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学科学业水平测试总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140572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85 大小:153.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技术学科学业水平测试总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信息技术学科学业水平测试总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信息技术学科学业水平测试总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信息技术学科学业水平测试总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5页
信息技术学科学业水平测试总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5页
信息技术学科学业水平测试总复习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5页
信息技术学科学业水平测试总复习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5页
信息技术学科学业水平测试总复习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5页
信息技术学科学业水平测试总复习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5页
信息技术学科学业水平测试总复习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5页
信息技术学科学业水平测试总复习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5页
信息技术学科学业水平测试总复习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5页
信息技术学科学业水平测试总复习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5页
信息技术学科学业水平测试总复习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5页
信息技术学科学业水平测试总复习资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5页
信息技术学科学业水平测试总复习资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5页
信息技术学科学业水平测试总复习资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5页
信息技术学科学业水平测试总复习资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5页
信息技术学科学业水平测试总复习资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5页
信息技术学科学业水平测试总复习资料.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5页
亲,该文档总共8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信息技术学科学业水平测试总复习资料.docx

《信息技术学科学业水平测试总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学科学业水平测试总复习资料.docx(8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信息技术学科学业水平测试总复习资料.docx

信息技术学科学业水平测试总复习资料

第一部分信息获取

1.1信息及其特征

信息:

通过语言、文字、声音、图形、图像等形式作为载体,通过各种渠道传播的信号、消息、情报或报道等内容,都可以称之为信息。

信息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和基本需求。

物质、信息、能量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信息的特征:

1、传递性

2、共享性

3、载体依附性

4、价值相对性

5、时效性

6、真伪性

7、可处理性

练习题:

1、下面哪一项是信息?

()

A.天气预报B.电视机C.风D.硬盘

2、下面哪一项是信息()

A.电视 B.报纸C.报上登载举办商品展销的消息D.一张VCD光盘

3、下列不属于信息的是()。

A.上课的铃声B.十字路口的信号灯红灯亮

C.数码相机D.网上的新闻

4、关于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过时的信息不属于信息B、信息可以脱离载体存在

  C、信息是可以处理的D、信息都不能保存

5、关于信息的说法,错误的是()

  A、信息必须通过载体传输B、载体本身就是信息

  C、信息是可以共享的D、信息有多种传输形式

6、“找路时,使用旧的交通地图往往会误事”、“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

雷特’”、“孙膑‘减灶退敌’”分别体现了信息的()。

①真伪性②时效性③依附性和可处理性④价值相对性

A.②③①B.②④①C.①③④D.④③①

7、“2010年世博会将在中国上海举行”这一消息让不同的人捕捉到不同的信息,反映了信息的()。

A.传递性B.共享性C.价值相对性D.时效性

8、“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兵不厌诈”表明了信息的()。

A.共享性B.时效性C.真伪性D.价值相对性

9、中国的四大名著在图书馆被众多不同的人借了又借,这都说明信息具有(   )的特征。

A、传递性  B、变换性     C、共享性   D、时效性

10、“烽火告急”、“信鸽传书”是属于信息的哪种主要特征()

A、处理性     B、共享性     C、传递性     D、时效性

11、预报明天的天气情况,下列预报方式不恰当的是()

A、通过电视广播B、通过手机短信

C、印刷在杂志上D、通过气象网页

12、下面不属于信息特征的选项是()。

A、信息是可以处理的          B、信息是可以传递的

C、信息是可以共享的          D、信息可以不依附于某种载体而存在

13、物质、能源和()是人类研究世界的对象,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利用的三大要素。

A.信息技术B.信息C.计算机D.因特网

14、现代社会中,人们把()称为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A.物质、能量、知识B.信息、物质、能量

C.财富、能量、知识D.精神、物质、知识

15、盲人摸象体现了信息交流的重要性,信息可以交流说明了信息具有(  )

A.价值性  B.时效性  C.载体依附性  D.共享性

16、下列叙述中,其中( )是错误的

A.信息可以被多个信息接收者接收并且多次使用

B.信息具有时效性特征

C.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

D.获取了一个信息后,它的价值将永远存在。

17、网络上的信息被人下载和利用,这正说明信息具有( )

A.价值性   B.时效性  C.载体依附性  D.可转换性

18、( )不属于信息的主要特征

A.时效性 B.不可能增值  C.可传递、共享 D.依附性

19、下面哪一个不属于信息的一般特征?

