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上海市精品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110852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7.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复旦大学上海市精品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复旦大学上海市精品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复旦大学上海市精品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复旦大学上海市精品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复旦大学上海市精品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复旦大学上海市精品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复旦大学上海市精品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复旦大学上海市精品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复旦大学上海市精品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复旦大学上海市精品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复旦大学上海市精品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复旦大学上海市精品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复旦大学上海市精品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复旦大学上海市精品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复旦大学上海市精品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复旦大学上海市精品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复旦大学上海市精品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复旦大学上海市精品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复旦大学上海市精品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复旦大学上海市精品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复旦大学上海市精品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Word文件下载.docx

《复旦大学上海市精品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复旦大学上海市精品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Word文件下载.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复旦大学上海市精品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Word文件下载.docx

3.1数据统计结果6

3.1.1基本情况6

3.1.2专项统计8

3.1.3信息统计9

4.结题报告9

4.1综述9

4.2数据分析10

4.2.1学习10

4.2.2生活与学生活动10

4.2.3大学认识10

4.3意见与建议11

4.3.1.针对复旦大学11

4.3.2针对中国大陆地区的大学11

4.4结语11

5.个人心得12

附录1调查问卷(样卷)13

附录2数据分析饼状图15

附录3参考资料16

摘要

大学与高中的教育模式存在着很大不同,如何完成大学与高中在学习、生活上的过渡成为困扰许多大一新生的重大问题。

中国高校在学校的人文关怀和个性化教育上做的还不够好,加剧了大学新生的困扰与不适。

本课题调查复旦学生作为新生时的表现与心理适应度,采用发放问卷为主结合采访的调查方式,参考大陆地区以外一些高校的做法,对学生素质进行有针对性的了解。

并且结合数据统计的结果,对学校现行的制度和人文关怀和个性化教育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1.开题报告

1.1课题背景

作为一所锐意进取的百年学府,复旦大学在许多方面都进行了创制,特别是注重对于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和教育,给予了学生自主选择的空间。

例如入学初的英语分级水平测试,内容繁多的学生活动等。

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这些努力和尝试与国际一流大学对于学生个性化的培养相比还存在一段距离。

大学阶段,是青年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与价值观的重要时间。

大学一二年级更尤为重要。

对于很多大学生而言,他们都要前往异乡求学,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接触来自于五湖四海的同学。

对于每个大学生个体而言,他们有着不同的教育背景、生活习惯、个性爱好。

但是在大学阶段,他们要学会适应环境和不同背景的人打交道。

这无疑是一个成长的过程,如何顺利地渡过适应期,学会和他人共处,对成才起着关键的作用。

我们在学校日常生活中发现了一下一些问题:

(1)学习

由于各省使用的教材不同,造成在新学期开学时,同学对于知识的接受程度不同。

有些同学应无法适应或是客观条件(如没有接触过计算机等)而导致成绩不尽人意。

(2)生活

同寝的同学来自不同的地区,生活各方面的差异在所难免。

(3)学生活动

来自大中型城市的学生社会视野较开阔,可能在学生工作中更有优势。

所以我们将针对以上三部分进行调研了解。

1.2课题目的

针对复旦大学学生入学之后的心理适应度进行调查,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和参加学生活动的概况。

研究复旦如何在个性化教育上更上一层楼,帮助新生更好地完成中学到大学的过渡。

课题还将就中国大学的人文关怀与个性化教育进行探讨。

1.3课题意义

(1)希望通过本课题能够加强学校对新生入学工作的力度,能够顺利地帮助大学生渡过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的适应期,更好地在大学中展开自己的求学之旅。

(2)为中国高校的教育体制提出合理建议。

1.4调查方法

(1)在复旦学生范围之内问卷调查,统计数据

(2)充分利用各种电子资源和纸上资源,补充了解中国教育之现状,国外大学教育的优秀典范

(3)采访学校教务处相关老师了解实际情况

2.调查过程

2.1采访稿(附录音)

方家驹老师在5月18日下午于光华楼西辅楼开办了一个关于二学位、二专业的讲座。

因为方老师是前教务处主任,也长期在复旦学院工作,对学校本科生的情况非常熟悉。

所以在展开课题前,我们希望对方老师进行咨询并做一个简短的采访。

这对我们了解背景资料,把握课题的方向很有好处。

首先我们问了一下目前新生入学后各地学生在英语与计算机课程上的差距。

方老师说差距的确存在,而且某些个体间的差距很大。

同时他也承认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高中教育与大学学习的脱节所造成的。

他还告诉我们学校针对英语分段的情况可能将在以后出台更完善的机制,复旦大学在新生入学后的英语考试会采取分级的方式,针对听说读写进行全面考察,若学生通过某级的考试就无需再修此级的课程,并且要将这个分级政策和研究生与博士生的英语联系在一起。

