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材料发展.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139141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59.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装饰材料发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装饰材料发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装饰材料发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装饰材料发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装饰材料发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装饰材料发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装饰材料发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装饰材料发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装饰材料发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装饰材料发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装饰材料发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装饰材料发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装饰材料发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装饰材料发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装饰材料发展.docx

《装饰材料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装饰材料发展.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装饰材料发展.docx

装饰材料发展

 “十二五”跨入第三年之际,中国政府正以前所未有力度力推“绿色建筑”。

中国财政部和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快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是中国首次以正式文件形式提出未来绿色建筑发展目标。

  

  《意见》宣布将通过政府财政补贴等方式全面提速中国绿色建筑发展,力争到2020年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超过30%。

此举表明,发展绿色建筑正成为中国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谋求经济增长的新突破口。

中国的建筑规模正以每年20亿平方米速度增加。

目前中国带有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建筑总面积不足4000万平方米,未来发展绿色建筑空间巨大。

  

  

  

  (北新建材新型房屋:

北京密云新农村建设项目)

  

  北新建材遵循国家的政策导向,积极研发了一系列绿色环保新型建筑,并成功应用于北京、内蒙古等地,特别是在汶川和雅安震后重建中表现出色。

震后重建投入使用的新型房屋抗震能力极强,房屋主体结构满足95年安全设计,全部以轻钢结构为主体,自重约为传统砖混结构的30%,非常轻便;抗震连接件采取柔性连接,可满足9度地震烈度设防要求,抵御12级台风,具备气候地理适应性强、建设周期短等特点,十分适应灾后重建。

从最近的报道《成龙联手北新建材“圆梦”雅安》以及近几年北新建材先后在北京门头沟、平谷、密云等地承建新农村住宅建设的项目可以看出,北新建材一直在开发、建设、投入及使用新型房屋的道路上努力着。

  

  北新建材新型房屋全部采用90%以上可回收的绿色环保材料,整体施工为干法作业,用水量仅为传统房屋的10%,施工现场无噪音、粉尘、污水污染,施工速度快捷,200平方米单体房屋工期仅需45天。

数十年来,北新建材新型房屋依靠绿色、快速的优势,承接并完成了国内外各类大型项目,产品及服务覆盖了国内十多个省份。

随着国家“走出去”政策的进一步深化实施,海外市场遍及北美、东欧、中东、南亚、南美、南太平洋及非洲国家和地区,完成了数十个项目。

  

  

  

  (北新建材新型房屋:

赞比亚项目)

  

  北新建材新型房屋致力于提供从新一代房屋理念开发、房屋建筑设计、结构技术开发、轻质复合板式围护体系、屋面发电一体化系统、住宅部品及精装修体系等全套解决方案,打造“从育种到餐馆”的完整业务链模式,为用户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

为更好地为用户提供本地化服务,降低运输成本,北新建材已在北京、苏州、广安、肇庆、铁岭等地区建设了房屋生产基地,逐步形成全国性的产业布局,可在一年时间内同时规划、设计、生产、安装超过200万平米新型房屋。

  

  

  

  (北新建材新型房屋:

伯爵园会所)

  

  新一届政府上台以后,已将城市化作为未来的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

新型城市化道路必然是走节能环保可循环的绿色之路。

传统的耗能多、垃圾多、污染大、可回收性小的建筑模式已经不符合新的要求,只有采取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的、节能环保绿色可循环的新型房屋才是未来的主流。

未来七八亿人口的城市化迁移将给新的房屋应用带来巨大的市场。

北新建材新型房屋体系以节能、低碳、环保等多重优点,正是顺应了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生态化建筑趋势,前景将十分广阔。

 

在早些年房地产走入高速路之时,作为相关产业被牵引的橱柜等家居行业可谓是“春风得意”,业内人士曾表示,橱柜行业一直以来还是看房地产的“脸色”来发展的,这两年开始国家一直强调房地产调控,对大品牌的影响还不大,但中小品牌在业内就开始面临愁云惨淡的景象。

