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二语文同步练习第四单元 建构精神家园 单元测试鲁人版必修4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135388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5.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二语文同步练习第四单元 建构精神家园 单元测试鲁人版必修4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学年高二语文同步练习第四单元 建构精神家园 单元测试鲁人版必修4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学年高二语文同步练习第四单元 建构精神家园 单元测试鲁人版必修4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学年高二语文同步练习第四单元 建构精神家园 单元测试鲁人版必修4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学年高二语文同步练习第四单元 建构精神家园 单元测试鲁人版必修4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学年高二语文同步练习第四单元 建构精神家园 单元测试鲁人版必修4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学年高二语文同步练习第四单元 建构精神家园 单元测试鲁人版必修4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学年高二语文同步练习第四单元 建构精神家园 单元测试鲁人版必修4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学年高二语文同步练习第四单元 建构精神家园 单元测试鲁人版必修4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学年高二语文同步练习第四单元 建构精神家园 单元测试鲁人版必修4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学年高二语文同步练习第四单元 建构精神家园 单元测试鲁人版必修4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学年高二语文同步练习第四单元 建构精神家园 单元测试鲁人版必修4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学年高二语文同步练习第四单元 建构精神家园 单元测试鲁人版必修4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学年高二语文同步练习第四单元 建构精神家园 单元测试鲁人版必修4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学年高二语文同步练习第四单元 建构精神家园 单元测试鲁人版必修4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学年高二语文同步练习第四单元 建构精神家园 单元测试鲁人版必修4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学年高二语文同步练习第四单元 建构精神家园 单元测试鲁人版必修4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学年高二语文同步练习第四单元 建构精神家园 单元测试鲁人版必修4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二语文同步练习第四单元 建构精神家园 单元测试鲁人版必修4 Word版含答案.docx

《学年高二语文同步练习第四单元 建构精神家园 单元测试鲁人版必修4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二语文同步练习第四单元 建构精神家园 单元测试鲁人版必修4 Word版含答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高二语文同步练习第四单元 建构精神家园 单元测试鲁人版必修4 Word版含答案.docx

学年高二语文同步练习第四单元建构精神家园单元测试鲁人版必修4Word版含答案

第四单元检测题

(时间:

150分钟 满分:

150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  )

A.囹圄(yǔ)  阏氏(yānzhī)  缧绁(léi)

B.缑王(ɡōu)且鞮侯(qiědī)  槛阱(jiàn)

C.着重(zhuó)昆邪王(húnyé)衰竭(jié)

D.一旦(dàn)倜傥(tìtǎnɡ)黑黝黝(yǒu)

解析 B项“且鞮”应读“jūdī”。

答案 B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前扑后继 捋触须  深邃 恪守

B.苦思冥想专心致至亵渎熨帖

C.死有余辜绰有余裕辐射坍圮

D.矫揉造作杀一儆百癖好宏亮

解析 A项扑—仆;B项至—志;D项宏—洪。

答案 C

3.依次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打开这本教科书,你会发现这是一座溢彩流光的美的殿堂。

在这里,你能体会到“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不羁精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聆听到“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浅斟低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徜徉在唐诗宋词这座美的殿堂,你一定会目眩神迷,流连忘返。

①倾听到“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高歌

②感受到“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仁者光辉 ③小桥流水,杏花春雨,透露出宋词沁人心脾的韵味 ④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折射出唐诗丰盛热烈的光彩

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

C.③①②④D.④③②①

解析 先唐诗,后宋词。

既要注意上下文的衔接,又要注意和末句中“唐诗宋词”的照应。

答案 B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津门两家企业同传捷报:

在日本遭抢注的“狗不理”商标终于完璧归赵,回到了“狗不理”集团。

B.现在我们单位职工上下班或步行,或骑车,为的是倡导绿色、低碳生活。

尤为可喜的是,始作俑者是我们新来的局长。

C.带兵打仗,要针对不同的对手,有不同的破敌之策,只知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是无法克敌制胜的。

D.我们从电视上看到了惊心动魄的画面:

电力工人爬上数十米高的结满冰的铁塔,手持木棒、铁扳手或橡胶棒敲击电线上的冰坨。

解析 惊心动魄:

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

A.完璧归赵:

比喻原物完整无损地归还本人。

B.始作俑者:

开始制作俑的人,比喻恶劣风气的创始者。

C.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比喻不管对方用什么计策、手段,都有办法对付;也比喻针对具体情况采取相应对策。

答案 D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异种脏器的移植,除了技术问题外,还有伦理道德问题以及人畜共患疾病,特别是畜间疾患在人间流行。

B.学校要健全保卫组织,充实保卫力量,确保师生生命安全;要加强教育,提高师生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C.玉树地震发生后,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于第一时间驰援灾区,为灾区群众搭建了数百顶临时帐篷以防止余震再次发生。

D.中国文化具有开放性和融合性,能够始终坚持独立自主,不断探索自身不断吸纳、融合外来文化。

解析 A句子成分残缺,在“特别是畜间疾患在人间流行”后加“等问题”。

B“提高”和“意识”不搭配。

C不合逻辑,余震发生不能“防止”只能“防备”。

答案 D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项羽究竟死于何地

《太史公书》问世至今已两千年,随着这部巨著的流传,项羽自杀于乌江似是无疑的了。

其实,这是历史上的讹误。

项羽真正的殉难地不是乌江而是东城,即今安徽定远东南(距乌江约三百里)。

《史记·项羽本纪》论赞中就曾点明,项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

只不过一般人不去注意这点罢了。

《汉书·灌婴传》也记载:

“项籍败垓下去,婴将车骑追项籍至东城,破之,所将卒五人共斩项籍。

”那么,司马迁何以在《史记》中有“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一段生动的描述呢?

这段描述仅为民间传闻,理由有三。

一、项王垓下被围时已兵疲食尽,“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又“汉军围之数重”。

当时,项羽已“自度不得脱”,又何以能忽而来到三百里之外的乌江呢?

再说,项羽垓下之败,其势是急转直下的,纵乌江亭长有救籍之心,又何以会料事如神,预先舣船以待?

二、《史记·项羽本纪》通篇叙事谨严而缜密,尤其是对战事的描述,双方渡江涉河、斩关夺隘时的地理形势,都能于回旋曲折之中,给人以条理分明、江山如望之感。

东城之后却为何三百里沙场竟无所交待,情节亦淡然松弛了呢?

司马迁只说“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巧借一“欲”字将流传在乌江的一段民间佳话与东城真实的血战情节缝缀弥合了。

这就是江淮一带的专家、学者多年来频频质疑并作出种种臆度误解的根源所在。

三、项羽崛起于吴中,“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在南征北战中,吴中子弟以及江东父老与项羽是建立了感情的。

因而,在他死后即传说起“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的佳话。

司马迁曾游历过此地,自然有充分的机会采撷到这些民间传闻,以完善这个英雄形象,也实在是十分自然的。

其实,项羽“身死东城”,从来有史迹为证。

高达数丈的虞姬墓至今犹在,《定远县志》载:

“虞姬墓即嗟虞墩,县南六十里近东城。

”阴陵、东城两地,《定远县志》记载则更为明确:

“阴陵城,县西北六十里,镆邪山南,周围二里。

……羽溃围南驰,汉骑将灌婴追羽过淮,羽过阴陵迷失道即此。

”“东城,县东南五十里。

项羽至阴陵迷失道,汉追及之,羽复引而至东城即此。

项羽殉难前在定远县境内留下的遗址遗迹,除阴陵、东城,至今仍存十余处。

从霸王寨(项王迷路处)到刘会桥(为汉军追及处),从下马铺到嗟虞墩,构成了项王在这块土地上与汉军周旋的一条完整路线。

6.从文中看,下列不属于项羽殉难于东城的证据的一项是

(  )

A.《史记》《汉书》等史书中都有项羽兵败并死于东城的记载。

B.据史料记载来看,项羽东城突围的可能性极小。

C.定远县内的许多遗址、遗迹均证实项羽“身死东城”。

D.项羽崛起于吴中,兵败垓下,愧对江东父老,无颜东渡乌江。

解析 文中无此信息,无中生有。

答案 D

7.下列各项不属于对项羽同情或肯定的一项是

(  )

