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铺轨工程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120635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45.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井下铺轨工程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井下铺轨工程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井下铺轨工程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井下铺轨工程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井下铺轨工程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井下铺轨工程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井下铺轨工程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井下铺轨工程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井下铺轨工程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井下铺轨工程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井下铺轨工程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井下铺轨工程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井下铺轨工程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井下铺轨工程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井下铺轨工程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井下铺轨工程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井下铺轨工程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井下铺轨工程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井下铺轨工程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井下铺轨工程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井下铺轨工程文档格式.docx

《井下铺轨工程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井下铺轨工程文档格式.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井下铺轨工程文档格式.docx

配比、计量、搅拌和养护应符合本规范第8.3.7条、第8.3.8条、第8.3.10条的规定;

混凝土强度应符合本规范第8.4.2条、第8.4.3条的规定。

18.2.4混凝土固定道床的表面应整洁,无明显脱皮、麻面和干缩缝。

现场观察检查。

18.2.5道碴道床的上宽及厚度均不小于设计50mm。

尺量检查点上左、右的上宽和厚度。

18.2.6道床铺设的中心线与设计值的允许偏差值:

主要运输线路应不大于50mm;

一般运输线路应不大于100mm。

中间或竣工验收时,按本规范附录A表A.1的规定选检查点实测。

挂中线,尺量检查点上的中线到线路中心线的距离与设计值的偏差。

18.2.7道碴道床的表面标高的允许偏差±

挂腰线,尺量腰线下至道床表面距离的最大和最小值。

18.2.8混凝土固定道床的厚度、宽度、表面标高和表面平整度的允许偏差及检验应符合本规范第7.5.7条的规定。

18.2.9在固定道床上需预留的孔洞,应符合设计要求。

全数检查。

现场实测。

18.3轨枕、岔枕工程

18.3.1各种轨枕、岔枕工程质量检验应符合本节的规定。

18.3.2轨枕、岔枕及其所用材料的品种、材质、规格、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规定。

中间或竣工验收时,按本规范附录A的规定选检查点实查。

检查产品合格证或出厂检验证明,并现场全面观察和尺量检查。

18.3.3木轨枕、钢轨枕的防腐应符合设计规定。

18.3.4轨枕、岔枕埋入道碴的深度应为枕厚的1/2~2/3;

枕底道碴的厚度应不小于100mm。

尺量检查点上前一根轨枕、岔枕两端埋入道碴的深度及枕底道碴的深度。

18.3.5木轨枕应加垫板和预钻孔;

混凝土轨枕和钢轨枕应加胶垫。

18.3.6不同类型、不同材质的轨枕不应混用,有钢轨接头的不同轨枕的分界处应在其接头前后铺设不少于5根的同类轨枕。

18.3.7轨枕、岔枕的间距允许偏差:

主要运输线路为±

50mm;

一般运输线路为±

100mm;

岔枕为±

尺量检查点上前两根轨枕、岔枕两端中到中间距。

18.3.8轨枕、岔枕的中心位置允许偏差:

均为±

挂中线,尺量检查点上前两根轨枕、岔轨的中心位置。

18.4轨道工程

18.4.1井下轨道铺设及其连接件紧固工程质量验收应符合本节的规定。

18.4.2钢轨的规格、型号、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采用30kg/m及其以上轨型的钢轨在使用前,应逐根调直整平;

严禁在主要运输线路使用磨损超过限度的钢轨,严禁在同一条运输线路上铺设不同型号的钢轨。

主要运输线路钢轨垂直磨耗限度见表18.4.2。

表18.4.2主要运输线路钢轨垂直磨耗

钢轨类型(kg/m)

15

18

22~30

垂直磨耗限度(mm)

6

7

9

现场观察检查,并检查出厂合格证。

18.4.3轨道所用的连接件及扣件的规格、型号与轨型相符、数量齐全、质量完好;

两种不同轨型的轨道相接时,应采用过渡轨,接轨平顺。

18.4.4架线电机车的轨道回流线与轨道连接处的绝缘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施工班组全面检测,并按本规范附录C表C.1做好《工序质量检验验收记录》;

中间或竣工验收时,抽查《工序质量检验验收记录》。

现场检测。

18.4.5轨道的轨距允许偏差:

主要运输线路为不大于设计5mm、不小于设计3mm;

一般运输线路为不大于设计6mm、不小于设计4mm。

曲线部分的轨距设计加宽值见表18.4.5。

表18.4.5曲线部分内轨加宽值

半径(m)

轴距(mm)

