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规划与管理字理.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130382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54 大小:52.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规划与管理字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环境规划与管理字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环境规划与管理字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环境规划与管理字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环境规划与管理字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环境规划与管理字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4页
环境规划与管理字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4页
环境规划与管理字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4页
环境规划与管理字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4页
环境规划与管理字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4页
环境规划与管理字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4页
环境规划与管理字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4页
环境规划与管理字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4页
环境规划与管理字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4页
环境规划与管理字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4页
环境规划与管理字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4页
环境规划与管理字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4页
环境规划与管理字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4页
环境规划与管理字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4页
环境规划与管理字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4页
亲,该文档总共5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环境规划与管理字理.docx

《环境规划与管理字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规划与管理字理.docx(5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环境规划与管理字理.docx

环境规划与管理字理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1环境规划:

环境规划是指为使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把“社会-经济-环境”作为一个复合生态系统,依据社会经济规律、生态规律和地学原理,对其发展变化趋势进行研究而对人类自身活动和环境所做的时间和空间的合理安排。

2环境管理:

依据国家的环境政策、环境法律、法规和标准,坚持宏观综合与微观执法监督相结合,从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入手,运用各种有效管理手段,调控人类的各种行为,协调经济社会发展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限制人类损坏环境质量的活动以维护区域正常的环境秩序和环境安全,实现区域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行为总体。

管理手段包括法律。

经济。

行政、技术、和教育,人类行为包括自然、经济、社会三种基本行为。

3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

是一项依据国家法律规定具体落实各级地方政府对本辖区环境质量负责的行政管理制度。

4城市环境综合整治:

把城市环境作为一个系统整体,以城市生态学为指导,对城市的环境问题采取多层次,多渠道,综合的对策和措施,对城市环境进行综合规划,综合治理、综合控制、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5排污许可证制度:

以污染物总量控制为基础,对污染排放权进行交易管理的制度

6污染限期治理制度对特定的区域内的重点环境问题采取的限定治理时间、治理内容和治理效果的强制措施。

7环境预审制度根据国家的环境保护产业政策、行业政策、技术政策、规划布局和建设项目的生产工艺,在项目立项阶段进行审批。

二简答

1环境规划与管理的作用

▪1、促进环境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2、保障环境保护活动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3、合理分配排污削减量、约束排污者行为

▪4、以最小的投资获取最佳的环境效益

▪5、实行环境管理目标的基本依据

2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原则

▪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原则(是环境规划编制的最重要的基本原则)

▪遵循经济规律,符合国民经济计划总体要求原则

▪遵循生态规律,合理利用环境资源的原则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防患于未然”是环境规划的根本目的之一)

▪系统优化与依靠科技的原则

3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基本任务

▪①全面掌握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资料,编制地区发展的规划纲要

▪②搞好地区内工农业生产力的合理布局

▪③合理布局污染工业体系,形成“工业生产链”

▪④充分合理地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

▪⑤搞好环境保护,建立区域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⑥制定环境保护技术政策,促进规划区域内为保证社会经济协调发展,采取综合的环境工程措施

4、环境规划的类型

(1)按规划期划分

■长远环境规划:

一般跨越10年以上,着重对长远环境目标和战略措施的制定。

■中期环境规划

一般跨越时间为5-10年,5年环境规划一般称五年计划,便于纳入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并同步实施。

(由于我国国民经济计划体系是以五年计划为核心的计划体系,所以五年环境规划也是各种环境规划的核心)

■年度环保计划

是五年计划的年度安排,是分年度实施的具体部署,也可以对五年计划进行修正和补充。

是每一个措施、工程、项目以及任务的具体安排

(2)按环境与经济的辩证关系划分

■经济制约型:

环境保护服从经济发展的要求

■协调型:

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环境制约型:

经济发展目标建立在环境许可基础之上,受到环境保护要求的制约。

(3)按环境要素划分

■污染控制规划

大气污染控制规划:

在城市或城市中的小区进行。

提出基本任务,规划目标,防治措施等。

水污染控制规划:

区域、水域、城市

固体废物污染控制规划:

对规划区内的固体废弃物进行处理、处置、综合利用规划。

噪声污染控制规划:

城市、小区、道路和企业

■质量保护规划

土地利用规划

生物资源利用与保护规划等。

(4)按照行政区划和管理层次划分

(5)按性质划分

生态规划;污染综合防治规划;自然保护规划;环境科学技术与产业发展规划

5简述我国环境规划的发展历程。

(1)探索阶段

(2)研究阶段

(3)发展阶段

(4)深化阶段

6环境规划的基本特征.

