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区信息化发展报告.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129819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85.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社区信息化发展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城市社区信息化发展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城市社区信息化发展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城市社区信息化发展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城市社区信息化发展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城市社区信息化发展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城市社区信息化发展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城市社区信息化发展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城市社区信息化发展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城市社区信息化发展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城市社区信息化发展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城市社区信息化发展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城市社区信息化发展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城市社区信息化发展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城市社区信息化发展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城市社区信息化发展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城市社区信息化发展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城市社区信息化发展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城市社区信息化发展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城市社区信息化发展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城市社区信息化发展报告.docx

《城市社区信息化发展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社区信息化发展报告.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城市社区信息化发展报告.docx

城市社区信息化发展报告

 

城市社区信息化发展探析

 

二○一○年九月

 

序言

进入新世纪以来,社区服务在我国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与日俱增。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

“要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扩大基层群众自治范围,完善民主管理制度,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这不仅为社区服务的大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而且要求从新高度、新视角进一步深化对社区服务的理论研究和现实思考。

社区信息化是城市管理及和谐社区建设的基础环节,是加强和谐社区的建设和管理、完善社区功能、提升社区服务的有效手段。

通过社区信息化建设,能够为老百姓提供便捷优质的服务,架起政府与百姓之间沟通的桥梁,进一步提高老百姓的生活品位。

本文从中国城市社区的基本概况、中国城市社区信息化的发展阶梯模型、中国城市社区信息化的典型案例以及中国城市社区信息化的初步分析这四个方面对中国城市社区信息化的发展进行初步探析。

一、中国城市社区服务的基本概况

(一)中国城市社区服务的发展历程

1983年,国家民政部开始酝酿城市社会福利工作的改革,提出了国家和社会相结合,采取多种形式的办社会福利事业的思路。

1984年,提出了“社会福利社会办”的指导思想,并进而提出要面向社会,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发展社会福利事业。

1986年,首次提出在城市开展社区服务。

1987年9月,民政部在武汉召开了城市社区服务座谈会,明确提出了社区服务的内容和任务。

从此,许多大中城市开始了社区服务的实验工作。

1989年,民政部在杭州召开社区服务工作会议,总结推广了全国各地开展社区服务的基本经验,形成了进一步发展社区服务的新思路,强调上靠政府、下靠基层社区,争取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以社会效益为目的、经济效益为手段,走“以服务养服务”的道路等,社区服务在全国正式推开。

199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正式实施,明确“居民委员会应当开展便民利民的社区服务活动”。

到1992年底,全国70%多的城市街道社区都系统地开展了社区服务工作,建成了10万多个社区服务设施。

1993年,民政部等14个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加快社区服务的意见》,明确提出了社区服务是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服务中的重要行业,提出社区服务的发展目标和基本任务,制定了相关的保护政策。

该文件的出台,把中国城市社区服务推上了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的良性运行轨道。

1994年,民政部在上海召开全国社区服务经验交流会,重申社区服务“以福利服务为宗旨和坚持社会效益为主”的基本原则,社区服务进一步向着规范化、标准化的方向发展。

1995年,民政部颁布《全国社区服务示范城区标准》和《全国社区服务示范城区评审办法》,为社区服务在全国推广提供范式。

到1999年底,全国城市拥有社区服务设施13万个,综合服务中心5055个,便民利民服务网点26万个,社区服务规模不断扩大。

纵观中国城市社区服务的发展历程,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城市社区服务是中国社会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是改革开放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2)城市社区服务是城市社区建设的龙头和骨干。

只有“以拓展社区服务为龙头,不断丰富社区建设的内容,增加服务的发展项目,促进社区服务网络化和产业化”,“把为民服务作为社区一切

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胡锦涛,2001)才能保证社区建设的正确方向,带动社区建设快速发展。

(3)城市社区服务是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的重要依托。

只有发展社区服务,依托社区服务,寓管理于服务之中,才能构建起以社区为主要形式的新型城市基层管理体制,保证社会稳定。

(4)城市社区服务是中国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解决社会问题和提供服务保障的重要支撑,是发展繁荣城市经济、扩大城市就业的重要途径。