  

在过去几年的调控政策中,房地产的宏观调控似乎是屡试不爽的“一刀切”模式,而在十八大《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正式公布后,却没发现“一刀切”的踪影。

不难发现,本次作为定调未来数年发展大方向的《决定》中,并未直接提到“房地产调控”,但毋庸置疑的是,《决定》中很多内容,将会对未来楼市发展的趋势产生巨大的影响,橱柜等家居行业当然也会被波及。

 

虽在本届三中全会并没有提及房地产调控,但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公报没有再提房地产调控就是一个进步,说明未来会加强市场的决定性作用。

可见本次全会公报中,“市场化”成为一个关键词。

对公报所提及的“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业界表示看好。

路透社报道就认为,相对于十四大和十六大让市场发挥“基础性”作用的表述,此次“决定性”作用的提法,表明了改革决心,预示未来政府要更多向市场放权。

 

公报显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市场化的主基调也有利于房地产行业未来的发展,并将带动橱柜等相关家居行业的稳定增长。

 

综合来看,本次三中全会强调“市场决定性”,对此,行业人士预计未来楼市政策将逐步摆脱过去全国统一调控的步调,而采用根据城市特性区别对待,并加快探索房地产发展长效机制的建立。

可预测的是,政策向房地产市场的放权,将间接为包括橱柜在内的家居企业带来利好。

 

中央1号文件关于建材下乡

国家对于建材行业的政策支持

1、国家经贸委1999年颁布的《关于建材工业控制总量、调整结构若干意见》和国家建材局颁布的《建材工业控制总量调整结构实施细则》,明确规定了淘汰落后的传统房建材料产品,鼓励和扶持发展新型建材产品。

  2、国务院办公厅1999年72号文,转发了八部委局《关于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提高住宅质量若干意见》,建设部、国家经贸部等部门联合颁布了建住房[1999]295号文《关于在住宅建设中淘汰落后产品的通知》,明确规定“要强制淘汰不符合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要求与质量低劣的材料和产品,积极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资源节约型优质材料和产品”。

  3、建设部2004年颁布了76号令《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积极鼓励应用新型节能的墙体材料、门窗和各种保温隔热材料。

4.国务院《关于加快墙体材料革新和推广节能建筑的意见》及有关部门先后制定的对生产新型墙体材料为主导产品的企业给予了大力的支持。

 建材下乡

近年来,由于国内外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门窗五金企业虽然纷纷开始产业转型升级,但由于受到旧的生产理念束缚,有些中小企业仍停留在追求数量的层面上,产品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继“家电下乡”、“汽车下乡”好评如潮后,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推出的“建材下乡”随之而来。

由于面临出口困境,不少五金企业开始考虑“出口转内销”,该政策的出台可谓雪中送炭。

建材下乡鼓励工艺先进、环保节能的门窗企业发展

业内人士认为,建材下乡除了为门窗、五金等相关产业提供巨大商机外,也将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优势企业拓展市场、落后产能退出。

据悉,建材下乡的产品首先必须是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有一定规模的、正规厂家生产的产品。

尽管价格低廉,但生产工艺和水平落后的产品绝不会纳入到建材下乡的范围之列。

所以建材下乡恰恰是鼓励工艺先进、环保节能的建材企业发展的,而将低工艺、高污染、高耗能的产品拒之门外。

门窗业和五金业都出现了低碳热

中国是公认的五金产品制造大国,其背景是中国劳动力资源丰富而且廉价,但产品却技术含量低,需要由制造者向创造者转变。

一流的产品销往欧美,次品国内销售,中国五金企业需要生产自己掌握核心技术的产品。

时下,门窗业和五金业都出现了低碳热,未来建筑将更加追求低碳、节能、绿色、环保。

今后建筑行业必将大量采用具有低碳技术特征新型材料。

新型节能、环保家居建材产品市场需求将维持长期增长态势。

不只是门窗企业,五金企业也势必需要通过技术创新,研发更多节能型产品,同时加大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力度,努力实现产业结构由能源密集型为主向资本、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为主转变,降低高能耗、高污染、高趋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眼下,一些国内五金企业逐渐从加工型企业发展成自主创新型的高附加值企业,定位于“国际化、专业化、技术导向、市场导向”,以出口贸易为主。

