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上期末.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126235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6.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上期末.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二上期末.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二上期末.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二上期末.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二上期末.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高二上期末.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高二上期末.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高二上期末.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高二上期末.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高二上期末.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高二上期末.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高二上期末.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高二上期末.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高二上期末.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上期末.docx

《高二上期末.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上期末.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二上期末.docx

高二上期末

郑州七中高二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

1.儒家思想体系中包含着中华民族的诸多优秀传统,主要包括()

①以德治国②依法治国③贵贱有序④“仁”

A.①②B.①③④C.①④D.①②③④

2.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思想主要代表人物,其思想与法家共通的是()

A.天行有常B.人性本恶C.礼法并重D.民水君舟

3.孔子说:

“天何言哉?

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老子说: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韩非子说:

“唯夫与天地之剖判也俱生,至天地之消散也不死不衰者谓常。

”从以上儒家、道家、法家言论来推断,三家都()

A.针对先秦的社会现状提出了共同的政治主张B.表现出人对自然及其规律的尊崇

C.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D.认为自然是可以认识并战胜的

4.某思想家强调孝、悌、慈等伦理道德均源于人之自然本性,这位思想家是()

A.孔子B.董仲舒C.朱熹D.王阳明

5.魏晋时期,有人斥责佛教“使父子之亲隔,君臣之义乖,夫妇之和旷,友朋之信绝”。

这反映出当时

A.佛教传入颠覆了传统观念B.儒家伦理不为社会所重视

C.佛教急于融入本土文化D.佛教与儒家伦理抵触

6.儒家思想曾在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备受启蒙思想家的推崇,这主要是挖掘和改造了儒家思想中的

A.富于人文精神的政治观B.主张渐进改良的历史观

C.躬行有教无类的教育观D.强调贵贱有序的阶级观

7.明朝后期的李贽被称为“离经叛道”的思想家。

对这里“离经叛道”的准确理解应该是

A.彻底否定孔盂之道B.倡导君民共主

C.大力批判道家学说D.挑战正统儒学权威

8.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一个非同寻常的时期。

而黄宗羲在明清思想史上,非预期地“结束了一个时代,开启了另一个‘新’的时代”(刘述先)。

这里的“新”时代是指

A.彻底结束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B.民主启蒙思想被大多数人所接受

C.开始出现批判封建君主专制的思想D.引发了大规模的社会政治运动

9.某中学生参加电视节目的知识竞赛,有一道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题,他很难确定其中表述正确的选项,向你电话求助。

你应帮他选择

A.“司南”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B.“蔡侯纸”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纸

C.火药在唐代开始应用于军事D.活字印刷书籍的出现始于元朝

10.假如你生活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你可以享受到的文明成果是

①根据《九章算术》来计算田亩面积②运用圆周率计算谷仓容积③阅读《伤寒杂病论》④阅读《农政全书》来指导农业生产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1.《论语·为政》中记载: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

‘思无邪’(思想纯正)!

”这说明

A.《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B.《诗经》开创了中国古典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

C.《诗经》具有社会教化的功能D.《诗经》反映了宏大进取的大一统时代风貌

12关于古文字“马”的演变过程(依次为:

甲骨文、金文、小篆),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字体发展演变经历了由象形到符号化、由不定型到定型的演变

B.甲骨文字线条瘦劲,风格质朴

C.金文是目前能够见到的最早成系统的汉字

D.小篆字形规范,是秦朝通行的标准文字

13.《同光十三绝》是2014年春晚的重要节目,下列关于京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同光十三绝》描绘的是同治、光绪年间的昆曲、京剧名家

B.京剧的形成体现了我国戏剧兼容并蓄、博采众长的特点

C.京剧是以北京的地方戏为主形成的,因此称京剧

D.京剧的形成、发展与统治者的喜好、支持密不可分

14.古希腊一位哲学家认为:

研究物质世界的构造和法则、探索外界事物的本质不能够说没有意义,但对于哲学家来说,应该有比树木、石头和星辰更有价值的问题,这就是心灵问题,道德问题。

下列属于这位古希腊哲学家的思想主张是

A.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B.认识人自己

C.强调“理念是万物的本原”D.真理高于一切

15.苏格拉底在受审时申辩说:

“打一个可笑的比喻,我就像一只牛虻,整天到处叮住你们不放,唤醒你们、说服你们、指责你们……我要让你们知道,要是杀死像我这样的人,那么对你们自己造成的损害将会超过对我的残害。

”这段话表明苏格拉底

A.维护公民生存权利B.捍卫思想自由原则

C.抗议雅典司法不公D.反对贵族专权暴政

16.中国一位历史学家曾说:

“我们不妨把文艺复兴运动看做是中世纪晚期悲观、死亡、灾变、迷信和冷漠心情的结束。

”因为这场运动

A.把人性从宗教的束缚中解放出来B.教会权威遭到理性否定

C.构建符合人民利益的契约D.促进民主、自由思想的发展

17.1859年以后,信仰再次产生严重的危机。

宗教真理之金同那个盛装它的古老破旧的钱袋一起丢弃了,而且再也找不回来了。

这主要是由于

A.马丁·路德提出信仰得救,与“上帝直接对话”

B.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否定生物“神创说”

C.牛顿创立经典力学理论,摆脱神学对科学的束缚

D.赫胥黎创立人猿同祖论,否定“上帝造人说”

18.17世纪,处于科学革命中的西欧,“肯定自然知识的实用价值,以及肯定它对科技进步的前景所包含的意义,已经成为普遍接受的常识,但科学的素养对于人类,以及对于人类所处的环境实际产生的作用还是很小”。

这一现象说明

A.民众仅从实用角度理解科学革命B.科学素养的提高不受社会重视

C.科学革命只影响到知识阶层D.科学方法已获得广泛认同

19.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意义包括

①冲破了“贵华夏,贱夷狄”的旧观念②是对几千年来传统心态的一次挑战

③迈出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④使“睁眼看世界”发展成为社会思潮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0.对中西学的态度是区分近代中国不同政治派别的依据之一。

下列言论属于维新派的是()

A.“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

B.“吾国固有之文明,正足以救西洋文明之弊,济西洋文明之穷者”

C.“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并立,合之则两亡”

D.“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也”

21.民国时期有人撰文说:

“他是中国思想界的一个清道夫,他把启蒙的水洒向那孔孟弥漫的大道上。

因此时时被那无数吃惯孔孟的老头子们跳脚痛骂,怪他不识货。

”上文中“洒水清道”的人应该是

A.王韬B.康有为C.梁启超D.陈独秀

22.“近代文明之特征,最足以变故之道,而使人心社会焕然一新者,厥有二事,一曰人权说,二曰生物进化论。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这表明陈独秀

A.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B.推崇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

C.主张“中学”“西学”相结合D.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

23.民国时期著名的军事理论家蒋方震说,欧洲近代史之曙光,发自两大潮流:

其一,希腊思想复活……其二,原始基督教复活。

这“两大潮流”指的是

A.智者运动文艺复兴B.文艺复兴宗教改革

C.宗教改革启蒙运动D.文艺复兴启蒙运动

24.歌德说他是“19世纪最伟大的天才”;普希金称他为“思想界的君主”;鲁迅坦然承认自己早期对被压迫民族和人民“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思想以及“不克厥敌,战则不止”的精神都是从他那里学来的;有人称他的一部诗体小说《唐璜》为“讽刺现代社会积弊”的百科全书。

“他”是

A.巴尔扎克B.拜伦C.薄伽丘D.海明威

25.毛泽东诗词是记载中国革命伟大历程的史诗。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

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

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描述的是下列哪一理论的实践

A.“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B.新民主主义论

C.人民民主专政理论D.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

26.“他们不承认任何外界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

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

……以往的一切社会形式和国家形式、一切传统观念,都被当做不合理的东西扔到垃圾堆里去了。

”材料中的“他们”为西方近代思想发展过程中同一时代的杰出代表,其中一位是

A.彼特拉克B.莎士比亚C.马丁·路德D.伏尔泰

27.《日落紫禁城》:

“那是一个风云激荡的世纪,世纪末的那个多事之秋,落日的紫禁城里突然热闹起来,几个读书人呼号——变亦变,不变亦变。

”这里的“几个读书人”中应该包括()

A.梁启超B.林则徐C.李鸿章D.陈独秀

28.1922年,孙中山说:

“中华民国就像我的孩子,他现在有淹死的危险。

……我向英国和美国求救,他们站在岸上嘲笑我。

”为改变这种现状,他其后的努力有

①改组国民党,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②颁布《临时约法》③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实现国共合作④提出“新三民主义”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29.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被誉为“青年界之金针”和青年界的“良师益友”,并被读者认为“青年得此,如清夜闻钟,如当头一棒”的刊物是

A.《民报》B.《新青年》C.《申报》D.《新民丛报》

30.在近代中国,改名成为一种时尚,如胡适(1891~1962)原学名胡洪骍,他在上海因听人讲解达尔文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进化论原理,而改名为胡适;诗人柳亚子(1887~1958)初名慰高,号安如,因仰慕法国思想家卢梭,改字人权,号亚卢,意为亚洲之卢梭,后觉不够谦逊,改为亚子。

