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中语文第一专题第课季氏将伐颛臾教学案苏教版必修.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135394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744.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中语文第一专题第课季氏将伐颛臾教学案苏教版必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学年高中语文第一专题第课季氏将伐颛臾教学案苏教版必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学年高中语文第一专题第课季氏将伐颛臾教学案苏教版必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学年高中语文第一专题第课季氏将伐颛臾教学案苏教版必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学年高中语文第一专题第课季氏将伐颛臾教学案苏教版必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学年高中语文第一专题第课季氏将伐颛臾教学案苏教版必修.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学年高中语文第一专题第课季氏将伐颛臾教学案苏教版必修.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学年高中语文第一专题第课季氏将伐颛臾教学案苏教版必修.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学年高中语文第一专题第课季氏将伐颛臾教学案苏教版必修.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学年高中语文第一专题第课季氏将伐颛臾教学案苏教版必修.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学年高中语文第一专题第课季氏将伐颛臾教学案苏教版必修.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学年高中语文第一专题第课季氏将伐颛臾教学案苏教版必修.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学年高中语文第一专题第课季氏将伐颛臾教学案苏教版必修.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学年高中语文第一专题第课季氏将伐颛臾教学案苏教版必修.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学年高中语文第一专题第课季氏将伐颛臾教学案苏教版必修.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学年高中语文第一专题第课季氏将伐颛臾教学案苏教版必修.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学年高中语文第一专题第课季氏将伐颛臾教学案苏教版必修.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学年高中语文第一专题第课季氏将伐颛臾教学案苏教版必修.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学年高中语文第一专题第课季氏将伐颛臾教学案苏教版必修.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学年高中语文第一专题第课季氏将伐颛臾教学案苏教版必修.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中语文第一专题第课季氏将伐颛臾教学案苏教版必修.docx

《学年高中语文第一专题第课季氏将伐颛臾教学案苏教版必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中语文第一专题第课季氏将伐颛臾教学案苏教版必修.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高中语文第一专题第课季氏将伐颛臾教学案苏教版必修.docx

学年高中语文第一专题第课季氏将伐颛臾教学案苏教版必修

第3课季氏将伐颛臾

(一)作者简介

生平经历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

孔子幼年丧父,少时家境衰落。

50岁以前,大部分时间用于聚徒讲学,也从事政治活动,去过齐国。

51岁那年,鲁定公任命他为中都宰。

56岁任大司寇(主管司法),行摄相事,但为时不长,被迫辞职。

后又周游宋、卫、陈、蔡、齐、楚等国,历时14年。

回到鲁国后致力于教育和整理古代文献,相传其弟子有三千人,贤弟子有七十二人。

晚年整理“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

评价

  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说的开创者,世界文化名人之一,被尊为“圣人”。

(二)人物轶事

学而不厌的人——孔子

孔子在学习方面很是虚心,尤为刻苦。

年轻的时候,曾向鲁国一位乐官学琴,这位乐官姓师名襄,被人尊称为襄子。

孔子跟师襄子学琴以后,师襄子对孔子说:

“这首曲子你已经弹得不错了,可以学新的曲子。

”孔子回答:

“不行啊,我还没有掌握它的弹奏技巧呢。

”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对孔子说:

“你现在已经掌握了这首曲子的弹奏技巧,可以学新曲子了。

”孔子说:

“但我还没有体会到这首曲子的意境啊。

又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说:

“你已经体会到它的意境,这回可以学新曲子了。

”孔子却说:

“我还不知道这首曲子是谁作的啊。

”就这样,孔子始终在弹奏同一首曲子。

有一天,孔子在弹奏中忽然心有所悟,他站起来眺望着远方说:

“我知道这首曲子是谁作的了,这个人皮肤黝黑,身材修长,胸怀开阔,志向高远,除了周文王还会是谁呢!

