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处理工艺及检验标准.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120464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96.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表面处理工艺及检验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表面处理工艺及检验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表面处理工艺及检验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表面处理工艺及检验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表面处理工艺及检验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表面处理工艺及检验标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表面处理工艺及检验标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表面处理工艺及检验标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表面处理工艺及检验标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表面处理工艺及检验标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表面处理工艺及检验标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表面处理工艺及检验标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表面处理工艺及检验标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表面处理工艺及检验标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表面处理工艺及检验标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表面处理工艺及检验标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表面处理工艺及检验标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表面处理工艺及检验标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表面处理工艺及检验标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表面处理工艺及检验标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表面处理工艺及检验标准.docx

《表面处理工艺及检验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表面处理工艺及检验标准.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表面处理工艺及检验标准.docx

表面处理工艺及检验标准

 

目录

表面处理工艺规程1

表面磷化工艺规程1

表面电镀工艺规程3

表面发黑处理工艺规程12

表面淬火处理工艺规程17

金属表面处理检验规程19

表面磷化处理检验规程19

表面电镀检验规程20

表面发黑处理检验规程23

高频淬火检验规程24

一、表面处理工艺规程

1、表面磷化工艺规程

工序/工艺

材料及配方

工艺规范

操作要求及标准

质量及技术规范

备注

除油

611高效脱脂剂。

配液浓度3-5%

温度:

50-70℃,时间:

10-20㏕

1.工件表面无油污,能形成连续的水膜。

2.根据工件清洗的时间和质量进行补加脱脂剂

温度越高效果越佳,

 

水洗

温度:

常温,时间:

1-2㏕PH值:

7-8

1.水洗干净,无残留酸碱液。

2.要求水质流动,不能进行补充及排放。

每周至少更换一次。

 

除锈

盐酸,配液浓度HCL含量10-20%

温度:

30-40℃,时间:

10-20㏕浓度10-20%

工件表面呈银灰色的金属基体,没有堆积的锈斑和氧化皮。

酸液使用到铁的含量达到70可/升(此时工件容易二次生锈)则必须更换。

 

水洗

温度:

常温,时间:

1-2㏕PH值:

6-7

1.水洗干净,无残留酸碱液。

2.要求水质流动,不能进行补充及排放。

每周至少更换一次。

 

中和

纯碱浓度4-5%

温度:

常温,时间:

1-2㏕PH值:

9-11

1.中和后工件表面不带酸液。

2.槽液中沉淀较浑时应更换。

一般每月更换一次。

 

水洗

温度:

常温,时间:

1-2㏕PH值:

7-8

1.水洗干净,无残留酸碱液。

2.要求水质流动,不能进行补充及排放。

每周至少更换二次。

 

表调

表面调整剂

温度:

常温,时间:

1-2㏕PH值:

8.5-9.5

1.使用过程中应及时补充所消耗表面调整剂.2.溶液变成淡黄色且较浑浊,补加后仍达不到细化磷化膜的目的时,应重新更换。

一般每月至少更换一次。

 

磷化

(652)磷化剂配比:

促进剂2kg/立方米,磷化剂65-70kg/立方米

温度:

30-40℃,时间:

5-10㏕,PH值:

2.5-3.5,总酸度22-28点,离酸度0.8-1.5点促进剂:

6-12点

1.磷化膜细致均匀,工件表面无严重挂灰、锈迹及未磷化的空白件。

2.及时补充原料。

3.每天清理槽中的沉淀物。

 

 

水洗

温度:

常温,时间:

1-2㏕PH值:

6-7

1.水洗干净,无残留酸碱液。

2.要求水质流动,不能进行补充及排放。

每周至少更换二次。

 

钝化

钝化剂配比:

2-3立方米

温度:

70℃以上,时间:

1-2㏕PH值:

2.5-4.5

1.槽液由棕色变为淡黄色且较浑浊,则需补充原料。

2.定期清理槽中沉淀物。

定期更换,温度越高效果越好。

 