A.《史记》中有“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的生动描写。

B.乌江一带流传着项羽欲东渡,乌江亭长舣船待的佳话。

C.江淮一带的专家、学者频频质疑并作出种种臆度误解。

D.作者认为司马迁利用民间传闻来完善项羽这一英雄形象。

解析 A、B、D三项分别表现了司马迁、江东父老和本文作者对项羽的同情或肯定,而C项却没有。

答案 C

8.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司马迁知道项羽真正的殉难地不在乌江而在东城。

B.项羽从嗟虞墩到阴陵,再到东城,最后死在东城。

C.《史记》记述项羽败至东城和东城到乌江的细致程度不一样。

D.项羽战死前的主要活动都在安徽定远县境内。

解析 项羽应该是从阴陵到嗟虞墩,再到东城的。

答案 B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沈麟士字云祯,吴兴武康人也。

祖膺期,晋太中大夫。

父虔之,宋乐安令。

麟士幼而俊敏,年七岁,听叔父岳言玄。

宾散,言无所遗失。

岳抚其肩曰:

“若斯文不绝,其在尔乎。

”及长,博通经史,有高尚之心。

亲亡,居丧尽礼。

服阕,忌日辄流泪弥旬。

居贫织帘诵书,口手不息,乡里号为“织帘先生”。

尝为人作竹误伤手,便流泪而还。

同作者谓曰:

“此不足损,何至涕零。

”答曰:

“此本不痛,但遗体毁伤,感而悲耳。

”尝行路,邻人认其所著屐,麟士曰:

“是卿屐邪?

”即跣而反。

邻人得屐,送前者还之,麟士曰:

“非卿屐邪?

”笑而受之。

宋元嘉末,文帝令仆射何尚之抄撰五经,访举学士,县以麟士应选。

不得已至都,尚之深相接,尝谓子偃曰:

“山薮故多奇士,沈麟士,黄叔度①之流也,岂可澄清淆浊邪?

汝师之。

”麟士尝苦无书,因游都下,历观四部毕,乃叹曰:

“古人亦何人哉!

”少时称疾归乡,不与人物通。

养孤兄子,义著乡曲。

或劝之仕,答曰:

“吾诚未能景行坐忘,何为不希企日损?

”乃作《玄散赋》以绝世。

太守孔山士辟,不应。

宗人徐州刺史昙庆、侍中怀文、左率勃来候之,麟士未尝答也。

隐居余干吴差山,讲经教授,从学士数十百人,各营屋宇,依止其侧,时为之语曰:

“吴差山中有贤士,开门教授居成市。

”麟士重陆机《连珠》,每为诸生讲之。

征北张永为吴兴,请麟士入郡。

麟士闻郡后堂有好山水,欲一观之,乃往停数月。

永欲请为功曹,麟士曰:

“必欲饰浑沌以蛾眉,冠越客于文冕,走虽不敏,请附高节,有蹈东海死耳,不忍受此黔劓。

”永乃止。

升明末,太守王奂,永明中,中书郎沈约并表荐之,征皆不就。

麟士无所营求,以笃学为务,恒凭素几鼓素琴,不为新声。

负薪汲水,并日而食。

守操终老,读书不倦。

遭火烧书数千卷,年过八十,耳目犹聪明,以反故抄写,火下细书,复成二三千卷,满数十箧。

时人以为养身静默所致。

梁天监元年,与何点同征,又不就。

二年,卒于家,年八十五。

(节选自《南史·列传第六十六》,略有改动)

【注】①黄叔度:

名宪,东汉著名贤士。

《汉书·黄宪传》:

“叔度汪汪若千顷波,澄之不清,淆之不浊,不可量也。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因游都下     游:

游学。

B.左率勃来候之候:

等候。

C.依止其侧止:

居住。

D.有蹈东海死耳蹈:

踏入。

解析 B项候:

看望,问候。

答案 B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

B.

C.

D.

解析 B连词,表方式或状态。

A语气副词,大概;人称代词,自己。

C结构助词,构成“所”字结构;与“为”一起表被动。

D目的连词,来;介词,用。

答案 B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成四组,全部直接表现沈麟士隐逸性格的一组是

(  )

①服阕,忌日辄流泪弥旬 ②居贫织帘诵书,口手不息 ③沈麟士,黄叔度之流也,岂可澄清淆浊邪?