”师襄子听后马上站起来,一边向孔子行礼一边说道:

“你真是圣人啊,这首曲子就叫作《文王操》。

(一)背景链接

孔子时代的鲁国,政治上处于动荡变革之中。

当时,鲁桓公的后代季孙、孟孙、叔孙三大家族逐渐强大,鲁国公室则日趋衰微。

鲁襄公十一年,三家“三分公室”,各占其一。

二十五年后,三家又“四分公室”,孟孙、叔孙各占其一,季孙因把持政权,独占其二。

国君所得的赋税,贡多贡少,听任三家。

而颛臾是鲁国境内的一个附属小国,它的贡品为鲁国国君专有。

季康子要讨伐颛臾,一方面是因为“贪其土地,欲灭而取之”,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担心鲁国国君在政治、军事上同颛臾形成掎角之势,不利于季氏。

这是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季氏将伐颛臾的真实意图。

当时冉有为季氏宰,季路也在季氏门下,二人都参与了出征前的筹划准备。

冉有、季路把这个消息告诉他们的老师孔子后,一向温文尔雅的孔子勃然大怒,始有文中所录之语。

(二)常识整理

Ⅰ.文学常识

1.《论语》。

《论语》是记录春秋时期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是语录体,现存20篇,为儒家思想的经典著作。

内容涉及哲学、政治、文化、教育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

语言含蓄隽永,故事简洁生动,往往能体现出长篇难以表达的思想深度,折射出一些长篇论述难以反映的人物个性。

北宋时,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编在一起,称为“四书”。

2.语录体。

语录体常用于门人弟子记录老师的言行,有时也用于佛门的传教记录。

因其偏重于只言片语的记录,不重文采,不讲篇章结构,不讲篇与篇之间甚至段与段之间时间及内容上的必然联系,故称之为语录体。

先秦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论语》及宋代记载程颢、程颐言行的《二程遗书》,均堪称语录体的典范。

Ⅱ.文化常识

萧墙:

古代宫门内的屏风,一说为宫墙。

臣至此屏,便会肃然起敬。

比喻内部。

“祸起萧墙”意思是祸乱产生于家中,比喻灾祸、变乱皆由内部原因所致。

(三)博览悦读

从《季氏将伐颛臾》看孔子的思想

  

《季氏将伐颛臾》是整部《论语》中篇幅较长的少数几章之一,主要记载了孔子的三段话,这三段话都包含着对季康子的谴责和对自己学生的批评、教诲。

孔子以充足的理由谴责了季氏伐颛臾的战争决策,宣传了行仁政施教化的政治主张和“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的治国安邦思想,表现出一个教育者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高贵品质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执着精神。

仁政思想。

孔子反对战争,反对武力。

他认为,治理国家要靠仁爱道德,要用自身的“文德”去感化百姓、招徕远人。

孔子把“仁义道德”看作统治者必备的个人素质,将“施仁政、行德义”作为治国的基本方略。

这是夫子一生为之积极宣扬并努力实践的基本思想。

在《季氏将伐颛臾》中,孔子立场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的上述原则。

孔子认为季氏用武力去侵略颛臾的做法是错误的,要让“远人来之”的正确做法在于凭借统治者自身的道德修养来以德服人,而不是武力强迫。

并且“既来之”后还要“则安之”,亲民爱民,对远方之人多施仁政,使他们能安居乐业。

唯有如此,社会才能安定,国家才能稳固,在这里,孔子特别强调了统治者“修文德”的重要性,所谓“文德”,指的就是礼乐仁义等的儒家仁德思想。

孔子主张“为政以德”,强调要用仁义道德去教育感化百姓。

孔子曾经作过这样的形象比喻: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颜渊》)君子(统治者)的个人道德对百姓的影响与作用就如风吹草一样,能感化民众,无为而治。

礼的思想。

孔子为什么这么反感季氏攻打颛臾?