⑴整体性---各个组成部分之间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⑵综合性---领域广泛、影响因素众多、对策措施综合、部门协调复杂

⑶区域性----注重因地制宜,突出地方特色

⑷动态性---具有较强的时效性

⑸信息密集---需要吸收处理各类相关的综合信息

⑹政策性强---在实施计划的每一个技术环节中要依据我国现行的环境政策、法规、制度、条例和标准为准绳。

(7)可操作性

(8)广泛性和群众性

7,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内涵

环境规划实际上是一种客服人类经济社会活动和环境保护活动盲目性和主观随意性的科学决策活动,其必须是科学合理的。

环境规划不是理想化的产物,它必须符合一定历史时期的技术和经济发展水平和支持能力。

环境管理:

宏观环境管理:

以国家的发展战略为指导,从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入手,制定一系列具有指导性的环境战略、政策、对策和措施的行为总体。

其实施主体是国家和地方政府微观环境管理:

在宏观的指导下,以改善区域环境质量为目的,以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为内容,以执法监督为基础的环保部门经常性的管理工作。

其实施主体是环保部门。

8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关系

1环境规划是环境管理的重要的内容和主要方法

2环境规划是实行环境管理目标的基本依据

3在现代环境管理中,规划管理是环境管理的首要职能

4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具有目标一致性

9我国环境规划中出现的问题

(1)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型的规划仍然缺乏

(2)新开发区环境规划方法有待完善和发展

(3)环境规划的管理还没有完全走上法制的轨道

(4)缺乏一支素质好、技术力量强的环境规划队伍

(5)规划决策支持系统(PDSS)的研制工作亟待加强

(6)做出的环境规划缺乏足够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10我国环境规划的发展趋势和展望

(1)环境与经济协调型规划继续受到重视并成为热点。

(2)环境规划的技术路线转移将从污染末端控制向生产全过程控制转变。

(3)污染控制方式将更突出区域集中控制

(4)污染物总量控制规划仍为研究重点

(5)生态环境规划越来越被人们重视

(6)环境规划决策系统的建立将会成为研究的重点之一

(7)国际合作和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

三论述

试述我国环境规划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现状:

(1)我国环境规划确立了以可持续发展和科教兴国的战略思想

(2)我国环境规划正逐步规范化,有了全国统一的技术大纲。

规划的编制除主导思想外,还有较为完整的指标体系,并且环境规划的内容也日臻完善。

(3)环境规划正逐步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中

发展趋势:

(1)环境与经济协调规划继续受到重视并成为热点

(2)环境规划的技术路线将从污染末端控制向生产全过程控制转变

(3)环境规划的污染控制方式将更突出区域集中控制

(4)污染物总量控制规划将继续得到青睐。

(5)城市生态规划越来越被人们重视

(6)环境规划决策支持系统的建立将会成为研究的重点之一

第二章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基本理论问题

一名词解释

可持续发展:

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人地系统:

是地球表面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开放的复杂巨系统

环境容量的概念:

是指某一区域环境或某一环境要素环境在自然生态结构与正常能能不受损害,人类生存环境质量不下降的前提下,能容纳的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

环境承载力的概念:

指某一时刻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环境系统所能够承受的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能力阈值

区域复合生态系统:

一定区域内的自然环境要素与人类的社会经济要素之间相互作用d形成统一整体

环境政策:

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环境保护战略的延伸和具体化,是诱导、协调环境政策调控对象的观念和行为的准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定向管理手段。

循环经济:

就是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综合利用融为一体的经济

问答题

如何实施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规划和管理?

(一)理论上的发展

1对传统的经济学的修正

●对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修正即考虑环境后的净国内产值(EDP)和国内收入(EMI)

●重新建立一套自然资源账户,它表示一个特定的国家里,资源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可持续收入的衡量要求对环境资本所提供的各种服务的流程进行价值评估

●产品价格与投资评估考虑三部分成本:

1环境开采或获取成本;2环境净化和损害成本3用户成本(由于当代人使用了这一部分资源而不可能为后代人使用的效益损失)

●建立环境资源价值公式(使用价值和非使用价值)

2一些创新的理论或研究

⏹可持续发展指标

⏹环境影响方程I=P*A*T

⏹损害方程

⏹最大可持续利用

⏹生物物理可持续指数

⏹预期效益理论

3行动上的转变

●可持续发展的实施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

●对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工作思路

●处理好自然资本和人力资本的关系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建立真正的全球伙伴关系

如何贯彻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规划管理

1可持续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研究对象是一个由社会、经济、生态环境三个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系统共同构成的一个巨大的区域复合生态系统,其具有生产、生活、还原三个功能