门窗五金供应商也应更加注重品牌建设和技术创新,在扩大内需的大背景下走出一片新天地。

门窗五金产品,只有以优质的质量,才可赢得市场,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

俗话说,创业容易守业难,如果门窗五金产品的质量不能提升上去,不但市场将难以扩大,不利于品牌建设,甚至这些经过重重困难才赢得的稳定市场,也将逐渐失去。

2013年建材业将被“政策市”左右

中国建设报2013/1/248:

31:

52

提要:

种种迹象表明,2013年的建材业在很大程度上将被“政策市”左右。

不管是雾霾笼罩,还是阳光明媚,不管是“冬天论”,还是“转暖论”,2013年中国建材业注定是一个“政策市”。

因为在产能过剩的大背景下,那些资源能源消耗过大、不顺应绿色环保潮流的传统建材已经走到了发展尽头。

  种种迹象表明,2013年的建材业在很大程度上将被“政策市”左右。

谁的转型快,谁的结构调整准,谁发展新型建材的步伐迈得大,谁就会把握住未来更多的发展机会

  岁末年初的中国建材业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格局。

在雾霾笼罩的北京,东方家园的一位老员工在丽泽店墙上用白漆写下了“还我工资”四个大字。

这家销售最火时收银员都没空上厕所的卖场巨人轰然倒下。

  一边雾霾笼罩,一边阳光明媚

  但在几千公里之外的海南三亚,完全是另一番景象。

家居业巨头们正在那里召开的中国家居产业创新峰会上赞美着阳光、沙滩,为红杉资本中国创始人沈南鹏看好家居业的演讲倍受鼓舞。

易居中国董事局联席主席兼总裁周忻甚至以“‘十八大’后房地产市场或将转暖”为题,希望参会代表在“看日出”中领悟家居业的回暖。

  不管是雾霾笼罩,还是阳光明媚,不管是“冬天论”,还是“转暖论”,2013年中国建材业注定是一个“政策市”。

随着几个定调经济工作的重要会议的召开,这方面轮廓显得更加清晰。

  首先是城镇化的推进传出了好消息。

去年年底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城镇化是我国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将成为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点。

  国家发改委为此推算,城镇化在未来10年可拉动40万亿元人民币投资。

这些投资包括房地产、建筑建材。

专家认为,房地产、水泥、新型建材、机械设备和大众消费品是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受益的“五朵金花”。

  但也有专家分析,虽然建材业会直接受益于城镇化,但并非所有建材都能受惠于“政策市”,从新的投资导向和项目安排看,新型环保建材将会得到更多政策眷顾。

这是由于建材业生产能耗占全国能耗的9%左右,占工业能耗的15%左右。

因此按照《建材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必须加快新型墙体材料、节能门窗等建筑围护材料的发展。

有消息说,到“十二五”末,新型墙体材料产量占墙体材料总量的比重要达到65%以上。

这也是城镇化建设中新型环保建材被看好的理由。

  “政策支持痕迹”很重

  国信证券发展研究总部总经理何诚颖表示,新型城镇化的“政策支持痕迹”很重,比如第一阶段推进的基础设施建设、城市轨道、市政公用事业,都会以政策导向拉动相关产业,而第二阶段的推进则更多强调环保城镇化、智慧城镇化,这些都要求建材业尽快升级换代,由粗放型变为精细型。

