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AS理论的企业边界及主体关系模式的影响.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134698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03.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CAS理论的企业边界及主体关系模式的影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基于CAS理论的企业边界及主体关系模式的影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基于CAS理论的企业边界及主体关系模式的影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基于CAS理论的企业边界及主体关系模式的影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基于CAS理论的企业边界及主体关系模式的影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基于CAS理论的企业边界及主体关系模式的影响.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基于CAS理论的企业边界及主体关系模式的影响.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基于CAS理论的企业边界及主体关系模式的影响.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基于CAS理论的企业边界及主体关系模式的影响.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基于CAS理论的企业边界及主体关系模式的影响.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基于CAS理论的企业边界及主体关系模式的影响.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基于CAS理论的企业边界及主体关系模式的影响.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基于CAS理论的企业边界及主体关系模式的影响.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基于CAS理论的企业边界及主体关系模式的影响.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基于CAS理论的企业边界及主体关系模式的影响.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基于CAS理论的企业边界及主体关系模式的影响.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基于CAS理论的企业边界及主体关系模式的影响.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基于CAS理论的企业边界及主体关系模式的影响.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基于CAS理论的企业边界及主体关系模式的影响.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基于CAS理论的企业边界及主体关系模式的影响.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于CAS理论的企业边界及主体关系模式的影响.docx

《基于CAS理论的企业边界及主体关系模式的影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CAS理论的企业边界及主体关系模式的影响.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基于CAS理论的企业边界及主体关系模式的影响.docx

基于CAS理论的企业边界及主体关系模式的影响

基于CAS理论的企业边界及主体关系模式的影响

陶厚永,刘洪

(南京大学商学院,南京210093)

[摘要]在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视角下,企业是由投资者、经营管理者、员工以及供应商、消费者、规制者等利益相关者(主体)组成的关系网络,因此,企业的边界取决于不同利益相关者共同构成的关系网络。

然而,关系网络的限度与范围又取决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模式。

本文通过构建企业的多主体模型,借助计算机仿真软件NetLogo,动态模拟了构成企业的不同主体的关系模式对企业关系边界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主体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对企业的关系边界有着重要影响:

合作依赖模式下,企业关系边界有缩小的趋势;竞争对抗模式下,企业关系边界有增长的趋势,但是增速缓慢;竞合互动模式下,企业关系边界有快速扩张的趋势。

[关键词]复杂适应系统理论;企业关系边界;主体关系模式;模拟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0引言

企业理论的学者们已从不同的角度对企业边界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形成了丰富的企业边界理论。

概括起来主要有科斯(1937)从交易成本的角度,威廉姆森(1984)从资产专用性的角度,提斯(1990)从核心能力的角度,格罗斯曼和哈特(1986)从所有权的角度,阿罗(1974)从信息不完全的角度,阿尔钦和德姆塞茨(1972)从知识的收集、整理和出售的角度以及迈克尔·迪屈奇(1994)结合交易成本理论、能力理论和知识经济理论对企业边界的研究。

近来国内学者也做出重大尝试,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郭金山,芮明杰(2004)从社会心理系统角度研究了企业心理边界[1];杨瑞龙(2003)从企业间网络的角度探讨了企业效率边界[2];李海舰(2005)从信息技术的角度认为,在信息经济条件下,随着企业边界扩张,边际成本递减、边际收益递增,边际成本曲线和边际收益曲线无法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而相交于一点,因此企业边界会趋向无穷,企业是无边界的[3];而曾楚宏(2004)认为信息技术运用会引起企业边界的变动,但是变动的方向却受企业特征的影响。

对于资本密集型企业来说,其组织特征有利于应用信息技术后更显著节约内部生产成本,从而边界朝扩大的方向发生变动;而对于知识密集型企业来说,其组织特征有利于应用信息技术后更显著节约市场协调成本,从而边界朝缩小的方向发生变动[4]。

目前对于企业边界的研究,表现出了企业内部边界和外部边界并重,由静态的企业边界到动态的企业边界的变化趋势,并提出了企业的垂直边界、水平边界、外部边界和地理边界的分类模式[5]。

虽然学者们的研究是深入的、独到的,但是未能就什么是企业边界以及企业边界该如何确定达成共识,企业边界的研究一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产生这种状况原因在于现实的复杂性以及还原论的研究方法使得人们无法全面、系统地认识企业边界的本质[6]。