内轨加宽值

5

10

20

25

30

40

50

51~100

101~200

550~1100

1100及以上

本表引自(83)煤生字第892号文颁发的《矿井轨道质量标准及架线维护规程》

用矿用轨道尺量检查点上的轨距。

18.4.6轨道的两轨面(曲线为加高后)的高低允许偏差:

主要运输线路:

直线段不大于5mm;

曲线段不小于2mm,不大于5mm。

一般运输线路:

直线段不大于6mm;

曲线段不小于2mm,不大于5mm。

曲线部分的轨距设计加高值,见表18.4.6。

表18.4.6曲线部分的外轨加高值

轨距(mm)

600

762

900

平均速度(m/s)

半径(m)

2.0

2.5

3.0

3.5

4.0

5.0

35

45

60

80

100

注:

本表引自(83)煤生字第892号文颁发的《矿井轨道质量标准及架线维护规程》。

用水平尺和塞尺量检查点上的两轨面的高低差。

18.4.7轨道的接头高低差和内错距均应不大于2mm。

用水平尺和塞尺量检查点上前一个接头的高低差和内错距。

18.4.8轨道接头的轨缝宽度应不大于5mm;

焊接应无裂纹。

用塞尺测量检查点上前一个接头的轨缝宽度。

18.4.9两轨接头应采用悬接:

直线段应对接,相对错距应不大于60mm;

曲线段和使用抱轨式人车的斜井绞车道应错接,相对错距应为轨长的1/3~1/4。

曲线段和使用抱轨式人车的斜井绞车道应全数检查。

尺量检查点上前一个两轨接头的相对错距。

18.4.10扣件钉连应符合以下规定:

主要运输线路的道钉或螺栓、压板的俯仰歪斜或浮离量均不大于2mm;

一般运输线路的道钉或螺栓、压板的俯仰歪斜或浮离量均不大于3mm;

固轨器连接的轨枕及底座、卡簧与轨型配套,钢轨底平面与底座平面应密合,其间隙不大于1mm的不超过10%,卡簧的外股应全部插入止退槽内。

尺量检查点上前一个两轨接头的道钉或螺栓、压板的浮离量或钢轨底平面与底座平面的间隙,并敲击。

18.4.11道碴道床的捣固质量应符合以下规定:

主要运输线路:

轨枕两端轨底道碴密实,道岔及钢轨接头处无空吊板;

其他部位不连续的空吊板不大于10%。

一般运输线路:

其他部位的空吊板不大于15%。

中间或竣工验收时,按本规范附录A表A.1的规定选检查点,检验每个检查点前3根轨枕,岔枕全数检查。

用锤全面敲击、观察检查。

18.4.12甩车场的铺设位置偏差不超过300mm;

直线与曲线衔接圆顺通畅,高低道高差在设计值的±

50mm之间。

观察、挂线尺量检查,并作甩车试验。

18.4.13吊桥式甩车场的吊桥梁、尖轨铺设质量应达到:

吊桥梁的结构及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吊桥尖轨的尖端与上(下)山的轨面密贴,其间隙不大于1mm。

塞尺尺量检查。

18.4.14无缝轨道的焊接质量达到:

两股钢轨始终端相错量均不大于40mm,其焊接边与轨枕边的距离应大于70mm;

焊缝无裂纹、外形平直,其矢度不大于1mm。

中间或竣工验收时,按本规范附录A表A.1的规定选检查点,检验每个检查点前1对焊缝,道岔焊缝全数检查。

尺量、观察检查。

18.4.15钢轨铺设质量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18.4.15的规定。

表18.4.15钢轨铺设质量和检验方法

项次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主要线路

一般线路

1

轨道的中心位置

±

挂中线,尺量检查点巷道中线与轨道的中心线间的距离,与设计值之差

2

双轨中心线的间距

直线:

0~+20

曲线:

尺量两轨道的中心线间的距离,与设计值之差

3

坡度

1‰

两个检查点之间距离为50m,尺量两检查点腰线至轨面距离差与1000之比值

4

轨面标高

尺量检查点腰线至轨面的距离与设计值之差值

轨面前后高低

目视平顺;

10米弦的正矢值≤10

10米弦的正矢值≤15

检查点各5米处拉单丝尼龙线,尺量其正矢值±

2mm,(拉单丝尼龙线10米的挠度为2mm)

方向

直线

10米弦的正矢值≤12

检查点各5米处拉单丝尼龙线,尺量轨道内侧正矢值

曲线

2米量相邻正矢值之差≤3;

曲线半径R≥50m时,差≤2;

R<50m时,差≤3;

用2米量相邻正矢值之差≤3;

在检查点曲线中部任两点上各拉2米弦,尺量轨道内侧两正矢值之差

轨缝

直线≤5;

