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体系企业分层培训.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137144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7.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培训体系企业分层培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培训体系企业分层培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培训体系企业分层培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培训体系企业分层培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培训体系企业分层培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培训体系企业分层培训.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培训体系企业分层培训.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培训体系企业分层培训.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培训体系企业分层培训.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培训体系企业分层培训.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培训体系企业分层培训.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培训体系企业分层培训.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培训体系企业分层培训.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培训体系企业分层培训.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培训体系企业分层培训.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培训体系企业分层培训.docx

《培训体系企业分层培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训体系企业分层培训.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培训体系企业分层培训.docx

培训体系企业分层培训

企业分层培训

发展和提高企业各层次管理人员的经营管理水平和能力,是使企业获得较高生产效率和较强竞争能力的最理想、最便宜,也是最根本的途径。

据美国通用电气的统计,通过提高发电机的能力的方法,每增加企业发电能力的5%,需要花费相当多的时间和金钱;但通过经营管理方法的改进和提高,无需要花费多少金钱就可以达到提高发电能力5%的目的。

所以,发展和提高企业的管理人员的经营管理水平和能力,是使企业的管理人员的经营管理水平和能力,是使企业获得较高生产效率的较强竞争能力的最理想、最便宜,也是根本的途径。

  虽然我们知道,作为管理人员,都需要学习和训练诸如计划、组织、领导、控制、沟通、协调、激励等的能力与手段,但因为工作层面的不同,所需学习和训练的内容也应有所侧重。

我们认为不同层次的管理者所应具有的技能要求是不同的,各级管理人员技能的最优化组合,如表1所示。

表1 处于不同管理层次的管理者在管理技能上的不同侧重要求  专业技能 人文技能 理念技能

高层管理者 17.9% 39.4% 42.7%

中层管理者 22.8% 42.4% 34.8%

基层管理者 50.3% 37.7% 12.0%

其中,专业技能是指对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的特定知识、程序和工具的理解和掌握。

人文技能是指在组织中建立融洽人际关系并作为群体的一员有效工作的能力。

理念技能是指从整体把握组织的目标、洞察组织与其环境的相互关系的能力。

对于高层管理者来说,理念技能是最重要的,占到了42.7%;中层管理者最重要的是人文技能;基层管理者最重要的是专业技能,占到了其能力构成的50.3%.要提高企业各层管理人员的能力必须注意这种层次性特点。

表2显示了高层、中层、基层管理者所要处理的决策问题的类型及比例关系。

 程序性决策 非程序性决策

高层管理者 规范性的、确定的 广泛的、非结构化的

中层管理者 结构化的 非结构化的

基层管理者 例行的、重复的、确定的 突发性的

表3显示了高层、中层、基层管理者所需具备的能力的差别。

高层管理者 洞察能力、决策能力、创造能力、统筹能力、批判能力

中层管理者 判断能力、领导能力、协调能力、沟通能力、专业能力

基层管理者 专业能力、计划能力、指导能力、沟通能力、理解能力

如何针对不同层面的管理人员来实施不同的培训内容,是目前大多数致力于培养出色的管理队伍的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现在从管理者所处层次的角度对企业的管理人员进行划分,谈谈如何对他们实施不同的培训内容。

高阶层管理者培训

高阶层管理者的责任

 "高阶层管理者"是指负责整个企业资源运用及经营成效的高级人员。

因为其承担着有关规模、一体化、多角化、成长以及创新等任务,所负担的责任特殊,面临的挑战艰巨,显然不同于组织内其他部门或阶层。

总的来说,高阶层管理者所关心的是组织整体的绩效的经济结果,即应该关心整个组织,而不应将其精力花在个别部门或功能性的事务上。

 作为企业的高阶层管理者,必须清楚其本身所应扮演的角色,明确自身的职责所在。

高阶层管理者的主要责任包括:

一、追求企业使命;

二、企业机构设定标准及形态。

慎重思考企业的组织结构和组织设计;

三、培养企业未来的人力资源,尤其是高阶层人力资源;

四、与外界建立并维持良好的关系;

