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寄生虫学实验技术.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144022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65.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兽医寄生虫学实验技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兽医寄生虫学实验技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兽医寄生虫学实验技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兽医寄生虫学实验技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兽医寄生虫学实验技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兽医寄生虫学实验技术.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1页
兽医寄生虫学实验技术.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1页
兽医寄生虫学实验技术.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1页
兽医寄生虫学实验技术.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1页
兽医寄生虫学实验技术.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1页
兽医寄生虫学实验技术.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1页
兽医寄生虫学实验技术.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1页
兽医寄生虫学实验技术.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1页
兽医寄生虫学实验技术.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1页
兽医寄生虫学实验技术.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1页
兽医寄生虫学实验技术.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1页
兽医寄生虫学实验技术.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1页
兽医寄生虫学实验技术.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1页
兽医寄生虫学实验技术.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1页
兽医寄生虫学实验技术.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1页
亲,该文档总共5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兽医寄生虫学实验技术.docx

《兽医寄生虫学实验技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兽医寄生虫学实验技术.docx(5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兽医寄生虫学实验技术.docx

兽医寄生虫学实验技术

兽医寄生虫学实验技术

实验一蠕虫学粪便检查法

(一)

一、内容

1.直接涂片法;

2.饱和盐水漂浮法;

3.各种蠕虫卵的特征。

二、参考资料

蠕虫学粪便检查是蠕虫病生前诊断的重要方法。

因为大多数的寄生性蠕虫是寄生在家畜、家禽的消化道及其相连的器官(如肝脏、胰脏),有的寄生在呼吸器官和生殖器官(家禽),如后圆线虫、前殖吸虫。

寄生在这些部位的寄生虫,它们的虫卵、幼虫或节片都随着宿主的粪便排除体外,因此,通过粪便检查可以获得生前诊断。

除蠕虫以外,还有一些原生动物的寄生虫,如结肠小袋纤毛虫及球虫,它们的包囊或卵囊亦随着宿主的粪便排除体外,依靠粪便检查也可以建立生前诊断。

根据蠕虫学粪便检查的目的可分为:

(一)蠕虫虫体检查法:

是从粪便中检查虫体或节片,如莫尼茨绦虫,一般以肉眼直接检查;

(二)蠕虫虫卵检查法:

是从粪便中检查虫卵,如大多数的吸虫、绦虫和线虫;

(三)蠕虫幼虫检查法:

是从粪便中检查幼虫,如牛、羊的网尾线虫等,随粪便排出的不是虫卵而是幼虫。

下面主要分述虫卵和幼虫检查法。

1.蠕虫虫卵检查法(之一):

(1)直接涂片法:

取一片洁净的载玻片,在玻片中央滴加1-2滴50%甘油生理盐水,然后用镊子或牙签挑取少量粪便,与甘油生理盐水混匀,并将粗粪渣推向一边,涂布均匀,作成涂片,涂片的厚薄以放到书上隐约可见下面的字迹为宜,加上盖玻片,置显微镜下检查,检查时先在低倍镜下顺序查找,如发现虫卵,再换高倍镜仔细观察。

如无甘油生理盐水时可以用常水代替,加甘油可使标本清晰,易于观察,并可防止涂膜很快变干燥。

但是检查原虫的滋养体,必须以生理盐水进行稀释,不应加甘油,否则会影响其运动而妨碍观察。

本法操作简单,能检查各种蠕虫卵,但检出率不高,特别是轻度感染时,往往得不到可靠结果,因此,本法只能为辅助的诊断方法,并且每次检查要重复观察8-10片,才能收到确实的效果。

(2)饱和盐水漂浮法:

本法基本原理是采用比重比虫卵大的溶液,使虫卵浮集于液体的表面,形成一层虫卵液膜,然后蘸取此液膜,进行镜检。

方法:

先配制饱和盐水溶液,配制时先将水煮开,然后加入食盐搅拌,使之溶解,边搅拌边加食盐,直加至食盐不再溶解而生成沉淀为止(1000毫升沸水中约加食盐380克),再以双层纱布或棉花过滤至另一干净的容器内,待凉后即可使用。

