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备课 张立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138754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1.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备课 张立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备课 张立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备课 张立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备课 张立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备课 张立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备课 张立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备课 张立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备课 张立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备课 张立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备课 张立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备课 张立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备课 张立丽.docx

《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备课 张立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备课 张立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备课 张立丽.docx

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备课张立丽

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科学的思想方法

张立丽

一、简介教材内容:

本组以科学的思想方法为专题,安排了4篇课文,有的讲述了将古代兵器矛和盾的长处集合在一起而发明了坦克的经过;有的记叙了外国的一位小朋友,小时候从家门口数了十步埋下的木匣,五年后只数了五步就挖出了木匣的故事,悟出了周围的一切都在不断发生变化的道理;有的用童话故事的形式,告诉人们不要自以为是,人各有所长,不要拿自己的长处奚落别人的短处,看问题要全面,物有长短,不要因为它的长处而看不见它的短处。

这4篇课文告诉我们应该怎样看问题,想问题,要学会善于动脑筋,用科学的思想方法思考问题。

学习本组同步阅读的课文,应边读边想,设想自己遇到这样的问题时会怎么办,联系上下文读懂短文的内容,受到科学的思想方法的教育,在与同伴的讨论和交流中掌握读书的方法和体会到读书的快乐。

【设计理念】

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充分尊重学生的阅读个性体验,在与同伴的交流和分享中积累读书的方法,感受阅读的快乐。

【教学内容】

1.人教课标版教材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课文:

《矛和盾的集合》《科利亚的木匣》《陶罐和铁罐》《狮子和虎》

2.人教版《同步阅读》教材:

《两只小青蛙》《狮子和老鼠》《没有臭味的污水》《心别被烧伤》《让脑袋绕个弯儿》《失败的成功》

教学目标:

“一主”目标

(1)、会认27个生字,会写4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后边词语表里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读懂课文内容,从而明白一个道理。

(4)、抄写好词佳句,积累语言。

教学重点、难点:

(1)、重视学生生字能力的培养。

(2)、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3)、抓住关键词理解文章内容。

(4)、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两翼”目标

1.阅读《新语文主题阅读》19篇,抄写、背诵喜爱的词语段落。

2.在批注式阅读中学习看问题和想问题的方法,指导学生积累语言,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1、能读懂课文内容,从而明白一个道理。

2、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二、重组单元教材:

人教版教材

新语文主题阅读

 

设计意图

1《矛和盾的集合》

《没有臭味的污水》

《让脑袋绕个弯儿》

可以让学生学会思考,懂得再难的问题都可以找到答案

2《科里亚的木匣》

 

《小提琴师授课》

《没有一种草不是花朵》

《驴子过河》

《自信的女孩最美》

《心别被烧伤》

《会救人的鱼》

能读懂课文内容,从而明白一个道理。

抄写好词佳句,积累语言。

3《陶罐和铁罐》

4《狮子和鹿》

《两只小青蛙》

《狮子和老鼠》

《一个改变爱因斯坦的故事》

《失败的成功》

抄写好词佳句,积累语言。

三、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4课时完成。

小学语文第五册第六单元14课时教学目标与流程

课时

教学内容

基本课型

“一主”目标

“两翼”目标

教学流程及方法

第1

课时

单元导读、《矛和盾的集合》、《没有臭味的污水》

《让脑袋绕个弯儿》

“单元导读”课型

1.读单元导读,感悟“一颗沙子里一个世界,一朵花里一座天堂”。

2.精读《矛和盾的集合》一文,理解“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基于一身,谁就是胜利者”。

3、积累词语。

阅读《新语文主题阅读》中的《没有臭味的污水》《让脑袋绕个弯儿》,进一步感受多读,多想。

2、

积累词语。

1、单元导入2、阅读《矛和盾的集合》,掌握学法。

3、以文带文,学生运用批注式阅读法自主阅读《新语文主题阅读》里的文章。

 

第2、3

课时

2《科里亚的木匣》

《小提琴师授课》

《没有一种草不是花朵》

《驴子过河》

《自信的女孩最美》

《心别被烧伤》

《会救人的鱼》

“以文带文”课型

1、随文识字理解词意。

2、在故事中体会蕴含的道理。

3、积累句子。

1、整体诵读,抓关键词句体会情感。

2、体会道理

1、谈话导入2、初读课文,了解大概内容,认读生字。

3、多种形式朗读。

4、自主阅读

《小提琴师授课》

《没有一种草不是花朵》

《驴子过河》

《自信的女孩最美》

《心别被烧伤》

第4、5

课时

3《陶罐和铁罐》

4《狮子和鹿》

《两只小青蛙》

《狮子和老鼠》

“以文带文”课型

1.认识、理解生字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理解我们应该正确看待自己和他人。

3.积累。

通读批注式阅读,感受道理。

1、课前交流2、学习课文《陶罐和铁罐》,体会人各有所长。

3、自主阅读《两只小青蛙》《狮子和老鼠》

第6、7

课时

《一个改变爱因斯坦的故事》

《失败的成功》

《小乌龟找工作》《小世子的老师》《差别》

自主阅读课型

1、认读新词2、学习和感受其中的道理。

2、积累

通过整体读诵,借助工具书等方式认读出现的生字词,积累优美语段,升华情感。

1、自主批注式阅读,填写积累卡。

2.阅读分享。

 