除了认为这是不合“仁德”之举以外,还在于其不合“礼”数。

我们可以看看孔子列举的三条“反战”理由。

一是“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即说颛臾受先王之封,一向受到鲁国的礼遇,有一定的政治地位。

言外之意是:

连先王都很客气地对待它,你季孙氏凭什么可以去打它?

你这样去攻打不是冒犯“先王”了么?

以下犯上,这是大不敬的、无礼的。

二是“且在邦域之中”。

即颛臾本来就在鲁国疆域之中,不存在对鲁国的威胁问题,这样去攻伐它是“名不正言不顺”的,也是不合礼的。

三是“是社稷之臣也”。

即从君君臣臣的关系看,颛臾一向对鲁国称臣,臣不犯君,君不伐臣,这很符合孔子心目中“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各安其分的礼教等级思想。

在孔子看来,颛臾是守礼的,明礼的;你季孙氏才是无礼的:

把持朝政,自作主张攻打颛臾,这种“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社会现实,才是天下无道、“陪臣”无礼的最好明证。

“陪臣”即家臣,孔子身处春秋乱世,生活在“陪臣执国命”的鲁国,当时的鲁国国政就是被三家家臣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所谓的“三桓”)把持,孔子对这种无道、无礼的社会深恶而痛绝之,企图以自己的努力来改良社会,恢复“君臣有别,各安其分”的周礼,从而实现“天下大同”的理想目标。

治国思想。

孔子在文中概括阐述了自己的治国安邦思想:

对内要“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对外要“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简言之,就是治理国家要达到“均、和、安”,对待远人要“修文德”,这样才能使国家安定,百姓安心。

简言之,孔子的治国思想是以德治为中心,以周礼为准绳,主张以宗法等级制度为根本的治国制度,它维护的是统治者的中央权力。

总之,从《季氏将伐颛臾》中,我们看到了孔子身上那种经世济民的伟大抱负,那种献身理想“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执着精神。

即使从今天的角度来观照,仍闪耀着智者的光芒,值得我们反思、借鉴和学习,也令我们深深感动。

                                        

1.掌握本文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积累成语。

(重点)

2.了解孔子施行仁政、实行礼治、以德服人的政治主张。

(难点)

3.学习本文用对话方式反复辩难的写作方法。

一、诵读课文第1~2段,完成下面的问题。

环节一:

突破词句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1)季氏将伐颛臾    伐:

动词,征伐,攻打

(2)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

见:

动词,拜见,谒见

于:

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对象

(3)无乃尔是过与尔:

代词,你

是:

代词,复指“尔”过:

动词,责备

(4)且在邦域之中矣且:

连词,况且

(5)是社稷之臣也

社稷:

社,指土神;稷,指谷神。

后用社稷代指国家

(6)危而不持,颠而不扶

持:

动词,护持颠:

动词,跌倒

(7)则将焉用彼相矣

焉:

疑问代词,何,哪里相:

搀扶盲人走路的人

(8)虎兕出于柙于:

介词,从

(9)且尔言过矣过:

错,犯错

(10)是谁之过与过:

错误,过失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义。

(1)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古义:

指用兵。

古代把祭祀和战争称为国家大事

今义:

有事情

(2)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古义:

此处是“以之为”的省略。

以,介词,把。

为,动词,作为。

“把……作为”的意思

今义:

认为

(3)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就列:

不能:

3.翻译下列句子,并探究句式特点。

(1)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译文:

季康子将要对颛臾采取军事行动。

(状语后置句,状语“于颛臾”置于动词“有事”之后,应为“于颛臾有事”)

(2)无乃尔是过与?

译文:

恐怕应该责备你们吧?

(宾语前置句,“尔是过”即“过尔”。

宾语“尔”置于动词“过”前;固定句式,“无乃……与”,一种表示委婉推测语气的句式,可译为“恐怕……吧”)

(3)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译文:

从前先王让颛臾做祭祀东蒙山的主祭人。

(省略句,“以”后省略动词宾语“之”,即颛臾)

(4)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

译文:

况且颛臾又在鲁国国境之内,这是鲁国的臣属。

(判断句,“也”表示判断)

(5)何以伐为?

