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兽医学 细菌各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109624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37.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兽医学 细菌各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医学兽医学 细菌各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医学兽医学 细菌各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医学兽医学 细菌各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医学兽医学 细菌各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医学兽医学 细菌各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4页
医学兽医学 细菌各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4页
医学兽医学 细菌各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4页
医学兽医学 细菌各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4页
医学兽医学 细菌各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4页
医学兽医学 细菌各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4页
医学兽医学 细菌各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4页
医学兽医学 细菌各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4页
医学兽医学 细菌各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4页
医学兽医学 细菌各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4页
医学兽医学 细菌各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4页
医学兽医学 细菌各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4页
医学兽医学 细菌各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4页
医学兽医学 细菌各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4页
医学兽医学 细菌各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医学兽医学 细菌各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医学兽医学 细菌各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兽医学 细菌各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医学兽医学 细菌各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直接涂片检查

分离培养普通平板培养、血液琼脂平板、高盐培养基

鉴定:

纯培养物

1致病性葡萄球菌的鉴定:

(1)产生凝固酶和耐热核酸酶

(2)产生金黄色色素,有溶血性

(3)发酵甘露醇

2葡萄球菌肠毒素的检查:

作细菌分离鉴定的同时,接种至肉汤培养基,培养后取滤液注射至6-8周龄的幼猫。

第二节链球菌属

一、分类

(一)根据抗原结构分

1.属特异性抗原(P抗原):

核蛋白抗原

2.群特异性抗原(C抗原):

多糖抗原

3.型特异性抗原:

蛋白质抗原,又称表面抗原。

多与菌体毒力与免疫力有关。

兰氏分群法

兰氏用温热的稀盐酸浸出C抗原,与特异性血清作沉淀反应,将链球菌分为20个血清群(A-V,缺I和J)。

同群链球菌间,因表面蛋白质抗原不同,又分不同型

(二)根据溶血现象分类

⑴α型溶血性链球菌菌落周围有不透明溶血环。

多为条件性致病菌。

⑵β型溶血性链球菌菌落周围形成完全透明的无色的溶血环。

致病力强。

⑶γ型链球菌 不产生溶血素,菌落周围无溶血环,也称为不溶血性链球菌。

无致病性,常存在于乳类和粪便中,偶尔引起感染。

三、培养特性

大多数兼性厌氧,少数专性厌氧

营养要求复杂,需补充血液、血清、葡萄糖等。

血平板上形成灰白色、表面光滑、边缘整齐的细小菌落。

不同菌株溶血不一。

在血清肉汤中易形成长链,管底呈絮状沉淀。

四、致病性

致病物质:

脂磷壁酸(LTA):

重要的粘附素

M蛋白:

抗吞噬作用

一旦病菌大量繁殖则产生链球菌溶血素、致热外毒素等毒性物质,透明质酸酶、链激酶、DNA酶等侵袭性物质。

五、微生物学诊断

标本的采集:

采集适当的标本—渗出液、脓汁、乳腺炎乳液、脑脊髓液、尿液和感染组织。

检验方法

(一)直接检查:

可直接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

(二)分离培养:

接种血平板,观察菌落形态和溶血情况。

(三)细菌鉴定:

菌落形态、溶血特性、细菌形态、生化特性。

如定群、定型,则要作血清学试验。

复习思考题

1.金黄色葡萄球菌可产生的毒素、酶及其致病作用。

2.链球菌产生的毒素、酶及其致病作用。

3.链球菌在血液琼脂培养基上的溶血表现。

4.链球菌的兰氏分群。

5.如何从污染的病料组织中分离致病性葡萄球菌?

第二章肠杆菌科(革兰氏阴性杆菌)

大肠埃希菌俗称大肠杆菌

一、形态及染色特性

革兰氏阴性小杆菌,散在或成对,周毛菌,有菌毛。

二、培养特性

1.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光滑、湿润、半透明、灰白色菌落;

2.麦康凯琼脂上形成红色菌落,伊红美蓝琼脂上产生黑色带金属光泽菌落;

3.致病菌株在绵羊血平板上呈β型溶血;

4.生化特性:

糖发酵试验(发酵乳糖)和IMViC(++--)试验。

H2S阴性。

(I(吲哚)、M(MR)、Vi(VP)、C(枸橼酸盐利用试验))

