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J 578氧化沟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131477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55 大小:38.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HJ 578氧化沟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HJ 578氧化沟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HJ 578氧化沟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HJ 578氧化沟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HJ 578氧化沟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HJ 578氧化沟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5页
HJ 578氧化沟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5页
HJ 578氧化沟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5页
HJ 578氧化沟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5页
HJ 578氧化沟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5页
HJ 578氧化沟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5页
HJ 578氧化沟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5页
HJ 578氧化沟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5页
HJ 578氧化沟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5页
HJ 578氧化沟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5页
HJ 578氧化沟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5页
HJ 578氧化沟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5页
HJ 578氧化沟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5页
HJ 578氧化沟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5页
HJ 578氧化沟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5页
亲,该文档总共5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HJ 578氧化沟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docx

《HJ 578氧化沟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HJ 578氧化沟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docx(5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HJ 578氧化沟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docx

HJ578氧化沟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

 

HJ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

HJ578-2010

 

氧化沟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sforOxidationDitchActivatedSludgeProcess

标准正在出版过程中,本电子文本为发布稿,内容供参考,标准内容以正式出版文本

为准。

 

2010—10—12发布

 

环境保护部

 

2011—01—01实施

 

发布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言.............................................................................II

适用范围.........................................................................1

规范性引用文件...................................................................1

术语和定义.......................................................................2

总体要求.........................................................................3

设计流量和设计水质................................................................4

工艺设计.........................................................................6

主要设备........................................................................16

检测和控制......................................................................18

电气............................................................................19

施工与验收.....................................................................19

运行与维护.....................................................................23

附录A(规范性附录)氧化沟活性污泥法的主要工艺类型...................................26

附录B(资料性附录)氧化沟活性污泥法的其它变形工艺类型...............................29

 

I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防治水污染,改善环境质量,规范氧化沟活性污

泥法在污水处理工程中的应用,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采用氧化沟活性污泥法的污水处理工程工艺设计、主要设备、检测和控制、电

气、施工与验收、运行与维护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制订。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

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水污染治理委员会)、安徽国祯环保节能科

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南省建筑设计院、武汉市武控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2010年10月12日批准。

本标准自2011年1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解释。

 

II

 

氧化沟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采用氧化沟活性污泥法的污水处理工程工艺设计、主要设备、检测和控制、电气、

施工与验收、运行与维护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采用氧化沟活性污泥法的城镇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工程,可作为环境影响评价、

设计、施工、验收及建成后运行与管理的技术依据。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

凡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3096

GB12348

GB12801

GB18599

GB18918

GB50014

GB50015

GB50016

GB50040

GB50053

GB50187

GB50204

GB50222

GB50231

GB50268

GBJ87

GBJ141

GBZ1

GBZ2

CJ/T51

CJJ60

HJ/T91

HJ/T242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动力机器基础设计规范

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

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城市污水水质检验方法标准

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维护及其安全技术规程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

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污泥脱水用带式压榨过滤机

 

1

 

HJ/T247

HJ/T259

HJ/T260

HJ/T279

HJ/T280

HJ/T283

HJ/T335

HJ/T353

HJ/T354

HJ/T355

JGJ37

 

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竖轴式机械表面曝气装置

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转刷曝气装置

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鼓风式潜水曝气机

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推流式潜水搅拌机

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转盘曝气装置

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厢式压滤机和板框压滤机

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污泥浓缩带式脱水一体机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安装技术规范(试行)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验收技术规范(试行)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运行与考核技术规范(试行)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国家环保局,2001年)

《城市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修订)》(建设部、国家发改委,2001年)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氧化沟

oxidationditchactivatedsludgeprocess

指反应池呈封闭无终端循环流渠形布置,池内配置充氧和推动水流设备的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

方法。

主要工艺包括单槽氧化沟、双槽氧化沟、三槽氧化沟、竖轴表曝机氧化沟和同心园向心流氧

化沟,变形工艺包括一体氧化沟、微孔曝气氧化沟。

3.2好氧区(池)

oxiczone

指氧化沟的充氧区(池),溶解氧浓度一般不小于2mg/L,主要功能是降解有机物、硝化氨氮和

过量摄磷。

3.3缺氧区(池)

anoxiczone

指氧化沟的非充氧区(池),溶解氧浓度一般为0.2~0.5mg/L,主要功能是进行反硝化脱氮。

3.4厌氧区(池)

anaerobiczone

指氧化沟的非充氧区(池),溶解氧浓度一般小于0.2mg/L,主要功能是进行磷的释放。

3.5机械表面曝气装置mechanicalsurfaceaerator

指利用设在曝气池水面的叶轮或转刷(盘)进行曝气的装置,包括竖轴式机械表面曝气装置、

转盘表面曝气装置、转刷表面曝气装置等。

3.6搅拌机mixer

指螺旋桨叶片小于1m,转速为中高转速(一般大于300转/min),使介质搅拌均匀的装置。

 