五、参加各种"仪式"和"典礼";

六、在企业遭遇重大危机时充当企业的"备用工具"。

 上述这六项责任,只有能够纵览并了解企业全貌的高阶层管理者才能承担得起和办得到。

 从企业的"领导中心"的观点来看高阶层管理者的责任时,其主要职责体现在:

一、为企业提供一个理想,指引一个前进的方向;

二、企业内各成员信服其所选择和策略趋势;

三、调和各部门的冲突和偏见。

 从工作范围来看高阶层管理者的责任,主要有规划、决策、组织、用人、导向、控制、创新和社会责任这八项。

 由于行业不同,规模不同,技术水准不同以及生存环境不同,在具体的管理事务上,每个高阶层管理者所负担的责任或实际所处的职位也有所不同。

所以,如果仅就组织体系上的层级作为划分高、中、低阶层的话,很可能错把所有的总经理归为高阶层管理者,而把其他诸如常务董事等人排除在外。

事实上,企业的高阶层管理工作并非总经理一个人的力量所能完成,而是整个高层集团在有效的运转下才能达到的。

高阶层管理者的素质与能力要求

 高阶层管理者的责任重大,所需具备的素质与能力也是很高的。

可以说,这些素质和能力不是凭一时的培训所能获得的,但我们要针对高阶层管理者进行培训,必须明确以这些素质和能力要求为目标来进行,促进高阶层管理者不断锻造和提升自身的素质和能力。

1、基本素质

一流的总经理应该具备以下基本素质:

(1)堪为全体员工的模范,孚众望,能合群;

(2)品德高尚,见识广博,工作勤奋,业务过硬;

(3)头脑灵活,对时代有预见性和洞察力;

(4)有人情味,总能考虑别人的难处,能经常在部下、同事、上级、关系单位以及顾问之间创造出一种令人满意的气氛,像磁铁一样有吸引力,有领导才能;

(5)具有坚定的信念和勇气,把全体员工的真正声音带到最高决策层,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而不是仅仅把决策和管理阶层的意图向下传达;

(6)自觉认清企业对社会所负的道义责任和其他责任,并在行动中恪守无误,严守信誉,在任何情况下情不为私利轻举妄动;

(7)经营企业的思想基础是:

把企业的收益与员工的生活福利联系在一起,使企业与全体员工形成一个不可分离的整体;

(8)有果断的判断、勇敢的实践和坚忍不拔的毅力;

(9)有旺盛的进取精神,有独创精神;

(10)遇到困难不畏缩,不是先考虑借口,而是研究怎样才能完成;

(11)对上级不阿谀奉承,不光做面子上的事情;

(12)不文过饰非;

(13)不先私后公,并率先弃私;

(14)不靠排斥别人、踩着别人的肩膀用虚伪手段向上爬。

2、学识

(1)总经理的知识结构。

具备有关经济学、计量分析、信息处理技术、行为科学的知识;精通至少一门专业;接受过营销、财务、生产作业、人事行政等职能教育和训练;对工商企业的专业分工有全面系统的基本知识,充分理解各个专业的作用和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对工商企业活动的各种环境和层面有时确认识。

(2)专业经验。

熟练掌握一种专业的理论、方法、工具及应用,懂得它们的发展历程和趋势。

(3)全球观念。

了解工商企业活动所处的国际、社会、经济、政治和自然环境,理解它们之间互相依存的关系;能认识并解释全球趋势,能识别国际商业机会;学会如何在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环境中管理企业。