企业是受众多因素影响并与环境相互作用的适应性动态系统,企业边界作为企业整体层面上所涌现出的行为现象,很难简单地从因素层面来加以判断和分析[7]。

因此,仅从单一视角来研究,不可能获得令人信服的结论。

当今,整个科学的发展正处在从线性的分析范式向非线性的分析范式转换的时期,作为非线性系统范式转化的主要内容的复杂性科学的产生与发展,正在成为各个学科发展的前沿领域。

将企业组织作为复杂系统来考察和研究,应用复杂性科学研究成果加以类比、推理,从中提炼出新的企业管理思想、原理,已经得到管理学界和经济学界越来越多的认同[8]。

企业边界是企业系统的一个重要的表现形式,其研究也需要从复杂性科学等现代科学发展的成果中吸取新的“营养”,寻求新范式,并在新范式基础上发展新的理论和方法。

本文将运用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和企业复杂性与环境复杂性关系的研究成果,提出企业关系边界的概念,通过计算机仿真模拟,分析和验证在不同主体关系模式下,企业关系边界的变化趋势,说明竞争与合作对于企业关系边界扩张的积极作用。

本文研究成果可为企业边界管理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南,也可为企业理论研究以及企业边界探讨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1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视角下的企业边界

1.1作为复杂适应系统的企业

John•Holland教授认为复杂适应系统(ComplexAdaptiveSystem,CAS)是指“由用规则描述的、相互作用的主体(agent)组成的系统”,构成系统的主体在形式和能力上总是千差万别的,随着经验的积累,不断改变其规则来适应环境(环境主要由其他主体构成),主体的适应性是“复杂适应系统生成复杂动态模式的主要根源”[9]。

虽然复杂适应系统具有普遍性,其特征很多[10],但是国内外学者们对CAS基本特征的认识却比较一致[11],经过对国内外研究的整理、分析,CAS的基本特征可以归结为:

(1)系统由许多并行活动的主体组成,这些构成单元具有智能性,并且不断地与环境、其他主体交换物质、信息、能量等;

(2)具有多层次性。

一个层次的主体是更高层次结合体(主体)的组成部分,但是层与层之间具有相对独立性,层与层之间的直接关联作用较少,例如个体层的主体主要与同一层次的主体进行交互;

(3)主体能通过结果的反馈和经验的积累,不断调整作用关系的规则,具有动态学习能力;

(4)每个主体或单元不断地根据自己有关事物的认知模型做出预测,这些认知模型随着系统演化获得提炼和提高;

(5)追求局部优化和不断改进。

在复杂适应系统内有很多小生境(niches),每个小生境可以为一个主体开发并占有,因此系统有追求局部优化的倾向;

(6)随机性和确定性的统一。

复杂适应系统的随机性首先表现为环境刺激的随机性,主体事先不知道会接收到什么样的信号,只是做好准备接受刺激。

其次是主体反应的随机性,由于反应规则的不唯一,选取哪一条规则做出反应具有随机性。

新规则的产生(交叉与突变)也受随机因素的干扰。

这些随机干扰可能会使得系统进入某种新的状态,涌现出新的系统特征。

虽然复杂适应系统充分考虑了随机性,系统没有规定确定的演化目标,但是在一定刺激下,它向哪个方向发展是确定的[12];

(7)复杂适应系统是动态变化的。

复杂适应系统总是处于变化、转换、调整之中,系统的变化受到主体数量、行为规则以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强度和多样性的影响。

(8)复杂适应系统内外部主体的作用关系是非线性的。

作用可分为线性相互作用和非线性相互作用。

线性相互作用的对立双方是可分离的,非线性相互作用使得对立双方成为不可分离的、有内在联系的东西,正是非线性的相互作用导致的竞争与协同,系统才有整体行为,形成具有整体性的矛盾体系,于是才有系统的牵一发而动全身。

什么样的企业才是CAS,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统一的标准,也许也不存在统一的标准[13]。

尽管CAS没有统一的标准,但这并不意味着不能应用CAS理论来研究企业组织及其边界的演变规律,恰恰相反,把复杂性科学引入企业管理是企业管理适应当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当代企业管理理论和实践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14]。

