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施工工地三阶段自我评价打分记录.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128037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49 大小:60.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绿色施工工地三阶段自我评价打分记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9页
绿色施工工地三阶段自我评价打分记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9页
绿色施工工地三阶段自我评价打分记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9页
绿色施工工地三阶段自我评价打分记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9页
绿色施工工地三阶段自我评价打分记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9页
绿色施工工地三阶段自我评价打分记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9页
绿色施工工地三阶段自我评价打分记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9页
绿色施工工地三阶段自我评价打分记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9页
绿色施工工地三阶段自我评价打分记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9页
绿色施工工地三阶段自我评价打分记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9页
绿色施工工地三阶段自我评价打分记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9页
绿色施工工地三阶段自我评价打分记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9页
绿色施工工地三阶段自我评价打分记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9页
绿色施工工地三阶段自我评价打分记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9页
绿色施工工地三阶段自我评价打分记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49页
绿色施工工地三阶段自我评价打分记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49页
绿色施工工地三阶段自我评价打分记录.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49页
绿色施工工地三阶段自我评价打分记录.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49页
绿色施工工地三阶段自我评价打分记录.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49页
绿色施工工地三阶段自我评价打分记录.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49页
亲,该文档总共14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绿色施工工地三阶段自我评价打分记录.docx

《绿色施工工地三阶段自我评价打分记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绿色施工工地三阶段自我评价打分记录.docx(14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绿色施工工地三阶段自我评价打分记录.docx

绿色施工工地三阶段自我评价打分记录

金华市绿色施工工地综合评价表

综合得分

地基与基础阶段

评价方面

评价得分

权重系数

得分×权重

绿色施工管理

96.3

0.6

57.8

绿色施工技术与创新

93.6

0.2

18.7

绿色施工成效

92.6

0.2

18.5

综合得分

-

-

95

绿色施工管理评价得分

评价要素

要素评价得分

权重系数

得分×权重

环境保护

98.1

0.3

29.4

节料与材料资源利用

96.5

0.2

19.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94.5

0.2

18.9

节能与能源利用

95.3

0.2

19.1

节能与土地资源保护

96

0.1

9.6

得分

-

-

96.3

环境保护评价

序号

评价指标

条文说明

类别

评分

范围

平均分

1.1

现场施工标牌应包括环境保护内容

现场施工标牌是指工程概况牌、入场须知牌、安全警示牌、安全生产牌、文明施工牌、消防保卫制度牌、施工现场总平面图、消防平面布置图等。

其中应有保障绿色施工的相关内容。

控制项

“符合

要求”

或“不符合要

求”

(“不符合要

求”者为

非绿色

施工

项目)

符合要求

1.2

施工现场应在醒目位置设环境保护标识

施工现场醒目位置是指主入口、主要临街面、有毒有害物品堆放地等

控制项

符合要求

1.3

施工现场的文物古迹和古树名木应采取保护措施

工程项目部应贯彻文物保护法规制定施工现场文物保护措施,并有应急预案。

控制项

无此项

1.4

现场食堂应有卫生许可证,炊事员应持有效健康证明。

控制项

符合要求

1.5

资源保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保护现场地四周原有地下水形态,减少抽取地下水。

2、危险品、化学品存放处

及污物排放处应采取隔离措施

本条规定了环境保护中资源保护的两个方面:

1、为保护现场资源环境,降水施工避免过度抽取地下水。

2、化学品和重金属污染品存放采取隔断和硬化措施处理。

一般项

0~2.0

2.0

评价指标

条文说明

类别

评分

范围

平均分

1.6

人员健康应符合下列规定:

1、施工作业区和生活办公区应分开布置,生活设施应远离有害物质。

2、生活区应有专人负责,应有消暑或保暖措施。

3、现场工人劳动强度和工作时间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体力劳动强度等级》

(GB3869)有关规定。

4、从事有毒、有害、有刺激性气味和强光、强噪声的施工人员应佩戴与其相应的防护器具。

5、深井、密闭环境、防水和室内装修施工应有自然通风或临时通风设备。

6、现场危险设备、地段、有毒物品存放地应配置醒目安全标志,施工应采取有效防毒、防污、防尘、防潮、通风等措施、应加强人员健康管理。

7、厕所、卫生设施、排水沟及阴暗潮湿地带应定期消毒。

8、食堂各类器具应清洁、个人卫生、操作行为应规范

本条规定了环境保护中人员健康的八个方面:

1、临时办公和生活区距有毒有害存放地一般为50m因场地

限制不能满足要求应设有隔离措施。

2、针对不同地区气温情况,分别采取符合当地要求的应

对措施。

一般项

0~2.0

1.8

续表

续表

评价指标

条文说明

类别

评分

范围

平均分

1.7

防尘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现场应建立防水清扫制度,配备洒水设备,并应有专人负责。

2、对裸露地面、集中堆放的土方应采取防尘措施。

3、运送土方、渣土等易形成扬尘的车辆应采取封闭或遮盖措施。

4、现场进出口应设冲洗池和吸尘垫,应保持进出车辆清洁。

5、易飞扬和细颗粒建筑材料应封闭存放,余料应及时回收。

6、易产生扬尘的施工作业应采取遮挡、防尘等措施。

7、拆除爆破作业应有降尘措施。

8、高空垃圾清运应采用封闭式管道或垂直运输机械完成。

9、现场使用散装水泥、预拌砂浆应有密闭防尘措施。

本条规定了环境保护中扬尘控制的九个方面:

2、现场直接裸露表面和集中堆放的土方应采用临时绿化、喷浆和隔尘布遮盖等抑尘措施。

6、规定对于施工现场切割等易产生扬尘等作业采取的扬尘控制措施要求。

8、说明高空垃圾清运采取的措施,而不采取自高空抛落的方式。

一般项

0~2.0

1.8

1.8

废弃排放空气应符合下列规定:

进出场车辆等机械设备废1、弃排放应符合国家年检要求。

2、不应使用煤作为现场生活的燃料。

3、电焊烟气的排放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大气污染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的规定。

4、不应该在现场燃烧废弃物。

一般项

0~2.0

1.9

续表

评价指标

条文说明

类别

评分

范围

平均分

1.9

建筑垃圾处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建筑垃圾应分类收集、集中堆放。

2、废电池、废墨盒等有毒有害的废弃物应封闭回收,不应混放。

3、有毒有害废弃物分类率应达到100%。

4、垃圾桶分类应分为可回收利用和不可回收利用两类,应定期清运。

5、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率应达到30%。

6、碎石和土石方类等应用作地基和路基回填材料。

一般项

0~2.0

1.9

1.10

污水排放应符合下列规定:

1、现场道路和材料堆放场地周边应设排水沟。

2、工程污水和试验室养护用水应经处理达标后排入市政污水管道。

3、现场厕所应设置化粪池,化粪池应定期清理。

4、工地厨房应设隔油池,应定期清理。

5、雨水、污水应分流排放

本条规定了环境保护中污水排放的五个方面:

1、工程污水采取去泥沙除油污、分解有机物、沉淀过滤、酸碱中和等针对性的处理方式,达标排放。

2、现场设置的沉淀池、隔油池、化粪池应及时清理,比年发生堵塞、渗漏、溢出等现象。

一般项

0~2.0

1.2

1.11

光污染应符合下列规定:

夜间焊接作业时,应采取挡光措施。

工地设置大型照明工具时,应有防止强光线外泄的措施。

本条规定了环境保护中光污染的两个方面:

2、调整夜间施工灯光投射角度,避免影响周围居民正常生活。

一般项

0~2.0

1.7

续表

评价指标

条文说明

类别

评分

范围

平均分

1.12

噪声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采用先进机械、低噪声设备进行施工,机械、设备应定期保养维护。

2、产生噪声较大的机械设备,应尽量远离施工现场办公区、生活区和周边住宅区。

3、混凝土输送泵、电锯房等应设有吸音降噪屏或其他降噪措施。

4、夜间施工噪声声强值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5、吊装作业指挥应使用对讲机传达指令

