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机械.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144013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4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食品机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食品机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食品机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食品机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食品机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食品机械.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2页
食品机械.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2页
食品机械.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2页
食品机械.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2页
食品机械.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2页
食品机械.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2页
食品机械.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2页
食品机械.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2页
食品机械.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2页
食品机械.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2页
食品机械.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2页
食品机械.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2页
食品机械.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2页
食品机械.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2页
食品机械.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2页
亲,该文档总共4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食品机械.docx

《食品机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品机械.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食品机械.docx

食品机械

第一章概论

第一节食品机械的分类

食品机械的种类非常繁杂,其分类按照食品的种类和行业的不同,可以分为:

粮油加工设备、果蔬保鲜与加工设备、畜禽产品加工设备、水产品加工设备、方便食品加工设备、饮料加工设备和食品加工中废弃物综合利用设备等。

按照食品加工的单元操作的不同,可以分为:

食品输送机械、食品清理与分选机械、食品粉碎机械、食品分离机械、食品混合机械、食品浓缩机械、食品干燥机械、食品杀菌机械、食品熟化机械、食品冷冻机械和食品包装机械等。

参照国际分类标准,我国的食品工业分为如下四个主要行业:

(1)食品加工业,包含粮油加工业、饲料加工业、植物油加工业、制糖业、屠宰及肉蛋

加工业、水产品加工业、盐加工业及其他食品加工业。

(2)食品制造业,包含糕点糖果制造业、乳品制造业、罐头食品制造业、发酵制品制造

业、调味品制造业及其他食品制造业。

(3)饮料制造业,包含酒精及饮料酒、软饮料制造业、制茶业等,我国也将中药材中成

药制造业划在此行业。

(4)烟草加工业,包含烟叶复烤及卷烟制造。

第二章典型食品生产线

第四节天然资源有效成分提取生产线

(二)生产线的组成

本生产线核心设备可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1.提取装置

2.固液分离装置

3.三效节能浓缩装置

4.喷雾干燥装置

第三章食品输送机械与设备

食品加工中的输送机械按被输送原料的形态,一般可分为流体输送机械和固体输送机械。

第一节液态食品输送机械

在食品加工中,对于流体物料的输送经常用泵(离心泵、螺杆泵、齿轮泵等)及真空吸料装置来完成。

一、离心泵

(一)离心泵的工作原理

启动前,先将泵壳内灌满被输送的液体。

启动,泵轴带动叶轮旋转,叶片之间的液体随叶轮一起旋转,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液体沿着叶片间的通道从叶轮中心进口处被甩到叶轮外围,以很高的速度流人泵壳,液体流到蜗形通道后,由于截面逐渐扩大,大部分动能转变为静压能。

于是液体以较高的压力,从排出口进入排出管,输送到所需的场所。

当叶轮中心的液体被甩出后,泵壳的吸入口就形成了一定的真空,外面的大气压力迫使液体经底阀和吸入管进入泵内,填补了液体排出后的空间。

这样,只要叶轮旋转不停,液体就源源不断地被吸入与排出。

离心泵若在启动前未充满液体,则泵壳内存在空气。

由于空气密度很小,所产生的离心力也很小。

此时,在吸人口处所形成的真空不足以将液体吸人泵内,虽启动离心泵,但不能输送液体。

此现象称为“气缚”。

(二)离心泵的主要部件

离心泵的主要部件有叶轮、泵壳和轴封装置。

二、螺杆泵

螺杆泵是一种新型的内啮合回转式容积泵,是利用一根或数根螺杆的相互啮合空间容积变化来输送液体的。

(一)工作原理

单螺杆泵的工作原理是偏心单头螺旋的转子(螺杆)在双头螺旋的定子孔(螺腔)内绕定子轴线作行星回转时,转子一定子运动副之间形成的密闭腔就连续地、匀速地、容积不变地将介质从吸入端输送到压出端。