译文:

为什么要讨伐它呢?

(宾语前置句,“何以”,“以何”,即“为什么”;固定句式,“何……为”,一种表示反问的句式,可译为“为什么……呢”)

(6)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

译文:

老虎、犀牛从笼子里逃出来,龟甲和玉器在匣子里被毁坏了。

(状语后置句,状语“于柙”“于椟中”分别置于动词“出”和“毁”的后面。

应为“于柙出”“于椟中毁”)

环节二:

把握文意

4.下列句子分为四组,全部表明孔子反对讨伐颛臾的一项是(  )

①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②则将焉用彼相矣 ③且在邦域之中矣 ④且尔言过矣 ⑤是社稷之臣也

A.①③④        B.②④⑤

C.①③⑤D.②③④

解析:

选C ②④是孔子对冉有、季路的指责。

5.下列对课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为家臣的冉有、季路未对季氏将伐颛臾进行劝阻,孔子对他们的严重失职行为表现出极大的不满。

B.孔子引用名言“陈力就列,不能者止”,说明如果一个臣子不能尽自己的职责,就应该辞职,而不应该尸位素餐。

C.孔子用“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两个生动的比喻,形象地说明季氏攻打颛臾的错误。

D.孔子在大是大非面前的当仁不让,显示了孔子坚守仁道、正直而行的人格魅力。

解析:

选C C项,孔子用两个生动的比喻,形象地教育冉有、季路要认识到自己的失职。

二、诵读课文第3段,完成下面的问题。

环节一:

突破词句

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1)固而近于费

而:

连词,表并列关系    于:

介词,和,跟

(2)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疾:

动词,讨厌,痛恨

舍:

动词,舍弃,回避为:

介词,替,给

(3)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也:

句中助词,表舒缓语气

国:

诸侯的封地家:

卿大夫的封地

(4)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盖:

连词,表原因,可译为“因为”倾:

动词,倾覆

(5)故远人不服

远人:

指本国以外的人服:

臣服

(6)今由与求也,相夫子相:

动词,辅佐

7.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并释义。

(1)固而近于费     近:

形容词作动词,靠近

(2)后世必为子孙忧忧:

动词作名词,祸患,忧患

(3)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辞:

名词作动词,找借口,找托词

(4)则修文德以来之

来: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来

(5)既来之,则安之

安: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安定

8.翻译下列句子,并探究句式特点。

(1)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译文:

如果能做到这样,所以本国以外的人如果不臣服,(国君)就修治推行礼乐之类的德政教化而使他们来归顺。

(省略句,“则”前省略主语“国君”)

(2)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

译文:

现在仲由与冉求(你们两个人),辅佐季康子,本国以外的人不肯归附我国,而又不能通过德政教化而使他们来归顺。

(省略句,“不能来”后省略宾语“之”)

(3)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译文:

反而谋划在国内挑起战争。

(状语后置句,状语“于邦内”置于“谋动干戈”后,应为“于邦内谋动干戈”)

环节二:

把握文意

9.下列句子分为四组,全部体现孔子治国思想的一组是(  )

①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②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③不患寡而患不均 ④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⑤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 ⑥既来之,则安之

A.①③⑥B.③④⑥

C.②④⑤D.①②⑤

解析:

选B ①为冉有的观点;②为孔子教育冉有如何做君子的话;⑤为当时鲁国的国家形势。

10.下列对第3段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冉有的话“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道出了季氏攻打颛臾的真正目的。

B.“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句式整齐,音调和谐,气势贯通,表明了孔子的鲜明主张,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C.“有国有家者”的意思是说“治理国家和家庭内部的人”。

