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安全教育培训.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126112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4.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安全教育培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教师安全教育培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教师安全教育培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教师安全教育培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教师安全教育培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教师安全教育培训.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教师安全教育培训.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教师安全教育培训.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教师安全教育培训.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教师安全教育培训.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教师安全教育培训.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教师安全教育培训.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教师安全教育培训.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安全教育培训.docx

《教师安全教育培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安全教育培训.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师安全教育培训.docx

教师安全教育培训

 

郭庄回中教职工

安全培训记录

 

郭庄回中

2014、2

 

郭庄回中教职工安全培训记录

活动时间:

2、26

活动地点:

会议室

参加人员:

全体教职工

主持人:

王飞

活动内容:

常见传染病的症状及预防

手足口病

传播渠道

  1.人群密切接触传播。

通过被病毒污染的手巾、毛巾、手绢等物品。

患病者接触过的公共健身器械等。

2.患者喉咙分泌物(飞沫)传播。

3.饮用或食用被患病者污染过的水和食物。

4.吃有病毒之苍蝇叮爬过的食物。

预防

手足口病对婴幼儿普遍易感。

大多数病例症状轻微,主要表现为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等特征,多数患者可以自愈。

疾控专家建议大家,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勤晒衣被,多通风。

托幼机构和家长发现可疑患儿,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并及时向卫生和教育部门报告,及时采取控制措施。

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可在家中治疗、休息,避免交叉感染。

主要做好这些方面的控制。

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

做好儿童个人、家庭和托幼机构的卫生是预防本病染的关键。

(一)个人预防措施

  1.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2.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3.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

  4.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5.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

居家治疗的儿童,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数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侵犯5岁以下的宝宝。

手足口病常常表现为:

患儿口腔内颊部、舌、软腭、硬腭、口唇内侧、手足心、肘、膝、臀部和前阴等部位,出现小米粒或绿豆大小、周围发红的灰白色小疱疹或红色丘疹。

疹子“四不像”:

不像蚊虫咬、不像药物疹、不像口唇牙龈疱疹、不像水痘。

口腔内的疱疹破溃后即出现溃疡,常常流口水,不能吃东西。

临床上不痒、不痛、不结痂、不结疤。

患儿尿黄。

重疹患儿可伴发热、流涕、咳嗽等症状。

  手足口病一般一周内可康复,但如果此前疱疹破溃,极容易传染。

手足口病具有流行强度大、传染性很强、传播途径复杂等特点。

病毒可以通过唾液飞沫或带有病毒之苍蝇叮爬过的食物,经鼻腔、口腔传染给健康儿童,也可因直接接触而传染。

  手足口病是一种肠道病毒病,潜伏期一般3-7天,没有明显的前驱症状:

多数病人突然起病。

主要侵犯手、足、口、臀四个部位。

由于口腔溃疡疼痛,患儿流涎拒食。

手足口病腔粘膜疹出现比较早,起初为粟米样斑丘疹或水疱,周围有红晕,主要位于舌及两颊部,唇齿侧也常发生。

手、足等远端部位出现或平或凸的班丘疹或疱疹,皮疹不痒,斑丘疹在5天左右由红变暗,然后消退;疱疹呈圆形或椭圆形扁平凸起,内有浑浊液体,长径与皮纹走向一致,如黄豆大小不等,一般无疼痛及痒感,愈合后不留痕迹。

手、足、口病发生在同一患者身上不一定全部出现。

水疱及皮疹通常会在一周内消退。

肺结核

症状

  肺结核早期或轻度肺结核,可无任何症状或症状

结核病轻微而被忽视,若病变处于活动进展阶段时,可出现以下症状:

  1.发热:

表现为午后低热,多在下午4-8时体温升高,一般为37-38℃之间,这时病人常常伴有全身乏力或消瘦,夜间盗汗,女性可导致月经不调或停经。

  2.咳嗽咳痰:

是肺结核最常见的早期症状,但也最易使患者或医生误以为是“感冒”或“气管炎”而导致误诊。

  3.痰中带血:

痰内带血丝或小血块,大多数痰内带血是由结核引起的。

预防发病

药物预防

  药物预防的目的,主要是对那些已经感染结核菌并有较高发病可能的人进行预防性服药以减少结核病的发生。

因为健康人受到结核菌感染后不一定发病,是否发病主要受到两种因素的影响:

即感染结核菌毒力的大小和身体抵抗力的强弱。

结核菌毒力强而抵抗力低则容易发生结核病,反之则暂时不发病,而在身体抵抗力明显下降时才可能发病,人体感染结核菌后一生中发生结核病的概率大约10%左右。

而人体是否受结核菌感染主要应用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PPD)进行皮肤试验,依据皮肤反应结果来判断。

  药物预防的对象主要有:

1、家庭中出现了肺结核病人并与病人密切接触的、结素试验呈强阳性反应的少年儿童。

2、X线胸片有较明显的非活动性肺结核病灶,而以前没有经过抗结核治疗的人。

3、5岁以下儿童或青春期少年,结素试验出现强阳性反应者。

4、结素皮试反应强阳性并有高度发病可能的人(如长期服用皮质激素、长期进行放射治疗、糖尿病人、矽肺病人等)。

5、艾滋病毒感染伴结素反应阳性者。

其他措施

  为了预防结核病的发生,应该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加强卫生教育,使青年人懂得结核病的危害和传染方式。

养成不随地吐痰的良好卫生习惯。

对结核病患者的痰要焚烧或药物消毒。

  2.要定时对青少年进行体格检查,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

除此之外,还要按时给婴幼儿接种卡介苗,以使机体产生免疫、减少结核病的发生。

3.发现有低热、盗汗、干咳蔌痰中带血丝等症状,要及时到医院检查。

确诊结核病以后,要立即用链霉素、雷米封、乙胺丁醇药物进行治疗。

同时,还要注意增加营养,以增强体质。

只要发现及时,治疗彻底,结构核病是完全可以冶愈的。

[6]

H7N9流感

预防 

日常生活注意事项

  专家提醒,预防甲型H7N9流感要做到以下10点:

  

(1)勤洗手,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2)睡眠充足,多喝水,保持身体健康。

  (3)应保持室内通风,少去人多、不通风的场所。

  (4)做饭时生熟要分开,猪肉烹饪至71℃以上,以完全杀死甲型H1N1流感病毒。

(5)避免接触生猪或前往有猪的场所。

  (6)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如无纸巾不宜用手,而是用肘部遮住口鼻。

  (7)常备治疗感冒的药物,一旦出现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流涕等),应尽早服药对症治疗,并尽快就医,不要上班或上学,尽量减少与他人接触的机会。

  (8)避免接触出现流感样症状的病人。

  (9)由于此次流行的病毒是A/H1N1型流感病毒,目前针对甲型H1N1流感的人用疫苗已开始生产,人注射普通流感疫苗不能有效预防甲型H1N1流感。

  (10)普通家庭还可用酒精为日常用品消毒。

公众活动注意事项

  [11]公众可采取何种措施

  

(1)避免接触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流涕等)或肺炎等呼吸道病人。

  

(2)注意个人卫生,经常使用洗手液(肥皂)和清水洗手,尤其在咳嗽或打喷嚏后。

  (3)避免接触生猪或前往有猪的场所。

  (4)避免前往人群拥挤场所。

  (5)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然后将纸巾丢进垃圾桶。

  (6)如果生病了,请留在家中,并减少与其他人接触,避免感染他人。

  (7)尽量避免触摸自己的眼睛、鼻子或嘴巴,因为病菌可以通过这些途径进行传播。

  

 

郭庄回中教职工安全培训记录

活动时间:

3、5

活动地点:

会议室

参加人员:

全体教职工

主持人:

刘平

活动内容:

发生踩踏事故怎样自救

预防踩踏事故,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

1、举止文明,人多的时候不拥挤、不起哄、不制造紧张或恐慌气氛。

2、发现不文明的行为要敢于劝阻和制止。

3、尽量避免到拥挤的人群中,不得已时,尽量走在人流的边缘。

4、应顺着人流走,踮起脚尖随人流活动,避免被人踩了脚跌倒在地。

切不可逆着人流前进,否则,很容易被人流推倒。

5、发觉拥挤的人群向自己行走的方向来时,应立即避到一旁,不要慌乱,不要奔跑,避免摔倒。

6、陷入拥挤的人流时,一定要先站稳,身体不要倾斜失去重心,即使鞋子被踩掉,也不要贸然弯腰提鞋或系鞋带,手机、钥匙等东西掉在地上不要捡,不要有弯腰之类的动作。

弯腰时身体最易失去平衡,摔倒在地。

有可能的话,可先尽快抓住坚固可靠的东西慢慢走动或停住,待人群过去后,迅速离开现场。

7、如果万一跌倒在地,双手迅速交叉护住颈椎,低头弯腰,双腿蜷缩胸部,侧身倒卧地上。

因为颈椎是全身最脆弱的地方。

一般成人的胸腔只能承受十几公斤的压力。

保护好自己的颈椎和胸部能使自己少受伤害。

8、在人群中走动,遇到台阶或楼梯时,尽量抓住扶手,防止摔倒。

9、逃生时不要从高处往下乱跳。

乱跳易跌落在水泥等地方造成身体受伤,也易受到逃生人群的踩踏。

10、逃生时双臂交叉于胸前护住胸部,保持呼吸顺畅,同时尽量扩大自己的活动范围。

郭庄回中教职工安全培训记录

活动时间:

4、1

活动地点:

会议室

参加人员:

全体教职工

主持人:

刘平

活动内容:

饮食卫生常识教育

一、食品安全应注意的问题

1.到正规商店里购买,不买校园周边、街头巷尾的“三无”食品。

2.购买正规厂家生产的食品,尽量选择信誉度较好的品牌。

3.仔细查看商品标签,食品标签中必须标注:

产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厂名、厂址、保质期、产品标准号等。

不买标签不规范的产品。

4.食品是否适合自己食用。

5.不盲目随从广告,广告的宣传并不代表科学,是商家利益的体现。

二、如何分清食品保质期和保存期保质期(最佳食用期)是指标签指明的贮存条件下,保持品质的期限,在一定时间内食品依然可以食用。

保存期(推荐最后食用日期)是指标签指明的贮存条件下,预计的终止食用日期,超过保存期的食品不宜食用。

三、如何正确选购饮料

1.要看清标签标注、QS标志、生产日期、保质期、厂名、厂址等是否齐全,配料表中配料成分是否符合该类饮料的标准。

2.要选择近期生产的产品。

选购碳酸饮料时,尽量选择近期生产的、罐体坚硬不易变形的产品。

3.选购饮料要因人而异。

果汁饮料有一定的营养成分,适合青少年和儿童饮用,但不能长期喝或一次性大量饮用。

四、饮用牛奶应注意哪些经常适量喝牛奶有利于骨骼生长发育,对提高身体素质有积极促进作用。

但是,如果不能正确饮用,会对身体带来不良影响,因此,饮用牛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喝牛奶。

“乳糖不耐者、牛奶过敏者、胆囊炎和胰腺炎患者均不宜喝牛奶”。

按含脂量的不同,牛奶分为全脂、半脱脂、脱脂三类,其中全脂牛奶含有牛奶的所有成分,适合少年儿童饮用。

2.牛奶不能当水喝。

牛奶中含有大量水分,但由于是高渗性饮料,饮入过多或在出汗、失水过多时饮用,容易导致脱水。

3.饮用牛奶要适量。

“正常饮用牛奶不会导致蛋白质过量”。

儿童、青春发育期的小孩饮用500毫升。

4.牛奶应温饮,不宜煮沸。

煮沸后,牛奶蛋白质受高温作用会由溶胶状态转变成凝胶状态,钙出现沉淀,并且原本富含的维生素C和其他维生素被破坏,营养价值降低。

最后,把握好饮用牛奶“时机”。

“不要空腹喝牛奶,不要与茶一起饮用牛奶”,早上饮用牛奶,应同时吃一些富含淀粉的谷类食物。

五、十大“垃圾”食品及其危害

(一)油炸类食品,主要危害是:

1.油炸淀粉导致心血管疾病;

2.含致癌物质;

3.破坏维生素,使蛋白质变性。

(二)腌制类食品,主要危害是:

1.导致高血压,肾负担过重,导致鼻咽癌;

2.影响粘膜系统(对肠胃有害);

3.易得溃疡和发炎。

(三)加工类肉食品(肉干、肉松、香肠等),主要危害是:

1.含三大致癌物质之一:

亚硝酸盐(防腐和显色作用);

2.含大量防腐剂,加重肝脏负担。

(四)饼干类食品(不含低温烘烤和全麦饼干),主要危害是:

1.食用香精和色素过多对肝脏功能造成负担;

2.严重破坏维生素;

3.热量过多、营养成分低。

(五)汽水、可乐类食品,主要危害是:

1.含磷酸、碳酸,会带走体内大量的钙;

2.含糖量过高,喝后有饱胀感,影响正餐。

(六)方便类食品(主要指方便面和膨化食品),主要危害是:

1.盐分过高,含防腐剂、香精,损肝;

2.只有热量,没有营养。

(七)罐头类食品(包括鱼肉类和水果类),主要危害是:

1.破坏维生素,使蛋白质变性;

2.热量过多,营养成分低。

(八)话梅蜜饯类食品(果脯),主要危害是:

1.含三大致癌物质之一:

亚硝酸盐;

2.盐分过高,含防腐剂、香精,损肝。

(九)冷冻甜品类食品(冰淇淋、冰棒和各种雪糕),主要危害是:

1.含奶油极易引起肥胖;

2.含糖量过高影响正餐。

(十)烧烤类食品,主要危害是:

1.含大量“三苯四丙吡”(三大致癌物质之首);

2.1只烤鸡腿=60支烟的毒性;

3.导致蛋白质炭化变性,加重肾脏、肝脏负担。

 

郭庄回中教职工安全培训记录

活动时间:

3、11

活动地点:

会议室

参加人员:

全体教职工

主持人:

刘平

活动内容:

春季预防传染病小常识

春季是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多发季节,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包括:

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麻疹、风疹、水痘、单纯疱疹、流行性腮腺炎、流脑、猩红热、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SARS)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两类新病种。

这些传染病的主要传染途径是病原体通过呼吸道的排泄物(飞沫等)传播的。

冬春季寒冷,学生在外边活动减少,多集中在教室内,这更增加了传染机会。

为了御寒,习惯把门窗关的很严,室内外的空气很难交换,空气相对静止的室内,带着病菌、病毒的飞沫在空气中漂浮,学生在教室时间长,空气不新鲜,自然容易感染呼吸道传染病。

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

1.坚持晨练制度,发现病例,及时隔离,环境消毒,疫情上报,教室每天保证及时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清新。

2.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抗病能力。

多到户外活动,适时增减衣服。

3.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平时多喝开水,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把住“病从口入”关。

4.尽量减少到空气不流通的场所集会,特别是不要到网吧长时间游戏。

5.对流感、流脑、麻疹等,在流行期间可注射相应疫苗预防。

流脑的预防:

1.加强疾病监测,努力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并及早就近住院治疗病人。

2.对病人密切接触者,立即进行预防性服药。

3.若流脑流行出现在过去未实施疫苗免疫或注射疫苗较少的地方,可对15岁以下未免疫的儿童应急接种疫苗,能有效地防止继发病例出现,控制流行。

4.一旦发生流脑流行,应劝阻大型集会、串门访友或探视病人,不带儿童去公共场所,若在学校和托儿所发生流脑暴发,可酌情暂时停课与暂停收托儿童,并对学生和儿童应急接种疫苗,但必须严格掌握疫苗接种的禁忌症。