(  )

A.载体依附性  B.价值性  C.时效性  D.独享性

20、天气预报、市场信息都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这体现了信息的(  )

A.载体依附性  B.共享性  C.时效性   D.必要性

21、交通信号灯能同时被行人接收,说明信息具有()。

A.依附性B.共享性 C.价值性 D.时效性

22、关于信息特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信息能够独立存在          

B:

信息需要依附于一定的载体

C:

信息不能分享              

D:

信息反映的是时间永久状态

23、在朝鲜战争即将爆发的时候,蓝德公司向美国政局高价兜售一份调查报告没被理会,战后美国政府分文未花就得到该报告,这体现了信息的:

()

A:

价值相对性    B:

可伪性    C:

具有可传递性   D:

具有时效性

答案:

1-5:

ACCCB6-10:

BCCCC11-15:

CDBBD16-20:

DABDC21-23:

BBD

 

1.2信息及其影响

一、信息技术及其发展

 1、什么是信息技术(InformationTechnology,简称IT)

信息技术是应用信息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对信息进行采集、处理、传输、存储、表达和使用的技术。

目前,信息技术主要包括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微电子技术和传感技术等。

1946年2月16日,美国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大型数字电子计算机,它的名字叫ENIAC(埃尼阿克)。

2、信息技术的发展

(1)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

第一次:

语言的产生和应用。

(由猿人进化到人类的标志)

第二次:

文字的发明和使用。

第三次:

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和应用。

第四次:

电报、电话、电视及其他通讯技术的发明和应用。

第五次:

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讯技术的应用。

(2)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①多元化②网络化③多媒体化④智能化⑤虚拟化

二、信息技术的应用与影响

 1.、信息技术的应用

例1:

丰富的信息交流手段。

(手机通话、发送短信、电子邮件、视频聊天、可视电话)

例2:

办公自动化管理系统。

(企业领导使用)

例3: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

(建筑、服装、汽车等行业)

例4:

计算机数据分析及状态模拟。

(天文工作者)

例5:

专家网上会诊。

2.信息技术的影响

(1)信息技术产生的积极影响。

▪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如今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科学技术的前沿,人类社会正在从工业社会步入信息社会。

▪对科技进步的影响。

(信息技术促进了新技术的变革,极大地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

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帮助人们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科学难题;应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可以模拟现实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便于验证各种科学的假设。

▪对人们生活与学习的影响。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促进了们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也正发生转变。

(2)信息技术可能带来的一些消极影响。

①信息泛滥②信息污染③信息犯罪④对身心健康带来的不良影响

三、迎接信息社会的挑战

(1)培养良好的信息意识。

(2)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信息处理能力。

(3)养成健康使用信息技术的习惯。

(4)遵守信息法规,培养良好的信息情感和信息道德。

练习题:

1、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产生于1946年,它的名字叫()

 A、EDVACB、ENIACC、EDSACD、UNIAVC

2、下列不属于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的是(   )

A、多元化   B、网络化   C、多媒体化   D、智能化   E、模拟化

3、(   )是根本性的革命,是从猿人到人的重要标志。

A、语言的产生   B、文字的使用   C、计算机的应用   D、电话的应用

4、下面哪句话是正确的()

A、现代通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产生了信息技术。

B、21世纪人类进入信息社会,信息、信息技术就相应产生了。

C、有了人类就有了信息技术。

D、有了计算机后就有信息技术。

5、下面()不是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A、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B、越来越个性化的功能设计

C、越来越高的性能价格比D、越来越复杂的操作步骤

6、下列关于信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二十一世纪是信息社会,信息是发展到二十一世纪才出现的

   B、信息是伴随着人类的诞生而产生

   C、信息总是以文字、声音、图像、气味等形式被人们的感觉器官所接收

   D、信息就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

7、我们常说的“IT”是()的简称

A、信息技术  B、因特网 C、输入设备  D、手写板

8、在人类发展史上发生过()次信息技术革命

A、3   B、4   C、5   D、6

9、人类经历的五次信息技术革命依次为:

语言的使用、文字的使用,( ),

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使用和计算机的普及应用及其与通信技术的结合。

A、火的使用B、指南针的使用C、印刷技术的应用D、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

10、高中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目的是()

A、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B、提高电脑技术水平

C、学业水平测试的需要D、学习电脑解决其他科的问题

答案:

1-5:

BEACD6-10:

AACCA

 

1.3获取信息的过程与方法

获取信息的基本过程:

1、确定信息需求2、确定信息来源3、采集信息4、保存信息

1、确定信息需求

(1)制定信息需求内容大纲

(2)确定成果目标形式及所需载体类型

(3)列出信息需求清单

2、确定信息来源

来源

示例

说明

媒体

报纸、书刊、广播、电视、音像制品、网络,其他…

包括各种纸质媒体、电子媒体、网络媒体等,提供的是人们加工过的信息或转载信息,要考证其出处及权威性

他人

老师、父母、同学、朋友、专业人员,其他…

能为你提供所需信息或如何找到所需要信息的人

事物本身

动物、山河、风雨、表情、行为、化学反应、活动过程、事件现场,其他…

包括各种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及人的各种特征等,可获取没有加工过的信息

3、采集信息

(1)采集信息的方法

信息来源

采集信息方法示例

媒体

阅读报纸、收听广播、收看电视、检索光盘、观看电子音像制品、搜索网页,其他…

他人

听讲座、请教专家、讨论、网上交流、问卷调查,其他…

事物本身

观察、实验、调查、体验,其他…

(2)采集信息的工具

扫描仪、照像机、摄像机、录音器、计算机等

4、保存信息

(1)整理信息、分类保存

(2)输入计算机保存

 

练习题:

1、学校要组织一次“奥运在我心中”的知识竞赛,李峥是参与者之一,为准备知识竞赛,他需要掌握与奥运会有关的知识信息。

如果你是李峥,根据实际情况,你认为他获取信息的途径不太现实的是( )

A.相关网站 B.报纸、杂志 C.相关书籍 D.体委

2、下列信息来源属于媒体类的是:

()

A、网络B、老师C、同学D、活动过程

3、下列不属于采集信息工具的是:

 ()

A、扫描仪B、电视机C、摄像机D、照相机

4、获取信息的来源决定了信息的可靠程度,下列信息来源中哪一种来源获得的信息最可靠()。

 A.报刊杂志B.朋友、同学C.亲自进行科学实验D.因特网

5、下列关于信息来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光盘里的电子图片B.人们交谈不属于信息来源

C.信息来源可以分为三大类:

媒体、他人、事物本身

D.书刊

6.小明决定采用上网的方式查找“奥运会历史上的金牌榜”,这是获取信息过程中的()阶段。

A.确定信息需求B.确定信息来源

C.采集信息D.保存信息

答案:

1-6:

DABCBB

 

1.4获取网络信息的策略与技巧

目录类搜索引擎(按目录检索,不需输入关键词。

例如:

雅虎、搜狐、新浪等。

例:

查询天气,登录新浪,天气辽宁朝阳凌源)

优点:

找到信息比较专业。

优点:

找到的信息比较专业、可靠。

缺点:

必须知道网址。

优点:

找到信息专业、可靠。

缺点:

必须知道网址,有些在线数据库是收费的。

全文搜索引擎(按关键词检索。

例如:

Google,XX等。

例:

查询天气,登录XX,在提问框中输入:

“凌源未来天气”)

直接访问网页(知道信息所在的网页的地址或网络实名,可快速地检索到结果。

例:

查询天气,直接登录www.tq121.org)

查询在线数据库(利用网上的在线数据库进行查询。

例:

查询辽宁考生高考成绩登录:

 

一、网络检索信息的方法

 

使用搜索引擎

 

优点:

方便的连接到与信息相关的所有网页。

缺点:

搜索信息量大,需再一次选择。

优点:

方便的连接到与信息相关的所有网页。

缺点:

搜索信息量大,需再一次选择。

包含个人的观点,信息比较杂乱。

 

二、搜索引擎的使用技巧

1、提炼关键词:

从复杂的搜索意图中提炼最具代表性和指示性的关键词。

2、细化搜索条件:

搜索条件越具体,搜索引擎返回的结果就越精确。

如:

国庆+中国空军+女飞行员

3、用好逻辑符号。

使用“and”、“or”、“not”等逻辑运算查询,可使我们日常搜索应用达到

事半功倍的效果。

4、强制搜索

通过添加英文双引号来搜索短语词在XX中还可以用中文书名号。

如:

”空军女飞行员“

三、合法下载网络中的文件

因特网像一个信息的海洋。

网络中大量的文字、图片、图表、动画、音频、视频、软件等信息以文件的形式存储在世界各地的计算机中。

我们可以非常便利地享受到这些信息,但在获取这些信息的同时,也要注意对网上信息的合法使用以及知识产权的保护问题。

 

