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市崖城镇城东小学课堂教学活动记录及反馈表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114736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8.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亚市崖城镇城东小学课堂教学活动记录及反馈表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三亚市崖城镇城东小学课堂教学活动记录及反馈表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三亚市崖城镇城东小学课堂教学活动记录及反馈表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三亚市崖城镇城东小学课堂教学活动记录及反馈表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三亚市崖城镇城东小学课堂教学活动记录及反馈表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三亚市崖城镇城东小学课堂教学活动记录及反馈表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三亚市崖城镇城东小学课堂教学活动记录及反馈表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三亚市崖城镇城东小学课堂教学活动记录及反馈表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三亚市崖城镇城东小学课堂教学活动记录及反馈表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三亚市崖城镇城东小学课堂教学活动记录及反馈表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三亚市崖城镇城东小学课堂教学活动记录及反馈表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三亚市崖城镇城东小学课堂教学活动记录及反馈表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三亚市崖城镇城东小学课堂教学活动记录及反馈表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三亚市崖城镇城东小学课堂教学活动记录及反馈表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三亚市崖城镇城东小学课堂教学活动记录及反馈表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三亚市崖城镇城东小学课堂教学活动记录及反馈表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三亚市崖城镇城东小学课堂教学活动记录及反馈表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三亚市崖城镇城东小学课堂教学活动记录及反馈表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三亚市崖城镇城东小学课堂教学活动记录及反馈表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三亚市崖城镇城东小学课堂教学活动记录及反馈表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亚市崖城镇城东小学课堂教学活动记录及反馈表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三亚市崖城镇城东小学课堂教学活动记录及反馈表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亚市崖城镇城东小学课堂教学活动记录及反馈表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三亚市崖城镇城东小学课堂教学活动记录及反馈表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并指导学生通过课文中优美词句的理解,感受燕子的美,春光的美,体会春天给人们带来的愉快的心情和蓬勃向上的力量。

黎老师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寓创新能力的培养于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中。

课堂教学活动记录及反馈表

(2)

二年级

2012.3.7

黄泽娇

《快乐的节日》

一、揭题,导入课文

1、出示“快乐的节日”,说说你会怎么读这题目。

2、读一读,突出“快乐的”

二、生字登山比赛

三、课中操,播放《快乐的节日》学生拍手做动作。

四、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浏览课文,说说课文有几节。

2、自由读课文,在读前提问:

你会怎样来读课文?

3、对词语或课文提问质疑。

师点拨解疑。

五、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小朋友要过快乐的节日了,他们会邀请谁参加呢?

(一)学习课文最后一节,点名读,指导有感情朗读,读准“啊、哇”的字音。

小朋友不仅请了老师、伙伴,还请了许多可爱的小动物呢!

(二)学习第一节,说说这段你读懂了什么。

(三)学习第二节,理解“有我们就更加美丽,有我们就充满希望。

”的含义。

1、点名说说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2、说说你长大以后会为地球做些什么?

(或说说以后的地球会便成什么样?

3、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重点突出“更加”。

(四)四人小组学习第三节,想想为什么说我们像小鸟?

理解“丰满、勇敢、理想|”的含义。

七、巩固练习

黄老师做到给学生一遍遍地朗读,多层次、多种形式的朗读,能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快乐。

师范读不仅可以让学生在老师富有感情的朗读中初步感受课文的主要内容,同时通过老师的“情”感染学生,拉近老师与学生的距离、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学生一下子就被吸引了,感受到了快乐的情绪。

把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起来后,让他们迫不及待地去读课文。

但在课堂中,对孩子们的关注还不够多,课堂气氛不够好忽视了孩子们的掌握程度与课堂需求。

课堂教学活动记录及反馈表(3)

(1)班

2012.3.8

郑辉恒

《早》

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

1.说说对鲁迅的了解。

2.读题

二、检查预习

1.默写词语:

2.集体批改,讨论生字书写的注意点。

3.学习生字。

指名读词。

4. 

重点读准“绍兴、停云小憩”的读音。

5.开火车读,相机指导理解。

    

6. 

指名分小节朗读课文,师生共同评议。

7.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按什么顺序写的?