D.孔子一针见血地指出季氏真正的忧虑“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表现了他丰富的政治阅历和锐利的政治眼光。

解析:

选C C项,“有国有家者”指拥有邦国的诸侯和拥有家族封邑的大夫。

三、阅读全文,完成下面的问题。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是一篇典型的驳论文,围绕“季氏之伐颛臾是错误的”这一观点展开反驳,通过孔子与他的学生冉有、季路之间的对话,批驳了季氏兼并颛臾的企图,阐明了治国以礼、为政以德的政治主张。

B.第1段孔子对弟子的批驳,语势跌宕起伏,说理层层深入,表达非常丰富,令人叹服。

C.第3段语言的主要特点是句式整齐,音调和谐,气势贯通,层次性极强,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D.本文通过对心态、表情、动作的刻画,使人物的形貌和个性心理如在眼前。

例如,孔子在大是大非面前的当仁不让、直面邪恶,被充分地显示出来。

解析:

选D D项,表述不当,文中并无“心态、表情、动作”的刻画。

                                         

一、积累妙用素材·让文笔更鲜活

(一)这样积累素材

话题专辑——

1.从教材中积累

当作为季氏家臣的学生未能尽到自己应尽的责任时,孔子引用“陈力就列,不能者止”的名言,作了毫不留情的反驳与批评,明确地表达了自己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责的观点。

事实上,尽心尽责是孔子一贯的做法。

孔子年轻时,做过“乘田”,这是管理牛羊的官,孔子说:

“叫我管牛羊,我就要把牛羊养得肥肥大大的。

”果然他养的牛羊都很肥壮。

他还做过“委吏”,这是一种会计工作,孔子说:

“叫我做会计,我就要让账目不出错。

”果然他管的账一点错也没有。

孔子工作就是这样踏实,这样负责。

2.从历史中积累

诸葛亮协助刘备在成都建立了蜀汉政权,当了丞相,他一心想帮助刘备完成统一全国的大业。

公元223年,刘备在临终前托孤,让诸葛亮辅佐他的儿子刘禅,并告诉他能辅佐就辅佐,不行就可以自立为王。

但诸葛亮辅佐刘禅尽心尽责,为复兴汉室,六出祁山攻打魏国,途中不幸病故。

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3.从现实中积累

前央视记者柴静的雾霾深度调查《穹顶之下》演讲视频发布,之后引起广泛的社会反响。

对于普通人能够在防霾治霾上做什么,柴静表示,“我自己曾经对雾霾无知无觉,现在我对空气有我的爱惜,所以我去找适合我自己的方式,比如尽量不开车,比如参与立法研讨会,与扬尘的工地交涉,打环保举报电话,要求餐馆安装上法规要求安装的设备,要求加油站维修油气回收装置”。

有媒体这样评论:

“从崔永元的转基因调查到柴静的雾霾调查,尽管内容有所不同,但却都体现了媒体人的敏锐目光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4.从名言中积累

(1)人生须知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尽责任的乐趣。

——梁启超

(2)假如是一个萝卜,就力求做个水多肉脆的萝卜;假如是棵白菜,就力求做一棵瓷瓷实实的包心好白菜。

——杨绛

(3)要使一个人显示他的本质,叫他承担一种责任是最有效的方法。

——毛姆

(4)尽管责任有时使人厌烦,但不履行责任,只能是懦夫,是不折不扣的废物。

——刘易斯

(5)高尚、伟大的代价就是责任。

——丘吉尔

(6)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事你不喜欢做,但你又不得不去做,这就是责任的全部意义。

