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远程研修历史文本资料二美国民主思想与实践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130616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55.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远程研修历史文本资料二美国民主思想与实践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山东省远程研修历史文本资料二美国民主思想与实践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山东省远程研修历史文本资料二美国民主思想与实践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山东省远程研修历史文本资料二美国民主思想与实践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山东省远程研修历史文本资料二美国民主思想与实践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山东省远程研修历史文本资料二美国民主思想与实践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山东省远程研修历史文本资料二美国民主思想与实践教学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山东省远程研修历史文本资料二美国民主思想与实践教学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山东省远程研修历史文本资料二美国民主思想与实践教学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山东省远程研修历史文本资料二美国民主思想与实践教学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山东省远程研修历史文本资料二美国民主思想与实践教学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山东省远程研修历史文本资料二美国民主思想与实践教学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山东省远程研修历史文本资料二美国民主思想与实践教学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山东省远程研修历史文本资料二美国民主思想与实践教学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山东省远程研修历史文本资料二美国民主思想与实践教学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山东省远程研修历史文本资料二美国民主思想与实践教学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山东省远程研修历史文本资料二美国民主思想与实践教学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山东省远程研修历史文本资料二美国民主思想与实践教学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山东省远程研修历史文本资料二美国民主思想与实践教学设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山东省远程研修历史文本资料二美国民主思想与实践教学设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远程研修历史文本资料二美国民主思想与实践教学设计.docx

《山东省远程研修历史文本资料二美国民主思想与实践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远程研修历史文本资料二美国民主思想与实践教学设计.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山东省远程研修历史文本资料二美国民主思想与实践教学设计.docx

山东省远程研修历史文本资料二美国民主思想与实践教学设计

2011年山东远程研修历史文本二

“美国民主思想与实践”教学设计

美国民主思想与实践

李建红:

(主持人)老师们大家好,我是北京二中的李建红。

在这一讲中,我们将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北美独立战争和美国联邦政体建立的相关内容。

今天我们一起参与讨论的老师有北京二中的郝万清老师和王磊老师。

郝万清:

老师们好!

王磊:

大家好!

李:

在上一讲中我们曾经提到,英、美、法三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是17、18世纪,也就是前工业革命时代最具典型性的、最具影响力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但同时也是各具特色、各有侧重,那么今天这一讲我们主要谈美国,两位老师能否就此先谈一谈,美国独立战争同英、法革命相比,其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从宏观上来说,我们在本课的备课过程中需要把握的中心和主题是什么?

王:

好的,首先我认为应该

〖幻灯片〗

一、从历史本体的角度梳理美国民主思想与实践的历程

1.背景:

自由精神、自治传统、民族意识

王:

其实英、法、美三国的革命同属早期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那他们一定都能共同的体现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一些时代要求,比如说自由平等、天赋人权、保护私有财产、实现公民主权和议会主权……等等这些,但是在每个不同国家的革命过程中,最具影响力的旗帜也是不同的,上一讲中我们谈到英国更多像是在维护传统的旗帜下求创新的,法国革命中最具号召力的口号是权利平等,而美国革命则更多表现为对自由的追求和思考——也就是两百多年来美国的立国精神。

〖幻灯片〗自由女神

王:

所以,美国革命就是一个自由意识觉醒、追求自由和保护自由的过程,美国革命的先驱们所思考的重要的问题不仅仅是如何清除北美的殖民压制,更重要的是在实现独立的基础上如何建立一个新兴国家和新的制度,这个新的政府既能保障公民的自由,又能维护国家的统一,实现公民自由权和主权国家意志之间的统一和平衡,我们在教学中也要把握这一中心思想。

郝:

嗯,接着这个话题我们再多说一些,这种自由的精神在北美早期开拓时代起到了精神支柱的作用,这可能远远比我们今天所能想象和理解到的意义要大的多,与其说当时来到北美的那些欧洲人是殖民者,不如说是拓荒者更恰当一些,因为到时能够到达美洲、并在那里生存下来,都是非常不容易的,我们可以看看这样的描述:

〖幻灯片〗

要筹集到整体移民所需的钱并不容易。

1620年,一个人坐着统舱横渡大西洋所需要的费用相当于现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两个人快速轮船头等舱的费用……根据借贷条件,……除了被视为个人家庭必需品的东西之外,他们到新家将没有任何私人财产……——[美]房龙《美国的故事》

郝:

所以,在这样艰难的环境之下想要生存和发展,早期移民中所体现出的清教徒精神是至关重要的,他们主张禁欲、节俭、有排除万难获得成功的勇气和信心、善于创新、不断地开拓和征服、诚实守信、回馈社会的意识和责任感……等等这些不仅让北美的移民开拓了自己新的家园,而且也孕育了自由精神和自治的意识,只有他们自己,才是新世界真正的主人,所以,美国崇尚自由的这种立国精神,应该是我们这节课离不开的一个核心主题。

李:

其实,两位老师谈到的美国这种自由的立国精神我们也是能很直观的感受到的,一提到美国,学生可能马上就能想到自由女神像、以及一些美国大片中所体现出的美国式的意识形态和思维方式,这些在资源课堂上都可以用以情景的创设,但是,我们也不容忽视的是,我们这节课的时代背景是在17—18世纪,那时一个欧洲移民在北美拓荒的时代,我们用什么样的材料来让学生感受到和认知到那个时代的自由精神呢?

王:

我们可以从“美国历史上的第一份政治契约”——《五月花号公约》作为切入。

〖幻灯片〗图

王:

1620年9月16日,102名清教徒为了躲避政治迫害,登上名叫五月花号的木制帆船,从英格兰普利茅斯出发,因为他们对北美海岸的不熟悉并偏离了航线,最终于11月11日在一个当时无名的海湾靠岸,他们来到一个新世界寻找自己的梦想,但是如何来管理这个新世界,这个问题首先得弄清楚,他们在登岸之前,船上41名成年男子进行了激烈的讨论。

最后,他们决定共同签署一份公约,这就是《五月花号公约》,我们来看他的主要内容:

〖幻灯片〗

我们在上帝面前共同庄严立誓签约,自愿结为民众自治团体。

为了使上述目地能得到更好的实施、维护和发展,将来不时依此而制定,被认为是对这殖民地全体人民都最合适、最方便的法律、法规、条令、宪章和公职,我们都保证遵守和服从。

——1620年11月11日《五月花号公约》

王:

从这份短短的文件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些移民从欧洲带来的财富:

自愿结为民众自治团体——平等、自由、自治的精神。

把殖民地全体人民的利益视为最高利益。

遵守和服从法律、法规——法制的精神,尊重公共秩序。

所以,在17世纪这样一个王权与神权统治的时代,五月花号公约暗示了許多自由、民主、法制的信念,这些精神不仅让早期的移民在艰难的条件之下共度难关,而且也成为北美人民最早的立国精神。

郝:

而且这种自由的传统和自治的意识并不仅仅是一种思想,很快就融入到北美人民的生活之中去了,由于英国与北美殖民地远隔重洋,交通和通讯很不方便。

所以在各个殖民地,虽然有总督代表英国母国,但各个地方政府都享有不同程度的自治权,殖民地居民享有广泛的参与政治的机会和权利,而这种自治意识的不断强化,也成为后来英美之间的矛盾分歧之一,比如我们来看这段材料的描述:

〖幻灯片〗

美利坚所有政治上的弊端皆起因于没有确定大不列颠和美利坚殖民地之间的关系。

……在不列颠,美利坚诸政府被看作是被授权制定地方法、只是在议会高兴的时候才得以存在的社团,议会……随时都有权力解散它们。

在美利坚,他们自称是……完备的国家,除了有同一个国王外,其他方面均不依靠大不列颠;他们从容不迫地完善了立法机关,一点也不受大不列颠立法机关的支配。

——马萨诸塞总督佛朗西斯·伯纳德给伦敦上司的信(1775年12月13日)