试着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三、访问三味书屋,学习作者的写法

1.仔细看图,说说三味书屋的陈设。

2.课文是怎样介绍三味书屋的陈设的呢?

3、默读第2段,画出有关句子。

  ① 指名读② 讨论③ 生看图练说三味书屋的陈设 

4.学生用作者的这种方法,介绍我们的教室(学生交流)

5.再读描写三味书屋的这一部分,体会作者的描写方法,课后用这种方法向同学们介绍一下自己的书房。

四、小结

1.自由轻声读这一段,想一想:

作者在这段中除了重点写三味书屋的陈设,还写了哪些内容?

郑老师在授课时,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思考,能按顺序对照插图介绍三味书屋的陈设。

在阅读课文的同时,让学生初步感受鲁迅先生那种“为革命时时早、事事早,奋斗一生”的伟大精神,树立起珍惜时间的观念。

激发学生能在读文中理解、品悟。

课堂教学活动记录及反馈表(4)

2012.3.9

《梦圆飞天》

第二课时

一、歌曲导入,读题入情。

同学们,让我们激动的告诉全世界,我们中国人将……(生读题:

梦圆飞天)让我们自豪地告诉全世界,我们中国人能……(齐读:

梦圆飞天)

二、精读感悟,感受成功。

课文是怎么样记载神舟五号发射时那激动人心的精彩瞬间的?

请同学们读课文并感受。

默读课文6—15小节,找一找神舟五号发射过程中哪些场面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你体会到了什么?

特别是哪些词语给了你这样深刻的体会?

是的,每一秒都惊心动魄、扣人心弦;

不仅心绷得紧紧的,拳头也握得紧紧的,紧张得手心都出汗了;

内心的紧张激动可想而知。

同学们,想一想,人们的心情为什么如此的紧张呢?

这是十秒倒计时!

你觉得这是怎样的十秒倒计时?

读了这段话,你体会到当时人们的心情怎样?

三、激情问候,欣赏美景。

1、飞船以平均90分钟绕地球1圈的速度飞行,从200千米外的太空中,不时传来杨利伟发回的信息。

当飞船运行到第七全,距地面343千米时,杨利伟深情地向地球发回了问候。

自己试着读一读第17自然段,想一想,这段问候该怎样读?

2、你认为该怎么读这段?

3、如果你是在太空中工作的同行,第一次听到来自太空的中国宇航员的问候,你会怎么想?

如果你是港澳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听到这来自太空的问候,你会说什么呢?

4、听了老师的朗读,你有怎样的感觉?

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它的神奇美妙的?

生交流

5、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在太空中看到的我们的家(出示地球图片)同学们看,

四、总结全文,激励学生。

板书设计:

送行——发射——问候——梦圆

郑老师课前能让学生收集有关“神舟”号飞船的信息,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航天梦是怎样实现的,从而感受到梦圆的重大意义,激发学生对太空的爱好。

进一步培养学生查阅信息,处理积累信息的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学生对课文的感悟,更好地突出了本组练习的重点,教学条理清楚,步步深入。

课堂教学活动记录及反馈表(5)

一年级

2012.3.14

胡玲玲

《蘑菇该奖给谁》

(一)复习检查

1、指名认读生字词。

2、根据说出的歌诀写出适当的字:

(1)横折在耳上,右边反文旁。

()

(2)丝字头,三撇从上写到下。

3、指名朗读。

(二)讲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四人小组讨论怎样来表演课文内容。

2、演一演。

3、议一议:

(1)表演得怎样?

(2)为什么这个大蘑菇应该奖给小百兔?

(3)理解“出色、得意、所有”的意思。

4、读一读

(1)自主读文。

(2)学生质疑。

(三)布置作业

1、按课文内容填空。

(1)我跟()赛跑,他们都跑得比我快。

()说。

(2)小黑兔()问:

“我今天得了冠(),为什么把大蘑菇给小白兔?

(3)“我的好孩子,”兔妈妈亲了亲小白兔,从篮子里挑出()蘑菇,“这是()奖品。

2、分角色朗读课文。

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

胡老师为学生搭建了一个表达个性化见解的平台,学生在这个平台上表达自己的愿望、看法、评价,并相互间展开对话,互相启发,既能进一步深化对课文的理解,又能在充分的对话中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

课堂效果好。

课堂教学活动记录及反馈表(6)

四年级

2012.4.9

《番茄太阳》

一、导入新课。

1.在生活中你有没有看见过残疾人,他们是怎样生活的,你有没有想过帮助他们?