笔者认为,如果企业拥有上述复杂适应系统的全部或部分特征,就可以看成是CAS[13]。

企业组织是由投资者、经营管理者、员工以及供应商、消费者、规制者等利益相关者组成的超契约联合体,这些利益相关者都是企业活动的主体。

他们具有环境识别能力、问题判断能力、自主决策能力和采取行动等能力,能根据自身所处的环境,做出适应性反应,通过行为结果的反馈和学习而发展出自己的图式(schema),并以此指导决策和采取行动,来不断强化或削弱与其它主体的作用关系,调整与其它主体之间的作用关系规则。

员工与员工相互作用组成部门,如生产部门、销售部门、财务部门、研发部门等,部门与部门相互作用联结成企业,企业与环境中其它类似的企业相互作用形成行业,具有明显的层次性特征;员工之间的情感交流与相互学习,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合作,以及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与竞争,这种同一层级内的水平联系与相互作用是企业最重要的日常活动,它直接影响着企业组织的发展进程与业绩指标,但是企业组织的发展状态又不能够根据其组成单元的情况简单推测出来。

环境变化的复杂性和动荡性,选择的随机性,以及企业内外部主体之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关系,决定了变化的永恒性,主体行为结果的不确定性、非因果关系。

使复杂适应系统容易产生“蝴蝶效应”,小的变化可能会引起大的后果,从而导致企业的长期状态的不可预测性。

企业未来的状态主要取决于企业的背景和历史,即企业发展的动力学机制,这是企业成功与否的关键。

显然,企业具有CAS的大多基本特征,因此可以运用CAS理论加以研究、探讨。

1.2企业的关系边界及特点

在主流的组织理论里,边界往往被描述成一个组织终止的地方和该组织所处的环境开始的地方[15]。

学者们往往“出于自己的分析目的而自觉地构建了一种概念框架”[16],企图把边界描绘成一种分开组织和其所处环境的稳定秩序,并由此为出发点,分析得到自己所预期的清晰的企业边界。

然而在现实的经济社会中,我们根本看不到清晰、稳定的企业边界,现代企业生存和发展越来越倚重于那些与企业活动有关的所有信息单元之间的互动关系及其所组成的n维向量空间[17],因此理论界必须要从热衷于“行政边界”的研究转到由投资者、经营管理者、员工以及供应商、消费者、规制者等利益相关者组成的关系网络——企业的关系边界及其变动规律的研究。

 

图1企业的行政边界与关系边界示意图

一般而言,行政边界是指企业行政管辖的限度与范围,如图1中的实线所示。

它强调的是企业行政管理权限,即企业能够管到哪里,哪里就是企业的边界。

而关系边界是指利益相关者在特定情形下的互动行为而建立起来的关系网络的限度与范围,如图1中的虚线所示。

它强调的是关系网络构建,即企业的关系网络建到哪里,哪里就是企业的边界。

行政边界着重针对的是企业内部利益相关者,没有充分考虑到外部利益相关者,所涵盖的范围比较狭窄,并且内部利益相关者相对比较稳定,可识别性高,因此行政边界比较清晰、稳定。

对于关系边界而言,它不仅涉及到内部利益相关者,而且充分考虑到外部利益相关者,并且是针对互动行为进行而建立起来的关系,所以和行政边界相比,关系边界所涵盖的范围更广,是模糊的,具有动态变化性。

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理解关系边界:

首先,关系边界是有形的,所谓“有形”指的是关系边界具有可识别性,如利益相关者(网络中的结点)数量、功能协同、资源调配等范围;其次,关系边界又是无形的,所谓“无形”指的是那些从外部无法识别,但又能影响各结点行为的诸多因素,如互动规则、运行机制、合作文化等。

与传统企业边界相比,企业的关系边界具有以下特征:

(1)边界不是固定的,而是动态变化的。

作为复杂适应系统的企业,其边界必须要从企业与其环境共同构成的更大范围的系统视角来考察,那么,构成企业的主体就不局限于企业内部的行为主体,还要将与企业相关的外部行为主体包括在内,即将外部环境内生化。

另一方面,与企业相互作用的外部行为主体是动态变化的,所以说企业边界是动态变化的。

界定行为主体是否在企业边界之内的一个简单评判依据,就是看他们的理念和使命是否一致,一致的则说明大家有着共同的理想、目标,那么,就一起构成了复杂适应系统企业,其理念是“不为所有,只为所用”、“互为所有,互为所用”。

然而,传统的企业边界常常是明确清楚的、可视的,比如判断一个人是否属于企业就是看其劳动关系是否在企业内,对于传统企业来说所持的观点是“我们有多少员工”,而对于复杂适应系统的企业来说所持的观点是“有多少人为我们企业工作”[13]。