(4)技术。

懂得并致力于技术的生产性应用,懂得产品技术、工作场所技术和应用,以及它们对工商企业、社会所产生的普遍影响。

(5)管理技巧。

拥有一套有效的用于沟通、共事、调遣、信息处理的技巧。

3、能力

(1)思维决策能力。

能在几个方案中选择一个较佳的方案。

(2)规划能力。

对事物进行计划、制定实施步骤的能力,以及调查研究能力和组织能力。

(3)判断能力。

能对事物的是非曲直进行判断。

(4)洞察能力。

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预见事物的发展和变化。

(5)说服能力。

对其他领导成员和下级进行说服,使他们同心协力进行工作。

(6)对人的理解能力。

能掌握每一种类型的人的性格、特点等。

(7)培养下级的能力。

了解下级的需要,对下级善于进行教育,以提高他们的素质和工作效率。

(8)调动积极性的能力。

能采用巧妙的方法使下级人员积极、主动地工作,而不是被动地单纯听从命令、指示。

(9)鼓动才能。

能制定和表达自己的目标和理想;能鼓舞和激励他人,能创造条件给予他人排除万难、争取成功的动力。

(10)创造性地思考问题的能力。

能突破传统的框架和常规思维方式,进行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敢于创新,能辨识事物的规律和形式,举一反三。

(11)严密推理的能力。

能在理论指导下运用逻辑分析、设立假设、摆明论据、定出明确的评估标准,懂得概然性;能综合不同观点,所得结论经得起逻辑推理和实践检验。

(12)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研究问题时,能应用所学的概念、理论、方法,发挥创造性,运用判断力,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并设计解决方案。

(13)综合能力。

能认识并综合一项工作和一个问题的各个不同方面,认识它们之间的关联对整体的影响,学会从整体考虑问题。

(14)表达能力和谈判能力。

能有效地进行谈判。

能筛选、组织各种纷繁的信息,能在文学和口头上清晰地表达自己,简洁地解决复杂的问题;能据理服人,在谈判时能与对方做建设性的对话,引导双方一起共同解决问题。

(15)团队精神。

能以成员的领导的身份与各种不同的群体一起有效地、有创造地工作;善于观察和听取他人的意见;能理解他人不同的背景和看问题的不同角度,能理解他人的动机、感情和关心问题;善于辨识他人的才能;善于获取他人的支持、合作和尊重;善于影响群体和社会。

(16)企业家精神。

目光远大,能构想未来;能认识并创造机会,而且不受条件的限制去追求这些机会;能担负起个进变革的责任。

4、道德品质

(1)信守道德准则。

坚持基本的道德原则,身体才行,对工商环境和决策中涉及到的道德问题有敏锐的认识;对个人、企业、社会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感;用与别人一样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2)不断自我提高。

努力提高自己,保持求知欲,尊重并支持学习,不怕承认缺点和无知;能作自我反省,也能省查他人;关心社会,关心自然环境;善于从实践和经验中学习;能锲而不舍地为寻找正确的答案而努力。

(3)自重。

重视自己的长处,正确认识自己的短处;能接受批评,能应付逆境;能从错误和失败中吸取教训;能承担责任并与他人分享权力;能独立思考,有自信而不傲慢,不必依靠外界的表扬来保持自信。

(4)行动。

在复杂、不稳定,甚至有冲突的情况下,能做出决策并付诸实施;能容忍模糊性;有决心取得实绩;能把握行动的时机。

5、心理倾向

(1)精力充沛,能保持高度的冲劲;

(2)随机应变,能灵活地处理人际关系;

(3)高度和自信心和责任心;

(4)客观有效的态度;

(5)乐于组织和执行计划;

(6)对卓越的不懈追求;

(7)敢担风险,对企业发展中不景气的风险敢于承担。

高阶层管理者培训的内容

 由于高阶层管理者是企业的掌舵人,他们应该具备广阔的视野,能系统地把握当今年全球的社会、政治、经济形式,深刻理解和洞察企业内外部各种因素的作用,提高从全局观点对企业的战略、目标、方针及发展进行创造性的规划、决策、控制的能力,提高组织的活力和绩效。

对高阶层管理者的培训应该侧重于观念、理念方面,而不是业务、操作方面。

企业可以根据其高阶层管理者的实际情况,为他们开设经营管理高级研修班,强化决策层所必需的高级工商管理知识,让其他针对性地学习现代企业管理知识和技术,有必要的还应该系统地学习现代市场营销、人力资源、金融财务、信息管理等高层次业务知识。

对企业高阶层管理者的培训课程主要内容可作如下设置:

1、企业所处环境和国内外形势的介绍

宏观经济环境和趋势分析;

