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单元综合测评2第2单元美的真谛鲁人版必修4.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136235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8.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单元综合测评2第2单元美的真谛鲁人版必修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中语文单元综合测评2第2单元美的真谛鲁人版必修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中语文单元综合测评2第2单元美的真谛鲁人版必修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中语文单元综合测评2第2单元美的真谛鲁人版必修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高中语文单元综合测评2第2单元美的真谛鲁人版必修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高中语文单元综合测评2第2单元美的真谛鲁人版必修4.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高中语文单元综合测评2第2单元美的真谛鲁人版必修4.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高中语文单元综合测评2第2单元美的真谛鲁人版必修4.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高中语文单元综合测评2第2单元美的真谛鲁人版必修4.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高中语文单元综合测评2第2单元美的真谛鲁人版必修4.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高中语文单元综合测评2第2单元美的真谛鲁人版必修4.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高中语文单元综合测评2第2单元美的真谛鲁人版必修4.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高中语文单元综合测评2第2单元美的真谛鲁人版必修4.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高中语文单元综合测评2第2单元美的真谛鲁人版必修4.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高中语文单元综合测评2第2单元美的真谛鲁人版必修4.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高中语文单元综合测评2第2单元美的真谛鲁人版必修4.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高中语文单元综合测评2第2单元美的真谛鲁人版必修4.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高中语文单元综合测评2第2单元美的真谛鲁人版必修4.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高中语文单元综合测评2第2单元美的真谛鲁人版必修4.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单元综合测评2第2单元美的真谛鲁人版必修4.docx

《高中语文单元综合测评2第2单元美的真谛鲁人版必修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单元综合测评2第2单元美的真谛鲁人版必修4.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语文单元综合测评2第2单元美的真谛鲁人版必修4.docx

高中语文单元综合测评2第2单元美的真谛鲁人版必修4

第2单元美的真谛

(时间:

120分钟 满分:

120分)

一、基础巩固(15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第二展厅的文物如同一部浓缩的史书,举重若轻地展示了先民们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顽强抗争、繁衍生息的漫长历史。

②这部翻译小说虽然是以家庭生活为题材的,却多侧面、多视角地展现出那个时代光怪陆离的社会生活画卷。

③毕业后他的同学大都顺理成章地走上了音乐创作之路,而他却改换门庭,另有所爱,一头扎进中国古代文化研究中。

④就对后世的影响来说,我们一致认为《封神演义》虽然比不上《西游记》,但和《聊斋志异》是可以并行不悖的。

⑤在那几年的工作学习中,杨老师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他的教导在我听来如同空谷足音,给我启示,带我走出困惑。

⑥我国绘画史上有一个时期把王石谷等四人奉为圭臬,凡是学画,都以他们为宗,有的甚至照摹照搬。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⑤⑥D.③④⑥

【解析】 本题从用错对象、望文生义、不合语境等角度设误考查成语的使用。

①举重若轻:

举重东西就像举轻东西那样。

形容做繁难的事或处理棘手的问题轻松而不费力。

修饰对象一般为人,用在此处不合适。

②光怪陆离:

形容现象奇异、色彩繁杂。

这里用来修饰“社会生活画卷”,使用正确。

③改换门庭:

改变门第出身,提高社会地位;投靠新的主人或势力,以图维持、发展。

用在这里不合语境,可改为“改弦易辙”。

④并行不悖:

同时实行,互不冲突。

这里属于望文生义。

比喻两本书水平相当,不分高下,可用“并驾齐驱”。

⑤空谷足音:

在空寂的山谷里听到人的脚步声。

比喻难得的音信、言论或事物。

这里指难得的言论,使用正确。

⑥奉为圭臬:

把某些言论或事物当作准则。

使用正确。

此题可在确认某些选项的基础上采用排除法。

【答案】 C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导学号:

