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防灾减灾规划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124761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5.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十二五防灾减灾规划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十二五防灾减灾规划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十二五防灾减灾规划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十二五防灾减灾规划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十二五防灾减灾规划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十二五防灾减灾规划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十二五防灾减灾规划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十二五防灾减灾规划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十二五防灾减灾规划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十二五防灾减灾规划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十二五防灾减灾规划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十二五防灾减灾规划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十二五防灾减灾规划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十二五防灾减灾规划Word格式.docx

《十二五防灾减灾规划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二五防灾减灾规划Word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十二五防灾减灾规划Word格式.docx

在建立健全突发公共事件预防、处置、恢复重建全过程管理体系的基础上,推动公共安全领域管理体制、机制和法制的探索与研究,加强与联系单位和我镇周边乡镇的协调与沟通,逐步建立天星镇公共安全管理体系。

四、主要任务

1、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制。

完善镇级应急管理机构。

通过镇公共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对全镇预防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规划、组织、协调、指导、检查和统一领导。

不断增强镇应急办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综合协调和应对工作能力。

强化镇专项应急指挥部。

加强11个村(社区)专项应急指挥部和其他临时应急指挥部的建设,提高应急预案制订和演练水平,加强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能力建设,强化宣教培训、信息管理、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等各项工作。

构建公共安全社会网络。

建设和形成政府主导,基层组织、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志愿者群体、广大村民等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综合应急管理体系。

2、健全完善应急预案体系。

结合危险源调查,明确管理对象,进行风险隐患分析,修订完善各类镇级应急预案。

详细规定突发公共事件事前、事发、事中、事后等各个环节的工作运行机制和责任;

进一步明确4级预警响应和4级事件响应,各责任主体的工作责任与工作流程,增强预安全的针对性、操作性和实用性。

健全完善我镇应急预案体系。

督促指导村(社区)、企事业单位制定和完善相关应急预案。

3、开展应急工作机制建设。

加强预测预警机制建设。

建立完善的3级预警体系,形成规范的预警信息发布、更改、解除程序,并制订和完善违规责任追究制度;

建立与周边乡镇和新闻机构的信息沟通机制,及时收集全镇突发公共事件的各种信息,形成信息筛选、统计、分析机制,提高信息分析研判能力和预测预警水平。

加强信息报机制建设。

进一步明确镇专项应急指挥部、镇政府相关部门和村(社区)应急信息报告的标准、时限和程序。

加强应急决策和处置机制建设。

逐步建立起分级响和应急处置机制,建立统一指挥、责任明确的科学决策机制。

加强信息发布机制建设。

强化信息发布的及时性、准确性和权威性,发挥政府在突发公共事件中的主导作用,规范信息发布的管理制度和程序,提高引导和把握舆论的能力。

建立完善应急指挥系统与新闻媒体间的信息传输通道,建立预警信息快速发布机制。

4、整合完善应急指挥技术支撑体系。

按照统一规划、资源共享、平战结合、分步实施的要求,建立有效的应急指挥技术支撑体系。

实现村(社区)和镇政府各相关部门之间信息资源共享,做到指挥通信快捷通畅,部门联动协调有序。

进一步加强信息安全建设。

实行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开展信息安全风险评估与检查,加强以密码技术为基础的信息保护和网络信息体系建设,加强信息安全法制和标准化建设,建立和完善信息安全监控体系。

加快信息安全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组建网络与信息安全专项应急指挥部,建立信息安全庆急管理体系。

5、开展风险隐患分析和加强监测预警系统建设。

做好风险隐患排查和分析,各村(社区)及镇属各部门要认真开展风险隐患普查工作,摸清全镇风险隐患的基本状况及其分布,建立分级、分类管理制度,实现动态管理和监控。

逐步建立对危险源的分级、监控和评价工作机制,实现统一管理。

进一步加强现有各类监测预警系统建设,逐步完善我镇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监测网络,建立突发公共事件综合预警系统,提高预测预警水平。

6、加强应急物资的建设与管理。

做好应急物资的普查。

各村(社区)及镇政府各部门要对应急物资的基本情况进行普查,摸清家底,建立应急物资储备及调配方案。

加强应急物资的实物储备、市场储备、生产储备,采取代储等多种方式,健全应急物资储备更新、损耗轮换的财政补偿政策。

合理规划现有各类应急物资储备布局,整合实物应急物资储备资源,合理确定应急物资储备种类、方式和数量,形成覆盖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物资保障和储备体系。

