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自然地理学ppt分解.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141485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67 大小:50.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自然地理学ppt分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综合自然地理学ppt分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综合自然地理学ppt分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综合自然地理学ppt分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综合自然地理学ppt分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综合自然地理学ppt分解.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7页
综合自然地理学ppt分解.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7页
综合自然地理学ppt分解.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7页
综合自然地理学ppt分解.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7页
综合自然地理学ppt分解.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7页
综合自然地理学ppt分解.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7页
综合自然地理学ppt分解.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7页
综合自然地理学ppt分解.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7页
综合自然地理学ppt分解.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7页
综合自然地理学ppt分解.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7页
综合自然地理学ppt分解.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7页
综合自然地理学ppt分解.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7页
综合自然地理学ppt分解.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7页
综合自然地理学ppt分解.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7页
综合自然地理学ppt分解.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7页
亲,该文档总共6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综合自然地理学ppt分解.docx

《综合自然地理学ppt分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自然地理学ppt分解.docx(6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综合自然地理学ppt分解.docx

综合自然地理学ppt分解

 

绪论

综合自然地理学在地科学中的地位课时数:

2课时

重点:

自然地理学研究对象的基本特征

难点:

自然地理学研究对象的基本特征

一、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1,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

天然环境和人为环境。

要注意区别:

地理环境与人类环境。

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是经济地理学和文化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自然地理环境是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2,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综合自然地理学是一门整体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结构的科学。

其研究对象是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分异性、结构和功能。

二、从系统论看地理学的分科

1,系统论:

系统和子系统的关系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而整体大于部分的总和。

2,用系统论看地理学的分科

A,三分法:

三个组织水平

综合地理学

综合自然地理学、综合经济地理学、综合人文地理学

部门自然地理学、部门经济地理学、部门人文地理学。

 

B,西方的二分法:

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

C,苏联的二分法:

1950年后影响我国

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人文内容附属其中)

D,作为一个科学体系,可以从四个方面划分地理学:

1)三分法:

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狭义,社会文化地理学)

2)三层次:

部门地理、一级综合地理和二级综合地理三个组织水平

3)三重性:

理论、应用理论、区域实践研究等三个程序。

4)三时段:

古地理学、历史地理学和时间地理学(现代过程的地理研究)

(二)、从地理学发展史来看地理学分科

1,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40年代,地理学在分析思潮的影响下不断发生危机,而为应对这种分化所做的努力并未削弱分析思潮的影响。

(1)区域学派:

区域地理被看作地理学的主体。

赫特纳、哈特向。

(2)人地关系学派:

强调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拉采尔(决定论)、维达尔.白兰士、白吕纳(可能论)。

(3)景观学派:

地表可以按发生上的相对一致和形态结构上的同一性来划分成一个个地理区域和地段,这就是景观。

赫伯森、帕萨格、贝尔格、格里高里耶夫、伊萨钦科。

2,大量综合问题的存在,促使综合思潮获得重视

(1)多学科边缘领域的研究;

(2)从控制论到系统论的思潮影响;

(3)科学通论和科学学的兴起。

3,地理学的综合思潮来源于对地理环境综合研究的追求

综合自然地理学:

早期研究自然区划和小区域;

综合经济地理学:

研究区域经济结构的实体布局,即生产力的地域布局。

环境地理学的形成较晚。

现代地理学着重综合理论研究。

其发展受到两方面传统思潮的阻力:

1)古典区域学强调区域地理研究,并把通论地理学看作学习区域地理学的入门基础课。

这种思潮的存在妨碍了地理学开展建立在部门分析基础上的综合理论研究。

2)部门地理学家受到分析思潮的影响,否认综合地理研究方向的存在。

以景观学和自然区划理论为基础建立了综合自然地理学。

以区位论、生产力地域综合体和经济区划等理论研究为基础建立了综合经济地理学。

而环境的感应和行为研究促进了社会文化地理学的综合研究。

环境污染和保护的研究促进了环境地理学的研究。

区域地理学本身为了摆脱单纯区域描述的传统,也开展了方法论研究。

三、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基本特征

1,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地理环境。

其厚度随研究范围和时间尺度而变化。

2,地球表层具有六大特征

(1)太阳辐射:

分布,转化。

(2)三相物质和三个圈层的界面。

(3)本身发展的形成物:

生物、风化壳、土壤层、地貌形态、沉积岩和粘土矿物等。

(4)圈层间存在复杂的物质、能量交换和循环,化学物质循环、地质循环等。

(5)既是一个整体,又存在复杂的内部分异。

(6)人类社会发展的场所。

四、自然地理学的分科

1,自然地理学分为部门自然地理学与综合自然地理学

部门自然地理学属于分析科学,也是边缘科学。

综合自然地理学的主要内容:

地域分异规律、土地科学和自然区划理论三部分内容。

2,区域自然地理学既包括部门自然地理,又包括区域综合自然地理。

五,自然地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1,与环境科学的关系:

环境科学>环境地学。

2,自然地理学与经济地理学的关系:

自然地理条件和自然规律分析。

3,综合地理学与自然地理学的关系:

综合地理学包括区域和理论(理论地理学)两个部分。

理论地理学包括四个方面:

地理系统学说、自然条件和资源的评价学说、人与自然关系的研究、建设地理学。

人文科学出现了逻辑化的趋势,人文科学因出现了一些具有自然科学性质的学科,从而大大提高了理论水平。

6、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实践意义:

厂址选择、航卫片综合判读、旅游(建筑景观学)、农业、区域开发等。

第一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课时数:

4课时

重点: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认识的发展

难点:

自然地理环境的发展演化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认识的发展

一、自然综合体学说阶段

特点:

从自然自然地理环境要素具有相互联系来认识整体性。

300年前萌芽整体性和自然综合体思想。

贝尔格、格里高里耶夫、卡列斯尼克和伊萨钦科等吸收前人的理论,发展了自然综合体的思想,并建立了严格的地理体系。

二、地理系统学说阶段

特点:

从地理环境的结构和功能来认识其整体性。

素恰瓦1963年提出地理系统的概念。

地理系统是在空间分布上相互联系,并作为整体的部分发展、变化的各地理组成成分相互制约的动态系统。

地理系统学说的逻辑原理:

自由度原则、因果关系程度原则、分异和整化相互补偿原则、因次理论或尺度理论、关键要素、稳定动态。

负熵的积累是自然地理过程发展的基本条件;太阳辐射对地理系统具有头等重要意义;行星尺度地理系统(地球内热和旋转时形成的能)

关于负熵进入地理系统并在系统内成为很复杂的要素,这是地理系统学说最重要的部分。

三、耗散结构理论阶段

特点:

从地理环境是一个非平衡有序开发系统的角度认识其整体性。

耗散结构理论的核心内容:

任何远离平衡的开放系统都能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外界的物质、能量交换发生非平衡相变,实现从无序向有序的转化,形成新的有序结构,即耗散结构。

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决定了它是一个远离平衡的开放系统,即地理耗散结构。

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及能量基础

一、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

1,大气圈;

2,水圈;

3,岩石圈(地壳);

4,生物圈;

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

二、地理环境的能量基础

1,开放系统可通过自然界输入负熵以抵消系统内部的熵产生,使系统维持稳定态。

而在总熵变呈负数时,系统将进一步向有序化方向发展。

2,地理环境的能量来源

(1)地球内能:

一种核转变能。

曾占重要地位,目前对地理环境的发展仅具有局部意义。

(2)太阳辐射能

其作用越来越重要,占据主导地位.在现代地理环境的能量收入中占99.98%,而地球内能仅占0.02%,可以忽略不计。

(3)其它能量来源

A,宇宙射线;

B,日、月潮汐能;

C,构造作用转化而成的势能和固体物质流动转变而成动能。

D,蒸发作用转化而成的势能和水与空气流动转变而成机械能。

3,负熵流使自然地理环境这一巨大的开放系统不断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和由相对无序到相对有序发展

三、太阳辐射的地理分布特征

1,太阳总辐射的分布特征

1)太阳总辐射的分布因纬度而异。

沿纬线延伸。

2)太阳总辐射自北半球回归高压带向两极逐渐减少,并且近似以赤道为轴线,在南北半球呈对称分布。

3)由于陆地诸多因素的影响,太阳总辐射等值线的分布往往显著偏离纬线方向。

 