2

 

3.7推流器flowmaker

指螺旋桨叶片大于1m,转速为低转速(一般小于100转/min),产生层面推流作用的装置。

3.8预处理

pretreatment

指进水水质能满足氧化沟生化需要时,在氧化沟前设置的处理措施。

如格栅、沉砂池等。

3.9前处理

preprocessing

指进水水质不能满足氧化沟生化需要时,根据调整水质的需要,在氧化沟前设置的处理工艺。

如初沉池、水解酸化池、气浮池、均化池、事故池等。

3.10内回流门

internalrefluxgate

指氧化沟系统某些沟型所特有的、可使混合液从好氧区(池)到缺氧区(池)实现无动力回流

的廊道和设备。

3.11标准状态

standardstate

指大气压为101325Pa、温度为20oC的状态。

 

4

总体要求

4.1氧化沟宜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修订)》中规定的II~Ⅴ类的城市污水处理工程,

以及有机负荷相当于此类城市污水的工业废水处理工程。

4.2氧化沟污水处理厂(站)应遵守以下规定:

1)污水处理厂厂址选择和总体布置应符合GB50014的相关规定。

总图设计应符合GB50187的

规定。

2)污水处理厂(站)的防洪标准不应低于城镇防洪标准,且有良好的排水条件。

3)污水处理厂(站)建筑物的防火设计应符合GB50016和GB50222等规范的规定。

4)污水处理厂(站)堆放污泥、药品的贮存场应符合GB18599的规定。

5)污水处理厂(站)建设、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及其它污染物的治理与排放,

应贯彻执行国家现行的环境保护法规和标准的有关规定,防止二次污染。

6)污水处理厂(站)的设计、建设应采取有效的隔声、消声、绿化等降低噪声的措施,噪声和

振动控制的设计应符合GBJ87和GB50040的规定,机房内、外的噪声应分别符合GBZ2和GB3096

的规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应符合GB12348的规定。

7)污水处理厂(站)的设计、建设、运行过程中应重视职业卫生和劳动安全,严格执行GBZ1、

GBZ2和GB12801的规定。

在氧化沟建成运行的同时,安全和卫生设施应同时建成运行,并制定相

应的操作规程。

4.3污水处理厂(站)应按照GB18918的规定安装在线监测系统,其他污水处理工程应按照国家或

当地的环境保护管理要求安装在线监测系统。

在线监测系统的安装、验收和运行应符合HJ/T353、

 

3

 

HJ/T354和HJ/T355的规定。

 

5

设计流量和设计水质

5.1设计流量

5.1.1城镇污水设计流量

5.1.1.1城镇旱流污水设计流量应按公式

(1)计算。

Qdr=Qd+Qm…………………………………………

(1)

式中:

Qdr——旱流污水设计流量,L/s;

Qd——综合生活污水设计流量,L/s;

Qm——工业废水设计流量,L/s。

5.1.1.2城镇合流污水设计流量应按公式

(2)计算:

Q=Qdr+Qs………………………………………

(2)

式中:

Q——污水设计流量,L/s;

Qdr

——旱流污水设计流量,L/s,

Qs——雨水设计流量,L/s。

5.1.1.3综合生活污水设计流量为服务人口与相对应的综合生活污水定额之积,综合生活污水定额应

根据当地的用水定额,结合建筑内部给排水设施水平和排水系统普及程度等因素确定,可按当地相

关用水定额的80%~90%设计。

5.1.1.4综合生活污水量总变化系数应根据当地综合生活污水实际变化量的测定资料确定,没有测定

资料时,可按GB50014中的相关规定取值。

如表1。

表1

综合生活污水量总变化系数

 

5.1.1.5排入市政管网的工业废水设计流量应根据城镇市政排水系统覆盖范围内工业污染源废水排放

统计调查资料确定。

5.1.1.6雨水设计流量参照GB50014相关章节内容确定。

5.1.1.7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应考虑入渗地下水量,入渗地下水量宜根据实际测定资料确定。

5.1.2工业废水设计流量

5.1.2.1工业废水设计流量应按工厂或工业园区总排放口实际测定的废水流量设计。

测试方法应符合

HJ/T91的规定。

5.1.2.2工业废水流量变化应根据工艺特点进行实测。

 

4

 

5.1.2.3不能取得实际测定数据时可参照国家现行工业用水量的有关规定折算确定,或根据同行业同

规模同工艺现有工厂排水数据类比确定。

5.1.2.4有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合并处理时,工厂内或工业园区内的生活污水量、沐浴污水量的确定,