这样的话可以更好地调动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使教育教学水平向更好的方面发展。

同时他也指出英语分级考试可能会给同学们带来一定的困惑,因为现在的学生自尊心都很强并且高中阶段都是佼佼者,无形的心理压力肯定会增加。

在针对本科生学习方面,方老师还告诉我们学校正在考虑和筹备的一项新措施。

方老师说他曾经两次接待过一位朝鲜族延边的同学,该同学在大一上学期的时候由于数学课程实在跟不上其他同学的进度而一度非常自卑,方老师针对她的情况为她制定了一份适合她的修读计划,这位延边同学的自信最终重拾了回来。

方老师说针对这样的情况,学校可能将大一新生课程试听的时间增长至两个月然后通过测试来给每个同学一份评定,以此作为参考,建议学生来合理安排自己的修读计划。

也有可能会让学习实在有困难的学生继续留在复旦学院,通过行政手段,来使每位同学能根据自己的情况个性化地学习。

我们询问方老师是否有可能在新生入学之前的暑期为同学提供更多的校园信息,方老师认为出发点是好的,但操作起来的效果可能不佳,让学生开学后来体验更为有效。

但他赞同学校应有针对性地适当为学生寄送一些专业课学习的书目。

另外谈到的一个问题就是学校的住宿。

方老师认为现在的大班制管理起来较为困难。

以后可能按大类住宿,8个同学由一个导师负责。

这样就打破现在按班住宿,还是按照院系来分配寝室。

方老师认为这样可以使导师资源得到充分地调度。

最后我们请方老师谈谈各地同学在学生活动中不同表现的原因。

方老师承认目前许多来自大城市,家庭背景较好的学生过于自满,而来自农村的学生又有点自卑。

他认为这种自满和自卑都是不应该的,我们要避免存在这样的想法,重新树立复旦优良的校风与学风。

2.2调查问卷

问卷基本情况

问卷发放数

120

实际回收数

107

回收率

89.17%

有效问卷数

104

有效率

97.20%

调查对象

复旦大学本科生,其中08~09级约占96%

本次调查人群为复旦大学在校本科生,抽样样本大多集中在08~09级在校本科生。

问卷主要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发放,辅以随机纸质问卷发放。

调查者专业比较分散,其中历史系学生占到36.29%,文理科生比例为1.36:

1。

女生占到问卷总量的76.92%。

大部分学生处于接受通识教育阶段。

因此,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可视为抽样结果有效。

本次问卷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的设计围绕“学习”与“生活和学生活动”以及对大学教育的认识三个主题。

第1题询问了同学入学前的基本状况。

问卷的2、3题针对本科生入学后的学习情况。

第4、5题则是考察同学们的寝室生活和学生活动。

以上问题基本以选择题的形式展开。

第7题则是针对学校现行政策的改进。

在“受访者资料”这一部分中,我们主要针对调查者高中所在地、学校情况以及家乡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了提问。

这一部分以填写信息为主。

3.统计报告

3.1数据统计结果

3.1.1基本情况

题号

问题

选项

百分率

1

请问你在进入大学就读之前有没有主动去结识一些同学?

A.有

75%

B.没有

25%

请问是通过何种途径?

(可多选)

.

A.高中学长介绍

58.97%

B.学校BBS

17.95%

C.XX贴吧

33.33%

D.QQ群

E.校内

35.90%

F.偶然结识

7.69%

G.其他

5.13%

2

你在入学初的英语等级考试时被分到哪个等级?

A.大英一

0%

B.大英二

40.38%

C.大英三

30.77%

D.大英四

E.没有参加分段考试

1.92%

你在相应的英文课程分段学习是否有困扰?

A.没有,我能轻松应对

9.62%

B.有的,学习费力

23.08%

C.一般,基本能应对

67.31%

3

你是否有因为高中教材体系的原因影响到学习?

A.是,相比其他同学很多知识点都没有学过

53.85%

B.否,相比其他同学高中的知识体系较完善

46.15%

4

你认为以下哪项对寝室生活影响最大?

A.个人的性格

40.38%

B.生活习惯差别

36.54%

C.个人学科的学科背景和共同语言

5

你是否加入学生会或社团当中?

A.有加入,并且表现活跃

55.77%

B.有加入,但觉得被边缘化

42.31%

C.没有加入

6

如何看待与来自不同地区的同学一起求学?