64412032】

A.在降雪最大的吉林省延吉地区,由于高速公路关闭、机场航班延误、发往主要县市客车停运,大批旅客集中涌入高铁火车站。

B.CIPS系统的建成和运行有利于提高人民币跨境结算的效率,促进人民币在全球范围内使用,更好地支撑实体经济发展和“走出去”战略。

C.“一带一路”是中国顺应经济全球化而提出的伟大战略,中国未来数十年的改革开放都围绕这一战略为布局展开。

D.本月4日正式生效的《巴黎协定》如果促使各国找到共赢点,具有里程碑意义,那么7日召开的马拉喀什气候大会同样意义重大。

【解析】 B项,成分残缺,应在“战略”后加“的实施”。

C项,结构混乱,“围绕……展开”和“以……为布局”句式杂糅。

D项,语序不当,将“如果”调至“本月4日”前,且改为“如果说”。

【答案】 A

3.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3分)

A.李华与张红闹别扭,摒弃前嫌时,李华说:

“让我们握手言和,结为秦晋之好吧。

B.请放心,我会准时光临宴会,送上我对你们这些即将走上高考考场的学子的祝福。

C.初次参加高端的班主任论坛,鄙人才疏学浅,幸蒙贤兄抛砖引玉,让我得以从容。

D.这是我编写的拙作《学霸笔记·语文》,感觉文辞微浅,冒昧打搅先生,请您雅正。

【解析】 A项,“秦晋之好”泛指两家联姻,用在此处不合语境。

B项,“光临”是敬辞,用在此处不得体。

C项,“抛砖引玉”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引出别人更好的意见或好作品,是谦辞,这里运用不得体。

【答案】 D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导学号:

64412033】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画家、诗人为了把自己的感受传达给别人,一定要苦心经营意匠,才能找到打动人心的艺术语言。

①齐白石有一印章“老齐手段”,说明他的画是很讲究意匠的

②杜甫说“意匠惨淡经营中”,又说“语不惊人死不休”

③意匠即表现方法、表现手段,简单地说,就是加工手段

④画画要有意境,否则力量无处使

⑤意境和意匠是山水画的两个关键,有了意境,没有意匠,意境也就落了空

⑥但是有了意境还不够,还要有意匠

A.④⑥①③②⑤  B.②④⑤①⑥③

C.④⑥③①⑤②D.④⑤②①⑥③

【解析】 ④与⑥构成转折关系,引出意匠,③解释意匠。

所以④⑥③相连,据此可得出答案。

【答案】 C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3分)

(1)《滕王阁序》中描写山光水色,被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滕王阁序》中描写水天相接、浑然天成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滕王阁序》中描写滕王阁周围景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潦水尽而寒潭清 烟光凝而暮山紫

(2)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

(3)鹤汀凫渚 穷岛屿之萦回 桂殿兰宫 列冈峦之体势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6~7题。

(7分)

早 蝉

白居易

六月初七日,江头蝉始鸣。

石楠深叶里,薄暮两三声。

一催衰鬓色,再动故园情。

西风殊未起,秋思先秋生。

忆昔在东掖,宫槐花下听。

今朝无限思,云树绕湓城。

6.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恰当的两项是(  )(4分)

A.“六月初七日”,言语浅白,乍看不觉有何诗意,实则含有诗人听到早蝉先秋鸣叫时内心的震动与惊悸。

B.“西风”即秋风。

古时人常习惯于将春秋冬夏四季之风,分别以东风、南风、西风、北风称之。

西风未起,意指还没有到秋天。

C.时值夏季,让诗人意外的是,竟然在江边听到蝉鸣之声。

这连绵不断的蝉声引发了诗人的悲慨之情。

D.“东掖”,宫中东侧的旁门。

唐时为门下省的代称,亦称左掖,与称右掖的中书省对称。

此联表现诗人不无对昔日在宫城槐下听蝉的美好回忆。

E.“今朝无限思,云树绕湓城”一联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人此刻对云树缭绕的湓城的无限思念之情。

【解析】 B项,“古时人常习惯于将春秋冬夏四季之风,分别以东风、南风、西风、北风称之”错误,前后内容对应错误,“春风”是“东风”,“秋风”是“西风”,“夏风”是“南风”,“冬风”是“北风”。

C项,“这连绵不断的蝉声”错误,诗歌中说的是“薄暮两三声”,可见不是“连绵不断”。

E项,“对云树缭绕的湓城的无限思念之情”错误,“今朝无限思,云树绕湓城”,此处的“无限思”是有无限的愁思、哀思之意,“云树绕湓城”是借景抒情,表现出的是作者被贬江州困居湓江的失意与愁苦之情。

【答案】 AD

7.“一催衰鬓色,再动故园情”一联感情深沉动人,其中包含哪些具体情感?