三、抗原及血清型

(一)抗原

1.菌体抗原(O抗原):

其成分为LPS的多糖侧链。

173种,耐热,1个菌株仅含1种。

2.荚膜抗原(K抗原):

其成分多数为多糖(K88、K99为蛋白质),80种,1个菌株可含1-2种甚至无。

根据对热的耐受程度不同分L、A和B型。

3.鞭毛抗原(H抗原):

其成分为蛋白质,不耐热,55种,1个菌株仅含1种。

(二)血清型(抗原式)表示方法:

O:

K:

H,如:

O8:

K23(L):

H19

五、诊断

标本采集:

根据临床疾病类型的不同,采集适当的标本。

如败血症病例采集病变的内脏组织,腹泻病例采集小肠内容物。

检查方法:

(一)分离培养:

选择培养基

(二)生化试验:

糖发酵、IMViC试验、H2S阴性(三糖铁培养基)。

(三)血清学试验:

玻片凝集试验鉴定血清型

沙门氏菌

一、形态及染色

与大肠杆菌相似,除鸡白痢和鸡伤寒沙门氏菌无鞭毛不运动外,其余均以周鞭毛运动。

在选择培养基上因不发酵乳糖而呈无色菌落。

IMViC试验:

-+-+;

多数菌株H2S阳性。

麦康凯培养基:

发酵乳糖(大肠杆菌);

不发酵乳糖(沙门氏菌)

1.菌体抗原(O抗原):

58种,耐热,1个菌株可含多种,以阿拉伯数字表示。

与毒力有关,又称Vi抗原。

有的菌株有,有的菌株无。

3.鞭毛抗原(H抗原):

其成分为蛋白质,不耐热,63种,分为两相:

(1)第1相(特异相):

小写英文字母表示

(2)第2相(非特异相):

阿拉伯数字表示

(二)血清型(抗原式)

表示方法:

O抗原:

第1相H抗原:

第2相H抗原如:

1,4,[5],12:

i:

1,2

有Vi抗原的,则表示为:

O抗原:

Vi抗原:

第2相H抗原

(一)分离培养:

糖发酵、IMViC试验、H2S阳性(三糖铁培养基)。

与大肠杆菌的鉴别诊断:

被检材料

分离培养

普通琼脂斜面三糖铁琼脂斜面

涂片镜检

生化反应血清型鉴定

1.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血清型表示方法。

2.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鉴别诊断要点。

第三章弧菌科

鳗弧菌

形态与培养特性革兰氏阴性弧状杆菌,血平板生长有溶血性。

嗜盐,最佳生长需1.5~3.5%NaCl。

对弧菌抑制剂O/129极为敏感。

微生物学诊断

细菌分离培养

生化试验

O/129敏感试验或血清学试验

嗜水气单胞菌

形态革兰氏阴性,短杆状,有鞭毛和菌毛。

培养特性

普通营养琼脂上即可生长

血平板上可产生β溶血圈

麦康凯培养基上生长良好

在弧菌选择培养基TCBS或在6%NaCl中不生长

对弧菌抑制菌O/129不敏感,多数不发酵乳糖

判定致病性,则需检测胞外蛋白酶等毒力因子

判定标准:

分离菌应为革兰氏阴性,氧化酶阳性。

生化指标为:

葡萄糖产气,发酵甘露醇、蔗糖,利用阿拉伯糖,水解七叶苷/水杨苷,鸟氨酸脱羧酶阴性。

鳗弧菌的微生物学诊断要点。

如何鉴定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

第四章巴氏杆菌科

多杀性巴氏杆菌

两端钝圆,中央微凸的短杆菌G-菌,单个存在,有时成双排列,病料涂片用瑞氏染色或美蓝染色时,可见典型的两极着色,培养物所作的涂片,两极着色不明显。

二、培养特性

对营养要求较严格。

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贫瘠,血液或血清培养基中生长良好,长成灰白色露珠状针尖大小菌落,不溶血,麦康凯培养上不生长。

三、血清型

1.菌体抗原:

16个型,以阿拉伯数字表示

2.荚膜抗原:

多糖成分,有6个型,大写英文字母表示

我国分离的禽多杀性巴氏杆菌以5∶A为多,其次为8:

A。

本菌抵抗力不强,普通消毒药常用浓度对本菌都有很好的消毒力。

在无菌蒸馏水和生理盐水中很快死亡。

冻干菌种在低温中可保存长达26年。

六、微生物学诊断

1.涂片或触片镜检

染色(美蓝或瑞氏),两极着色

2.分离培养

麦康凯琼脂不生长,血平板不溶血

3.动物试验

病料悬液或培养物接种小白鼠,引起小白鼠迅速死亡

鸭疫里氏杆菌(雏鸭传染性浆膜炎的病原菌。

一.形态及染色

菌体呈杆状或椭圆形,多为单个,少数成双或短链排列。

可形成荚膜,无芽胞,无鞭毛。

G-菌,两极着色。

二.培养及生化特性

营养要求较高,普通培养基和麦康凯培养基上不生长,在巧克力或胰蛋白胨大豆琼脂(TSA)平板上,呈圆形、微突起、表面光滑、奶油状小菌落。

生化试验大多阴性,不发酵葡萄糖和蔗糖,与多杀性巴氏杆菌相区别。

四.致病性

主要感染雏鸭,尤其2~3周龄者,引起急性或慢性的败血症和浆膜炎。

五.诊断

涂片镜检:

两极着色

分离培养:

巧克力培养基

生化试验:

不发酵葡萄糖和蔗糖

嗜血杆菌

嗜血杆菌是一群酶系统不完全的革兰氏阴性杆菌,生长需要血液中的生长因子,尤其是X因子和V因子。

一、形态及染色

多为短杆状,有时呈多形性,无鞭毛,无芽胞,新分离的致病菌株有荚膜。

G-菌,两极着色。

初次分离培养时供给5%~10%CO2可促进生长,本属菌生长需供给X因子和V因子(细菌呼吸过程中起递氢作用的两种脱氢辅酶),在巧克力平板上生长较佳。

三、抵抗力

本属菌对外界的抵抗力不强,分离到的嗜血杆菌要及时移植或冻干保存。

五、微生物学诊断

1.显微镜检查:

2.分离培养:

血平板(生长不好或不长)

巧克力平板(生长良好)

3.卫星现象:

可疑菌落鲜血平板再接金葡菌培养卫星现象

4.生化试验

5.血清学试验

1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形态染色及培养方面有何特征?

如何进行微生物学诊断?

2鸭疫里氏杆菌的微生物学诊断。

3嗜血杆菌为什么需要用巧克力琼脂培养基进行分离培养?

4什么叫“卫星现象”?

第四章布氏杆菌(主要寄居于肝、脾和淋巴组织内的单核细胞中,是胞内寄生菌)

一、形态及染色特性

球形、球杆形或短杆形,新分离者趋向球形。

多单在,不形成芽胞和荚膜,无鞭毛不运动。

革兰氏染色阴性,但着色不佳。

柯兹罗夫染色法染成红色,其他菌呈绿色。

本菌专性需氧,在初代分离培养时尚需5%-10%CO2,泛酸钙和内消旋赤藓糖醇可刺激某些菌株生长。

在培养基中加入少量血液、血清或肝浸液可促进生长,不溶血。

生长缓慢,常需5-10d甚至20-30d。

液体培养基上呈轻微浑浊生长,时间长可形成很厚的菌膜;

在固体培养基上有S、M、R型菌落,大小不一。

三、抗原性及变异性

(一)属内抗原:

A、M、R抗原

光滑型布氏杆菌有A和M二种菌体抗原成分(外露的多糖侧链),是细菌的凝集抗原,各菌种含量不同。

不与非S型菌发生交叉凝集。

R抗原:

非S型菌的共同抗原,不与S型菌发生凝集。

变异:

S→R丧失A、M抗原,暴露R抗原

(二)属外抗原

可与巴氏杆菌、变形杆菌、大肠杆菌等属细菌发生交叉凝集反应。

四、种及致病性

主要致病物质有内毒素、荚膜和透明质酸酶。

侵袭力强,可通过完整的皮肤、粘膜进入体内,并有很强的繁殖与扩散能力。

动物体内常局限于腺体组织与生殖器官(与赤藓醇含量较高有关),故病畜主要表现为睾丸炎、附睾炎、乳腺炎、子宫炎等。

孕期动物对布氏杆菌最敏感,感染后常引起流产。

细菌学检查:

意义不大。

血清学检查:

用已知的布氏杆菌检查动物的血清抗体

凝集试验(虎红平板凝集试验)感染初期检测。

大动物血清凝集价达1:

100时阳性,1:

25可疑;

小动物1:

50为阳性,1:

25为可疑。

补体结合试验慢性布氏杆菌病诊断。

规定1:

10被检血清阻止溶血在50%以上即阳性。

变态反应检测:

不宜作早期诊断。

布氏杆菌水解素注射,观察红肿反应。

1-2cm为弱+;

2-3cm为+;

4-6cm为强+。

1布氏杆菌有哪些种,其致病性如何?