(2)边界是模糊的。

从单个企业来看,在某一时点上,其边界是清晰的,但是多个企业之间的关系边界可能呈现出交错、重叠等复杂特征,其中还交织着人际关系,关系总是呈网状的,相互重叠的,因而企业的关系边界是模糊的。

另一方面,企业总是处于动态的演进之中,如果某一时点的企业边界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平衡,那也是动态的平衡,伴随着环境内生化、企业外生化以及涌现现象的出现,使得企业边界总是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这一时点企业边界和下一时点企业边界可能会截然不同,即使在瞬间,也依然存在着不断的更新与变化。

因此我们无法准确地把握企业边界,企业边界是模糊的。

(3)边界具有渗透性。

企业是由利益相关者组成的复杂的、多维的立体结构,这种空间结构使得更多结点有机会直接与环境接触,企业与环境的“接触面”更大了,因此环境中的信息和能量更容易渗透到企业内部。

另外网络型的结构使得信息在企业中传播的速度更快,当某一结点从环境中得到有用信息时,可以同时向四周扩散,在其它结点接受到信息后,这些结点又可以作为信息源向四周扩散,因此,可以在很短时间内实现信息从小范围向大范围渗透。

随着网络结点与环境中个体的关系建立,外部个体就可能会渗透到企业内部,成为企业的一员;同时随着网络结点与其它企业关系的建立以及松散的组织结构,使得该结点易于脱离企业,成为其它企业的一员,即企业成员的向外渗透。

在传统理论中,只有部分员工有机会与环境直接接触,如市场营销部门等,当他们得到有用的信息后,一般只会发生纵向传递,因此信息往往被少数人控制,难以渗透。

同时,行政式管理和严格的组织结构,使得企业成员与环境中的个体很难实现相互渗透。

(4)边界是路径依赖的。

戴尼斯·迈拉特、奥利费·克莱瓦塞和布鲁诺·莱克格等认为关系网络是一个动态的、依照一定的路径依赖而不断演变的历史过程[17]。

从个体的角度,企业成员在相互作用联结成企业时以及在企业的日常运作中,员工总是会根据自身所拥有的知识、经验有选择性地寻找合作对象,在找到合作对象后,和对象建立何种联系,联系的强度该如何等等问题都是依据历史做出的,所以个体决策是路径依赖的,因此企业的关系边界也是路径依赖的。

从企业的角度,随着企业的成长,长期积累的经验会以惯例、规章、制度等形式存储在企业的记忆中,并且逐渐加强、难以改变,企业的任何行为都要受到这些经验的影响。

在企业成长阶段,它会对企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提高利益相关者的价值和促进企业关系网络的扩张,但是在企业走向成熟后,它会阻止任何有悖于企业历史的变革,从而阻碍企业的发展,降低利益相关者的价值和引起企业关系网络的萎缩。

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讲历史决定了现在,企业的关系边界是路径依赖的。

既然企业的关系边界是动态变化的、模糊的,具有渗透性和路径依赖性,那么企业的关系边界该如何度量了?

Laumann(1983)给出了界定企业边界的三个特征:

行为者(结点)的特征、结点之间的关系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活动特征[16]。

行为者特征强调的是界定成员资格的标准,即企业成员与非企业成员;关系特征通过界定特定社会关系中的行为者来确定系统的边界,互动频率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指标,系统边界置于互动网络的“某些薄弱的位置”(Homans,1950);活动特征认为当个体穿越系统边界时其活动会发生变化,边界与活动控制是相统一的(Pfeffer&Salaneik,1987)。

关系特征和活动特征关注的是界定企业的行为标准,而行为者特征着重强调的是成员资格。

根据Laumann的思想,本文将表征行为标准和成员资格结果的企业关系网络中的结点(利益相关者)数量,作为衡量企业关系边界的主要指标。

3主体关系模式对企业关系边界的影响

3.1主体关系模式

Alexander认为模式首先是描述了一个环境中不断出现的问题,然后提出了该问题的核心解决方案。

通过这种方式,你可以无数次地使用那些已有的解决方案,无需再重复相同的工作。

从某种意义上说,可以把模式(pattern)看成是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方法论,当把解决某类问题的方法归纳、总结、提炼到理论高度,那就是模式。

