剧。

当高大英俊的关淳以跳水的方式出现在叶紫面前,叶紫的少女情怀随即被唤醒.

“就在他一跃而起,插入水面的瞬间,我被一种异样的感觉击中了:

两团烈火窜出我的手掌心,而我的脊椎,灌入一股凉飕飕的寒气。

“我再也无法平静,我深信,就在这半个多小时里,一个女生在大树下燃烧,一个男生在湖水里燃烧。

这道甜蜜的闪电降临在叶紫面前,叶紫开始了美好的初恋.一见钟情式的恋爱在世人眼中简直是爱情神话,是那么的圣洁与美好。

然而在叶紫眼中,她与关淳的恋爱并不是真的因为两个人之间互生情愫,而是因为关淳非常理想的外在条件和优越的家庭环境能够满足她逃离家庭的梦想。

“我宁可回到他人家!

我要老谋深算曲线救国,借他人的儿子,营造我自己的空间。

反正,总之,一个女孩,迟早要处男朋友的。

在这段感情中,叶紫似乎一直都不能确定她对关淳的感觉是爱还是不爱,在《所以》这部小说的叙述当中,女主人公大量的内心独白都在一步步的揭示了她内心的真实想法:

“以至于我不得不出此下策,色诱关淳,想让他带我回到他的家."

由此可见,在这场看似美好的初恋中,叶紫对关淳的爱慕是不存在的,她对关淳的喜欢仅仅是因为看中了关淳优越的家境。

在叶紫内心里有了种求富求贵的思想,于是被高干子弟关淳选择成了一种不是必然的必然.

在这段美好的初恋中,关淳被叶紫当做是逃离家庭的工具。

她想把握住关淳这样一个不可多得的好机会,实现自己蓄谋已久的目标。

一则尽早的摆脱了毫无温情的家庭,二则也为自己寻觅到了一个条件优越的新环境。

她的这种观念在她的单纯思想的配合下,成功地蒙蔽了她自己的眼睛、蒙蔽了她自己的心灵、也蒙蔽了婚恋里应有的爱情,即使被骗也浑然不知.关淳一家人以幸福的生活、高档的家具、高干子弟的身份、祖传的绿玉手镯、“小姨"

这样的小虚荣,把她的婚恋观裹得紧紧的,她根本无法识别,以至连父母也没有告知就被结婚了,而一旦关淳的分配成功后,关叶的婚姻也即被捅破。

暂且不去评论关淳及其一家,单从叶紫这一方来看,假如不是她的这种婚恋观,她会有这样的婚姻吗?

她若能正视自己的优秀,放下那些虚荣的“条件”,而是真正以爱情为本、以生活为本,她的婚恋生活自是另一番景象。

然而,这次婚姻的失败并没有使她省悟过来,叶紫既没能正视自己的优秀,也没能正视自己所处的现实,更没有正确分析自己的婚恋观.因此,当第二次婚恋到来时,她仍然是不成熟的,仍然是将婚姻弄砸了。

2无爱婚姻只为解决户口

在孝感文化馆屡遭打击的叶紫,感受到了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想调回武汉,户口却成为了拦路虎.为了顺利的回到武汉工作,经人介绍认识了小个子军官禹宏宽.

然而叶紫对禹宏宽根本没有感情可言,他的矮矮的个子,他不够浓密的头发,他毫不出众的外貌,他老实木讷的性格,以及他拙劣的审美水平,这些其实都是叶紫所不能忍受的。

而老实木讷的禹宏宽也不了解心思细腻、内心浪漫的叶紫。

但是在叶紫眼中,禹宏宽就是一座桥梁,她将通过这座桥梁回到武汉市,用叶紫的话讲:

“随军进城”也是我们生活中的一种潮流。

叶紫在接触禹宏宽的过程中始终竭力维护着良好的淑女形象,同时积极配合家人唱好这样一台戏,以确保这份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婚姻不出现任何闪失。

叶紫是个骨子里追求浪漫的知识女性,她希望有一种高雅的浪漫的爱情与生活,这是许多中国文人的共性,也是一种脱离实际的生活理想。

是的,她已经达到了进城的目的,这种“高贵”的身份和自己的才华又唤起了她的梦想,做一个更高雅的富有情趣的文人,有自己浪漫的爱情,过一种高雅的极富情趣的生活。

于是她不满意与禹宏宽的平凡生活,不甘心做一个屈从于现实的女人。

她的这些思想,成了摧毁其第二次婚恋的内力,又成了她第三次婚恋的动力

3.3盲目的婚姻只为证明爱情

亲眼目睹了沈亚红与男友的现实生活版浪漫爱情,叶紫羡慕不已,由此对禹宏宽诸多的不如意使得叶紫更加不甘心就这样与其结婚,而华林的适时出现恰好点燃了叶紫渴望爱情的火花.