(二)中国城市社区服务的内涵与外延

关于城市社区服务的含义,国内理论学术界和实际工作部门众说纷纭。

可以概括为广义说和狭义说两大派系。

狭义的城市社区服务,仅指社区福利性、公益性(非营利性)服务,不包括商业性的服务。

广义的社区服务,不仅包括社区福利性、公益性服务,而且包括一定程度的商业性或“准商业性”的便民利民的生活服务,以及为社区内企事业组织提供的后勤保障服务。

狭义说的理论依据在于国外社区照顾和社区服务理念,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社区服务一般是指社区福利性、公益性服务,不包括商业性服务。

狭义说还担忧,基层社区组织如果开展商业性服务,就可能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失去居民的归属和认同。

与此不同,广义说则以中办发【2000]23文件的‘三个面向”,即“面向社区居民的便民利民服务,面向社区单位的社会化服务,面向下岗职工的再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化服务”为理论依据,既包含了狭义社区服务的性质和内容,把社区福利性、公益性服务看做是社区服务的核心内容;又把一定程度的社区商业性、有偿性服务纳入了社区服务体系之中,解释出社区服务社会化、产业化的发展方向。

城市社区服务不仅要坚持福利性,而且还要福利性、商业性兼重,这是城市社区服务信息化的总体趋势。

当前城市社区服务一般具有以下基本要素:

(1)社区服务的倡导者是官方机构,即各级党委和政府;

(2)社区服务的组织者实施者主要是城市街道和社区层面;

(3)社区服务的对象主要是城市居民,也有社区企事业单位;

(4)社区服务的内容既包括社区福利性服务、公益性服务,又包括便民生活服务。

社区服务,是指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倡导和推动下,以街道、社区为主体,整合社区资源,动员社区力量,为社区成员提供福利性服务、公益性服务和便民生活服务,不断满足社区成员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过程。

(三)中国城市社区服务的特征分析

中国城市社区服务不仅有别于商业经营服务等其他服务,而且有别于西方欧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社区服务,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1)基本原则在于以人为本,服务社区。

把不断满足社区成员的物质文化需要作为社区服务的出发点和归宿,把解决社区居民尤其是弱势人群的基本物质文化需求作为社区服务的首要任务,把满足绝大多数社区成员普遍而又迫切的需要作为拓展社区服务的工作重点,把促进社区成员的全面发展作为社区服务的重要目标,把社区最广大群众的受益率、满意率和参与率作为衡量社区服务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2)服务内容强调“四个面向”。

一是面向各类弱势群体和优抚对象开展福利服务,这是社区服务的最基本内容和最基本任务,集中体现着社区服务的本质特征。

二是面向普通居民群众开展便民生活服务。

这部分服务内容占很大比重,并且显示着社区服务业的广阔发展前景。

三是面向企事业单位和机关团体开展“后勤保障”服务。

此是经济转轨与社会转型的客观要求,而且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四是面向下岗失业人员开展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

这些内容表明,中国城市社区服务具有“福利服务”和“方便群众生活”双重任务,发挥着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双重功能。

(3)服务性质强调福利服务和经营性服务有机结合,无偿、低偿和有偿服务相结合。

福利服务是社区服务的最基本属性,但在现阶段,我国城市社区福利服务的范围和水平都比较有限,都主要局限于为弱势群体提供无偿、低偿服务,或者围绕社区成员的最基本需要提供公益性服务。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区福利服务的范围、水平会不断扩大和提升,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社区服务实践表明了这一点。

与此同时,凡是面向普通居民群众和企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的社区服务项目则以有偿服务或经营性服务为主,这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也是基于中国国情的一种相对合理的现实选择。

(4)运行机制强调政府主导,社会广泛参与。

政府的主导作用突出表现为推动、管理社区服务业健康发展,增加社区服务投入,兴办基础性、示范性的社区福利服务设施和服务项目,资助社会力量兴办社区福利服务事业,履行政府职责范围内的低保、优抚、助残、再就业和老年人福利服务等项职能。

