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中学辍学率达63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126331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9.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农村中学辍学率达63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中国农村中学辍学率达63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中国农村中学辍学率达63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中国农村中学辍学率达63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中国农村中学辍学率达63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中国农村中学辍学率达63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中国农村中学辍学率达63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中国农村中学辍学率达63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中国农村中学辍学率达63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中国农村中学辍学率达63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中国农村中学辍学率达63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中国农村中学辍学率达63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中国农村中学辍学率达63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中国农村中学辍学率达63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中国农村中学辍学率达63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中国农村中学辍学率达63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农村中学辍学率达63Word文档格式.docx

《中国农村中学辍学率达63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农村中学辍学率达63Word文档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农村中学辍学率达63Word文档格式.docx

尽管这些调查在具体的抽样过程和数据收集方法上有些许差别,但所有的调查都至少包含了两轮调查:

一次是学年开始时的基线调查,另一次是学年结束时的终期调查。

所有学生的辍学情况都通过两个步骤来确认。

首先,调查员询问班主任样本学生的辍学情况。

接着,对于那些在终期调研时不在学校的学生,调查团队会向他们的同班同学再次确认他们的在校状态。

高中入学的数据也通过两个步骤来核实:

调查员首先与初中班主任确认样本学生是否上了高中,然后调查员会到每一所高中与学生当面确认他/她已经入学。

除了辍学的信息,基线和终期调研还收集了其他信息。

在每一次调研中,调研员不仅收集学生目前的教育水平,还收集他们的人口社会经济特征。

在调研中,样本学生还被要求完成一份时长30分钟的标准化数学测试,该测试的题目从国际数学和科学教育成就趋势(TIMSS)测试中抽取,用来量化学生的学业表现。

王欢(研究团队成员,下同)等人的研究还对学生进行了由100道题目组成的心理健康测试,该测试方法在中国已被广泛使用,能可靠地度量心理焦虑。

同时,一些研究单独考察了每个班中四名家庭最贫困的学生情况。

这些学生通过两个步骤被识别出来:

第一步是在基线调研时,调研员请班主任列出该班家庭最贫困学生的名单。

第二步是基线调研时,设计一些问题询问每个学生的家庭资产信息,然后对每项资产进行赋值(基于全国家庭收支调查得出,由中国国家统计局出版——CNBS2007),最后依据每个学生家庭资产总值,对学生进行班内排序。

通过匹配班主任的排序和依据学生家庭资产的排序,这些研究识别出每个班里家庭最贫困的四名学生。

辍学现状

八项研究都表明,农村中学各个阶段辍学率都很高(表二)。

在初中,第一学年初到第二学年初有4.4%-13.3%的学生辍学;

第二学年初到第三学年初有9%的学生辍学;

即便上了初三,还有4.2%-8.7%的学生会在毕业前辍学。

根据这些研究,我们计算出的初中阶段学生累计辍学率在17.6%-31%间,远超出国家最近一次公布的初中辍学率(三年观测值)为2.6%的水平。

而其他研究者发现中国农村地区初中学生的辍学率高达56%。

包括在初中阶段就已经辍学的学生和初中毕业后没有进入高中继续上学的学生,中国中学阶段入学率最大的降幅出现在上高中前。

我们的研究显示,超过一半(51.2%-53.5%)的贫困农村地区学生没有上高中(普通高中或中职)。

尽管中国大城市中有超过90%的学生都上了高中,但我们的研究证实,中国农村地区不到一半的学生在初中毕业之后会继续上高中。

即使学生进入了高中,也无法保证他们会上完高中。

在那些上高中的学生中——包括普通高中和中职——辍学率依然很高。

有4.2%-7.4%的普通高中学生在毕业之前辍学了。

尽管这个比例已经很高,但中职学生的辍学率更是高达29%-32%。

借助于普通高中学生和中职学生的比例(2011年,54%的高中生就读于普通高中,46%的高中生就读于中职——CNBS2014),我们可估计出中学阶段的辍学率在59%(保守估计)到63%(最高估计)。