曲线≤8

用塞尺量检查点前一对轨缝

中间或竣工验收时,按本规范附录A表A.1的规定选检查点(有曲线至少设一个检查点)检验。

18.5道岔工程

18.5.1运输线路中的标准道岔、非标准道岔和转辙器、转盘铺设工程质量验收应符合本节的规定。

18.5.2道岔的规格、类型和曲线半径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加工标准。

检查数量和检验方法:

现场全面观察检查,并检查出厂合格证。

18.5.3道岔轨型应与线路轨型相同,不同时,道岔轨型不得低于线路轨型,且道岔前后应各铺一根长度大于4.5米与之同型的引轨,并采用过渡轨,接轨平顺。

检查数量和检验方法:

现场全数观察、尺量检查。

18.5.4道岔的轨距:

应不小于设计2mm;

不大于设计5mm。

用矿用轨道尺尺量检查。

尺量尖轨前端一个测点、尖轨根部二个测点、曲连轨中部一个测点、道岔后部二个测点共6个测点的轨距与设计值之差。

测点位置见图18.5.4。

窄轨道岔轨距应按表18.5.4的部位及尺寸进行检验。

表18.5.4窄轨道岔轨距检查部位尺寸(mm)

道岔

类型

轨距

mm

轨型

(kg/m)

M

半径

R(m)

后部

S(m)

尖轨

连接轨

中部

心轨和

工作边

间距

前端

正向

跟部

侧向

单开DK

15、18

604

606

605

572

15、18、24

12

611

610

608

对称DC

18、24

904

905

908

872

910

18.5.5道岔的两轨高低差应不大于5mm。

尺量尖轨前端、根部、曲连轨中部、道岔后部各一个测点的两轨水平高低差。

18.5.6道岔接头的高低和内侧错位距应不大于2mm。

用水平尺及塞尺尺量检查。

18.5.7道岔尖轨的尖端与基本轨的间隙应不大于2mm;

尖轨的顶面不应高出基本轨、不应低于基本轨顶面2mm。

扳动,并用水平尺及塞尺尺量检查。

18.5.8道岔的护轨应零件齐全,安设牢固;

尖轨尖端与护轨工作边中点相对(垂直),其偏差不大于50mm。

观察、敲击检查,过尖轨尖端作两护轨边中点连线的垂线,尺量其垂足至护轨边中点的距离。

18.5.9道岔的扣件钉连的道钉或螺栓、压板与轨型配套,其俯仰歪斜和浮离量均不大于2mm。

观察、敲击,并用塞尺尺量检查。

18.5.10转辙器的位置偏差不大于10mm,零件齐全,连接牢固,动作可靠。

观察、敲击,扳动并挂线尺量检查。

18.5.11转盘的基础符合设计要求,加载不晃动;

转动轻便,定位容易;

轨面间的互错不大于5mm,其接缝不大于8mm。

转动观察,并用塞尺尺量和加载检查。

18.5.12道岔铺设质量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18.5.12的规定。

表18.5.12道岔铺设质量和检验方法

标准道岔

非标准岔

尖轨开程

80~110

全数尺量检查

轨面前后

高低

5米弦

的正矢值≤5

的正矢值≤6

拉5米单丝尼龙线,尺量其正矢值±

1mm。

(拉单丝尼龙线5米的挠度为1mm)

尖轨根部≤8;

直线≤3;

曲线≤5

尖轨根部≤10;

直线≤4;

曲线≤6

用塞尺尺量检查根部及其它部位的全部轨缝

的正矢值≤3

拉5米单丝尼龙线,尺量轨道内侧正矢值

相邻2米弦的正矢值之差≤2;

相邻2米弦的正矢值之差≤3;

曲线中部任两点上各拉2米弦,尺量轨道内侧两正矢值之差

基本轨起点位置

300

由导线点尺量起点位置的距离与设计值之差

滑床板

板面平直,与尖轨底面间隙≤2

扳动尖轨观察,并用塞尺实测其间隙

轨撑

数量齐全,无松动现象,与基本轨间隙≤1

观察、敲击,并用塞尺实测其间隙

18.6安全防护工程

18.6.1井下永久性窄轨线路中的轨道安全防护工程质量验收应符合本节的规定。

主控项目

18.6.2轨道附属装置的规格、型号、强度和结构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加工标准。

现场全面观察检验,并检查出厂合格证。

18.6.3轨距杆、防滑器的零件齐全;

安设牢固,无松动、失效现象;

其间距不大于设计200mm。

敲击观察,并尺量检查。

18.6.4防轨道滑移设施的安装质量和数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