郝:

英国议会认为北美的自治机构是由英国议会授权、受议会支配的一些地方组织,而北美人民却认为自己的这些自治机构是与英国议会平等的、不受英国议会影响的独立的政治机关、政权机构,这些分歧导致了英美矛盾逐渐加深。

李:

那么从刚才我们的讨论中我们可以有如下的结论:

十七世纪到十八世纪既是北美移民开发北美的一百多年,也是北美民众自由精神发展和自治意识逐渐明确的一百多年,但是,我们也发现,十八世纪以后,自由和自治更多的被另外一个名词取代了,这就是“分离”,也就是北美人民要求独立的意识,那么两位老师能否谈一下,在这一百多年中,又有哪些主要的因素推动了、刺激了这种自由、自治、独立意识的逐渐成熟?

是如何推动的?

王:

在我看来启蒙思想在北美的传播功不可没,其实这一点对老师们来说并不陌生,一般我们都会讲到北美的启蒙思想家啊、美利坚民族意识的觉醒啊……等等这些问题,但是我首先有一个问题,启蒙思想在欧洲兴起,为什么会在北美大陆产生广泛的影响?

那么这其实也是对北美人民这种自由意识的肯定,因为作为一个移民国家,想要在一片蛮荒之地上创造自己的新世界,就必须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开放、乐观的精神,所以在独立前的100多年中他们也不断地从欧洲先进思想中吸取营养,所以我们也发现北美许多的思想家、独立战争的领导人都有着在欧洲留学和生活的经历,这种经历让他们把当时欧洲最先进的文明带到了美洲,并产生了思考和影响,如英国约翰·洛克的《政府论》,法国伏尔泰的思想,还有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等等,而这些思想无疑对北美的觉醒是影响深远的。

郝:

所以,一个伟大的民族他的伟大不仅仅在于他创造了哪些辉煌的物质文明成果,更重要的是她形成的、能够凝聚本民族的精神内核,而这些精神层面的文明成果之所以能够形成,我们也必须得看到这个民族历史上一些伟大的、有远见的领袖人物的努力,北美历史上像起草独立宣言的杰斐逊、“从苍天那里取得了雷电,从暴君那里取得了民权”的弗兰克林、以及美国的国父华盛顿……等等,这些都是老师们很熟悉,也是我们需要在课堂上给学生渗透的,不仅让学生知道启蒙思想在北美的传播,更能体会一种伟大的人格感召力,在这里我们还可以补充这样一则资料:

〖幻灯片〗

有一个叫“哈佛”的传教士,登陆不久就开始操心精神播种问题,他说,我们接受了欧洲的文化,但是这里谋生太艰难,以至我们的子孙后代很有可能在开辟草莱中遗忘了欧洲的文化,一切又从零开始。

为了避免这一荒蛮,我们从现在起,就应该节衣缩食,办一所大学,让我们的后代从欧洲教育的终点开始。

这个叫做“哈佛”的人捐出了他的藏书、财产,这就是1636年哈佛大学的起源。

——朱学勤《从“五月花”到“哈佛”》

郝:

这则材料能够很典型的说明北美人从一开始(17世纪)就对精神和教育有相当的重视,也正是因为有了这种传统和远见,启蒙精神能够很早在北美大陆上开花结果也是不奇怪的,甚至可以说是必然的。

李:

那么能不能这样认为:

正是在启蒙精神的影响之下,促使了美利坚民族意识的觉醒,而这种民族意识又进一步的强化了北美殖民地要求自治的传统和自由精神,从而导致了分离的要求和革命的发生?

王:

可以这样认为。

李:

但是问题就出现了,北美人民自治的传统和自由的精神从一开始的时候就有了,一百多年来北美和英国之间也能够很好的相处,甚至对英国还有一种所谓的“母国”的情怀,那么为什么在十八世纪下半期就产生了分离的倾向和独立的要求了呢?

仅仅是因为启蒙运动强化了这种自由和自治?