各级政府的各项政策法规(投资、税收、劳动、人事、财政、金融等政策法规);

行业状况;

市场发展与前景;

新兴科技和产业等等。

2、经营思想的探讨

经营哲学;

管理模式;

企业宗旨;

组织文化等等。

3、企业发展战略研究

如何造就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战略思维和计划;

内部资源分析(经营分析、财务分析、人力资源分析);

外部机会与挑战分析;

企业产品发展策略;

多角化、一体化经营策略;

组织扩张策略(收购、兼并、股份制、合资)等等。

4、对策研究

运筹学;

对策论;

博弈论;

卡普苏吉尔的危机管理一览表等等。

5、组织设计和用人

激励理论及实践;

内部授权和责任中心;

劳资关系;

人才开发和接班人计划;

组织的人性化;

管理的多元化;

未来组织的发展趋势等等。

6、控制和影响

权力结构的建立和维持;

有效的控制机制;

管理信息系统和电子商务系统引入等等。

7、企业现代管理技术

战略管理技术;

综合规划技术;

预测决策技术

人力资源管理技术;

财务管理技术;

生产作业管理技术;

物资管理技术;

质量管理技术;

信息管理技术等等。

8、个人能力和修养的提升

企业家精神;

个人权威和影响力;

人格魅力;

现代管理思想;

领导艺术等等。

9、企业社会责任探讨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如何将社会责任转化为企业社会;

企业的公共关系等等。

高阶层管理者的培训主要采用高级研习班、研讨会、报告会、自学、企业间高层交流、热点案例研究讨论等形式,也可以进行在职高等学历教育和MBA、EMBA教育、或有计划地选送出国考察、业务进修。

但要注意防止走过场、混文凭、公费旅游等现象的发生。

中层管理人员培训

中层管理人员培训的内容

 中层管理人员主要包括由企业各级各职能部门管理人员组成的经理集团,他们承担着企业各级各职部门管理人员组成的经理集团,他们承担着企业日常经营中包括计划、供应、技术、质量、设备、动力、财务、销售、人事、教育、情报、计量、后勤等各种职能的具体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工作,是企业的"中坚力量"。

纵观几百年来工商业发展的历史,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

要造就可选择一个或少数几个好的经理并不难,但要组织成一个精明强干、高效率、高水准的经理集团却不容易;要找出高水准的经理集团却不容易;要找出在短期内干劲十足的经理集团也不难,但要培养出长期的、持续的、强有力的经理集团却是难的。

1、中层管理人员培训的目标

 与对高阶层管理者的培训相比,对中层管理人员主要应该侧重进行业务上的培训,同时也要向它们传递相关的管理新知的理念,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执行企业高层的决策方针,更高效地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企业的日常经营职能,实现企业从理想的目标向现实的业务产出的顺利转换。

 对中层管理人员培训的主要目标有:

为其提供胜任未来工作所必需的经验、知识和技能,使他们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复杂的具体问题;使企业的宗旨、使命、信念、价值观和管理文化得到顺利传达,并真正在企业上下员工中发扬发大;培养个别骨干分子成为企业未来高层管理者的接班人。

2、中层管理人员培训的内容

 基于上述目标,对中层管理人员培训的主要内容是开发他们的任职能力,使他们具备关于企业内外形势的认识和发展观点,提高他们关于业务的决策能力、计划能力,使他们深刻理解现代经营管理的体系和经营活动中人的行为,提高他们对人的判断和评价能力以及人的沟通交流能力。

 对企业中层管理人员的培训课程主要内容可作如下设置:

(1)本企业的目标和当前的问题;

(2)本职位的任务、责任和权限;

(3)企业年度计划和自己应起的作用;

(4)企业计划管理方案和实现目标的技巧;

(5)企业的组织结构与决策流程;

(6)专业技术知识的提高;

(7)如何创造性地解决经营过程中的具体问题;

(8)环境诊断方法及工具;

(9)市场分析,顾客研究,同行情报;

(10)经营核算的基本知识;

(11)如何做好预测;