  有分析人士估计,在城镇化率为30%50%的加速发展前期,基建投资占比呈现快速上升趋势,而当城镇化率提升至50%以上,基建投资增速占比开始趋于稳定。

从日韩两国的发展历史看,随着城镇化率提升到一定水平,基建投资结构将由传统建材逐渐向城市配套性新型建材转变。

另外,从国际建材巨头对于其新型建材业务拓展历史看,也都是把主要精力和目标放在城镇化率高于60%的国家。

目前我国城镇化率已超过50%,在未来新型城镇化过程中,与公共事业有关的防水涂料、给排水管网系统都将有一定的市场空间。

“政策市”还反映在拉动和扩大内需方面。

具体表现在家具“以旧换新”上。

居然之家、集美家居等大牌家居企业积极跟进政策。

但随着这项活动发起者之一红星美凯龙的停止跟进,也有人担心,家具“以旧换新”是不是难以在实践中操作,可见利用建材业扩大消费还需出台更多针对性政策。

  但商务部研究院消费经济研究部副主任赵萍还是看好消费新增长点的培育。

她认为,一旦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加速,必然会刺激这些新市民在住房、装修、家电配套等方面进行消费。

这些“升级换代”式的消费,显然是今后一个阶段扩大内需的主流,而新型建材作为其中的“主力军”自然会有需求。

  传统建材走到发展尽头

  在城镇化的整体框架下,如何进一步推出“新政策”促进消费升级,也是市场关心的问题。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将有助于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减小收入贫富差距,促进消费持续增长。

他还认为,国家利用补贴拉动消费的政策还将延续。

比如大家关心的节能家电、太阳能产品补贴等,都将形成“政策市”的效应。

  但并不是所有政策都在指向转暖。

“政策市”的强烈凸现,也反映在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

会议提出,2013年要坚定不移地搞好房地产市场调控,继续实行限购措施,要坚决抑制投机、投资性住房需求。

持续的调控政策是否意味着建材业在2013年仍将难有作为?

这方面,一些业内人士也小心翼翼地持审慎态度。

因为持续的调控让家居建材企业的“寒冬”变得特别漫长。

家得宝败走中国、百安居连亏6年,而曾是中国本土最大建材超市的东方家园建材超市则濒临破产,都为家居业的复苏蒙上了一片阴影。

据记者了解,2013年伊始,东方家园在北京仅有的5家门店全部暂停营业。

  种种迹象表明,2013年的建材业,在很大程度上将被“政策市”左右。

谁的转型快,谁的结构调整准,谁发展新型建材的步伐迈得大,谁就会把握住未来更多的发展机会。

而从另一个角度看,注重“质变”可能会比注重“量变”更重要。

因为在产能过剩的大背景下,那些资源能源消耗过大、不顺应绿色环保潮流的传统建材已经走到了发展尽头。

节能建材:

政策诱导下的蜕变

来源:

长江证券研究所

发布时间:

2009年12月01日13:

57

作者:

邹戈;李兴哥

行业评级:

看好

评级变动:

维持(首次)评级

撰写时间:

 

   哥本哈根会议:

碳强度控制时代开启中国在美国公布2020年减排目标后不到24小时立即推出重磅减排目标,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05年下降40%-45%,未来中国节能减排将会更加强力。

  建材节能是节能减排的有效路径建筑能耗占比28%,能耗高;我国建筑节能标准低,执行力度差,未来节能潜力大;建筑使用过程中耗能是建筑能耗的主要来源,决定使用能耗的主要因素是墙体材料;和发达国家比,我国目前使用新型墙体材料的比例很低,导致了我国和发达国家建筑能耗的巨大差异。

  政策诱导下节能建材行业生命周期的演变70年代末的能源危机,发达国家建筑节能政策推动了节能建材行业的高速成长;我国正处在相类似的背景之下,也处在节能政策密集公布期,随着哥本哈根会议的召开,我国低碳经济的步伐将加快,未来中国将更严厉的推进建筑节能;通过分行业研究西方发达国家节能建材行业的演变特点,我们看好LOW-E玻璃、石膏板、陶瓷纤维、PVC型材,它们都处在成长期前后,未来发展空间广阔;四个子行业目前发展程度依次上升,未来的发展空间依次下降。