2.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课文与残疾人的生活有关。

(板书课题:

“番茄太阳”)大家读了课题,一定会很惊讶,大家见过番茄,也见过太阳,但番茄太阳是什么样子的呢?

学了这篇课文以后,大家一定会明白。

请大家读一读课文,看看课文中写了哪些人,写了什么事?

二、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中写了哪些人,写了什么事?

2、自学生字词

(1)拼读生字,想办法记住字音、字形。

(2)画出课文中生字组成的词语,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它们的意思。

(3)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3、检查自学情况

4自由读课文,交流课文中写了哪些人,写了什么事?

(拄着双拐的“我”,盲童女孩明明,明明的父母。

我与盲童明明的交往)

5练习分段

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交代自己来到这座城市生活很艰难、心情灰暗。

第二部分(第二至十七自然段)作者与盲童小女孩的交往以及心情的变化。

三、指导写字

四、作业

黎老师做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他善于抓住教学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以及时的、灵动的对话来呵护学生的各种学习需求。

在讨论“这课题使你产生了什么问题时”,一学生表示以前对课题都是瞎猜,现在“无话可说”。

黎老师紧追不舍,强调读了课文就要“有话可说”,并千方百计启发了这位小朋友真的“有话可说”了。

在另一位孩子表示如果自己是盲童就“完蛋”了时,又不时地与他对话,终于使这位小朋友对盲童明明的自信和快乐,有了真切的认识。

如此重视学生的学习情结和学习需求,追求的正是课堂以生为本,以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主流价值的意识。

课堂教学活动记录及反馈表(7)

三年级

2012.4.12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你们看,一天,小骆驼在小溪边照“镜子”,小红马看见了(点击课件,书上插图),还记得小红马对小骆驼说了什么吗?

  2、出示填空:

   你的()又大又厚,眼皮上长着(),背上还有(),多难看呀!

二、感受沙漠积累运用  

  1、教师出示词语:

   茫茫的大沙漠 无边无际的大沙漠

松散的沙子 陷进沙子里

   一阵风沙铺天盖地刮过来

  

(1).谁来读读?

去过沙漠吗?

(2).点击课件——沙漠,让我们来看看,沙漠到底是什么样的?

(3.)谁能将你看到的沙漠读出来。

三、联系前文,激发疑问

   学生整体读3、4、5段,边读边思考自己的提出的问题。

四、精读3、4段,读中积累

   1、读中指导,语言训练

2、抽读、评读、齐读。

五、拓展表达,升华主题

    再次,带着自己的自豪读课题“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

  

黎老师在这节课中,采用引读与课件中的情境图相结合的教法,不但帮助学生复习了旧知,更让学生快速地进入了课文的情境中。

这为学生后来的情感投入铺设了桥梁,使学生更深地领悟课文内容。

从而实现课文语言向学生自身语言的内化。

课堂教学效果好。

课堂教学活动记录及反馈表(8)

2012.4.18

《母亲的恩情》

一.复习导入:

出示古诗《游子吟》,齐读,指名读。

过渡:

这首流传千年的古诗背后有一个感人的故事,下面就让我们走入这个故事。

(设计意图:

由诗引入,激发学生的想象,走入文本。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想母亲对孟郊的恩情表现在哪里?

1、生小组讨论交流。

2、全班交流。

3、生发挥想象,母亲缝衣时的神情,动作以及心理活动。

4、指导朗读“忙着”,“夜深了,一针针一线线”,体会母亲的恩情。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1.轻声朗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想一想有哪些句子让你感动。

2.生交流。

四.学习第三自然段

1.默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孟郊告别了母亲,独自一人上路了,这一路上,孟郊看到了什么?

想到了什么?

2.完成填空:

孟郊看到太阳觉得就像,而路上生机勃勃的小草就像

我们这些孩子,无论怎样都报答不了。

这就是引读“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五.感情延伸:

同学们,生活中你们的妈妈是怎样爱你们的呢?