作为华林的婚外恋,叶紫承受了巨大的社会压力和精神压力。

但正是由于对于家庭的叛逆,对无爱婚姻的反叛,以及对纯洁爱情的执着追求,华林一句浪漫的告白便让叶紫坚信这就是她一直向往的爱情。

她不顾单位领导的劝诫,不顾家人的反对,不顾世人的眼光,义无返顾的选择了嫁给华林。

她一再坚持在这段感情中一定要自己做主,“我要用堂堂正正的婚姻,来证明我们纯洁的爱情。

用幸福美满的家庭,为自己报仇雪恨。

我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让所有迫害我们的道德刽子手们(包括我的父母),最后都不得不惭愧和内疚。

我发誓!

叶紫力图依靠自己的实际行动向大家证明这个世界上真的存在纯洁的爱情,但她也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在长达十三年的婚姻生活中,叶紫为了整个家庭苦苦的消耗着自己。

尽管在结婚之后她发现自己和华林之间无论是生活中还是观念上都有诸多不能相容的地方,但是为了家庭的和睦,叶紫每一次都心甘情愿的选择牺牲自己去成全丈夫。

由此可见,当初叶紫只是凭借一句浪漫的告白和两次简单的身体接触就断然相信这是一份值得托付的爱情,这种做法明显太过盲目了。

我们不难想象,叶紫的爱情到此时已经无所谓爱情了,她追逐的爱情却是如此地狼狈如此的丑陋,是爱情出了错还是她自己出了错?

爱情理想不仅没有正面成全她的爱情,也没有正面成全她的生活,也没有正面成全她的家庭,而是相反。

或者说,她的爱情只是一个虚无的梦,她追来追去,只有一个现实的结局.华林有她所追求的身高,有她所追求的感觉,但结婚以后却没有一点真实的美丽,而是在现实面前全都变成了丑陋的错误.可见,叶紫的第三次婚恋,源于她的爱情梦想,而止于社会现实。

她所逐的爱情象征华林,最后仍然是那一个无耻的流氓,她所追逐的美妙爱情最终又是回到平淡的现实.她因婚恋观的错误而导致了生活的错误.

由此可以看到,叶紫十九年的时间都在追逐爱情,却都以失败告终。

第一次源于她的势利,如果她没有那一份势利,她自是不会被关淳一家所欺骗;

第二次源于她那一份获得城市身份的虚荣,而欺骗禹宏宽,放弃充满现实性的婚恋;

第三次则源于她为爱情而婚恋的虚无,若是她能听取别人的话,放下那种为所谓爱情而拥有的执著,那么与禹宏宽过着幸福生活的就不是别人而是她叶紫了。

这三次婚恋,她都是或从别人的角度考虑或从所谓的爱情角度考虑,唯一没有考虑的就是她自己的生活现实,或者说她没有想到,爱情其实就是生活本身,而不是那些名利或纯粹的精神。

她本性纯洁善良,吃苦耐劳,又才华横溢,若是能正视现实,立足于生活,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她既不会被骗,也不会骗人,更不会让自己在所谓爱情中迷失生活的方向以至于狼狈不堪.

爱情也好,婚姻也罢,也许我们可以考虑一些名利的因素,但不能脱离我们自身的现实,不能脱离生活本身,不能让自己在名利的诱惑或爱情的虚空中存在着,真正的爱情其实就是生活本身,而不是爱情本身。

没有生活便没有爱情,只有名利或只有爱情的婚姻,都是虚空而飘浮的,正是叶紫一样,总是飘浮在爱情理想之中,只有把爱情落实在切身的生活时,才有了真实有婚姻。

  

第四章叶紫婚恋观的成因

池莉无疑是以创作婚恋、家庭小说见长的新写实主义女性作家,在她的婚恋小说中,池莉凭借自身对社会变革的敏感捕捉,真实的记录了社会转型期间、在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婚恋观的流变现象.