运用什么手法表达的?

请结合相关诗句简要分析。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情感:

①年事渐高的感伤之情。

听到蝉鸣之声,诗人就想到自己鬓色渐衰,大有岁月催人老的感伤。

②困居异乡的思乡之情。

蝉鸣之声触动了诗人对故园的思念之情。

③被贬离朝的愁闷之情。

往昔在东掖槐花之下听蝉,今朝却是在湓城僻处听蝉,今昔对比,失意无限。

手法:

借物抒情(对比、反衬、直抒胸臆),诗人借“两三声”稀薄的蝉声与自己浓浓的情愁相对衬,把自己复杂深沉的感情展露得淋漓尽致。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

(19分)

【导学号:

64412034】

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

六岁善文辞,九岁得颜师古注《汉书》读之,作《指瑕》以擿其失。

麟德初刘祥道巡行关内勃上书自陈祥道表于朝对策高第年未及冠授朝散郎数献颂阙下。

沛公闻其名,召署府修撰,论次《平台秘略》。

书成,王爱重之。

是时,诸王斗鸡,勃戏为文《檄英王鸡》,高宗怒曰:

“是且交构。

”斥出府。

勃既废,客剑南,尝登葛愦山旷望,慨然思诸葛亮之功,赋诗见情。

闻虢州多药草,求补参军。

倚才陵藉,为僚吏共嫉。

官奴曹达抵罪,匿勃所,惧事泄,辄杀之。

事觉当诛,会赦除名。

父福畤,繇雍州司功参军,坐勃故,左迁交趾令。

勃往省,渡海溺水,悸而卒,年二十九。

初,道出钟陵,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王阁,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泛然不辞。

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

一再报,语益奇,乃矍然曰:

“天才也!

”请遂成文,极欢罢。

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

尤喜著书。

初,祖通,隋末居白牛溪教授,门人甚众。

尝起汉、魏尽晋作书百二十篇,以续古《尚书》,后亡其序,有录无书者十篇,勃补完缺逸,定著二十五篇。

尝谓人子不可不知医,时长安曹元有秘术,勃从之游,尽得其要。

尝读《易》,夜梦若有告者曰:

“《易》有太极,子勉思之。

”寤而作《易发挥》数篇,至《晋卦》,会病止。

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皆以文章齐名,天下称“王、杨、卢、骆”四杰。

崔融与张说评勃等曰:

“勃文章宏放,非常人所及,炯、照邻可以企之。

(选自《新唐书·列传·文艺上》,有删节)

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麟德初/刘祥道巡行关内/勃上书自陈/祥道表于朝/对策高第/年未及冠/授朝散郎/数献颂阙下

B.麟德初/刘祥道巡行关内勃上书/自陈祥道表/于朝对策高第/年未及冠/授朝散郎/数献颂阙下

C.麟德初/刘祥道巡行关内/勃上书自陈/祥道表于朝/对策高第年/未及冠/授朝散郎/数献颂阙下

D.麟德初/刘祥道巡行关内/勃上书/自陈祥道表于朝/对策高第/年未及冠/授朝散郎/数献颂阙下

【解析】 “刘祥道巡行关内”是主谓宾结构完整的句子,应在后面断开,据此排除B项;“自陈”的主语是“勃”,“自陈”前面不应断开,据此排除D项;“年未及冠”是主谓结构,“未及冠”不应与“年”断开,据此排除C项。

【答案】 A

9.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颜师古,唐初儒家学者,经学家、语言文字学家、历史学家。

颜师古是名儒颜之推之孙。

擅长于文字训诂、声韵、校勘之学。

B.左迁,降低官职。

即“降官”。

汉代贵右贱左,故将贬官称为左迁。

C.更衣,古人对上厕所的委婉的说法。

D.教授,是中国古代的学官名称,在中国汉代、唐代的大学中都设此职位。

【解析】 更衣,在文中是换衣服的意思。

【答案】 C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王勃才华早露,未成年时就被授予朝散郎一职,后来又被沛王征召担任署府修撰,在滕王阁宴会上曾使都督为之折服而叹为“天才”。