2.表面镀铬工艺规程

2.1镀铬浴的分类   

2. 1.1 铬酸—硫酸浴(Sargent浴)

2.  1.2氟化物含有浴

氟化物含有浴

硅氟化物含有浴

硼氟化物含有浴

2.1.3   铬酸钠浴

2.1.4  硫酸铬浴

2.1.5  黑色铬浴

2.2Sargent浴

(1)浴成分与组成

Sargent浴的成分为铬酸及触媒的硫酸,单独的铬酸溶液无法镀铬,但加1种或2种以上的酸根为触媒在阴极帮助的还原析出时,即可电镀.触媒根可用硫酸盐和氟化物,硫酸盐有硫酸、硫酸铬等,指化物有氟酸、氟化铵、氟化钠、氟化钾、硅氟化钠、硅氟酸、硼氟酸之类的错氟化物.

铬酸与硫酸的配合比在镀铬的析出条件中很重要,CrO3:

SO4在50:

1~200:

1之间,大致要保持100:

1的比例,触媒根用1种以上时,要计算全量,此时,相当于以触媒效果与硫酸根相等的当量计算的值之总计.

因而,Sargent浴的标准浴组成为铬酸250g/ι、硫酸2.5g/ι,现在使用铬酸100g/ι的低浓度到400~500g/ι的高浓度浴.镀铬浴在建浴时,溶解铬酸(CrO3,无水铬酸)250g/ι,加100:

1的2.5g/ι硫酸即可,但铬酸常混有少量硫酸,故须相对减少硫酸的添加量.无水铬酸为红褐色的片状结晶,很易溶解水中,入水后搅拌速溶.铬酸与硫酸量是以分析决定,铬酸量可由比重得知概略,标准液大致是玻美21度.

如此建浴的铬酸一硫酸溶液为深红色透明液,由此溶液电镀也得不到满足的镀铬,但电解后变成稍不透明的暗红色液,比重也成玻美22~23度.理由是CrO3因电解而还原,液中局部生成3价铬,此3价铬的存在对镀铬有极重要的影响,含有3价铬的溶液才能得满足的镀铬.镀铬液须含有3价铬,除了电解而还原生成以外,也可直接添加草酸(10g/ι成2.75g/ιCr³)柠檬酸、碳酸铬、氢氧化铬等还原剂还原,但以电解生成法最好,下为药品还原法的式子一例.

2CrO3+3(HCOO)2→Cr2O3+6CO2+3H2O

电解生成法的两极用铅板,在开始析出铬的电流密度电解.浴温越高或硫酸根越多越快,例如浴温60℃、以10A/dm²的阳极电流密度电解100小时生在约3g/ι的

3价铬宜为2~3g/ι,设为5g/ι以下,此量不宜过多或过少,液中须保持约3g/ι,这关连硫酸量与阳极.

(2)浴成分的作用

Sargent浴的浴成分为铬酸、硫酸(触媒根)、3价铬,无水铬酸溶于水,CrO3+H2O«H2CrO4,成为铬酸液,再如H2CrO4«2H+SO4电离,此SO4²¯使铬酸的一部份成为硫酸铬(Cr(SO4)3),Cr(SO4)3«2Cr³⁺+3SO4²¯.也可为硫酸以外的酸或硫酸盐,但不宜用有氧化作用的酸、溶解阳极铅的酸—硝酸、盐酸、醋酸、磷酸或其盐.最好用有还原性的酸,诸如硼酸、氟酸或其盐、错盐等.有机酸虽有还原性,但会与铬酸作用而分解,所以只用于3价铬的生成.金属盐除了铬盐之外,会增加其它金属成分,所以不大使用.

在以上的浴成分,液中有H⁺、4²¯、Cr⁺、SO4²¯存在,3价铬量多时,因此组成而暗色较强,成不透明,比重增高,适当的组成为250CrO3‧3Cr2O3.