A很好,扩大了人脉,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

59.62%

B.没什么感觉

15.38%

C.对我的生活带来了困扰,有时会让我感觉很自卑

7

觉得在新生入学前学习应该给予怎样的指导?

A.告知我将来室友的联系方式,提前认识

38.46%

B.宣传校史,让我对大学的办学理念有认同感

32.69%

C.推荐一些入门的专业书籍,让我对大学的学习预先有所了解

61.53%

D.通过校园介绍手册,对大学生活有初步的认识

48.08%

E.其他

14.42%

3.1.2专项统计

第二题

大英二

大英三

高级英语

13

B.有的,学习费力

15

36

第三题

文科

理科

A.是,相比其他同学很多知识点都没有学过

16

20

B.否,相比其他同学高中的知识体系较完善

44

24

第五题

大城市

中小城市

城镇

农村

30

18

14

8

3.1.3信息统计

专业统计

注:

商科学生归入文科类;

医科学生归入理科类

60

省市统计

省份

人数

北京

上海

34

浙江

22

江苏

黑龙江

江西

新疆

陕西

山东

四川

4.结题报告

4.1综述

由上述调查分析可知,复旦大学一年级本科生在入学之初,如何完成高中与大学学习生活的衔接上尚有很大的问题:

在学习上由于地域的差异,接触到的视野与文化的差距,对于大一就要选修的英语和计算机课程,许多同学都存在着应付不来的问题;

在生活中,一个全新的环境,使一些刚走出高中校园的学生充满陌生感与不安,又往往由于寝室同学的生活习惯不合而有各种各样的问题;

在学生工作中,许多同学在入学之初都对此抱有极大地热忱,而最终往往因为觉得自己始终无法融入其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而郁郁退出。

面对这些问题,学校应切实做好本科生入学前的教育准备工作,多些人文关怀,缓解甚至于避免新生入学后产生的种种问题。

4.2数据分析

因为问卷分成“学习”、“生活与学生活动”和“大学认识”三部分展开,所以分析也分为三部分。

4.2.1学习

学习这部分是我们重点考察的问题。

因为新生入学以后有英语分级考试,我们发现统计数据得出的英语等级的人数与教务处实际分班的人数基本吻合。

而在此问题的第二小问中有接近2/3的同学都认为自己能应付现在的英语学习,即这样的分班制度是合理的。

我们对这个小问还专门进行了一个专项分析,发现认为学习费力的同学集中在大英二。

而高级英语有1/2的同学认为自己学有余力。

不过我们必须看到同学在做此题时可能有所保留没有将真实的情感表达出来。

而下一题中,超过半数的同学认为自己高中学习与大学课程的衔接性不够,因为教材体系的缘故造成了学习上的困扰。

在我们的专项分析中我们发现这个问题普遍存在在理科生当中。

同学过去自身的学习情况也是造成答案差异的客观因素。

4.2.2生活与学生活动

从寝室生活方面来看大家对于寝室同学相处的主要因素的看法兼而有之。

在学生活动方面,我们发现绝大多数同学都地参与了学校的社团和各类学生活动,“玩在复旦”也是复旦大学的学生特色之一,多数同学都乐意尝试。

我们针对此问题还进行了项分析,结果发现“表现活跃”这个选项在大城市同学间明显占优,虽然个体间的差异会有影响,但这和我们对于实际情况的估计还是吻合的。

4.2.3大学认识

因为此次问卷针对的人群主要为大一新生,他们刚刚踏进大学校门,对大学生活也在逐步适应过程中。

从第一题我们中我们可以看出,大多数同学在入校以前还是会比较关注自己的大学生活去主动结交一些高年级的学长学姐,咨询经验。

在看待与来自不同地区的同学一起求学这个问题,超过半数的同学都赞同这是宝贵的财富,可以扩大的交友面。

而针对大学在入学前可以为学生提供怎样的信息时,超过1/2的同学希望能够获得一些专业方面的书目。

不少同学也希望能够提前认识一些自己的大学室友以及提前了解大学的环境和体验大学的生活。

在受访者信息部分,我们要求同学填写了自己的专业,高中所在的省市,家乡以及高中的情况。

因为在实际调查过程中由于抽样等客观因素的影响,调查者的省份集中在上海、浙江、江苏,其他省份所占的比例较少,所以统计结果不具有针对性,所以此信息仅为参考,不具备实际统计的意义。