具体来说,假设有100名学生进入初中,我们可以估计出这些学生在中学各个阶段的学业完成情况。

如果采用最高估计,我们可以判断出,初中毕业后,仅有(大约31人辍学——初中辍学率为31%)46人进入了高中读书(数据表示53.5%的学生不进入任何高中就读——包括初中时辍学学生)。

如果54%的学生上普通高中,46%的学生上中职,那么我们也能够估计出在高中阶段辍学的人数。

具体来说,25名学生会进入普通高中,但只有23人能完成学业;

21名学生会进入中职,但只有14人能完成学业(辍学率32%)。

总的来说,100名初中学生里只有37人能够顺利完成中学阶段的学习(14人从中职毕业,23人从普通高中毕业)。

根据这一估计,如果在未来的高工资经济中到正规部门就业需要高中阶段的教育,那么仅有不到40%的农村学生做好了准备。

辍学的相关因素分析

在上述八项研究中,有四项研究还探索了中学阶段不同时期的影响辍学的相关因素。

这些研究的目的是更好地理解辍学问题的本质,以及识别出辍学的高风险人群。

四项研究的结论非常一致(表三)。

辍学的学生往往具有以下四个特征:

学习成绩不好,男孩,年龄比较大,家庭条件差(通过分析他们的家庭财产状况、兄弟姐妹的个数、父母的受教育情况、父母是否外出打工等因素而得出)。

这些结果也与国际上已知的辍学相关因素分析一致,包括竞争性的教育体系、贫穷和不断增加的机会成本。

王欢等人首次检验了辍学问题和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

该研究发现,辍学不仅与学生和家庭特征相关,而且与学生的心理健康(焦虑)有关。

更重要的是,即使是控制了学生及家庭特征之后,心理健康问题还是与辍学有着显著的相关关系。

为了更好理解辍学的原因,我们从上述研究的两项研究中随机抽取了部分样本学生进行访谈。

如表四所示,我们访谈的对象中包括18名已经辍学的学生,11名上中职的学生,20名上普通高中的学生,以及3名正在初三复读准备再次中考的学生。

2010年调查时,这些学生都是各自班里最贫困的4名学生之一。

所有的访谈都是一对一进行的,并有文字和录音记录。

所有的受访者都签订了同意书(根据我们的IRB协议),所有涉及个人隐私的信息在转录中都被删去。

访谈采用了半结构化的问卷,访谈的时间为30至90分钟。

学生之所以选择辍学,是受以下两种机制其中之一的影响。

第一,学生会理性地(有意或无意)考虑继续留在学校读书的成本与收益,然后认定他们选择辍学从长期上来说是有好处的。

我们将这种机制称为“理性选择机制”(下文将详细论述)。

第二,即使学生经过考虑后认为,从长期看在学校继续读书所获得的收益高于付出的成本,但他们可能当前正面临一些心理压力导致他们不顾今后的前途冲动地选择辍学。

我们将这种情况称为“冲动选择机制”。

初中生和普通高中生的理性选择:

对成本和能力的双重担忧

一些事实表明,农村学生选择辍学的至少有一部分是由于对继续上学的直接或间接的担忧。

如表三所示,我们相关分析的结果展示了有关于“贫困”的不同指标都与辍学有显著的相关性。

中国及其他国家的研究早已发现,贫困与低水平的教育程度和高辍学率有着密切的相关关系。

贫困学生更可能辍学的部分原因也是他们受到上学成本的影响更大。

实际上,我们也知道,中国普通高中的学费和杂费是全世界最高的,这对于大多数的农村家庭来说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如上所述,在中国上高中的机会成本——用非熟练工人的工资展示——很高并快速上升。