——英国王子查尔斯

(二)这样运用素材

责任是一种大无畏的敢为天下先的精神。

“十面霾伏”“霾头苦干,再创灰黄”“雾以吸为贵”“喂人民服雾,自强不吸”,十面霾伏之下,蓝天白云成为了一个遥远的梦。

这时柴静勇敢地站了出来,她自费一百万,用真实的影像资料,用自身经历和感受阐释了雾霾的危害性,纪录片《穹顶之下》一经推出,便引起广泛的社会反响。

正是强烈的责任感,才使柴静勇敢地扛起了环保的大旗;正是强烈的责任感,才使她勇敢地面对公众,陈说雾霾的危害。

她的行为,体现了一个媒体人的良知和社会责任。

[领悟] 文段的中心是“责任是一种大无畏的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为此作者从现实中寻找素材,举出柴静自费拍摄《穹顶之下》呼吁政府和民众关注环境的例子来论证,这使文段富有了时代气息,也增强了说服力。

  ①站在孔林门前中空枝枯、片峰炸裂的老柏树下,我很想知道三岁丧父、十七岁母亲溘然长逝的孔子是如何度过他的童年时光的,很想知道世态炎凉在孔子幼小的心灵上打下了怎样的痛苦烙印,很想知道他的母亲颜征在被逼无奈带着孔子移居阙里时的天空是否飘着细碎的雪花,很想知道那个让孔子流泪的时代上天为什么会如此的不公……

②十五岁以前的孔子,正看着袅袅炊烟从自家茅屋中升起,正望着蔚蓝的天空飘过朵朵白云,正看着母亲从家中进进出出缝衣补裳,正望着田地的尽头日升日落……

③十五岁的孔子看着母亲渐染的白发和长满老茧的双手,逐渐意识到了学习做人和懂得生活的重要性。

他开始将田野中的花香和随处翻飞的蝴蝶抛置脑后,静静地坐在母亲身旁听她讲动听感人的故事。

时光如水,岁月如歌,一年又一年……忽然,慈爱的母亲在一个冬雪飘散的午后悄然离开了人世,那一刻,孔子感到前所未有的绝望,他的天空变得冰冷而又凄清。

④在一个朝阳初起的早晨,他忽然悟到了一条自己都感到振奋的哲理:

只有生活,才是知识的源泉。

⑤田地村头,到处是孔子的身影与足迹。

他向邻家的老翁咨询处世的经验和生活的常识,向东村的老妪探访鲁国的古文化,向忙碌的村姑询问河水的暴涨与枯萎,向骑牛的牧童探问吹笛的方法和绝技……他的生活经验随着岁月的流逝而增多增广,而在此时,他的注意力开始逐渐转向关注国家和政事。

⑥诸侯争霸,战争频仍,这种残酷的社会现实让孔子看到了百姓的苦难,他要用自己的政治理想和伟大抱负去力挽狂澜。

他以饱满的热情和精神投入到扭转乾坤中来。

⑦站在滚滚而逝的沂水旁,他感到了时光的易逝,岁月匆匆,慨然长叹“逝者如斯,不舍昼夜”。

但也正是在匆匆而逝的时光面前,孔子逐渐变得强大,一路走来,孔子连同他的思想逐渐成熟起来。

⑧他多么想在天下推行他的“仁政”思想。

世事沧桑,诸事难料。

身负历史重任的孔子怎么都不会想到自己的理想会在现实的面前如此地孱弱无力。

坐在门前的石板上,他开始了痛苦的反思,这个千疮百孔的世界怎样才能变得“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⑨于是他带领着弟子们开始了周游列国的生涯,这场推行理想的工程实在是浩大而又艰难。