 ④吾诚未能景行坐忘,何为不希企日损?

 ⑤守操终老,读书不倦

⑥与何点同征,又不就

A.①②③B.①④⑤C.②③⑥D.④⑤⑥

解析 ①言其孝;③是何尚之评价的话,不属于“直接表现”。

答案 D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邻居错认穿了沈麟士的鞋,后来邻居找到了自己的鞋,送还时,沈麟士“笑而受之”,这一“笑”表现了他宽厚待人的特点。

B.宋元嘉末年,县里举荐沈麟士到京都担任抄撰五经的学士,他虽然不情愿,却有机会饱览四部书籍,慨叹自己远不及古人。

C.“以笃学为务”的精神追求与“并日而食”的物质需要形成鲜明对比,更突出了沈麟士安贫乐道的形象。

D.沈麟士年过八十,仍然耳聪目明,书籍被大火烧毁后,他又重抄了二三千卷,当时的人们认为他这样做是为了修身养性。

解析 D项对“时人以为养身静默所致”理解误。

答案 D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此本不痛,但遗体毁伤,感而悲耳。

(3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少时称疾归乡,不与人物通。

(3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麟士无所营求,以笃学为务,恒凭素几鼓素琴,不为新声。

(4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这伤本来不痛,只是父母留给自己的身体受到伤害,感慨而悲伤罢了。

(2)不久,沈麟士称病还乡,不与别人交往。

(3)沈麟士没有什么名利追求,把专心治学做为最重要的事,经常凭靠素几弹奏素琴,不弹奏今乐。

【参考译文】

沈麟士字云祯,吴兴武康人。

祖父沈膺期,是晋太中年间的大夫。

父亲沈虔之,是宋乐安县令。

沈麟士年幼时便聪慧出众,七岁那年,听到叔父沈岳谈论道家学说。

客人散去后,沈麟士能毫无遗漏地复述一遍。

沈岳抚摸着他的肩膀说:

“如果我们家能够诗书相继的话,大概希望就寄托在你身上了。

”等到长大,他广泛通晓经书历史,具有高尚的志趣。

父母去世,服丧期间竭尽礼节。

丧期结束,每到父母的忌日总是十几天流泪不止。

平日甘于清贫,一边编制竹帘,一边诵读诗书,口诵、手织不停息,乡里称他为“织帘先生”。

曾经给人制作竹帘不小心伤了手,便流着眼泪回家。

一起做工的人说:

“这点伤不会有什么伤害,何至于落泪?

”他回答说:

“这伤本来不痛,只是父母留给自己的身体受到伤害,一时感慨因而悲伤罢了。

”曾经在路上行走时,邻居错认了他穿的鞋,沈麟士问:

“这是你的鞋吗?

”就赤着脚走回家。

后来邻居找到了自己的鞋,便将之前那双鞋送还给他,沈麟士说:

“这不是你的鞋吗?

”笑着收下了。

宋元嘉末年,文帝命令仆射何尚之抄写五经,寻求举荐学士,县里便让沈麟士来应选。

不得已来到都城,何尚之密切地和他交往,曾经对自己的儿子何偃说:

“山野中本来就多有奇士,沈麟士是像黄叔度一样的人,度量弘阔。

你应当拜他为师。

”沈麟士曾经苦于没有书读,这时便游学都下,遍览四部书籍,于是感慨道:

“古人又是怎样的人啊!

”不久,称病还乡,不与别人交往。

抚养兄长遗孤,义名在乡里著称。

有人劝他去做官,他回答说:

“我确实没能达到节操高尚、物我两忘的精神境界,为什么不一天天地减少欲望呢?