(12)如何设定目标;

(13)如何制定政策;

(14)如何编排进程;

(15)如何制定程序;

(16)如何编排预算;

(17)如何组织;

(18)如何健全组织结构体系;

(19)如何有效授权;

(20)如何协调;

(21)如何领导;

(22)如何启发;

(23)如何作决定;

(24)如何激励;

(25)如何指导和培养下属;

(26)如何控制;

(27)如何建立工作标准;

(28)如何编制进度报告;

(29)如何评估工作成果;

(30)如何纠正工作偏差;

(31)如何进行变革;

(32)现代综合管理技术;

(33)系统分析;

(34)管理信息系统;

(35)技术经济分析;

(36)可行性研究;

(37)价值工程;

(38)企业诊断;

(39)无缺陷计划;

(40)风险管理;

(41)目标管理;

(42)零基管理;

(43)计量管理;

(44)全面质量管理;

(45)参与管理;

(46)过程创新;

(47)个人职业生涯规划;

(48)压力和时间管理;

(49)项目和政策管理;

(50)组织绩效测量;

(51)工作绩效突破和改善;

(52)沟通技能和信息传播技能(如何说服、谈判、解答咨询、劝慰、演讲、写报告、主持会议等等);

(53)人际关系和公共关系学;

(54)通过他人来管理;

(55)作为指导者的经理;

(56)如何从团队中获得意见和建议;

(57)学习型组织的建立;

(58)施加影响的技巧;

(59)如何管理不同类型的人;

(60)如何管理有问题的人;

(61)工作协调和部门协作;

(62)有效的冲突管理;

(63)劳资关系处理;

(64)领导行为理论;

(65)情境领导理论;

(66)领导方式评估;

(67)如何从变革中学习;

(68)危机处理程序;

(69)对困境的管理等等。

中层管理人员的培训方法

一、工作轮换(针对重点培养人员)。

定期改变中层管理人员的工作部门,让他们到各个部门去丰富工作经验,扩大对企业各个工作环节的了解。

这样做还可以使中层管理者更好的理解相互间的问题,改善部门间的合作。

具体形式可以是只在每个部门做观察员,但更有效的方式是让受训者实际介入所在部门的工作,通过实际去做来了解所在部门的业务,包括销售、生产、财务和其他业务,使职能管理人员"通才化"。

二、多层次参与管理。

将企业各个部门中有发展前途的中层管理人员集合起来,让他们就高层次管理问题,如组织结构、经营管理人员的奖酬机制、部门之间冲突的协调等提出自己的建议,供总经理参考。

这种方法为中层管理人员提供分析和处理整个企业范围内的高层决策问题的机会和经验。

四、在职辅导。

由较有经验的现任中层管理人员负责对其直接下属的辅导,给下属下放职权,提供学习管理的机会,提供帮助和指引。

这种方法有助于确保当现任中层管理人员因退休、提升、调动、辞职等离开岗位而出现职位空缺时,企业能有训练有素、熟悉业务进展情况的人员顶替,避免导致较严重的衔接问题。

 此外,各类中高级管理培训班、脱岗教育等也是常用的培训形式。

基层管理人员培训

基层管理人员培训的内容

 基层管理人员是对企业的生产、销售等经营活动第一线执行管理职能的直接管理层,包括在生产和服务一线中起监督、指导作用的监工、领班等。

由于他们与实际操作员工最接近,其管理水平将直接影响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对企业的忠诚度。

 基层管理人员是工作的技术传授者和督导者,他们不仅要很好地执行上级的指令,更要在自己判断能力的基础上提出改进和创新的建议。

对其培训的内容侧重于提供与实务工作相配合的基本管理方法,提供有效处理第一线日常工作的各种问题的技巧。

对企业基层管理人员的培训课程主要内容可作如下设置:

1、管理知识

企业总体经营计划和分步计划;

监工的任务、责任和权限;

工作标准化;

人际关系和工作方法;

会议组织与控制;

全面质量管理及实施;

合理化建议的组织和产生方法;

员工考核和激励;