四、常用下载工具

工具

类型

特点

软件

通用下载工具

支持文件的自动、批量、定时下载及断点续传,管理功能强大

网际快车(FlashGet)、Web迅雷和网络蚂蚁(NetAnts)等

网站下载工具

按设定的参数,下载某网站的特定栏目,甚至整个网站的全部文件

WebZip、TeleportPro、WebCopier等

FTP下载工具

自动登录FTP服务器,快速浏览文件目录,多服务器、多文件下载

CuteFTP、LeapFTP、WebFTP等

流媒体下载工具

将流媒体服务器传送出来的影音片段收集成完整的影音文件

影音传送带

五、

(1)(新浪网址)

(2)www:

万维网worldwideweb

(3)http:

超文本传输协议

(4)html:

文本标记语言(保存网页的扩展名.html)

(5)邮箱名:

用户名@服务器域名

例:

liming2011@

用户名起名规则:

字母、数字、下划线,以字母开头,字母或数字结尾

1.5信息的鉴别与评价

1、从信息的来源进行判断

2、从信息的价值取向进行判断

3、从信息的时效性进行判断

 

练习题

(1)如果要获得关于“世界杯”创始人的信息,一般情况下,你认为通过()方式最快捷效果最好。

A.卫星遥感遥测B.购买书籍C.因特网查找D.阅读报纸

(2)如果你想在网上查找关于徐志摩的诗词《残春》的信息,用全文搜索方式查找,你认为使用关键词()最容易得到结果。

A.徐志摩诗B.徐志摩残春C.残春D.徐志摩

(3)方舟在网上看到自己喜欢的图片,想将其下载到自己的电脑里,以下()操作能正确的帮助其实现图片的下载。

A.直接单击鼠标左键B.右击,选择“图片另有为…”命令

C.双击鼠标左键D.双击鼠标右键

(4)方舟正在写一篇有关西藏的论文,他现在需要一幅相关的图片,得到网上查找,()网站可以帮到他。

①XX②学校的校园网③Google④搜狐

A.①②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5)下列关于尊重他人知识产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可以复制他人信息作品的内容

B.如果需要在自己的作品中引用他人的作品,应注明引用信息的来源、作者

C.可以使用盗版书籍、软件、光盘等

D.对于作者声明禁止使用的作品,不需要尊重作者的意见

(6)一同学要搜索“京剧脸谱”,他访问Google搜索引擎,键入关键词(),搜索范围更为有效。

A.京剧脸谱B.“京剧脸谱”C.“京剧”“脸谱”D.京剧+脸谱

(7)根据研究性学习小组活动的安排,方舟要到森林公园收集野生动物的生存状况

等资料,制作一份演示文稿作品。

他应恰当选择的信息采集工具是()。

A.数码相机、扫描仪、数码摄相机B.数码相机、数码摄相机

C.普通相机、数码摄相机、视频采集卡D.普通相机、扫描仪

(8)方舟在网上找到了一部好电影,他想把这部电影下载到自己的电脑上,由于影片的容量比较大,为提高下载速度,他最好()。

A.直接下载B.单击鼠标右键,选择“目标另存”

C.使用网际快车进行下载D.通过复制来达到目的

(9)小张是电脑初学者,他现在想访问XX这个网站,以下网址输入正确的是()

A.www.baidu.comB.www.baidu.cn

C.www,baidu,comD.www@baidu.com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因特网给我们带来了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都是可信的,可以直接使用

B.在因特网上,可以利用搜索引擎查找到我们所需要的一切信息

C.有效获取信息后,要对其进行分类、整理并保存

D.保存在计算机中的信息是永远不会丢失和损坏的

 

(11)因特网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信息资源,你认为在检索信息的时候,下列哪一种方法是最经常使用的方法(),哪一种方法检索的速度最快()

A.利用搜索引擎进行查找、直接访问相关信息的网站

B.直接访问相关信息的网站、使用论坛BBS

C.使用论坛BBS、QQ等在线即时通讯工具

D.使用论坛BBS、利用搜索引擎进行查找

(12)方舟想知道“地球自转方向”,通过网上搜索查询得出两种不同的答案,一是顺时针旋转,二是逆时针旋转,面对这种情况,使用()判断结果是否正确比较好。

A.查找的是否专业的、权威的、可信度高的网络科学数据库。

B.查询的结果多少而定,得出相同的结论多的就是正确的。

C.网站界面设计的是否美观,界面设计的好的数据比较准确。

D.看查找的速度如何,速度快的网站比较准确。

(13)方舟经常上网学习,当他遇到学习上的问题时,他首先想到的是在因特网上寻求解答,当他不知道答案在哪个网站上时,他可使用()查找。

A.CutFTPB.FlashgetC.Baidu网D.WINRAR

(14)搜索引擎一般分为分类目录索引类和关键词索引类,下列网站不属于目录索引类搜索引擎的是()。

A.搜狐B.XXC.网易D.新浪

(15)方舟在进行题为“中朝关系”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可在因特网上利用()与他人进行讨论、交流。