(溶液凉后如出现食盐结晶,则说明该溶液是饱和的,合乎要求,其比重为1.18,此溶液应保存于温度不低于13℃的情况下,才能保持较高的比重)。

取粪便5-10克,置于100-200毫升的烧杯中,先加入少量饱和盐水,把粪便调匀,然后加入约为粪便的12倍量的饱和盐水,并搅拌均匀,用纱布或40目的铜丝筛过滤于另一干净的烧杯内,滤液静置30-40分钟,此时比饱和盐水比重轻的虫卵,大多浮于液体表面,再用铂耳或直径0.5-1厘米的铁丝圈蘸取此液膜,并抖落在载玻片上,进行镜检,或者将此滤液直接倒入试管内,补加饱和盐水使试管充满,加上载玻片(盖玻片应与液面完全接触,不能留有气泡),静置30-40分钟,取下盖玻片,贴在载玻片上进行镜检,可以收到同样效果。

本法检出率高,在实际工作中广泛应用,可以检查大多数的线虫卵和绦虫卵,为了提高漂浮效果,可用其他饱和溶液代替饱和盐水。

如在检查比重较大的后圆线虫时,可先将猪粪便按沉淀法操作,取得沉渣后,在沉渣中加入饱和硫酸镁溶液,进行漂浮,收集虫卵。

常见虫卵及漂浮比重如下表:

寄生虫卵比重

漂浮液比重

种类比重

猪蛔虫卵1.145

钩虫卵1.085—1.090

毛圆线虫卵1.115—1.130

猪后圆线虫卵1.20以上

肝片吸虫卵1.20以上

姜片吸虫卵1.20以上

华支睾吸虫卵1.20以上

双腔吸虫卵1.20以上

种类1000ml水中加入比重

的试剂量(g)

饱和盐水3801.170—1.190

硫酸锌溶液3301.180

氯化钙溶液851.050

同上4401.250

硫代硫酸钠溶液17501.37—1.39

饱和硫酸镁9201.26

饱和硝酸钠10001.20—1.40

2.操作、观察注意点:

(1)在操作中,粪便不能互相感染,已经使用过的工具,必须进行消毒,或另换工具,才能检查第二个粪样,粪样更不能搞错,特别在大面积普查工作中,一定要做好登好编号,每次检查都要有详细记录。

(2)粪便要求新鲜,防止暴晒、腐败而失效。

(3)镜检时一定要详细观察,严格区别虫卵与非虫卵。

虫卵:

都有一定的卵壳结构,且都有一定的形状,如圆形、椭圆形、三角形等,多数都是两侧对称,内含有卵细胞或一个已发育的幼虫或毛蚴。

非虫卵:

在粪便中容易与虫卵混淆的杂物有各种植物细胞、花粉颗粒、脂肪球、气泡、真菌孢子、螨类及其虫卵、纤毛虫等等。

但这些物质,由于种类不同,其形状、大小、颜色也各不相同。

如各种植物细胞,有的呈螺旋形,有的呈双层环状物的,也有呈铺石状的,但都有明显的细胞壁,与虫卵结构显然不同;各种花粉颗粒,往往都带有一定的颜色,易误认为蛔虫卵,但花粉颗粒没有卵壳的结构,表面呈蜂窝状或锯齿状,仔细观察,可以区分。

还有脂肪和气泡之类,亦很像虫卵,但脂肪球和气泡往往大小不一,无色,且折光性很强,周围壁较厚,而内部是空虚的。

不具有虫卵的一般结构。

总之,粪渣中与虫卵混淆的杂物较多,但只要掌握虫卵的结构和特征是可以辨认的,有时某物与虫卵分辨不清,也可用解剖针轻轻推动盖玻片下的东西滚动,这样往往可以把虫卵和其他物体区别开来。

3.各种蠕虫的特征:

(1)吸虫卵:

多呈卵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不一,卵壳有数层卵膜组成较坚实;大多数吸虫卵其一端有一个卵盖(日本血吸虫卵、嗜眼吸虫卵除外),卵内含有许多卵黄细胞及一个胚细胞,还含有一个已成形的毛蚴;颜色多为黄色,黄褐色,有的呈灰白色。

(2)绦虫卵:

因种类不同,形状差异很大,虫卵多数无色,少数为黄色或黄褐色,在高倍镜下可见到三对小钩状物。

圆叶目绦虫卵壳脆弱,无卵盖,卵壳在虫卵排出时已破裂脱落,常见的所谓“卵壳”实际上是胚膜,在带科绦虫胚膜的两层间呈辐射纹,虫卵圆形或不正圆形,内含六钩蚴;裸头科绦虫卵呈圆形,方圆形或三角形,内有一个含六钩蚴的梨形器;假叶目绦虫卵椭圆形,卵壳颇厚,一端常有卵盖,胚膜被有许多纤毛,内含一个钩球蚴。