2布氏杆菌病的微生物学诊断方法。

第五章革兰氏阳性无芽孢杆菌

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

一、形态与染色

短杆状,革兰氏染色阳性。

不形成荚膜、无芽胞,有鞭毛,在20℃-25℃培养可产生4根周鞭毛,在37℃至少可产生1根鞭毛。

需氧或兼性厌氧菌,1℃-45℃均可生长,30℃-37℃最适,4℃需7天。

普通琼脂平板上可生长,光滑型、蓝绿色光泽菌落;

血液琼脂培养基上可见其周围狭窄的β溶血环;

半固体培养基上穿刺培养,沿穿刺线呈云雾状生长。

耐碱不耐酸,耐盐,对热的耐受性较多数无芽孢杆菌强,常规巴氏消毒法不能杀死,常用消毒药5~10min能杀死本菌。

四、血清型

具有O抗原(阿拉伯数字表示)及H抗原(小写英文字母表示),16个血清型,常见1/2a、4b型。

与多种细菌存在共同抗原,故血清学诊断意义不大。

五、致病性

胞内寄生菌,不被宿主细胞吞噬而不被破坏。

镜检:

G+小杆菌

分离培养:

蓝绿光泽的菌落,β溶血

纯培养:

溶血检查、运动性检查、生化特性鉴定

动物试验:

小鼠腹腔注射,剖检肝脏坏死,分离细菌

血清学检查:

凝集反应

猪丹毒丝菌

一、形态与染色

革兰氏阳性的细杆菌,组织涂片或血液涂片中,呈单在、成对或小丝状,无鞭毛、无荚膜、不产生芽胞。

二、培养与生化特性

微需氧菌,普通琼脂上生长不良,血平板上生长茂盛,灰白色露滴状小菌落,并形成α溶血环,生长温度为5℃~42℃,最适温度为30℃~37℃。

生化特性:

糖发酵能力极弱,明胶穿刺培养呈试管刷状生长,但不液化明胶。

三、抵抗力

本菌对腐败和干燥环境有较强的抵抗力,对常用消毒剂抵抗力不强,0.5%甲醛数十分钟可杀死。

四、血清型

最初被分为A、B、N型。

A型:

强毒型,多分离自急性病例

B型:

弱毒型,多分离自慢性病例,免疫原性较好

N型:

无毒型

目前以阿拉伯数字为型号,共有25个血清型。

五、致病性

通过消化道感染,进入血流

引起动物高热,可产生透明质酸酶和神经氨酸酶,加强了血管通透性和降解宿主组织粘蛋白

本菌在自然界分布十分广泛,可寄生于哺乳动物、禽和鱼类。

其中猪分离率最高,人可经外伤感染,发生皮肤病变,称“类丹毒”。

主要考虑与李氏杆菌鉴别。

涂片镜检:

G+纤细的小杆菌

血平板

细菌鉴定:

培养特性和生化特性

血清学诊断:

凝集试验

李氏杆菌和猪丹毒杆菌鉴别诊断要点。

第六章革兰氏阳性产芽孢杆菌

炭疽杆菌

革兰氏阳性大杆菌,菌体平直,两端平截。

在组织和血液中,单在或短链,经培养后形成长链,呈竹节状。

在组织中或含血液的培养基中可形成荚膜。

芽孢在有氧条件下形成,位于菌体中央,不膨出菌体。

无鞭毛。

1需氧菌或兼性厌氧,最适生长温度30℃-37℃,营养要求不高,普通培养基中即能生长良好。

强毒菌株形成灰白色不透明、大而扁平、表面干燥;