“在这样一个社会转型的当口,人们曾经习惯的生活及观念有许多都需要调整和改变,而这样一种调整与改变对个人来说并不见得都是十分顺畅和愉快的。

池莉的《所以》正是对这个“当口”下普通市民人生世相的仿真。

然而在浩瀚的历史大潮中,与叶紫共同经历了三次社会大变革的知识女性应该大有人在,而叶紫经历三次婚姻悲剧的特殊经历也引起了我们的注意。

叶紫的婚恋观,简单地说可以用“名利”二字来概括,凭借自身的优秀而把自己迷失在名利里就是她十九年婚恋生活的写照。

叶紫婚恋观的形成既有有家庭原因,也有个人原因,更有社会原因。

4。

1特殊的家庭环境

出生在一个小知识分子家庭中的叶紫,是家中的老二.出生在大灾荒时期的她自幼便被父母当作是家庭中的“多余人"

于是叶紫也因为在家中不受父母宠爱而始终与母亲处于对抗的状态。

在母权专制的家庭之中,母亲说的最多的就是“叶紫,把耳朵拿来"

.于是揪叶紫的耳朵似乎成为了母亲宣泄不满的唯一方式,由此叶紫便注定生活在了一个母爱缺失的家庭环境之中。

而叶紫的父亲生活在沉重的压力与母亲的专制统治之下,基本处于失语状态,父亲的话语权至少被剥夺了十年。

“我父亲在家庭政治舞台中始终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总是被夹在妻子和儿女矛盾之间.终其一生,他经常都是那种茫然的神情,这神情让人不能对他有什么期待或者有什么要求,似乎他总不在场,又似乎他总是靠不住。

”而每当叶紫触怒了专制固执的母亲,父亲所说的也只不过是:

“叶紫,你是小孩子,你要听妈妈的话.”父亲每次总是在母亲歇斯底里的发作之后顺应着母亲的意思劝诫着叶紫,而在叶紫看来,在父亲的漠视之中,父亲始终是熟悉而又陌生的,犹如邻居般,虽然亲切,却不能够指望。

家中的哥哥叶祖辉与妹妹叶爱红的得宠也在侧面衬托了叶紫在这个家庭中的渺小,更从另一个角度体现了叶紫在这个家庭中的多余。

所谓家庭是人生中的第一课堂,当然也是最重要的课堂,显然叶紫的父母为她上了非常失败的一课。

长期生活在母爱缺失,父亲失语的环境中使叶紫逐渐产生了逃离家庭的念头,同时也导致了叶紫缺乏自信、喜欢逃避的个性.以至于叶紫后来迫切地希望摆脱家庭,意图盲目的通过行动表示对家庭意志的反抗,进而钻入了别人布下的圈套,留下了一生的阴影与悔恨,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都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

2自我迷醉的恋爱观

从她个人角度看,她年轻漂亮,家境也还算不错,自己是武大的高材生,又才华横溢。

这样的个人条件自是先把她自己迷醉了,她在恋爱上自然把对方的条件放得很高,符合白马王子形象又是高干子弟的关淳自然让她一见倾心,她被骗也成了理所当然;

她倾心于外表看来成熟英俊而富有文才的华林,也是其情理中事;

条件虽好而个子不高的禹宏宽,无论怎么老老实实地为她谋婚事,却不能让她动一点心,这不是禹宏宽不好,而是她的心太高了,太自负太飘浮了,自己条件太好,而心沉不下来。

正如今天有许多女硕士女博士都难以寻觅合适的爱情一般,她们因个人条件之高而脱离现实,以更高的要求去要求对方,这却不易实现。

3三次重大的社会变革

《所以》这部小说主人公叶紫的婚姻生活所涉及到的时间范围大概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80年代初至80年代中期,文革后的中国社会改革时期;

在80年代初至80年代中期,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高扬改革旗帜的时期,刚刚结束了十年的文革动乱,对于一些传统的守旧观念正在进行一步步的剔除,中国的各项工作也正陆陆续续的转移到稳定的轨道上来。

理想与激情已经成为了那个时代中的主流话语,对爱情的理解和想象同样带有浓郁的理想主义色彩。

但由于文革刚刚结束,传统守旧的婚姻观念还根深蒂固难以彻底清除,因此中国传统婚姻观念中的“门当户对”等讲究门第出身的理论还深深的扎根在人们的头脑之中。

所以当叶紫遇见了高干子弟关淳的时候,觉得关淳无论是外形上、还是家境上都极其符合当时社会中最为理想的择偶标准,叶紫认为如果能够把握住这个机会,那么她的命运将会得到彻底的扭转。

因此叶紫在初恋中彻底沦陷,企图牢牢把握住这次机会彻底逃离家庭,开始全新的生活。

在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初,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经济体制的转型在现实生活中给人们带来了诸多的矛盾和困惑,使得人们在生活上遇到了重重的困难,有的甚至陷入生活窘迫的境地。