B.王勃命运坎坷。

因戏作《檄英王鸡》一文被高宗怒逐出府;又因擅杀官奴当诛,遇赦仍被除名;后因渡海溺水,惊悸而死。

C.滕王阁盛会,都督原非诚心请众宾写序,于是提前让女婿写好序文,以夸耀女婿文才。

会上众宾客也都知趣地一一辞谢。

唯有王勃,慨然应允,自然引起了他的不满。

D.从崔融、张说等人对王勃的评语中可以看出,历来“初唐四杰”的排序是公允的,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等人的文采远不及他。

【解析】 “初唐四杰”的排序是否公允不能从崔融与张说等人的评语中看出,杨、卢、骆等人的文采远不及王的说法也不合原意。

【答案】 D

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勃既废,客剑南。

尝登葛愦山旷望,慨然思诸葛亮之功,赋诗见情。

(4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匿勃所,惧事泄,辄杀之。

事觉当诛,会赦除名。

(3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泛然不辞。

(3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王勃被废黜后,客居剑南一带,曾经登上葛愦山远眺,感慨叹息不已,怀想诸葛亮的功业,赋诗来表达自己的心情。

(2)(曹达)躲在王勃的住所,王勃害怕事情泄露,就杀了曹达。

事情被发觉,应当诛杀,恰逢遇赦仅免除了官职。

(3)于是拿出纸笔——邀请在座的客人们写序,没有人敢担当,到王勃面前时,他爽快应允没有推辞。

【参考译文】 

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

六岁时就擅长写文章,九岁时得到颜师古作注的《汉书》,读后便写了《指瑕》一文来指摘其中的错误。

麟德初年,刘祥道巡察关内,王勃上书自荐,刘祥道(极为欣赏)便向朝廷上表,(王勃)在对策中成绩优异。

未及成年,便被授予朝散郎,屡次向朝廷进献颂文。

沛王听说了他的名声,便征召他担任自己的署府修撰,评定编次《平台秘略》一书。

书完成后,沛王非常爱惜器重他。

当时,诸王都喜爱斗鸡,王勃便开玩笑,写了一篇《檄英王鸡》的文章。

高宗看到后大怒:

“这是想要挑拨诸王们的关系。

”把他斥退出府。

王勃被废黜后,客居剑南一带,曾经登上葛愦山远眺,感慨叹息不已,怀想诸葛亮的功业,赋诗来表达自己的心情。

后来听说虢州多药草,就请求补任虢州参军。

因恃才傲物,被同僚们嫉恨。

官奴曹达犯罪,(曹达)躲在王勃的住所,王勃害怕事情泄露,就杀了曹达。

事情被发觉,应当诛杀,恰逢遇赦仅免除了官职。

勃父福畤,担任雍州司功参军,也因王勃的原因,被贬交趾县令。

王勃前往探视,渡海溺水,受惊而死,终年二十九岁。

当初(省亲时),王勃取道经过钟陵,九月九日都督在滕王阁大摆宴席,提前就让其女婿写好了序文准备在宴席上向宾客们夸耀,于是拿出纸笔一一邀请在座的客人们写序,没人敢当,到了王勃面前,他爽快应允而没有推辞。

都督很生气,起身换衣服去休息,派下属等候他每写下文句就向自己报告。

报告几次后,文章的语言越来越让人感到惊奇,于是惊讶地说:

“真是一位天才啊!

”便请他完整地写成,最后非常高兴地结束宴席。

王勃写文章,并非开始时就进行精心构思深思熟虑,先磨上数升墨,然后酣畅地饮酒,拉过被子盖上脸就睡,睡醒了,拿过笔一挥而就,一个字也不需要改动,当时的人们都认为王勃是打了“腹稿”。

他尤其喜欢著书。

当初,王勃祖父王通,就是隋朝末期白牛溪的一位教授,其门人众多。

曾经从汉历魏到晋作书一百二十篇,来续写古《尚书》,后来丢失了序文,仅留下名录而没有书(内容)的有十篇,王勃补写了缺失亡逸的,最后定稿二十五篇。

常说为人子女不可不懂医术,当时长安曹安有秘术,王勃跟他学与他交往,完全学到他的精髓。

曾经读《易经》,晚上做梦仿佛有人告诉说:

“《易经》中有太极,你认真思考一下吧。

”醒后就写下了《易发挥》数篇,写到《晋卦》时,恰逢生病就停止了。

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都凭借文章齐名,天下人称他们为“王、杨、卢、骆”四杰。

崔融与张说评论王勃等人时说:

“王勃的文章气势宏大奔放,不是一般人所能赶得上的,杨炯、卢照邻还尚可以企及。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

(14分)

石 头

李 娟

我总是喜欢一个人在河边捡石头。

由于我的“喜欢”,石头们被分成了好看的和不好看的两种。

由于我的喜欢,世界微微失衡。

好在我的这种“喜欢”力量微薄,不足以影响真正的现实世界。

顶多影响一下我对两块石头的取舍,顶多影响两块石头的命运吧。

我反复对比,放弃了一块石头,占有了另一块。

但被我占有的石头从此之后真的就属于我了吗?

不是的,从此之后,它只是和我并列出现在这个世界上而已。

贪婪与“喜爱”的不同之处在哪里?

……每当我独自走在大风中的高高河岸上,看向对岸缠绵起伏的金色沙丘,再看向秋天深蓝无底的天空,长久注目悬于夕阳一侧的半透明的圆月……便暗暗否定了自己曾深深坚信的很多东西。

当我生活在更加荒凉遥远的南面冬牧场上时,闲暇时间也喜欢在沙漠中长时间散步,寻找脚下的美丽碎片。

牧羊人居麻看着我入迷地把玩那些彩色的小石子,便问我:

“它们值多少钱?

”我说:

“不值钱。

但我觉得很好看。

”他表示怀疑。

他感慨地说:

“这种事只有你们汉族人才知道。

你们一看就知道哪块石头值钱。

你们专门开几百公里的车来到我们的戈壁滩上捡石头。

我们呢,世世代代在这里放羊,天天踩过那么多石头,却什么也不知道。

没办法,我们什么也不懂,我们捡的石头都卖不了钱。

”他坚信有一个关于石头的秘密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他捏起我的一块石头看了又看。

再次感慨自己的命运。

我说:

“我只是喜欢它的颜色而已,看,红红的!

”他仍然不相信。

在北疆,无论是216国道线还是217国道线,沿着荒凉空旷的公路上下,几乎每过一百公里就可看到几顶帐篷,三五个卖石头的摊位。

那些石头从表面看上去灰头土脸、普通至极,但剖开后,却有透明而梦幻的内瓤。

我觉得很多时候,它所谓的“价值”并非在于它的美丽,而在于它的这种反差吧?

是的,大家把这种石头冠名为“戈壁玉”。

戈壁玉真多啊。

虽然名字被冠以“玉”,但毕竟不是玉。

玉应该是更细腻绵密的质地,有着更柔和的光泽。

作为荒野中的存在,戈壁玉的确是美丽的,甚至令人炫目。

可一旦离开荒野,离开纯粹的蓝天和粗砾的大地,它的美丽便迅速枯萎。

在海南三亚,在全国离阿勒泰最遥远的地方,我也曾见过我们的戈壁玉。

满满的,一板车又一板车,堆在街头叫卖。

各种形状的吊坠、配饰,十元三件。

如塑料制品一样面无表情,如塑料制品一样廉价,同时,如塑料制品一样千篇一律。

可是,一边是戈壁玉成山成海的盛况,另一边,却是大地的千疮百孔。

开始,人们只是在节假日里当作野游一样去郊外捡拾着玩耍。

他们把车停在公路边,沿着公路上下行走,碰运气一般翻找大地表层的石头。

后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专职干这个。

他们越走越远,越来越深入,搜罗遍了大地的每一个角落。

开始,他们开着小四轮拖拉机进入荒野。

后来,开着挖掘机进入。

疯狂开采的后果也许就是“十元三个”吧。

可是,我却知道这块平凡的小小玉石有着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凡人都壮阔崎岖的经历。

