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浙江卷.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129716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743.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浙江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浙江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浙江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浙江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浙江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浙江卷.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浙江卷.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浙江卷.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浙江卷.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浙江卷.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浙江卷.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浙江卷.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浙江卷.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浙江卷.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浙江卷.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浙江卷.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浙江卷.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浙江卷.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浙江卷.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浙江卷.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浙江卷.docx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浙江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浙江卷.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浙江卷.docx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浙江卷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姓名________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__

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全卷共12页,选择题部分1至7页,非选择题部分8至12页。

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共14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试卷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选择题部分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表1为2005年联合国城市研究机构发布的关于日本、沙特阿拉伯、泰国、英国等四国的城市化水平表。

完成1~2题。

表1

国家

城市化水平(%)

90

83

66

32

 

1、甲、乙、丙、丁一次代表的国家是

A.日本、英国、泰国、沙特阿拉伯

B.日本、英国、沙特阿拉伯、泰国

C.英国、沙特阿拉伯、日本、泰国

D.英国、日本、沙特阿拉伯、泰国

2、下列关于乙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出生率低

B.人口集中在东南沿海城市

C.人口集中在中部平原城市

D.人口集中在绿洲城市

某校学生于台风过后,前往某山区实习,观测溪谷的变化情况。

图1为学生实习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

完成3-4题。

3.学生在实习中可以得知的是

A.溪谷的坡度;溪谷的蒸发量

B.溪谷的蒸发量;溪流的水深和流速

C.溪谷的台风降雨量;堆积物粒径大小

D.溪谷的坡度;堆积物粒径大小

4.学生在溪谷的观测点是

A.甲、乙

B.甲、丙

C.乙、丁

D.乙、戊

十八世纪墨累——达令盆地开始种植小麦,饲养绵羊,现已成为澳大利亚主要的农产品输出地,随着农场规模、数量的扩大与墨累河河水引用过多,该地陆续出现了一些环境问题。

读图2(粗箭头代表主要流向,细箭头代表次要流向),完成5-6题。

5.下列农业经营模式中,最能说明上述农业地域类型特征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6.目前该盆地最有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是

①土壤盐碱化

②河水流量增多,河口附近侵蚀作用增强

③钙中的水生动植物大量繁殖

④湿地萎缩,牧草生长不良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某市寻找合适布局工厂的地点,该厂址要满足两个条件:

地形平坦;

距河流1km范围内。

图3中“空间资料”是该市地形与河流的空间分布,每一小方格代表1km2(该区面积共16km2);“属性资料”是地形和河流的类别资料。

根据选址条件,对照空间资料和属性资料,符合条件为“1”,不符合条件为“0”,若同一小方格内有两种不同属性类别分布时,为求简化,占有面积比例较大的属性作为评估对象。

完成7—8题。

7.图4是四幅“河流”资料的评估值图,其中正确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8.跟据地形、河流两项资料的综合评估,图5中适合布局工厂的地点是

A.甲、乙

B.乙、丙

C.乙、丁

D.甲丙

 

图6中,M为赤道与某一经线L1的交点,北半球任一纬线L2上两点Q1、Q2分别位于经线L1的东西两侧。

完成9-10题。

9.若某日晨线和昏线分别经过M、Q1和M、Q2之间经度差达到最大值,则

A.Q1、Q2间地球表面上的最短路线经过北极点

B.M、Q1之间连线与地轴相交

C.M、Q1之点位于同一经线圈上

D.Q1、M、Q2之两点的直立物日影分别朝西、朝东

10.若两个不同日期的晨线分别经过M、Q1和M、Q2且Q1、Q2与L1之间地方时差?

A.可能同是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

B.可能都位于东半球

C.不可能在同一时区

D.不可能出现在不同时区

11.读图7,由于气压高低的变化,使杭州四个呈现多变的现象。

/冬季节的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

C.①②④③

D.③②①④

 

12.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人类社会逐步告别“小国寡人”时代,世界中,与“小国寡人”相关的是

①老子向往的理想社会②屈原追求的“美政”理想

③罗马法的基础④雅典民主制的重要条件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④

D.③④

13.瓷器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象征之一。

图8是宋代部分名窖分布示意图,符合钧窖、定窖、景德窖、耀州窖排列顺序的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②①④③

D.③②④①

14.有学者根据材料一“苜卞都数百万家,尽仰石炭(煤),无一家燃薪(木柴)者”,得出宋代开封生活燃料用煤取代木柴的结论;又有学者根据材料二“赐在京官员柴、炭各有差,柴578万,炭585万”,对上述结论予以反驳。

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

A.两位学者所用材料相互矛盾,结论不能成立

B.材料二否定了材料一,仅用材料一得出的结论难以成立

C.无论材料一还是材料二,都必须?