(3)线虫卵:

一般呈椭圆形,大小不一,无色透明,有的呈灰白色,或褐色或黄褐色,多数虫卵两侧对称,卵可多半由最外层的蛋白质膜,中间几丁质膜和内层的卵黄膜组成,有些线虫如圆形科和毛圆科的虫卵无蛋白质膜,有的卵壳平滑,有的凹凸不平或呈蜂窝状,虫卵内含单个或多个卵细胞或已发育的幼虫。

(4)棘头虫卵:

多呈椭圆形或长椭圆形,卵壳很厚,外膜上常呈点窝状或蜂窝状的构造,卵内中央有一个长椭圆形的胚胎,胚胎的一端有六个小钩,颜色多呈棕黄色。

三、作业

1.在显微镜下怎样识别虫卵与非虫卵?

2.任选绘一虫卵形态图。

实验二蠕虫学粪便检查法

(二)

一、内容

1.沉淀法

(1)自然沉淀法

(2)离心沉淀法

2.锦纶筛兜集卵法

3.幼虫培养法

4.虫卵计数法

(1)斯陶尔氏法

(2)麦克马斯特氏法

二、参考资料

1.蠕虫虫卵检查法(之二)

(1)沉淀法:

采用普通清水处理被检粪便,使虫卵沉淀集中,便于检查。

本法适用于检查各种虫卵,而比重较大的虫卵,如吸虫卵,棘头虫卵等尤宜采用此法。

本法根据需要和条件又可分为自然沉淀法和离心沉淀法。

①自然沉淀法

取粪便约5-10克,放在干净的烧杯内,加水搅拌,充分混匀称悬浮液,然后用40目铜丝筛过滤至另一干净量杯中,滤液静止10-15分钟后,将上清液倒掉,再加水沉淀,再静止10-15分钟,倒掉上清液,如此反复多次,直至上清液澄清为止,把上清液倒掉,取沉渣做成涂片镜检。

②离心沉淀法

取粪便1-2克,放在干净的小烧杯中,约加十倍量的水,充分混匀成悬浮液,再用40目钢丝筛过滤至另一干净的离心管中,放入离心机内,也可以用上法处理过的滤液倒入离心管中,放入离心机内,以1500转/分的速度离心2-3分钟,此时,因虫卵比重大,经离心后沉于管底,然后倒去上清液,取沉渣进行镜检。

(2)锦纶筛兜集卵法:

检查较大的虫卵时,虫卵直径再60微米以上,如片形吸虫、姜片吸虫、同盘科吸虫、日本分体吸虫等的虫卵,可取上述经40目铜丝筛过滤的滤液倒入260目的锦纶筛兜中过滤,反复用水冲洗,直到洗出液体清澈透明为止,而后挑取兜中粪渣做抹片检查,可获得满意的结果。

2.幼虫培养法

圆形目的线虫种类很多,其虫卵在形态和大小上都非常相似,镜检时很难区别,生前诊断时为了区别这些线虫的种类,常将含虫卵的粪便加以培养,待其中虫卵发育位第三期幼虫时,再行检查,根据第三期幼虫的形态进行鉴别,达到诊断的目的。

最简单的方法是将待检的新鲜粪便塑成半球形,放在平皿中,并加少许水,如粪便已很稀,就不必加水,放在25-30℃温箱中(夏天在室温内)培养,根据具体情况,每天加少量水,使粪便保持一定的湿度,经7-10天,多数虫卵即可发育成第三期幼虫,并集中在皿盖上的水滴中,将幼虫吸出置载玻片上,放显微镜下检查。

或将培养的幼虫连同粪便一起用漏斗幼虫分离法(贝尔曼法)分离,取试管底下的沉淀物进行镜检,观察有无活动的幼虫存在。

在搜集培养物进行幼虫分离的同时,还必须注意平皿壁周围的清理。

因为有的第三期幼虫活动性很强,常常会离开粪便跑到潮湿的平皿壁上,因此除了注意检查平皿内的粪便以外,还须用水仔细冲洗平皿壁,将所得的液体和粪便一起倒入贝尔曼装置内,或单独用离心机分离后镜检。