我几乎亲眼看到它碎裂于洪荒时代的大地震时期,看着它被海水冲击亿万年,海枯石烂之后,又被泥石流埋没亿万年。

接下来,日复一日地风吹日晒,终于有一天它重见天日,躺在地球上一条平凡的河流边,天衣无缝地镶嵌在一个平凡的泥土凹窝里。

我还看到了它的最后一幕记忆。

看到它被暴力挖开,露出身下和自己同样形状的洞窟。

看到虫子四散奔逃,植物白嫩的根系坦曝在日光暴晒之中。

更多的石头在挖掘机的操作下源源不断地被翻出大地。

失陷绝地的蚂蚁们不知所措。

一个个保护着蚁后,衔着蚁卵,面对眼下没完没了、天翻地覆的世界,不知逃往何处。

一窝蚂蚁的毁灭,其惨烈不亚于一个王国的覆灭吧?

亿万万蚁窝和虫穴的毁灭,亿万万微小的惊骇与怨恨游荡天地之间,无处可去,便依附于戈壁玉。

附着在它的色泽上,附着在它所有细微的裂缝里。

所以戈壁玉的颜色黯淡压抑,所以戈壁玉的饰物一碰即碎。

还有人不明白城市午夜的街头为什么如此哀凉无望。

他经过成堆批发戈壁玉的地摊,还是不能明白。

去年那场大旱,不只令农业受灾,牧业也遭到极大重创。

一位年长的牧人痛心地说:

“捡石头!

都是捡石头的人害的!

”他的意思大约是,捡石头改变了大地的面貌,而这与天气变化息息相关。

我仍然喜欢石头。

我喜欢长时间蹲在河边的空地上,一块一块地翻捡,摸索,不停地惊异于每一块石头的独一无二。

当我埋首大地,沉迷于眼下这石头的世界时,在地球的另一端,漫漫迁徙道路上的海鸟再也看不到去年露出水面的礁石。

我又拾起一块石头。

看到石头下的空穴里有弯弯曲曲的细小道路,被突然曝光的虫子惊慌不已。

我改变了这只虫子的命运,也许还改变了更多——季节、气候、降雪量,甚至是冰川融化、雪线后退,甚至是全球变暖。

全球变暖了,海平面上升了。

我目睹那只海鸟在无望的寻找中筋疲力尽,最终跌落大海。

而在此地,在我的脚下,在全世界离海洋最远的地方,在大陆的最深处,我又看到另一块美丽的石头,却迟迟不敢触碰。

12.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牧羊人居麻对“我”仅是因为“喜爱”而捡石头表示怀疑和不相信,表现了牧羊人居麻对石头起了贪念。

B.戈壁玉在荒野中才是美丽的,可一旦离开荒野,它的美丽便迅速枯萎,可见作者懂得戈壁玉的真正价值所在,并表现了作者对戈壁玉被疯狂采伐的痛心。

C.作者描写了人们从节假日碰运气一般来捡石头,到后来专职干这个,并开着挖掘机进入来疯狂开采的过程,影射人类的贪得无厌和对自然的无度侵扰,并以此给人们以启示。

D.本文文字素净、灵动,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美好情感,以及对人类应该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考。

【解析】 A项错在“表现了牧羊人居麻对石头起了贪念”这一句。

原文是“他坚信有一个关于石头的秘密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再次感慨自己的命运”,原文表述的是牧羊人居麻不相信我的说法,认为石头的秘密“我”知道而且不告诉他,感慨自己的命运,并不是对石头起贪念。

【答案】 A

13.请结合上下文,分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含意。

(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重要句子的含意。

要抓住该句的关键词“哀凉无望”“地摊”“不能明白”。

把含意题转化为原因概括题。

认真读文本,找出原因。

文章写了人类疯狂开采石头,极大的伤害戈壁滩地貌,但开采的石头在城市售卖时,价格极其低廉。

人性的贪婪伤害大自然,这种伤害让人感到“哀凉无望”。

【答案】 ①人类疯狂地开采石头,对戈壁滩的地貌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但所开采的石头制作成商品后在城市售卖,价格却十分低廉。

②人类因为贪婪对大自然造成了不可逆转的伤害,这种伤害让人感到“哀凉无望”。

③现代文明给游牧文明的价值观带来了冲击。

14.本文结尾处当“我”又看到另一块美丽的石头时,为何迟迟不敢触碰?

请结合全文作简要分析。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