我们发现,辍学与性别和年龄有着显著的相关关系(表三,男孩和年龄较大的学生更加容易辍学),我们认为这个现象反映了机会成本对于辍学决策产生的重要影响。

年龄较大的学生更可能找到一份较高工资的工作,年龄是机会成本所致的辍学问题的一个关键因素。

实际上,年龄在许多研究中被当做是机会成本的代理变量。

同样,由于农民工工资长期存在性别差异这一事实,男孩在中国也更易找到工资较高的工作。

因此,我们认为更高的机会成本会促使学生做出辍学的决策。

我们过去几年在中国农村做的大量试验性研究表明,对成本的担忧在学生辍学决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研究发现,给学生提供助学金能让他们继续初中学习或是增加高中入学率,或减少辍学率。

例如,Mo等人的研究发现,通过提供以继续上学为条件的现金激励将农村初中的辍学率降低了60%(从13%降至5%)。

Yi等人的研究发现,在毕业前八个月为贫困的初三学生提供高中三年学费的资助合约将他们的高中入学率提高了9.7个百分点。

研究还显示,提供类似的现金激励,显著地提高了在校初中学生上高中的意愿。

我们访谈的结果同样支持上学成本是导致学生做出辍学决策的重要因素。

我们所访问的大部分学生都指出,上学所产生的直接成本或是在学校外能容易地找到工作(反映机会成本),这是他们在做出是否继续上学的决策时所考量的主要因素。

“我父母必须努力工作才能供我上学,因为我的成绩差,所以上学就是浪费钱。

我想如果我不上学了去工作,即便不能挣到很多钱,至少也能自己养活自己了”【辍学学生-学生编号3328121】

“我不想呆在学校因为我认为我家庭经济不好可能供不起我上学。

我妈妈说即便是浪费时间我也应该去上高中,至少我能比家里其他没上过高中的人好一些。

我说如果我去上高中我爸爸供得起我吗?

因为上高中没有补助,也必须自己买书。

我妈妈也知道这个。

我说如果我在学校继续上学一年,家里所有的钱都会被花光了。

然后谁也没再说什么了。

最终我没上高中”【辍学学生-学生编号3106346】

“你不读了真的很容易找到工作。

如果你出去在外面花两天时间就能立马找到三到四份工作。

然后你可以决定去干哪一份工作”【辍学学生-学生编号1325211】

尽管上学的成本在学生考虑是否继续上普通高中的决策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我们的研究表明,仅有成本还不能解释整个决策的过程。

例如,Mo等人的研究发现,尽管助学金将初中学生的辍学率降低了60%(或8个百分点,从13%降至5%),但仍有40%的七年级学生在接受了助学金后,还是在该学年结束时选择了辍学。

当探讨辍学的决定因素时(使用横截面数据),Yi等人发现,传统的经济因素例如贫困,只能解释8%的辍学行为。

我们的访谈也有类似的发现:

尽管直接和间接的上学成本对促使学生做出辍学的决定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但是很多学生仍然表示成本并不是最主要或决定性的因素。

很多学生明确表示,无论花费多少,他们的家长都承诺要供他们上学。

这表明至少一部分学生并未面临流动性约束的制约。

“我爸妈态度很坚决。

不管怎么说,我妈妈就是不同意我不读了。

我爸也说让我不要操心家里,只要我能上高中,家里再困难也会支持我上”【普通高中学生-学生编号3404621】

“如果没有奖学金的话,只要我能考上我应该还是会上,因为我妈妈说是‘孩子,只要你能考上,不管什么大学,只要你想上,妈就是借钱,借一辈子爬不起来妈也要让你上大学”【普通高中学生-学生编号1106546】

“爸妈就让我好好学习,不用担心钱,不然就会像爸爸一样给别人打工,受别人欺负,在外面过得不好”【普通高中学生-学生编号3505105】

很可能是尽管预期上学的成本很高,但是学生认为他们远远超过上学的预期收益。

继续上初中或者上普通高中的预期收益大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自己的学业能力的认识。