王:

当然不全是,一个历史事件的发生一定是各种因素会聚在一起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启蒙精神的推动之下,北美民众民族意识的觉醒、自治意识的强化只是矛盾的一个方面,但正是因为这种民族意识的强化,才让北美人民意识到了英国殖民统治的不合理,与英国的这种关系必须改变。

郝:

所以在这里最终还是要落脚在双方矛盾的分析上,老师们应该让学生有这样一个认识,革命的发生一定是矛盾发展的结果,是矛盾已经激化到不能用其他的方式解决时的结果,那么这个矛盾是什么?

为什么在那个时候、那个地方、那样的环境下激化了?

这是我们要着重分析的,启蒙思想的核心是理性,就是要用理性的天平来衡量一下什么是真正合理的、什么是不合理的,所以在这一精神的号召下,法国几百年来的专制制度和等级制度不再合理了,北美的殖民制度也不再合理了,自由、自治同殖民统治的矛盾最终激化了,革命也就因此而发生。

李:

所以我们发现,后来英、美之间矛盾的焦点是税收问题——这是一个经济问题,但绝不是一个苛捐杂税影响到北美人民生活质量或生存权的问题,对于北美独立战争前的抗税斗争,两位老师给我们什么建议?

王:

如同李老师刚才说的,这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经济问题,英国革命和法国革命的发生都与税收有直接的关系,但老师们一定要把这里的税收斗争同古代的苛捐杂税引发农民战争区分开来,这里的抗税斗争首先不是交多少税、我能不能交的起的问题,而是该不该缴税、交给谁的问题,他更多体现出了资本主义发展背景之下对于保护私有财产和进行资本原始积累的要求,对于北美人民的抗税斗争,也要体现这样的时代精神,我们来看材料:

〖幻灯片〗

英国本土

北美地区

人均税收

12-18先令

3先令

占收入比例

5%-7.5%

1.5%

王:

从这里可以看出,其实当时英国在北美征税的税额并不高,远远低于英国本土,但是双方的分歧在:

〖幻灯片〗

问题不是印花税法不合时宜,也不在于殖民地居民没有能力支付税额,而是它不合“宪法”,违反了他们的权利。

——驻北美英军司令的评论

王:

英国认为北美移民仍是英国的臣民,应该分担帝国的财政。

北美人民认为,按照英国宪政的自由原则,征税法案必须由殖民地居民自己选择的代表来制定,而英国国会没有殖民地代表,殖民地没有义务向英国纳税,这也就是“无代表不征税”口号的由来。

郝:

所以在这里就可以让学生们思考、总结这个问题:

北美人民的抗税斗争是英美矛盾的焦点,它体现了什么性质的矛盾?

它一方面是体现了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对于私有财产权的重视,体现了资本主义发展同殖民压制之间的矛盾,是一种经济矛盾;另一方面是北美人民自治要求同英国殖民统治之间的矛盾,是一个民族矛盾(这也就解释了北美独立战争既是一场民族独立运动,又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的双重性质。

),这样就回到了刚才我们谈到的问题,此时此地,当矛盾激化到不可调和的程度地时候,革命可能就只是一个时间、时机问题了,托马斯·潘恩的主张非常直观、明白的表到了当时北美社会的潮流:

〖幻灯片〗

假定一块大陆永远要由一块岛屿来支配,那是件荒谬的事……英国和美洲就彼此的关系而言,颠倒了大自然的通常秩序……英国属于欧洲;美洲属于它本身。

郝:

这段话体现启蒙的精神,用自然法则来说明北美独立的合理性

〖幻灯片〗

所有正确或合理的事情都为分离作辩护。

被杀死人的鲜血和造化的啜泣声在喊着:

现在是分手的时候了。

……在这个时候,人们即使竭尽智慧,要不谈独立而保证这个大陆苟安一年,也是办不到的。

和解是个荒谬的梦想……。

——潘恩《常识》

郝:

这段话则宣传独立,号召北美殖民地彻底脱离英国,建立一个独立的个体,只有这样才能生存。

李:

两位老师刚才给我们分析了北美独立战争的背景、或者说是渊源,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

在启蒙运动以及北美自由精神、自治传统的影响之下,民族意识不断觉醒。

这同英国殖民统治的矛盾也随之不断激化。

在北美独立战争的经过上呢?