D.材料一指的是民众,材料二指的是官员

15.清乾隆年间苏州《吴县永禁官吏占用钱江(杭州会馆碑》记载,“商贾捐资,建设会馆,所以便往还而通贸易,或货存于斯,或客栖于斯,诚为集商经营交易时不可缺之所”。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该碑文反应出苏杭之间的商贸联系、

B.会馆为商人出资建造的地方商业中心

C.会馆为旅居异地的同乡商人所组建

D.会馆为同一地域商人活动的重要场所

16.诗人徐志摩(1896-1931)说:

“在24岁以前,我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我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社会契约论)的兴味。

”这段经历可以作为个案反应

A.当时“文学革命”的影响还不大

B.新青年追求“德先生”和“赛先生”

C.当时的青年知识分子并不重理轻文

D.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有一定的片面性

 

17.据地方志记载,民国时期某城市“旧时婚姻居十之七八,新式者不过十侄儿三。

”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A.旧式婚礼因为简便节约更为流行

B.城市尚且如此守旧,更不要说乡村

C.婚姻习俗的新旧变迁有一个过程

D.传统的婚姻观念仍旧为多数人所坚持

18.在西北小山村的土坯墙上,写着醒目的黑色标语:

“打到喝我们血的军阀!

”“打到把中国出卖给日本的汉奸!

”“欢迎一切抗日军队结成统一战线”!

“中国红军万岁!

”这一历史场景最早出现在

A.九一八事变前后

B.一二八事变以前

C.西安事变前后        

D.八一三事变以后

19.社会学家费孝通回忆参加北平市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时说,“踏进会场,就看见很多人,穿制服的,穿工装的,穿短衫的,穿旗袍的,穿西服的,穿长袍的,还有位戴瓜毛的——这许多一望而知不同的人物,会在一个会场里一起讨论问题,在我说是生平第一次。

”从中可以熟悉

A.费孝通是北京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B.会议召开匆忙,代表们还来不急换上正装

C.出席会议的普通工人代表拒绝大多数

D.人民代表会议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20.邓小平说:

“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

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

看对了,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

”这段话主要反映的是

A.经济建设既要防“左”又要反“右”

B.经济体制改革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

C.设立沿海经济特区有必要进行试验

D.市场经济并不是资本主义所独有的。

21.迄今所知,在中国出版的书刊中,最早介绍马克思的是1899年上海广学会变异的《大同学》,其中称:

“其以百工领袖著名者,英人马克思也。

”由此可见

新兴的中国工人阶级找到了自己的领袖

当时介绍到中国的马克思身份是“工人领袖”

19世纪末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

当时的介绍者连马克思是哪国人都没搞清楚

A.

B.

C.

D.

 

22.19世纪诞生的印象主义绘画,追求光色变化中表现对象的整体感,图9中,属于后期印象主义绘画代表作的有

A.

B.

C.

D.

23.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陷入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的困境,一个重要原因是

A.美国无法保持和苏联竞争的势头

B.世界经济朝着区域集团方向发展

C.阿拉伯国家采取有效措施联合斗争

D.美国实行了供给学派和货币学派的主张

24.世界信用卡是商业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

使用银行信用卡

A.可减少现金流通量并缓解通货膨胀

B.相当于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

C.既方便又十分安全

D.可以获得银行指定额度内的货款

25.2011年4月,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E)同比上升5.3%。

为有效控制通货膨胀,政府应采取的财政政策和措施是

A.削减行政开支,减少财政支出

B.增加国家税收,扩建公用设施

C.减少国家税收,减持外国国债

D.增加财政支出,刺激需求增长

26.假如国家将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由2000元上调至3000元,其他条件不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月收入3000元以下的所有居民应缴个人所得税减少