7、加强应急队伍的建设与管理。

做好应急队伍的普查。

各村(社区)及镇属各部门要对应急队伍的基本情况进行普查,建立基础数据库和调动方案。

组建和整合镇级应急抢险救援队伍。

合理规划应急队伍的布局,提高应急救援的覆盖面;

逐步整合现有各类专业救援力量,充实人员,更新设备,改善技术装备,组建镇级应急抢险救援队伍;

全面加强应急工作人员的培训和综合实战演练,不断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

以政府投资为主,采取多种形式吸纳社会资金,解决应急抢险救援队伍的经费保障问题。

充分利用和发挥社会救援力量的作用。

积极探索利用市场机制组织企业、非政府组织等社会力量参与应急管理与服务的长效机制,逐步形成专、兼职队伍相结合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救援队伍。

加强应急志愿者队伍建设。

组织协调各村(社区)和相关部门,在技术装备、培训、应急预案演练、人身意外保险等方面提供支持和帮助。

依托社区、村、学校、企业等基层单位及共青团组织,组建一批形式多样,为广大村民服务的应急志愿者队伍,到2015年实现每万人中有30名应急志愿者。

积极开展应急志愿者队伍的培训和演练,实现突发公共事件应对工作的社会化。

8、加强应急运输保障能力建设。

依托我镇现有运输系统的能力,调动社会各方面力理,建立应急运输综合管理体系,依法建立和完善紧急情况下社会交通运输工具征用办法、补偿机制及应急车辆绿色通道保障制度。

建立完善全镇突发公共事件紧急情况下交通运输综合协调机制。

充分发挥交通战备系统的优势和作用,建立交通战备保障与应急交通保障统筹协调机制。

9、加强宣教培训演练,建设天星镇公共安全文化。

加强对各级干部的应急管理知识培训。

提高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对应急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熟悉我镇应急工作的体制、机制和法规政策,提高应急管理能力和应急指挥决策水平,强化各级应急管理部门专业工作人员的业务学习和培训。

学会使用各种现代化指挥工具,熟悉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工作流程,提高应急业务能力。

加强镇、村(社区)等基层单位和人员的培训。

在重点企业、村(社区)组织有针对性的应急演练,使村民能够基本掌握防灾自救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基层第一线工作人员现场应急应对能力。

开展应急管理科普宣教“四进入”(进入社区、进入村组、进入学校、进入企业)活动,大力倡导公共安全文化。

在社区、村、学校、企业等基层单位建设一批应急综合管理示范单位,建成4大类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综合管理示范项目,推动应急管理工作全面深入开展。

广泛宣传和普及公共安全知识、应急管理知识、灾害知识、防灾救灾和自救知识,进一步深入开展应急管理科普宣教工作。

整合现有各级各类公共安全、应急救援相关培训与演练设施等资源。

重点依托企事业单位和学校,规范培训和演练内容,逐步形成覆盖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培训和演练体系。

五、应急体系建设的空间布局、重点领域和项目

“十二五”期间我镇应急体系建设围绕4大目标,与市、县政府要求和我镇建设总体规划相衔接,按照“自上而下(县级—镇级—村级),先里后外(东大街—城乡结合部—农村),统建与分建并举,重点与一般结合”的原则,从管理体制、应急机制、应急机制、指挥平台、技术装备等方面着手,完善市专项应急指挥部,建设11个村(社区)应急体系,形成全镇统一完整的应急管理体系。

(一)空间布局和重点领域

1、专项应急体系建设。

进一步健全11个村(社区)专项应急指挥部,实现镇专项应急指挥部、镇应急办与村(社区)应急指挥中心协同联动,强化镇级各专项应急指挥部的预测预警、风险评估、事件处置、信息共享和灾后评估等能力,建立完善应急指挥平台和技术系统,逐步形成全镇统一的应急联动体系。

2、村(社区)应急体系建设。

加强基层组织应急体系建设,逐步形成覆盖全镇的应急管理体系。

重点推进远郊村的应急体系建设,逐步形成综合减灾应急管理网络。

(二)重点建设项目

“十二五”期间,重点是前3年,优先建设全镇各级应急管理机构共需的基础支撑体系。

建设重点:

1、应急指挥平台。

按照职责与需求相适应,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的要求,充分整合利用现有资源,加快镇专项应急指挥部的指挥平台建设工作。

主要包括:

有线通信系统、无线指挥调度系统、计算机网络应用系统、综合保障系统。

完善应急处置功能,提升综合应急能力,并确保新建、改建平台与镇应指挥平台技术体系保持一致。

2、应急共享基础数据数据库。

统一规划、建设应急共享基础数据库,实现对灾害预测分析、预案编制、应急辅助决策及灾后恢复等应急管理工作的支持。

由镇各专项应急指挥部、镇政府相关部门,全面调查我镇各类危险源、风险隐患和应急资源分布情况,建设危险数据库、风险隐患数据库、应急资源数据库(物资储备、设备及应急队伍)、应急避难场所库(分布、疏散路线、疏散工具和容纳能力等)、应急决策咨询专家库、应急预案库、突发公共事件案例库、辅助决策知识库等应急基础数据库。

确定数据库的建设、更新、运行、共享交换和管理使用责任,按照全镇统一的数据库建设标准,安排相关部门依据各自责任范围完成相关信息图层建设,实现综合减灾的基础信息整合。

3、监测预警系统。

依据县应急指挥平台,建立突发公共事件的综合预警系统,具备预警信息汇总、分析、研判和发布功能。

依托相关县专项应急指挥部应急指挥平台,完善现有气象、水灾、雪灾、地质灾害、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预测预警系统,建立协作机制,实现有关自然灾害的综合预警。

建立重大生产安全事故信息评估、预测和综合预警系统。

整合各类社会地安全事件情报信息,健全情报信息汇总研判机制,建立健全社会安全事件综合预警系统。

4、镇级专业应急抢险救援队伍。

分期建设4支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

按照“一队多用、一专多能、军民结合、平震结合、多灾种结合救援”的思路,以辖区派出所、卫生院、综治办主任,作为我镇应对地震等重大、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专业处置队伍。

对原有基础相对较弱,但已具备一定应急救援能力的1个镇专项自学成才急指挥部和镇属相关部门所属的抢险救援队伍,充实人员、改善装备、提高能力,规划构建覆盖全镇医疗救护、市政设施、动植物疫病(疫情)防控、污染紧急防控、通信保障、防汛抗旱、森林防火、安全生产、建筑工程、交通安全等领域的应急抢险救援体系,全面提高我镇抢险救援的综合能力。

各村(社区)也要建立专、兼职的抢险救援队伍。

5、全镇应急避难场所。

根据我镇可能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种类、规模和危害程度,以及现有农村人员空间分布等现状,编制完成村(社区)以及重点村地震及其他灾害应急避难场所专项规划。

继续完成“十一五”期间已规划11处应急避场所。

同时,开展已建应急避难场所空间分布、容纳能力、疏散路线、疏散有效时间等评价,并加强对场地内基础设施、疏散设备、灾民安置等规范管理。

六、规划实施保障

为确保本规划的全面完成,构建完善的农村应急管理体系,应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保障措施:

(一)、制度保障

依照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紧密结合我镇实际,制定配套实施细则,建立健全应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法规政策体系。

(二)基础设施保障

在充分整合现有资源的基础上,通过新建、扩建等各种方式,优先安排涉及全局、具有一定规模的重点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保证各级应急指挥机制的指挥场所建设,并逐步改善其办公和技术条件。

(三)资金保障

加大财政投入的力度,确保应急储备资金到位,镇财政每年以财政支出额的适当比例,安排政府预备费作为公共应急储备资金,提供突发公共事件应对的资金保障。

(四)物资保障

统筹规划、统一管理应急储备物资。

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种类,搞好物资储备和必要的生产能力储备、生产基地储备,探索由实物储备向生产潜力信息储备的转变,提高经济动员能力,建立应急物资生产启动运行机制;

及时补充和更新各类物资,避免各种损失,形成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优势互补,协同配合的物资储备管理体制。

(五)组织保障

强化本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

镇应急办统一规划、统筹安排,镇政府相关部门通力协作,加强配合,确保应急体系建设工作顺利进行。

(六)标准保障

完善预警信息发布标准。

对可能发生和可以预警的突发公共事件要进行预警,规范预警标识,制定相应的发布标准,同时明确规定相关主管领导、主责单位、协作单位应履行的职责。

(七)科技保障

应用科技手段提高应急工作水平。

不断提高突发公共事件应对工作的科技含量,组织相关人员的技术培训,有效掌握各种现代化指挥设备、通信工具和处置设备的使用,不断增强相关人员的科技意识和科技素质。

建立健全应急管理的科技支撑体系。

加强技术引进,不断提高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等技术装备的科技水平。

加快应急管理相关标准规范和绩效评价体系的研究制定工作。

重视和加强应急管理经验总结。

加强相邻乡镇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借鉴先进经验和模式,使应急体系逐步完善。

 