第8、9课时

1.单元整体回顾。

2.开展故事会。

故事会

通过讲故事,感受其中的道理,升华多读,多想的情感。

通过故事会,积累优美语段,增强自身情感。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2.借助故事理解道理。

第10课时

完成读读记记,日积月累等,抓好双基。

“基础训练”课型

语文园地七中基础内容巩固双基,积累语言。

1.我的发现;2.日积月累;3.读读认认;

第11、12课时

基础知识测试与讲评

“自测与讲评”课型

通过对单元双基的检测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改进。

自测----讲评

第13、14课时

口语交际

习作指导

说写结合

读写联动

将口语交际与写作贯穿在一起,养成先说(说内容,说构思)再写(把你想表达的事情有序地写清楚)的好习惯。

1、口语交际:

动脑筋解决问题(略,见教材P113)2、读写联动:

以“童话故事”为主题,写一篇习作。

参考《狮子和鹿》《两只青蛙》等范文

单元整体回顾

【教学步骤】

一、谈话导入

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份小礼物(展示彩色卡纸制作的书签),这是我亲手做的书签,想送给热爱读书的孩子,不过,先得看看今天的读书交流活动谁发言最积极,谁最善于倾听。

二、主题回顾

1.在第七单元中,我们一起学习了四篇文章,它们分别是:

(课件出示课内四篇文章的题目,学生读文章题目),这四篇课文为我们讲述了几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共同的道理,那就是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应该怎么办呢?

(要有科学的思想和方法。

2.那么,在遇到不同的问题的时候,我们到底该怎么看,怎么想,怎么用科学的思想和方法来解决问题呢?

今天,我们就用画知识树的方法来讨论这个问题。

(老师出示树干,上面书写“科学的思想方法”几个字。

3.这颗知识树的主干就是我们今天交流的主题“科学的思想方法”,首先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课文里面的人们在面对问题的时候是怎么做的呢?

谁来概括一下?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提炼关键词)

《矛和盾的集合》──集合优点 

《科利亚的木匣》──发展变化;

《陶罐和铁罐》──各有所长;

《狮子和鹿》──各有利弊;

老师根据学生说的内容总结并贴上叶子(课文题目)和苹果(主题)

三、阅读概览

1.大家概括得很准确,说明大家上课时很认真,而我们的课外同步阅读中,也有八篇这样的文章。

(课件出示课题,学生读题目,老师贴树叶)前几天,老师已经让大家进行了认真的阅读,还在课前给大家发放了同步阅读浏览表,我想知道大家读得怎么样,下面就请大家拿出填写好的这张表,同桌之间交流、讨论一下。

(课件出示阅读浏览表,生讨论交流,师巡视。

2.刚才老师看了看,同学们填写得都很认真,说明读书很用心,下面我们就来汇报一下这四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打动我们的是什么?

谁先来?

(师随机板书)

《没有臭味的污水》──留心生活;

《心别被烧伤》──勇于探索、实践;

《一个改变爱因斯坦的故事》──各有所长

《驴子过河》────动脑思考。

3.小结:

孩子们读书都非常的认真,也很仔细,我们再来看看这棵知识树,从这棵树上,我们感悟到了,在遇到不同的问题时,要有科学的思想和方法来看待和思考,才能正确地解决问题,才能寻找到更好的答案。

四、片断分享

1.在同步阅读的八篇文章中,有哪些片断让你觉得特别生动有趣、特别有意思、印象特别深刻呢?

请你找出来先给大家读一读,再说一说为什么。

我们一起来分享分享

(学生自由地谈话,无需按顺序,讲到哪里就翻到哪里,只是要求学生在读说之前,邀请大家把书翻到哪篇文章的哪个地方,多少页。

老师主要是组织倾听,稍加点拨即可,并就势板书关键词。

2.小结:

大家不光说得好,而且读得声情并茂,让我们一起分享到了读书的快乐,也分享到了故事的有趣,也分享到了故事中的智慧,更让我们结识了故事中一个个充满智慧的人物。

五、精彩赏析

这些充满智慧的人物让我们一起分享到了科学的思想和方法,教会了我们怎么动脑筋,我们感觉到自己仿佛也变得更加聪明了,如果现在我们要推选一位最有魅力的人物,你最想推选谁?

推选的理由是什么呢?

六、主题拓展

1.学了这八篇同步阅读课文,你又有了哪些新的收获?

从这些充满智慧的人物身上,你感悟到了什么呢?