企业规章制度等。

2、管理工作的实施

企业现有问题;

产业的同行的信息;

如何进行生产组织;

如何进行人员调配;

如何进行成本管理;

如何进行进度管理;

如何进行安全管理;

如何对部下进行评价和奖惩;

如何进行革新改进等;

操作和流程改进等;

问题处理训练;

企业的业务管理;

业务知识及实际操作;

如何发掘、分析、解决问题;

如何督导、指引下属员工;

监察技巧;

提案改善;

报表训练;

如何发挥员工的潜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如何发挥团队精神;

员工爱岗敬业教育;

如何回答员工关于福利措施的问题;

工作目标和标准的设定;

如何改进员工的工作表现;

如何改进员工的工作态度;

如何维持经过改进取得的变化等等;

如何建立有效的追踪制度;

如何利用有效的奖惩制度;

如何让员工知道企业的评价制度;

企业的报酬制度与工作评价的结合等等。

基层人员培训的形式

 企业为提高基层管理人员和基层工的素质和能力所进行的培训,并不仅限于对其实施课堂式的教学,而应该引导他们学会自己观察,思考如何从竞争企业、顾客、供应商、企业其他单位或部门的同事,乃至身边的所有人身上学习。

企业应该注重将基层员工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平凡而深刻的点滴小事转化为员工培训教育的一部分。

一、基层人员参加一些他们通常不参加的会议,例如,让会计人员参加市场营销和研发会议,让普通员工参加专业会议等等,使每个员工都能得到一些有关其他同事工作的第一手资料,这将有助于开阔他们的眼界和心胸、增强他们的互谅互助以及协作精神;

二、企业内部或者企业外部经常组织一些鼓励员工提出创见的竞赛活动,训练他们的观察、思维和创造能力,使他们养成爱动脑、勤动脑的习惯;

三、让工作一线的成员相互用心地、实时地观摩彼此如何处理顾客批评、如何主持正式报告会,让他们从彼此的工作风格和工作能力中受到启发和影响;

五、举办由企业基层员工与企业领导共同参加学习的课程和讲座。

六、鼓励基层员工积极争取各种专业协会的成员资格;

七、鼓励员工就自己的研究或工作项目在企业内外进行介绍或报告,尤其是向企业内其他部门和单位作介绍;

八、邀请本企业各部门人员到彼此的部门聚会和访问,谈谈彼此需要给予对方哪些支持与协作;

九、派出多名员工而不是两、三名代表,花上几天时间去参观相关行业展览;

十、访问竞争对手,至少找出一件竞争对手比本企业做得好的地方,提出对本企业有用的建议,回来后立即付诸实现。

新进人员培训  

  新进人员培训是指给企业的新雇员提供有关企业的基本背景情况,使员工了解所从事的工作的基本内容与方法,使他们明确自己工作的职责、程序、标准,并向他们初步灌输企业及其部门所期望的态度、规范、价值观和行为模式等等,从而帮助他们顺利地适应企业环境和新的工作岗位,使他们尽快进入角色。

  企业对新进人员培训的内容主要有:

一、介绍企业的经营历史、宗旨、规模和发展前景,激励员工积极工作,为企业的繁荣作贡献;

二、介绍公司的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使员工们在工作中自觉地遵守公司的规章,一切工作按公司制定出来的规则、标准、程序、制度办理。

包括:

工资、奖金、津贴、保险、休假、医疗、晋升与调动、交通、事故、申诉等人事规定;福利方案、工作描述、职务说明、劳动条件、作业规范、绩效标准、工作考评机制、劳动秩序等工作要求。

三、介绍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权力系统,各部门之间的服务协调网络及流程,有关部门的处理反馈机制,使新员工明确在企业中进行信息沟通、提交建议的渠道、使新员工们了解和熟悉各个部门的职能,以便在今后工作中能准确地与各个有关部门进行联系,并随时能够就工作中的问题提出建议或申诉;

四、业务培训,使新员工熟悉并掌握完成各自本职工作所需的主要技能和相关信息,从而迅速胜任工作;

五、介绍企业的经营范围、主要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