5.及时组织对疫点进行消毒处理,如疫情发生在学校等人群集聚场所,要做好环境卫生、个人卫生,保持通风。

另外,专家还建议,群众特别是中小学生等重点人群,要注意防寒保暖、适当锻炼增加免疫力,一旦发生发热伴头痛、咽痛、咳嗽等疑似症状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和治疗

水痘的预防: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常见的急性传染病。

水痘一年四季都可发病,其中以冬春季为多。

水痘传染性极强,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主要通过唾液飞沫传染,亦可因接触水痘病毒污染的衣服、玩具、用具等而得病。

患者以婴幼儿多见,集体儿童亦为易感人群,托儿所、幼儿园、小学校等容易发生局部暴发流行。

水痘的平均潜伏期14—21天,多为15一17天。

易感者接触病人后约90%会传染发病,病初症状较轻,可出现微热,全身不适。

发热的同时或1—2日后,躯干皮肤、粘膜分批出现和迅速发展为斑疹、丘疹、疱疹与结痂。

水痘病毒可波及多脏器,还可并发皮肤感染、肺炎、脑炎等。

本病一般预后良好,极少数人出现严重并发症。

部分病人恢复后体内可潜伏病毒,成年后某些诱因可引起复发成为带状疱疹。

主要预防措施:

1.加强水痘防病宣传,教育和培养学生良好卫生习惯,做到勤洗手,以免传染病交叉感染。

2.冬春季节学校的教室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环境整洁,空气流通。

3.学校每天晨检,发现水痘患者应及时报告,隔离传染源,患病学生必须在家隔离治疗,待结痂干燥后方能复学(自发病起21天左右)。

4.对易感儿童接种水痘疫苗,接种疫苗后15天产生抗体,30天时抗体水平达到高峰,抗体阳转率95%左右,免疫力持久,接种水痘疫苗是预防和控制水痘的有效手段。

腮腺炎的预防: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呼吸道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冬春季节发病率最高,对两岁和十五岁的儿童威胁严重,常在幼儿园和学校中流行。

腮腺炎可因说话、咳嗽、打喷嚏而通过唾液进行传播,少数也可通过被患者污染的物品(食物、食具和玩具)间接传播,起病较急。

流行性腮腺炎在人口密切和居室通风不良的春季容易流行,其潜伏期为7~14天,多发于5~15岁的儿童,一些成年人亦有发病。

本病初起症状是:

全身疲倦、口渴、不安、有时高热可达39度左右,突出表现是耳垂周围腮部红肿、压痛、张口或食酸性饮食使唾液分泌增多时,疼痛即可加重。

位于上颌第二臼齿旁的颊粘膜上的腮腺管呈明显红肿状。

病程一般是1~2周。

若确诊为腮腺炎,就要被隔离,一般为三周时间,因腮腺炎病毒对紫外线极敏感,照射半分钟即可被杀灭,故对病人衣物、被褥要常日晒消毒。

病后即应卧床休息,饮食清淡些,每天要用2%淡盐水漱口。

内服板兰根冲剂,在肿胀腮部外敷“如意金黄散”,亦可服用“抗病毒口服液”高热时须加服退热剂。

一旦发现腮腺炎,患儿应立即隔离,卧床休息。

饮食宜软、易消化,避免酸辣等刺激性食物。

因为这些食物易刺激唾液腺分泌,导致局部疼痛加剧。

要多饮开水,保持口腔清洁,也可用复方硼砂溶液漱口。

肿胀部位可用中药外敷,取青黛15克,或中成药如意金黄散15克,用水调匀即可。

外敷后可减少局部疼痛,帮助消肿。

同时还可服板蓝根冲剂。

少儿得了腮腺炎,应隔离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后才可入托或上学,以免传染给其他少儿。

由于腮腺炎容易在托幼机构中流行,因此若发现患儿,应加强晨检工作,对可疑患儿有接触的小朋友,应观察21天,同时预防性口服板蓝根冲剂。

一般连续服用3-5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