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MP内容出口备案申请.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120058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0.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GMP内容出口备案申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GMP内容出口备案申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GMP内容出口备案申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GMP内容出口备案申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GMP内容出口备案申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GMP内容出口备案申请.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GMP内容出口备案申请.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GMP内容出口备案申请.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GMP内容出口备案申请.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GMP内容出口备案申请.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GMP内容出口备案申请.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GMP内容出口备案申请.docx

《GMP内容出口备案申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MP内容出口备案申请.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GMP内容出口备案申请.docx

GMP内容出口备案申请

文件编号

GMP

发布日期

2007.04.15

实施日期

2007.04.15

批准人

总经理

 

题目:

良好操作规范

 

mm公司质管部

改正履历简要

号码

年月日

Rev.NO

主要改正内容

备注

0

2007.04.15

0

依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的《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备案管理规定》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建立本公司GMP。

 

 

制作

/

检讨

/

承认

区分

制作

检讨

承认

部署名

质管部

管理者代表

总经理

签名

 

签名日期

/

/

/

/

部署名

生产部

业务部

签名

签名日期

/

/

/

/

 

良好操作规范

一、厂区环境卫生要求

1、目的

保证我公司的厂区环境卫生符合《出口食品企业卫生要求》及《巧克力厂卫生规范》。

2、范围

适用于mm公司的厂区、厂房及生产车间环境卫生及设计要求。

3、职责

3.1行政部

3.1.1负责厂区内环境的清洁,公司周围环境的保证。

3.1.2负责厂区内的绿化、路面的修复及垃圾的存放处理。

3.2技术部:

3.2.1技术部负责生产车间厂房的设计。

3.2.2技术部负责对废水、废料排放的设计。

3.3各部门负责搞好各自所辖区的清洁卫生。

4、程序

4.1厂区环境卫生监督内容或要求:

4.1.1本公司周围不得有粉尘、烟雾、灰沙、有害气体、放射性物质及其他污染源,不存在有碍食品

卫生的区域,与污染源的距离不影响厂区的卫生状况。

4.1.2厂区要求路面平整、无积水,厂区地面要全部水泥硬化或绿化,无裸露地面;

4.1.3厂区内必须有足够数量的废物、垃圾存放设施,要求存放设施封盖,定期清洗、消毒。

生产及生活垃圾分开堆放,并及时运出厂外。

4.1.4厂区内不得有潜在的昆虫孳生地,行政部要建立捕鼠计划,要按照计划要求进行灭鼠、杀虫,并建立记录厂区内不得饲养动物。

监测频率:

行政部每天进行检查

纠正措施:

当厂区周围或厂区内有影响公司正常生产的污染源时,要立即停止生产,对污染源进行处理,直至无影响公司产品质量的污染源为止。

对该段时间内生产的产品进行隔离,重新验证合格后方

可销售。

4.2厂区设计应符合如下要求:

4.2.1厂区应建有与生产能力相适应的,符合卫生要求的成品、原料、辅料、化学物品、包装物料储存仓库。

并有足有的货架(铲板),产品储存需隔墙离地。

4.2.2公司必须对生产中产生的废水进行集中处理后达标排放。

废料的处理应符合国家环保有关规定;

5、检测频率:

当厂房设计有改动或生产工艺有改变时。

6、纠正措施:

停止生产,进行重新改建,直至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生产。

相关文件:

《虫害检测记录表》……JRF–QR-9

《每日卫生检查记录》……JRF–QR-21

 

二、厂房及设施卫生的要求

1、目的

保证我公司的厂房及设施卫生符合《出口食品卫生要求》及《巧克力厂卫生规范要求》,提高最终产品的质量。

2、范围

适用于开平金日丰有限公司的厂房及生产车间设计要求及使用。

3、职责

3.1总经理

负责厂房的总体设计符合要求

3.2技术部

3.2.1负责厂房及车间的具体设计及施工的监督检查。

3.2.2负责生产工艺的设计

3.3生产部

3.3.1负责车间及卫生设施的维护和清洁。

3.3.2负责培训、监督员工正确使用车间卫生设施。

3.3.3负责车间及卫生设施的日常保养和维护。

3.4质检部:

3.4.1负责车间及卫生设施的日常卫生检查,员工卫生制度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

3.4.2负责对车间不符合项提出整改意见及有效措施。

4、程序:

厂房及设施的卫生应符合下列要求:

4.1厂房及车间须按照工艺流程需要及卫生质量要求有序的配置;厂房各项建筑物须坚固耐用、易于维修、易于清洁,并能防止遭受污染的结构;

