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物理试题I.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144853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12.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物理试题I.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九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物理试题I.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九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物理试题I.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九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物理试题I.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九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物理试题I.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九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物理试题I.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九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物理试题I.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九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物理试题I.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九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物理试题I.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九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物理试题I.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九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物理试题I.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物理试题I.docx

《九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物理试题I.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物理试题I.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九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物理试题I.docx

九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物理试题I

(100分,90分钟)

2019-2020年九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物理试题(I)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8分)

1.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青年歌手大奖赛中,歌手们美妙的“高音”、“低音”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里的“高”、“低”是指声音中的()

A.音调   B.音色 C.响度D.振幅

2.首先通过实验测定了大气压强值的科学家是()

A富兰克林B阿基米德C帕斯卡D托里拆利

3.液体很难被压缩的原因是()

A.分子间存在着引力B.分子间存在着斥力

C.分子间有间隙D.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4.小明在一平面镜中看到了小强的眼睛,小强通过该平面镜也看到了小明的眼睛,这是因为(  )

A.他们都在眼睛的明视距离处B.光发生镜面反射

C.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D.光发生漫反射

5.下列电气设备中,属于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工作的是()

A电动机B电磁起重机C电磁继电器D.发电机

6.电视机等家用电器的开启、关闭及频道转换,可以通过遥控器实现,遥控电视机的光是()

A.红光B.紫外线C.紫光D.红外线

7.体育比赛中运动员一旦受伤,医生会对着受伤部位喷射一种叫氯乙烷的药液,该药液会在皮肤表面迅速汽化,使受伤部位表层骤然变冷而暂时失去痛感。

这说明氯乙烷具有较低的()

A.温度B.熔点C.沸点D.凝固点

8.学完密度知识后,一位普通中学生对自己的身体体积进行了估算,下列估算值最接近实际的是()

A.30dm3B.60dm3C.100dm3D.120dm3

9.一辆电动玩具车做直线运动,它的路程-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在0~12s内它的最大速度是()

A.1.33m/sB.16m/s

C.3m/sD.2m/s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全选对得4分,选对一部分得2分,有选错或不选的0分)

10.常见的视力缺陷有近视和远视.如图是表示某两个人看物体时的光路图,要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患近视眼,需配戴的眼镜是凹透镜

B.乙患近视眼,需配戴的眼镜是凹透镜

C.乙患远视眼,需配戴的眼镜是凸透镜

D.甲患远视眼,需配戴的眼镜是凸透镜

11.关于家庭电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家庭电路中,同时工作的用电器越多,总电阻越大

B.家庭电路中总电流过大,是由于电路中用电器的实际功率过大引起的

C.如果家庭电路中不安装保险丝,那么发生短路时,会因为通过用电器的电流过大而烧毁用电器

D.电炉子工作时,电炉丝热得发红,而连接电炉子的导线并不太热,是因为导线的电阻比电炉丝的电阻小

 

.

 

13.如图(a)、(b)所示电路的电源电压相等且不变,若电流表A1、A2的示数相等,则电阻R1、R2、R3、R4的大小关系有()

R4

A.R1+R2=R3+R4

B.R1=R3+R4

C.R2>R3+R4

D.R1>R3+R4

 

14.用一细线系一个小球慢慢放入盛容器中,然后向容器中慢慢注水,如图所示,小球静止时与容器底部接触且细线竖直,此时小球可能受几个力?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2

B.3

C.4

D.5

15.如图所示的装置,物块M放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桌面上,左右两端用细线通过滑轮连接着两个相同的吊盘.小明做实验时发现:

当在左盘中放100g的砝码、右盘中放200g的砝码时,物块M可以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现要使物块M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方案可行的是(滑轮的摩擦不计)()

A.在左盘中再加100g砝码

B.在左盘中再加200g砝码

C.在左盘中再加100g砝码,在右盘中去掉100g砝码

D.在左盘中再加200g砝码,在右盘中再加100g砝码

 

16.如图甲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阻值从最大变化到最小,两个电阻的“U-I”关系图像如图乙中的甲、乙所示。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源两端电压为6V

B.当两电阻相等时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1.2W

C.R1的阻值为20Ω

D.滑动变阻器R2的阻值变化范围是20-0Ω.