镀铬的析出机构有各种假说,假说经下示过程.

1.   Cr⁶⁺→Cr³⁺→Cr⁺

2.   Cr⁶⁺→Cr³⁺→Cr²⁺→Cr⁺

3.   Cr⁶⁺→Cr⁺

有Sargent等研究,尚无定说,下面概述一例.

将铬酸水溶液电解的话,在阴极还原铬酸,如下产生3价铬和游离碱.

HCrO4¯+3H2O+3⊖→Cr³⁺+7OH

2H2CrO4-3⊕→Cr(OH)CrO4+3OH¯

3价铬成为盐基性铬酸铬的不导性薄膜,包覆阴极,其后不还原铬酸,此皮膜为微孔性,通过此微孔,只离子半径小的H放电.在阳极是氧放,电只引起水的分解.

但是,液中若有硫酸或氟酸之类的阴离子,此离子很小,藉静电引力被拉入铬酸铬此膜的微孔中,接触盐基成分,溶解皮膜分子,同时生成Cr³,皮膜有孔的话,HCrO4¯径此孔到达极,引起上式的反应,皮膜再生,但在此皮膜反复溶解再生的同时,往Cr³还原,并发生氢,此3价铬直接或径2价铬的阶段析出金属铬.

3价铬的存在不直接关连铬的电着机构,但影响光泽电流密度范围、液电阻、包覆力等.

(3)电镀条件

(a)铬酸浓度的影响   铬酸浓度的标准为250g/ι实际有100g/ι的低浓度浴到400~500g/ι的高浓度浴,高浓度浴与低浓度浴的差异不大明显,分别有下示特色:

高浓度浴      低浓度浴

光 泽       稍 劣          良

包覆力       稍 劣          良

硬度           低          高

电流效率       劣          良

液电阻         小          稍高

电力消费       小          大

液的变动       少         多

掏出量         多          少

在低浓度浴的电流效率良好,但液电阻高,电压高,电力消费大.又由于换出及入槽,易感受硫酸进出所致的量变化,液变动大,不易维持浴,例如用硫酸酸洗的物品将硫酸根带入浴中时,相对于铬酸的硫酸比率是高浓度浴的变动较小,但铬酸的掏出量是高浓度浴较多.

最好考虑此种特色,依其目的选择液浓度,例如用液变动少的400g/ι高浓度浴为装饰镀浴,直接镀于黄铜素地上时,用光泽良好的150g/ι低浓度浴,硬度高、效率良好的250g/ι中浓度浴用于工业镀浴,为了分别使用,有的工厂准备浓、淡两浴.

(b)硫酸浓度  硫酸浓度也影响电镀状态,若在上述100:

2~100:

0.5的范围外,电流效率或均匀电着性极度下降,硫酸分少的话,在同一温度可增加电流密度.过多时,成局部电镀或全无电镀,为了改善光泽,硫酸比宜高,但硫酸比低可改善包覆力。

表2-1为包覆力最好的铬酸与硫酸之比.

CrO3 (g/ι)

CrO3/H2SO4

150

300:

1

100:

0.33

200

200:

1

100:

0.50

250

155:

1

100:

0.65

300

140:

1

100:

0.71

350

130:

1

100:

0.77

400

125:

1

100:

0.80

(c)3价铬   3价铬会影响光泽电流密度范围、液电阻、包覆力,宜约2~3g/ι,因电解条件、阳极材质或阴阳两极的面积比而变动.阴极生成的3价铬在阳极被氧化成6价,再成为铬酸,使液中的3价铬量保持一定值,这因阳极的材质而异,在铅阳极以某3价铬浓度达到平衡,在铁阳极无比氧化,3价铬与铁离子Fe²增加,不易维持适量.浴温、电流密度高时较易生成,平衡的含量也增高.