因此,模式就是对常见问题的通用解决方案。

主体关系模式,是指在特定的群体内部,针对关系冲突的解决方法中,被广泛接受并成为个体成员习惯的关系准则。

群体内部特定关系模式的形成前提,是群体内部成员之间的互动行为。

在一个随机配对的行为空间中,某种行为关系在特定频率中占优或有效率的事实,会被其他个体所察觉并学习模仿。

而当该类关系在更广范围和更频繁的互动行为中被接受时,该关系就会逐渐演化为一种关系模式。

关系模式得以形成,源于个体认知共识的形成,也即针对特定行为群体认知所具有的某种共享的意义和知识。

从竞争与合作两个维度,可以把主体关系模式分为三类:

竞争对抗模式、合作依赖模式、竞合互动模式,如图2所示。

图2主体关系模式分布图

竞争对抗模式是指群体内双方或多方为了夺取同一目标而相互超越的内在联系,常常表现为:

对于共同期望的稀缺资源的夺取而展开的竞赛、争夺和角逐。

合作依赖模式是指个体为了达到对自己有利的目标,而依靠群体中其他个体的内在联系。

竞合互动模式是指为了提高群体的生存能力,一方面建立合作的内在联系,通过合作共同进步,依靠合作共同应对外部挑战;一方面建立竞争的内在联系,通过竞争来激发个体的积极性,依靠竞争达到优化种群的目的。

既在合作中竞争,又在竞争中合作,合作和竞争相互依存。

竞争对抗模式强调的是“你死我活”、“此消彼长”的竞争关系,片面地夸大了竞争的作用,忽视了系统内部、系统与环境之间的共存、依赖和共生,容易引起群体内部的过度竞争。

即使是系统内部、系统与环境之间存在生存竞争,这种竞争也应该是有层次的,系统中的个体为了获得资源和能力,以便于在系统中占据有利位置,必然要与环境以及其他个体进行竞争。

但是从更高的层次来看,当以企业为基本单元参与竞争时,企业中个体采用合作的态度往往会更有效。

因此卡普拉认为把人类生活看成只有竞争、斗争和破坏,而无共生与合作是错误的,最起码是不完全的[18]。

合作依赖模式钟爱的是“步调一致”、“无差异”的合作关系。

夸大了合作的作用,从根本上排斥竞争或贬低竞争,容易引起群体内部的过度依赖。

企业是由个体组成的,个体间的异质性构成了相互竞争的基础,而共存于一个系统内则为竞争提供了条件,竞争是保持企业系统活力的重要原因,通过竞争可以对企业内的个体进行选择,激励有利于合作的个体、淘汰不利于合作的个体,从而促进合作系统的发展和进化。

竞争不仅仅存在于企业组织内部,而且常常表现为系统之间的竞争,如企业组织经常面临其它企业组织的竞争和挑战。

这种外部的竞争对企业形成了压力,将进一步促进其内部系统的优化。

因此只有合作,没有竞争的系统是不可想象的。

竞合互动模式则认为合作是系统的基本要求,竞争是系统发展的动力。

如果只有竞争没有合作,整个系统很快就会分崩离析;如果只有合作没有竞争,系统无法优化。

正如哈肯所言:

各种系统,“都以其集体行为,一方面通过竞争一方面通过合作,间接地决定自己的命运。

”只有通过竞争达到合作,形成协同整合的超循环组织,系统才能向更高阶段前进[19];只有通过合作——竞争,系统才能走向繁荣[5]。

因为企业具有复杂适应系统的特征,要在自然界观察和实验是非常困难的,更难以用数学分析的方法求解。

正是这种原因,很多科学家使用计算机来构建复杂系统的模型,模拟实际情景条件下系统的行为和可能的未来,探索获得理想未来的可能干预途径和政策[13]。

特别是swarm、matlab、starlogo、netlogo等简单易用的软件平台的开发,激起了科学界的广泛兴趣并使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在社会系统、生态系统、经济学、文化、政治、科技、交通领域得到了具体应用[20]。

下面首先构建多主体模型,通过计算机模拟,观察主体关系模式对企业关系边界的影响。

3.2企业的多主体模型构建

多主体模型是用计算机仿真软件产生分布于计算机屏幕的许多主体,然后让这些主体按照一定的规则发生相互作用。

这种随着时间变化所发生的相互作用过程可通过连续的规则“游戏”模拟其演化特征。

根据简单规则发生相互作用的主体模型中往往会涌现出复杂的结果。

本文将构成企业的利益相关者看成是相对独立的主体。

现实生活中的主体总是异质的,即不同的主体在性质或行为上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或扮演不同的角色。

