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骨伤科基础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113570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33.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篇骨伤科基础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上篇骨伤科基础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上篇骨伤科基础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上篇骨伤科基础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上篇骨伤科基础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上篇骨伤科基础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6页
上篇骨伤科基础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6页
上篇骨伤科基础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6页
上篇骨伤科基础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6页
上篇骨伤科基础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6页
上篇骨伤科基础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6页
上篇骨伤科基础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6页
上篇骨伤科基础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6页
上篇骨伤科基础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6页
上篇骨伤科基础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6页
上篇骨伤科基础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6页
上篇骨伤科基础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6页
上篇骨伤科基础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6页
上篇骨伤科基础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6页
上篇骨伤科基础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6页
亲,该文档总共4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篇骨伤科基础Word格式.docx

《上篇骨伤科基础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篇骨伤科基础Word格式.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上篇骨伤科基础Word格式.docx

1.掌握肢体角度,长度及周径测量方法。

2.掌握肌力测定标准

3.熟悉人体各关节活动功能及其检查方法。

4.熟悉X线检查方法。

5.了解CT、MRI、放射性核素的应用原理。

6.参考《骨伤科检查法》、《骨关节X线诊断学》。

1.简介测量检查:

包括脊柱与四肢的角度、长度及周径测量。

2.重点讲解肌力测定标准:

0~5级。

3.讲述颈部、腰部及四肢各部位关节功能活动范围及特殊检查法。

4.讲述X线检查方法:

一般X线检查法(五线透视、平片摄影);

特殊工线检查法(体层摄影、立体摄影)。

5.简介CT、MRI、放射性核素的检查原理及应用范围。

第三章治法

一、内治法

1.了解骨伤科内治法的特点和分类。

2.熟悉损伤三期辩证和部位辩证方法。

3.掌握损伤内治法的适应症和常用方剂。

4.参考《中医骨伤科学基础》、《伤科集成》。

1.重点讲解损伤三期辨证治法:

①初期治法(攻下逐瘀法。

行气消瘀法、清热凉血法、开窍活血法)的适应症、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

②中期治法(和营止痛法、接骨续筋法)的适应症、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

③后期治法(补气养血法、补益肝肾法、补养脾胃法、舒筋活络法、温经通络法、滋阴清热法)的适应症和临床应用。

2.简介损伤部位辩证治法:

①按部位辩证用药法;

②主方加部位引经药:

如《跌损妙方.用药歌》等。

二、外治法

(一)、药物外治法【教学要求】

1.了解骨伤科常用的药物外治法种类。

2.掌握药物外治法的临床应用和注意事项。

3.参考《中医骨伤科学基础》。

  【教学内容】

1.讲述敷贴药(药膏、膏药、药散)的配制方法、种类及临床应用。

2.讲述擦擦药(酒剂、油育、油剂)的配制方法及临床应用。

3.讲述熏洗湿敷药(热敷熏洗、湿敷洗涤)的配制方法及临床应用。

4.简介热熨药的种类、配制方法及临床应用。

(二)手法治疗

1.熟悉正骨、理筋、上骱手法的注意事项。

2.掌握正骨、理筋、上骱手法的操作要领。

3.参考《中医正骨学》、《中医筋伤学》。

1.讲述施行正骨手法注意事项。

2.重点讲解正骨手法:

拔伸、旋转、屈伸、提按、端挤、摇摆、触碰、分骨、折顶、回旋、摇摆、叩挤。

3.讲述施行理筋手法注意事项。

4.简介理筋手法:

舒筋通络法和活络关节法

5.讲述施行上骱手法注意事项。

6.简介上骱手法:

拔伸牵引、屈伸收展与旋转回绕。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与学生自学结合。

(三)固定疗法

   外固定

1.了解石膏绷带的用法及优缺点。

2.熟悉牵引疗法的分类和操作方法。

3.了解外固定器的种类和适应症。

4.掌握夹板固定的原理、适应症、禁忌症、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5.参考《骨科外固定学》。

1.重点讲解夹板固定:

作用机理、适应症、禁忌症、操作步骤和固定后的注意事项。

2.讲述石膏固定:

石膏绷带的用法、优缺点。

3.讲述牵引疗法:

皮肤牵引、布托牵引及骨牵引的适应症、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4.简介外固定器固定:

类型、适应症及操作方法。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多媒体演示。

内固定

1.了解内固定物的材料要求和缺点。

2.熟悉切开复位内固定的种类。

3.掌握切开复位内固定的适应症。

4.参考《骨科内固定》、《骨科手术学》。

1.重点讲解切开复位与内固定的适应症:

手法复位失败、关节内骨折不能达到满意的闭合复位、合并血管或神经损伤等。

2.讲述切开复位与内固定的缺点:

延迟愈合或不愈合、手术创伤和失血、神经或血管损伤、组织粘连等。

3.简介内固定物的材料要求:

抗酸抗碱、不起电解作用、有较高的机械强度等。

4.简介内固定的种类:

钢丝、螺丝钉、接骨板、髓内针等。

(四)练功疗法

1.了解练功疗法的分类、作用及注意事项。

2.熟悉全身各部位常用骨伤练功方法。

1.练功疗法分类:

局部锻炼、全身锻炼及辅助器械锻炼。

2.练功疗法作用:

活血化瘀、消肿定痛;

濡养患肢关节筋络:

促进骨折迅速愈合;

防治筋肉萎缩;

避免关节粘连和骨质疏松;

扶正祛邪等。

3.练功注意事项:

包括运动强度、动作要领、循序渐进等。

4.全身各部位练动法:

包括颈项部、腰背部、肩肘部、腕手部、胸腰部、足踝部常用骨伤练功法。

【教学方法】学生自学。

第四章创伤急救

第一节:

急救技术

第二节:

清创术

第三节:

创伤性休克

第四节:

头部部损伤

下篇骨伤科各论

第五章骨折

第一节骨折概论

【教学要求】

1.熟悉骨折的定义、病因及分类。

2.了解骨折的愈合过程及其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

3.掌握骨折的诊查要点及其并发症。

4.掌握骨折的治疗原则。

5.了解骨折愈合标准及预防与调护方法。

6.参考《中医正骨学》、《实用骨科学》、《骨与关节损伤》。

1.讲述骨折的定义、病因及分类、骨折的愈合过程及影响骨折愈合因素。

2.重点讲解骨折的诊查要点及其并发症。

3.简介骨折的治疗:

急救、手法复位、固定、药物治疗、练功等。

4.简介骨折的预防与调护。

5.讲述骨折的愈合标准。

第二节上肢骨折

1.掌握锁骨、肱骨干、肱骨髁上、桡骨远端等骨折的病因病机、诊查要点、整复手法及夹板固定方法。

2.熟悉肱骨外髁、肱骨内上髁、桡尺骨干双骨折、桡尺骨干单骨折诊查要点、整复手法及夹板固定方法。

3.了解上肢其他骨折的诊治方法。

4.参考《中医正骨学》、《骨与关节损伤》。

复习上肢各骨的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

重点讲解上肢各种常见骨折的发病机理、诊查要点、整复方法;

讲述固定方法、药物治疗及练功疗法等。

锁骨骨折

1.病因病机:

多为间接暴力所致,骨折多发生在锁骨的中外1\3交界处。

儿童可为青枝骨折,成人多为横断。

内侧段向后上移位,外侧段向下移位,同时可有重叠移位。

2.诊查要点:

局部肿痛、功能障碍及典型姿态。

3.治疗:

重点讲解整复方法和“8”字绷带、双圈等固定方法。

肱骨外科颈骨折

多为间接暴力所致,可分为外展型、内收型等。

局部疼痛、肿胀、瘀斑、功能障碍、畸形及骨擦音等。

着重讲解两种不同类型骨折整复手法、固定方法及练功疗法等。

肱骨干骨折

直接或间接暴力均可造成,可发生在肱骨干的上部、中部或下部,应注意有无桡神经损伤。

着重讲解因肌肉牵拉而造成骨折移位的规律。

除肿胀及功能障碍外,常有明显的骨擦音、假关节活动、畸形等骨折特征。

重点讲解手法整复、夹板加压垫固定、练功活动等。

在治疗过程中应防止过牵及桡神经的损伤。

肱骨髁上骨折

常为间接暴力所致,多见于儿童。

骨折可分为伸直型和屈曲型。

重点讲解伸直型受伤机制。

局部急剧肿胀疼痛,甚至可出现水泡、明显畸形、骨擦音和功能障碍等。

应与肘关节后脱位相鉴别。

密切注意有无循环障碍及神经损伤。

重点讲解伸直型骨折整复方法、夹板固定及早期练功疗法。

应防止肘内翻和缺血性肌挛缩的发生。

肱骨外髁骨折

常为间接暴力所致,可造成骨折不同程度的移位。

肘外侧明显肿胀、疼痛、压痛、骨擦音、功能障碍等。

骨片旋转移位时可摸到活动骨片。

根据骨折不同移位,采用整复与固定方法,手法整复失败者,需手术切开复位。

肱骨内上髁骨折

多数为间接暴力所致,临床可分为四度骨折。

局部肿胀、疼痛、压痛,可摸及骨片。

讲解1~4度骨折的整复与固定方法。

尺骨膺嘴骨折

直接暴力或肌肉猛烈收缩而造成。

局部肿胀、疼痛、骨擦音、肘关节功能障碍,常可扪及明显的骨折裂缝。

根据不同类型,采用整复与固定治疗。

桡骨头骨折

多数为间接暴力所致。

有裂纹、粉碎及歪戴帽等类型。

局部肿胀、疼痛、关节功能障碍较为突出。

根据不同类型,采用整复、固定等治疗方法。

桡、尺骨干双骨折

间接暴力或直接暴力所致。

介绍不同外力所致不同类型的骨折。

儿童常以青枝骨折多见。

局部肿胀、疼痛、骨擦音、异常活动等。

X线片应注意上、下桡尺关节位置是否正常。

重点讲解手法整复、夹板、分骨垫固定,强调要正确使用压垫,在骨折尚未愈合前,禁止作前臂旋转活动,以防骨折再移位。

桡、尺骨干单骨折

多由直接暴力所致。

讲解因受肌肉收缩等因素影响,可使断骨向不同方向移位的规律。

局部肿痛、功能障碍、骨擦音、畸形或假关节活动等。

手法整复、夹板固定、练功疗法等,应强调待骨折愈合后方可作前臂旋转活动。

尺骨上1\3骨折合并桡骨头脱位

多由间接暴力所致。

根据暴力方向及骨折移位情况,可分为伸直、屈曲、内收等不同类型。

局部肿痛、功能障碍及典型畸形。

根据不同类型,采用整复、固定、练功等治疗方法。

桡骨下1\3骨折合并下尺、桡关节脱位

根据暴力方向及骨折移位情况,可分为稳定、不稳定、特殊等不同类型。

桡骨下端骨折

多由间接暴力所致,可分为伸直型和屈曲型。

重点讲述伸直型骨折。

局部肿痛,功能障碍。

伸直型骨折可出现“餐又详”畸形。

着重介绍整复方法、夹板固定及练功疗法等。

腕舟骨骨折

间接暴力所致,骨折可发生在舟骨近端、结节处和腰部。

以腰部骨折多见,愈合较难。

腕部活动受限,在“鼻烟窝”有明显的压病,X线摄片可疑者,可于2~3周后重复摄片。

治疗:

多数骨折无移位,一般不须整复,可用塑形夹板、纸壳或短臂石膏管形外固定。

掌、指骨骨折

1、病因病机:

多数为直接暴力所致,也可因强力扭转等间接暴力所造成。

临床以第1掌基底部、第5掌骨颈部及近节指骨骨折为多见。

局部肿胀、疼痛、压痛、骨擦音、畸形等。

重点讲解手法整复、夹板固定等。

课堂讲授、多媒体演示、学生自学。

第三节下肢骨折

1.掌握股骨颈、股骨干、胫腓骨干、髌骨及踝部骨折的病因病机、诊查要点、整复手法、固定与牵引方法;

2.熟悉股骨粗隆间、跟骨骨折的诊查要点、治疗原则、整复方法与固定方法。

3.了解其他骨折的诊查与治疗方法。

复习下肢各骨的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

重点讲解下肢各种常见骨折的病因病机、诊查要点、整复方法;

