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17杨修之死人教版习题精选四十八.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133815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49.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17杨修之死人教版习题精选四十八.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17杨修之死人教版习题精选四十八.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17杨修之死人教版习题精选四十八.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17杨修之死人教版习题精选四十八.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17杨修之死人教版习题精选四十八.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17杨修之死人教版习题精选四十八.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17杨修之死人教版习题精选四十八.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17杨修之死人教版习题精选四十八.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17杨修之死人教版习题精选四十八.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17杨修之死人教版习题精选四十八.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17杨修之死人教版习题精选四十八.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17杨修之死人教版习题精选四十八.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17杨修之死人教版习题精选四十八.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17杨修之死人教版习题精选四十八.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17杨修之死人教版习题精选四十八.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17杨修之死人教版习题精选四十八.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17杨修之死人教版习题精选四十八.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17杨修之死人教版习题精选四十八.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17杨修之死人教版习题精选四十八.docx

《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17杨修之死人教版习题精选四十八.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17杨修之死人教版习题精选四十八.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17杨修之死人教版习题精选四十八.docx

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17杨修之死人教版习题精选四十八

2019-2020年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17杨修之死人教版习题精选四十八

第1题【单选题】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中医学认为:

草莓性凉,味酸,无霉,具有润肺生津、清热凉血、健脾解酒等功效。

B、希望别人怎样对待你,你就要怎样对待别人;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就会怎样对待你。

C、通过反复实践和思考,他终于明白了做这件事有什么意义?

怎样才能把这件事做得更好,更有价值。

D、现代化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生机。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划线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适庖官进鸡汤(往、到)

B、丕如其意(比不上)

C、但操有问,植即依条答之(但是,表转折)

D、数犯曹操之忌(多次、屡次)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下面划线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庖官(báo)佯惊(yáng)一盒酥(sū)

B、恃才放旷(chì)夏侯惇(dūn)分食讫(qì)

C、绰刀(chuō)大簏(lù)谮害(zèn)

D、邺城(yè)麾军(huī)叱退(chì)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适庖官________鸡汤。

②操_____起拔剑斩之,复上床睡。

③操欲________曹丕、曹植之才干。

④忽一彪军_________至面前,大叫:

“魏延在此!

A、呈跃试飞

B、进跃试撞

C、呈立验飞

D、进立验撞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下列加下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鸡肋(lèi)沉吟(yín)主簿(bù)褒贬(bǎo)

B、曹丕(pēi)屯兵(tún)邺城(yè)麾军(huī)

C、高阜(fù)绰刀(chāo)谮害(zèn)佯惊(yánɡ)

D、酥油(sū)收讫(qì)拈弓(zhān)禀请(bǐnɡ)

【答案】:

【解析】:

第6题【填空题】

文学史上的“三曹”指曹操、______、______。

【答案】:

【解析】:

第7题【填空题】

仿照示例,写出含有加线字及其意义的成语。

例:

修以鸡肋之意对(对答如流)

①公真知魏王肺腑也______

②急回帐召悖问其故______

③杨修为人恃才放旷______

④在此无益,不如早归______

【答案】:

【解析】:

第8题【填空题】

给下列文段中加线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操tún______兵日久,欲要进兵,又被马超拒守;欲收兵回,又恐被蜀兵耻笑:

心中犹豫不决。

适páo______官进鸡汤。

操见碗中有鸡肋______,因而有感于怀。

正沉吟间,夏侯惇入帐,禀______请夜间口号。

操随口曰:

“鸡肋!

鸡肋!

”惇传令众官,都称“鸡肋”。

【答案】:

【解析】:

第9题【问答题】

文中写了几件事?

请用简洁的语言来概括事件内容。

【答案】:

【解析】:

第10题【翻译】

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力求简洁明了。

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

(操)佯惊问:

“何人杀吾近侍?