并且我们在实际统计中还发现,虽然来自大城市的同学在英语一题(第二题)上略占优势,但因为人数过多个体差异较大,所以此题亦作参考。

4.3意见与建议

4.3.1.针对复旦大学

(1)学校在入学前的暑假可以主动地联系学生,而不是采用“放羊式”的方法。

方式可以通过网上互动,开通一个新生平台和学长交流,更多地了解自己专业学习内容自己读作功课,多有准备。

(2)英语分级考试是具有合理性的,但考试项目可以细化、继续深化。

通过分级考试能使同学在同等水平的竞争中激发学习动力。

(3)寝室制度仍需完善,可与书院制度挂钩,让同学们学会与不同背景的人交流,这也是通识教育的理念之一。

4.3.2针对中国大陆地区的大学

复旦大学实行通识教育、自由选课等制度,在国内高校的管理上已经算得上是个性化教育、充满人文关怀的典型了,但其做的仍不够,可见国内有更多的大学需要在帮助新生完成良好的过渡上作出努力。

(1)在寝室的安排上,可以在学生受到录取通知书时,另附表格,让学生填写自己的生活习惯、作息规律,并使其注明希望和什么样的同学做室友,更多人文化体验。

(2)英语分级考试是具有合理性的,避免一些学生在大学英语的学习上浪费时间和精力,也避免一些学生由于英语基础较差而在大学英语学习中的困境。

(3)建议大学多多提供心理辅助,帮助新生调整好心态。

心理辅导可以是多种形式,可以开设心理资讯室,让学生亲临现场,也可以建立有效、方便的通信机制,通过笔上交流方式帮学生解除心理困境。

4.4结语

人的需要就是人的本性,而人的需要的不断丰富、满足和发展过程同时也是人的不断充实、完善和发展的过程。

依据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自下而上可分为五类,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对于当代高校学生而言,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基本上已经不成问题,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成为他们较为看重的。

这样,大学提供的人文关怀要更多的满足大学生的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帮助大学新生们度过不适。

更多地满足他们的个性化需求,完善他们的个体发展。

从对复旦新生入学后表现和感受的调查上来看,目前中国各高校在人文关怀、个性化教育与引导上做的还不够好,可见我们在高校人文关怀的发展道路上还有很长。

5.个人心得

对于小课题研究,自己之前虽完成过一份形势与政策的报告,但仍然经验不足。

还好在学姐的帮助之下,我们的课题研究能够比较顺利的展开。

也让我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确定这个选题破费了一些周折。

根据我们的观察,我们认为大学第一年的学习生活对大学生的成长起着关键作用,且复旦学院的成立、通识教育的培养方案都是希望为大学生打下坚实的第一步。

但同学们在进校以后不可避免地产生各种不适应和迷茫感。

我们决定以此入手,追踪一些我们生活中司空见惯但未曾思考过的问题,使得这次的调查贴近我们的生活,让同学们有切身的体会。

课题本身亦便于操作,它涉及到伦理学中的人文关怀,并且对于我们了解学校生活,为学校出谋划策是有意义的

但在完成这个课题的过程中我们也经历了许多的困难。

我们与方老师简短交流后他欣然答应了我们的采访。

但由于我的一时疏忽竟忘记开录音设备,导致前半部分的采访录音付之东流,只能听到一个结尾。

幸好我在采访中速记了对话的内容,也由此整理了一份采访内容,但是效果始终不如根据采访录音整理来得客观。

通过这件事我充分意识到做好充分准备的重要性,做事要小心谨慎。

随后我们设计了调查问卷,经过多次修改和反复斟酌商定了最后的版本。

但我们的回收和统计做的并不理想。

因为自己抽样的原因,受访者资料中“高中所在省份”基本集中在上海、浙江和江苏,其他省份的人数太少不具有统计的意义,这是我在以后课题研究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而在第7题主观题设置方面存在欠缺导致有效回答数不超过问卷的30%,因此这一道问答题视为无效。

在今后的问卷调查中,我会吸取这次教训,尽量避免在问卷中设置无效的主观题。

统计的过程也需要耐心和细致这样让我受益匪浅。

虽然过程是单调和枯燥的,但完成课题研究需要执着的谨慎,也要有科学的态度,尽量减小误差。

在撰写统计报告的时候,我也遇到了不少困难。

比如,缺乏必要的统计软件,只能用EXCEL进行简单统计,这使得许多想要表达的统计分析结果无法表达;

以样本来推测整体,也出现过因为数据计算错误而自相矛盾的情况,所幸得到了及时的纠正。

这次的课题又是一次试水,从中让我感受颇多。

尽管以专业的眼光看,我们的计划非常幼稚和不完善,但我相信,只要努力了,便是一个美好的开端。

附录1调查问卷(样卷)

复旦大学学生素质调查问卷

问卷编号:

同学,你好:

我们是复旦大学本科的学生,目前正在进行一项有关于复旦大学学生素质的问卷调查。

此次研究的目的在于了解本科学生入学后各方的表现,帮助本科学生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

你是我们根据严格的科学抽样方法所选定的受访者,你的参与将会对我们的研究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我们真诚地希望您能够抽出一点时间来完成我们的调查问卷。

你所回答的内容将受到保密,请放心。

再次衷心的感谢你的合作!