一般项

0~2.0

1.6

1.13

施工现场应设置连续、密闭能有效隔绝各类污染的围挡

现场围挡应连续设置,不得有缺口、残破、断裂,墙体材料可采用彩色金属板式围墙等可重复使用的材料,高度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的规定。

一般项

0~2.0

1.8

1.14

施工中,开挖土方应合理回填利用

现场开挖的土方在满足回填质量要求的前提下,应就地回填使用,也可采用造景等其他利用方式,避免倒运。

一般项

0~2.0

2.0

1.15

施工作业面应设置隔声措施

在施工作业面噪声敏感区域设置足够长度的隔声屏,满足隔声要求。

优选项

{1,0.5,0}

0.5

续表

评价指标

条文说明

类别

评分

范围

平均分

1.16

现场应设置可移动环保厕所,并应定期清运、消毒

高空作业每隔5层至8层设置一座移动环保厕所,施工场地内环保厕所足量配置,并定岗定人负责保洁。

优选项

{1,0.5,0}

1

1.17

现场应设噪声监测点,并应实施动态监测

本条说明现场不定期请环保部门到现场检测噪声强度,所有施工阶段的噪声控制在现场国家标准《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限值内。

优选项

{1,0.5,0}

1

1.18

现场应有医务室,人员健康应急预案应完善

施工组织设计有保证现场人员健康的应急预案,预案内容应涉及火灾、爆炸、高空坠落、物体打击、触电、机械伤害、坍塌、SARS、疟疾、禽流感、霍乱、登革热、鼠疫等,一旦发生上述时间,现场能果断处理,避免事态扩大和蔓延。

优选项

{1,0.5,0}

1

1.19

施工应采取基坑封闭降水措施

优选项

{1,0.5,0}

1

1.20

现场应采用喷雾设备降尘

现场拆除作业、爆破作业、钻孔作业和干旱燥热条件土石方施工应采用喷雾降尘设备减少扬尘。

优选项

{1,0.5,0}

0.5

1.21

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率应达到50%

优选项

{1,0.5,0}

1

1.22

工程污水应采取去泥沙、除油污、分解有机物、沉淀过滤、酸碱中和等处理方式,实现达标排放

优选项

{1,0.5,0}

0.5

要素评价得分:

要素评价得分=一般项折算分+优选项加分

=(实际发生项条目实得分之和/实际发生项条目应得分之和)

*100%+优选项实际发生条目加分之和

98.1

续表

评价指标

条文说明

类别

评分

范围

平均分

2.1

应根据就地取材的原则进行材料选择并有实施记录

根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50378)中第,就地取材是指材料产地距离施工现场500km范围内。

控制项

“符合要求”

或“不符

合要求”“不符合要求”者为非绿色施工项目

符合要求

2.2

应有健全的机械保养、限额领料、建筑垃圾再生利用等制度

现场机械保养、限额领料、废弃物排放和再生利用等制度健全、做到有据可查、有责可究。

控制项

符合要求

2.3

材料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施工应选择绿色、环保材料

2、临建设施应采用可拆迁、可回收材料

3、应利用粉煤灰、矿渣、外加剂等材料降低混凝土和砂浆中的水泥含量:

粉煤灰、矿渣、外加剂等新材料渗量、使用要求、施工条件、原材料等因素通过试验确定

本条规定了材料选择的三个方向:

要求建立合格供应商档案库,材料采购做到质量优良、价格合理,所选材料应符合以下规定:

1、《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的要求。

2、GB18580~18588的要求

3、混凝土外加剂应符合《混凝土外加剂中释放氨的限量》(GB18588)的要求。

一般项

0~2.0

1.8

2.4

材料节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采用管件合一的脚手架和支撑体系

2、应采用工具式模板和新型材料,如铝合金、塑料、玻璃钢和其他可再生材质的大模板和钢框镶边模板

3、材料运输方法应科学,4、应降低运输损耗率

4、应优化线材下料方案

5、面材、块材镶贴,应做到预先总体排版。

6、应因地制宜,采用新科技、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

7、应提高模板、脚手架体系的周转率。

本条规定了材料节约的七个方面:

强调从实际出发,采用适于当地情况,利于高效使用当地资源的四新技术。

如:

“工字梁”、模板早拆体系、高效钢材、高强混凝土、自防水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竹材、木材和工业废渣废液利于等。

一般项

0~2.0

1.8

续表

序号

评价指标

条文说明

类别

评分

范围

平均分

2.5

资源再生利用应符合下列规定:

1、建筑余料应合理使用

2、板材、块材等下脚料和散落混凝土及砂浆应科学利用

3、临建设施应充分利用既有建筑物、市政设施和周边道路

4、现场办公用纸分类摆放,纸张应两面使用,废纸应回收。

一般化

0~2.0

2

2.6

应编制材料计划,应合理使用材料

优选项

{1,0.5,0}

0.5

2.7

应采用建筑配件整体化或建筑构件装配化安装的施工方法

优选项

{1,0.5,0}

0

2.8

主体结构施工应选择自动提升、顶升模架或工作平台

优选项

{1,0.5,0}

0

2.9

建筑材料包装物回收率应达到100%

现场材料包装用纸质或塑料、塑料泡沫质的盒袋均要分类回收,集中堆放。

优选项

{1,0.5,0}

0.5

2.10

现场应使用预拌砂浆

预拌砂浆可集中利用粉煤灰、人工砂、矿山及工业废料和废渣等。

对资源节约、减少现场扬尘具有重要意义。

优选项

{1,0.5,0}

0

2.11

水平承重模板应采用早拆支撑体系

优选项

{1,0.5,0}

0

2.12

现场临建设施、安全防护设施应定型化、工具化、标准化

优选项

{1,0.5,0}

0.5

要素评价得分:

要素评价得分=一般项折算分+优选项加分=(实际发生项条目实得分之和/实际发生项条目应得分之和)×100+优选项实际发生条目加分之和

96.5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评价

续表

评价指标

条文说明

类别

评分

范围

平均分

3.1

签定标段分包或劳务合同时,应将节水指标纳入合同条款

施工前,应对工程项目的参建各方的节水指标,以合同的形式进行明确,便于节水的控制和水资源的充分利用

控制项

“符合要

求”或“不符

不符合

要求”。

“不符合

要求”者

为非绿色

施工项目

符合要求

3.2

应有计量考核记录

控制项

符合要求

3.3

节约用水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根据工程特点,制定用水定额

2、施工现场供排水系统应合理适用

3、施工现场办公区、生活区的生活用水应采用节水器具,节水器具配置率应达到100%

4、施工现场的生活用水与工程用水应分别计量

5、施工中应采用先进的节水施工工艺

6、混凝土养护和砂浆搅拌用水应合理,应有节水措施

7、官网和用水器具不应有渗漏

本条规定了节约用水的七个方面:

1、针对各地区工程情况,制定用水定额指标,使施工过程节水考核之有据。

2、供,排水系统指为现场生产生活区食堂、澡堂、和车,要进行道路辆冲洗配置的给水排水水处理系统。

3、节水器具指水龙头、花洒、水箱等单件器具。

4、对于用水集中的冲洗点、集中搅拌点等,要进行定量控制

5、针对节水目标实际,有限选择利于节水的施工工艺,如混凝土养护、管道通水打压,各项防渗漏避水及喷淋试验等,均采用先进的节水工艺。

6、施工现场尽量避免现场搅拌,优先采用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

必须现场搅拌时,要设置水计量检测和循环水利用装置。

混凝土养护采取薄膜包裹覆盖,喷涂养护液等技术手段,杜绝无措施浇水养护。

7、防止官网渗漏应有计量措施。

一般项

0~20

1.8

续表

评价指标

条文说明

类别

评分

范围

平均分

3.4

水资源的利用应符合下列规定:

1、基坑降水应储存使用

2、冲洗现场机具,设备,

车辆用水,应设立循环用水装置

本条规定了水资源利用的两个方面:

1、计量减少基坑外抽水。

一些地下水位高的地区,很多工程有效长的降水周期,这部分基坑降水应尽量合理使用

2、尽量使用非传统水源进行

车辆、机具和设备冲洗;使用城市管网自来水时必须建立循环用水装置不得直接排放

一般化

0~2.0

1.8

3.5

施工现场应建立基坑降水再利用的收集处理系统

施工现场应对地下降水、设备冲刷用水、人员洗漱用水进行收集处理,用于喷洒路面、冲厕、冲洗机具。

优选项

{1,0.5,0}

0

3.6

施工现场应有雨水收集利用的设施

优选项

{1,0.5,0}

0.5

3.7

喷洒自来水路面、绿化浇灌不应使用

为减少扬尘,现场环境绿化、路面降尘使用非传统水源

优选项

{1,0.5,0}

1

3.8

生活、生产污水应处理并使用

将生产、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和利用

优选项

{1,0.5,0}

0.5

3.9

现场应使用经验合格的非传统水源

现场开发使用自来水以外的非传统水源进行水质检测,并符合工程质量用水标准和生活卫生水标准。

优选项

{1,0.5,0}

0.5

要素评价得分:

要素评价得分=一般项折算分+优选项加分=(实际发生项条目实得分之和/实际发生项条目应得分之和)×100+优选项实际发生条目加分之和

94.5

附表4-1-4节能与能源利用评价

评价指标

条文说明

类别

评分

范围

平均分

4.1

对施工现场的生产、生活、办公和主要耗能施工设备应设有节能的控制措施

施工现场能耗大户主要是塔吊、施工电梯、电焊机及其他施工机具和现场照明,为便于计量,应对生产过程使用的施工设备、照明和生活、办公区分别设定用电控制指标。

控制项

“符合要求”或“不符合要求”(不符合要求者为非绿色施工项目)

符合要求

4.2

对主要耗能施工设备应定期进行耗能计量核算

建设工程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和管理应执行现行国家标准《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和管理通则》(GB17167)。

施工用电必须装设电表,生活区和施工区应分别计量;应及时收集用电资料,监理用电节电统计台账。

针对不同的工程类型,如住宅建筑、公共建筑、工业厂房建筑、仓储建筑、设备安装工程等分析、对比、提高节电率。

控制项

符合要求

4.3

国家、行业、地方政府明令淘汰的施工设备、机具和产品不应使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第十七条:

静止生产、进口、销售国家明令淘汰或者不符合强制性能源效率标准的用能设备、生产工艺。

控制项

符合要求

4.4

临时用电设施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采用节能型设施

2、临时用电应设置合理,管理应齐全并应落实到位

3、现场照明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的规定

本条规定了选择临时用电设施的原则

1、现场临电设备、中小型机具、照明灯具采用带有国家能源效率标识的产品。

一般项

0-2.0

1.8

续表

评价指标

条文说明

类别

评分

范围

平均分

4.5

机械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采用能源利用效率高的施工机械设备

2、施工机具资源应共享

3、应定期监控重点耗能设备的能源利用情况,并有记录

4、应建立设备技术档案,并应定期进行设备维护、保养

本条规定了节能与能源利用中机械设备的四个方面:

1、选择功率与负载相匹配的

施工机械设备,机电设备的配置可采用节点型机械设备,如逆变式电焊机和能耗低、效率高的手持电动工具等,以利节点;机械设备宜施工节能型油料添加剂,在可能的情况下,考虑回收利用,节约油量。

2、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合理

安排施工顺序、工作面,以减少作业区域的机具数量,相邻作业区充分利用共有的机具资源。

3、避免施工现场施工机械空

载运行的现象,如空压机等的空载运行,不仅产生大量的噪声污染,而且还会产生不必要的电能消耗。

4、为了更好地进行施工设备

管理,应给每台设备建立技术档案,便于维修保养人员尽快准确地对设备的整机性能作出判断,以便出现故障及时修复;对于机型老,效率低,能耗高的陈旧设备要及时淘汰、代之以结构先进、技术完善、效率高、性能好及能耗低的设备,应建立设备管理制度,定期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性能可靠、能源高效利用。