(二)单螺杆泵结构

泵的主要部件是转子(螺杆)和定子(螺腔)。

三、齿轮泵

齿轮泵是一种回转式容积泵,在食品工厂中主要用来输送黏稠液体,如糖浆、油类等。

(一)工作原理

外啮合齿轮泵工作原理如图3—7所示。

在泵体中装有一对回转齿轮,一个主动,一个被动,依靠两齿轮的相互啮合,把泵内的整个工作腔分两个独立的部分。

A为吸人腔,B为排出腔。

泵运转时主动齿轮带动被动齿旋转,当齿轮从啮合到脱开时在吸人侧(A)就形成局部真空,液体被吸人。

被吸入的液体充满齿轮的各个齿间而带到排出侧(B),齿轮进入啮合时液体被挤出,形成高压液体并经泵的排出口排出泵外。

四、真空吸料装置(了解)

(二)真空吸料装置操作及优缺点

1.操作要点

(1)开始抽真空前,应在贮料槽中先注入适量的水,使淹没贮料槽的进口管或先放满料液,起水封作用,不然贮料槽与大气相通而抽不了真空。

(2)运转时要控制恒定的真空度,以保证贮料槽内液位稳定。

(3)停机时应排出掉分离器内的积液。

(4)对贮料槽、管道等要经常进行清洗。

2.主要优缺点由于物料处于贮罐内抽真空,比较卫生,同时把物料组织内的部分空气排除,减少成品的含气量,防止氧化变质。

但是由于管路密闭,清洗困难,功率消耗较大。

如果输出设备是密闭的,也可以采用压缩空气注入输出罐,利用压缩空气的压力将料液输送至另一个设备,其原理和真空吸料装置是类似的。

第二节固体物料输送机械

输送固体物料时,采用各种类型的输送机,如带式输送机、斗式提升机、螺旋输送机、气力输送装置等来完成物料的输送任务。

一、带式输送机

(一)特点(了解)

带式输送机是一种利用连续而具有挠性输送带连续地输送物料的输送机,是食品工厂中最广泛采用的一种连续输送机械。

它常用于块状、颗粒状物料及整件物料进行水平方向或倾斜方向的运送。

同时还可用作选择、检查、包装、清洗和预处理操作台等。

带式输送机的工作速度范围广(0.02~4.00m/s),输送距离长,生产效率高,所需动力不大,结构简单可靠,使用方便,维护检修容易,无噪音,能够在全机身中任何地方进行装料和卸料。

主要缺点是输送轻质粉状物料时易飞扬,倾斜角度不能太大。

(二)带式输送机的组成

如图3—9所示,带式输送机是具有挠性牵引构件的运输机构的一种形式。

它主要由封闭的环形输送带、托辊和机架、驱动装置、张紧装置所组成。

各部分的主要结构和作用如下:

1.输送带常用的输送带有:

橡胶带;各种纤维编织带;塑料、尼龙、强力锦纶带;板式带;钢带和钢丝网带。

其中用得最多的是普通型橡胶带。

在带式输送机中,输送带既是牵引构件,又是承载构件。

2.机架和托辊带式输送机的机架多用槽钢、角钢和钢板焊拉而成。

可移式输送机的机架装在滚轮上以便移动。

托辊在输送机中对输送带及其上的物料起承托的作用,使输送带运行平稳。

板式带不用托辊,因它靠板下的导板承托滑行。

3.驱动装置带式输送机的驱动装置主要由电动机、减速装置和驱动滚筒等组成。

4.张紧装置常用的张紧装置有重锤式、螺旋式和压力弹簧式等,

三、螺旋输送机

螺旋输送机是一种不带挠性牵引件的连续输送机械,主要用于各种干燥松散的粉状、粒状、小块状物料的输送。

物料的输送是靠旋转的螺旋叶片将物料推移而进行的(物料像不旋转的螺母沿螺杆平移)。

使物料不与螺旋叶片一起旋转的力是物料自身重量和料槽及叶片对物料的摩擦阻力。

四、气力输送装置

运用风机(或其他气源)使管道内形成一定速度的气流,达到将散粒物料沿一定的管路从一处输送到另一处,称为气力输送。

(了解)气力输送装置与其他输送机比较具有许多优点:

输送过程密封,因此物料损失很少,且能保证物料不致吸湿、污染或混人其他杂质,同时输送场所灰尘大大减少,从而改善了劳动条件;结构简单,装卸、管理方便;可同时配合进行各种工艺过程,如混合、分选、烘干、冷却等,工艺过程的连续化程度高,便于实现自动化操作;输送生产率较高,尤其是利于实现散装物料运输机械化,可大大提高生产率,降低装卸成本。

(了解)气力输送也有不足之处:

动力消耗较大;管道及其他与被输送物料接触的构件易磨损,尤其是在输送摩擦性较大的物料时;输送物料品种有一定的限制,不宜输送易成团粘结和怕碎的物料。

(一)气力输送原理(了解)

气力输送方法是借助气流的动能,使管道中的物料悬浮而被输送。

可见物料的悬浮是气力输送中重要的一环。

设物料小颗粒在静止的空气中自由降落,如图3—22所示(P38)。

作用在颗粒上的力有三个:

颗粒重力G、浮力F和空气阻力f。

在重力作用下,颗粒降落的速度愈来愈快,并导致颗粒受到的空气阻力也愈来愈大。

当颗粒的重力G、浮力F和空气阻力f平衡,即就是G=F+f时,颗粒作匀速降落,此时称颗粒为自由沉降,颗粒的运动速度就称为沉降速度。

根据相对运动原理,当空气以颗粒的沉降速度自下而上流过颗粒时,颗粒必将自由悬浮在气流中,这时的气流速度称为颗粒的悬浮速度,在数值上等于颗粒的沉降速度。

如果气流速度进一步提高,大于颗粒的悬浮速度时,则在气流中悬浮的颗粒就将被气流带走,产生气流输送,这时的气流速度称为气流输送速度。

从以上分析可知,在垂直管中,气流速度大于颗粒悬浮速度,是垂直管中颗粒气力输送的基本条件。

颗粒在水平管中的悬浮较为复杂,它受很多因素的影响。

实验发现,当气流速度很大时,颗粒全部悬浮,均布于气流中。

当气流速度降低时,一部分颗粒沉积于管的下部,在管截面上出现上部颗粒稀薄,下部颗粒密集的两相流动状态。

这种状态是水平输送的极限状态。

当气流速度进一步降低,将有颗粒从气流中分离出来沉于管底。

由此可见,必须有足够的气流速度才能保证气流输送的正常进行。

但速度过大也没有必要,那样将造成很大输送阻力和较大磨损。

(二)气力输送的类型(三种类型区别)

气力输送的形式较多,根据物料流动状态,气力输送装置可分为悬浮输送和推动输送两大类(目前多采用的是使散粒物料呈悬浮状态的输送形式)。

悬浮输送有吸送式、压送式、混合式三种。

(三)气力输送装置的主要部件

气力输送装置主要由供料器、输送管道系统、分离器、除尘器和风机等部分组成。

3.分离器物料分离器的作用是把被输送的物料从空气流中分离出来。

分离的方法是通过适当地降低气流速度、改变气流运动方向或靠离心分离的作用,将物料颗粒分离出来。

常用的分离器有离心式分离器和容积式分离器。

(1)离心式分离器它是由切向进风口、内筒、外筒和锥筒体几部分组成。

气料流由切向进风口进入筒体上部,一面作螺旋形旋转运动,一面下降。

由于到达圆锥部后,旋转半径减小,旋转速度逐渐增加,气流中的粒子受到更大的离心力,便从气流中分离出来甩到筒壁上,然后由于重力及气流的带动落人底部卸料口排出。

气流(其中尚含有少量粉尘)到达锥体下端附近开始转而向上,在中心部作螺旋上升运动,从分离器中内筒排出。

(2)容积式分离器其作用原理是:

空气和物料混合物由输料管进人面积突然扩大的容器中,使空气流降低到远小于悬浮速度的速度。

这样,气流失去了对物料颗粒的携带能力,物料颗粒便在重力的作用下由混合物中分离出来,经容器下部的卸料口卸出。

容积式分离器结构简单,易制造,工作可靠,但尺寸较大。

4.除尘器

除尘器的形式很多,但目前应用较多的是离心式除尘器和袋式过滤器。

6.风机工作原理是利用离心力的作用,使空气通过风机后压力物速度都增高从而被送出去。

当风机工作时,叶轮在蜗壳形机壳内高速旋转,充满在叶片之间的空气便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沿着叶片之间的流道被推向叶轮的外缘,使空气受到压缩,压力逐渐增加,并集中到蜗壳形机壳中。

这是一个将原动机的机械功传递给叶轮内的空气使空气静压力(势能)和动压力(功能)增高的过程。

这些高速流动的空气,进一步提高了空气的静压力,最后由机壳出口压出。

与此同时,叶轮中心部分由于空气变得稀薄而形成了比大气压力小的负压,外界空气在内外压差的作用下被吸人进风口,经叶轮中心而去填补叶片流道内被排出的空气。

由于叶轮旋转是连续的,空气也被不断地吸人和压出,这就完成了输送气体的任务。

第四章食品清理和分选机械与设备

为了使作为食品加工主要来源的农产品的规格和品质指标达到标准,需要对物料进行分选或分级,分选是指清除物料中的异物及杂质;分级是指对分选后的物料按其尺寸、形状、密度、颜色或品质等特性分成等级。

分选与分级作业的工作原理和方法虽有不同之处,但往往是在同一个设备上完成的。

第一节食品原料的清理机械

一、食品原料清理机械的分类

(一)除石机

(二)除草机

(三)除铁机

一、振动分选机械的基本知识

振动分选一般是通过机械的振动(或其他形式的运动)将原料通过一层或数层带孔的筛而,使物料按宽度或厚度分成若干个粒度级别的过程。

(二)筛面组合

生产中为了要将各种粒度的混合物通过筛分分成若干个粒级,或提高总的筛分效率,须将若干层筛面组合使用。

通常有三种组合方式。

1.筛余物法、

2.筛过物法。

3.混合法

二、筛面的种类和结构

筛面是筛分机械的主要工作构件。

(一)栅筛面

(二)板筛面

(三)金属丝编织筛面

(四)绢筛面

第四节光电分选分级机械与设备

(二)食品物料的光特性应用技术

这些应用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缺陷检测2.成分分析3.成熟度与新鲜度分析

(三)食品物料光特性应用技术的特点

光电检测和分选技术克服了手工分选的缺点,具有以下明显的优越性:

(了解)

(1)既能检测表面品质,又能检测内部品质,而且检测为非接触性的,因而是非破坏性的,经过检测和分选的产品可以直接出售或进行后续工序的处理。

(2)排除了主观因素的影响,对产品进行全数(100%)检测,保证了分选的精确和可靠性。

(3)劳动强度低,自动化程度高,生产费用降低,便于实现在线检测。

(4)机械的适应能力强,通过调节背景光或比色板,即可以处理不同的物料,生产能力大,适应了日益发展的商品市场的需要和工厂化加工的要求。

二、色选机

(二)主要构成

光电色选机主要由供料系统、检测系统、信号处理与控制电路、剔除系统四部分组成。

第五章食品粉碎机械与设备

第一节食品粉碎理论

一、粉碎的基本概念

粉碎是用机械力的方法克服固体物料内部凝聚力达到使之破碎的单元操作。

习惯上有时将大块物料分裂成小块物料的操作称为破碎;将小块物料分裂成细粉的操作称为磨碎或研磨,两者又统称粉碎。

(了解)