本文中主体的异质性具体表现为:

主体拥有不同的收入——闲暇偏好;主体的初始努力水平存在差异,而且具有可调节性。

由于协同效应使得主体合作生产的总产出大于他们单独生产所得的产出之和,在相同的努力水平情况下采用合作生产方式能增加收益,所以主体会自组织成为一个企业,彼此合作进行生产。

但是采用合作生产方式,每一个成员的各自贡献不可能廉价地观测和精确地分解,因此无法做到报酬支付与企业员工的边际产出相一致。

为了达到简化收入分配的目的,企业组织往往采用某种收入分配方式或某几种分配方式的组合。

虽然理论上,任何一种分配方式或者几种分配方式的组合,都不可能做到边际收入——边际产出完全匹配。

但是,在不同的收入分配方式导向作用下,会导致员工之间竞争与合作强度的巨大差别,促成不同的主体关系模式。

按照Axtell(1999)的观点[21],个体对收入——闲暇的偏好是内生的、既定的;个体效用是收入与闲暇的函数,可用Cobb-Douglas函数刻画;收入和闲暇是对立统一的。

一方面,个体越努力,收入越高,效用水平越高;另一方面,个体努力水平越低,闲暇越多,效用水平越高。

因此收入与闲暇是对立的。

但是个体可以调节自身努力水平,使收入与闲暇达到一个平衡点。

当单独工作时,收入多少仅取决于自己的努力水平,不存在搭便车倾向,个体只会根据自身的收入——闲暇偏好的大小调节其努力水平,以使自身效用最大化。

当组成企业时,收入多少不仅取决于主体的努力水平,而且更主要地受他人的努力水平(本文称之为“非我群体”的努力水平)和企业的收入分配政策的影响。

因此主体需根据自己收入——闲暇偏好的大小和他人的努力水平,调整自己的努力水平,以使自身效用最大化。

基于上述思想和Axtell的企业模型假定,本文采用NetLogo3.1.3软件编写程序模拟主体关系模式对企业关系边界的影响。

该模型采用了多阶段的模拟运行,主体的空间分布是随机的,如果主体在企业中的效用水平要是低于单独工作状态下的效用水平,那么主体就会脱离企业,选择单独工作或重新组成一个企业。

具体说明如下:

(1)模拟开始时,借助计算机随机生成200个主体,他们拥有一定的努力水平

j∈(0,1),j∈{1,2,…,200},努力水平是可调节的;本文借助gamma函数,使环境中主体的收入偏好分布具有不同的特征,θj∈[0,1],j∈{1,2,…,200}。

(2)假设企业总努力水平是每个主体努力水平的简单叠加,即

=

j+E~j

其中,j∈{1,2,…,200},E~j为“非我群体”的努力水平。

(3)假设企业的产出水平

是其总努力水平ET的函数,如下所示:

(4)假设每个主体对收入和闲暇具有Cobb-Douglas偏好,第j个主体的效用函数可以写作:

其中,j∈{1,2,…,200},Wj为企业中主体所获得的收入,Lj为主体所得到的闲暇。

(5)假设存在三种分配方式,在第一次模拟时,企业中实行的是平均分配,那么第j个主体所获得收入为:

,其中n为企业中主体的个数。

效用水平为:

(6)第二次模拟时,企业中实行的是按劳分配,那么第j个主体所获得的收入为:

效用水平为:

(7)第三次模拟时,企业中实行的是岗位与绩效相结合的收入分配方式,那么第j个主体所获得收入为:

,其中

为岗位工资在总产出中所占的比重(模拟中

),

为绩效工资所占的比重。

为了模拟方便,本文假定岗位同质的,因此岗位工资的水平是相同的;绩效工资是依据个体的努力水平分配的。

那么第j个主体的效用水平为:

(8)为了自身效用最大化,主体会根据其他主体的努力状况调整其努力水平。

对①、②、③式求导,计算出个体效用最大时所对应的努力水平即是企业中主体最优努力水平。

(9)如果企业中主体达到最优努力水平时所对应的效用水平值小于单独工作时的效用水平值,则该主体脱离企业。

3.3计算机模拟及结果分析

在模拟中,假定资源是分布在一个40×40的正方形区域内,并且环境参数是恒定的;区域内只有一个企业,用一个半径为5个单位的圆形区域表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