  行业龙头公司将得到长足的成长我们认为产能和市场份额处在绝对优势地位、有一定的垄断优势、管理能力处在行业领先水平的行业龙头,将享受行业与公司的双重成长,为此,我们看好北新建材、南玻A、鲁阳股份和海螺型材。

  给予节能建材行业“看好”评级作为节能减排开源和节流的两个方面,节能建材和新能源未来成长空间巨大,但是节能建材行业的估值水平远低于新能源行业。

  目前具备高成长潜力的节能建材公司的投资价值被市场明显低估,给予“看好”投资评级。

  (具体内容请见附件)

 

 

 

 

  全景网刊登此文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并谢绝转载!

全景网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数据及图表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不作为任何买与卖的建议,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节能减排政策催生新建筑材料市场快速发展

2011年09月14日11:

02

来源:

凤凰网财经

字号:

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文/中投顾问

国家大力推行节能减排成为长期政策趋势,预计随着节能减排政策的稳步实施,我国的房地产行业产业链也将发生改变。

新型节能建筑材料将成为政策导向下新的利润增长点,目前我国的新型建筑材料生产已经初具规模,虽然材料供给属于低端产业链,但是随着产业规模的扩大,部分企业必然将谋求资本市场支持。

中投顾问IPO咨询部分析师崔瑜认为,房地产产业链非常广阔,从目前的房地产能耗来看,建筑材料能耗成为行业高能耗环节,节能减排规划依旧绿色建筑的政策导向正在逐渐转化这一部分产业,新型建筑材料市场将成为政策导向下的新生产业。

从产业规模来看,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催生的建筑面积逐年递增,2010年社会建筑业增加值26451亿元,比上年增长12.6%,按照当前的增速计算,我国建材市场至少能在2015年之前获取3万亿元的市场容积,届时结合十二五节能减排政策,我国的新型建材市场容积将可能达到1万亿元。

从上市节点角度来看,由于房地产行业的行业集中率低,导致新型建筑材料企业的企业规模成为发展限制之一;另外,从产业附加值来看,我国的新型建筑材料虽然生产规模大,但是附加值水平依旧较低,行业利润也将成为企业上市限制之一;此外,地方政府的壁垒政策,跨区经营难度也将制约着行业发展潜力。

中投顾问研究总监张砚霖指出,行业发展有其固有规律,政策导向是新兴产业发展的先决条件,新型建筑材料市场中有部分企业已经初具规模,预计随着行业的进一步发展,这部分企业有可能成为新型建筑材料市场的龙头企业。

由此我们建议这一部分企业应当提前布局资本市场,在产业规模爆发时期把握市场先机。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1-2015年中国新型建材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指出,近五年来,新型建筑材料的产值以每年20%以上的速度发展。

从国家宏观经济环境上分析,未来20年仍将是经济的高增长时期。

根据对房地产、建筑、建材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势头的预测和判断,到2020年,中国还将建设300亿平方米建筑,新型建筑材料作为建筑材料工业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战略重点,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国海证券:

2014年建材业有望受益节能减排

2013-12-3009:

44:

02 来源:

 财经网(北京) 有0人参与

分享到

国海证券(000750.SZ)在上周五盘后举行的《2014年年度策略与明星行业策略论坛》电话会议上表示,2014年部分建材行业符合建筑节能减排的发展趋势,且有望受益于产品更新换代及产业结构升级。

国海证券认为,2014年可重点关注轻质建筑材料和管材中的成长股,继续回避下游需求疲弱的耐火材料公司。

国海证券表示,2014年可重点关注业绩成长性较好的新型材料公司以及风电业务有望触底反弹且已介入环保领域的公司;建议重点关注产品具有一定的消费属性、业绩成长性较好的公司以及城市排水工程的受益龙头公司。