2,辐射平衡是自然地理过程的更直接的动力基础。

辐射平衡(净辐射值)=地表辐射收入—支出

1)同纬度大洋辐射平衡值>陆地:

反射率

2)大洋辐射平衡等值线基本与纬线平行,而陆地常偏离甚至呈闭合环:

下垫面。

辐射平衡值(R)在一些国家已经普遍被用作划分地表热量带的指标。

3、辐射干燥指数(A/K)

A=R/L*r

A—辐射干燥指数;R—辐射平衡值;L—蒸发潜热;r—降水量。

(1)辐射平衡值与蒸发年降水量所消耗的热量之比;

(2)蒸发力(R/L)与降水量r之比。

湿润地区,A值小;干旱地区,A则大。

苔原:

<0.35;森林:

0.35-1.1;草原:

1.1-2.3;

半荒漠:

2.3-3.4;荒漠:

>3.4.

 

格里高里耶夫和布迪科把辐射平衡与辐射干燥指数结合起来,发现了全球水平地带的分布规律和地理地带的周期律。

四、自然地理环境中的能量循环和转化

太阳能作为地理环境中物理化学过程和生物过程最重要的来源,进入地理环境后被大气、水、地面和土壤吸收并转化为热能,在时空上进行重新分配,经过多次转化将最终返回宇宙空间。

 

1,太阳能在大气圈中的转化

收支平衡

2,太阳能在水圈中的转化

水圈与大气圈之间;通过大气圈与岩石圈进行热量交换。

3,岩石圈表层的辐射能转化

消耗:

大气圈、土壤(热交换);蒸发和消融;进入有机体。

4,有机体中的热能转化

水分蒸腾、自身增温;分解过程速度<光合作用。

时间愈久,自然地理环境中积累的有机物质及储存其中的太阳辐射能就愈多。

第三节自然地理环境的空间结构

一、分层结构(垂直方向上)

原因:

地球重力和物质密度。

自然界的分层结构不具有严格的几何意义:

层界面不平整、层厚不一致、不可能大面积连续分布。

二、渗透结构(垂直方向上)

生物圈、任何地圈中都包含大量的属于其他地圈的物质。

 

三、地域结构或水平结构(水平方向上)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或组成要素都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按照一定的规律发生分异,并形成若干次级自然综合体。

地域结构取决于两类地域分异因素(能源):

地带性因素(太阳辐射能)和非地带性因素(地球内能)。

第4节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物质交换

一、对流层的物质交换

对流层的现代组成和物理性质都是大气对流层与其他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大气环流。

二、水圈的物质交换

由于太阳能和重力的作用,水不断从一个地理要素转入另一个要素。

水的相态变化和在地理环境要素间不断转移,乃是自然地理过程统一性和自然环境整体性的有力证据。

三、岩石圈的物质交换

岩石圈被水和大气圈中的氧、二氧化碳等渗透。

其参与地理环境要素间的物质交换和循环。

其他地理环境要素对岩石圈的作用主要表现为风化、剥蚀、沉积物的堆积和成土作用。

四、有机界与其他地圈的物质交换

有机体的躯体全部由无机物中的化学元素组成。

另一方面,有机体又改变了水、大气和岩石圈的组成。

有机体的全部活动都无例外地同所有自然地理要素相联系。

第5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发展演化

自然地理环境不断由简单到复杂发展,而且这种发展具有不可逆性质,并将

最终造成其结构与特征的根本改变。

一、古代自然地理环境的一般发展过程

1,由构造运动引起的海陆变迁、陆地表面起伏程度的改变以及地面物质的大规模迁移。

2,作为气候变化表现形式的全球冷暖干湿变化、大气环流形势和气候带的改变。

3,作为上述各种变化之结果的生物界的发展。

二、新生代自然地理环境的发展趋势

现代自然地理环境就是通过新生代,特别是第四纪以来的发展变化逐步形成的。

构造运动、第四纪冰川。

三、自然地理环境的发展规律

自然地理环境的发展演变是具有方向性和周期性特征的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

伊萨钦科曾指出自然地理环境的发展规律。

四、关于自然地理环境发展的节律性

节律性:

自然地理过程的循环和震荡引起的随时间的推移而有规律演替的现象。

(周期性)

自然地理过程或现象具有节律性。

各种不同的节律叠加在一起,互相干涉。

任何长周期节律都作为中短周期节律的背景而对其有制约作用,长周期节律发生变化将使中短周期节律受到影响而发生相应变化。

 

第2章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

课时数:

8课时

重点:

地域分异的概念、因素和尺度

难点:

垂直地带性

第一节地域分异:

概念、因素与尺度

一、地域分异的定义

1,地域分异

地理环境整体及各组成成分的特征,按照确定的方向发生分化,以致形成多级自然区域的现象,称为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

2,分异因素与分异规律

导致分异的原因——地域分异因素;制约或支配分异的规律——地域分异规律。

3,地域分异与整体性是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

地域分异现象如此普遍,以致地球表层不可能存在任何两个完全一致的区域。

垂直分化是一种空间分异现象,但不导致形成各级自然区域,故不是地域分异。

二、地域分异因素

1,两大因素

(1)纬度地带性因素(地带性因素)

太阳辐射能的纬度分布:

太阳能沿纬度方向分布不均及与此相应的许多自然现象沿纬度方向有规律的更替。

气候带——植物地带——自然地带学说。

 

(2)非纬度地带性因素(非地带性因素)

地球内部聚集的放射能:

海陆分布、大地构造和地貌分异等。

2,两种能源本身互不联系,也互不从属,都作为外部条件对自然地理成分和景观起作用,使景观和各自然地理成分同时具有地带性和非地带性特征。

3,必须区别分异因素与分异规律

两种规律共同起作用。

三、地域分异的尺度

1,大尺度的地域分异

(1)全球性地域分异

A,热量带及其基础上形成的气候带:

贯穿海洋和陆地。

(地带性地域分异)

B,海陆分异与海陆起伏(非地带性地域分异)

海陆分异:

两个最大的地域系统。

海陆起伏:

海陆内部的地形。

(2)全海洋和全大陆地域分异

纬度地带性:

分化为自然带和地带。

干湿度分带性:

北半球中纬度地区表现明显。

陆地上巨大的构造单元。

(3)区域性地域分异

区域性大地构造——地貌分异、地带性区域内的非地带性分异、非地带性区域内的地带性分异,统属区域性地域分异。

2,中尺度地域分异

包括由高原、山地、平原内部地貌差异引起地域分异,地方气候(如林区气候、湖区气候、城市气候)和地方风引起的地域分异,以及山地垂直带性分异等。

3,小尺度地域分异

由局部地势起伏、小气候差异、岩性与土质差异、地表水与地下水的聚和排水条件不同等引起,只在小范围内发生作用的地域分异。

地带性分异的微观表现形式。

不同尺度的地域分异间具有从属关系。

大尺度分异构成较小尺度分异的背景,小尺度分异则是较大尺度分异的基础。

第二节纬度地带性分异与自然地带学说

一、地带性地域分异的基础——热力分带性

太阳辐射随纬度分布不均导致地表发生热力分带性。

而这种热力分带具有全球规模,在大陆和海洋都有明显的表现。

气候的地带性使得其他自然地理成分亦相应呈地带性分布。

辐射平衡值与积温划分热力带和热量带。

二、大陆的纬度地带性分异

1,纬度地带性表现为景观及其组成成分的性质沿纬度方向有规律地更替,并且形成一系列东西延伸的区域单位。

热量带:

赤道带——————寒带;

植被、土壤、水文过程等都有明显的表现。

大部分气候地貌,甚至某些岩性地貌都有地带性特征。

2,景观要素的相互共扼性

可以根据一定地域的景观特征,即景观各成分的复杂相互联系,从某个成分的特征顺序推导出其他成分的特征。

景观的这一性质称为景观要素的相互共扼性。

地理相关法————分析景观要素的相互共扼性的方法。

3,大陆的地带性单位有4个等级:

热量带、自然地带、自然亚地带和自然次带。

 