”于是写下《玄散赋》来和世俗断绝交往。

太守孔山士征召他,没有应召。

同宗人徐州刺史昙庆、侍中怀文、左率勃来看望他,沈麟士未曾回拜。

隐居在余干吴差山,讲经教授,跟他学习的学生数十百人,各自营建房屋,靠着他住,当时的人编成谚语说:

“吴差山中有贤士,开门教授居成市。

”沈麟士看重陆机的《连珠》,每每给学生讲解。

征北的张永做吴兴太守,请麟士到郡中。

麟士听说郡后堂有秀丽的山水,就想观赏一下,于是前往那里停留了几个月。

张永想请他担任功曹,沈麟士说:

“如果您一定让我为官,那么我虽不聪明,也请让我追求高尚的义节,宁愿跳东海而死,也不忍受这样的责罚。

”张永这才不再邀请。

升明末年,太守王奂,永明年间,中书郎沈约都上奏表举荐他,被征召时他都没有去就任。

沈麟士没有什么名利追求,把专心治学作为最重要的事,经常靠在素几上弹奏素琴,不弹奏今乐。

背柴汲水,生活穷困。

一直到老坚守节操,读书不倦。

遭火烧书数千卷,年过八十,依然耳聪目明,用旧纸反面抄写,在灯下用小字书写,又写成二三千卷,盛满几十个箱子。

当时人认为这是他涵养本性、清静无为才做到的。

梁天监元年,与何点同时被征召,又没有就任。

二年,死在家中,享年八十五岁。

1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听 筝

柳中庸

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

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

何处空楼思月明?

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

(1)这首诗题目是“听筝”,首联写的就是诗人在凝神细听。

那么颔联主要运用什么艺术手法来描写音乐给听者带来的感受?

请作简要分析。

(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说,颈联中“独”与“空”堪称诗人炼字的典范,请对这两个字作简要赏析。

(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颔联主要运用比喻(或“通感”)修辞,通过对“柳态”和“啼鸟”的描摹写出了分别后的伤感和思念;以视觉写听觉,化无形为有形,更加形象可感。

(2)“独”突出了孑然枯坐、愁对孤灯的形象,“空”表现离人远行、无所依从的情景;这两个字渲染了一种孤寂、凄清的气氛,极写了人物内心的忧郁和思念。

15.补写诗文名句。

(6分)

(1)盖文王拘而演《周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固有一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仲尼厄而作《春秋》 屈原放逐 乃赋《离骚》

左丘失明 厥有《国语》 不得通其道 故述往事 思来者 

(2)或重于泰山 或轻于鸿毛 用之所趋异也

五、(12分)

16.我们在学习教材的时候,接触过许多人物,如林冲、孔乙己、玛蒂尔德。

他们会从事什么职业呢?

请仿照示例,将下面作品中两个人物的话补写完整。

要求:

①符合人物的特点。

②句式相近,每句话补写的字数不少于30字。

(4分)

示例:

《水浒传》中的林冲说:

既然我打败天下无敌手,那么就开办林冲武校,让我的弟子遍天下。

《孔乙己》中的孔乙己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项链》中的玛蒂尔德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写时要从孔乙己识字多、玛蒂尔德爱美的特点入手考虑。

答案 《孔乙己》中的孔乙己说:

既然我连茴字有几种写法都知道,那么就做一个汉字规范巡视员,让大江南北的汉字运用都符合规范。

《项链》中的玛蒂尔德说:

既然我的美丽天下无人能比,那么就做一个时装模特儿,让我穿的时装风靡全世界。

17.从2011年5月1日起,开始实施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醉驾与飙车入刑定罪。

在现行民事法律框架中,劝酒、灌酒造成侵权行为,以连带责任追责赔付。

交警部门为了遏制酒后驾驶机动车行为的发生,向社会征集酒驾警示语,张贴宣传。

请根据下面设定的对象,拟写恰当的警示语,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每句不超过15字。

(4分)

对驾驶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劝酒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此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和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这是近年来比较引起民众关心的问题,醉酒驾驶给社会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已经到了非采取有效措施不可的时候了。

此则法律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台的,因此写时要围绕酒驾的危害来写,还要注意对象。

答案 (对驾驶员:

(1)把酒问青天,酒驾几人回。

(2)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

(对劝酒者:

)劝酒须担责,斟酒要三思。

18.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在横线处填写适当的内容。

(4分)

背景材料 释永信,这位嵩山少林寺1500年来最年轻的方丈,中国第一位修得MBA学位的僧人,被命名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少林功夫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被聘为河南大学教授。