两位老师会怎样处理?

王:

从独立战争的经过来看的话,导火线、开始标志、国家独立、战争胜利、英美和约等等几个环节作为基础知识掌握即可,我们应该把握好以下几个重点:

〖幻灯片〗

2.过程:

独立宣言、邦联条例、联邦宪法

张:

首先就是《独立宣言》

〖幻灯片〗《独立宣言》

张:

但对老师们来说这并不是一个难点,应该让学生分析它所体现的启蒙精神,肯定了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人民主权的精神,理解马克思所说的它是“第一个人权宣言”的内涵,并以这些精神为基础,宣告了美国脱离英国而独立,而且也集中体现了美国的自由民主精神和立国理念。

郝:

另外,独立战争之后的一些问题也是需要重点分析的内容,我们在上一讲中提到,历史就是人们不断的面对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就会产生;我们用这个办法解决了当前的主要问题,它又会连带导致其他的问题产生,政治制度文明的发展尤其如此,北美人民通过独立战争解决了他们和英国殖民统治之间的矛盾,实现了自由和独立,但是自由和独立之后呢?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

这个国家怎样来保障人民的自由?

这些新的问题又产生了。

李:

其实,在独立战争期间,1777年,大陆会议曾通过了一部《邦联条例》,十三个殖民地(州)组建了一个邦联制的合众国,在独立战争胜利之后自动生效。

那么什么是邦联制?

邦联制之下的国家有什么特点?

这又涉及到新的概念和术语,应该让学生怎么认识这个问题?

郝:

其实李老师刚才您说的那个问题就是重点:

邦联制之下的国家有什么特点?

并从这个问题拓展开来分析一下邦联制度之下的“美利坚合众国”面临哪些困境?

就能很顺利的让学生看到美国当时面临的新问题和新的需要了。

老师可以在这里补充一点材料,引导学生分析:

〖幻灯片〗

美国建国之初实行邦联制度……“美利坚合众国”的最高权力机构是一院制的邦联国会……各州只有一票表决权;在获得至少9个州的同意后,邦联国会有宣战、缔约、招募军队等权力,但无权征税……国家不设最高元首……各州保留了很大的独立性,有征税、征兵、发行纸币的权力,对国会通过的决议可以置之不理,有的州甚至公开宣布为共和国。

1786年初,美国全部债务合计超过4200万美元,而在1781年到1786年,各州每年向邦联政府仅上缴50万美元……邦联政府无权制定统一关税,各州都有关税壁垒,币制也不统一……邦联政府无权维系军队……

——李宏图等著《工业文明的兴盛》

郝:

通过这些材料的分析,学生很容易得出结论:

邦联制度之下这个国家相对松散,中央政府权力很小,各州有相对独立的自由权力。

当然,这也和美国的立国精神是有关的,美国人为了自由推翻了远在大洋彼岸的英国的殖民统治,他们当然也不愿意再建立一个专制的政府,而且在当时美国人看来,既然各个州是自愿联合在一起的,当然也可以解散,所以州的实际权力要远远大于邦联政府的权力。

王:

所以这种松散也给当时的美国带来了一些现实而棘手的问题:

经济上没有统一的中央财政,导致国家财政危机越来越严重,而且政府无权实行统一的保护性关税,各邦互设关卡,所以商品流通不畅,反而给英国的商品倾销以可乘之机。

政治上由于没有形成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导致统治秩序不稳定,个别地区出现了骚乱。

在向西部挺进的过程中,白人和印第安人作战,得不到政府的支持;西北部地区还驻扎着英国军队,南部和西南部则面临着西班牙的威胁,国家安全问题也相对突出,一个软弱的邦联政府让人们感到有些失望。