谈一谈。

联系生活或学习,说说我们该怎样回报母亲。

六.课堂小结:

七.布置作业:

胡老师整节课的课堂设计,符合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

教学中以读为主,并能引导学生在读中悟情,能联系实际谈感受,增强对学生的情感熏陶。

教学效果好。

课堂教学活动记录及反馈表(9)

2012.12.17

《看菊花》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导入:

今天我们学校迎来了许多客人,虽然天气很冷,但校园里盛开的菊花就像我们此时的心情一样,在热烈的欢迎客人们的到来。

你们喜欢菊花吗?

喜欢它什么?

2.揭题。

3.指导读题。

二.初读全文,整体感知。

1.过渡:

看菊花?

芳芳看到了什么样的菊花呢?

下面请小朋友们借助汉语拼音自己读一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

2.生自由读文,师行间巡视,了解学生朗读情况。

3.初学生字。

4.检查读书情况,指名分节读文,师相机正音。

三.细读课文,品味语言。

(一)第一自然段。

2.指名读第一段;

自由练读;

再指名读。

(二)第二自然段。

要到公园看菊花了,多高兴呀,让我们赶快出发吧!

2.课件出示一大片菊花及文字_________呀,公园里的菊花_________。

3.指导读,你也想这样说吗?

指名读,说一说“好看极了”什么意思;

再读读看。

(三)三、四自然段。

2.课件出示第三自然段内容,我们来听听爸爸是怎么说的,放录音。

3.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4.听了爸爸的话,你有什么感想?

课件出示第四自然段内容。

5.指名读第四自然段,指导读好“更好看了”。

四.学写生字,掌握写法

胡老师的教态自然,语言很亲切。

在教学过程中,能让学生主动地去学习语文,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

本课的教学设计中就注重了新课标的这种精神,能够让学生经历这种学习的过程,让他们在一种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去学习。

课堂教学活动记录及反馈表(10)

六年级

2012-12-18

廖树钿

《学与问》

一、 

激趣导入

你们知道什么叫学问吗?

老师在中间加上了一个“与”,那又该是什么意思呢?

二、学习课文1自然段

人们常把有知识说成有学问,你们觉得有没有道理呢?

作者是怎么说的呢

三、学习哥白尼和沈括的事例

(一)这是一篇说理性的文章,作者提出了:

“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

”这个观点,作者用了那两个中外两位大科学家的例子来证明所说的道理,我们先看看其中的一个事例。

(二)学习哥白尼的例子、思考

(1)请大家先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说说读了课文后你知道了什么?

(2)你从这段中的哪些词句感受到哥白尼好奇、好问的?

(3)哥白尼取得巨大的成就,他除了好问,还会什么呢?

课文第二自然段里那句话告诉我们的?

(三)作者又列举了一位名人的例子,他是谁呀?

1、沈括是多么优秀呀,咱们一起回到沈括小时候生活的那个年代吧。

2、生读课文第四自然段看看他小时候是什么样的?

(生交流)

3、学了这两个事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四、向能者请教

1、我们在求知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向谁问?

你知道是哪一句吗?

2、向谁问?

生交流。

出示:

课文第三自然段的内容。

(齐读)

3、拓展:

五、总结

建议或

意见

廖老师在课文一开始就提出作者在文中提出了一个怎样的观点?

还有哪句话表示问是很重要的?

这一环节让学生明确文章的中心论点是“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

”课文最后,陈老师又回到文章的中心观点上来,让学生将学与问结合起来,养成勤学好问的好习惯,做学习的主人。

课堂教学活动记录及反馈表(11)

2012.12.18

《大禹治水》

一、揭示课题

1、板书:

16大禹治水

2、简介大禹。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

2、检查自读情况。

3、范读课文。

思考讨论:

这篇课文主要写的是谁?

写了大禹的什么事?

4、口头填空。

三、细读课文第1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讨论:

(1)这一自然段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2)从哪儿看出洪水很凶猛?

(3)“无家可归”是什么意思?

(3)这些事情发生在什么时候?