光泽范围是随3价铬的增加而减小,故须为5g/ι以下.3价铬以适量的2~3g/ι存在时,光泽度最好.

包覆力是随3价铬的增加而改善,铬酸/硫酸比增高时,包覆力劣化,有3价铬时,会缓和其影响.

3价铬增加时,电流效率骤降,适量时最高.液电阴也随3价铬的增加而增大,增高电压,硬度在5~10g/ι时成最高.

(d)浴温与电流密度    浴温在45~55℃的范围,以50℃为标准,浴温低时,包覆力良好,光泽也良好,40℃以下时容易剥离.高时,包覆力不良,电流效率下降,电镀成乳白色而软,无裂纹.

电流密度15~30A/dm²,范围广,电流密度越大时,电流效率越大,但会发生粗涩,镀层发白.

镀层的外观关连浴温与电流密度变方,可得良好镀金的浴温和电流密度的范围大致一定,铁、镍素地上镀铬的浴温与电流密度的关系,浴温一定时,电流密度低处为乳白色,增大电流密度时,即成光泽电镀范围.增大电流密度时,成为灰色.光泽范围因素地种类而稍有不同,在镀镍上较小,在铜、黄铜上较大,由此图可知,光泽电镀范围在低温移到低电流密度,在高温移到高电流密度范围,但低温时,光泽范围减小,周边部容易发生灰色部,高温时,需要大电流的光泽差,故用45~55℃的范围.欲得无裂纹的镀铬时要在55~60℃之间.铁、镍素地上的电流密度为

浴温(℃)                  标准电流密度(A/dm²)

45                                                                                                                       

50                                20~35

55                                30~50

浴温的1/2~2/3值为电流密度范围.

镀铬发生的列纹在电镀初期为针孔状,不发生裂纹,随着镀层厚度的增大,裂纹会生长,大致在0.25~0.5μ以内尚无裂纹.裂纹数受浴温与电流密度影响,在CrO3250g/ι、H2SO42.5g/ι的浴中,随浴温的上升及电流密度的增加而减少裂纹数.

内部应力因浴温的影响而大变,在20A/dm²的电流密度,在40℃最小,密着性良好.

电镀速度取决于浴温、电流密度,电流效率值在一般用条件下约为5~20%,此范围为光泽电镀范围.电镀速度在普通浴的浴温50℃、电流密度30时,析出1μ所需时间约2分半,1小时约成25μ的厚度,在同一浴温,电镀速度并非正比于电流密度,电流效率随电流密度的增加而激增.铬酸浓度增大时,比较两图,可知电镀速度、电流效率都下降.

这些电镀速度、电流效率值是在电流均匀分布于被镀阴极全体的条件下决定,在实际的电镀作业条件中,铬的均匀电着性不良,电流很少均匀分布于复杂物品全体.损失于吊架等的电流也占某种比率,所以电镀速度或电流效率在实际作业中未必完全一致,但使电镀条件接近试验条件的话,但使电镀条件接近试验条件的话,平均值适用此值.

(4)镀浴的管理

铬酸因掏出、铬的析出、飞散、铬酸铅的生面而消耗,但因阴极用不溶性极,可由阴极溶解而补充,而且摇出量极多,在装饰镀铬作业中约达7成,飞散所致的消耗约占2成,因而,铬酸的洗净回收及飞沬防止剂可防止消耗.

铬酸的被给量是将浴中的铬量定量而决定,现场是每日测定比重,推定消费量,因液中含有3价铬或铁分等而增高比重,所以实际为玻美23~24,配合比重测定,每月化学分析1~2次,可维持铬量.

硫酸因掏出、飞散而消耗,但不因铬酸的析出或铬酸铅的生成而消费,所以消费率小于铬酸.硫酸分是藉分析决定,将钡所致的沉淀离心沈淀的迅速分析法可用于现场,但在后述的氟化物含有浴中,分析误差大.过剩的硫酸可用碳酸用碳酸钡、铬酸钡、氢氧化钡等,形成硫酸钡沈淀除去.