走过无数的坷坎和泥泞,遭受过一次又一次的苦难和挫折,他由起点兴致勃勃地出发,“明知不可而为之”,而后又惶惶如丧家之犬地回归到终点。

起点就是终点,终点又何尝不是起点。

失败,再失败,挫折,再挫折,但思想者孔子始终坚信,自己的理想终究会在这个挚爱着的热土上实现。

⑩也许,一种思想,非要经历无数人的传承,才能横空出世,扎根生芽开花结果。

在鲁国,一路走来的智者孔子看看背后的行囊,终于决定坐下来,开始自己传承思想的伟大工程。

广授门徒,因材施教,启发诱导,他所传承的,就是他一生总结的政治理想和伟大抱负。

一代又一代,孟子,荀子,董仲舒,程颢,程颐,朱熹……他的儒家思想像行走大地的阳光一样灿然于天地间,百代流芳。

⑪夕阳西下,满天的红霞洒落在齐鲁这片静寂的大地上。

古柏历经千年,风霜雪雨中仍保持着顽强的生命活力。

在枝枯干瘦的缝隙间,一支嫩芽正悄悄萌动,那是思想者永恒的灵魂在天地间生长……

  佳作赏析

文章由“站在孔林门前中空枝枯、片峰炸裂的老柏树下”起笔,循着孔子生活的轨迹,写出了孔子的思想成长史。

行文中,作者运用描写的手法,再现出侍母身边的孔子的天真、求知的孔子的勤奋、沂水旁边的孔子的深沉、青石板上碰壁的孔子的痛苦。

每一处场景都让我们看到思想家性格的不同侧面。

在作者的描绘下,我们仿佛看到了那棵饱经沧桑的古柏,感受到孔老夫子的思想嫩芽萌动出土的生命力。

写作借鉴

1.学拟题

标题大气。

既点明写作重点,又表达出自己对孔子的强烈的赞叹之情。

2.学开头

开头用“很想知道……”的排比句式,写出了探寻孔子成长史的迫切心情。

3.学描写

第②段用描写的手法,描绘了一幅美丽的乡村生活图画,表现了孔子幼年乡野生活的温馨。

4.学引用

第⑧段,作者巧妙地引用论语中的句子,形象地表现了孔子的人生理想。

5.学结尾

首尾呼应。

由“站在孔林门前中空枝枯、片峰炸裂的老柏树下”开始,又回到古柏树。

哲理化议论,“在枝枯干瘦的缝隙间,一支嫩芽正悄悄萌动,那是思想者永恒的灵魂在天地间生长……”以形象的语言,表现了孔子思想的强大的生命力。

二、研读品味经典·让积淀更丰厚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①老老②而民兴孝,上长长③而民兴弟④,上恤⑤孤⑥而民不倍⑦。

——《大学·第12章》

注释:

①上:

国君。

②老老:

第一个“老”指敬重,后一个“老”指老人。

③长长:

第一个“长”指尊重,第二个“长”指长辈。

④弟:

同“悌”,孝悌。

⑤恤:

怜惜,救助。

⑥孤:

幼年丧父。

⑦倍:

即背,违背,背弃。

[翻译] 所说的平定天下在于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就是国君敬重老人,人民就会崇尚孝道;国君尊敬长者,人民就会崇尚恭顺;国君怜抚孤儿,人民就不会背弃他。

[明理知义]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言传不如身教,加强自身修养,才能感化别人。

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靠,再适常山朱氏。

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

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

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往往糜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

常自诵曰:

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往往糜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

译文:

参考答案:

(范仲淹)常常是白天苦读,什么也不吃,直到日头偏西才吃一点东西。

就这样,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后来又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

参考译文:

范仲淹两岁的时候死了父亲,母亲贫穷没有依靠,就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

(范仲淹)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含着眼泪告别母亲,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

(他)白天、深夜都认真读书。

五年中,都是和衣而睡。

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就把水泼在脸上。

(范仲淹)常常是白天苦读,什么也不吃,直到日头偏西才吃一点东西。

就这样,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后来又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

他常常自己讲道:

“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余彭年,湖南省娄底涟源市人。

香港知名商人,著名慈善家,深圳市荣誉市民。

主要从事地产建筑、酒店业,历任香港元朗博爱医院总理、富得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元昌置业有限公司总经理、亿朗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和环亚酒店企业管理公司顾问,以及彭年酒店董事长等。

余彭年一向热心社会公益事业,捐助教育和社会福利事业,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