对于2014年该版块存在的风险,国海证券表示,宏观经济及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滑、房地产调控等因素可能导致建材需求疲弱。

环保、新能源等新兴产业的发展面临较大的挑战,可能对介入相关产业的建材公司构成压力,原材料价格上涨可能影响建材公司的盈利能力。

(编辑:

史芳芳)

关键字:

建材业

 

2014年建材行业投资策略:

关注供需格局变化和优势公司的投资机会

时间:

2013年12月26日14:

53:

30 中财网

2014年固定资产投资有望继续保持增长(增速有所下滑),将对建材产品需求增长构成有力的支撑,但建材行业的效益更多取决于行业的供需格局情况。

  预计2014年水泥需求的增速可能将有所回落,回落幅度在3-5%之间;但取消32.5复合水泥及环保限产等因素,将导致水泥供给端的收缩力度更大,预计水泥供给端的减少幅度可能在10%以上。

2014年水泥行业的供需格局有望好转。

  2014年水泥市场的区域分化仍将延续。

看好需求相对旺盛且新增产能压力较小的华东各省和华南各省,看好固定资产投资需求较为旺盛的陕甘等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但看淡2014年的新疆水泥市场。

华北和华中地区的新增产能压力较小,但需求增长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尚需进一步观察。

  2014年玻璃行业的新增产能压力仍较大,玻璃产品的需求增长可能受制于房地产增速的下滑,供需形势不容乐观;此外,2014年天然气价格上涨的概率较大,可能增加其成本压力,预计2014年的玻璃行业景气度可能会有所下滑。

关注2014年建筑节能的推广进程和光伏产业的复苏进程,可能对相关公司的需求增长带来机会。

  预计2014年水泥行业的供需格局有望好转,供给端的收缩力度可能随着环保政策的实施而不断得到市场验证;水泥炉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和固废业务的拓展,未来将提升水泥企业的盈利能力,水泥公司的业绩和估值均有提升的空间。

给予水泥行业推荐的投资评级。

  建议重点关注海螺水泥、华新水泥等龙头公司,其有望受益于行业兼并收购、淘汰落后产能导致的市场供需格局好转以及国家大气污染治理和节能减排政策推动的水泥限产提价等措施。

祁连山、宁夏建材、江西水泥等区域需求相对较好的公司也值得关注。

  2014年华北和华中地区的新增产能压力较小,但需求增长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建议重点关注京津冀地区的环保限产力度,并关注冀东水泥和金隅水泥的相关机会。

  预计2014年的玻璃行业景气度可能会有所下滑。

给予玻璃行业中性评级。

建议关注建筑节能的推广进程和行业内的并购重组,以及光伏产业的复苏进程。

建议重点关注产品差异化优势明显、抗风险能力较强的南玻A和以太阳能光伏为主业的亚码顿。

  其他建材行业的分化较明显。

由于其他建材行业符合建筑节能减排的发展趋势,且有望受益于产品更新换代及产业结构升级,给予推荐的投资评级。

建议重点关注轻质建筑材料和管材中的成长股,继续回避下游需求疲弱的耐火材料公司。

建议重点关注业绩成长性较好的开尔新材以及风电业务有望触底反弹且已介入环保领域的中材科技等公司。

建议重点关注产品具有一定的消费属性、业绩成长性较好的伟星新材以及城市排水工程的受益公司巨龙管业、纳川股份。

  东方雨虹、北新建材仍有望延续增长,但2014年房地产市场的波动,可能对其估值产生冲击。

鉴于公司虽然增速可能有所下滑,因其仍具有持续成长性,若出现股价过度下跌,可择机关注。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及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滑、房地产调控等因素可能导致建材需求疲弱;环保、新能源等新兴产业的发展面临较大的挑战,可能对介入相关产业的建材公司构成压力;原材料价格上涨可能影响建材公司的盈利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