如果幼虫培养的目的不是为了诊断,而是为了科学研究,研究某种蠕虫或幼虫的生物学特性,那就必须事先将同种的虫卵或幼虫搜集在一起,放在平皿内,平皿内预先放好培养基,在25-30℃温箱中进行培养,培养基可以用清水或生理盐水,但最好的培养基是无菌的粪便或粪汁,尤以粪汁为好,因为粪汁培养虫卵或幼虫,可以直接将培养的虫卵或幼虫的平皿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其发育情况。

粪便或粪汁无菌的方法是在100℃下煮沸消毒2小时,然后用棉花过滤,再接种虫卵或幼虫,这样再观察过程中就比较清晰,容易鉴别。

3.虫卵计数法:

测定家畜每克粪便的虫卵数(E.P.G)

本法主要用于生前判断某种消化道寄生虫的感染强度和某种药物的驱虫效果。

例如,在治疗前1克粪便含有1000个虫卵,治疗后则减少到100个,那说明该药对某种寄生虫有一定的驱虫效果。

当然这仅仅使一个大约的推断,因为粪便中的虫卵数目是随着寄生虫本身的年龄、雌虫的数目、是否其他寄生虫同时寄生以及家畜的年龄、体质、营养和气候条件的影响等等因素的不同而有一定的差异。

(1)斯陶尔氏法(Stoll’smethod)

用自行标记有56毫升、60毫升两个刻度的小三角烧瓶或大试管,先注入56毫升1/10N氢氧化钠溶液(即0.4%氢氧化钠水溶液),再加入待检粪便至60毫升处(即加入4克粪便),再加10个直径3毫米的小玻璃珠,盖上橡皮塞,振荡使粪便完全破碎混匀,然后很快用吸管吸取0.15毫升粪汁(内含粪便0.01克),滴于载玻片上,盖上20×40毫米的长盖玻片,在显微镜下计数虫卵,在计数时要顺序自盖玻片的一端数至另一端,每个视野不重复液也不漏掉,将所得的虫卵数乘以100,即为1克粪便中含有的虫卵数。

为了获得正确的结果,须在每天的不同时间里检查三次,连续检查三天,然后取其平均数,这样可以减少误差。

本法适用于大部分蠕虫卵的计数。

(2)麦克马斯特氏法(MeMaster’smethod)

此法需要特制的麦氏计数器(可以自制,计数室由二片载玻片制成,将其一片切去一条,使之较另一片窄一些,在较窄的玻片上刻以1cm2的方格二个,而后选取厚度1.5mm的玻片切去小条垫于二玻片间,用玻璃黏合剂粘合,这样两玻片间每个方格的容量为0.15cm3,即(0.15ml)。

方法:

取粪便2克放入小三角烧瓶或其它玻璃容器内,加入饱和盐水58毫升,加入小玻璃珠20个,充分振荡,使成均匀粪液,用吸管吸取粪汁注入麦氏计数室里,置显微镜上,静置1-2分钟,然后在镜下计数1cm2方格内的虫卵总数,求出两个刻度室中虫卵数的平均数,乘以200即为每克粪便中的虫卵数(每个方格中实际含原粪量是0.15×2/60=0.005克,故系数为200).本法只适用于可被饱和盐水浮起的各种虫卵。

三、作业

1.检查蠕虫卵的方法由哪几种?

根据检查目的,应怎样选用?

为什么?

2.根据麦克马斯特氏法,写出你计数的结果.

实验三蠕虫学粪便检查法(三)

一、内容

1.幼虫分离法

(1)贝尔曼氏法

(2)平皿法

2.测微技术

二、参考资料

1.幼虫分离法

有些蠕虫如网尾科线虫,其虫卵在新排出的粪便中已是幼虫;类圆属线虫的卵随粪便排出后,在外界温度较高时,经5-12小时后,即孵出幼虫;大部分圆形线虫卵因形态构造基本相似,必须培养至第三期幼虫再作鉴别,均可采用幼虫分离法检查。

(1)贝尔曼氏法(Baermann’stechnique),亦称漏斗幼虫分离法

取被检新鲜粪便15-20克,置于直径10-15厘米的衬以金属筛的漏斗上(可将金属筛布剪成圆片,放于漏斗中),漏斗下接一短橡皮管,管下再接一小试管,放入漏斗中铜筛上的粪便不必捣碎,加入40℃温水浸没粪球为止,此时应注意加入温水后,橡皮管内不应有气泡阻塞,如有气泡阻塞须排出,以免阻碍幼虫下沉.静置1-3小时,大部分幼虫游走于水中,并沉入试管底部,拔取小试管,取沉渣,在显微镜下检查,观察是否有运动活泼的幼虫.