表2-2无水铬酸浓度与比重的关系

比重

(15/4℃)

玻美

无水铬酸

(g/ι)

比重

(15/4℃)

玻美

无水铬酸

(g/ι)

1.07

9.5

100

1.21

25.2

301

1.08

10.7

114

1.22

26.2

316

1.09

12.0

129

1.23

27.1

330

1.10

13.0

143

1.24

28.1

345

1.11

14.4

157

1.25

29.0

360

1.12

15.5

171

1.26

29.9

375

1.13

16.7

185

1.27

30.8

390

1.14

17.8

200

1.28

31.7

406

1.15

18.9

215

1.29

32.6

422

1.16

20.0

229

1.30

33.5

438

1.17

21.0

243

1.31

34.3

453

1.18

22.1

257

1.32

35.2

468

1.19

23.2

272

1.33

36.0

484

1.20

24.2

288

1.34

36.8

500

3价铬同样因摇出而消耗,在阳极与阴极的面积比大时或硫酸量少时也有减少的倾向,3价铬少时,可减小3阳极面积或增多硫酸,但添加必要的铬酸,3价铬多时,可增大阳极面面积或空电解而氧化除去.此时浴温50~60℃,阳极电流密度1A/dm²,1安培小时将约0.3g的Cr2O3氧化成CrO3.

不纯物的铁、铜、锌等会影响镀铬的光泽范围,由于使用铁阳极或铁制品溶解等,所以铁最易混入,铜、锌也因制品溶解而大量混入,都会减少光泽范围.液中的铁分增加时,包覆力劣化,容易发生凹点、针孔、粗涩、剥离等,但此影响取决于3价铬,3价铬少时,不大受影响,但3价铬多的话,颇有影响,3价铬约1g/ι时,铁约混入10g/ι时也可得光泽铬,铜、锌也有同样的倾向,所以只要降低3价铬量,铁、铜、锌等金属不纯物的容许量较大,分别单独在15g/ι以内几不受其影响.

光泽镍浴中的不纯物对其上镀铬之包覆力的影响如下,对光泽镍浴中的不纯物,铬、锌、镉、铜会降低铬的包覆力,其它不纯物有相当大的容许量.常用镉为光泽剂的滚桶镀镍常使镀铬的包覆力劣化.

此种金属离子可将阴极铅装入素陶圆筒中,电解除去,此方法的效率不好.通常原能施行空电解,也可减少铁分.

从镀镍浴或酸洗液洗净不充分,也会混入氯、硝酸、磷酸等的阴离子,影响极大,在0.5~1g/ι的包覆力极差,光泽范围,电流效率减少,特别是有氯离子的影响,在镀铬液中添加氯化钠、硝酸钠、磷酸二钠而实验时,氯离子、硝酸离子、磷酸离子对电流效率的影响,都随阴离子量的增加而降低电流效率,硝酸离子所致的减少最大,在Sargent浴中,氯化钠4g/ι以上时,成为黑灰色无光泽镀金.在硝酸中,1g/ι会使制品发生不适当的云斑,2g/ι时成为黑灰色.磷酸二钠在10g/ι发生轻度云斑.在后述的硅氟化钠浴中,食盐5~10g/ι时成半光泽而带灰色.硝酸钠2g/ι时黑灰色,磷酸二钠10g/ι时发生轻度云斑.两浴都在食盐1g/ι时溶解无电镀部素地,更多时,激减包覆力、光泽范围,引起无电镀部溶解.磷酸二钠在Sargent浴中,随添加量的增加而稍降低包覆力,7g/ι以上时减小光泽范围,在硅氟化钠浴中,包覆力几无变化,光泽范围减小的程度也小.可见混入阴离子会使镀铬的光泽、包覆力劣化,降低电流效率.