上述材料反映了

A.西方启蒙思想已深入中国实际B.知识分子的改名已趋向政治化

C.追求民主与进步成为时代潮流D.中国的知识分子已全部西化

31.《光明日报》载文说:

“《毛泽东选集》159篇文章中有112篇出自陕北窑洞,毛泽东思想在这段时期走向成熟。

”这段时期主要是指

A.国民革命运动时期B.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

32.1978年,南京大学哲学系胡福明老师的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发表引发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全国性大讨论,人们普遍认为它带来了党和民族的大觉醒。

这里的“大觉醒”是指

A.放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B.拨乱反正,实现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

C.使人们彻底认识了文革的错误D.使人们回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轨道上来

33.,关于中共八大中共十二大中共十四大中共十五大其关键词表述最恰当的一组是

A.主要矛盾改革开放计划经济一国两制

B.主要矛盾走自己的路市场经济邓小平理论

C.建设社会主义中国特色初级阶段科学发展

D.经济建设初级阶段市场经济基层民主

34.大型历史纪录片《大国崛起》的解说词中有这样几句话:

“三百年前,人类的思想还充斥着迷信和恐惧,水为什么往低处流?

太阳为什么升起落下?

这些今天看来简单至极的问题,在当时却是根本无法认识和把握的”。

这些“当时却是根本无法认识和把握的”问题,终于被人类破解的标志性科学成就是

A.牛顿的经典力学B.普朗克的量子论C.达尔文的进化论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35.2014年2月8日,第22届冬奥会开幕式在俄罗斯索契举行,小明在家里通过电视收看了开幕式全过程。

请问这体现了电视的那一功能()

A.传播资讯B.远程教育C.娱乐功能D.优秀艺术作品展示

36.头戴一顶大礼帽,脚登一双尖头鞋,鼻子下留着一撮乌黑的小胡子,紧绷的上衣与肥大的裤子别扭地穿在身上,手里握着一个手杖,鸭子般地出现在银幕上,这是世界电影史上的经典造型。

当时的世界电影应属于()

A.彩色电影B.有声电影C.多元化艺术电影D.默片电影

37.恩格斯说:

“和启蒙学者的华美语言比起来,‘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

”据此判断,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叶欧洲文坛出现了()

A.古典主义、浪漫主义B.浪漫主义、现代主义

C.浪漫主义、现实主义D.古典主义、现代主义

38.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教授近日在中山大学说,上世纪20年代物理学“遍地黄金”,爱因斯坦26岁时一年写出三篇震惊世界的文章,“因为物理学几大原则问题正在等待破解”。

爱因斯坦破解的“黄金”及其作用是

A.相对论,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B.相对论,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相对时空观

C.经典力学体系,改变了人们的认识论D.量子论,对微观世界认识取得革命性变化

39.“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

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

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这是组委会给2007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颁奖词,其中的“两弹”应该是指

A.原子弹、氢弹B.原子弹、导弹C.氢弹、导弹D.原子能、原子弹

40.1956年,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旨在()

A.大力弘扬民族传统文化B.强调文艺必须为工农兵服务

C.提高人民群众文艺水平D.繁荣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

二、非选择题

4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桀纣之失天下,失其民也;失其民,失其心也。

得天下有道:

得其民,得天下也。

——《孟子·离娄上》

材料二:

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遣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

败乃至。

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自非大亡道之世者,天尽欲扶持而全安之。

——董仲舒《举贤良对策》

材料三:

厚敛于民以养禽兽,而使民饥以死,则无异于驱兽以食人矣……盖侈用则伤财,伤财必至于害

民。

故爱民必先于节用。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

是故桀纣之亡,乃所以为治也,秦政、蒙古之兴,

乃所以为乱也。

……为臣者轻视斯民之水火,即(使)能辅君而兴,从君而亡,其于臣道固未尝不背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四:

欲中国之不亡,必自至诚至敬尊孔子为教主始。

——摘自康有为《中华救国会》

欲建设西洋式之新国家,组织西洋式之新社会,以求适合今世之生存,则根本问题,不可不首先输

入西洋式国家之基础,所谓平等人权之新信仰,对于与此新社会、新国家、新信仰不可相容之孔教,不可

不有彻底之觉悟,猛勇之决心。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摘自陈独秀《宪法与孔教》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孟子认为天下得失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1分)为此,他提出了怎样的政治主张?

(1分)

(2)材料二揭示了董仲舒什么主张?

(1分)此时儒学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

(1分)

(3)材料三中朱熹和黄宗羲认为爱民与评价天下治乱的标准分别是什么?

(2分)针对这一标准,他们各

自提出了哪些主张?