4.2车间地面要用无毒、不渗水、不吸水、防滑、无裂隙且易于清洗消毒的建筑材料铺砌或喷涂,平坦、无积水并保持清洁;车间出口及外界相连的排水、通风处均必须安装防鼠、防蝇、防虫等三防设施;

4.3车间内墙壁、屋顶和天花板应使用无毒、浅色、防水、防霉、不脱落、易于清洗的材料修建,墙角、地角、顶角应具有弧度;

4.4车间内窗台应下斜约45。

;车间门窗结构应采用防锈、防潮、易清洗的框架,结构严密,车间窗户应有防蚊蝇、防尘设施;

4.5车间内应有充足的自然采光或人工照明,车间内的照明设施装有防护罩,工作场所以及检验台的照度应符合生产、检验的要求,光线强度和颜色不改变被加工物的本色;

4.6清洁区和非清洁区相对密封,并设有空气处理装置和空气消毒设施;

4.7供水设施应能提供工厂各部所需的充足水量,并有足够压力,必要时设储水设施;储水设备应以无毒、不导致水质污染的材料构筑,并定时清洗;

4.8食品直接接触的用水必须用单独管道输送,相关的过滤设备符合卫生要求;

4.9车间内应设有废水、废气排放及废弃物的处理系统;

4.10车间入口处和每个车间的适当位置均应设置洗手和手消毒设施,每个洗手点均配置足够数量的洗手、清洁消毒和干手用品,洗手水龙头为非手动开关;

4.11根据产品加工需要,车间入口处应设有鞋、靴消毒池/垫,消毒液余氯浓度在200ppm以上;

4.12在车间进口处应设有与职工人数相适应的更衣室,更衣室保持清洁卫生;

4.13生产车间的厕所应设置在车间外侧,为水冲式,并有洗手设施,出入口不得正对车间门,有良好的排风及照明设施;厕所的地面、墙壁、天花板等应易于清洗;

4.14车间内的设备、设施和工器具用无毒、耐腐蚀、不生锈、易清洗消毒、坚固的材料制作,设备、设施和工器具的构造易于清洗消毒;

5、检查频率:

厂房及车间进行重新改建前、后;生产工艺发生改变时;每次内审和管理评审时。

6、纠正措施:

对于不符合本程序规定的设计及设施立即停止生产,直至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开始生产。

 

三、原料、辅料卫生要求

1、目的

确保原料、辅料的卫生,提高最终产品的卫生质量。

2、范围

适用于各种生产用的原料、辅料的进货检验、贮存保管及生产用水的监控。

3、职责

3.1质检部

3.1.1负责对原料、辅料的验收,生产用水的检测和监控。

3.1.2负责对贮存的原料、辅料的安全卫生质量进行定期检查,每天一次。

3.1.3负责食品添加剂的使用管理。

3.2采购部

3.2.1负责按照技术部的要求进行原料、辅料的采购,并配合质检部进行原料、辅料的验收。

3.2.2负责对供应商进行认证。

4、程序

4.1生产用原料、辅料符合国家、行业或企业相关标准,并有检验合格证,经进厂验收合格后方准使用;

4.2不合格或过期的原料、辅料不得用于食品生产;

4.3加工用水应当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标准,对于水质的全项目分析,申请当地卫生防疫部门每年至少检测两次。

贮存水池以及水净化装置具备有效的卫生保障设施,防止水质污染;

4.4食品添加剂的使用符合国标的要求;

4.5易腐败变质的原料应及时加工处理,未处理的原料应冷藏(冻),防止污染或腐败变质;

4.6原辅料储存场所应有有效的防治有害生物孳生、繁殖的措施,并防止其他包装破损而造成污染;

5、检测频率:

每批原料、辅料进厂时,贮存期间每天检查一次;每次生产时全过程进行监督检查。

6、纠正措施:

当检查、检测发现不合格情况时,停止使用该原料、辅料;并对使用不正确或不正确使用原料所生产的产品隔离,进行重新验证,当验证结果符合要求后方可销售。

并对原料、辅料供应商进行认证。

相关文件:

《原辅物料检验操作规程》……JRF-QW-01

《每年卫生部门水质检验报告》

 

四、生产、加工卫生的要求

1、目的

控制产品生产过程的卫生,预防和消除食品危害的产生,保证最终产品的卫生质量。

2、范围

适用于加工生产过程中可能对产品的安全卫生构成危害因素的控制。

3、职责

3.1质检部

3.1.1确定生产过程的关键工序,进行严格控制。

3.1.2质检部制订和监督设备和工器具卫生操作规程,具体由生产部组织实施。

3.1.3质检部负责对车间空气、设备、工器具、人手的清洁状况进行抽样检查,并做好报告。

4、程序

4.1投产前的原料必须经过严格检验,不合格原料不得投产;