2可持续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层次研究:

⏹宏观层次的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护总体战略

⏹中观层次的区域生产力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

●微观层次的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费用-效益分析

3研究内容框架

●制定区域环境保护总体战略

●区域环境规划方案的优化

●区域环境综合整治规划

●区域生态建设规划

4人地系统的协调共生

Ds=Dsi+DseDsi表示人地关系的熵产生

Ds=Dsi+Dse小于0时,说明负熵流的输入量抵消系统内部熵产生后有余赢,人地系统系统共生的有序增加

Ds=Dsi+Dse等于0时说明系统外的负熵流于系统内的熵产生总量相等,人地系统协调共生的有序不变

Ds=Dsi+Dse大于0时表明负熵流未输入或输入的量小于系统内熵产生量,则热的系统协调共生的有序度降低,人地关系朝失调的方向发展

5区域复合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社会亚系统包括人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以高密度的人口和高强的消费为特征

●经济亚系统包括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的各个环节

●自然亚系统包括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环境

其基本功能是为生产提供物质信息与产品;为生活提供条件与栖息环境。

这两个功能靠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人口流的流动和循环来

6环境规划方案的费效分析

一)环境费用效益分析

费用和效益的评价准则:

1)效费比即总效益与总费用之比

2)净效益总效益减去总费用的差额

二)环境费用效果分析:

其中的效果是按非货币的其他计量单位计算的

第三章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内容

一名词解释:

1、环境规划目标的概念:

环境规划目标是环境规划的核心内容,是对规划对象(如国家、城市和工业区等)未来某一阶段环境质量状况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所作的规定

2环境评价:

是在环境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数学方法,对环境质量、环境影响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述,旨在获取各种信息、数据和资料

3环境预测的概念:

是指根据人类过去和现有已掌握的信息、资料、经验和规律,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和方法对未来的环境状况和环境发展趋势及其主要污染物和主要污染源的动态变化进行描述和分析。

4环境功能区划的概念:

依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不同地区在环境结构、环境状态和使用功能上的差异,对区域进行的合理划分

5环境规划方案设计的概念:

是在考虑国家或地区有关政策规定、环境问题和环境目标、污染状况和污染削减量、投资能力和效益的情况下,提出具体的污染防治和自然保护的措施和对策。

二问答题

1、确定环境规划目标的原则

(1)以规划区环境特征、性质和功能为基础-----客观性原则

(2)以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思想为依据-----------可持续发展原则

(3)环境规划目标应当满足人们生存发展对环境质量的基本要求

(4)环境规划目标应当满足现有技术经济条件--------保证目标的可行性

(5)环境规划目标要求能坐时空分解、定量化--------保证目标的可实施性

2建立环境规划指标体系的原则

⑴整体性原则

⑵科学性原则

⑶规范性原则

⑷可行性原则

⑸适应性原则

⑹选择性原则

3环境规划指标的类型

(1)环境质量指标

环境质量指标主要表征自然环境要素(大气、水)和生活环境(如安静)的质量状况,一般以环境质量标准为基本衡量尺度;

环境质量指标是环境规划的出发点和归宿,所有其他指标的确定都是围绕完成环境质量指标进行的。

包括:

大气环境质量指标;水环境质量指标;噪音指标

(2)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

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系根据一定地域的环境特点和容量来确定:

其中又有容量总量控制和目标总量控制两种。

前者体现环境的容量要求,是自然约束的反映;后者体现规划的目标要求,是人为约束的反映。

总量指标包括:

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水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固体废物总量控制指标。

(3)环境规划措施与管理指标

环境规划措施与管理指标是首先达到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进而达到环境质量指标的支持性和保证性指标。

(4)相关性指标

相关指标主要包括经济指标、社会指标和生态指标三类。

相关指标大都包含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都与环境指标有密切的联系。

4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的内容

(1)自然环境评价

评价目的:

自然环境评价主要为环境区划和评估环境的承载能力服务。

评价内容:

评价内容:

地质、气候、水文、植被、地形地貌、土壤、特殊价值地区及生态环境

(2)经济社会现状评价

区域相关的经济现状:

生产布局现状分析;生产力发展水平现状分析资源优势和利用现状的分析;经济规模及科技水平分析

区域内相关的社会因素:

社会人口状况分析;社会意识状况分析:

(3)污染源评价

污染源评价是在污染源调查基础上进行的。

根据污染物的发生源对环境影响大小确定主要污染源,主要污染物为污染源的治理规划提供依据。

突出重大工业污染源评价和污染源综合评价

评价方法:

等标污染指数、等标污染负荷和等标污染负荷比

(4)环境质量评价:

指出环境问题的原因,潜在环境隐患

5环境预测的依据

1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主要依据

2规划区的环境质量评价-----基础工作和依据

3经济开发区和社会发展规划中各水平年的发展目标

4村镇及城市建设发展规划、城镇总体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交通运输等有关资料

6环境预测的类型:

(按预测目标可分为)

(1)警告型预测(趋势预测):

指在人口和经济按历史发展趋势增长、环保投资、防治管理水平、技术手段和装备力量均维持目前水平的前提下,未来环境的可能状况。

其目的是提供环境质量的下限值。

(2)目标导向型预测(理想型预测):

指人们主观愿望想达到的水平。

目的是提供环境质量的上限值,是为了使水平年污染物浓度达到环境保护要求,排污系数应有的递减速率及污染排放量应达到的基准。

(3)规划协调型预测(对策性预测):

是指在充分考虑到技术进步、环境保护治理能力、企业管理水平、产业结构的更新换代等动态因素的前提下,对环境质量达到的切合实际的预测。

7、环境预测的主要内容

(1)社会和经济发展预测

社会发展预测重点是人口预测;

经济发展预测重点是能源消耗预测、国民生产总值预测、工业部产值预测。

(2)环境容量和资源预测

(3)环境污染预测

(4)环境治理和投资预测

(5)生态环境预测

(6)社会和经济损失预测

8、环境预测结果的综合分析

(1)资源态势和经济发展趋势分析

(2)环境污染发展趋势分析

(3)环境风险分析:

重大环境问题分析,如全球性环境问题;环境事故分析

偶然的或意外发生的事故对环境或人群安全和健康的危害

9环境功能区划与管理的依据

1保证功能与规划相匹配

2依据自然条件划分功能区

3依据环境的开发利用潜力划分

4依据社会经济的现状、特点和未来发展趋势划分功能区

5依据行政辖区划分

6依据环境保护的重点和特点来划分

10、环境功能区划的类型

(1)按其范围分

城市环境规划的功能区:

如工业区;居民区;商业区;风景旅游或文化娱乐区;卫星城;

区域(省区)环境规划的功能区:

如新经济开发区或开放城市;水源保护区和水源林区;林、牧、农区;

(2)按其内容来分

综合环境功能区划

划分原则:

主要以城市中人群的活动方式以及对环境的要求为分类准则

A)重点保护区

一般指城市中(或城市影响的临近地区)风景游览、文物古迹、疗养、旅游、度假等综合环境质量要求高的地区。

B)一般保护区:

主要是以居住、商业活动为主的综合环境质量要求较高的地区。

C)污染控制区:

新工业区(目前环境质量相对较好,需严格控制新污染的工业区,这类地区应逐步建成清洁工业区。

D)重点治理区:

老工业区(主要指现状污染比较严重在规划中要加强治理的工业区)

E)新建经济技术开发区

部门环境功能区划

大气环境功能区划

a.工业区。

一般难以清理,故居民区一般都与工业区之间有一定间隔

b.商业区。

c.居民区d.文化区

e.交通稠密区。

交通线两侧到以外50m处的范围都划成交通稠密区

f.清洁区。

要求达到一级标准。

B地表水域环境功能区划

a.源头水b.国家自然保护区(属于一类水质标准)

c.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d.鱼类保护区

(二类或三类水质标准:

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贵鱼类保护区、鱼虾产卵去为二类水质标准;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二级保护区、一般鱼类保护区及游泳区为三类水质标准)

e.一般工业用水区(四类水质标准)

f.农业用水区g.一般景观水域(五类水质标准)

C噪声环境功能区划

a.特殊住宅区(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0类区)

b.居民、文教区c.一类混合区(1类区)

d.二类混合区e.商业中心区(2类区)

f.工业集中区(3类区)

g.交通干线道路两侧(4类区)

3)噪音功能区划

a1类环境功能区:

适用于居民住宅、行政办公白天55DB夜间45

2类环境功能区:

商业金融白天60DB夜间50

3类:

工业生产白天65DB夜间55

4类:

交通干线两侧4a类:

高速公路:

白天70DB夜间55

4b类:

白天70DB夜间60

11环境规划方案的设计过程

(1)分析调查评价结果

(2)分析预测的结果(3)详细列出环境规划总目标和各项分目标

(4)制定环境发展战略和主要任务(5)制定环境规划的措施和对策

12环境规划方案的优化(了解)

(1)环境规划方案优化的内涵(需要考虑的问题)

