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案例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109650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1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金融案例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国际金融案例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国际金融案例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国际金融案例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国际金融案例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国际金融案例文档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国际金融案例文档格式.doc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国际金融案例文档格式.doc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国际金融案例文档格式.doc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国际金融案例文档格式.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国际金融案例文档格式.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国际金融案例文档格式.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国际金融案例文档格式.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国际金融案例文档格式.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国际金融案例文档格式.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国际金融案例文档格式.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国际金融案例文档格式.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国际金融案例文档格式.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国际金融案例文档格式.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国际金融案例文档格式.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际金融案例文档格式.doc

《国际金融案例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金融案例文档格式.doc(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国际金融案例文档格式.doc

他总是能够从看似不相干的零碎数据中整合出完整的经济全景。

20世纪90年代,格林斯潘预感到生产力的增长已属结构性,但这从统计数字根本观察不出来。

他看到通胀增速开始减缓,因此他顶住来自美联储内外的升息压力以降低经济增速,结果证明他的判断是正确的。

风险管理手法独到。

格林斯潘在货币政策中引入风险管理概念,强调必须考虑整体经济的风险,对风险进行量化,计算相关成本,并以此为依据制定货币政策。

针对20世纪90年代末技术和网络股泡沫以及眼下潜在的房市泡沫风险,他的管理办法是以静制动,任由泡沫自行膨胀至破裂,然后收拾残局。

世纪之交股市泡沫破裂,美国公众的收入及财富双双收缩,虽成为格林斯潘在任期内最受争议的问题,但他在风险管理与泡沫管理的取舍问题上适度妥协,为后人提供了可贵的借鉴。

在一片赞扬声中,也夹杂些许对格林斯潘的质疑。

《纽约时报》经济问题专栏作家克鲁格曼、美国经济学家库特纳等批评格林斯潘涉足政治,支持共和党保守派的主张,支持布什总统的减税政策,从而使富人获得更大利益。

他们认为,美国当前低利率与巨额赤字和外债并存的现状将给美国经济埋下深重隐忧。

他们批评格林斯潘将主观判断置于硬性规则之上的做法,指责他过度放纵金融市场,缺乏有效监管,导致经济泡沫不断增长,库特纳甚至认为当前美国内的经济问题是格林斯潘一手造成的。

然而,上述质疑并不能掩盖18年来格林斯潘给美联储带来的光环。

曾担任美联储副主席的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教授布林德认为,格林斯潘当之无愧是美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央行总裁,伯南克将如何接替格林斯潘“承担这一全世界最困难的工作”,人们拭目以待。

摘自“格林斯潘时代”WTO经济导刊2005年第12期

1.2泰国金融危机和汇率制度改革

1971年到1991年,泰国经济年均增长率达7.9%,1991年至1996年的年均增长率则达到8%,而且长期以来,泰国通胀率一直有效地控制在3%~6%之间,被称为亚洲的“第五小龙”。

然而,1997年泰国爆发了金融危机。

1997年2月初,国际投资机构掀起抛售泰铢风潮,引起泰铢汇率大幅度波动。

于1997年2月开始向泰国银行借入高达150亿美元的数月期限的远期泰铢合约,而后于现汇市场大规模抛售,使泰铢汇率波动的压力加大,引起泰国金融市场动荡。

同年3月5日和6日,投资者就从泰国10家出现问题的财务公司提走近150亿泰铢(约兑5.77亿美元)。

与此同时,投资者大量抛售银行与财务公司的股票,结果造成泰国股市连续下跌,汇市也出现下跌压力。

5月7日,货币投机者通过经营离岸业务的外国银行,悄悄建立了即期和远期外汇交易的头寸。

从5月8日起,以从泰国本地银行借入泰国铢,在即期和远期市场大量卖泰铢的形式,在市场突然发难,沽空泰铢,造成泰铢即期汇价的急剧下跌。

泰铢一度兑美元贬至26.94∶1的水平。

6月中下旬泰国前财长辞职,引起泰铢汇率猛跌至1美元兑28泰铢左右。

泰国股市也从年初的1200点跌至461.32点,为8年来的最低点。

最终1997年7月2日,泰国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泰国的汇率制度内容主要包括:

(1)取消原有的主要以钉住美元为主的钉住汇率制度;

(2)实行泰铢汇率市场浮动制;

(3)泰国国家银行根据情况负责干预外汇市场,以保护汇率基本稳定;

(4)由泰国中央银行定期公布参考汇率。

泰国实行浮动汇率制度是为了克服了钉住汇率制度本身所固有的脆弱性而稳定泰铢汇率的需要,同时也适应了国际市场的变化和经济进一步发展的要求。

虽然在短期内泰铢浮动引起的贬值会使泰国的通货膨胀率上升,出口成本增加,但是从长期来看,泰铢汇率按照市场供求决定使得汇率较准确地反映泰铢的实际价值,正确的调节贸易商品价格和贸易量,缓解国际收支不平衡,促进生产率的提高,增加泰铢的稳定性和泰国金融市场的吸引力,为泰国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3“亚元”建立问题

在2001年的上海APEC会议期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被誉为“欧元之父”的罗伯特·

蒙代尔预言,在未来10年中,世界将出现三大货币区,即欧元区、美元区和亚元区。

继欧洲货币一体化后,北美积极向美元一体化迈进,亚洲经济合作前景就格外令人关注。

在2003年11月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第二届年会上,建立亚洲统一货币成为热点话题。

被誉为“日本先生”的日本前财政大臣神原英姿认为,从现在看,“亚元”形成的趋势不可避免,蒙代尔也对建立亚洲统一货币的必要性持肯定态度。

但是实际上亚元的创建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

一、不满足建立最优货币区的条件

蒙代尔,麦金等经济学家从要素流动程度,贸易一体化,经济开放度等阐明了最优货币区应具备的条件。

但是亚洲地区国家由于在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制度等方面的差异、分歧,特别是亚洲各国在经济制度、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结构方面存在巨大差异,不满足建立最优货币区的条件:

生产要素流动性不高。

亚洲各国与地区之间和平要素的流动性很差,对要素流动的限制很多,基本上还没有形成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

即使是流动性最强的资本也受到一定的限制,特别是在金融危机后,对资本流动有加强管制的趋势。

经济开放度差异较大。

亚洲各国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各国的经济开放程度也参差不齐。

亚洲地区的综合开放度是很高的。

中国香港地区和新加坡是地区性的贸易中心与金融中心,对外开放度很高;

中国、日本、韩国综合开放度指标较低。

以出口为主导的亚洲“四小龙”及东盟各国基本属于开放经济,对汇率波动十分敏感。

产品多样性较差,产业结构竞争性较强。

东亚各国与地区之间的产业结构较为类似,产品集中程度高,对外贸易的依存度高,东亚主要国家与地区间经济活动的关联性极强,经济周期也就趋同,产品多样性较差。

金融一体化程度较低。

亚洲金融市场除香港和新加坡的国际化程度较高之外,其余都限于本国范围内,亚洲美元市场也不发达,一部分国家的货币尚不能自由兑换。

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

东亚各国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以人均GDP计)参差不齐,呈明显的梯度态势。

日本为第一层次,亚洲“四小龙”为第二层次,中国与“四小虎”为第三层次,其他国家如越南、柬埔寨、老挝为第四层次。

经济政策存在差异。

由于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宗教等方面都有着很大的不同,因而各国的经济发展目标与经济政策偏好也皆不相同。

中国香港实行的是自由放任、高度开放的经济政策;

日本则倾向于实施保护性的经济政策;

中国台湾实施的是经济自由,并鼓励中小企业进行竞争的经济政策;

而韩国则侧重于组建大企业、大集团政策。

二、缺少“核心货币”