谢谢!

【填写说明】若无特殊说明,选择题为单选,请将符合您实际情况或想法的选项填在题目后面的括号里。

第一部分:

素质情况调查

1.请问你在进入大学就读之前有没有主动去结识一些同学?

()

A.有B.没有(直接进入第2题)

请问是通过何种途径?

A.高中学长介绍B.学校BBSC.XX贴吧D.QQ群E.校内F.偶然结识G.其他

2.你在入学初的英语等级考试时被分到哪个等级?

A.大英一B.大英二C.大英三D.高级英语E.没有参加分段考试

A.没有,我能轻松应对B.有的,学习费力C.一般,基本能应对

3.你是否有因为高中教材体系的原因影响到学习?

A.是,相比其他同学很多知识点都没有学过

4.你认为以下哪项对寝室生活影响最大?

A.个人的性格B.生活习惯差别C.个人学科的学科背景和共同语言

5.你是否加入学生会或社团当中?

A.有加入,并且表现活跃B.有加入,但觉得被边缘化C.没有加入

6.如何看待与来自不同地区的同学一起求学?

A.很好,扩大了人脉,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

7.觉得在新生入学前学习应该给予怎样的指导?

(可多选)()

E.其他

第二部分:

受访者资料

1.请问您的性别是:

A.男B.女

2.请问您就读的年级是:

A.大一B.大二C.大三D.大四

3.请问你的专业是

4.请问你的家乡是在:

A.大城市(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B.中小城市C.城镇D.农村

5.请问你高中所在的省份

你所就读的高中属于:

A.省级重点B.市级重点C.县级重点D.非重点

感谢您的耐心与细致,帮助我们成功完成了本次调查。

衷心感谢您的参与和支持!

同时,对调查占用您的时间,我们表示深深的歉意!

再次衷心地感谢同学您的配合!

附录2数据分析饼状图

数据分析饼状图

1.请问你在进入大学就读之前有没有主动去结识一些同学?

A.有

B.没有

2.你在入学初的英语等级考试时被分到哪个等级?

A.大英一

B.大英二

C.大英三

D.高级英语

E.没有参加分段考试

附录3参考资料

(一)复旦大学的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指非职业性和非专业性的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健全的个人和自由社会中健全的公民通识教育作为大学的理念应该是造就具备远大眼光、通融识见、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的人才的高层的文明教育和完备的人性教育,旨在给学生灌输关于好公民的态度和理解,通识教育是关于人的生活的各个领域的知识和技能的教育。

(二)香港高校的人文关怀

在香港,大部分高校实行“书院”制或“舍堂”制,学生是不要求强制性住校的,要想住宿,学生必须提出申请,申请的人远多于可提供的宿舍。

几所香港高校的组织形式各有特色,香港大学实行的是“舍堂”制,源于英国,历史悠久。

香港中文大学实行的是“书院”制,比较出名的有崇基书院、联合书院、新亚书院等。

香港中文大学的学生,把学校比喻为父亲,负责学生的学习、研究、提供个人发展机会,而把书院比作母亲,让同学们在大学里面学会做大学集体的一员,进而作社会的一员。

香港高校宿舍七大特色

宿舍也是学习的课堂

在香港,学生宿舍不仅仅是学生休息和睡觉的地方,也是学生活动、学习和娱乐的场所。

学生对自己的宿舍楼有明显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学生宿舍管理的内容除了日常的管理(中国内地的“看门”、维修、更换钥匙等工作)外,还作为第二课堂开设的地方,并建立了一套宿舍教育的体系,包括通识教育、素质教育等等。

而在内地高校,学生很少在宿舍娱乐,多数是睡睡觉。

学生活动以宿舍为单位开展

学生活动以宿舍为单位开展,譬如聚餐、球类活动、社团活动等。

通过这些可以让学生从身边学到一些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

而在内地,大多以社团为准搞学生活动。

教授、老师当宿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