3、指导朗读。

四、教学部分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

治、洪、姓,指名读。

2、引导学生说说字形记忆方法。

3、学生描红。

黎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学会“一边读,一边想”的方法进行有感情朗读。

突出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能引导学生在文字中理解、感悟主人公的形象。

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到整个教学当中,课堂学习氛围很浓。

课堂教学活动记录及反馈表(12)

2012.12.19

郑辉艳

《珍珠鸟》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2、欣赏珍珠鸟的图画

3、释题:

珍珠鸟是动物,写动物,一般抓住动物的哪些方面来写?

(请学生回答)看课文如何写?

4、作家简介:

5、学课文前,先学习课文中的生字:

chao 

man 

chó

chu 

ni 

mou 

xia 

jian

巢、 

蔓、 

驳、 

瞅、 

雏、 

腻、 

眸、 

呷、 

6、听录音,划下你所发现的美的地方,划出文中最能体现美好境界的地方。

7、根据课文选词填空

8、分析课文:

(1)课文写珍珠鸟,写了几只珍珠鸟?

三只

(2)这三只鸟之间是什么关系?

(两只大鸟,生了一只小珍珠鸟)

(3)课文哪些自然段写大鸟?

(2—5)哪些自然段写小珍珠鸟(6—14)

(4)课文先写大鸟,再写小鸟,为什么?

因为大鸟生了小鸟,有了大鸟,才能有小鸟。

(5)那么大鸟从哪里来?

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

(课文第一段)

(6)归纳课文第一段:

点明珍珠鸟的来历。

布置作业:

1、摘抄精彩的含鸟的成语和句。

 

2、试着接触一种不熟悉的小动物,努力使它成为你的新朋友,并尽力记录这一过程。

郑老师的语言表述能力好,课堂讲解层次清晰,注重启发、拓展,教师的基本功扎实,讲解中注重知识的记忆,板书相当清晰、规范。

学生能积极的参与到教学当中,学习兴趣很高。

课堂教学活动记录及反馈表(13)

(1)班

2012.12.20

周景爱

《鞋匠的儿子》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在上节课中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指名学生回答)

2、教师引导学生说话。

二、在朗读中感悟课文

1、林肯在参议院演讲时,有参议员想羞辱林肯。

(板书:

羞辱)

2、在林肯受到那个参议员羞辱时,所以的参议员是怎样的?

他们为什么大笑?

(引导学生体会,并指名学生回答。

3、那么林肯是怎么说的呢?

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出林肯的回答,做上记号。

(我非常感激你使我想起我的父亲……永远无法像父亲做鞋匠那样做得那么好。

)小组讨论、交流这一段话,说说自己的感受。

4、你觉得林肯是一个怎样的人?

(学生交流、讨论)

三、对话中感悟林肯的人格魅力

四、学习最后一段

1、为什么说林肯是最有作为的总统呢?

2、找出林肯说的话,做上记号。

(指名学生读)

3、如何理解林肯说的话?

从话中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交流)

五、课堂小结

六、布置作业

课后收集一些和林肯有关的故事和资料。

周老师这节课较注重调动学生小组合作的积极性,学生能做的事情交给学生去做,给了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和展示的空间。

同时也注重了课堂的实效性。

学生对小组合作的方式比较适应,可见是训练有素的。

课堂教学活动记录及反馈表(14)

2012-12-20

黄良姝

《大海睡了》

(一),激情导入

1、 

蔚蓝的大海一望无际,是那么美丽,那么神秘,那么有趣。

今天我们一起去海边旅行吧!

2、 

来到美丽的大海边,你看到了什么?

听到了什么?

(指名回答)

(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

大海睡觉的时候会是什么样的呢?

喜欢吗?

轻轻打开课本,自由读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三)读课文,进入意境

读了这首小诗,深夜里,我们站在深蓝色的大海边,你又看到了什么?

听到了什么呢?

白天的大海是调皮的,入睡的大海是美丽的,熟睡的大海是可爱的,让我们祝愿大海做个好梦。

3、 

这首小诗美吗?

请带着美的感受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四)拓宽延伸,积累语言

(五)教学生字:

教者在这一阶段的突出优点是围绕教学目标进行。

主要实施方式,一是情感教育。

将情感既作为教学的手段,又作为教学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