《规划》明确,我省“十二五”期间因自然灾害造成的年均死亡人数应比“十一五”期间明显下降,年均因灾直接经济损失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控制在1.5%以内。

灾害发生12小时之内,保证灾民得到食物、饮用水、衣物、医疗卫生救援、临时住所等方面的基本生活救助。

灾害损毁民房恢复重建普遍达到规定的设防水平;

在多灾易灾的城镇和城乡社区普遍建立避难场所。

气象突发事件预警方面,我省将建立1个省级发布中心、9个市级发布分中心、59个县级发布分中心,建立可靠的通信电路,实现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进乡村、渔区、学校、社区、企业。

争取在2013年建成覆盖我省有山洪灾害防治任务的69个县(市、区)非工程措施体系,建设山洪灾害预警“六个一”工程,完成80条山洪沟整治任务。

此外,我省还将在“十二五”期间创建100个综合减灾示范社区,85%的城乡社区建立减灾救灾志愿者队伍,行政村以上100%有1名灾害信息员,公众减灾知识普及率明显提高。

中小学灾害教育普及率100%,中小学校舍安全达到重点设防类抗震、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和洪水防灾避险安全要求,乡镇避灾点和建制村建设100%。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越高度重视防灾减灾工作,把其纳入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防灾减灾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

社会各界积极主动参与防灾减灾,为开展综合防灾减灾工作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十二五”时期,海南省将立足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统筹规划综合防灾减灾事业发展,加快推进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构建综合防灾减灾体系,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一)加强自然灾害监测预警预报能力建设

充分利用国家自然灾害监测预警预报网络系统的技术和信息,加强配套设施建设。

在完善海南省现有气象、水文、地震、地质、海洋和环境等监测站网的基础上,适当增加监测密度。

推进监测预警平台的综合运用与集成开发,建立健全自然灾害立体监测预警服务体系。

注重加强台风、洪涝、干旱、地震、滑坡、泥石流、风暴潮、赤潮、有害生物灾害等频发易发灾害,以及高温热浪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监测预警能力建设。

建立健全灾害预警预报信息发布机制,准确、及时发布灾害预警预报信息。

(二)加强自然灾害风险隐患和信息管理能力建设

全面调查全省重点区域各类自然灾害风险和减灾能力,掌握主要灾害发生的基本规律,摸清海南省减灾能力底数,建立完善省级自然灾害风险隐患数据库。

对海南省重点区域各类自然灾害风险进行评估,编制全省灾害高风险区域及重点区域灾害风险图,以此为基础,开展对重大建设项目的灾害综合风险评估试点工作。

(三)加强自然灾害防范防御能力建设

全面落实防灾抗灾减灾救灾各项专项规划。

重点抓好防汛抗旱、防震减灾、防风防潮、病虫害防治、沿海防护林等防灾减灾骨干工程建设。

重点加强对中小河流、中小水库、山体滑坡和泥石流多发地区的综合治理,加强市县城区排洪抗涝能力建设,基本完成市县城区重点河段防洪堤及沿海市县防潮堤工程和全省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工程。

(四)加强城乡区域防灾减灾能力建设

完善城乡社区灾害应急预案,组织社区居民积极参与防灾减灾活动和预案演练。

不断完善城乡社区减灾基础设施,全面开展城乡居民减灾安居工程建设,创建110个综合减灾示范社区。

在城乡居民密集地区、沿海地区和城乡地势低洼地区,建设一批布局合理、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的用于转移安置群众的避难场所。

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加强农村防灾减灾能力建设。

(五)加强自然灾害救援救助能力建设

加强自然灾害管理体制机制建设。

建立健全统一指挥、分级管理、反应迅速、协调有序、运转高效、与国家自然灾害应急救援指挥体系建设相衔接的应急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加强省及基层救灾应急队伍建设。

省重点建设完善省防汛机动抢险队和三亚市防汛抢险队。

各市县要结合自身救灾工作特点,培育和发展“一队多用、专兼结合、军民结合、平战结合”的救灾应急队伍,将公安消防队伍建成各级政府的综合灾害救援队伍,充分发挥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公安干警、民兵预备役和志愿者在灾害救援救助工作中的作用。