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

但操有问,植即依条答之。

【答案】:

【解析】:

第11题【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选自《三国演义》

①(曹操刺杀董卓不成,连夜逃出京城。

)且说曹操逃出城外,飞奔谯郡。

路经中牟县,为守关军士所获,擒见县令。

操言:

“我是客商,覆姓皇甫。

”县令熟视曹操,沉吟半晌,乃曰:

“吾前在洛阳求官时,曾认得汝是曹操,如何隐讳!

且把来监下,明日解去京师请赏。

”把关军士赐以酒食而去。

至夜分,县令唤亲随人暗地取出曹操,直至后院中审究,问曰:

“我闻丞相待汝不薄,何故自取其祸?

”操曰: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汝既拿住我,便当解去请赏。

何必多问!

”县令屏退左右,谓操曰:

“汝休小觑我。

我非俗吏,奈未遇其主耳。

”操曰:

“吾祖宗世食汉禄,若不思报国,与禽兽何异?

吾屈身事卓者,欲乘间图之,为国除害耳。

今事不成,乃天意也!

”县令曰:

“孟德此行,将欲何往?

”操曰:

“吾将归乡里,发矫诏,召天下诸侯兴兵共诛董卓,吾之愿也。

”县令闻言,乃亲释其缚,扶之上坐,再拜曰:

“公真天下忠义之士也!

”曹操亦拜,问县令姓名。

县令曰:

“吾姓陈,名宫,字公台。

老母妻子,皆在东郡。

今感公忠义,愿弃一官,从公而逃。

”操甚喜。

是夜陈宫收拾盘费,与曹操更衣易服,各背剑一口,乘马投故乡来。

②行了三日,至成皋地方,天色向晚。

操以鞭指林深处,谓官曰:

“此间有一人姓吕,名伯奢,是吾父结义弟兄;就往问家中消息,觅一宿,如何?

”宫曰:

“最好。

”二人至庄前下马,入见伯奢。

奢曰:

“我闻朝廷遍行文书,捉汝甚急,汝父已避陈留去了。

汝如何得至此?

”操告以前事,曰:

“若非陈县令,已粉骨碎身矣。

”伯奢拜陈宫曰:

“小侄若非使君,曹氏灭门矣。

使君宽怀安坐,今晚便可下榻草舍。

”说罢,即起身入内。

良久乃出,谓陈宫曰:

“老夫家无好酒,容往西村沽一樽来相待。

”言讫,匆匆上驴而去。

操与宫坐久,忽闻庄后有磨刀之声。

操曰:

“吕伯奢非吾至亲,此去可疑,当窃听之。

”二人潜步入草堂后,但闻人语曰:

“缚而杀之,何如?

”操曰:

“是矣!

今若不先下手,必遭擒获。

”遂与宫拔剑直入,不问男女,皆杀之,一连杀死八口。

搜至厨下,却见缚一猪欲杀。

宫曰:

“孟德心多,误杀好人矣!

”急出庄上马而行。

||行不到二里,只见伯奢驴鞍前鞒悬酒二瓶,手携果菜而来,叫曰:

“贤侄与使君何故便去?

”操曰:

“被罪之人,不敢久住。

”伯奢曰:

“吾已分付家人宰一猪相款,贤侄、使君何憎一宿?

速请转骑。

”操不顾,策马便行。

行不数步,忽拔剑复回,叫伯奢曰:

“此来者何人?

”伯奢回头看时,操挥剑砍伯奢于驴下。

宫大惊曰:

“适才误耳,今何为也?

”操曰:

“伯奢到家,见杀死多人,安肯干休?

若率众来追,必遭其祸矣。

”宫曰:

“知而故杀,大不义也!

”操曰: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陈宫默然。

③当夜,行数里,月明中敲开客店门投宿。

喂饱了马,曹操先睡。

陈宫寻思:

“我将谓曹操是好人,弃官跟他;原来是个狼心之徒!