根据被粉碎物料和成品粒度的大小,粉碎可分为粗粉碎、中粉碎、微粉碎和超微粉碎四种:

(1)粗粉碎:

(2)中粉碎:

(3)微粉碎(细粉碎):

(4)超微粉碎(超细粉碎)

目数的概念

二、粉碎理论

尽管如此,近百年来的研究积累已提出了数种能耗假说,其中比较著名的有表面积假说、体积假说和裂缝假说三种。

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粉碎过程的各种变化,具有一定的概括性和指导意义。

第二节干法粉碎机械与设备

一、粗碎机械

(一)冲击式粉碎机

这种粉碎机主要有两种类型,即锤片式粉碎机和齿爪式粉碎机。

它们是以锤片或齿爪在高速回转运动时产生的冲击力来粉碎物料的。

三、微粉碎机械

这一类机械主要有球磨机和棒磨机。

(一)球磨机

在球磨机中,主要利用钢球下落的撞击和钢球与球磨机内壁的研磨作用,将物料粉碎。

(二)棒磨机

棒磨机不适宜粉碎韧性强的物料。

此外,在使用时还必须注意,不能投入过硬的原料,否则会使棍棒发生弯曲变形。

(三)轮碾机

碾轮用钢或花岗岩等坚硬的石料制成。

当碾轮绕着立柱和其本身的横轴转动时,借挤压和剪切力将在磨盘上的物料碾磨粉碎。

四、超微粉碎机械

(一)胶体磨

胶体磨可以根据加工原料的干湿度而分为干式和湿式两种类型。

干式用于干料粉碎以制取微细粉末;湿式用于湿料,主要具有乳化作用。

上圆盘固定,下圆盘以3600r/min的高速旋转。

由于两圆盘之间的间隙非常狭窄(一般为1/40mm),原料在此间隙处受到摩擦和碾压而被粉碎,并在离心力作用下,从转盘四周抛出。

干式胶体磨主要用于香料、可可、干燥酵母等加工。

湿式胶体磨则用于乳制品、奶油、番茄酱、油制品和果汁等加工。

(四)气流粉碎机

气流粉碎机又称流能磨,是一种超微粉碎机。

其工作原理是利用物料的自磨作用,用压缩空气产生的高速气流或热蒸汽对物料进行冲击,使物料相互间发生强烈的碰撞和摩擦作用,以达到细碎目的。

所以,这类粉碎机也叫做自我粉碎机,广泛用于食品、农产品、化工、医药、冶金、轻工等部门。

2.气流粉碎机的特点

(1)能使粉粒体的粒度达到5nm以下,这是一般超微粉碎设备所难达到的。

因物料粉碎后粒度小,故可改进其物理化学性质,如增强消化吸收能力和加快反应速度等。

(2)粗细粉粒可自动分级,且产品粒度分布较窄,并可减少因粉碎中操作事故对粒度分布的影响。

(3)可粉碎低熔点和热敏性物料,这是因为喷嘴处气体膨胀而造成较低温度,加之大量气流导人起到一定快速散热作用,这样所得产品温度远比其他机械粉碎所得产品温度低,甚至可对物料起到相当的冷却作用,可用于低熔点和热敏性物料的超微粉碎。

(4)因气流粉碎机主要是采用物料自磨的原理,故产品不易受金属或其他粉碎介质的污染。

(5)可以实现联合作业。

如用热压缩空气可以实现粉碎和干燥联合作业;可同时实现粉碎和混合联合作业,例如在含量O.25%的某物质与含量99.5%的另一物质之间也可在实施粉碎的同时实现充分混合;还可以在粉碎的同时喷入所需浓度的溶液,均匀覆盖于被粉碎团体微粒上。