B.月收入超过3000元的所有居民没有得到实惠

C.居民整体可支配收入增加

D.初次分配更加合理

27.每天都会有新的盐分进入海水,海水中也会有一些盐分进入海床沉积层。

新注入的盐分质量与海水里跑掉的盐分数量互相抵消,海水的平均熔盐度保持稳定。

这表明

①量变是质变的必要质变准备②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③静止是一种特殊的运动④物质是运动的物质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8.考古学好比望远镜,可以让我们远望人类的起点和整个历史,考古遗物则如同显微镜,可以让我们透视具体的历史事件。

这意味着

①没有对个体的透视,整体就难以把握②没有对整体的理解就无法认识

③没有时间认识就没有来源④没有认识的指导时间就不能深入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9.2011年初以来,社会动荡席卷中东、北非众多阿拉伯国家,一些国家甚至出现政权更迭和内战。

其原因有失业率居高不下、财富分配不公和西方意识形态的影响等。

这表明

①经济状况影响社会的政治制度和设施

②意识形态对社会变化起重要作用

③适合上层建筑的经济基础推动生产力发展

④生产关系是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因素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30.从辩证法的角度看,漫画《羡慕》(作者:

周中华)中双方改变处境的努力最终失败的原因是

①只注意事物发展的前进性,而忽视其曲折性

②只注意事物发展的曲折性,而忽视其前进性

③只注意愿望与效果的同一性,而忽视其斗争性

④只注意愿望与效果的斗争性,而忽视其同一性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31.“竖大拇指”在北美一般被认为是“做得好”的意思,但在澳大利亚就成了无礼的肢体语言;吃面条时发出声音,日本人和韩国人觉得很正常,而英国人可能感到不舒服。

这类现象表明

A.各地的文化几乎没有共同性

B.一种行为是否影响人们的交往取决于特定的文化背景

C.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同一行为的评价是不同的

D.同一行为在不同的文化中会有不同的含义

32.在中国和挪威的自由贸易协定谈判接近尾声时,挪威政府默许诺贝尔委员会把“和平奖”给了中国一个犯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的服刑人员,两国贸易谈判很快中断,中挪关系陷入低谷,这表明

①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②竞争与冲突是国际关系的两种基本形式

③尊重其他国家的正当国家利益十分重要

④中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立场发生了变化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3.2009年以来,一个被称为“茶党”的组织在美国数百座城市发动了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与共和党一起反对奥巴马政府的高税收等政策,其政治影响力逐渐增强。

假设日后“茶党”成为一个小党,根据美国政治传统和现行体制,美国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A.从两党制转变为多党制

B.“茶党”领袖参加总统竞选

C.“茶党”成为国会的多数党

D.共和党和“茶党”实现联合组阁

34.在国家管理形式上,我国也属于代议制,但我国的国家管理形式具有一些与资本主义国家不同的特点,其中最显著、最重要的是

A.我国的地方政权被置于中央政权的统一领导之下

B.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实行民主集中制

C.我国的国家机构中行政机关的权力大于司法机关

D.我国具有民主共和制的政治形式

35.法国之所以被称为半总统半议会制国家,是因为它的

①政权组织形式以总统为国家权力中心,总统掌管最高行政权力

②议会可以通过表决对政府的不信任案来决定政府的去留

③政权组织形式以议会为权力中心,而总统具有任命总理的权力

④总统根据宪法有权任命总理,无权解散议会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非选择题部分(共160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卷上。

36.(30分)图11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表2为图11中甲、乙两城市的气候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圣劳伦斯河是世界上水位最稳定的河流之一,说明其原因。

比较①②河段水文特征的差异。

(12分)

(2)简述“雪带”(降雪量明显多于周边地区)分布的特点,并解释原因。

(8分)

(3)蒙特利尔港是加拿大重要的小麦输出港,简要分析形成的条件。

(10分)

 

37.(26分)图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图13为12中ⅠⅡ两点连线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表3为乙市工业值构成表。

完成下列问题。

(1)说出该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和农业土地利用类型。

你认为沙地和旱地在生态环境治理中应分别采取的主要措施是什么?