今日留之,必为后患。

”便欲拔剑来杀曹操。

忽转念曰:

“我为国家跟他到此,杀之不义。

不若弃而他往。

”插剑上马,不等天明,自投东郡去了。

第②段可分为两层,已用“||”符号划分。

请分别用文中语句(四个字)概括这两层的主要内容。

文中“缚而杀之”一句,伯奢家人所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曹操听后理解为什么?

简析曹操形象。

①“操曰:

‘燕雀安知鸿鹄志哉!

汝既拿住我,便当解去请赏。

何必多问!

’”该句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

体现了曹操怎样的性格特征?

②“操不顾,策马便行。

行不数步,忽拔剑复回,叫伯奢曰:

‘此来者何人?

’伯奢

回头看时,操挥剑砍伯奢于驴下。

”该句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

体现了曹操怎样的性格特

征?

选文中曹操说的哪些话印证了“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这句话?

【答案】:

【解析】:

第12题【现代文阅读】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却说鲁肃私自拨轻快船二十只,各船三十余人,并布幔束草等物,尽皆齐备,候孔明调用。

第一日却不见孔明动静;第二日亦只不动。

至第三日四更时分,孔明密请鲁肃到船中。

肃问曰:

“公召我来何意?

”孔明曰:

“特请子敬同往取箭。

”肃问曰:

“何处去取?

”孔明曰:

“子敬休问,前去便见”。

遂命将二十只船,用长索相连,径望北岸进发。

是夜大雾漫天,长江之中,雾气更甚,对面不相见。

孔明促舟前进,果然是好大雾……

当夜五更时候,船已近曹军水寨。

孔明教把船只头西尾东,一带摆开,就船上擂鼓呐喊。

鲁肃惊曰:

“倘曹兵齐出,如之奈何?

”孔明笑曰:

“吾料曹操于重雾中必不敢出。

吾等只顾酌酒取乐,待雾散便回。

却说曹寨中,听得擂鼓呐喊,毛玠、于禁二人慌忙飞报曹操。

操传令曰:

“重雾迷江,彼军忽至,必有埋伏。

切不可轻动。

可拨水军弓弩手乱箭射之。

”又差人往旱寨内唤张辽、徐晃各带弓弩军三千,火速到江边助射。

比及号令到来,毛玠、于禁怕南军抢入水寨,已差弓箭手在寨前放箭;少顷,旱寨内弓手亦到,约一万人,尽皆向江中放箭;箭如雨发。

孔明教把船吊回,头东尾西,逼近水寨受箭,一面擂鼓呐喊。

待至日高雾散,孔明令收船急回。

二十只船两边束草上,排满箭枝。

孔明令各船上军士齐声叫曰:

“谢丞相箭!

”比及曹军寨内报知曹操时,这里船轻水急,已放回二十余里,追之不及,曹操懊悔不已。

用概括性语言为本文加一标题:

______。

本文在情节上最大的特点是设置悬念,使得文章波澜起伏,引人入胜。

设置悬念有以下四法,本文属于哪一种()

A、抑制法,即有意识地控制住解开悬念的触发点。

B、迭起式悬念法,先设置出一个悬念,然后求得这个悬念的暂时解决,并又导致新的悬念产生,再解决新的悬念。

C、豹尾式悬念,在文章的结尾巧设悬念,作者往往在情节发展的可能性上布设疑阵,制造假象,驾驭读者的感情,转移他们的视线,使他们对“合乎情理”的情节发展却感到“出乎意料”。

D、间隔悬念法,突然中断读者关心的正在发展的故事情节,而转移话题,改写另外的内容,又引起新的悬念,又暂时止住,回到原来的话题上去。

指出本文出现的悬念。

孔明计成后,有人诗赞曰:

一天浓雾满长江,远近难分水渺茫。

骤雨飞蝗来战舰,孔明今日伏周郎。

文中与诗中相应的景物描写是哪一句?

起何作用?