(6)可在无菌情况下操作,故特别适用于食品物料及药物的超微粉碎。

(7)结构紧凑,构造简单,没有传动件,故磨损低,可节约大量金属材料,维修也较方便。

第三节湿法粉碎机械与设备

(一)低温粉碎原理

这里所谓的低温粉碎,是指用液氮(LN2)或用液化天然气(LNG)等为冷媒对物料实施冷冻后的深冷粉碎方式。

因一般物料都具有低温脆化的特性。

如梨和苹果在液态空气中会像玻璃一样碎裂,富有弹性的橡皮和塑料会变得很脆,用锤子敲打即会变成粉末状。

即使钢铁在低温下也会变得非常脆弱。

所以在低温下,物料容易粉碎。

且用液氮等冷媒不会因结“冰"而破坏动植物的细胞,所以具有粉碎效率高、产品质量好等优点。

第六章食品分离机械与设备

第一节过滤机械

过滤是利用混合物内相的截留性差异进行分离的一种操作。

因此,它可用于连续相(或介质)为流体(液体或气体),分散相为固体混合物的分离。

一、过滤分离的工作过程

过滤操作过程一般包括过滤、洗涤、干燥、卸料四个阶段。

三、板框压滤设备

(二)工作原理

滤浆由滤框上方通孔进入滤框空间,固粒被滤布截留,在框内形成滤饼,滤液则穿过滤

饼和滤布流向两侧的滤板,然后沿滤板的沟槽向下流动,由滤板下方的通孔排出。

当滤框内充满滤饼时,其过滤速率大大降低或压力超过允许范围,此时应停止进料,进行滤饼洗涤。

(三)特点

板框压滤机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制造方便、造价低、过滤面积大、无运动部件、辅助设备少、动力消耗低、过滤推动力大(最大可达1MPa以上,一般在0.3~O.5MPa)、管理方便、使用可靠、便于检查操作情况,适应各种复杂物料的过滤,特别适于黏度大、颗粒度较细、可压缩、腐蚀性的各种物料。

缺点是装卸板框的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滤饼洗涤慢、不均匀、滤布磨损严重。

五、真空过滤机

真空过滤机以抽真空为推动力,其过滤介质的上游压力为大气压,下游为负压。

推动力仅限制在1个工程大气压之下(1个工程大气压≈98.1KPa),所以一般均为连续式操作,是一种连续性生产和机械化程度较高的过滤设备。

以下介绍两种真空过滤机。

(一)转鼓真空过滤机

其主要构件为一低速旋转的转鼓,表面用多孔板或特殊的排水构件构成,滤布覆盖其上。

转鼓内腔被隔成若干个扇形格室,每个格室有吸管与空心轴内的孔道相通,而孔道沿轴向通往轴端的旋转控制阀。

转鼓内腔借控制阀分别与真空管路、洗液贮槽及压缩空气管路相通。

当工作时,转鼓表面即形成过滤区、第一脱水区、洗涤区、第二脱水区、卸料区和滤布再生区六个工作区,使过滤操作循序进行。

第二节离心机械

一、离心分离原理与分类

(一)原理与应用

离心机是利用惯性离心力进行固一液、液一液或液一液一固相离心分离的机械。

离心机的主要部件是安装在竖直或水平轴上的快速旋转的转鼓。

鼓壁上有的有孔,有的无孔。

料浆送人转鼓内随鼓旋转,在惯性离心力的作用下实现分离。

在有孔的鼓内壁面覆以滤布,则流体甩出而颗粒被截留在鼓内,称为离心过滤。

对于鼓壁上无孔,且分离的是悬浮液,则密度较大的颗粒沉于鼓壁,而密度较小的流体集中于中央并不断引出,称为离心沉降。

对于鼓壁上无孔且分离的是浊浮液,则两种液体按轻重分层,重者在外,轻者在内,各自从适当位置引出,称为离心分离。

(二)离心机的分类

1.按离心分离因数大小分类

(1)常速离心机

(2)高速离心机

(3)超高速离心机

(六)碟片式离心分离机

碟片式离心沉降分离机是应用最为广泛的离心沉降设备。

它具有一密闭的转鼓,鼓中放置有数十个至上百个锥顶角为60°~100°的锥形碟片,碟片与碟片间的距离用帖附于碟片背面的、具有一定厚度的狭条来调节和控制,一般碟片问的距离为.O.5~2.5mm。