本法不仅用于牛羊等反刍动物的肺线虫幼虫的检查,它还应用于动物尸体剖解检查某器官和组织中的幼虫,对饲料中或土壤中的线虫幼虫液都可以用本法分离到。

(2)平皿法(法衣德氏幼虫分离法)

取供检粪球3-10颗,放入盛有少量温水(约40℃)的平皿或表面玻璃上,约经5-10分钟后,除去粪球,把平皿或表面玻璃直接置于显微镜载物台上或用吸管吸取液体滴于载玻片上,用低倍显微镜检查.看液体中有无运动活泼的幼虫.

本法简单易行,效果亦佳,它主要用于绵羊、山羊和鹿的粪便检查,因这些动物粪便呈球星,较为干燥,不易破碎,幼虫常常集中在粪球表面,并且很易游出到温水中去。

上述两种方法,所得幼虫,运动活泼,不易看清楚其结构,可加卢戈氏碘液一滴,使幼虫

死亡,并染成棕黄色,有利于详细观察其内部结构。

2.测微技术

各种寄生虫成虫,幼虫和虫卵,常有恒定的大小,较大的虫体可以直接用尺测定,而虫卵和幼虫的测量需用测微器。

测微器有目镜测微尺和镜台测微尺组成,目镜测微尺微一块圆形玻片,其上刻有50刻度,使用时将显微镜头取下,将目镜测微尺放于镜筒的内隔位上,再将目镜头装上,通过此镜即可在视野内见到清晰的刻度,但此刻度没有绝对的长度意义。

所以,要用镜台测微尺来换算其长度,镜台测微尺是一种特制载玻片,其中央有标准刻度(每格等于0.01毫米即10微米).使用时将其放入显微镜载物台上,调节显微镜视野使清楚地看到镜台测微尺上的刻度,移动镜台测微尺,使其与目镜测微尺的一条刻度重叠,然后在别处寻找目镜测微尺多少格相当于镜台测微尺多少格,就可算出目镜测微尺每个的长度。

例:

用10倍目镜,10倍接物镜,镜筒布抽出的情况下,目镜测微尺的7格相当于镜台测微尺的10格(即10微米×10=100微米)即可算出目镜测微尺每格长度为100微米/7=14.3微米。

测量具体虫卵时,可将镜台测微尺移去,只需用目镜测微尺即可。

如某虫卵的长度以目镜测微尺量得6格,则其具体长度应为14.3×6=85.8微米。

但必须指出,以上算得目镜测微尺的换算长度,只适用于一定的显微镜,一定的目镜,一定的接物镜体条件下,如更换其中任一因素,其相对长度必须重新测算。

三、作业

1.试画你所看到的幼虫形态.

2.用你所换算出的目镜测微尺,测算几个虫卵的长度和宽度

实验四家畜吸虫

(一)

一、内容

1.日本分体吸虫(Schistosmajaponicum)的成虫、幼虫、虫卵及其中间宿主的形态观察。

2.日本分体吸虫粪便毛蚴孵化法。

3.环卵沉淀试验。

二、参考资料

1.日本分体吸虫寄生于人和牛、羊、猪、犬等以及啮齿类动物的门静脉及肠系膜静脉内,雌雄异体、虫体线状,成熟后均呈雌雄合抱状态。

肠管在后部联合成1支。

雄虫粗短,长12-20毫米,乳白色,自腹吸盘后方开始,虫体两侧向腹面卷起形成抱雌沟,睾丸6-8个,椭圆形。

雌虫细长,长15-26毫米,暗褐色,卵巢圆筒形,位于虫体中部两肠管之间。

虫卵椭圆形,无卵盖,侧上方有个小刺,淡黄色,大小为70-100×50-60微米,内含毛蚴。

毛蚴呈灰白色,梨形,大小平均90×35微米,周身被纤毛,在水中作迅速的直线游动。

尾蚴外形分体、尾两部,尾部末端分叉。

体部平均大小125×49微米,尾部平均大小148×27微米,尾叉平均长60微米。

2.粪便毛蚴孵化法:

近年来已作了许多改进,如原规定适宜的孵化温度为26-28℃,现改为22-26℃,原来水温在23℃以上才加盐水,现在15℃以上即需加盐水,否则会造成漏检,以及尼龙筛兜的应用等。

对于提高阳性检出率,节约费用均起到很大的作用,详细方法见后附。

3.血清学诊断方面目前应用较多的是环卵沉淀法试验,取干卵和鲜卵100-200个于载玻片上,加血清1-2滴覆以盖玻片,然后以石蜡或凡士林进行封固,置于37℃恒温箱培养24-48小时,然后于低倍镜下观察结果,虫卵周围附着物其面积大于虫卵的1/8以上或其长度超过1/3以上者为阳性虫卵。

最后计算其环沉率(即反应率的%),环沉率在2%以上者为阳性,一般在感染后一个月即出现反应,但是治疗后9个月仍为阳性。

三、作业

1.试绘日本分体吸虫雄虫前端构造及雌虫部分生殖器官结构特征图。

2.试绘日本分体吸虫虫卵图。

实验五家畜吸虫

(二)

一、内容

1.肝片形吸虫(Fasciolahepatiea)或大片吸虫(F.gigantica)的成虫、虫卵、中间宿主形态及病理标本观察。

2.鹿同盘吸虫(Paramphistomumcervi)或长菲策吸虫(Fischoederiuselongatus)的成虫、虫卵及中间宿主形态观察。

3.胰阔盘吸虫(Eurytremapanereaticum)、腔阔盘吸虫(E.coelomaticum)和枝睾阔盘吸虫(E.claolorchis)的成虫、虫卵及中间宿主形态观察。

4.矛形双腔吸虫(Dicrocoeliumdendriticum)的成虫形态观察。

二、参考资料

1.肝片形吸虫和大片形吸虫寄生于黄牛、水牛、绵羊、山羊、鹿和骆驼等各种反刍动物的肝脏胆管中,肝片吸虫虫体扁平,呈叶片状,新鲜时呈棕红色,固定后为灰白色,体长20-35mm,宽5-13mm。

大量虫体寄生于同一家畜时虫体常较小,体前端有一个三角形的锥状突,锥状突后,虫体左右展开形成“肩”部。

腹吸盘位于虫体腹面中线上的肩部水平位置,虫体中部最宽,向后逐渐变小,虫体内两条肠管向左右分开且有许多分枝。

生殖系统极为发达,雌雄同体,两个多分枝的睾丸纵列于虫体的中后部,紧接睾丸前方的虫体中央有一个卵模,一个呈鹿角状分枝的卵巢位于卵模右上方。

卵黄腺分布于虫体两侧,左右两条卵黄管汇合为一条卵黄总管通入卵模。

在卵模与腹吸盘之间为盘曲的子宫,虫卵椭圆形,金黄色,长107-158μm,宽70-100μm,前端较窄,有个不明显的卵盖,后端较钝,卵壳较薄而透明,卵内充满卵黄细胞和一个胚细胞,大片形吸虫形态基本与肝片吸虫相似,其不同点仅在

(1)虫体较大。

(2)肩部不明显。

(3)虫体两端比较平行,后端钝圆。

(4)虫卵大。

2.同盘吸虫种类很多,虫体大小因种类不同而有差异。

形态上的共同特征为:

虫体多呈深红色,也有的呈乳白色。

虫体肥厚,成圆柱状或圆锥形等,有两个吸盘,口吸盘位于虫体前端,后吸盘位于虫体后端大于口吸盘,故又名前后盘吸虫,寄生于牛、羊等反刍动物的瘤胃和网胃壁上。

鹿同盘吸虫,新鲜虫体呈淡红色,圆锥形,稍向腹面弯曲,虫体长5-11mm,宽3-4mm,睾丸二个,椭圆形略分枝,前后排列于虫体中部,卵巢呈圆形,位于睾丸的后方。

卵黄腺呈颗粒状,分布于虫体两侧,自食道直达后吸盘之前缘。

子宫弯曲,充满虫卵。

虫卵椭圆形,灰白色,有卵盖,卵中央稍前方有一圆形的胚细胞,卵黄细胞不充满整个虫卵,常集结一端,卵壳内有较大的空隙,透明度较大,虫卵长136-142μm,宽70-75μm。