图乙

 

17.太阳能热水器是把太阳能转化为内能的设备之一.某品牌太阳能热水器每小时平均接受4.2×106J的太阳能,在5h的有效照射时间内,将热水器中质量为100kg、初温为20℃的水温升高到40℃.则:

()

A热水器中的水吸收的热量8.4×103J

B.热水器5h内接收到的太阳能2.1×107J;

C.热水器的效率40%;

D.若改用煤气来加热这些水,煤气的热值q=4.2×107J/kg,煤气燃烧放出的热量全部被水吸收,需要完全燃烧0.2kg煤气。

 

第II卷

三、实验题(24分)

18.(2分)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所测物体的长度是____

 

19.(4分)如图所示,一束平行光经过一凸透镜,调节光屏的位置直到在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小明用此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当物体距凸透镜20cm时,重新调节光屏的位置,可得到清晰(  )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等大的实像

C.倒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

 

20.(6分)小明同学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并根据实验数据描出其熔化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象,如图乙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装有该物质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这样做不但能使试管受热均匀,而且该物质的温度上升速度较  (选填“快”或“慢”),便于及时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

(2)除图甲所示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火柴和  .

(3)分析图象乙可获得的信息有:

 

 (填一条即可)

 

21.(12分)实验桌上有如下器材:

符合实验要求的电源一个、已调零的电流表和电压表各一只、滑动变阻器一个、电阻箱(内有定值电阻若干),一个、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请你选用上述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当通过导体的电流保持不变时,导体消耗的电功率与电阻的关系为P=kR(k为常量)”。

要求:

(1)画出实验电路图;

(2)写出实验步骤;(3)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

 

座号

 

四、计算题(26分)

22.(8分)如图所示,质量为0.2kg、底面积为2×10-2m2的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地面上。

容器中盛有0.2m高的水。

(1)求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2)求容器中水的质量。

(3)若将一个体积为2×10-3m3的实心均匀物块浸没在容器内水中后(水未溢出),容器对地面的压强恰好为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两倍,求物块的密度

 

23.(8分)如图所示晾衣装置,每个滑轮重为0.5N,晾衣杆重4N。

体重为500N的小明要提升总质量为5.6kg的三件衣服,他以拉力F竖直向下匀速拉动绳的自由端,此时小明对地面产生的压强为3.2×104Pa,在2s内,他将绳端匀速竖直下拉了1m。

已知小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150cm2。

g取10N/kg。

求:

(1)人对绳的拉力大小

(2)人对绳的拉力做功的功率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4.(10分)如图所示,是小名同学设计得自动温控电路的一部分,在通常情况下,只用灯光加温,当温度较低时,则需要电阻丝加热。

电源电压为72V,R1为定值电阻,R2为发热电阻丝改成的滑动变阻器,其上标有“200Ω3A”的字样,电流表A1的量程为0~0.6A,电流表A2的量程为0~3A,灯泡上标有“12V3W”的字样。

(1)求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流

(2)闭合S,断开S1、S2,灯泡正常工作,求R1的阻值。

(3)S、S1、S2均闭合时,求R2上消耗电功率的最小值和最大值。

V

21解

(1)实验电路图:

如所示。

(2)实验步骤:

①按电路图连接电路。

②断开开关S,调节电阻箱R的阻值。

闭合开关S,

适当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流表A的示数

为I,用电压表V测量电阻箱R两端的电压U,

将R、I、U的数据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中。

④利用公式P=UI,分别计算出6次电阻箱R消耗的电功率P的数值,并分别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中。

R/Ω

I/A

U/V

P/W

(3)实验数据记录表:

 

22解.

(1)p水=ρ水gh水

=1×103kg/m3×9.8n/kg×0.2m

=1960pa

(2)m水=ρ水V水

=1×103kg/m3×0.2m×2×10-2m3

=4kg

拉力F做功的功率:

P=W总/t=10W

(3)W有=G衣服h=56N×0.25m=14J;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η=W有/W总=70%;

24解

(1)

(2)闭合S,断开S1、S2,此时R1与L串联,灯泡正常工作UL=12V,I=IL=0.25A

根据欧姆定律得

R1=(U-U1)/I=(72V-12V)/0.25A=240Ω

(3)S、S1、S2均闭合时,R1与R2并联,当滑动变阻器R2的阻值最大时,R2上消耗电功率的最小

因电流表A2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3A,则允许通过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流I2max=3A-0.3A=2.7A,且2.7A<3APmax=UI2max=72V×2.7A=194.4W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