如表三所示,我们有四项研究检验了辍学的相关因素,结果都显示,辍学和学业表现差显著相关。

国际教育文献早已表明,学业表现差是最重要和最可靠的辍学预测变量之一,特别是在类似中国这样的竞争性教育体系下。

一些学生也明确表示,与上学的成本相比,成绩是一个更重要的因素。

在这项研究中一部分被采访的学生如果在上普通高中或者中职,他们会得到研究团队提供的助学金。

然而,学生说奖学金对他们的上学选择并没有显著的影响,因为他们的成绩是一个更重要的因素。

虽然我们事先认为这些贫困学生将从奖学金项目中获益最多,但他们认为,奖学金是否有用取决于他们的学习能力。

“当我得到这个助学金的时候它并没有改变什么。

我觉得我仍然考不上普通高中。

完全是没门,我的成绩太差了。

当我爸听说这个助学金的时候,他也说‘你还是考不上’”【辍学学生-学生编号1314308】

“即便我能拿到全额的助学金,我上高中的可能性也是很低的。

我的成绩太差了,所以上高中就是浪费钱。

最好还是找工作挣点钱”【辍学学生-学生编号3106346】

“当我获得这个奖学金的时候,我感觉这就是浪费。

我已经没什么希望考上(普通)高中”【辍学学生-学生编号3305252】

事实上,所有的学生都认为,成绩很可能是决定他们辍学与否的最重要的原因。

“这就是人怎么决定要不上学的。

学的会的都上,学不会的就不上学了”【辍学学生-学生编号1314308】

“我有些朋友不上学了,有些朋友还在高中上学。

关键在于他们的学习成绩。

如果成绩不好就不上了。

能考上高中的都去上”【普通高中学生-学生编号1327232】

“初中时打算不上普通高中的人大多数都是成绩差的”【辍学学生-学生编号3106347】

Li等分析了有条件的现金转移支付对减少辍学的异质性影响。

他们的研究结果进一步证明了学生学业表现的重要性。

他们发现,为学生继续上高中提供助学金,可以显著降低中等成绩学生的辍学率,但对于成绩排名后20%的学生和成绩排名前20%的学生没有显著影响。

这表明,学生继续上学的意愿可能首先是由其学业表现决定的:

即便上学的花费减少,学业表现差的学生也很可能辍学,而无论上学的花费有多高,学业表现好的学生也不太可能辍学。

此外,几乎每一个我们访谈的辍学学生都强调自己的学习成绩差并且认为这是辍学的首要的原因。

这些学生认为:

他们的成绩很差,继续上学也是浪费时间,主要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在更高层次的教育中学习会变好。

这是与国际研究结果一致的。

中职的理性选择:

普遍对学校质量深感担忧

在中职,入学的学习要求相对比较低、学费也更低。

对于那些无法上普通高中的学生,中职是继续上学的一个替代选择。

那么为什么从初中辍学和没上普通高中的学生不上中职呢?

为什么几乎三分之一的中职学生入学后退学?

有些中职辍学学生甚至入学不到一年?

最近的一些研究已经开始质疑职业教育的质量。

特别是,Loyalkaetal.发现上中职实际上导致学生的文化课成绩退步,而且专业技能也没有提高。

实际上,我们的访谈也表明,农村地区的学生和家长也都认为中职质量差。

访谈中很多学生表示,因为中职的质量很差,他们不会考虑去上中职。

“在初中我的成绩很差,所以就原打算去上中职。

但我妈妈说没必要去上。

她听说上中职没啥用,所以她就不让我去。

然后学费也很贵,所以最后我没去上”【辍学-学生编号1325211】

“我想过去上中职,但我不喜欢那个学校。

因为各种原因,我认为他们会骗我,大家都说那些学校是骗人的。

我想去上普通高中,但我的成绩不够好。

能去的话我还是想要去上普通高中”【辍学-学生编号1305146】

“我从未想过去上中职学校,因为我从其他上中职的同学那里听说了:

花很多钱去上学结果和初中毕业没啥差别。

我想我去不去都一样,所以我没去上中职”【辍学-学生编号3106346】

除了社会上普遍认为中职质量差,许多在校的中职学生举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表明当前的中职质量确实比较差。