应符合GB50015的有关规定。

5.1.2.5工业园区集中式污水处理厂设计流量的确定可参照城镇污水设计流量的确定方法。

5.1.3不同构筑物的设计流量

5.1.3.1提升泵房、格栅井、沉砂池宜按合流污水设计流量计算。

5.1.3.2初沉池宜按旱流污水流量设计,并用合流污水设计流量校核,校核的沉淀时间不宜小于

30min。

5.1.3.反应池和二沉池按旱流污水量计算,必要时考虑一定的合流水量;

5.1.3.4反应池后的管道等输水设施应按最高日最高时污水流量设计。

5.2设计水质

5.2.1城镇污水的设计水质应根据实际测定的调查资料确定,其测定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应符合HJ/T

91的规定。

无调查资料时,可按下列标准折算设计:

1)生活污水的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按每人每天25g~50g计算;

2)生活污水的悬浮固体量按每人每天40g~65g计算;

3)生活污水的总氮量按每人每天5g~11g计算;

4)生活污水的总磷量按每人每天0.7g~1.4g计算。

5.2.2工业废水的设计水质,应根据进入污水处理厂的工业废水的实际测定数据确定,其测定方法和

数据处理方法应符合HJ/T91的规定。

无实际测定数据时,可参照类似工厂的排放资料类比确定。

5.2.3生物反应池的进水应符合下列条件:

1)水温宜为12℃~35℃、pH宜为6.0~9.0、BOD5/CODCr值宜大于0.3;

2)有去除氨氮要求时,进水总碱度(以CaCO3计)/氨氮(NH3-N)的比值宜大于等于7.14,

不满足时应补充碱度;

3)有脱总氮要求时,进水的BOD5/总氮(TN)值宜大于等于4.0,总碱度(以CaCO3计)/氨

氮值宜大于等于3.6,不满足时应补充碳源或碱度;

4)有除磷要求时,污水中的BOD5与总磷(TP)之比宜大于等于17;

5)要求同时除磷、脱氮时,宜同时满足3)和4)的要求。

5.3污染物去除率

氧化沟的污染物去除率可按照表2计算。

表2

氧化沟污染物去除率

污水类别

主体工艺

污染物去除率(%)

 

5

 

6

 

工艺设计

6.1一般规定

6.1.1出水直接排放时,应符合国家或地方排放标准要求;排入下一级处理单元时,应符合下一级处

理单元的进水要求。

6.1.2沟内流态应呈现整体混合、局部推流,进水量远低于池内循环混合液量,形成溶解氧(DO)

梯度。

6.1.3进水水质、水量变化较大时,宜设置调节水质、水量的设施。

6.1.4沟内污泥浓度宜维持在2000mg/L~4500mg/L。

6.1.5沟底最低流速不宜小于0.3m/s.

6.1.6根据脱氮除磷要求,可设置单独的厌氧区(池)、缺氧区(池)。

6.1.7工艺设计应考虑具备可灵活调节的运行方式。

6.1.8工艺设计应考虑水温的影响。

6.1.9氧化沟可按两组或多组系列布置,多组布置时宜设置进水配水井。

6.1.10进水泵房、格栅、沉砂池、初沉池和二沉池的设计应符合GB50014中的有关规定。

6.2预处理和前处理

6.2.1进水系统前应设置格栅,城镇污水处理工程还应设置沉砂池。

6.2.2悬浮物(SS)高于BOD5设计值1.5倍时,生物反应池前宜设置初沉池。

6.2.3当进水水质不符合5.2.3规定的条件或含有影响生化处理的物质时,应根据进水水质采取适当

的前处理工艺。

6.3工艺流程

6.3.1氧化沟宜采用以下流程:

 

图1、氧化沟工艺流程

6.3.2可根据场地、水质、水量等因素采用不同的沟型,主要工艺类型详见附录A,变形工艺详见附

录B。

6.3.3单槽氧化沟、双槽氧化沟、竖轴表曝机氧化沟、同心圆向心流氧化沟、微孔曝气氧化沟宜单独

 

6

 

设置二沉池;三槽氧化沟不宜设置单独的二沉池。

二沉池的设计应符合GB50014的规定。

6.4池容计算和主要设计参数

6.4.1去除碳源污染物

6.4.1.1当以去除碳源污染物为主时,生物反应池的容积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1)按污泥负荷计算:

 

2)按污泥泥龄计算:

V=

24Q(So−Se)

1000LsX

……………………………………………………(3)

V=

24QY⎝c(So−Se)

1000Xv(1+KdT⎝c)

………………………………………………(4)

Xv=yX……………………………………………………………………(5)

KdT=Kd20⋅(⎝T)T−20………………………………………………(6)

式中:

V——生物反应池的容积,m3;

So——生物反应池进水BOD5浓度,mg/L;