◆区域资源合理利用与工业生产链研究

◆区域环境承载力与污染工业的合理布局

◆区域能源合理结构研究

◆区域水资源合理利用与环境污染综合防治的研究

(2)环境规划方案优化的步骤

分析评价现在和潜在的环境问题

对拟定的规划草案进行效益分析

建立优化模型、选出最佳总体方案

预测方案实施后可能的影响

概算方案投资及投资效果灯

13环境规划管理的决策过程对规划方案的要求

1编制的环境规划管理方案要用弹性

2方案具有应用导向性

3方案具有衔接性与延续性

4方案具有时序性和阶段性

5环境规划管理方案编制始终要体现民主性

14、环境规划方案决策的影响机制(了解)

(1)决策风险的影响

(2)决策时效的影响

(3)社会成本核算的影响(4)决策机会的影响

(5)决策者的素质

决策智商

决策倾向(最高决策者的)

决策方法

15、环境规划实施的基本条件

(1)环境规划纳入总体规划

(2)全面落实环境保护资金

(3)编制年度环境保护计划

(4)实行环境保护目标管理

15如何进行环境规划中环境目标的可达性分析?

环境保护投资分析

技术力量分析

环境管理技术

污染防治技术

技术人才与技术推广

污染负荷削减能力分析:

削减能力有两部分组成:

一是现有的削减能力,通过调查和评价,统计出区域内污染削减的平均水平,估算出其已有削减能力。

二是潜在的削减能力,在现有削减能力的基础上,推演其削减能力,并分析挖掘潜力的可能性,从而概算出今后一定时期该区域可能增加的污染负荷削减能力。

将规划区的污染负荷削减能力与实现目标所要求的削减能力进行比较,据此得出最终的可行性分析结果。

其他分析

 

第四章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技术方法

一名词解释

1环境污染物总量控制:

是在城市边界区域范围内,通过有效的措施,把排入区域的污染总量控制在一定的数量之内,使其达到预定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环境目标的一种控制手段

2容量总量控制即把允许排放的污染物总量控制在受纳环境具体功能所对应的环境标志范围内。

3目标总量控制:

把允许排放的污染物总量控制在管理目标所规定的范围内

4行业总量控制即通过从行业生产工艺着手,通过控制生产过程中资源、能源的投入种类和数量及预防污染物的产生,使排放的污染物总量限制在管理目标所规定的限额内

二简答

1层次分析法的步骤:

明确问题,建立目标、备选方案等要素构成的层次结构模型

建立层次分析结构模型

建立判断矩形阵

层次单排序

一致性检验,CI=0时完全一致,反之越大一致性越差。

综合权重排序

第五章水环境规划与管理

一名称解释

1水环境容量:

在给定水域水文、水力学条件,给定排污口位置和排污方式,满足水域保护目标要求的排污口允许排放量,叫做该水域在上述条件下的允许纳污量。

2水环境承载力:

指某一地区、某一时间、某种状态下水环境对经济发展和生活需求的支持能力。

3水生态系统健康:

满足人类社会合理需求的能力和水生态系统本身自我维持与更新的能力评价方法为生物监测和综合指标法。

4水污染控制系统的最优化:

水污染控制系统的最优化问题,就是利用数学规划方法,科学地组织污染物的排放或协调各个治理环节,以便用最小的费用达到所规定的水质目标。

二简答

1水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基本原则

可持续原则;经济生态化原则;和谐共生原则;自我调控原则;系统优化原则

2水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时空尺度

●空间尺度划分:

流域水环境规划与管理,(具有时间上的稳定性、空间上的可识性,最佳)区域水环境规划与管理(一般以行政为单元,协调性差);企业水环境规划与管理(微观层面的规划与管理)

●时间尺度分为长期、短期、年底

●规划与管理实践中的时空边界选择

3影响水环境容量的因素

水体的特征;污染物特性;水质目标;排污方式

4简述水环境功能分区的原则。

1.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与敏感水域优先保护

1.不得降低现状使用功能兼顾规划功能

2.统筹考虑合理组合,适当考虑潜在功能

3.上下游、区域间互相坚固,适当考虑潜在功能要求

4.合理利用水体自净能力和环境容量

5.与城市发展与产业布局相协调

6.考虑经济技术可行

7.实行可行,便于管理。

5污染负荷分配的方法的异同

●等比例分配方法建立在承认现状的基础上,通过绝对量上的公平进行水污染排放负荷分配,忽略了企业生产工艺、生产设备、水资源利用率、水污染治理水平等多方面差别。

●按贡献分配方法体现了每一个水污染源或水污染控制区平等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