操传令曰:

“重雾迷江,彼军忽至,必有埋伏。

切不可轻动。

可拨水军弓弩手射之。

”对此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说明曹操胆小畏怯,不敢出兵攻打水中船队。

B、表现了曹操多疑的性格特征。

C、证明诸葛亮运气好,在雾天使曹操中计。

D、曹操如此处理果断正确,合于兵书,表现了他的军事才能。

文中孔明曰:

“特请子敬同往取箭。

”中“取”字如何理解?

【答案】:

【解析】:

第13题【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玄德也防曹操谋害,就下处后园种菜,亲自浇灌,以为韬晦之计。

关、张二人曰:

“兄不留心天下大事,而学小人之事,何也?

”玄德曰:

“此非二弟所知也。

”二人乃不复言。

一日,关、张不在,玄德正在后园浇莱,许褚、张辽引数十人入园中曰:

“丞相有命,请使君便行。

”玄德惊问曰:

“有甚紧事?

”许褚曰:

“不知。

只教我来相请。

”玄德只得随二人入府见操。

操笑曰:

“在家做得好大事!

”諕得玄德面如土色。

操执玄德手,直至后园,曰:

“玄德学圃不易!

”玄德方才放心,答曰:

“无事消遣耳。

”操曰:

“适见枝头梅子青青,忽感去年征张绣时,道上缺水,将士皆渴;吾心生一计,以鞭虚指曰:

‘前面有梅林。

’军士闻之,口皆生唾,由是不渴。

今见此梅,不可不赏。

又值煮酒正熟,故邀使君小亭一会。

”玄德心神方定。

随至小亭,已设樽俎:

盘置青梅,一樽煮酒。

二人对坐,开怀畅饮。

酒至半酣,忽阴云漠漠,骤雨将至。

从人遥指天外龙挂,操与玄德凭栏观之。

操曰:

“使君知龙之变化否?

”玄德曰:

“未知其详。

”操曰:

“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

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

方今春深,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

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

玄德久历四方,必知当世英雄。

请试指言之。

”玄德曰:

“备肉眼安识英雄?

”操曰:

“休得过谦。

”玄德曰:

“备叨恩庇,得仕于朝。

天下英雄,实有未知。

”操曰:

“既不识其面,亦闻其名。

”玄德曰:

“淮南袁术,兵粮足备,可为英雄?

”操笑曰:

“冢中枯骨,吾早晚必擒之!

”玄德曰:

“河北袁绍,四世三公,门多故吏;今虎踞冀州之地,部下能事者极多,可为英雄?

”操笑曰:

“袁绍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

非英雄也。

”玄德曰:

“有一人名称八俊,威镇九州——刘景升可为英雄?

”操曰:

“刘表虚名无实,非英雄也。

”玄德曰:

“有一人血气方刚,江东领袖——孙伯符乃英雄也?

”操曰:

“孙策藉父之名,非英雄也。

”玄德曰:

“益州刘季玉,可为英雄乎?

”操曰:

“刘璋虽系宗室,乃守户之犬耳,何足为英雄!

”玄德曰:

“如张绣、张鲁、韩遂等辈皆何如?

”操鼓掌大笑曰:

“此等碌碌小人,何足挂齿!

”玄德曰:

“舍此之外,备实不知。

”操曰:

“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玄德曰:

“谁能当之?

”操以手指玄德,后自指,曰:

“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

”玄德闻言,吃了一惊,手中所执匙箸,不觉落于地下。

时正值大雨将至,雷声大作。

玄德乃从容俯首拾箸曰:

“一震之威,乃至于此。

”操笑曰:

“丈夫亦畏雷乎?

”玄德曰:

“圣人迅雷风烈必变,安得不畏?

”将闻言失箸缘故,轻轻掩饰过了。

操遂不疑玄德。

后人有诗赞曰:

“勉从虎穴暂趋身,说破英雄惊杀人。

巧借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

文中的“玄德”指的是______,“关、张”分别指的是______、______两人,文中曹操所说的话中隐含一个成语,即______。

刘玄德志在天下,为何却甘愿在下处后园种菜?