政府主导并非意味着政府主办,更不意味着政府包办。

事实上,自社区服务开展以来,党和政府就一直号召和动员社会各方面广泛参与,并且形成了社区居民、社区内单位和民间组织等参与主体。

其中,社区居民是最基本的参与力量,社区内单位和民间组织是重要力量。

实践表明,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运行机制符合中国国情,也是中国城市社区服务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

(5)发展思路强调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分类扶持。

所谓整体推进,主要是指全面发展社区服务,逐步形成服务种类比较齐全,服务对象比较广泛,服务数量和质量比较协调,地区发展比较均衡的新型社区服务体系。

所谓重点突破,主要是指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从各地区、各社区的实际情况出发,突出解决社区服务的薄弱环节、重点部位、关键问题。

所谓分类扶持,主要是指区分不同地区、不同项目给予不同的扶持政策,采取不同的扶持方式。

(6)发展方向强调社会化、产业化。

社会化意味着服务主体和投资主体多元化,服务对象公众化。

通过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国家、集体、个人多渠道投资,形成社区服务多种形式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不仅为各类弱势人群包括下岗失业人员提供社区福利服务,而且为普通居民群众提供便民生活服务,为社区内的企事业单位和机关、团体提供后勤保障服务,使社区服务对象扩大到社区全体成员。

在大力推进社区服务社会化的基础上逐步推进社区服务产业化进程,使社区服务从零零散散的活动逐步发展为服务业中的一个成规模的就业市场和国民收入的重要领域,亦即发展为第三产业中的一个重要产业,使社区服务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

(7)操作层次强调以基层社区尤其是以基层法定社区为主要操作单元,构建城区、街道、居委会三个层次一体化的操作格局。

十几年来,中国城市社区服务主要是依托这三级辖区共同体和三级法定社区组织开展起来的。

其中,居委会层次是最基础的操作单元,具有社区服务总体系中的“前沿阵地”的功能。

大部分街道辖区共同体层面形成了相对比较完整的社区服务体系。

越来越多的城区通过行使社区服务职能,兴办社区服务中心,在社区服务总体系中发挥着示范、指导和“龙头”作用。

于是便有了城区、街道、居委会三级服务网络、三个服务层次的明显特征。

尽管这个特征带有一定的行政色彩,不为某些学者所认同,但它在实践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8)服务方式强调多样化基础上的志愿服务、邻里互助和设点服务。

社区志愿服务是社区服务和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种重要形式。

在我国大部分城市社区,主要以志愿服务形式来开展福利性、公益性工作。

随着社会的进步,社区志愿服务还会进一步发展。

邻里互助虽然具有局限性,但其固有的成本较低、方便、及时,以及可以增强社区凝聚力等明显优点,使其成为我国城市社区服务的普遍形式,并且具有一定的发展前景。

设点服务主要是指设置专门服务场所(地)为社区成员提供服务,开办各种类型的社区服务中心(站)便属于这种服务形式。

它可以弥补邻里互助的不足,可以促使社区服务上规模、上档次。

它与志愿服务、邻里互助的有机结合,构成了中国特色的社区多样化服务方式。

(四)中国城市社区服务功能的分析

社区服务的功能亦即社区服务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开展社区服务对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对于解决社会问题、实现社会整合,对于促进社会和社会公正的实现,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等,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发挥着重要的功能。

社区保障功能。

是社区服务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功能。

社区服务的主要任务就是提供福利服务;提供便民利民服务;面向单位企事业单位开展“企业为社区,社区为企业”的双向服务。

这些都是社区服务保障功能的体现。

社会整合功能。

是社区服务最本质的功能。

它协调和调整了社区居民之间以及居民与各类社区组织之间的利益关系,促进了社区成员的参与意识,提高了社区成员的社区认同感、归属感和凝聚力。

共享的社区环境,使不同的社会阶层具有了共同的利益基础。

这种有分有合的利益格局需求,为社区服务整合功能的实现提供了现实的基础,而社区服务水平的提高,内容的拓展,客观上又增强了社区各方的整合功能。

价值实现功能。

是社区服务较高层次的功能。

它主要包括两个含义,第一是通过社区服务的事实,或可达到维护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权利的目的,或可达到满足不同居民对服务的需求,并目_提高生活的质量和价值。