一般项

0--2.0

1.8

续表

评价指标

条文说明

类别

评分

范围

平均分

4.6

临时设施应符合下列规定:

1、施工临时设施应结合日照和风向等自然条件,合理采用自然采光、通风和外窗遮阳设施

2、临时施工用房应使用热工性能达标的复合墙体和屋面板,顶棚宜采用吊顶

本条规定了节能与能源利用中临时设施的两个方面:

1、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50033),在同样照度条件下,天然光的辨认能力优于人工光,自然通风可提高人的舒适感。

南方采用外遮阳,可减少太阳辐射和温度传导,节约大量的空调、电扇等运行能耗,是一种节能的有效手段,值得提倡。

2、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规定,在保证相同的室内环境参数调节下,建筑节能设计与未采取节能措施相比,全年采暖通风、空气调节、照明的总耗能应减少50%。

这个目标通过改善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提高空调采暖设备和照明效率实现。

施工现场临时设施的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应参照执行,围护墙体、屋面、门窗等部位,要使用保温隔热性能指标达标的节能材料。

一般项

0--2.0

1.6

4.7

根据当地气候和自然资源条件,应合理利用太阳能或其他再生能源

可再生能源是指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非化石能源。

国家鼓励单位和个人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太阳能供热采暖和制冷系统、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等。

我国可再生资源在施工中的利用还刚刚起步,为加快施工现场对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应用步伐,应予以鼓励。

优选项

{1,0.5,0}

0

续表

评价指标

条文说明

类别

评分

范围

平均分

4.8

材料运输与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建筑材料的选用应缩短运输距离,减少能源损耗

2、应采用能耗少的施工工艺

3、应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和施工进度

4、应尽量减少夜间作业和冬期施工的时间

本条规定节能与能源利用中材料运输与施工的四个方面:

1、工程施工使用的材料宜就地取材,距离施工现场500km以内生产的建筑材料用量占工程施工使用的建筑材料总重量的70%以上。

2、改进施工工艺,节能降耗。

如逆作法施工能降低扬尘和噪音,减少材料消耗,避免使用大型设备的能源。

3、绿色施工倡导在既定施工目标条件下,做到均衡施工、流水施工。

特别要避免突击赶工期的无序施工、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现象。

4、夜间施工作业不仅施工效率低,而且需要大量的人工照明,用电量大,应根据施工特点,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

如白天进行混凝土浇捣,晚上养护等。

同样,冬季室外作业,需要采取冬季施工措施,如混凝土浇捣和养护时,采取电热丝加热或搭临时防护棚用煤炉供暖等,都将消耗大量的热能,是应该避免的。

一般项

0--2.0

1.8

4.9

临时用电设备应采用自动控制装置

优选项

{1,0.5,0}

0

4.10

应使用国家、行业推荐的节能、高效、环保的施工设备和机具

优选项

{1,0.5,0}

0.5

4.11

办公、生活和施工现场,采用节能照明灯具的数量应大于80%

优选项

{1,0.5,0}

1

4.12

办公、生活和施工现场用电应分别计量

优选项

{1,0.5,0}

0.5

要素评价得分:

要素评价得分=一般项折算分+优选项加分

=(实际发生项条目实得分之和/实际发生项条目应得分之和)×100+优选项实际发生条目加分之和

95.3

附表4-1-5节地与土地资源保护评价

评价指标

条文说明

类别

评分

范围

平均分

5.1

施工现场布置应合理并应实施动态管理

施工现场布置实施动态管理,应根据工程进度对平面进行调整。

一般建筑工程至少应有地基基础、主体结构工程施工和装饰装修及设备安装三个阶段的施工平面布置图。

控制项

“符合要求”或“不符合要求”

(“不符合要

求”者为非绿色施工

项目)

符合要求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