如同当时麦迪逊对美国前途的担忧一样:

〖幻灯片〗

图片

“我们有两种选择,13个邦完全分裂或完全联合。

前者将使13个邦成为不受法律约束的独立国家(除自己的法律以外);

而在后者,13个邦将成为一个完整的共和国的郡县,受到一部共同法律的约束。

”——麦迪逊(给华盛顿的信)

李:

那么也就是说在当时这个国家还很不成熟,与欧洲的那些民族国家相比,这个国家更像是一个政治联盟,无论是从观念上、还是从组织形式、管理模式上,这个国家都需要强化,需要一个更强有力的中央政府,而在当时人们的传统中,认为凝聚一个民族国家天然的核心就是君主,因此也有人认为,如果实现君主制度,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当时国家松散的问题了,两位老师认为当时美国有没有可能实行君主制度?

王:

不仅是有可能的,而且曾经是被提出过的,他们曾经想要在欧洲的王室中邀请一位贵族来美国当国王,实行当时英国那样的君主立宪制度,但是没有得到对方的答复,而当时呼声最高的,众望所归的,莫过于独立战争中最杰出的领袖——华盛顿,但是他的态度坚决而明确:

〖幻灯片〗

“我们的国家一定要彻底实行共和政体,如果不能遵循这一原则,试图采用其他政体,就是叛逆。

——华盛顿

王:

华盛顿的这个决定可以说改变了历史,如果他是一个克伦威尔、拿破仑,或者袁世凯式的人物,那么美国历史和世界历史都可能会改写,这就是我们前面谈到的一个民族历史上的一些伟大的、有远见的领袖人物,他们的努力,他们的人格力量,推动了历史,也丰富了人类的精神文明。

李:

所以,现在美国要考虑的是,在一个幅员相对较大的国家实现共和制度,既要保障这个国家一贯的自由精神,又要避免国家的分裂,增强凝聚力,这是不是美国当时面临的新问题?

郝:

是的,美国当时需要通过这样一个新体制来实现这样几个均衡:

〖幻灯片〗

郝:

1、公民自由和国家权力之间的均衡。

在启蒙思想家看来对公民的自由权最容易构成威胁的不是另一个公民,而是国家政府,政府最有可能通过一种看似“合法”的方式剥夺了公民的自由,所以政府权力越集中,公民越不自由,但是政府没有一定的权力又无法维系国家的统一和稳定,因此如何做才能保障这个国家能代表公民的自由意志?

公民自由和国家权力二者之间的契合点又在哪里?

2、政府各个部门、各种权力之间的均衡。

美国需要一种稳定的长效机制,维系政府各个部门、各种权力之间的均衡。

防止某一机构或个人的独裁、专权甚至失控。

3、国家政府权力和各州政府权力之间的均衡。

自治是美国政治中的一个基本精神,独立战争前相对于英国,是北美要求自治,而独立战争之后,相对于国家政府,再加上各州经济、传统、社会、观念上的差异,各州的自治权利和要求凸现出来,而且在当时的观念中,各州是为了自身的利益自愿加入邦联的,也能够为了自身的利益推出邦联,所以如何既保证州的自治权力,又保证国家的统一意志,这二者的均衡在哪里?

这几个问题解决不好,这个国家不能算成功。

王:

正是基于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为了达到这样的几种均衡,美国的开国元勋们需要一个新的体制,当然,这个新的政治体制必然需要用法来搭建、用法来运作,这就是《1787年宪法》的出台了,在当时来说,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一种制度能够为美国提供这种借鉴,所以《1787年宪法》更多只能借鉴启蒙思想,它是启蒙思想中关于国家政权建设思想的第一次运用,建立了一种全新的、版本式的民主体制。

李:

《1787年宪法》和美国民主共和政体的建立是本课的重点,对于广大老师来说这也是一个比较熟悉的内容,讲清楚它所体现出的三权分立的原则,那么两位老师还有什么建议?