当转鼓连同碟片以高速旋转时(一般为4000~8000r/min),碟片间悬浮液中的固体颗粒因有较大的质量,先沉降于碟片的内腹面,并连续向鼓壁方向沉降,澄清的液体则被迫反方向移动,最终在转鼓顶部进液管周围的排液口排出。

第三节旋流分离机械

一、基本概念与应用

工作原理旋流分离技术是一种高效节能型的分离技术,它的关键部分是旋流分离器,简称旋流器。

它是利用切向注入的混合物高速旋转产生的离心力来加速颗粒沉降,非均相物料系在分离器内形成向下的外旋流和向上的内旋流,达到不同密度的相或不同粒度颗粒的分离。

第五节膜分离设备

膜分离是利用膜的选择性,以膜的两侧存在一定量的能量差(压力差或电位差)作为推动力,由于溶液中各组分透过膜的迁移速率不同而实现的分离。

膜分离有微滤(MF)、超滤(UF)、纳滤(NF)、反渗透(RO)、电渗析和透析等。

膜分离设备主要由膜组件、液料的传输系统、压力和流量的控制系统等构成。

膜组件设计可以有多种形式,根据膜的构性设计而成:

①平板构型;②管式构型。

板框式和卷式膜组件均使用平板膜,而管状、毛细管和中空纤维膜组件均使用管式膜。

四、中空纤维膜组件和毛细管膜组件

中空纤维组件的组装,一种是把几十万根以上中空纤维像图6—4l中那样弯成U形而装入耐压容器内,纤维的开口端密封在管板中。

纤维束的中心轴处安置一个原水分配管,使原水径向流过纤维束。

淡水透过纤维管壁后,沿纤维的中空内腔流经管板引出,浓水在容器的另一端排出。

第六节超临界流体萃取设备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就是以超临界状态(压力和温度均在临界值以上)的流体为溶媒,对萃取物中的目标组分进行提取分离的过程。

该技术有如下特点:

萃取温度较低,制品不存在热分解问题;对温度和压力进行调节,可以实现选择性萃取;对非挥发性物质分离非常简单;制品中无溶剂残留问题;溶剂可以再生、循环使用,运行经济性较好;无环境污染问题。

超I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常以CO2作为溶媒,其优点有:

CO2的超临界状态容易实现;食品和药品无毒性污染问题;有防止细菌活动的作用;是惰性气体.不易燃烧,化学性质稳定;价格低廉,经济性好。

一、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基本流程

超临界流体萃取的流程往往根据萃取对象的不同而进行设计,最基本的流程如图6—42(P132)所示,超临界流体的循环借助压缩机或泵完成。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首先将经过前处理的原料放入萃取釜。

(2)C02经过压缩机的升压,在设定的超临界状态被送人萃取釜。

(3)在萃取釜内可溶性成分被溶解进入流动相,通过改变压力和温度,在分离釜中CO2将可溶性成分分离。

(4)分离了可溶性成分的CO2再经过压缩机或泵和热交换器,实现循环使用。

若使用压缩机,则从分离器出来的C02不需使其发生相变,直接以气体的形式进行循环;若使用泵,则须对CO2冷凝液化,使其以液体的形式进行循环。

二、超临界C02萃取系统分类

(一)按分离的方法分类

超临界流体萃取的主要设备为萃取器和分离器,根据萃取物与超临界流体的分离法,可将其分为以下几种(图6—43)(P132):

1.变压法指采用压力变化方式进行分离的方法。

萃取器与分离器在等温条件下,将萃取相减压分离出溶质。

超临界气体采用压缩机加压,再重新返回萃取器。

2.变温法指采用变化温度的方式进行分离的方法。

在等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