第二是国家、各类社会、服务机构与组织通过对社区服务的供给、居民之间通过互助性的服务,可实现全社会的人道主义的以及社会平等与社会公正的价值观,也可拓展或提升参与社区服务之居民的社会价值。

二、社区信息化的相关概念理论

(一)社区信息化的概念

社区信息化伴随着城市信息化快速发展起来,尤其是2005年初中央提出建设“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以来,社区信息化更被赋予特殊的意义。

社区信息化,是中国根据自身组织结构特征独创的概念。

西方国家并没有中国的市、区、街、居如此完备的组织管理体系,更没有居委会这个在政府与公众之间具有宪法授权、发挥中介桥梁作用的群众性自治组织。

中国的社区信息化概念涵盖了广泛的内容。

2007年,民政部和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共同起草的《关于推进社区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中,明确提出满足政府、公众、企业与社会多重需求的社区信息化定位。

中国社区信息化的意义,绝不是居委会电子化,也不是基层政府工作电子化,而是代表社区居民,借助政府信息系统,构建起联通政府、企业与社区居民,以社区为单位的公众信息平台。

这个平台是汇聚居民信息的基础,是联通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桥梁,是社区、居民反映诉求、消除矛盾、参与治理的通道。

可以说,社区信息化包括了这样几层基本含义。

一是实现社区基层工作信息化、社区组织活动信息化,加强居民沟通,提高社区自治能力的过程。

二是由政府主导建设,代表居民和社区利益,促进部委、行业等信息与地域性社区信息整合的过程,以支持科学决策,消除信息孤岛,促进信息共享,实现方便居民服务社区的目的。

三是通过社区信息平台建设,加强社会对话,消除矛盾冲突,提高居民参与能力,实现以居民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为核心的基层民主建设和社会共治。

从体系结构上讲,社区信息化的基本框架可以由下图概括:

即三层体系;

①外部环境体系:

政策支持、投资机制、应用培训和宣传。

②基础设施建设体系:

通信线路的架设,软硬件的配置。

③社区管理服务软件体系,其功能模块包括:

社区管理信息化、社区服务信息化、智能小区与物业管理信息化、居民家庭生活信息化等

因此,社区信息化建设的支撑是政策环境,基础是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社区管理服务软硬件的配置以及相应的管理流程、服务内容的优化。

它的核心是信息资源的整合和利用以及上下左右之间的互联互通,最大限度地为民、便民、利民,造福一方。

从技术层面来说,社区信息化是通过信息网络技术将管理、服务的提供者与每个社区居民相连接的信息化社区。

信息化社区是现实社区与由信息网络技术所营造的虚拟社区的有机结合,也是现实社区的映射和扩展。

它使社区居民与社区管理者、各级政府以及工商企业、事业单位的服务者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密切。

因此,信息化社区既受现实社区地域范围、管理权限、服务对象的限制又有信息网络超越这些限制的延伸和拓展。

它是政务信息化、商务信息化乃至城市信息化、社会信息化的“末梢”,更是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体现。

(二)社区信息化的发展阶梯模型

第一阶段初级应用:

这是社区信息化初始阶段。

主要工作目标是解决社区居委会和社区服务站电脑配备和工作文档电子化问题。

这一阶段主要完成社区信息化从无到有的过程。

第二阶段平台建设:

这是社区信息系统建设阶段。

主要工作目标是推进包括基础设施、平台、网络、软件、社区基础数据库的平台建设;多种服务渠道(呼叫中心、门户网站、数字互动电视、移动通信等)建设;居委会电子化办公(包括电子台账,工作流程管理等)、社区党建和社区组织的信息化应用;社区连接居民的多种信息通道建设,开始为居民提供信息化服务;为居民搭建联通政府、企业和社区的互动平台。

这一阶段主要完成社区平台建设,满足社区自治需求,为扩大社区参与范围,提高综合服务能力做好准备。

第三阶段系统对接:

这是通过与其他系统对接,不断扩展社区信息系统功能应用的阶段。

主要工作目标是实现电子政务系统、商业服务系统等与社区信息平台的对接。

实现跨部门的业务流程整合,为居民提供方便、易获得的公共服务。

建立上下贯通的政民互动通道和居民诉求通道,让政府和社会公共资源围着居民百姓的需求和诉求转动。

实现社区信息系统与社会应急系统、商业服务系统、公共服务系统、公共管理系统的对接,搭建居民参与治理的桥梁,建立居民监督评价机制,培养社区公民意识。

这一阶段主要完成系统对接,扩展社区信息系统的功能应用,突出方便居民获得的政府公共服务,建设居民可参与的、突出共同治理理念的信息沟通渠道。

第四阶段应用联动:

这是通过与其他系统的应用联动,充分显示社区信息化应用效果的阶段。

主要工作目标是实现社区信息化跨系统的应用联动。

突出的是后台应用流程重组,前台一站式无缝服务让每一个居民以最便利的方式获得最个性化的服务;社区互动平台充分发挥沟通、对话、协调、化解矛盾的功能,保证决策听证制度落到实处,促使社会组织积极参与社区建设,携手解决社区居民的需求和诉求,共建和谐社会。

社区信息成为政府决策、企业发展、社区服务不可或缺的基础,信息共享成为社会共识,建立起社会的共享数据库和统一的经各专业部门认证的共享数据,建立公共信息定期更新、发布制度;形成公共服务、公益服务、商业服务和社会管理的公众监督、参与和评价机制。

这一阶段要基本实现方便居民服务社区的核心目标,完成社区居民向社区公民的转变,以和谐社区构建和谐社会。

第五阶段持续变革:

这是社区信息化持续发展持续变革的阶段。

在这一阶段,社区信息服务能力得到持续提高。

信息技术与新型社区关系相互融合,形成新的服务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站式无缝服务成为普遍模式。

共享、共治、共同参与成为社区公民文化的主要特征。

学习、创新、持续自我发展,成为社区能力建设的核心。

三、中国城市社区信息化的典型案例

近年来,各地普遍开展以专项社会事务管理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以社区服务为切入点的社区信息化建设工作,构建了社区管理和社区服务的信息平台,在社区管理部门、社区服务机构与社区居民之间架起了桥梁,开创了现代化社区管理和服务的崭新模式。

社区信息化建设主要是整合社区各种资源、促进部门间协同,实现社区服务网络网站、社区服务综合热线、现场实体服务网络“三网联动”以及信息服务与实体服务的“虚实结合”。

根据社区服务信息化的目标,结合我国当前社区服务信息化的实践,社区服务信息化网络模型如下图所示。

目前,各地在城市社区信息化建设方面积极探索,在建设方面各有侧重,下文就结合案例来展开说明。

(一)杭州社区门户网站打造一站式服务

“中国杭州”社区服务门户网站的成功建设将作为社区服务门户网站建设典范,社区服务门户网站的建设可参考“中国杭州”的建设经验。

“住在杭州”是杭州市政府体现杭州作为一个良好居住环境而提出的口号,杭州市社区服务门户网站的建设,将充分响应“住在杭州”的要求,建立一个有鲜明针对性的门户网站,提供更加有效、及时的社区服务,提供方便的交流场所,创造杭州市更好的居住环境。

杭州市社区信息门户网的建设从“便民、为民、利民”的角度出发,连接各社区子网站,形成杭州市社区网络平台;及时向业主传递包括物业公司的公告、通告以及政府、商业、益民等各类实用信息;通过网络把各社区的业主连接起来,方便交流,结识朝夕相处的邻居,维护共同的权益,丰富小区文化;它是虚拟的网络与现实生活中的社区组织结合,共同提供各类利民服务信息,扩大服务对象与服务半径。

同时,通过杭州市社区服务门户网站的建设,将为社区门户的建设提供经验,为今后社区门户在杭州市所属13县(市)区的全面推广做好准备。

(二)北京95156社区服务热线打造一线式服务

96156北京社区服务呼叫热线系统是实现首都信息化的重要工程,是北京市社区服务信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联结全市170个社区服务中心,调动3000家系统服务商为居民提供以家政服务为主的生活服务。