释永信,引发了人们对他的争议。

为了与世界接轨,他允许少林小武僧业余时间玩电脑,打游戏,听周杰伦的歌。

同时,圈地,盖楼,办公司,商业演出,一个千年的佛门圣地,如今却成为文化产业的典范。

根据以上背景材料,写出人们对其“争议”的内容。

(1)对释永信表示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释永信提出质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

(1)保护文化遗产,要以人为本,以人的生存条件和生活环境的改善为根本。

没有人,即使守着那么一堆破铜烂铁,又有什么意义呢?

(2)作为一个佛教弟子,当以弘扬佛法为宗旨,佛教追求的六根清净、一尘不染在释永信那里变成了铜臭逼人,少林寺犹如都市市场一般。

六、(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小村即景

韩小蕙

①这里是晋中南广袤大地上的一个普通小村庄,普通到你都不必问起它的名字。

但就是这个普通小村庄,竟使我体验到一种地域的魅力。

②这一带的地貌真是奇特,令平原人看上一眼便永远难忘。

③人正在大地上行走,突然,脚起脚落之间,路便没有了。

探身一望,脚下就是直上直下的悬崖,有的深达数十丈,令人头晕目眩。

④而身后,人刚才走过来的地方,明明是平展展的土地。

生着庄稼,长着树木,流着河水,跑着马车。

还有一座座土砖结合而筑的农舍和用秫秸秆隔成的农家小院。

从里面,不时传来鸡鸣、羊叫和娃儿的笑声。

⑤倏地,一群漂亮的狗你追我逐地奔了过来,撒了欢儿地在地上跑着、跳着、扑咬着,尽情地嬉戏,却没见一只掉下崖去。

人正在惊疑之际,崖上崖下的乡亲便喊起话来:

“哎——吃哩?

⑥“哎——吃哩。

⑦这是汉子的声音。

声音于崖上崖下巨大的空间之中,显得格外雄浑苍凉。

倘是女子,便会于雄浑苍凉之中,又夹杂上缠绵悱恻的韵味,令人遐想无穷。

⑧一忽儿,月上高崖,清辉撒满大地,崖上崖下便一起进入了这里才有的极其静谧旷远的夜世界……

⑨借用地理学的名词术语,这是典型的丘陵地貌。

再准确一点说,这是平原与山地的交界地带,因而既呈现平原的平整,又间有山地的起伏。

起起伏伏之间,便出现大断大裂又错落有致的高崖低谷。

人在高处放眼望去,但见对面崖壁像是一面巨大的史前壁画,那上面的神秘图形令你读不够也思不够。

而远处,则是一派倒海翻江的山峁沟壑图,纵是天下最杰出的大师,也绘不出它们的英雄本色。

⑩老乡们却绝少这样看景。

他们更相信老辈人留下的传说。

说是女娲炼石补天的那会儿,补到这里地界时伸了个懒腰,漏下一缕沙粒,地面上便不平起来。

因为年深日久,他们早已没有了对女娲的愤激,生命的因子里,只留下择佳地而生息的顽强生命力。

在极不规则的地表之上,他们竟顺势建起房舍,形成村落,荷家养畜,婚丧嫁娶。

虽然活得不轻松,但也能在春种秋收之余,闻得一些戏文。

何况,当青草漫满黄土世界之时,山峁沟壑也显得蓊郁苍翠起来。

鸟儿也能飞来几只,唧唧喳喳地叫上一阵。

⑪这地方只是不能过冬天。

一到荒凉的冬季,造化的穷凶极恶便再难掩饰了。

⑫每当钻天杨的最后一片叶子被狂风吹落之后,生命的绿色消失殆尽,苍茫的黄土高坡就裸露出它的贫穷。

高崖与低谷之间,只萧疏着荆棘枯草的几枝枝杈,天低云暗,更载不动悬崖、坡坡、沟沟、壑壑的忧与愁。

而夹带黄土的狂风却全然不理会这些,只一阵紧似一阵地刮着,对准光秃的崖际,麻利地刮下一层又一层黄土,怪笑着抛洒向半空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