长菲策吸虫,新鲜虫体呈深红色,长圆筒形,前端稍尖,体长10-23mm,宽3-5mm。

体腹面具大腹袋,腹带入口位于口吸盘中央的水平线上,睾丸二个,分叶状,前后斜列于后吸盘的前方,卵巢圆形,位于两睾丸之间,卵黄腺小颗粒状,散布在虫体两侧,子宫沿体中线向前弯曲,虫卵与鹿同盘吸虫卵相似。

3.胰阔盘吸虫:

寄生于牛、羊、猪、骆驼和人的胰管内,体扁平,椭圆形,大小为8-16×6-5.8mm,活体呈棕红色,固定后为灰白色,吸盘发达,口吸盘显著大于腹吸盘,咽小,食道短,睾丸两个,圆形,边缘有深缺刻,左右横列于腹吸盘稍后方,雄茎囊呈长管状,位于腹吸盘与肠管分叉处中间,卵巢分3-6瓣位于睾丸之后,虫体正中线附近,子宫内充满棕红色的虫卵,曲屈在虫体的后半部,卵黄腺呈颗粒状,分布在虫体中部两侧,生殖孔开口于盲肠分叉处,虫卵椭圆形,棕褐色,卵壳厚,两边稍不对称,一端有卵盖,卵内含毛蚴,虫卵大小为42-50×26-30μm。

除胰阔盘吸虫外,本属有腔阔盘吸虫枝,睾阔盘吸虫,主要区别见下表:

虫种

胰阔盘吸虫

腔阔盘吸虫

枝睾阔盘吸虫

宿

第一中间宿主

阔纹蜗牛,中华蜗牛

阔纹蜗牛,中华蜗牛

阔纹蜗牛,中华蜗牛

第二中间宿主

红脊草螽

红脊草螽

针蟋

体形

椭圆形

短椭圆形,体后

具一明显的尾突

前端尖,后端钝

的瓜子形

虫体大小

(mm)

8-16×5-5.8

7.48-8.05×

2.73-4.76

4.49-7.9×

2.17-3.07

口吸盘与腹吸盘

大小关系

口吸盘显著大于

腹吸盘

口腹吸盘

几乎相等

口吸盘小于

腹吸盘

卵巢形状

分叶3-6瓣

绝大多数是整块圆形少数有缺刻或分叶

分5-6叶

睾丸形状

边缘具深缺刻

圆形或边缘有缺刻

睾丸大而分枝

虫卵大小(μm)

42-50×26-30

34-47×26-36

45-52×30-34

4.矛形双腔吸虫:

成虫寄生在羊、牛、马、骆驼或人的胆管内,虫体扁平而透明,小叶状,呈矛形,大小为6.7-8.3×1.6-2.1mm,虫体前部较狭,最宽部在虫体中部略后,表皮光滑,腹吸盘大于口吸盘,睾丸二个略分叶,前后斜列于腹吸盘后方,睾丸后方为一卵巢,卵巢以后的虫体内则充满曲折的子宫,下行子宫内虫卵(未成熟)色淡,上行子宫内虫卵(成熟)较暗,生殖孔开口于腹吸盘前方,近盲肠的分叉处,虫卵38-45×22-30μm,色暗褐,一端有盖,内含毛蚴。

三、作业

1.试绘肝片吸虫成虫图。

2.试绘肝片吸虫及同盘吸虫虫卵图,说明其区别点。

3.试绘胰阔盘吸虫,腔阔盘吸虫和枝睾阔盘吸虫及其虫卵形态的鉴别图。

实验六家畜吸虫(三)

一、内容

1.布氏姜片吸虫(Fascioloopsisbuski)的成虫、虫卵及中间宿主的形态观察。

2.华枝睾吸虫(Clonorchissinensis)的成虫、虫卵形态观察。

3.禽前殖吸虫(ProsthogonimusSP)的形态观察。

4.禽棘口吸虫(EchinostomaSP)的形态观察。

5.禽背孔吸虫(NotocotylusSP)的形态观察。

6.绵羊斯克里亚宾吸虫(Skrjobinotremaovis)的形态观察。

二、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