曹操特意请玄德喝酒,是不是为了笼络玄德?

由此可以看出曹操怎样的个性?

其实曹操对天下英雄心中已有评定,为何却一定要玄德来品评?

玄德所说的英雄是否果真是他心目中的英雄?

曹操指出“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后,玄德有何反应?

为什么他要这样做?

可见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本段可谓是曹操与玄德的一次没有兵刃的交锋,在这次交锋中孰胜孰负,说说你的看法。

【答案】:

【解析】:

第14题【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原来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

操尝造花园一所;造成,操往观之,不置褒贬,只取笔于门上书一“活”字而去。

人皆不晓其意。

修曰:

“‘门’内添‘活’字,乃‘阔’字也。

丞相嫌园门阔耳。

”于是再筑墙围。

改造停当,又请操观之。

操大喜,问曰:

“谁知吾意?

”左右曰:

“杨修也。

”操虽称美,心甚忌之。

又一日,塞北送酥一盒至。

操自写“一合酥”三字于盒上,置之案头。

修入见之,竟取匙与众分食讫。

操问其故。

修答曰:

“盒上明书‘一人一口酥’,岂敢违丞相之命乎?

”操虽喜笑,而心恶之。

操恐人暗中谋害己身,常分付左右:

“吾梦中好杀人;凡吾睡着,汝等切勿近前。

”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

一近侍慌取复盖。

操跃起拔剑斩之,复上床睡。

半晌而起,佯惊问:

“何人杀吾近侍?

”众以实对。

操痛哭,命厚葬之。

人皆以为操果梦中杀人。

惟修知其意,临葬时指而叹曰:

“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

”操闻而愈恶之。

操第三子曹植,爱修之才,常邀修谈论,终夜不息。

操与众商议,欲立植为世子。

曹丕知之,密请朝歌长吴质入内府商议;因恐有人知觉,乃用大簏藏吴质于中,只说是绢匹在内,载入府中。

修知其事,径来告操。

操令人于丕府门伺察之。

丕慌告吴质。

质曰:

“无忧也。

明日用大簏装绢,再入以惑之。

”丕如其言,以大簏载绢入。

使者搜看簏中,果绢也,回报曹操。

操因疑修谮害曹丕,愈恶之。

操欲试曹丕、曹植之才干。

一日,令各出邺城门;却密使人分付门吏,令勿放出。

曹丕先至,门吏阻之,丕只得退回。

植闻之,问于修。

修曰:

“君奉王命而出,如有阻当者,竟斩之可也。

”植然其言。

及至门,门吏阻住。

植叱曰:

“吾奉王命,谁敢阻当!

”立斩之。

于是曹操以植为能。

后有人告操曰:

“此乃杨修之所教也。

”操大怒,因此亦不喜植。

修又尝为曹植作答教十余条。

但操有问,植即依条答之。

操每以军国之事问植,植对答如流。

操心中甚疑。

后曹丕暗买植左右,偷答教来告操。

操见了大怒曰:

“匹夫安敢欺我耶!

”此时已有杀修之心。

今乃借惑乱军心之罪杀之。

修死年三十四岁。

随着杨修数犯曹操之忌,曹操的心理发生了哪些变化?

杨修建议工匠们改造好园门后,曹操为何“心甚忌之”?

曹操自称“梦中好杀人”,确有其事吗?

谈谈你的看法。

对于杨修之死,有人认为主要原因在于曹操,有人认为主要原因在于杨修。

对此,你怎么看,说说你的看法。

【答案】:

【解析】:

第15题【写作题】

小红因多读课外书而没多做课外练习而遭到父母的责备;作为普通工人的大李捐款300元支援东南亚海啸灾区人民而被周围一些人说成是“傻子”;工程队挖开一条刚铺上不久的路去铺设电缆而引起过往行人的不满。

小红、大李、工程队做得对还是不对?

在家庭、学校、社会生活中,人们常面临着对与错的问题。

请以“对与错”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答案】:

【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