(4分)

(4)材料四中,康有为和陈独秀对待儒家学说的态度分别是什么?

(4分)

(5)综合上述材料,从儒学地位的变化中,你能得到什么认识?

(2分)

42.人类文明在交流中相互借鉴,不断发展。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4分)

材料一伏尔泰在谈及孔子思想时叹言道:

“欧洲的王族同商人发现东方,只晓得求财富,而哲学家则在

那里发现了一个新的精神的与物质的世界。

”——伏尔泰《礼俗论》

材料二我们必须承认自己百事不如人。

不但物质机械上不如人,政治制度不如人,而且道德不如人,知

识不如人,文学不如人,艺术不如人,身体不如人。

——胡适《介绍我自己的思想》

材料三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先进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决不能生吞活剥地、毫无批判

地吸收……——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新的精神……世界”指什么?

(2分)“新的精神……世界”中的哪些主张有利于欧洲启蒙

思想家进行反封建专制的宣传?

(2分)

高二历史试题(第6页共6页)

(2)为改变材料二中“物质机械上不如人,政治制度不如人,而且道德不如人”的状况,近代中国人做

了怎样的抗争,试各举一例?

(3分)

(3)归纳材料二中胡适对待中西文化的态度,并指出为改变“不如人”的状况,胡适及同时代的知识分

子提出了怎样的主张。

(3分)

(4)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毛泽东在民主革命时期是如何批判地吸收外来文化的?

(2分)

43.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1分)

材料一中国发明了指南针、印刷术和火药这些重要的东西,外国今日知道利用它(四大发明),所以他们

能够有今日的强盛。

……由此可见中国古时不是没有能力的,因为后来失了那种能力,所以我们民族的地

位也逐渐退化。

现在要恢复固有的地位,便先要把我们固有的能力一齐都恢复起来。

——《孙中山选集》

请回答:

(1)结合孙中山说的“外国今日知道利用它(四大发明),所以他们能够有今日的强盛”谈谈四大发明

对西方的影响(2分)

(2)孙中山对“我们民族的地位也逐渐退化”的原因分析是否正确?

(1分)为什么?

(2分)

材料二爱因斯坦说,“如果你们想使你们的工作有益于人类,那么,你们只懂得应用是不够的,关心人

的本身,应当始终成为一切技术上奋斗的主要目标。

……保证我们科学思想的成果会造福于人类,而不致

成为祸害。

(3)试以18世纪到20世纪三次科技革命具有代表性的技术发明为例,简要说明它们是如何造福人类社

会的?

(6分)

班级姓名考号

41、

 

42、

 

43

1-5CBBDD6-10ADCCA11-15CCCBB16-20ABDDC21-25DBBBA26-30DABBC

31-35CDBAA36-40DCABD

41.

(1)因素:

民心。

(1分)主张:

仁政。

(1分)

(2)主张:

天人感应(或天人合一)(1分)

地位:

成为封建正统思想(或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1分)

(3)标准:

朱熹:

薄敛节俭(1分);黄宗羲:

百姓的忧乐。

(1分)

新主张:

朱熹:

理是世界的本原;格物致知;存天理,灭人欲。

(任意两条2分)

黄宗羲:

限制君权,言论自由(或天下为主,君为客)。

(2分)

(4)康有推崇孔子地位,托古改制(借助孔子及儒家学说来宣传资产阶级改良思想)(2分);

陈独秀猛烈抨击儒家学说(全盘否定),(2分)。

(5)认识:

儒学适应统治者和时代的需要不断发展(或与时俱进);对待儒学应区分其精华与糟粕,批判

继承。

(1分,其他言之成理也可)

42.

(1)精神世界:

孔子的儒家思想。

(2分)主张:

仁、为政以德(2分)

(2)例子:

地主阶级洋务运动、资产阶级掀起维新变法或辛亥革命、资产阶级新文化运动(3分)

(3)全盘肯定西方文化,全盘否定中国文化。

(2分)

主张: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新文学。

(3分)

(4)领导秋收起义,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发表《新民主主义论》。

把马克

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形成了毛泽东思想。

(2分)

43.参考答案(11分)

(1)影响:

中国的四大发明使得欧洲实现了由古代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型,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2分)(如分别回答四大发明及其具体影响,满两条同样给2分)

(2)不正确。

(1分)中国落后的根本原因在于封建制度的腐朽,正是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制约了中国

科技的进步;西方的侵略也使中国逐渐落后于西方。

(2分)

(3)①蒸汽机的发明推动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展,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

②发电机和其他电力技术发明的出现,促进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到来,人类社会进入了电气时代。

③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交往方式,人类进入信息时代。

(6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