三、海洋的纬度地带性分异

大洋表层按纬度方向的有规律变化。

海洋自然地带界线具有季节变化特征。

表层比深水层地带性明显,地带数目多。

全海洋的非地带性地域分异对纬度地带性分异的干扰。

四、自然地带学说

(一)自然地带学说的形成背景

自然带和自然地带————纬度带和纬度地带;

气候带研究(柏拉图————斯特拉波);

中国《禹贡》划分九州:

气候差异和地带性差异;

布申———谢苗诺夫.天山斯基:

探索地带性分异规律。

(二)自然地带学说的本质

1,道库恰耶夫是自然地带学说的创始人。

1899年和1900年的论文和图。

2,自然地带学说的主要内容:

(1)能量基础;

(2)动力学原因:

行星因素(日地距离、地球形状和黄赤交角);

(3)东西延伸,南北更替;

(4)并非惟一规律,还有非地带性规律。

(三)地带性理论的“危机”与发展

1,危机

道库恰耶夫在世和去世后,地带性理论受到责难。

 

2,发展

A,牛文元的观点:

三阶段

B,作者的看法:

突破单纯考虑热量因素;

从要素到整体自然地理环境;

将地带性规扩展到海洋;

揭示沿海与大陆腹地地带谱的差异;

确认非地带性区域存在地带性地域分异;

分异规律的量化和模型化研究。

第三节非纬度地带性(非地带性)地域分异

经度地带性应该摈弃。

一、海陆分异

1,陆地与海洋景观:

两类有本质区别的物质系统。

2,海陆分布的表现

A,固体地球的形状似葫芦体。

三对大陆和一独立大陆;

大洋与大陆之间存在对跖分布。

B,海洋面积比陆地大得多。

C,陆地集中于北半球,海洋在南半球。

D,陆半球的海洋面积仍然比较大。

 

二、海陆起伏分异

1,海陆起伏曲线:

陆——875m,海——3800m。

2,海陆起伏在任一具体地区,都是自然地理环境发生垂直带性分异的背景。

三、大陆形状与面积分异

1,大陆的形状:

三角形,尖端指向南方。

地中海为陆间海。

2,面积愈大的大陆地域分异愈显著和复杂,面积小的大陆地域分异则可能比较简单。

四、陆地干湿分带性

1,广阔大陆的干湿度分带性表现为以周边海岸为起点,愈向大陆腹地而愈干旱的多向辐合模式。

2,地表自然界的干湿度分带性与任何经度值都没有确定关系。

3,干湿度分带性在高纬和极地并不十分明显,但在中低纬度区表现很典型。

4,大陆的地带性分异图式,实际上是纬度地带性和干湿度分带性共同作用的产物。

水平地带性的分布图式可分三类:

A,某些大平原或低山丘陵分布区(大陆内部和边缘),纬度地带性表现明显。

B,干湿度分异占优势的地方,水平地带延伸方向严重偏离纬线方向:

北美大陆西部。

C,当海陆分界线与纬线斜交,而热量分异和干湿度分异同时起作用时,水平地带延伸方向与纬线斜交。

五、具有构造——地貌成因的地域分异

1,大地构造总具有其地貌表现,其发生统一性导致区域特征的相对一致性,于是进而形成一个自然区。

 

2,山地、高原和平原内部的次级构造——地貌分异,同样可以形成次级自然区。

六、地方气候差异引起的地域分异

1,属于中尺度非地带性地域分异

2,各种地方气候的特点

A,海岸气候:

相对湿度高。

B,湖岸气候:

比较温暖湿润。

C,森林和灌区气候:

似海岸气候。

D,城市气候:

气温高,湿度低,风速小。

乡村风,辐射少,能见度低,降水增加。

E,地方风影响地方气候

地方气候不仅可以导致自然景观及其组成成分的地域分异,有时甚至可以起主导作用。

七、地带性区域内的非地带性分异

1,地带性区域内的非地带性分异,主要由地貌——气候分异引起。

2,赤道内的非地带性分异不及中纬度区,但比之高纬度依然不可忽视。

如非洲和南美洲。

3,中纬度地带性单位内的非地带性分异非常明显,其中尤以北半球中纬度为甚。

八、小尺度非地带性分异

1,地貌部位——小气候变化引起的分异

2,岩性、地表组成物质和排水条件引起的地域分异

 