(学生畅所欲言,老师顺势板书:

沉着、冷静、思考、勇敢……)

2.是啊,当我们遇到问题或困难的时候,我们不但需要勇气,而且更需要智慧,只要我们肯动脑筋,就一定能够想到办法,找到答案的,而且有可能答案还不只一个,

最后,老师要为大家推荐一本新书《阿凡提故事大全》,希望孩子们在阅读中找到更多的智慧,让我们拥有一个智慧的人生

 

教学内容:

第七单元习作《编写童话故事》

习作要求

1、选择一种或几种喜欢的小动物做故事的主人公。

2、注意写清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3、合理的运用想象,使故事更加生动具体。

教学过程

一、扩展思路引入作文:

师:

同学们,你们读过童话吗?

你们都读过那些童话呢?

生:

《青蛙王子》、《丑小鸭》、《小壁虎借尾巴》……

师:

一说起童话,你们是那么的高兴。

是啊!

童话,犹如一颗闪闪发光的宝石,照亮了你们成长的道路;童话,像一个知心的朋友,伴随着你们成长的欢乐与痛苦!

这些童话给你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还记得我们学过的《小壁虎借尾巴》吗?

想不想看一看这个童话故事的动画片?

生:

想。

师:

(播放课件《小壁虎借尾巴》)

师:

看了这部童话,你知道了什么?

生:

各种小动物尾巴的作用。

生:

还有些小动物尾巴还有再生功能。

师:

小结:

通过回顾这个童话,我们知道了一些小动物尾巴的作用、功能,这是我们从中学到的知识。

师:

我们上学期还学过《丑小鸭》这个童话故事,你从中又知道了什么呢?

生:

我知道了我们要善待别人,正确对待自己的道理。

师:

小结:

的确,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要善待别人,正确对待自己的道理。

师:

它们都是童话故事,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生:

相同之处是写的都是小动物,把小动物当人来写。

不同之处是:

《丑小鸭》这个童话故事我知道了我们要善待别人,正确对待自己的道理;《小壁虎借尾巴》讲的各种小动物尾巴的作用,有些小动物尾巴还有再生功能。

师:

小结;你们说的太好了!

有的童话是通过一个故事让我们受教育,有的呢,是让我们学到新的知识。

这是他们的不同点。

相同点就是:

童话故事的主人公不管是动物、植物、还是没生命的橡皮铅笔,它们都能说,能笑,能思考问题,也就是把它们当人来写,赋予它们人的性格。

师:

读了别人的童话我们能学到知识,或者受教育,那你们想不想编写童话故事,让别人也从中有收获?

生:

想!

师:

有志气!

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写童话故事!

(板书:

编写童话故事)

二、观察图画指导写作:

师:

要想编写童话,首先必须要找到故事中的主人公,老师想让你们以小动物为主人公好吗?

生:

好。

师:

那请你们闭上眼睛,我们现在就坐上汽车,驶过田野、越过高山,穿过河流,来到了一片美丽的大森林,同学们,快看哪,这么多小动物!

这大树后面还藏着很多小动物,等着你去找呢!

比如:

我要选可爱的小兔子和聪明的小鸭子做我故事的主人公。

那你想选谁呢?

生:

我要写热心肠的小猴、凶恶的大灰狼、惹人喜爱的小羊和临危不惧的牧羊犬。

生:

我要写狡猾的狐狸、可怜的小鸟和助认为乐的小狗。

师:

为什么可怜?

发生了什么事呢?

生:

……

师:

你不仅选择了故事的主人公,还说出了想写什么事。

真了不起。

好,请坐。

师:

在这些可爱、聪明、淘气的小动物之间会发生一些什么事呢?

请同桌互相说一说。

(生同桌说发生了什么事,师参与小组讨论并指导。

师:

现在呀,就把你们刚才同桌说的,谁之间发生的什么事,说给全班小朋友听一听。

谁来说一说?

生:

我要写一个小狗帮助朋友的故事。

师:

故事是怎么发生的?

生:

是小狗出去玩,遇到了他的朋友有困难。

师:

这是我们写故事要交代清的起因。

(板书:

起因)之后又发生了什么?

生:

小狗热心地帮助它的朋友们。

师:

这是故事的经过。

(板书:

经过)结果怎样呢?

生:

小狗的朋友们到它的家里去感谢它。

师:

这是故事的结果。

(板书:

结果)

师:

我们写好一个故事必须把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向大家交代清楚,写明白。

(板书:

清楚明白)这样大家读了你的故事一下子就知道了故事的来龙去脉。

师:

谁还来说一说,自己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好,请你来。

生:

……

师:

你的发言声音不仅宏亮,而且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说的很清楚。

可是,有了这些内容,我们的故事只是有了一个轮廓,怎样把这个故事写得更生动更具体呢?

师:

在描写主人公时要抓住它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师板书:

动作语言神态心理)还要有丰富的想象和联想。

这样,故事才能具体生动。

(板书:

生动具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