96156社区服务呼叫热线的开通运行,标志着“数字北京”工程进入社区、进入家庭,为社区信息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标志着北京以信息流为主体整合资源的社区服务模式的诞生。

作为社会转型时期过程中出现的一个新事物,96156依托社区服务中心,整合社区服务领域资源,已经成为一个为老百姓排忧解难的平台。

具体来说,一是在社区行业中担当着制定规则的角色。

在目前我国整体家政服务业薄弱,服务缺口与恶性竞争并存的情况下,通过96156的运营,在对纳入96156的广大服务商进行信用管理的过程中,逐渐建立了准入制度,完善了服务标准,有利于规范家政业走向成熟。

二是成为一个“巧理千家务、温暖万人心”的好管家,通过对现实问题的及时解决,为政府分忧,为百姓解愁。

如针对两节期间的“保姆荒”、空巢老人如何过节等,96156积极组织服务商或志愿者采取应对措施。

三是成为一个发动者和组织者。

如送花供餐、疏通管道、除鼠灭虫、酒后代驾等,都可以通过96156这个桥梁和纽带,将分散的社会力量组织起来,将巨大的市场资源整合起来。

据统计,自2002年12月26日96156开通以来,96156系统累计为居民提供服务超过50万次,对于居民提出的服务请求,系统的服务响应率在95%以上,服务质量优良率达到80%以上,受到居民好评。

(三)上海市卢湾区五里桥街道打造一门式服务

以上海市卢湾区五里桥街道为代表的社区信息化模式主要是通过整合政府业务流程,建设社区服务中心,打造面向社区居民的一站式服务。

2001年9月,在上海市信息化办公室的领导下,卢湾区五里桥街道积极转变观念、调整机制,将社区信息化建设主体从政府主办转变为政府主导,社会组织、志愿者团队共同参与,开展了以社区信息化等为主要内容的社区信息化试点工作。

卢湾区五里桥街道按照“一口受理、综合受理、集中受理、电子受理”的要求,于2005年新建起“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推行“一口式”社区信息化服务新机制。

一方面,社区事务处理中心依托社区政务管理系统和居民区信息系统,建立了社区公共管理和服务平台,形成“区-街道-居民区”三级信息采集更新机制,给每个社区的自然人建立了动态电子档案,包括户籍情况、社保情况等。

把整个社区划分为四个责任区,通过网络传送延伸到前台,服务半径缩短到步行10分钟路程之内。

另一方面,社区事务受理中心重新对涉及民生的114个项目进行整合,形成“政务服务、事务服务、生活服务、咨询服务、监督投诉”一体的社区服务模式。

进行整合后,实现两个转变,即服务对象由以弱势群体为主转变为社区全体居民,服务内容由对应职能部门增减项目转变为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的适需服务。

社区服务中心不仅实现了“一门式”服务,更积极打造“一口式”服务,“前台”软,“后台”硬,即前台窗口受理全部的政策咨询和事务受理,进行“一口回复”,一个服务对象可以把全部的要求从一个窗口递进,然后到一个窗口等回复。

通过整合,把原先对应职能部门的28个窗口,按照“咨询、申请、办理、回复”全流程管理,缩减到6个窗口,咨询采用首问责任制、申请实行收件回执制、办理实行效能监察制、答复实行一口回复制。

居民只要在一个窗口就可以得到所需服务。

其中,咨询采用首问责任制,“前台”提供咨询信息后,“后台”打印《告知单》,居民从而知道办事程序以及需要准备的材料。

申请实行收件回执制,当申请人把材料递进后,“前台”审核材料后出具《受理单》,告知办事期限,由申请人确认申请事项,承诺申请材料的真实性。

办理实行效能监察制,《受理单》随申请人资料装入条形码编号信封,由“后台”在规定期限内调查核实、具体办理。

答复实行一口回复制,由“前台”书面答复办理情况,省却了用户的多次查询。

通过这种一口式的服务,可以把流程的复杂放到后面处理,对于用户来说,多项事务可以一次受理,服务效率得到很大的提高,相对简单的事项,可以保证申请人在15分钟内办结。

四、中国城市社区信息化的初步分析

(一)社区信息化建设内容分析

社区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是要构建一个“服务型”的社区信息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