王:

讲《1787年宪法》必然要讲三权分立,但是仅仅讲三权分立是不全面的,也是不准确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先来谈谈为什么不全面。

我们刚才说过,美国在独立战争之后建立的邦联体制,一个突出的问题是政府权力相对弱小,国家比较分散,存在着分裂的危险,那么现在要解决的一个首要问题是强化国家政府权利、巩固国家的问题,因此《1787年宪法》体现出的第一个精神就是要赋予国家政府应有的权力,明确国家政府同各州政府的关系和权力结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建立联邦制度,取代邦联体制,例如:

〖幻灯片〗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第一条第八款

合众国国会有权:

(征税、征兵、发行纸币、规定度量衡、制定工商业政策、建立军队、决定军事及外交政策、决定对外和战、管理邮政及对外贸易等等)

(注:

在第一条第十款中规定各州无权自行发行货币、征收关税、保有军队、宣战、媾和、外交等。

王:

另外,这部宪法在建立强有力的国家政府的同时如何保障这个政府能代表公众的意志和利益?

如何保障这个国家能够实现主权在民的精神?

这也是要认真考虑并实现的,这便是美国宪法的又一个原则:

民主原则。

美国的国家立法决策大权赋予国会(如上一则材料),行政大权赋予总统,而国会议员和总统都由民选产生,就是这一原则的体现。

在这个国家中,没有世袭的、终身的国家元首,由公民选出的公民代表来进行国家的管理,这就是美国的民主共和体制。

所以联邦制原则、民主共和原则和三权分立一样重要,在学习中不能忽视。

李:

这是说要全面地分析《1787年宪法》,只有把这三个原则理解到位了,才能看到美国的领袖们是怎样解决好那些问题的。

那么刚才张老师谈到的另外一点,说“仅仅讲三权分立是不全面的,也是不准确的。

”这个“不准确”怎么理解呢?

郝:

我来谈谈这个问题吧,我们在学习和讲课中经常用到“三权分立”和“分权制衡”两个词,有的老师认为这两个词是没有区别的,但实际上,是有所侧重的,我们常常只强调了“分权”,即立法权——国会,行政权——总统,司法权——最高法院,但忽视了这几个权力之间的“制衡”,即这几项大权在运作中如何相互制约,这就需要老师们引导学生认识到这几个机构如何产生、几项权力如何运作。

比如下图就具体演示美国这三大权力机构之间相互制衡的关系。

〖幻灯片〗

郝:

首先,虽然国会拥有制定法律的权力,但美国总统可以否决国会的决议。

但是国会有权以三分之二的多数再次通过被总统否决的议案。

同时,国会还可以弹劾总统并交由参议院审判。

美国历史上共有9位总统曾经在众议院被提案弹劾,大家所熟悉的比如尼克松因水门事件被弹劾,克林顿因莱温斯基事件被弹劾。

由此可见表面上掌握重权的美国总统无论是政绩公务还是个人私生活都受到来自于政府各部门以及社会公众舆论的严密监督与制约。

再看总统与最高法院的关系:

最高法院可以宣布总统违宪;但法院的法官是由总统莱任命的。

讲到这里时,曾有学生问我,那要是总统与法官串通一气怎么办?

另一部门国会对最高法院也有制约的作用,那就是总统所任命的司法人员必须得到参议院的同意。

反过来,最高法院有权宣布国会的法令是违宪的。

这样来看,三个部门不仅仅是各司其职,明确分工那么简单,他们之间相互牵制,相互平衡。

谁都不能专制独裁,都必须遵从法律的约束,最终维护民主这一基本原则。

王:

所以,从《1787年宪法》的几项原则上来看,《1787年宪法》的最高精神是在维护公众、也就是大多数人的自由,要通过法来建立新的政治体制,既要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和国家管理模式,又要把国家的管理者、统治者“关进笼子里”,政府不能凌驾于公民之上,威胁公民的自由,正如美国宪法之父麦迪逊所说:

〖幻灯片〗

在设计一个人来统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