加强救灾技术装备建设。

各地、各部门应根据救灾工作实际需求,以提高灾情采集与传输能力、搜救能力、后勤保障能力为目标,全面加强应急通信装备、救灾专用车辆、救灾办公设备等技术装备建设。

(六)加强减灾科技支撑能力建设

在省减灾委员会建立省减灾委专家委员会,建设一支由卫生、交通、水务、地震、消防等领域的专家、学者组成的减灾救灾的专家队伍,充分发挥专家队伍的作用,为做好防灾减灾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

加强综合减灾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促进科技成果在减灾领域的应用,着力提升减灾工作科技含量。

加大政府对综合减灾的科技资金投入。

(七)加强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教育能力建设

强化各级政府防灾减灾责任意识,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应急管理能力,建立政府部门、新闻媒体和社会组织合作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的工作机制。

加强防灾减灾专业培训,不断提高灾害管理人员的防灾减灾意识和专业技术水平。

结合每年“国家防灾减灾日”和“国际减灾日”,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防灾减灾的文化氛围。

第一节 综合防灾减灾

  第170条 应对灾害事故的措施及保障

  

(1)建立以110接警为龙头的值班和指挥中心、119为指挥设备中心,并建立市政府、110、119、120、122、武警中山支队作战室相连接的专线通讯网络。

  

(2)由中山市政府牵头建立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成立各有关部门单位以及专家“智囊团”参与的专职、兼职、义务等不同类型的救援队伍。

  (3)针对各项可能的重大、特大灾害事故情况,提前制定各项《中山市重大、特大灾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4)重视队伍建设、人员培训、设备配备。

提升各级干部的快速应急指挥能力、各种专业队伍的施救能力、协调联动能力。

  (5)加大城市“生命线”设施和单位的安全保障系数。

如城市政府、公安、医疗等单位的安全和城市水、电、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的多源、环状布置系统。

第二节 防洪排涝工程

  第171条 城市防洪排涝标准

  防洪(潮)标准:

主城区近期100年一遇,远期200年一遇;

其余片区近期50年一遇,远期100年一遇。

山洪20年一遇设计,50年一遇校核;

防潮50年-100年一遇。

排涝标准:

近期按10年一遇24小时最大暴雨,远期按20年一遇24小时最大暴雨(中顺大围),在遭遇5年一遇的外江水位,以及1994年以来4次洪涝灾害的外江最高水位中最高值作为外江设计水位,要求达到2天排干。

  第172条 防洪(潮)堤

  防洪(潮)堤走向尽量与现状堤防和沿江道路结合。

在用地紧张、拆迁困难、无规划道路通过的地段,可采用防洪墙设防。

堤顶高程要综合考虑防洪和城市景观要求,在保证防洪标准的前提下尽量降低生活岸线堤顶高程。

  第173条 排涝方式

  城市排涝采用自排方式,并通过新开、拓宽和清淤河道,拆除阻水建(构)筑物,新建、改扩建水闸,保留农田低地和城市水面等措施提高排涝标准。

  第三节 人民防空规划

  第174条 人防设防标准

  中山市为人民防空城市,应按有关标准设防。

  第175条 疏散、留城比例

  2020年的疏散比例为50%,留城比例为50%。

  第176条 人防工程建设

  认真贯彻国家“长期准备、重点建设、平战结合”的方针,坚持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与城市建设相结合的原则,全面综合提高城市的整体防御功能。

把人防建设和城市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利用、城市防灾抗灾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使人防建设和地下空间开发进入法制化、有序化轨道。

结合城市建设,建设人防骨干工程。

并逐步建设一批有较好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战备效益的平战结合的人防工程。

此外,城市地下工程的建设应兼顾人民防空要求。

  第177条 防护重点

  

(1)主城区;

  

(2)疏散干道。

  第四节 消防工程规划

  第178条 消防站布局

  根据接警后5分钟内迅速到达火场的标准规划,建设陆上消防站和水上消防站。

  第179条 消火栓的建设

  城市道路每隔120米应设一个消火栓,每个消火栓的保护半径为150米,消火栓建设应与城市建设、道路改造统一规划,同步实施。

充分有效地利用天然地表水源,建设消防天然水源专用取水设施。

  第180条 城市消防通道

  进一步完善城市道路网,增加道路网的密度,保证消防通道间距不大于160米,提高道路连通率,减少交通堵塞,以提高消防车通行能力。

  第五节 抗震工程规划

  第181条 设防标准

  中山市抗震设防烈度规划为7度,部分地区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