这些离子可藉空电解除去.用铅阳极空电解时,氯离子起先骤减,终告消失,此时,同时生成氯酸盐,氯离子消失后,也残留而几不减少,电解所致的减少量少,电解电流越高时,氯除去效果越大.阳极用白金时,氯酸生成速度快,氯酸的残留量小.

表2-3光泽电镀的故障对策

1.全体或无光泽的电镀

a.镀液温度过低

b.电流中断

c.异种金属不纯物存在,特别是液中铁分或Cr³⁺含量过多

a.增高镀液温度,降低电流密度,制品大时,加热到镀液温度后投入

b.电解中勿中断电流

c.分析液,全部或一部份补正,Cr³⁺是增大阳极面积而氧化

2.镀层有褐色或红色渍迹

a.异种酸量过少.

b.吊具轻或吊线细电流量不足

c.接触不良

a.分析而添加异种酸

b.加重吊具,增粗吊线,使电流易通

c.保持部,接触部全弄清净,电镀后剥离接触部的铬

3.镀面灰色,云斑但平滑

a.电流中断

b.制品装入浴中时制品温度过高

a.使吊棒或接触部清净,确认确实接触

b.镀镍,研磨或处理成高温者冷却到镀铬浴的温度

4.凹下部无镀层附着,边缘烧焦

a.异种酸过多

b.对于适用电流密度,浴温过高

a.分析异种酸量,以碳酸钡或氢氧化钡调整

b.降低温度,增高电流密度,以高电流密度电解1~2分,增大阴阳极间的距离

5.灰白色粗镀面

a.浴温过低,电流密度过高

b.Cr³⁺含量过多

a.降低浴温,减低电流密度

b.增大阳极面,将Cr³⁺氧化成Cr⁶⁺

6.全体有光泽,但外观有渍迹

a.底地表面不表净(有油,氧化膜存在)

b.镀镍浴表面有油膜

c.镀镍表面有看不到的不动态皮膜

a.电解脱脂,水洗发,以硫酸酸洗(1:

20)

b.除去油膜

c.在20%硫酸液液中阴极处理短时间发镀铬,活性化处理液老化要更新

7.镀铬的表面粗糙

a.浴温过低

b.异种酸量少

c.浴中有胶状浮游物

a.增高温度,降低电流密度

b.分析后,添加异种酸

c.将浴液静置,勿搅拌沈淀物,要过滤或以橡皮管抽取底部液,分析,补充铬酸及异种酸,加水到定量

8.制品局部镀铬,包覆力不足

a.相对于适用电流密度,浴温过高

b.异种酸过多或过少

c.制品的接点不良,相对的阳极接触不良

d.阳极的铅全金被不导电性皮膜包覆

e.制品与液的接触被防害的氢气防害

f镀镍的局部不动态化

g.整流器为单相

h.制品太接近而成为影

i.包覆电压不充分

j.气体滞留

a.降低浴温,增高电流密度

b.分析而调整异种酸,Cr³⁺可增大阳极面积而电解氧化

c.检查制品及阳极有无接触不良

d.以铁线刷除去阳极的黄色皮膜,或以氢氧化钠溶液洗

e.注意吊法及配列,以免氢气包覆制品

f.镀铬前,以20%硫酸阴极电解短时间

g.检查整流器的相数

h.扩大制品的吊挂间隔

i.施加高包覆电压1~2分

j.注意吊法不积滞气体

9.制品不析出镀铬

a.镀镍的不动态化

a.为了将镀镍的不动态化者活性化,用6c的电解还原法.欲藉浸渍活性化时,在下示处方的溶液中浸渍10~30秒,浓硫酸20ml/ι,碘化钾0.4g/ι,碘0.125g/ι.