学生感知到的糟糕的教育质量可能是中职辍学率高(表二:

三年中辍学率从29%到32%)的重要原因。

“我在这所学校不开心,我们的老师不好,甚至比我们的初中老师还差。

他们一点不关心我们,如果你想好好学习也可以,但是如果你不想好好学习,老师也不管。

我们上专业课和文化课,但是没有人把文化课当回事。

老师也从不在这些课上点名。

我甚至也不学这些课,我只在乎我的专业课”【中职学生-学生编号1322104】

“我真的很后悔上中职,感觉中职是想方设法地骗我们。

课堂很差,老师讲的没有人能听懂。

我们就坐在那里,很多人整节课都在睡觉,每天都有一半的同学不来上课,每个人都很后悔来这儿”【中职学生-学生编号1103420】

“我刚开始去那所学校的时候还以为能学到点什么,可是一去那才发现什么都学不到,那里太乱了。

一到考试的时候,老师就提前给我们答案,让我们考试时抄,那一刻,我心都凉了。

很快就决定不上了”【辍学学生-学生编号3201214】

基于定量和定性分析的结果,我们认为,理性选择机制在学生辍学的决定上起着关键的作用。

特别是对于初中和普通高中生,上学成本高与学习能力差都会促使学生选择辍学。

同时,出于对中职教育质量的担忧,是学生不去上中职或者决定从中职辍学的主要因素。

冲动选择辍学:

由于短期压力与短期收益辍学

行为经济学领域的研究表明,所有年龄阶段的人有时都会做出不符合本人真正利益的决策。

鉴于青春期的心理发展过程,中学阶段的适龄儿童更可能做出辍学这样的冲动决定。

经济学领域外的研究也认为,学生辍学不能完全由理性的成本收益分析给出解释。

即使农村学生认为自己上中学的收益大于成本,我们的研究结果也显示,他们也可能面临着短期的心理压力,这些心理压力可能会导致他们冲动地选择辍学,即便他们知道,从长期来看,继续上学比辍学对他们更好。

学生做出冲动决定选择的首要证据是他们做出那个决定之后对辍学的态度。

如果学生准确地衡量了从中学辍学的成本与收益,只要上学的成本和收益没有发生重大变化,他们应该不会后悔自己的决定。

然而,我们访谈的大多数辍学学生都说他们后悔当初的决定,而且如果可以重新选择的话,他们会做出不一样的决定。

而且,这些学生都表示,他们会建议当前的初中学生要继续上学。

“我走的那天我就后悔了。

我一直知道我会后悔离开学校,但是即便我后悔了我知道我当时也必须走,必须离开那些女孩”【辍学学生-学生编号1305335】

“不能说我后悔离开学校吧……但是回头想两年前我太年轻了。

我不知道我辍学之后工作会是什么样子。

现在我知道这些工作环境太差了。

所以如果我可以现在做决定的话,我就会继续读。

只要我可以继续读,无论去什么学校都会去上”【辍学学生-学生编号1314308】

“我不是很后悔离开学校吧。

反正有时候我觉得自己有点后悔。

怎么不后悔呢?

现在我有个朋友,最近他也不读了,来这儿。

他告诉我他想离开学校,我问为什么?

他说:

‘我想自己出去。

’我说:

‘你想做什么?

’他说:

‘和你一样。

’然后我就劝他回学校。

他只有17岁,他应当继续学习”【辍学学生-学生编号1302134】

鉴于许多学生似乎并不能准确地衡量上中学的成本和收益,那么是什么因素导致他们做出草率的决定呢?