①E-mail(电子邮件)②BBS(电子公告栏)③QQ④博客(Weblog)

A.①③④B.②③④C.③④D.①②③④

(16)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我们首先要做的是()

A.采集信息B.确定信息来源C.确定信息需求D.保存信息

(17)在使用搜索引擎搜索信息时,()显得尤为重要。

A.搜索条件B.逻辑符号C.关键词D.强制搜索

(1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常见下载工具的是()。

A.网络蚂蚁B.CuteFTPC.传奇D.影音传送带

(19)不属于信息鉴别与评价范畴的是()。

A.从信息的时效性进行判断B.从信息的共享性进行判断

C.从信息的来源进行判断D.从信息的价值取向进行判断

(20)下列信息来源属于媒体类的是()。

A.搜索网络B.请教老师C.询问同学D.直接观察。

(21)关于因特网搜索引擎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只能按关键字进行查询B.只能按分类目录进行查询

C.既能按关键字又能按分类目录进行查询

D.既不能按关键字也不能按分类目录进行查询

(22)全文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也称为()。

A.分类搜索B.关键词查询C.检索程序D.“蜘蛛”程序

答案:

1-5:

CBBCB6-10:

BBCAC11-15:

AACBD16-20:

CCCBA21-22:

CB

第二部分信息加工与表达

1.1Word2003的操作

一、编辑文章

1、文字的删除、插入、改写、移动。

(插入与改写状态的切换:

Insert键)

2、 文字的查找与替换

查找:

快速搜寻某一词语或短语。

替换:

批量将某一词语修改为另一词语。

3、   修订文章

审阅:

能够保留修改的痕迹,适合多人传阅和修改。

批注:

对部分内容进行注释或批语,任何一个审阅者均可添加。

二、修饰文章

1、 修饰文字:

改变字体、字号、字体颜色,改变显示效果(如上标、下标、阴影等)。

右对齐

居中

剪贴

打印

保存

打开

新建

2、 

三、版式美化

1、 页面设置:

页边距、纸张大小。

2、 设置页号:

便于按页码装订。

3、页眉和页脚:

一种标注性的装饰,可以是文字或图形。

“视图”—“页眉和页脚”

四、图文混排

1、 插入图像:

a、选择插入点插入图像;

            b、调整图像的大小和位置;

            c、修改图像的格式和属性(剪裁、亮度、水印、边框等);

2、图文混排:

a、版式(嵌入型、四周型、紧密型、浮于文字上方、衬于文字下方五种版式)

           b、图像组合(将多幅图组合在一起或者拆分)

选择题

(1)在Word中,可按()键来切换“插入”与“改写”两种输入状态。

()

A.InsertB.DeleteC.HomeD.Ctrl

(2)在下图所示的Word文档中,若想删除光标前面的“的”字,可按()

A.BackspaceB.DeleteC.TabD.Ctrl

(3)在Word文档中,单击“常用”工具栏上的“复制”按钮后,().

A.所选择的内容被复制到剪贴板中B.所选择的内容被移动到剪贴板中

C.光标所在的段落内容被复制到剪贴板中D.以上说法都错误

(4)在Word中,将文档中的一段文字内容复制到别处,要进行的第一步操作是()

A.粘贴B.复制C.选定D.剪切

(5)在Word中,选择文档中部分文字,按Delete键后().

A.删除所选文字B.删除整个文档

C.保留所选文字,其余均被删除D.删除插入点后文字

(6)要编辑页眉和页脚,可以使用________菜单下的“页眉和页脚“命令。

()

A、插入B、视图C、编辑D、工具

A.“格式”-“段落”B.“工具”一“选项”

C.“文件”一“页面设置D。

“格式”一“字体”

(7)在Word中,要输入右图所示的方程式,输y=x2后,再()

A.将“2”字号改小B.将“2”字号改大

C.选定“2”,选择“格式”--“字体”命令,打开“字体”对话柜“上标”选项,单击“确定”按钮

D.选定“2”,选择“格式”--“字体”命令,打开“字体”对话柜“下标”选项,单击“确定”按钮

(8)下图所示的Word文档,文字“信息技术”所使用的段落对齐方式是()。

A.居中B.两端对齐C.右对齐D.分散对齐

(9)在Word中,关于页眉和页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可以设置其字体、字号、颜色等B.可以设置其字体、字号、颜色等

C.只能设置字体,不能设置字号和颜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