与对理想主义的礼赞和憧憬相比,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现实问题,并逐渐改变婚姻观念,认定了生存的利益高于婚姻的道理。

80年代中后期,“从云朵锦绣的半空中踏踏实实踩到地面"

的池莉,“历经艰辛闯过生活的险滩"

,深深的体味到理想的失落和人生的苍凉,开始了“把贴在新生活上的旧标签逐一剥离”,也开始重新认识现实生活中女性的婚姻状况。

如果说早期的叶紫因为年龄和阅历的原因对婚姻还存在着过分美好的理想化,那么80年代中期以后的叶紫对生活和婚恋的观念则显得现实得多:

“爱情只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与物质基础有很大的关系”,爱情“必须要有物质基础”.叶紫认识到了物质基础对稳定的婚姻家庭的重要性,并逐渐认同这种物质化的爱情观。

为了逃离孝感困苦的生活环境、回到武汉,为了解决调动工作的户口,叶紫不惜以婚姻作为交换条件与军官禹宏宽进行交易。

她和禹宏宽的婚姻是没有感情基础的,但是经历了一次婚姻的失败,毫无希望的升迁渐渐的抹去了叶紫坚韧的信念,清高的叶紫也不得不向现实低头,“如此,我还需要什么呢?

爱情吗?

笑话!

我已经经历过了,不稀罕了,咱们不谈爱情!

”,现在的叶紫最需要的并不是爱情,是可以解决工作的户口,如今赤裸裸的现实摆在眼前,叶紫也不得不放下身段,务实的爱情婚姻价值观告诉她必须舍弃爱情,顺应现实。

新世纪之初,在现如今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世界各国正在逐渐整合成为一个政治、经济和环境系统,在相互依存中寻求共同的发展。

经济活动正逐渐超越国家、民族的疆界,突破自然的障碍,不同民族、文化的人们在社会关系活动中联系越来越紧密,人们的价值观、爱情观、婚姻家庭观、性爱观等在文化的交汇、冲突、融合下呈现统一性的趋势。

即东方文化传统的婚姻家庭有向西方婚姻家庭方向发展的趋势;

而西方婚姻家庭有向传统婚姻家庭发展的趋势。

在这种情况下,西方的自由主义思想源源不断的流入中国,因此中国女性开始追求家庭婚姻观的自由解放。

随着时代的进步,女性享有婚姻自主权,并得到了法律的有力保障,于是当代女性在婚姻中更加看重感情基础,注重浪漫爱情的培育。

这也导致了现代女性在恋爱自由、婚姻自由的情况下,盲目的追求爱情,因此踏上了错误的寻爱之路。

叶紫在经历了两次失败的婚姻之后,遇到了青年导演华林。

一直渴望纯洁爱情的她,因为华林一句浪漫的告白便认定了自己已经遇到了条件成熟的配偶,她不想再失去拥有婚姻家庭的权利,所以叶紫开始了不顾一切的争取。

甚至不惜与家里人决裂,背负第三者的骂名.最后这场不成熟的婚姻经过了十三年的时间还是破裂了。

第五章结语

时至今日,随着时代的更迭,婚姻依旧摆脱不掉来自社会、历史、文化、经济等多方面因素的束缚,尤其是一些传统守旧的婚姻观念还根深蒂固,与市场经济造成的物化思想相结合,人们仍然被传统的婚姻模式所束缚,却又增添了几分现代的商业色彩。

而婚姻本身已经渐渐成为了当代女性的一种生活方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变成了女性的一种社会遭遇,在不同婚姻观的引导下经历了不同的人生命运。

《所以》一书以叶紫的婚恋经历展示了这一个时期中国女性的婚恋观,这种或仅以名利为本或仅以精神上的爱情为本的婚恋观制造了许多的浮躁的婚恋思想,也自然制造了许多的婚恋悲剧.“所以”一词在小说中的含义就是:

因为叶紫以浮躁的名利为婚恋观,所以她的婚恋生活只是一出出的悲剧或闹剧,其生活其生命也是浪费自己的时间。

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毫不夸张地说,叶紫的婚恋观是一个时代中国女性婚恋观的总结,对中国年轻人的婚恋观提出了一个严肃的告诫.当叶紫回到现实中,走着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婚姻生活之道时,我们便可以看到作者的一个婚恋观:

那就是走现实之路,根据个人现实和社会现实,抛弃名利之虚,求得生活之实.恋爱也好,婚姻也好,都是生命的重要内容,都必须立足于生活现实,才让人生富有意义。

有人说婚姻是社会变革的晴雨表,但婚姻又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