无毒或弱毒菌株形成稍小而隆起、表面较为光滑湿润、边缘比较整齐的光滑型菌落。

2.在血琼脂上一般不溶血,但个别菌株也可轻微溶血。

3.液体培养基中呈絮状沉淀生长

4.明胶穿刺培养,呈倒松树状,表面液化呈漏斗状

5.在含青霉素的培养基中,可形成串珠反应,与其它需氧芽孢杆菌区别。

串珠反应:

在含青霉素0.5U/ml的培养基中,幼龄炭疽杆菌因细胞壁的肽聚糖合成受到抑制,形成原生质体相互连接成串。

本菌繁殖体的抵抗力不强,同一般无芽孢杆菌。

常用消毒剂均能于短时间内将其杀死。

芽孢抵抗力较强,在干燥背光处可存活40年以上。

煮沸1h或干热140℃3h可杀灭芽孢,对碘敏感。

五、抗原结构

(一)结构抗原

1.荚膜抗原:

多肽,仅见于有毒菌株,与毒力和抗吞噬有关

2.菌体抗原:

多糖,与细菌毒力无关。

性质稳定,经加热煮沸甚至高压蒸汽处理,抗原性不被破坏。

在病畜皮毛或腐败脏器中经长时间煮沸仍能与特异性抗体发生反应形成环状沉淀,称为Ascoli反应。

3.芽胞抗原:

是芽胞的外膜和皮质组成,具有免疫原性。

(二)保护性抗原(PA)

炭疽毒素(PA、LF、EF)的组成成分之一,具有免疫原性。

六、致病性

此菌毒力主要与荚膜和毒素有关,荚膜可增强细菌抗吞噬能力,使之易于扩散;

炭疽毒素是造成感染、动物致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三种成分单独无毒性,只有EF或LF与PA结合时,才有致死或水肿效应。

本菌可引致各种家畜、野兽和人类的炭疽,草食动物易感性最强,此菌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染,也可经呼吸道及皮肤创伤或通过吸血昆虫传播。

七、微生物学诊断

1.细菌学检查

(1)镜检:

大杆菌,两端平截,竹节状

(2)分离培养:

用普通琼脂或血琼脂

(3)纯培养:

镜检、串珠试验、生化试验

(4)动物试验:

将检验材料制成悬液或纯培养物给小鼠注射,24-36h,小鼠死于败血症。

2.血清学检查

(1)Ascoli沉淀反应用加热抽提待检炭疽菌体多糖抗原与已知抗体进行的沉淀试验。

(2)间接血凝试验

(3)协同凝集试验

(4)串珠荧光抗体检查

(5)琼脂扩散试验

产气荚膜梭菌

一、形态及染色特征

菌体直杆状,革兰氏染色阳性。

一般条件下不形成芽胞,在无糖培养基上可形成。

芽胞大而卵圆,位于菌体中央或近端,使菌体膨胀。

多数菌株可形成荚膜,无鞭毛。

本菌对厌氧程度的要求并不严,在普通培养基上可生长,若加葡萄糖、血液,生长更好。

菌落多为圆形、光滑、隆起、灰白色的圆屋顶样,也可形成圆盘形、边缘成锯齿状、表面有辐射状条纹的大菌落。

生长非常迅速,快速移植法可帮助此菌的分离。

厌氧肉肝汤中培养,呈均匀浑浊,并产生大量气体。

血平板上,多数菌株有双层溶血环,内环完全溶血,外环不完全溶血。

三、生化特性

本菌最突出的生化特性是对牛乳培养基的“暴烈发酵”。

四、致病性

人气性坏疽和食物中毒B型:

羔羊痢疾

C型:

绵羊猝狙D型:

牛肠毒血症

E型:

犊牛、羔羊肠毒血症

1.直接涂片镜检:

G+大杆菌,并有荚膜

2.分离培养:

接种血平板,有双层溶血环

3.纯培养:

引起牛奶暴烈发酵

4.动物试验:

小鼠、家兔或鸽

5.肠毒素检查:

取回肠内容物加适量灭菌生理盐水稀释,经离心沉淀后取上清液分成两份,一份不加热,一份加热,分别静脉注射家兔或小鼠。

如有毒素存在,不加热组动物常于数分钟至数小时内死亡,而加热组动物不死亡。

破伤风梭菌

G+,两端钝圆、细长的杆菌,无荚膜,多具周鞭毛而能运动。

在动物体内外均能形成圆形芽胞,位于菌体一端,呈鼓槌状。

严格厌氧菌,接触氧后很快死亡。

普通培养基上即能生长,形成不规则菌落,中心紧密、四周疏松似羽毛。

不易获得单个菌落,扩散成薄膜状覆盖整个平板表面。

用高浓度琼脂可抑制其扩散生长。

三、致病性

此菌产生两种毒素:

1.破伤风痉挛毒素:

引起神经兴奋性的异常增高和骨骼肌痉挛。

2.破伤风溶血素:

不耐热,对氧敏感,可溶解马及家兔的红细胞,与破伤风梭菌的致病性无关。

四、微生物学诊断

一般不需微生物学诊断。

如有特殊需要,可采取创伤部的分泌物或坏死组织进行细菌学检查。

1.炭疽杆菌的主要培养特性有哪些?

2.如何进行炭疽病的微生物学诊断?

3.产气荚膜梭菌的主要生化特点。

4.产气荚膜梭菌分型及其对动物的致病性?

5.破伤风梭菌的主要生物学特性。

第七章分枝杆菌属

牛分枝杆菌

细长、微弯的杆菌,无荚膜、芽孢和鞭毛。

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有特殊的糖脂。

不易着色,而抗酸染色为红色。

糖脂成份有效地刺激哺乳动物的免疫系统,分枝杆菌因此被制成免疫佐剂得到普遍应用。

二、培养与生化特性

专性需氧菌,对营养要求严格,在添加特殊营养物质的培养基(罗杰二氏培养基)上才能生长,但生长缓慢。

菌落粗糙,呈颗粒、结节或花菜样,乳白色或米黄色。

液体培养基中易形成菌膜浮于液面。

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很强,在干燥的环境中可存活6~8个月。

对紫外线敏感,消毒药作用不大,耐酸耐碱。

对链霉素、利福平等抗生素敏感,但易产生耐药性。

主要引起牛结核病。

细胞内寄生。

七、微生物学诊断

1.涂片镜检:

抗酸染色红色

2.分离培养:

强酸或强碱处理后接种罗杰二氏培养基

3.细菌鉴定:

培养特性、生化特性

4.动物接种:

兔有致病性

5.变态反应:

PPD皮内注射法

4mm以上为阳性;

2-4mm为可疑;

2mm以下为阴性。

6.血清学检查:

ELISA检测特异性抗体

牛分支杆菌的主要生物学特性。

细菌感染的检查方法

链球菌(革兰氏阳性,球形或卵圆形,呈链状排列。

炭疽杆菌(革兰氏阳性大杆菌,菌体平直,两端平截。

经培养后形成长链,呈竹节状。

葡萄球菌(革兰氏阳性,球形或卵圆形,固体培养基上生长者呈葡萄串状)

巴氏杆菌(两端钝圆,中央微凸的短杆菌G-菌,单个存在,有时成双排列,病料涂片用瑞氏染色或美蓝染色时,可见典型的两极着色,培养物所作的涂片,两极着色不明显。

大肠杆菌(麦康凯琼脂上形成红色菌落,伊红美蓝琼脂上产生黑色带金属光泽菌落。

炭疽杆菌(在血琼脂上一般不溶血,形成粗糙型大菌落)

炭疽杆菌明胶穿刺培养(呈倒松树状,表面液化呈漏斗状)

炭疽杆菌串珠反应:

在含青霉素0.5U/ml的培养基中,幼龄炭疽杆菌因细胞壁的肽聚糖合成受到抑制,形成原生质体相互连接成串。

产气荚膜杆菌(本菌最为突出的特点是对牛乳培养基的“暴烈发酵”。

第二章细菌的生理

第一节细菌细胞的代谢过程

细菌与真核生物新陈代谢的主要区别:

1.细菌生长和繁殖速度快2.利用各种化合物作为能源的能力强

3.营养需求多种多样4.可利用非常流水线合成大分子物质

5.细菌能产生特殊物质

细菌细胞的代谢过程

物质摄取――>

生物合成-聚合作用组装

一、物质摄取

1.单纯扩散(被动扩散)最简单的方式

特点:

(1)靠浓度差转运;

(2)不需能量;

(3)无选择性;

(4)速度慢

2.促进扩散:

某些物质与位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