10.乳白色软质镀铬

a.浴温过高,电流密度过低

b.含有异种金属不纯分,特别是铁分,Cr³⁺过多

a.浴温60℃以下,使电流密度为40~60A/dm²

b.分析浴液,更换一部分或全部

11.电镀时间过长

a.相对于适用电流密度

b.异种酸过多或过少

c.异种金属不纯分过多

a.降低浴温,增高电流密度

b.分析,调整浴液

c.分析浴液,更换一部份或全部浴液,Cr³⁺过多时,阳极氧化为Cr³⁺→Cr⁶⁺,增大阳极面积

12.孔周不镀铬

a.从开口部发生氢,挤退液

a.以铅、橡胶合成树脂堵住孔,细缝,开口部

13.接点周围无镀层

a.吊具的弹簧过长,导电性劣化,弹簧太突出

a.吊具的弹簧勿长出必要以上,勿从制品多余突出

14.Ni-Cr,Cu-Ni-Cr,镀层膨胀,喷出

a.镀铜,镍前的脱脂不良

b.氰化铜浴的游离氰不足

c.镀镍浴的Ph过高

d.镀镍浴有有机不纯物存在或有机光泽剂,湿润剂过多

a.仔细脱指

b.分析氰化铜浴,补正氰量

c.将镀镍浴降为适合目的Ph

d.以氧化剂(H2O2)再生或活性炭过滤

其它还有各种浮游物混入,要常将镀液过泸,充分沈降一画夜后,取用上澄液即可.浮游物会造成粗涩,影响光泽或包覆力.

阳极用铅或铅合金,铅阳极表面发生黑褐色过氧化铅皮膜,此为电导性不溶性皮膜,在阳极面进行3价铬的氧化作用,可维持铬酸与3价铬维持适当比例,阳极与阳极的面积比例以1:

1~2:

1为标准,增减3价铬而调节此比例.增加时会增大阳极面积.

不通电,在浴中吊阳极,铅极表面渐成黄色的铬酸铅,电导性劣化,因而,作业终了后,从槽捞起阳极而水洗,直接干燥.

欲得此阳极面的状态时,在纯铅是溶解而被侵蚀,铬酸的泥渣生成量多,含锑5~7%的铅合金(硬铅)有较大的耐蚀性和强度.在后述的氟化物含有浴中,含锡5%的铅合金消耗量少而适用.用铁阳极的话,3价铬增加,也混入铁,不可用为主阳极,但镀铬的包覆力不如其它镀金,在凹部等电镀时,可用为补助阳极,此时,尽量用碳含量少的铁,减少溶解量,或镀铅后使用.

阳极形状宜为平板而宽度小(50~70mm)、厚3~7mm,为了赋予铁棒.用多件宽度小的阳极可得均匀的电流密度,为了避免过热,需要厚度,极间距离平均30cm.

2.3氟化物含有浴

(1)氟化物浴

这是镀铬浴的硫酸改用氟酸、氟化铵、氟化钠、氟化钾,置换全部或一部份硫酸、此液可在低温(20~35℃)电镀,电流密度可低(2~10A/dm²),光泽范围也广,电流效率良好,包覆力也良好,故用于滚桶用等,也溶易二度电镀.缺点是阳极消耗快,素地金属易被侵蚀,浴的安定性低,氟化物不易定量,浴管理困难.含锡7%的铅合金消耗少,适于阳极。

(2)硅氟化物浴

此浴添加硅氟酸、硅氟化钠等硅氟化物,此浴的特色是光泽范围广,可用高电流密度,电流效率高.

硅氟酸浴以上示的组成用于滚桶电镀,若不在硫酸0.5g/ι以下,光泽范围减小,3价铬达10g/ι以上时,光泽范围减小。

硅氟酸会侵蚀铅,不可用铅槽或加热铅管等,铅阳极在不使用时,也尽量从槽中取出。

硅氟化钠浴组成中,

(1)浴为普通铬用,

(2)浴为工业用,装饰用,(3)浴为装饰用,用于滚桶电镀。

用高电流密度,电镀速度大,可用1U/mi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