(12分)

(2)甲地是我国“西气东输”重要的气源地,说出形成该气源地的地质构造和岩石类型(6分)(3)简述乙市工业结构特点,并解释原因。

(8分)

 

38.(26分)政治文明的演进经历漫长而艰难的过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

......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浓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独制”格局泾渭分明。

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二

寓封建(注:

即分封)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

``````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

``````今之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

``````有司之官``````无肯为其民兴一日之利者,民乌得而不穷,国乌得二不弱?

——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

材料三

……直至近百年来,才发生新的变化。

……皇帝和贵族的专制政权是被推翻了,代之而起的先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接着是地主阶级和大资本阶级联盟的专政……伟大的近代和现代的中国革命,是在这些基本矛盾的基础之上发生和发展起来的。

(着重号为本试卷所加)

——毛泽东《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1939)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和秦朝的主要政治制度。

分析说明周秦政治制度的主要差别。

(8分)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三种“其专在下”、““其专在上”各指什么,材料中顾炎武提出了怎样的思想主张,并予以简要评价。

(9分)

(3)材料三种“新的变化”指什么?

假着重号的文具分别指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近代以来中国社会政治变革的历史趋势。

(9分)

 

39.(26分)今年是苏德战争爆发70周年,苏联解体20周年。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事年表

1939年8月23日苏德签订互不侵犯条约

1939年9月1日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

1942年1月1日《联合国家宣言》签署

1942年7月—1943年2月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1945年2月雅尔塔会议

1945年4月30日苏军攻克柏林

1945年8月8苏联对日宣战

1988年6—7月苏共第19次代表会议,首

次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公开性、民主化和社会主义意见的多元化”

1989年—1990年苏联15个加盟共和国中

14个发生民族骚乱和流血冲突

1990年1月戈尔巴乔夫声称:

“实行多

党制……符合社会的需要

1991年12月苏联正式解体

材料二

冷战时期的批评家曾经指责一些军事联盟如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推动了高昂的军备竞赛,并使地区冲突一直有转变成超级大国之间核对抗的危险。

冷战结束后,赞扬这些军事联盟具有控制冲突升级的能力却成为时尚。

——(美)杰里 •本刊利等《新全球史》

苏联曾经是有用的敌人。

美国相信,不仅要和苏联的军事力量竞赛,还要和苏联的成就竞赛……没有苏联的空间计划,美国人就不可能等上月球……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1991年9月9日)

(1)根据大事年表提到的历史事件爱女,分析苏联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10分)

(2)根据材料二,联系所学知识,概括学术界是怎样评价“美苏冷战”的。

(8分)

(3)从思想、社会和政党政治三个方面,分析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是如何导致苏联解体的。

(8分)

40.(20分)

动漫大片《田螺遗梦》是我国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作品取材于中国民间传说,剔除了其中带有迷信、颓废、庸俗色彩的内容,突出了中国文化和而不同的价值理念。

作品制作运用了目前国际最高水准的动画电影技术,注入了国际动漫作品所特有的神幻色彩,从而使作品更具国际口味。

作品多次参加国际国内动漫节和电影节,摘取了多个奖项,赢得了国内外的好评。

(1)结合材料,说明动漫大片《田螺遗梦》的成功体现了“文化传承与创新”中的哪些道理。

(10分)

(2)动漫大片《田螺遗梦》的创作过程如何体现辩证否定的实质?

(10分)

 

41.(32分)

近年来,东部地区民营企业出现了“用工荒”,一些企业难以找到所需的农民工。

“用工荒”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材料一

我国东部地区民营企业绝大多数属劳动密集型企业,对农民工需求很大。

我国地区发展水平和资源禀赋差异巨大,中西部地区仍保持一段时间工资相对低廉的优势,一些东部企业逐渐向中西部扩张。

随着国家中西部地区开发战略的实施,中西部地区企业用工明显增加。

材料二

材料三

就“用工荒”问题,三位同学各抒己见,小张认为,“用工荒”是一个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一定程度上“慌”了企业,企业和政府都应高度重视,小王认为。

“用工荒’与劳动力价格太低有关,企业只要大大提高工资,“用工荒”就能迎刃而解,企业也没有什么可“慌”的小周则认为,“用工荒”是市场运行过程中的自然现象,不必大惊小怪,只要让“看不见的手”继续发挥作用,“用工荒”问题自然会得到解决。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思想政治的有关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分别指出表4、图14中的经济信息。

(6分)

(2)运用劳动和就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分别评析三伴同学的观点。

(14分)

(3)面对“用工荒”,政府应如何履行其应有的职能?

(1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