讲述夹板固定、牵引及练功疗法等。

股骨颈骨折

可分为外展型与内收型。

内收型移位较多,血运破坏较大,骨折愈合率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率较高。

髋部疼痛,不能站立步行,患肢屈曲、外旋畸形及腹股沟压痛等。

重点讲解牵引、整复手法、内固定、练功疗法等。

股骨粗隆间骨折

多为间接暴力所致。

骨折可分为顺粗隆间型、反粗隆间型、粗隆下型。

局部疼痛、肿胀、压痛、功能障碍,患肢内收、短缩、外旋畸形,讲解与股骨颈骨折的鉴别要点。

股骨干骨折

多数为直接暴力所致,以儿童多见,骨折可发生在股骨上1/3、中1/3、下1/3,讲解因受附着肌肉的影响可出现不同的骨折移位的规律。

局部肿胀,疼痛剧烈,压痛明显,功能障碍,患肢有明显畸形、假关节活动等。

下1/3骨折时应注意有无动脉受压。

按上、中、下1/3骨折采取不同的整复方法,夹板固定加牵引及练功疗法等。

3岁以下儿童常采用双下肢垂直悬吊牵引法。

股骨髁上骨折

多为严重的间接暴力所致。

局部肿胀剧烈,功能障碍。

重点讲解抽吸关节内积血、整复方法、夹板固定加牵引等。

要注意加强关节练功疗法。

股骨髁间骨折

常形成“T”或“Y”形骨折。

局部肿胀剧烈,功能障碍,关节腔常有大量积血。

骨折线波及关节面可影响日后关节功能要注意加强关节练功疗法。

髌骨骨折

多为间接暴力造成横断分离骨折。

少数为直接暴力所致粉碎性骨折。

局部肿胀疼痛,功能障碍,在上、下两断骨间可摸到间隙。

根据骨折不同类型。

采用整复,固定及练功疗法。

胫骨髁骨折

多数由间接暴力造成单髁或两髁同时骨折,骨折后影响关节面的平整,同时常合并膝部韧带损伤。

局部严重肿胀疼痛、关节功能障碍,可出现膝关节内翻、外翻畸形等。

重点讲解整复、夹板或其他固定,要求胫骨平台关节面平整,加强关节练功疗法。

胫腓骨干骨折

直接暴力或间接暴力均可引起骨折。

可分为横断、斜形、螺旋形、粉碎性骨折。

易造成开放骨折,在儿童可发生青枝骨折。

讲解影响其骨折移位的因素。

局部严重肿胀、疼痛、骨擦音、假关节活动等。

胫骨骨折发生在中下1/3时,血运较差。

愈合较慢,同时检查中注意不要遗漏腓骨上段骨折。

重点治疗胫骨骨折。

介绍整复方法、夹板固定、牵引、练功疗法等。

应注意有无继发腓总神经损伤。

踝部骨折

可有内翻、外翻等不同类型的骨折。

根据骨折脱位的程度可分为单踝、双踝、三踝合并距骨脱位等三度。

骨折的同时常有关节周围韧带损伤。

局部肿痛、功能障碍、骨擦音等,合并距骨脱位者畸形明显。

重点讲解整复方法、夹板固定、练功疗法等。

距骨骨折

常为间接暴力所致。

讲解距骨颈骨折脱位的发病机制。

局部肿痛,功能障碍,明显移位时出现畸形。

重点讲解整复方法、夹板或硬纸板外固定。

跟骨骨折

多由高处跌下或跳下,跟部着地所造成。

骨折常涉及跟距关节,易继发创伤性关节炎。

跟部肿痛,功能障碍,足跟部横径增宽,足弓变平。

重点讲解整复与固定方法。

跖骨、趾骨骨折

多为扭伤或重物打击造成,第5两跖骨基底部骨折较为多见。

局部疼痛、肿胀、压痛明显。

第四节躯干骨骨折

1.掌握稳定性胸腰段脊椎骨折、肋骨骨折的病因病机、诊查要点与基本处理原则。

2.熟悉外伤性截瘫的诊查要点、并发症及其处理原则。

3.了解骨盆骨折的诊查要点和并发症。

4.参考《骨与关节损伤》、《实用骨科学》、《脊柱外科学》。

复习脊柱、胸廓和骨盆的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

讲述脊柱、肋骨、骨盆骨折的病因病机、诊查要点、并发症及其治疗方法;

重点讲解稳定性胸腰段压缩骨折的诊查与治疗。

肋骨骨折

直接或间接暴力均可引起骨折。

伤及胸膜和肺组织时,可出现气胸、血胸等并发症。

胸廓疼痛、局部压痛、胸廓挤压痛、骨擦音,严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紫绀等。

多头带或胶布固定,配合药物治疗。

脊柱骨折

多由间接暴力所造成。

以胸11、12及腰1、2椎体单纯压缩骨折为多见。

也有少数病例会并有附件结构骨折、脱位。

严重者可引起脊髓损伤而发生不同程度的瘫痪。

按其受伤机制可分为屈曲型和伸直型。

以屈曲型多见。

局部肿痛、压痛明显,头顶垂直叩击痛阳性。

X线检查可进一步明确诊断,了解骨折轻重程度。

重点讲解急救搬运方法、骨折复位、卧平板床、腰部垫枕、练功疗法等。

附:

外伤性截瘫

1.诊查要点:

瘫痪性质,运动感觉区域,不同部位脊髓损伤的临床表现。

2.并发症:

褥疮、尿路感染、便秘等。

急救处理原则,脊椎骨折整复、手术、药物、练功。

4.预防与调护:

重点介绍并发症的防治和护理。

骨盆骨折

多因挤压暴力所致。

按盆弓断裂的程度可分为三类。

疼痛剧烈,功能障碍,骨盆挤痛等。

应注意有无盆腔脏器损伤和创伤性休克。

重点介绍骨盆骨折早期处理原则,以及单纯骨盆骨折的复位、固定及牵引方法。

第五节骨骺损伤

1.了解骨骺损伤的病因及分类。

2.熟悉骨骺损伤诊查要点与治疗原则。

3.了解骨化中心出现和闭合年龄。

4.参考《小儿骨科学》。

1.骨化中心出现和闭合年龄。

2.病因及分类:

根据骨折线与骨骺板的关系分为I~V型。

3.诊查要点:

好发部位及X线检查的特征表现。

4.治疗:

手法,药物,固定与练功,必要时手术治疗。

第四章脱位

第一节概论

1.熟悉关节脱位的定义、病因及分类。

2.掌握关节脱位的诊查要点、并发症、治疗原则。

3.了解陈旧性脱位的处理原则及脱位的预防与调护。

4.参考《中医正骨学》。

1.讲述脱位的定义、病因及分类。

2.讲述关节脱位的诊查要点:

一般症状,特有体征(畸形、关节益空虚、弹性固定)及X线检查。

3.重点讲解脱位的并发症:

早期(骨折、神经血管损伤、感染);

晚期(关节僵硬、骨的缺血性坏死、骨化性肌炎、创伤性关节炎)。

4.简介关节脱位的治疗:

复位方法、固定方法、药物治疗、练功疗法。

5.简介陈旧性脱位的处理原则:

牵引舒筋、活动解凝、整复脱位、固定与练功等。

6.简介脱位的预防与调护。

课堂讲授。

 

第二节脱位

颞颌关节脱位

1.掌握颞颌关节脱位的诊查要点和治疗。

2.参考《中医正骨学》。

1.讲述病因病机:

因体力衰弱与过于张口(如打呵欠、大笑、咬大块食物等)而致。

可分为单侧或双侧脱位。

2.讲述诊查要点:

口半开、不能主动闭口、流诞、言语不清等。

3.重点讲解治疗:

重点介绍口内复位与口外复位手法。

上肢脱位

1.掌握肩、肘关节脱位、小儿桡骨头半脱位的诊查要点和治疗。

2.熟悉、骨脱位、掌指关节及指间关节脱位的诊查要点和治疗。

3.了解其他上肢关节脱位的诊治方法。

【教学内容]

复习上肢各关节的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讲述上肢各种关节脱位的病因病机、诊查要点、整复方法、固定方法、药物治疗和练功疗法等。

肩关节脱位

分为喙突下、盂下、锁骨下脱位三种类型。

肩部肿痛,功能障碍,方肩,搭肩试验阳性。

①新鲜脱位:

介绍拔伸足蹬法、椅背整复法、拔伸托入法、膝顶推拉法等复位手法。

②陈旧性脱位要求在复位前牵引、松解粘连,复位时在麻醉下进行。

肘关节脱位

可因受伤时姿势不同,发生后脱位或前脱位等。

重点介绍后脱位。

后脱位有肿胀、疼痛、畸形、功能障碍、肘三角变形、弹性固定于半屈伸位等。

前脱位常并发鹰嘴骨折。

重点介绍后脱位的整复手法、固定位置与时间、练功注意事项等。

扼要介绍陈旧住脱位整复原则。

小儿桡骨头半脱位

多因间接暴力所致,如牵拉、穿衣等。

2.诊断:

患肘疼痛,肘关节保持半屈曲,前臂旋前位,桡骨头处压痛,旋转屈伸障碍。

介绍整复手法及复位后注意事项。

月骨脱位

多由传达暴力所致。

腕部掌侧疼痛、肿胀、隆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