Se——生物反应池出水BOD5浓度,mg/L,当去除率大于90%时可不计;

Q——生物反应池的设计流量,m3/h;

X——生物反应池内混合液悬浮固体(MLSS)平均浓度,gMLSS/L;

Xv——生物反应池内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MLVSS)平均浓度,gMLVSS/L;

Ls——生物反应池的BOD5污泥负荷,kgBOD5/(kgMLSS·d);

y——单位体积混合液中,MLVSS占MLSS的比例,gMLVSS/gMLSS;

Y——污泥产率系数,kgVSS/kgBOD5;

⎝c——设计污泥泥龄,d;

KdT——T℃时的衰减系数,d-1;

Kd20——20℃时的衰减系数,d-1,宜取0.04~0.075;

T——设计温度,℃;

⎝T——温度系数,宜取1.02~1.06。

6.4.1.2氧化沟处理城镇污水或水质类似城镇污水的工业废水去除碳源污染物时,主要设计参数可按

表3的规定取值。

工业废水的水质与城镇污水水质差距较大时,设计参数应通过试验或参照类似工

程确定。

 

7

 

表3

 

去除碳源污染物主要设计参数

 

6.4.2脱氮

6.4.2.1当需要脱氮时,宜设置缺氧区(池)。

6.4.2.2生物反应池的容积采用6.4.1.1规定的公式计算时,缺氧区(池)的水力停留时间宜为1.0h~

4.0h。

6.4.2.3生物反应池的容积采用硝化、反硝化动力学计算时,应按下列规定计算:

1)缺氧区(池)容积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Vn=

0.001Q(Nk−Nte)−0.12⊗Xv

KdeTX

……………………………………………(7)

KdeT=Kde201.08(T−20)……………………………………………………(8)

⊗Xv=yYt

Q(So−Se)

1000

…………………………………………………(9)

式中:

Vn——缺氧区(池)容积,m3;

Q——生物反应池的设计流量,m3⁄d;

X——生物反应池内混合液悬浮固体平均浓度,gMLSS/L;

Nk——生物反应池进水总凯氏氮浓度,mg/L;

Nte——生物反应池出水总氮浓度,mg/L;

Xv—排出生物反应池系统的微生物量,kgMLVSS/g;

KdeT——T℃时的脱氮速率,kgNO3-N/(kgMLSS·d),宜根据试验资料确定,无试验资料时按公

 

8

 

式(8)计算;

Kde20——20℃时的脱氮速率,kgNO3-N/(kgMLSS·d),取0.03~0.06(kgNO3-N)/(kgMLSS·d);

T——设计温度,℃;

Yt——污泥总产率系数,kgMLSS/kgBOD5;宜根据试验资料确定,无试验资料时,有初沉池时

取0.3,无初沉池时取0.6~1.0;

y——单位体积混合液中,MLVSS占MLSS的比例,gMLVSS/gMLSS;

So——生物反应池出水BOD5浓度,mg/L;

Se——生物反应池出水BOD5浓度,mg/L。

2)好氧区(池)容积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VO=

Q(So−Se)⎝coYt

1000X

…………………………………………………(10)

⎝co=F

1

⎧………………………………………………………………(11)

⎧=0.47

Na

KN+Na

e0.098(T−15)

 

………………………………………(12)

式中:

Vo——好氧区(池)容积,m3;

Q——生物反应池的设计流量,m3⁄d;

So——生物反应池出水BOD5浓度,mg/L;

Se——生物反应池出水BOD5浓度,mg/L;

⎝co——好氧区(池)设计污泥龄值,d;

Yt——污泥总产率系数,kgMLSS⁄kgBOD5;宜根据试验资料确定,无试验资料时,有初沉池时

取0.3,无初沉池时取0.6~1.0;

X——生物反应池内混合液悬浮固体平均浓度,gMLSS/L;

F——安全系数,取1.5~3.0;

⎧——硝化菌生长速率,d-1;

Na——生物反应池中氨氮浓度,mg/L;

KN——硝化作用中氮的半速率常数,mg/L,一般取1.0;

T——设计温度,℃。

3)混合液回流量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QRi=

1000VnKdeTX

Nt−Nke

−QR………………………………………………(13)

 

9

 

式中:

QRi——混合液回流量,m3⁄d,混合液回流比不宜大于400%;

Vn——缺氧区(池)容积,m3;

KdeT——T℃时的脱氮速率,kgNO3-N/(kgMLSS·d),宜根据试验资料确定,无试验资料时按公

式(8)计算;

X——生物反应池内混合液悬浮固体平均浓度,gMLSS/L;

QR——回流污泥量,m3⁄d;

Nke——生物反应池出水总凯氏氮浓度,mg/L;

Nt——生物反应池进水总氮浓度,mg/L。

6.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