一个明显的可能就是学生仅仅简单地被告知留在学校与辍学的利弊。

因为获取可靠信息的成本高昂或者不可能,导致生活在贫穷农村地区的人往往拥有不完全的信息。

确实,Loyalka等人发现贫困农村地区的学生就得到了关于继续上高中的回报的错误信息。

然而,同样的研究也发现,为有可能辍学的农村初中学生提供关于中学阶段教育和教育回报的信息对降低初中辍学率没有显著的效果。

而且,我们访谈的一些辍学学生提到,老师和父母曾反复告诫他们辍学的长期成本,但他们还是坚持辍学。

除了信息不通畅,在学校的心理压力也可能会影响学生的短期决策。

国际研究表明,心理因素,比如焦虑、沮丧、挑衅和冲动,都会导致学习成绩差和辍学。

Wang等人在陕西农村地区的研究发现,74%的7年级和8年级的受访学生临床上有心理健康问题,比城市学生高12倍。

正如表三所示,同样的研究也发现,与辍学相关的特征也与心理健康问题有关。

更重要的是,即使在控制了这些背景特征后,心理健康差仍然与辍学有显著相关关系。

我们的访谈表明,学生在学校的一个主要的心理压力来源于与师生关系差。

许多学生说跟老师关系紧张,从而导致他们不喜欢学校,甚至考虑辍学。

国际研究也表明,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可能是学生学校参与和辍学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

“上课老师让你在黑板上写英语单词,谁不会老师就打谁,当时我也挨打了。

然后,我就不想学英语了。

初三换了个英语老师,脾气更不好,会经常当着全班同学的面骂学生,具体的记得不太清楚了,反正骂得很难听,我当时被骂的时候就不想读书了。

有时候上课就不想听课了”【辍学学生-学生编号3106347】

“我是在初一中途离开学校的,我一直都讨厌学校。

我不喜欢我的老师,有一个我特别讨厌,就是我的七年级英语老师,她太凶了,只要你犯一点错误她就打你……我怕她,我们都怕她。

很多老师都打我们,我离开学校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老师打我”【辍学学生-学生编号1302134】

“我不喜欢我的英语老师,她的脾气不好,她经常骂我们,有时候她不让学生进教室,他们不得不回宿舍。

她也打学生,很多时候用手打,其他老师有时候也打学生。

但是大多数时候其他老师只是骂我们,有些老师也关心我们,但是我不喜欢他们打骂学生”【辍学学生-学生编号1316227】

在中国这样的竞争性教育体系中教师更倾向于将(正面的)注意力投向学业表现更好的学生。

因此,老师很可能和学习不好的学生的关系变得特别紧张。

这种效应也许可以部分解释学生辍学和学业表现差之间的相关关系:

成绩差再加上糟糕的师生关系使学校变成了一个除了辍学便再也呆不下去的地方。

我们的访谈也发现这种影响。

“老师总是关心学习好的学生,他们也从不骂这些学生,但他们打那些学习不好的学生”【辍学学生-学生编号3106347】

“我们初中班主任(数学老师)就不喜欢数学成绩不太好的学生,当时职业中专不是招人么,他就给班上数学学得不好的学生做工作,让他们去上职中。

还有当时学校不是有贫困补助么,他就不给那些数学成绩差的同学,也不管别人家里是不是真的很贫困”【辍学学生-学生编号3405421】

“老师反正也就那样嘛,我们这些成绩不好的,交不交作业他也不管。

我想他们觉得反正我们考不上高中,他们也不想管吧。

不像那些成绩好的,老师就经常把他们叫到办公室谈心”【辍学学生-学生编号3106346】

除了师生关系紧张,另外一些学生还指出,与同学的关系不好也是他们考虑辍学时的一个很重要的短期因素。

事实上,最近在中国农村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37%的初中生说他们经常被同学欺负。

“我和班里同学的关系很差,这让我不喜欢学校。

我不能告诉你他们做了什么,但是这很糟糕,我必须离开学校”【辍学学生-学生编号1305335】

“我和我们班大部分同学的关系很好,但是有些成绩差的学生路上总是欺负别人,让别人给他们买东西,不买的话就打你。

其中七年级有三四个人,八年级三四个,九年级也有一些。

如果你在路上偶然碰到他们,他们就叫人打你。

我三四个同学都被打了,都不敢反抗。

如果你反抗就会被打得更厉害。

也不敢告诉老师,如果有人告诉老师,那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