日元和人民币中心货币功能的建立是亚元目标的关键环节。

欧洲货币一体化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有强大稳定的德国和强劲稳定的马克,欧元国家实际上是顺从了德国的宏观经济政策。

但是东亚还缺乏区域性货币合作所应具备的类似条件。

目前有条件成为中心货币的只有日元及人民币,但无论是日元还是人民币都因为自身的许多局限性而无力担当中心货币的重任。

日本作为世界第二、亚洲第一的经济大国,实力是最强的,但政治上的地位与经济上的地位极不相称。

日本在二战期间给亚洲各邻国带来了很多政治上的反感。

而日本近年来刻意歪曲历史的态度和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的行为,更严重损害了日本在亚洲的政治形象。

中国有良好的经济发展态势,但目前的实力还不足以起到核心作用。

三、缺乏坚实的政治基础

货币合作离开政治全作是不可能的,货币合作必须具备良好的、现实的政治基础。

欧元得以顺利诞生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欧洲人有一个强大的、统一欧洲联盟。

但是相比之下,过去几十年来松散的、非制度化的区域合作,使东亚逐渐形成一种独特的“亚洲传统”。

其特点有两个:

一个是非正式性,如APEC就一直强调其论坛性质,反对像欧洲那样让渡一部分主权,建立一种非常正式的制度;

二是强调寻求共识,将有分歧的问题搁置起来,这种强调非正式性和达成共识的“亚洲传统”是无法适应区域货币合作要求的。

除此之外,亚洲国家和地区还存在社会制度,民族意识,文化与宗教等分歧和问题,使得货币合作只能停留在比较浅的层次上,无法实现统一货币的要求。

但是同时也可以看到,欧元区成功运作与美洲地区美元化浪潮的兴起,显示区域性货币联盟将成为维系世界经济稳定的重要基石。

作为世界经济重要一极的亚洲,尤其在亚洲金融危机后,各国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加快经济一体化进程的重要性。

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日本与东盟自由贸易区,印度与东盟自由贸易区,韩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合作都在不断的加强,这些都为亚洲货币一体化奠定了基础。

总之,亚元的建立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也许要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和努力,亚洲经济一体化才会有长足的发展,妨碍亚洲实现统一货币的种种障碍才能得以消除,建立真正的亚洲统一货币。

第二章外汇市场与外汇交易

日本公司的远期外汇交易

日本某一贸易事业公司,每月外币交易量为2000万美元左右。

在远期外汇交易中,公司规定买方持有或卖方持有只能为200万美元。

而未结算外汇余额(相反交易完毕部分除外)买卖各为1000万美元。

银行买卖手续费0.1日元。

交易期间是从1984年7月到11月,共5个月。

不考虑实际需要的预约保证金部分。

这个公司进行了以下几次远期外汇买卖交易:

(1).7月3日,订立美元期货买进预约(买进持有200万美元)。

合约内容:

200万美元,1个月期货(8月6日交付),远期汇率1美元=238.60日元。

买进远期美元的理由是:

美日利率差距甚大,故判断目前美元将持续坚挺,依据对强势货币,以期货折价买进的原则。

(2).7月24日,订立美元期货卖出预约400万美元(卖出持有200万美元)。

①采取7月3日买进外汇期货预约的相反交易,即卖出远期外汇200万美元,8月6日交割,远期汇率为1美元=245.50日元。

这两个买卖合约8月6日到期结算时可获得利益(245.50-238.60)×

200万=1380万日元。

②新卖出外汇期货200万美元,期限3个月,10月26日交割,远期汇率为242.40。

卖出远期美元的理由是:

1美元兑换247日元为1983年9月2日以来的最高价格,首先予以谋利,并具有支援其后的买进操作之意而重新卖出。

(3).8月30日,买进远期外汇预约200万美元(买卖持有为0)。

期限为1个月,10月3日交割,远期汇率l美元=239.70日元,买进理由:

8月上旬美元行情虽为243日元,但当时未决定,故已来不及,以后再未突破240日元。

由于从日本流出资本颇巨,因此月底出现240日元时就把握此机会。

(4).9月4日,买进一个月期远期外汇预约200万美元(买方持有200万美元)远期汇率1美元=241.90。

理由:

7月发表了从日本流出的长期资本净额为71.4亿美元,以致基本收支、综合收支均有大量的逆差,由于认为美元仍将趋坚,乃考虑预约增加买进。

(5).9月18日,卖出远期美元预约400万美元(卖出持有200万美元)。

①采取第三笔预约买进部分的相反交易,即卖出远期外汇200万美元,10月3日交割,远期汇率1美元=247.80日元。

到期结算时,可获得利益为(247.30-239.70)×

200万=1520万日元。

②新卖出远期外汇合约200万美元,期限2个月,11月20日交割,远期汇率1美元=246.00日元。

卖出理由:

显示248日元的美元高价,预约买进的部分已获利,乃决定重新卖出。

(6).9月25日,买进远期外汇预约400万美元(买进持有200万美元),其中200万为1个月期远期外汇,10月29日交割,远期汇率1美元=243.70日元;

200万为2个月期远期外汇,11月27日交割,远期汇率1美元=247.80日元。

买进理由:

从9月18日的高价下跌近4日元所致。

(7).10月1日,卖出远期外乎预约200万美元,此为预约买进部分的相反交易(持有为0)。

因为第四笔的远期外汇预约买进部分获利,所以预约卖出约200万美元,10月8日交割,远期汇率1美元=246.50日元,到期结算可获得收益为(246.50-241.90)×

200万=920万日元。

(8).10月18日,卖出远期外汇预约200万美元(预约买进部分套利,卖出持有200万美元)。

由于10月17日汇率到达250日元大关后,认为目前美元价位已达顶点,而且9月25日第6预约买进部分已获利,于是卖出远期外汇200万美元,10月29日交割,远期汇率l美元=249.00日元。

(9).10月24日,从即期市场买进现货外汇预约200万美元(持有为0)。

第2笔订定的卖出预约10月26日到期,必须在到期2日前以现货买回200万美元,2个营业日后即10月26日交割,即期汇率1美元=244.20日元,结算时损失为(244.20-242.40)×

200万=360万日元。

(10).11月8日,买进远期外汇预约(卖出预约部分的买回)200万美元(买进持有200万美元)。

此为9月18日第5笔预约卖出部分的买回相反交易,11月20日交割,远期汇率1美元=240.70日元,到期结算时可获得收益为(247.30-240.70)×

200万=1320万日元。

买进理由是现货240日元显示日元偏高,已获收益。

(11).11月26日,预约卖出(预约买进部分的结算)远期外汇200万美元(持有为0)。

此为第6笔预约买进的余额部分的相反交易,11月27日交割,汇率为1美元=245.70日元,结算时可获利益(245.70-242.80)×

200万=580万日元。

从以上多次外汇远期交易的总体上看,先买进后卖出的操作共1000万美元,而先卖后买的操作仅400万美元,综合结果获利6160万日元。

先预约卖出远期美元,是为了防止万一美元下跌时所造成的损失。

而从上例的美元、日元行情分析,以事先预约买进逐期美元的期货操作,则可获得上述程度的操作收益。

(摘自:

蔡玉龙、胡穗华,《国际金融实务》,1996年6月。

索罗斯生涯历程

1930年出生于匈牙利布达佩斯的一个犹太律师家庭。

1947年移居英国,1949—1953年进入伦敦经济学院学习经济学。

1954—1979年在伦敦和纽约从事证券交易和金融分析。

1956年移居美国,1961年结婚并成为美国公民。

1979年将1973年与人合作成立的“索罗斯基金”更名为“量子基金”。

1984年在布达佩斯设立“索罗斯慈善基金会”,至1990年,该基金会在26个国家设立了89个分支机构。

1992年9月大笔沽出英镑及意大利里拉,迫使英镑脱离欧洲汇率机制,英镑与里拉大幅贬值。

1993年以11亿美元的年收入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年收入超10亿美元的人。

1994年6月被《华尔街日报》称为“全球金融界的坏孩子”。

1995年正面挑战英国巴林集团。

1997年7月大量抛售泰铢,引发东南亚金融危机。

索罗斯与量子基金

索罗斯在1965年成立了自己的第一个基金,名叫“第一雄鹰基金”。

1966年他集资与吉姆·

罗杰斯合伙筹组了另一个小规模的基金,叫“双鹰基金”,总资本额为400万美元。

这是一个既可融资,又可借贷和买卖的避险基金。

经过一段时间操作,基金收益持续增长,索罗斯将其更名为“量子基金”。

“量子基金”是一个以融资为基础,以基本持股和质押为主体的“宏观投资”实体,加入“衍生”的概念,使小小的投资者都可以利用杠杆原理投资,达到“小刀锯大树”、以小搏大的目的。

索罗斯及其“量子基金”的第一桶金来源于1985年的世界五大工业国(G5)广场协定。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确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货币与美元挂钩。

但是到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经济走下坡路,由贸易顺差国变为贸易逆差国,美元再无法承担固定汇率的中心货币作用,布雷顿森林体系宣告崩溃。

在1985年索罗斯看跌美元,大举买入马克和日元纲币,抛售美元、卖空原油价格指数等等,但是,市场走向却与之相反,马克和日元汇价大幅下泻。

索罗斯重新检讨自己的投资策略,认定自己的假设是正确的,坚持原来的投资方向。

此后不久西方五大工业国在亚哥广场举行会议,达成广场协定,其核心就是要让美元汇价贬值,以便顺应美国贸易逆差扩大的趋势,稳定世界金融秩序。

马克和日元汇价开始抽升,索罗斯再次大量融资,果断大笔买入马克和日元并获得成功。

1985年11月,索罗斯以仅有8亿美元的“量子基金”在外汇市场、衍生产品和债券投资中打了大胜仗,外汇收支获得40亿美元的利润。

索罗斯以“量子基金”在他为期15个月的“炼金”实验中,投资回报率高达114%,“量子基金”威名初显。

击垮英格兰银行的人

1992年,欧洲货币市场上的变化给了索罗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

欧洲货币体系把欧共体国家的11种货币汇率联在一起,允许各国货币汇率在不超过2.75%的范围内上下浮动。

1992年10月,英镑对德国马克的汇率已降到允许浮动范围的下限,尽管英国与德国中央银行大量买进英镑,英镑下滑趋势仍然无法阻挡。

当时,英国经济很不景气,如果调高利率吸引投资,只会使经济雪上加霜,所以英国要求德国降低马克利率,以减轻对英镑压力。

德国中央银行——德意志联邦银行行长对《华尔街日报》发表讲话时声称,只能让一些欧洲货币重新定值,才能使欧洲货币体系稳定下来。

索罗斯以其特有的敏感,从中听出了话外音,断定德国联邦银行将放弃对英镑的支持。

他先是大量抛出意大利里拉,使其迅速贬值。

接着根据判断,索罗斯马上以“量子基金”的10亿美元作担保,以5%的保险金方式贷出了200亿美元的英镑,然后又抛出去换成马克。

一大批国际投机商闻风而动,纷纷抛出英镑。

英国中央银行为了稳定货币,动用了77亿美元来支持英镑,还曾在一天之内两次提高利率以应急。

但英格兰银行再也招架不住,于9月16日被迫将英镑利率再调高2%。

索罗斯高兴得手舞足蹈,大叫:

“这是英格兰银行绝望的表现”。

他继续抛售英镑,当天下午,他卖掉了自己所持的全部英镑。

到了晚上,英格兰银行只好决定停止购进英镑,宣布放开汇率,让英镑自由浮动。

这使英镑大为贬值,下跌了15个百分点。

这时索罗斯又便宜地买进英镑还债。

前后一月,一进一出,索罗斯净赚15亿美元。

亚洲金融危机

1997年,索罗斯再次成为市场上的风云人物。

在以他为首的炒家的狙击下,包括韩国、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的货币大幅度贬值。

索罗斯的这次出手是由于他看中了泰国“长期依赖中短期外资贷款来维持国际收支平衡,汇率被高估”的弱点而进行的。

据外电报道“量子基金”在这两个多月的危机炒作中至少赚取了20亿美元。

第三章期货

一家英国的工程公司为一家位于米兰的意大利公司供应某种专门的飞机零部件。

意大利公司要求所有的供应商都以欧元标价,英国公司得到的合同总金额为1187750欧元。

它们最初的报价是建立在交叉汇率0.59821英镑/欧元之上的,公司的费用都以英镑标价。

合约是10月份签订的,他们将在向意大利公司交割了零部件之后拿到货款。

货物交割预定在次年的6月份。

如果他们希望从中获利,就必须采取措施,避免届时欧元相对于英镑贬值。

英国公司的目标收入是710500英镑。

当英国公司的司库得到签订合约的消息后,他已经进行了所有必要的研究和计算。

他知道,目前需要在两种期货合约中进行选择,一种是在芝加哥CME中上市的合约,另一种是在纽约NYBOT上市的合约。

这两种合约都以欧元作为标的物,唯一的区别在于二者的规模不同。

CME合约的标的物是125000欧元,NYBOT合约的标的物是

100000欧元。

试写出该公司使用期货合约对外币应收款进行套期保值的投资策略,及可能出现的结果?

对于供应商而言,应收的欧元总量相当于11.87个NYBOT合约(1187750欧元/100000欧元=11.8775)和9.5个CME合约(1187750欧元/125000欧元=9.502)。

将该结果分别上舍入,得到12个NYBOT合约和10个CME合约。

对于NYBOT合约,司库计算其保值比例是1.01:

1(1200000欧元/1187750欧元=1.01);

对于CME合约,计算的保值比例为1.05:

1(1250000欧元/1187750欧元=1.05)。

因此他选择NYBOT合约来进行期货套期保值。

在英国公司得知其供货被收到的消息当天,司库通知公司的经纪商卖掉12份6月到期的NYBOT欧元/英镑交叉汇率货币期货合约。

在当天的晚些时候,经纪商通知委托以0.60720的价格成交。

司库需要卖出欧元/英镑的期货合约,因为公司在现汇市场上做多欧元,同时做空英镑。

当飞机零部件在6月份上半月交货时,英国公司以信用证的形式收到?

?

1187750欧元。

司库马上在现汇市场按照即期汇率将欧元转换成英镑。

同时,他通知公司的经纪商在市场上买进12份6月到期的NYBOT欧元/英镑交叉汇率货币期货合约。

如前面一样,会产生两种可能的结果。

要么欧元相对于英镑升值,要么欧元贬值。

如果欧元相对于英镑贬值,公司用欧元换得的英镑数量减少。

但如果欧元升值,公司得到的英镑将比预算的多。

因为英国公司担心的是欧元贬值,因此我们将首先分析这种情况可能带来的结果。

◆欧元贬值

当英国公司持有空头期货时,表3.1没有使用12月15日的即期价格。

它使用的是公司报价时使用的即期价格,因为正是这一价格决定它们是处于汇率变动的有利方还是不利方。

该保值是空头期货保值,基差扩大,因此保值可能产生利润。

记住,表3.1只考虑了价格基差,定量基差并没有考虑在内。

尽管如此,我们可以肯定地预测,套期保值将产生利润。

这是因为现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