4.2包装容器必须符合相关规定,贮存包装容器的仓库必须清洁;

4.3包装容器使用前必须经过检验,不合格不得使用;

4.4生产操作区应与配料间隔开,防止相互污染;

4.5调好的料浆必须在规定的温度来保温,相关参数必须符合公司工艺文件、质量控制点;

4.6配料管路及配料锅根据相关要求,定时清洗;

4.7物料转移前,设备、管路及其他食品接触面的器具彻底消毒、清洗;

4.8停止生产、加工后,将所有接触巧克力的设备、管道等进行消毒、清洗;

4.9检验员必须根据公司下发的工艺文件、质量控制点等技术文件,对各工序进行检查,检查结果应详细记录,由检验人员签字、领导审核后存档备查;

4.11配备金沙纸、成品检验人员;

5、检测频率:

每次生产整个生产过程。

6、纠偏措施:

当设备、管路和工器具没有按工艺要求进行清洗消毒时,不能够生产,对已经发生的产品隔离,重新验证后方可销售,并立即停止生产重新进行正常清洗消毒。

 

五、包装、储存、运输卫生的要求

1、目的:

控制产品包装、储运过程的卫生条件,防止产品在这些环节受到污染,确保食品的安全卫生。

2、范围:

适用于产品包装、储运过程。

3、职责:

3.1生产部:

3.1.1生产部仓库按照规定要求进行物料的存放及入库、出库。

3.2销售部:

3.2.1销售部按照规定要求进行产品的运输安排。

3.3质检部

3.3.1质检部负责对包装、储存、运输进行监督。

4、程序

4.1原料及成品不得露天存放,应分库贮存。

4.2库内应保持清洁,定期消毒,有防霉、防鼠、防虫设施,库内物品与墙壁、地面保持一定距离,库内不得存放有碍卫生的物品;同一库内不得存放可能造成相互污染的食品。

4.3成品须按品种、生产日期分别贮存,以先进先出为原则;

4.4各种运输工具、车辆应保持清洁卫生;

4.5运输时不得与有毒、有害、有腐蚀性的物品混装;

4.6非厢式运输工具、车辆应配有防止日晒、雨淋的帆布等遮盖物;

4.7原材料及成品的出入库和运输应有详细记录。

5、检查频率:

对于储存过程,每天进行检查2次,对于运输工具的检查,每次装车前。

6、纠正措施

对于没按照要求进行储存的物料,重新进行放置,并按要求包装好。

对于不合格的运输工具停止使用。

相关文件《仓库管理制度》

 

六、卫生与质量检验管理程序

1、目的:

规范公司卫生与质量检验记录

2、范围

适用于开平金土丰食品有限公司质管部卫生质量检验管理

3、职责

3.1质管部:

负责该程序的具体执行,技术部负责监督检查

4、程序

4.1必须制订完善的卫生、质量检验制度;

4.2必须设有与生产能力相适应的卫生、质量检验室,并配合经培训合格的检验人员;

4.3检验室具备检验、化验工作所需的场所和仪器设备;

4.4检验室按照国家规定的检验方法(标准)抽样,做物理、化学、微生物等方面检验。

不符合标准的产品一律不得出厂;

4.5各项检验记录保存二年,备查。

5、检查频率:

每一个月检查依次,每次内审、管理评审时。

6、纠正措施:

对于检查不符合项立即纠正。

相关文件:

《实验室管理制度》

《质量检验管理程序》

《记录控制程序》

 

七、个人卫生与健康要求

1、目的:

规范员工的个人卫生和健康要求。

2、范围

适用于从事生产、质量管理的人员的个人卫生与健康。

3、职责:

3.1行政部:

负责所有人员健康的体检。

3.2生产部:

负责员工卫生制度执行情况的执行。

3.3质检部:

负责卫生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4、程序:

4.1与食品生产有接触的人员必须经过体检合格后方可上岗;

4.2生产、质量管理人员一般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

如发现员工感染传染性疾病时,应做临时健康检查;凡患有影响食品卫生的疾病者,必须调离食品生产岗位。

4.3生产、质量管理人员保持个人清洁,不得将与生产无关的物品,如茶杯等带入车间;工作时不得戴首饰、手表,不得化妆;进入车间时进行洗手、消毒并穿戴工作衣、帽、鞋,工作衣、帽定期集中清洗。

4.4生产、质量管理人员经过培训并考核合格后上岗。

4.5配备足够数量的、具备相应资格的、专职或兼职专业人员从事卫生质量管理的工作。

5、检查频率:

每次新员工入厂时,整个生产过程。

6、纠正措施:

对于卫生与健康不符合要求的员工立即停止从事生产及检验。

相关文件:

《卫生标准操作程序》……JMP-QM-SSO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