第四节垂直带性分异

一、垂直带性分异概说

1,垂直带性分异的前提

山地具有足够的海拔和相对高度。

2,垂直带性分异本质上是非纬度地带性分异

其能量基础是地球内能。

分异的特点体现在垂直带结构。

二、垂直带谱的特征

1,带谱性质决定于基带性质,除极地和高纬度区山地外,均有海洋性带谱与大陆性带谱之分。

森林型与草原荒漠型

2,垂直带谱中不出现比基带纬度偏低的带。

A,山地纬度愈低,海拔愈高和相对高度愈大,垂直带性分异愈显著,垂直带谱也可能愈完善。

B,从沿海向内陆,相同高度和相对高度下,垂直带谱由复杂变得愈简单。

3,高山冰雪带是衡量垂直带发育完备的标志,其取决于山顶海拔是否突破地球冰冻圈下限。

冰冻圈——全球冰川积累消融零平衡线即粒雪线形成的圈层。

最干旱的山地雪线最高.

4,山地垂直带不可能是全球纬度地带和非纬度水平地带的缩影或“拷贝”。

纬度地带:

1℃/100km,10℃/1000km;

垂直地带:

0.65℃/100m,6.5℃/1000m;

山地垂直带与水平地带在水热条件有相似之处,但仍然存在明显差异。

 

5,同一山系中的不同山脉,同一山脉的不同地段和不同坡向,垂直带谱结构都有很大差别。

所跨纬度,坡向等决定水热差异。

第五节三维地带性与高原地带性问题

一、三维地带性

特罗尔提出(喜马拉雅山系)。

1,自南向北的变化;

2,南东——北西向变化;

3,垂直变化;

二、高原地带性分异

1,高原地带性与同纬度低海拔水平地带的本质差别在于两者有完全不同的热量背景。

水平地带的热量——地理纬度;

高原地带的热量——高原的海拔和纬度位置

(具有偏向极地的热量特征)

2,高原地带是高原边缘山系某个上部垂直带。

因此,地貌形态由山地转变为高原是形成高原地带性的前提。

3,扩展了的垂直带表现为水平地带,又是高原内部山地垂直带的基带。

4,低海拔区水平带的最大高度限制问题,实际上也就是高原地带的最低高度限制问题。

水平地带:

热带1500m;中纬度1000m;高纬度500m。

5,高原地带同任何纬度和干湿度地带一样,必然发生水平方向的分异。

这种分异主要不是由高度造成的温度差异,而是纬度辐射因素和降水量的地区分布差异。

 

第六节地域分异规律的相互关系

一、水平地带的平面结构

对于兼有地带性和非地带性分异特征的自然地带,人们习惯称之为水平地带。

马克耶夫提出了理想大陆自然地带分布图式,并归纳了自然地带更替的5条规律。

斯特拉勒也提出过理想大陆自然地带分布图式。

二、水平地带和垂直带的关系

1,各纬度自然地带与相应垂直带之间具有明显相似之处。

温度递减(共同成因)。

2,两者的差异

A、水热对比关系变化不同

湿度

B,光的强度和组成也有很大差别

C,垂直带的地貌、气候均很复杂,并使土壤和生物群落特征,甚至冰川特征出现水平地带所没有的性质。

3,垂直带谱的差异可以通过质和量的对比关系来区分。

质:

带谱组成和各带谱之间的关系;

量:

各垂直带占据的海拔高度上下限和分布面积比例。

三、地域分异规律的相互关系

1,对地带性规律的三种理解

A,狭义:

纬度地带性。

 

B,广义:

纬度地带性、垂直地带性与干湿度地带性。

C,中义:

水平地带。

2,地带性和非地带性两者互不从属,但相互制约和相互影响,同时起作用。

3,地带性(显域)与隐域土壤与植被

四、研究地域分异规律的意义

认识地域分异规律是贯彻因地制宜原则的前提.

农业发展:

粮食生产。

土地利用:

垂直带的利用,基塘生产。

生态环境建设:

如“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草)。

 

第三章自然区划理论与方法课时数:

10课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